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熊呆呆 评 白宫奇缘 7.0分 2012-01-03 16:27:00
几乎所有国家都对政客的作风问题耿耿于怀,好像当领导一定要是柳下惠转世不可。
总统的恋爱问题,是全国人民共同关心的议题,总统真命苦。
电影里一直高高在上的总统也浪漫一把,一手国事,一手恋爱,真是完美至极。
电影的好处就是梦想无限大,反正吹牛不犯法也不要钱不是?
道格拉斯当的总统,英俊,睿智,正直,有魄力,同时又浪漫,亲和,深情,幸亏是电影,要不然还不人人都爱美国总统啊!
事实上,到现在为止,群众们还是一眼盯着总统的腰包,一眼瞄着总统的拉链,一刻不得放松的;还有,电影里总统激动人心的演讲只是剧情需要,2009年美国以微弱票数通过的能源法案也就减排了17%,关于私人枪支的老大难问题,到现在也没有哪位英明神武的美国总统给解决喽。可怜的总统,就在电影里十全十美吧!
电影里男女主人公的相遇老套但是百试不爽,个性鲜明的女主在白宫痛批总统,全然不知总统大人,就在她身后。
有气势的总统:
不过当总统也不都是那么威风,比如说,在和女人深情拥吻的时候,总有人在身后叫“总统先生”——
还有在滚床单之前,还得先声明一下:“The most powerful man in the world”只是政治上的含义。(这句调侃美国总统的话真是笑死我了)
还有一个小细节让我喜欢,总统先生在发表完振奋人心的演讲后,立刻准备动身去寻回美人,可是还没出门,美人就进门来了(被总统的演讲打动了):“Just stay away from DuPont Circle.I hear it's murder this time of day.”
这时,四目相对,两颗心都砰砰直跳,空气中有一触即然的丝丝火花——
观众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他们会说什么,会上前一步抱在一块,吻在一块儿……???
在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女主深呼出一口气,侧头向房间里另一个人说到:“嗨,A.J”
这样轻巧的宕开一笔,让人不禁微微一笑。(btw,我喜欢总统先生围红围巾的造型,nice哦!)
因为在学习艾伦索金的编剧课,所以这段时间随着学习进度在看他的作品。昨天刚看完《好人寥寥》,今天看了《美国总统》之后觉得,虽然这两部片子类型和题材大相径庭,但是放在一起对比我觉得很能印证艾伦索金在编剧课上说的如何展示、挤压障碍。总的来说,我觉得情节上《好人寥寥》更曲折更有可看性,但影片高潮,《美国总统》的情绪更饱满更痛快。以下是我的拙见,权当一个新手肤浅的练习。
艾伦索金用到这两部片子来举例,他没有明说,但我个人觉得这两部展示障碍的方式恰好分别是他说的两种方法:《好人寥寥》对应开门见山的目标加随着情节出现的障碍,《美国总统》则对应开门见山的目标和障碍。我在听课的时候原以为第一种展示障碍的方式会更加有戏剧性,今天看完《美国总统》之后才发现其实不然。两部电影同是以主角的一番慷慨陈词讲剧情推向高潮然后结束,《好人寥寥》中男主在庭上的激辩和《美国总统》男主接受采访时的演讲相比,缺少一种突然间的柳暗花明,或者说被扼住咽喉将死后突然得以松懈的痛快感。
《好人寥寥》中,一开始无从查证,到证人出现,再到证人自杀,到被上校以前途威胁,到良心的拷问,以及最后的比证人自证撒谎,这一层一层地展示障碍,让《好人寥寥》的情节比《美国总统》更曲折更吸引人。但经过前面的展示,我们观众知道主角最后克服障碍的方法(利用上校易怒的性格)以及他终究能成功,以及,前面展示的障碍不够巨大迫切,或者说缺少对障碍的挤压,比如父亲名誉带来的压力,丢掉前途的后果(影片前半部分男主的确让人感觉他没有女主重视自己的职位),到最后女主立场还前后矛盾(前一秒还在为男主不想让上校出庭争执下一秒就说让男主考虑前途放弃挣扎),没有让观众感到一种主角处于“单行道”、“别无退路”、“压力山大”的情境。
但是在《美国总统》中,一开始就展示了阻挡男女主最后幸福生活在一起的几座大山,女主和男主处于两个阵营,男主有竞争对手的攻击,喜欢的人在政治上又和自己争支持者,自己的团队和自己时常意见相左,以及咄咄逼人的媒体、“多管闲事”的美国民众。而随着剧情发展,这些矛盾越来越尖锐,障碍越来越大(挤压),将男主逼上“绝路”不得不反,这样的险境将男主最后在媒体面前的临场发挥凸显得更加酣畅淋漓、激情澎湃,男主的形象更加伟岸。
不过在这两部片子中,我还是更喜欢《好人寥寥》,格局更大,立意更深刻。虽然格局和立意都不是我喜欢一部电影很重要的因素,但是我觉得《美国总统》作为爱情喜剧缺了一些幽默和轻快的感觉。
(我写的东西随时都有可能更改,因为指不定我明天又想出些什么来)
是一部精彩的政治题材电影,深入探讨了美国总统权力、政治斗争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电影中,迈克尔·道格拉斯饰演的美国总统安德鲁·谢泼德是一个非常有魅力和野心的政治家,他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政治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挑战既定的政治规则和传统,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个人幸福。电影通过对他和身边人的人物塑造,深刻描绘了政治世界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和深度。 电影还通过安德鲁·谢泼德和安妮·海瑟薇饰演的女性角色之间的浪漫关系,揭示了权力与爱情之间的矛盾和复杂性。这种人物关系也深刻反映了美国政治中的性别问题和权力斗争。 总的来说,《美国总统》通过深刻的人物刻画和生动的情节表现,展现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政治世界,呈现了美国政治文化的精髓。这部电影不仅在情节上引人入胜,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和反思。
结尾果然是以一段艾伦索金式的慷慨激昂演讲收场,观点里还带着各种理想主义。作为一个爱情故事,最大的不同就是各种索金的机关枪对白了。无论什么演员,在他手底下都是语速超快的话唠啊
我就爱这种成熟的rom com
索金有着west wing的经历,政治剧这个世界上估计谁也没有他有资历。政治剧之难写在于不懂,其他人物大家都可以yy,但政治人物,比如总统不是你说这样大家就能信的,拿最后那段speech来说,就很难写。主旋律,轻喜剧爱情片,不用太较真,可不可信,真不真实什么的,说这些就较真了
索金说这是他写得最上头的一部电影,看完发现是挺上头的,甜得上头,势均力敌的两个人谈恋爱就是过瘾,前半段上扬的嘴角就没下来过。总统有点恋爱脑,安妮特·贝宁的服装超好看!
虽然挺浪漫,可我咋想到了克林顿腻。。。
电影里的政治和灰姑娘的爱情一样,都是童话。
听力课看的 那段激昂的演讲啊 可惜我没字幕
出自白宫群英的编剧之手,政治+爱情+幽默,非常好看
oh~Aaron Sorkin的剧本 外加道格劳斯的台词功底~
现实一点说,仅靠一篇出色的演讲总统怎么可能短期内赢回支持率?!如果他不是没有提交犯罪法案而是提交了环保法案,她怎么会回头?!明明是两个成年老狐狸的游戏,却童话般的有了个HAPPY ENDING。
艾伦索金早年竟然写过这玛丽苏霸总片儿,他不当编剧去总统团队写词儿估计也挺行。美国总统哪有这么风度翩翩大情种啊,这女主角还一直笑笑笑,看得太难受了。放现在妥妥各大制片人要求的那种双强设定言情戏,悬浮到极致就喜剧了吧。
AB当年就是尤物一枚。对阿姨的膜拜又更深一层。喜欢电影开篇。OST实在是太好听太好听了!!!!!!!!!!!!!!!MD念台词的感觉真好︿( ̄︶ ̄)︿
给四星纯粹为了安妮特贝宁
I hate Aaron Sorkin's liberal fantasy.
看到Douglas的那段演讲, 毛都竖了!
道格拉斯和Martin sheen出现在一个镜头里,怎么看都是后者更像总统
与THE WEST WING比起来还是简单和模式化了点,但SORKIN的剧本还是很不错的
台詞絕對是好萊塢最厲害的拼圖
"People don't drink the sand because they're thirsty. They drink the sand because they don't know the difference. "
索金的剧本。可以说是《白宫风云》的演习了,台词和场戏风格、节奏、拍摄方法都已经有了后来《白宫风云》的样子,人物上马丁辛对照Leo,J.fox对照josh&Toby,发言人A.J对照CJ等等,爱情戏只是配菜。马丁辛气场比道德拉斯要强一点,每次他走进房间脑内都自动发提示“不不不他现在还不是总统”……可惜是个爱情故事无法展开,幸好几年后有了thewest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