《大博弈》第36集,陈丽娟来汉重集团开会。
会议上,她说了句耐人寻味的话,“杨柳原本也要来的,因为临时有个会议,就不来了。”
周到和王小飞立刻心领神会,杨柳肯定不来啊,他多滑头啊。
杨柳原是汉重集团的老领导,汉重集团现在需要孙和平力挽狂澜,周到是罪魁祸首,杨柳难辞其咎。
杨柳的新身份,注定他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为汉重说话,而他如果不为汉重说话,汉重高管也会耿耿于怀。
杨柳意识到,一旦他参加这个会议,无论怎么做,都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于是,杨柳借故有事拒绝参加。
杨柳不来,陈丽娟来了,是两种政治心态的不同表现。这两种政治心态也决定了两人是否能升迁。
先说杨柳。
杨柳人品卑劣,也是搞政治的行家里手。
他阻碍北机独立,给孙和平使绊子,乍一看是意气用事(不服孙和平比他强),其实也是在向刘洪川表忠心。
众人都知道杨柳是伪君子,却很容易把刘洪川当好领导。事实上,两人是一路货色。
刘洪川告诉杨柳,汉重集团要成为鹰巢,而不是鸡窝。当孙和平提出北机独立,要做雄鹰时,刘洪川坚决反对。
说漂亮话,干肮脏事,是刘洪川的做人风格,也是杨柳的。
汉重集团高管得知北机要独立,大家不约而同要联合简杰克,报复孙和平,杨柳嘴上反对,却派王小飞和简杰克联系。
杨柳对孙和平做的事,是刘洪川默认的事。
于是,刘洪川知道杨柳联系简杰克的小动作,他依旧会认为杨柳是个好同志。在北机独立后,杨柳摇身一变,就成了副省·长。
发现了没?
《大博弈》开头,刘洪川的职位也是副·省·长。
杨柳的级别从正厅级变成了省·部·级副职,根本原因是杨柳搞孙和平,始终坚持一条底线,可以给下级穿小鞋,但要看领导刘洪川的脸色。
或许有人说,刘洪川讨好何书记,要求罢免周到,杨柳却为周到求情,保留他董事长的职位,这是在和领导唱反调啊?
我认为,这不算唱反调。杨柳用的是请示的口吻,是下级对上级的建议。
杨柳保周到,更多的意义是自保,毕竟周到知道杨柳的真面目,把周到逼急了,周到很容易狗急跳墙,反咬杨柳一口。
给周到求情,就是杨柳给自己积德。
刘洪川这种老油条,自然明白杨柳的小算盘,他不会驳杨柳的面子。
刘洪川重用杨柳,杨柳重用周到,遵循的是一样的用人之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而孙和平和陈丽娟奉行的用人之道是能者上庸者下。
经商和做官有很大区别,经商是金钱买卖,做官靠人情博弈,前者可以量化,后者很难量化。能量化的操作空间小,不能量化的操作空间大。因此,刘洪川可以让周到这种庸人担任汉重集团的董事长,而孙和平却特别喜欢挑战周到的权威。
两人的思维模式不同,刘洪川是政客头脑,孙和平是商人头脑。
再来说说陈丽娟。
毫无疑问,陈丽娟是《大博弈》中为数不多的没有黑点的人物。在我心中,陈丽娟和钱萍一样光彩夺目。
陈丽娟原是平州市·市·长,后来成为省·国·资·委主任。
职位变了,级别不变。陈丽娟的处境证明她确实不懂政治投机。
按照剧集设定, 平州市在汉江省都属于平平无奇的地级市。
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平州市的车牌号是J开头的。通常来说,车牌号主要遵循三种规律,城市大小和地位;经济情况;城市与省会的距离。
平州市也没有计划单列市的可能,否则,陈丽娟的市长职位就能达到副省级。陈丽娟职位变动,级别不变,最大的可能是,有大领导给孙和平开金手指,让陈丽娟以国资委主任的身份,协调北机和汉重集团的利益。
这位大领导,极可能就是非常欣赏孙和平的何书记——当然,这是推测。
何书记退休后,刘洪川接任,杨柳也成为以前的刘洪川,而陈丽娟的级别依旧没有变。
论功绩,陈丽娟比杨柳要大。杨柳是孙和平和北机的负资产(毕竟汉重对北机的索取大于付出),而陈丽娟是北机的福星,孙和平的贵人。
最典型的例子是,刘洪川坚决反对北机独立,是陈丽娟给孙和平说好话,刘洪川明白和孙和平硬扛,对自己也不利,这才批准了北机的独立。
然而,组织喜欢杨柳这样的伪君子,却不太欢迎陈丽娟这样的实干家。
在第一集,陈丽娟就当众内涵龙新刚是个政治投机分子,看到北机要倒闭,赶紧动用关系去综合服务局工作了。
陈丽娟是个爽快人。
第三十六集,汉重集团的高管会议上,陈丽娟的发言再一次证明她没有杨柳那种说漂亮话的政治头脑。
她夸赞孙和平对北机的贡献,却没有提汉重集团对北机的扶持。
陈丽娟不提汉重,大概率是她明白汉重集团对北机的所谓帮扶,就是空手套白狼的资本游戏。
连周到都不能否认,汉重集团兼并北机时,答应给北机注资三个亿,直到北机上市后,资金才到账。
这个谈话也能看出陈丽娟的耿直。
作为观众,我们太喜欢用道德眼光来评判剧中人物,相信好人好报,恶人恶报的道德神话。然而,《大博弈》的剧情设定,让人感觉道德的无力。
实干家陈丽娟多年没有升迁,伪君子杨柳却能青云直上,这个剧情有悖观众的道德观念,却也是《大博弈》中难得的现实表达。
文章的结尾,再来品评一下大善人杨柳的好人好事吧。
秦心亭是胃癌患者,杨柳给秦心亭送温暖,亲自下厨——这真的很不容易,因为秦心亭长期扮演厨娘角色。在第五集,孙和平问杨柳为何吃方便面,杨柳就说秦心亭和刘必定在上海吃大餐,没有人给他做饭。
杨柳难得下厨,给秦心亭做的菜,竟有辣椒这种刺激性食物。
如果你有一定的医学常识,就会明白胃癌患者最好不要吃青椒这种刺激性食物。
秦心亭主动喝白酒有诀别意味,她气不过杨柳和祁小华暧昧,她爱杨柳。而杨柳亲手烹制刺激性食物,多少让人细思恐极。
我总觉得,这道菜符合杨柳一贯的做事风格,标榜大善人,实则伪君子,善于装模作样,实则心怀鬼胎。
秦心亭爱上杨柳,真是一腔真心喂了狗。
1.还是老问题,重台词无事件,不太欣赏得来,光一群人在那里叭叭练台词,一到事件就大笔跳过,就犹如写战争激烈,大笔一挥就过去了。
博弈也得讲事的对吧?
2.不知道是不是我看漏了,年代不详。
3.某个滤镜可真让人难受,眼都要瞎了。
4.秦昊有点用力过猛,表现不如他上一部江河水。
5.都不知道女主的作用是什么。
6.这样的风格一招鲜可不能招招鲜哦
从2月1号晚上到2月3号上午11点,看完了40集的大博弈。 对于这种国企改革的题材还是很有看头的。 整体来看有些情节和人物没有必要,比如孙和平和雷佳音在国外卖老鼠药还赶上了枪战,在枪林弹雨中毫发无损,就是扯淡,也没必要浪费镜头。 孙和平有野心和闯劲,但是给他描写的就跟杨柳对他的评价不注重细节,几次失误都是他亲自造成的,比如金主任的6200万股份,他都花了13亿买了刘必定的2亿1000万股份,但是面对送上门的便宜6200万股份视而不见? 还有一个问题,把钱萍写死是编剧缺德,是对改革和孙和平这种英雄人物的恶毒诅咒,其心可诛。 编剧通过杨柳的嘴说周到是廉洁的,放过了这个小人和混账,把汉重所有的问题让王小华一个死鬼的5000万带走了,洗了个干干净净。这是藐视我党反腐工作的决心。
原本以为这是一个给国企改革歌功颂德的剧,但看到之后才知道,一边在肯定成绩,一边在揭露问题,同时反应了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人物命运,是一个难得的好剧。
大博弈背后有个很强的暗喻,民营企业的短时间内的快速成长,都是承担着很大的风险在灰色地带工作,快速的发展阶段会迎来政府、资本、伙伴的支持,一旦出现问题,也会面对多方的快速绞杀,面临清算、坐牢面临刑事责任。
民营企业快速发展阶段的原始积累,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就是钱从哪里来,大量的钱快速的聚集用什么手段能够实现?无论如何包装,只有两条路,一是向公众集资(无论是特定的还是非特定的、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二是通过银行贷款(无论是正常抵押还是非法抵押)。这种原始积累,在我国的的制度环境下,先天性带有法律风险。一旦经营出现内部的、外部的、政策的、趋势的风险,最后都会转化成资金链问题,这是中国民营企业在推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面对的囚徒困境。
剧集里有个大胆的设定,与民营企业对抗博弈的是国有资本、国有企业,以杨柳和秦心亭一家所代表的势力,在刘必定出现严重危机时,国有资本率先知道消息,率先查封宏远资产,抛售股票,国有企业动用资金优势进行低价收购(虽然被刘洪川省长及时制止没有成功),实际上,这是在发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之问,国有企业与国有资本,应不应该与民争利?是应该在民企出现问题是帮一把,还是踩一脚?显然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也是我们改革付出的代价之一。这个代价落到具体的公司、具体的人、具体的家庭身上,就是一座山。
国企改革面对的因素就更为复杂,杨柳为代表的国企领导,本质上是官、不是商,在体制内有官商相互转换的通道。国有企业有代表国家管理国有资产的责任,有先天的资产优势,在经营和发展上并不是以市场经营见长,是政治领衔,资产整合为主要手段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最后个人发展的诉求,是在仕途上获得晋升,并非企业效益的大幅增加,因为激励机制上并不挂钩。这也是国企对股份制企业又爱又恨的原因之一。
人物的设定上看,杨柳代表国有企业,孙和平代表股份制企业,刘必定代表民营企业,大博弈实际上在讲述这三种力量在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公司治理制度的博弈。
国有企业是党和人民的企业,党和人民说的算。股份制企业是股东的企业,股东和董事会说的算。民营企业是个人企业,企业家和资本方说的算。
股份制企业和存粹的民营企业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就是在有没有国资在里面,是否受到国资委为代表的政府领导。
国有企业对掌握国计民生的产业,作为政府在经济领域管理权的延伸,执行党和政府的意志最为坚决。股份制企业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运作的代表,接受领导的同时又充满市场活力。民营企业作为自主创新创业的代表,为社会提供就业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家和资本方的价值诉求,最为灵活,风险最高,回报最大。
《大博弈》第13集,杨柳的狐狸尾巴藏不住了。
我们知道,周到是汉重集团的大恶人。他有武大郎的绰号,就是大家在讥讽他容不得高人。
周到恶名昭彰,和他心胸狭隘有很大关系,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周到的名声很臭,杨柳难辞其咎。
很多时候,杨柳作恶,周到背锅。不信的话,我们一起品品杨柳和周到的对话。
周到:不能再心慈手软了,必须要对付孙和平。
杨柳:孙和平是让北机起死回生的猛将,我再讨厌他,也不能否认他是个大能人。
发现了没?
杨柳看似没有接周到的话,也没有否认周到的提议,他夸赞孙和平,不是惜才,而是在煽风点火。要知道,此时的周到已经意识到孙和平要造反了,杨柳偏偏在此刻强调孙和平业务能力强,这只能会让周到更加反感孙和平。
于是,周到说出了杨柳早就意识到的问题,孙和平再是能人,不忠诚就没用。一旦孙和平造反成功,他就会成为汉重集团的对手。
周到强烈要求杨柳拿出行动。
此时的杨柳就像智商掉线了似的反问周到,“怎么行动?”
杨柳向周到求教,只有一种可能,他既想打压孙和平,又不想当恶人。
这是大智若愚的打法。
周到不如杨柳聪明,但也不是大傻子。听到杨柳说要开会敲打孙和平,他赶紧问杨柳,“会议我参不参加。”
杨柳说,“你是总裁,你必须参加。”
周到似乎被总裁身份燃到了,立刻向杨柳表忠心,“你不好说的话,让我来说。”
杨柳果然对下属说到做到,周到要做小人,杨柳就成全他。
杨柳是个聪明人,知道孙和平的厉害。聪明人只会敬畏聪明人,而不会仗势欺人。他会让周到仗势欺人,自己在一旁看热闹。
当孙和平和周到吵吵时,杨柳明显战队周到。他警告孙和平,“在集团时周总领导你,不是你领导周总。”
这是在给周到助威,你是孙和平的领导,现在我在这里,你就尽情撕咬孙和平吧。
我在刷《大博弈》时,总会在评论区看到夸赞“杨柳有格局”的弹幕,这也说明杨柳确实是个隐藏很深的伪君子。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他在孙和平身边安插了卧底,钱萍不过是障眼法。
在第13集开头,周到向杨柳打小报告,说北机和宏远估计是谈成了。
杨柳点头,“我知道,孙和平正从平州赶过来,往听涛阁赶呢。”
你有没有品出来,这是一个让人细思极恐的回答?
杨柳怎么就知道孙和平的动向?
这不可能是周到和钱萍给他的消息。
周到的情报线来自丁主任,丁主任的人一直在听涛阁盯田野。此时的周到并不知道孙和平的动向。
钱萍也不存在给杨柳通风报信的机会,因为在此之前,钱萍正在和杨柳表态,她不要做杨柳的卧底。
这里有一个周到本人也会忽略的事实,杨柳早在孙和平身边布控了卧底,这个卧底根本不是钱萍。
对此,《大博弈》在第十一集就有过暗示,孙和平单独和钱萍谈话,希望策反钱萍。谈话时,杨柳突然给钱萍打电话,并且和孙和平聊了两句。
他说了句让孙和平细思极恐的话,“你和刘必定下午见面了?”
这句话说明,杨柳的卧底另有其人,而绝不是钱萍。毕竟,钱萍下午和孙和平的女儿在一起,孙和平知道钱萍是杨柳的卧底,他和刘必定见面,不会自找麻烦将这件事告诉钱萍。
那么,这里存在的一个真相是,钱萍更像是杨柳隐藏真实卧底的障眼法,用来扰乱孙和平的判断。
杨柳想要了解孙和平的动向,钱萍确实不是最优人选。
因为钱萍有底线。她是杨柳的迷妹,也是孙和平的发小,再者说,钱萍是北机的女儿,让她全心全意给杨柳当卧底,她很难靠得住。
杨柳是聪明人,他不会将卧底这么重要的任务全权交给钱萍。钱萍顶多是卧底之一,并不值得充分信任的那一位。
为了弥补钱萍在情报方面的短板,杨柳肯定会安插别的卧底。
第13集,杨柳能在第一时间得知孙和平去平洲,就充分证明,杨柳确实有更隐秘的卧底。
杨柳和周到本是一丘之貉,大家只看到周到的恶,却不明白杨柳的伪善,可见杨柳的段位非常高。
但是,杨柳的格局不是最高的。杨柳和孙和平的谈话,足以证明他的格局远远比不上孙和平。且看剧中对话。
孙和平说,做大做强北机,就等同于背叛吗? 杨柳说:好啊,和平同志,我们集团也希望你做大做强啊!北机是集团大家庭的一员 ,你们下属企业都做大做强了,集团才能做大做强嘛! 孙和平说,所以,杨书记,咱们实际上并不矛盾。杨柳说:矛盾还是有的,有时还很激烈。
孙和平已经懂得放眼世界了,他在第十集就告诉过说北机的发动机已经打开海外市场,杨柳还担心孙和平独立出去,会抢占汉重集团的市场份额。
于是,杨柳用南柴厂说事儿,希望借此稀释孙和平对北机的控制权。这说明杨柳的目光始终停留在既有的市场份额,缺乏开疆扩土的市场意识。
孙和平本来是一只雄鹰,而杨柳却担心孙和平这只雄鹰让自己成为草鸡。
弱者,才容不得比自己强大的对手。周到如是,杨柳亦复如是。
同样是抛售希望资控股票,背叛刘必定,对祁小华,你是为了保护自己。对秦心亭,你落井下石,背叛刘必定,我不回家了!我要离婚!尼玛到底谁是刘必定老婆啊!杨柳同志啊,你是不是太双标了?男的是不是都这样啊?
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
这种国企改制破产清算的故事,放在2000年左右才更有信服力吧,周梅森的剧本,老是喜欢用台词再三强调某件事,就像《突围》,官话套话废话特别多,《大博弈》前三集也没有逃脱这个毛病,第四集第五集观感稍好点,孙和平杨柳交锋也颇有看点,希望后续能继续精彩。
不是讲改制的吗,怎么上来就彩屏安卓机、超薄大电视呢??这算穿帮还是单纯的道具不用心啊……一些角色有点太脸谱化或太贫,情节也显得有点刻意
算是近期国产剧里能看的一部,起码没有开局很装逼的人设,人物行动逻辑也合理,笑料不尬。(没错我阴阳怪气的就是隔壁某医生)
国企改革,潍柴动力 三一重工的故事,情节紧凑,人物鲜明,都说人话,好剧。到中期过于拖沓了,煽情回放半天,加上看到26第二段平了,放弃,扣星
出乎意料挺好看的!一点不沉闷,台词有趣,节奏舒适,主角配角演技都在线。万茜真的牛,和上一部戏差不多的发型妆容,却是完全不同的状态,演技台词好,没有滤镜颜值一样抗打。
追到EP36又入手了剧本,我收回我大部分的好评。场景被切割得稀碎,并不是剪辑的错,剧本里就是这样。台词很有意思,大半有赖于各位演员的即兴发挥,这里得谢谢万茜的坚持,剧本里的钱萍确实只是个没有自我的贤妻良母,日常是吹孙和平的彩虹屁,以及面对棘手处境一筹莫展,还有不时冒出来的“咯噔文学”,荧幕上呈现的刚直又爽利的职场女性“钱怼怼”,大概80%属于万茜的二次创作。五星不改,给演员,尤其给两位虽然角色的人设先天缺陷但都尽可能演绎出了“大女人”风范的女演员,万茜与柯蓝。历史是男人的历史,博弈也是男人的博弈,女人注定一一黯然离场,这是「大博弈」告诉我们的,但是,凭什么呢?
万茜的演技完全被高估了,拿腔拿调,特别不接地气,台词完全接不住演她父亲的老演员。秦昊表现退步非常大,跟他在隐秘的角落里完全没办法比。不是角色油腻,而是他表演的方式特别浮夸。
2.5,冲着周梅森能多看几集,毕竟是独特的内容。秦昊不合适。节奏还是慢。
张萌的脸自带高斯模糊吗?秦昊演得不像正面角色,奸像太明显了,就算角色只会喊口号画饼你画得也没煽动性啊
在青岛拍摄的,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潍柴老厂进行取景拍摄
博弈是男人的博弈,历史也是男人的历史,当雷厉风行的秦心亭因患胃癌不得不远赴香港治病,黯然退场,渴望“在属于自己的事业高峰上笑看人生”的钱萍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车祸丧命,而男人们仍然意气风发、谈笑风生,当“内当家”一再在台词里出现,当搞事业的“女强人”们不得善终,活下来的女性或多或少有些“娇妻”“傻白甜”特质,不得不慨叹,“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可我想问:凭什么!三星都是给演员的。特别是:柯蓝和万茜。
潍柴和重汽的恩怨纠缠,还有老谭入主山东重工的故事,看来公司要统一组织观看了🌚
周梅森+秦昊+万茜,不出意外的话,就是质量三重保障。国企题材,过去少有,国外也没同类型的。看了第一集,有看下去的欲望,希望全剧能拍得真实、出色,四星观望。
张萌脸上带着加湿器吗?
电视剧里的第一集,男主角就开始在枪林弹雨中谈笑风生,这就是电视剧所要奠定的基调,告诉观众这不是写实题材,不过是在现实背景下的幻想,就是一个爽剧。用太假了去评价这种电视剧就没意思了,之少比碟中谍,007拍的真吧!
刚看完第一集,还挺带劲的,对话也都很生活化,甚至有些地方还很搞笑,不错,看预告后面各方就开始博弈了,这算是国企改革中的商业博弈吧。
不愧是制片人啊,张萌这独家滤镜大得都看不清五官了
本来以为是孙和平带着北机复兴的奋斗史,没想到是汉江三杰的“宫斗史”
经济体制改革国企重整旗鼓的故事,故事前期的和风细雨和E14-15开始的资本市场腥风血雨形成鲜明反差,刘必定、祁小华、秦心亭开始的三方资本大战,仿佛有身临其境之感,紧张的手心冒汗。PS:马怡是带资进组的吗,后面的“事业”支线是真无聊啊,只能无限快进…
奔着雷佳音来了,没想到就打了十几分钟的酱油。看标题和前几集,以为是我方资本和海外资本的博弈,没想到是一位优秀的技术出身的民营企业家和一帮官僚官迷的博弈。格局一下子从世界大战变成了宫斗。看得我也是如梗在喉啊。好在故事还算是完整,但是那个马怡的线是什么情况?与主线有一丝儿关系吗?插入这样的“废话”情节,不就是给观众挑错儿的时间和理由吗?真是不理解了。奔着两星给的,但秦昊的演技还算在线,加一星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