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集
一列开在日本山村的小火车,由于前方路段维修需停留四十分钟。车上坐着女插画师,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和她的父亲,老年拳手。听到列车员通报延误的消息,他们脸上只有漠然。
曾经的畅销书插画师被编辑退稿,踏上寻找灵感的旅途。女孩于半年前失去母亲,父亲带她去外地的外公外婆家居住。老年拳手经营的拳击公司面临倒闭。四个人,都处在人生的低洼里,成功过,幸福过,此刻看不见前路。人生也像火车按下了暂停键。
火车终于启动到了下一站,一位老妇人上车售卖自制便当盒。镜头里,她的厨房墙上,贴满了客人的留言:“你做的便当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老妇人会在每个木制便当盒上,别上一枝晒干的小野花。四个旅客抬头看见她,脸上的僵硬开始松动,他们迟疑了一下,一个接着一个,招手购买便当。
那时插画师二十几岁,在这列车上吃到一口厚蛋烧,被惊艳,也被激发了创作的灵感,她画的便当盒系列插画一炮而红。那时怀孕的妻子坐在丈夫身边,在车站吃了一口厚蛋烧,眼睛里闪耀出星星,她抚摸着腹中胎儿,对未来充满向往。那时壮硕的年轻人第一次离家坐上火车买了一份便当,被额外赠送了一份:“这份我请”,售卖便当的妇人说。
几十年,十几年,几年过去,有的人变老,有的人出生到长大,有的人离世,有的人成为中年。没有变的是那一口厚蛋烧的味道。
拳击手再一次被额外赠送了一份便当。他从怀里摸索出一张揉皱了的纸条,上面是当年妈妈写下的字:“永远不要放弃。”女孩吃到厚蛋烧,像吃到了妈妈的味道,泪流满面。爸爸说,今后我为你做蛋卷。女孩终于愿意开口和爸爸说话:“我和你一起。”插画师看着这一切,忍不住哭着笑了,她好像又有了勇气。
这部短剧集又名《点食成金》,讲的是亚洲八个国家的食物和人的故事。食物疗愈了人心,其实最终疗愈人心的,还是那饱含在食物里的爱。老妇人做的便当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因为她用了世界上最专注的心。
看了李安的饮食男女,想进一步了解一下中华饮食文化,在豆瓣找到了HBO的这部点食成金(又译亚洲食谈,企鹅有资源),看了一集就欲罢不能。也许是在片中几个国家待过,也可能是最近突然对美食有兴趣,这样一部纪录片直击我心。超出一般纪录片的细腻情感表达,对亚洲各地特色文化的巧妙勾连,刺激你的味蕾进而触发你的心灵,回味无穷…
第1季共8集,每1集讲述一个国家的故事,食物是引子,背后的文化和反思才更有滋味:
1. 第一集的菲律宾女佣,一看很眼熟,想起来在剧爸妈不在家中,也是演同样的角色。菲佣在全世界都打响了名号,但是这个群体常年寄居在外,涉及的家庭,亲情问题不容忽视。
2. 越南一集有点不理解,既然可以你吃你的花,我吃我的鱼,这样互补不是很好吗?最后为什么不在一起。
3. 印尼一集,玛利亚的到来,一股西西里岛莫妮卡式荷尔蒙,以及大红bra的视觉冲击,鲜红尖椒的味觉刺激,把这个宁静保守热带小岛上的男人搅得蠢蠢欲动。抓住男人的心就抓住了男人的胃,好像挺容易的。结局有点happy ending,要想生活有趣,只需一点改变和一点惊喜。
4. 印度女性的地位确实需要提高。
5. 老美确实接受不了动物内脏的视觉和味觉刺激,不过厨师阿姨真的是很帖心地为他开了小灶,他也不偿!其实老美在亚洲总是有种优越感,也总是被各种优待,这让他们更显高傲!妈妈说过,不吃是不饿,饿了什么都吃。再说口味是可以驯化的。
6. 新加坡的人口多元化和包容性在这集里得到体现,让最保守的穆斯林和最浪漫的法国人来个kiss,恭喜导演,你做到了!另外,1.5元的美食和150元的美食都是美食,吃的是心情。
7. 日本剧在表达情感上真的是润物细无声,最后击溃你眼泪防线的只是火车上的盒饭(国内的盒饭有这么精致吗?佩服日本人的工匠精神)。导演巧妙的用盒饭将互不相关的三组人串联起来,以及山间潺潺流水,习习微风,沙沙树枝,标准的日漫风景,感情娓娓道来,回味浓郁,典型的日式高汤滋味。
8. 最后一集终于听到国语,却是马来西亚。一个能做好黑道大哥的人,一定也能做好一瓶好酱,因为做大哥更难。
再谈几点感悟:
1. 人与人是不同的,但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相同的。贫富之差,贵贱之分,味蕾才是最公平的。
2. 要想生活有趣,要把生活中每件小事也做得认真有趣,尤其是做饭。饮食男女,食之大欲!
3. 生活就像做菜一样,不能等所有的材料集中起来再下锅。希望下一季的点食成金能把中国带上,那估计可以承包一整季了。
万真的太美了,有几个镜头我真的好喜欢。她的居所我也很喜欢,大厨在门口敲门万不开门那个场景,彩色玻璃与窗上的一排绿植,一种静谧且满足的美。无论是万的气质还是居所的样子,都是那种希望自己能活成类似状态的喜欢。我也是喜欢万生活节奏的人,但还不能活成她那种状态,总是急急躁躁,不能做到坦然并持久地活成自己向往的样子。还好看到了万,她的人和状态呈现在我面前,提醒我你是想活成这样的,慢节奏有诗意的生活
HBO必出精品,看完这部剧我又忍不住感叹道。真的每集都好喜欢,看完回味悠长,就像喝了油柑茶一样。
这部剧是由HBO亚洲推出的单元剧,一共8集,一集50分钟左右(腾讯观看有删减)。该剧原名《点食成金》,被腾讯引进后,翻译为《亚洲食谈》。真是一部差点因为剧名错过的好剧,前些天下班吃饭无意间点开,后面几乎是一口气看完。
整部剧分8集,讲述了8个亚洲国家的美食故事。由于每集的导演都不同,所以每集都是不一样的风格,时而文艺,时而质朴。因为剧中的国家我都去过,感触更是颇深。
我最喜欢的单元是第七集日本的《Life in a box》,明明就是治愈系的单元,却看得我泪流满面。 故事的开始,日本一列电车上,坐着四个装着心事的人。他们都遭受了生活的不同打击,丧气十足地看着远方。这个时候,电车突遇故障,仿佛给这四个人按下了暂停键。他们回忆起过去的自己。
一个是从乡下到城里打拼的拳击手。
走前,母亲交给他一个信封,里面有5000日元,钱不多但都是辛苦攒下来的积蓄,她不想让儿子挨饿。
并在信封的深处放了一张纸条: “无论何时都不要放弃啊。”
一个是满怀梦想与信念的插画家。 她到处写生寻找灵感,出版过一本畅销书。
还有一对即将为人父人母的新婚夫妻。 他们充满爱意与期许地等待女儿的降世……
多年后这四个人上了同一列车厢,可惜的是,时过境迁,很多事情都变了。 当年名利双收的拳击手上了年纪,没人找他打拳,经营的公司也负债累累;
曾经读者无数的成功插画家,频频被出版商拒绝,再也没有畅销书;
那对夫妻有了可爱的女儿,但女主人却离世了,现在变成父亲与女儿在车上远行……
这四个人一个比一个悲伤。 幸运的是,他们在车上遇到了这么多年没变的人: 那个在车厢里售卖便当的商贩。
不变的是,当拳击手要了一份便当的时候,她依然给了两份;
不变的是,便当的味道。 四个人不约而同吃起便当里的蛋卷,曾经的美好顺着口腔蔓延全身。
原来,一份食物可以化解这么多阴霾与不开心。
最后摔跤老人这段演绎的非常好,也是最冲击我心灵的片段。
列车驶向远方,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这个单元的配乐贯穿剧情始终,很治愈,这个单元一定不要错过了。
由八个与食物相关的故事组成的剧集。 尤其喜欢第一个故事,或许是女主背井离乡努力奋斗的经历更能得到我的共鸣,就像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她希望她的女儿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希望她的妹妹可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虽然不被家人认可,仍然毅然决然的再次出发。 第二个故事,虽然我并不能理解故事的冲突点,但它展现出了我想象中的东南亚风情。镜头语言特别美,女主的公寓、玻璃地板。如果有人从下面的街道经过,不经意抬头,也许能惊鸿一瞥她躺在地板上的身影。男女主在船上吃鲜花火锅,暧昧却貌合神离。 第三个故事,非常奇怪的设定和发展。虽然大致能明白故事想表达什么,但很牵强。 第四个故事,食物的比重尤其少,或许可以独立于该系列故事。 第五个故事,不同饮食文化的融合。 第六个故事,和第五个故事类似的核心。剧情表达上更有张力。厨师的女儿和街头摊档掌勺的儿子,法国菜与东南亚香料的融合。
第七个故事,发生在火车车厢中,穿插着车上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的回忆。年轻的时候吃过的美味的便当,在经历人生起落之后再次吃到,会忍不住流泪,也会抚平满身的创伤和疲累。
第八个故事,翻译成《漂泊》,英文名是stray dogs,我更喜欢纯字面意义的这个英文名字。改邪归正的厨师和贩卖“解决方案”的落魄年轻人,似乎都在寻求一种认同。夜色中厨师喂食流浪狗的画面出现了好几次。
八个故事由八个导演执导,水平参差不齐。看多了国内各种美食纪录片或电影,剧集中美食的描述显然不会令我有惊艳之感,不过其展现的东南亚特色、表达的人生感悟,依然值得一看。
每天晚上都跟着第一剧场看,第一集其实抛去异域风情的部分,并不算很有新意,不过这东西看的就是新鲜,今天第二集好伤感,女孩最后拖着身孕跳河了,虽然蒙太奇和不那么伤感甚至略带美感的画面减小了冲击,但还是和吃了一块石头似的。。。。。。。。。。。。。。。。。。。。。。。。。。。。。。。。。。。。。。。。
被烂译名耽误的好剧。其他美食剧在探讨食物的形式,这个在探讨食物的意义。大约三分之二是一小时精品剧,出演了至少十集电视剧的容量,而且叙事清晰,言简意赅。当然,看之前都要做好应付慢热剧的准备。
明明是名字带 Food,但是 food 留下的印象非常浅。
太好看了吧吧吧吧!!!!日本那集哭成了狗!印度最后也是哭唧唧…今年看过最走心的人文节目了!日本那篇的导演竟然是《昼颜》里面的北野老师!!!
看前头四星推荐,看了第7集改五星力荐。 | 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恰恰是美食与爱,都会被辜负。
日本那集配乐真的好好听
菲律宾Island of dreams > 泰国the Caterer > 越南He serves fish she eats flower > 马来西亚Stray dogs > 日本Life in a box > 印度A plate of moon > 新加坡Tamarind > 印尼Maria’s secret recipe
四星给前两集。第一集,美食成了见识世界面貌的通道,从食物来写一个地区的生存状况,从而衬出人的觉醒;第二集,说出了“食色性也”的本质,有了些《蒲公英》的意思。
'Lore' is precisely the word. This documentary is a chain of stories inspired by food or linked to it. It is the food that matters but it is indeed the emotion it rouses in them that matters. The directors present what it really is even if it is a sad story.
第一集 过海(菲律宾)第二集 他吃鱼 她吃花(越南)第三集 玛利亚的秘密食谱(印度尼西亚)第四集 盘中月(印度)第五集 酒席承办人(泰国)第六集 罗望子(新加坡)第七集 便当盒中的人生(日本)第八集 流浪犬(马来西亚)最喜欢第六集了 成年人的理性爱情 还不忘去追梦想 知道自己要什么
东南亚版《小森林》,日本有点格格不入。喜欢越南、泰国和马来的部分。挺好一美食故事片被垃圾海报和译名给毁了。
都已经把分集链接贴出来了,为何还是未上映。。。IPTV已有,HBO Asia,舌尖上的东南亚,伪纪录片之下是每个国家城市村落群体家庭的故事,如食物一般,五味杂陈。
4.5分,腾讯引进后叫《亚洲食谈》,美食隐藏在文化冲突和生存选择中,视角很棒,每一集都有各自风格,日本那一集尤其鲜明。
第一集很好。“我们都变了,能让我们开心的事儿也变了,无论如何,我只想你开心”。关于食物,你会有从小很喜欢的熟悉的味道,后来你知道了其他味道,可能会喜欢也可能会不喜欢,重要的是知道。有人想要品尝更多的味道,多学习多了解。有的人只尝那一个就够了。羊肉酸汤不喜欢喝也没关系,只是希望你尝一尝,然后做出自己的选择;新加坡那集也不错,菜谱或许是一样的,但可以有不同的诠释,在于你想突出什么味道,你的侧重点是什么。有时候人们会习以为常,意识不到那份味道的好,会有明白的那一刻,或永远不会明白;日本那集太好了,看哭了。取景、镜头、画面都太好了,故事也特别特别好,那份食物的味道没变,当然想起当时的自己,想起当时的快乐当时的感动当时的热情,还有那个做便当的人,对做好吃的饭的信念;最后一集也很喜欢,你的生活你自己想想
美食是联系人心的纽带呀
强推
补了一下斋藤工导演的ep7 life in a box 地球人温情向火车站弁回忆杀,主演是安田显安藤裕子和一个老摔跤选手(估计导演夹带私货)和之前亚洲hbo那套folklore他的节目制作编剧班底完全相同,那我还是喜欢恐怖的...ps工桑挑选男演员咋那么跟我心灵相通啊(?)
截图都是来自EP02,群众是真压抑啊
人生为主,食物变成了线索,剧情的确有很多不足。
TX引进名为《亚洲食谈》,每集一个独立单元小故事。本以为是美食节目,却难逃饮食男女。王家卫的色调糅合在食欲里,他吃鱼,她吃花。酸甜苦辣,用爱点化。每一章都好看,人生海海,总有一个角落百分百的爱。
每一集的水平层次不齐。越南那集人物动机完全表达不清,无法令人共情。看过别人的分析依旧觉得很牵强。印度那集美食的意义根本体现不出来,作为命题作文的话游离主题之外了。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挺喜欢这种有余味的半开放结局。以及,第二集的男主帅到我整个人都裂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