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扫毒3真的觉得这是啥?不得不说陈木胜的扫毒1是真的好看。
刘青云做什么大毒枭???简直弱爆了,你铺垫了个寂寞,大费周章的铺垫智商高,智商高哪里去了???那么有钱没买火箭炮的吗?开头就弱爆了。我认为是要出演极度凶残的超级冷血变态大毒枭啊,不然有什么必要两个卧底去挡子弹和撞死人啊。
还有郭富城是干嘛?为什么安排一天情线给他?有什么必要,还要给一个那么漂亮的村女,一点都不符合逻辑,真的还以为自己在演无双吗????
古天乐,我都快记不住他了,他到底干嘛的。
最后给我看特效宣传战斗力的战斗能力是吗?
什么垃圾剧情,谁是编剧,浪费那么大的ip良心不痛吗?老板投资了个寂寞。
3.5星。有一阵没去电影院感受这种突突突咚咚咚轰轰轰砰砰砰的枪械对战音效了,感觉不太适应。时间线略混乱,剧情有点头重脚轻。 比较喜欢张建行和欧志远的双生旦设定。卧底任务的起点很简单,两人都怀抱着同等高洁的精神信仰;终点也很明确,两人都收获了同等丰厚的行动成果。在这起止之间,为了骗取毒枭的信任,他们都需要历经残酷的人性挑战。尤其是当每个危机时刻来临时,走错一步会因小失大,走对一步则会事半功倍,那么如何就取舍成了他们心中最大的难题。因为性格底色决定行事作风,所以冷酷、狠厉、坚定的欧志远只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多情、善感、犹疑的张建行则易假戏真做越陷越深。 我很自然地以为只要张建行内心的正义天秤强烈地晃动起来,那么他极有可能会真心归顺和效忠于毒枭的。结果并没有,总觉得他最后依然选择站在正义的一方有点突兀,好像少了什么至关重要的过渡。 康素差被擒住那一趴挺好笑的。两个警察脑子一热就把自己的真名透露给毒贩了可还行? 爱情线加得多此一举。要写爱,就写互相尊重。Noon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充满热爱和依恋,有什么不对吗?她是井底之蛙没错,但是人各有命,张建行何必强迫她离开?以及她待人温柔亲切,活得坚强独立,却被刻意矮化和反衬为张建行机敏果断和铁汉柔情的愚蠢拖后腿工具人,好不公平啊。
好久没看到制作体量这么大的港片了,除了演员阵容请来了古天乐、郭富城、刘青云三大影帝同台飙戏外,超燃的大场面和1:1还原的真实布景无不处处体现了经费的燃烧!
作为该系列的第三部,影片很好的延续了前两部的主题,除了对经典动作犯罪剧情电影的核心元素进行组合和升级,制作层面上也是肉眼可见的升级了,从香港码头的枪战开场,瞬间联动记忆中此类港片的经典场面,随着剧情的推进,场景又转移到金三角村寨,这里不得不夸一下片方的大手笔制作,1:1实景搭建的场景,让整个影片的质感都提升了一个高度,摆脱了传统港片的地域局限,成功解锁新的地形和更大的场面!
三个主演的个人戏份和彼此间的对手戏也相当精彩,人物关系的构建上也花了不少心思,古天乐、郭富城饰演的角色不光要在凶险万分的环境下步步为营小心卧底,还要坚守初心抵挡住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诱惑,甚至是在面对和刘青云饰演的差哥出生入死的兄弟情谊时,情感上的动摇和挣扎真的很考验人性!
电影结尾的部分,感觉留了一个不错的可能,有点想看差哥脱逃复仇卷土重来,期待这个系列能有下一部!
《扫毒3》看完了,不如预期,比较失望!
虽然毒舌君此前看预告片,也没对这片子抱有多高期望,甚至可以这么说,毒舌君对于《扫毒》这个系列本来就没多喜欢,但至少前两集还是能看的啊,故事和角色还是有看点的啊,还是有传统港片那种江湖气和情义范儿的啊!
强烈推荐大家在看《扫毒3》之前,先把前两集重温一遍, 那么你在看第三集的时候,就会强烈感受到本片的水准下滑得有多快,故事和角色跟前两集的差距有多大了!
甚至可以这么说,本片从头到尾的文戏都是在凑数水时间,那种“几个月前”、“几年前”的插叙设计,让人看起来毫无感觉、十分无聊, 感觉海报上的宣传语“扫毒十年,最强一战”,完全可以改成“扫毒十年,最水一战”了。
刘青云、郭富城、古天乐这三位大咖凑在一起,对手戏居然没有任何火花,居然没有任何看点,天哪!好像此前从没有三位香港一线男星凑在一起却一点儿戏都出不来的情况吧,甚至让人感觉作为配角中途出场的罗嘉良,扮演的大毒枭这个角色都比这三位大咖更有看点。
本片唯一能超越前两集之处,也就是结尾的火爆大战了吧?确实拍得挺火爆,炸得挺热闹,连战斗机扔炸弹,高射机枪打飞机都拍了,还有泰国军队跟毒枭武装的大混战,但除了子弹横飞炸炸炸之外,也没啥动作和枪战设计方面的精彩感。
所以是否去看《扫毒3》,大家就要衡量一下了,三位大咖的明星脸再加上结尾的火爆大战,值不值你付出的票钱,因为本片的看点也就是这些了嘛,觉得值的话,那就去看吧!(文/毒舌君)
影片草草收场的结尾几乎是注定的,郭富城的枪口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对准了刘青云,一个原本应该充满纠结与矛盾的选择被粗暴简化成了兄弟齐心,合力断金,影片的主题曲《天涯无涯》的歌词也印证了这一点。对于曾经拍出过《人肉叉烧包》、《的士判官》这种cult经典,对体制和权力充满了不信任,在骨子里有着无政府主义倾向,又刚刚在《拆弹专家2》里对于官贼身份问题做出过一番深刻探讨的邱礼涛来说,倘若这是一部更多由其本人主导,可以无视商业收益与观众口碑的作者电影,他当然可以让郭富城的枪口调转方向,无论调转之后的结局如何,那都会让整部电影的深度更进一层。当然,现在的邱礼涛不需要冒这么大的风险,终究这不过只是一部商业电影罢了,没人愿意去追究更多,想得更多。
《扫毒3》的主角人物设置回到了初代的三兄弟模式,这种经典的三兄弟叙事从张彻的《刺马》开始一直延续下来,成就了许多经典港片,例如吴宇森的《喋血街头》、陈可辛的《投名状》以及陈木胜的《扫毒》。这种三兄弟叙事的本质,就是在正邪(官贼、警匪)对立之上加入一个介于黑与白之间的灰色地带,有意模糊传统的二元善恶,在充满痛苦的矛盾、挣扎、抉择中表现人性的复杂多面。除了经典的三兄弟叙事,《扫毒3》剧情的另一处重要源流便是港片中卧底警察对自我身份与职责的确认,无需追溯过于长久,即便仅在2000年以后,《无间道》系列中的陈永仁,以及《门徒》中的阿力,都是这种因为长期从事卧底工作,因着恶的面皮侵蚀入善的魂灵,变得善恶不分,从而令自我陷入长久痛苦之中的典型角色。过往港片的传统,加之当下与现实的某种照应,使得追问警察初心为何又一次成为了近年港产警匪片中导演们乐于呈现的内容,《怒火》与《拆弹专家2》便是最佳例证。《扫毒3》的剧本原本是可以按照这个方向做得更深的,但是,刚刚在《拆弹专家2》里已经迫近审查边缘底线的邱礼涛显然已经不太愿意继续冒险了,他只是搭建了一个初步的人物关系框架,隐晦的抛出了什么才是警与匪的分别这一问题后,便把影片重心引向简单粗暴的感官刺激,搞一个小号的《长津湖》,生怕观众会想得太多。
倘若郭富城枪口调转,最后的结局逃不出以下两种:一种是向上的,即延续了《无间道》的传统,在影片此前的段落里铺垫表现郭富城作为卧底,在恶阵营中的挣扎抵抗,虽然一度对于个人的警察身份有所质疑,甚至误入歧途,但最终因为某种契机重拾初心,以壮烈牺牲保存住了个人作为警察的荣耀。这是一种相对比较主流的写法。另一种是向下的,对标对象主要是《色戒》,把三个男人间复杂的关系纠葛做到极致,从《扫毒3》现有故事里的只言片语来看,我更倾向于邱礼涛骨子里是想往这个方向去做的。杨采钰饰演的女主角在片中饱受诟病,这几乎是观众的共识。如果这个故事里真正有一个女性角色,那也应该是郭富城。仿效《色戒》,故事如此编排似乎更加合理,古天乐是郭富城在警队里的搭档,二人曾经亲密无间。但当郭富城因为任务需要或某种阴差阳错打入毒贩团伙内部后,刘青云的真心相待,以及警方在探案过程中的某些拙劣表现,却让郭富城的信念产生了动摇——自己从事的工作是否真的代表正义?《扫毒3》对此事实上是有所暗示的,毒贩间兄弟相称,同生共死,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而奋力打拼,但警方对于线人的死活毫不在意,只想怎样尽快解决毒贩,彰显所谓的正义。打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喻,如果这片子真的敢去碰正义与非正义的边界究竟在哪里这个敏感话题,模糊黑与白的界限,那么古天乐就是邝裕民,郭富城就是王佳芝,刘青云就是易先生。在那样的结尾里,郭富城出于人性本能的选择战胜了所谓的大义,他没有向刘青云开枪,但也并没有与警方为敌,他与刘青云最后双双死在泰国军方的乱枪之下。当然,这种极度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结局在当下想想就好。
除了这种设计,调子向下的结尾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写法:参考《拆弹部队》,郭富城虽然在饱受折磨后最终选择为警方而战,杀死了自己的好兄弟刘青云,完成了歼灭毒贩的任务,但他却没有任何的成就感可言,只是感到深深的空虚。休整过一段时间后,郭富城放弃了转为普通警察的机会,主动申请继续从事卧底工作,临行之前,他与古天乐告别,目露凶光。下一次,他将为谁而战?
片子一般,但不乏邱礼涛一贯的微言大义,简单说两句:
“尽皆过火,尽是癫狂”是大卫·波德莱尔给上世纪90年代港片贴的标签。
时过境迁,“过火”尚可延续,就像《拆弹专家2》的机场核爆、《怒火重案》的拳拳到肉。
但“癫狂”是不可能了,没人还有那心气,也不让你癫狂。
只有邱礼涛有所保留,但那癫狂也早已化作绝望。
绝望在哪?
——若说港片曾是香港的标志,那兄弟情就是港片的标志。正如张国荣那首家喻户晓的《当年情》。
从《英雄本色》的小马与豪哥、《喋血双雄》的小庄和李鹰到《古惑仔》的浩南与山鸡;从《枪火》的五人保镖组到《放逐》中几乎同班人马饰演的杀手团:不管大伙同属黑道还是警匪对峙,都可以是情比金坚的兄弟。
哪怕《无间道》中“对不起,我是警察”的陈永仁,对大哥倪永孝也是有感情的。而且,他们本来就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就算去拍“不再是兄弟”,也会给出一个从是兄弟到不是兄弟的过程来,如《喋血街头》的三兄弟:阿B(梁朝伟)、阿辉(张学友)和阿荣(李子雄)。
港片这种兄弟情深的思路,甚至影响到了韩影。
可在2023年的今天,港人的心态早变了。
邱礼涛要做的,正是破掉港片“兄弟”这块金字招牌。
有人说影片展现的兄弟情“老土”、浮皮潦草。他们是真没看懂。《扫毒3》哪有兄弟情?
只有身份、角色和站位。“正就是正、邪就是邪”,警匪不共戴天。什么兄弟?不存在的。既不存在,还刻画什么?
古天乐和郭富城表演完1分钟格斗躲进房间里狂笑:“要是素差知道我们是警察可咋办啊!”。那一刻,是邱礼涛肆无忌惮地嘲讽。嘲笑曾经的香港电影、曾经的港人情怀。
那句被抖音拿来做营销的“不如先来个舌吻吧”调侃的正是吴宇森式的兄弟情:搞基啊?
从始至终,古天乐和郭富城都没把刘青云当兄弟,没对他投入过任何感情。影片一开始,就是古天乐背叛刘青云,结尾,又让刘青云等来了郭富城的二次背叛。
他们都曾豁出性命救过你又怎样?手段而已,没有情谊也是可以做到的。
这是杀伐最重、“最没人性”的刘青云怎么也想不通的事:兄弟、人性,怎么会到这样的程度?!
于是,还在相信“过命的就是兄弟”的他活成了个孤独的傻B。
无怪乎连他自己都在自嘲:
“你又叫什么名字啊!”——刘青云听完一个又朝另一个喊到。那一刻,观众是该笑场,“背叛”的气氛既无聊又搞笑。因为影片本将“背叛”前置为理所当然的前提。
朝夕相处又如何、患难与共又怎样,眼前的人我根本不认识,连真名都不知道。
“谁知道你们警察这么棒啊!”——至于这句话,你细品。
“是不是兄弟”的纠结来自黑白之间的挣扎与压力,也就是灰度:以往的《野兽刑警》、《无间道》乃至《扫毒1》都是这么拍的。若将人心底的灰完全抹除,立场坚定的毫无挣扎、笃定如一,那它就是反人性的。
当警察对“匪类”、“败类”不再有人性,那你刘青云为朋友付出的“人性”也就失了目标、扑了个空。
其实除了刘青云外,片中还有另一个“孤独的傻B”。这便是罗嘉良饰演的“总司令”。
刘青云玩的那套“证明我有能力”的投名状游戏早过时了,他居然还很欣赏,这就注定他要被“江湖新秩序”淘汰。
作为片中最大的黑道人物,别看罗嘉良拥有超强的火力:整整一支部队甚至炮筒,跟以往港片的黑老大比,他是最弱的一个。
想想上世纪中叶那些“悍匪”电影吧(任达华演过很多),那“匪”可是能绑着炸药和首富谈判、拿着AK47和警察街头对射的。一直到杜琪峰的《大事件》都是如此:还记得开场7分钟惊心动魄的巷战长镜头么?
警、匪曾经的实力比可谓势均力敌,“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就像小庄和李鹰拿枪互指对方的头。
可到了《树大招风》的时代,港片就再没那心劲儿了,记得陈小春扮演的张子强吗?面对警车,上一秒还威风凛凛的他无助地张开双臂、仓皇投降。任贤齐扮演的叶继欢还敢当街杀警是吧?——下一秒就要你死。
所以什么部队、什么火炮,包括刘青云提的那些“增强警戒,流动巡逻”的建议全是废话——警方的武力值对你这个“山大王”是碾压级的,灭你就分分钟的事儿。
直接空袭、直接投弹、随便改时间。你只有逃、只有抱头鼠窜,龟缩进防空洞等死。
不想束手待毙?可以,你唯一的选择是同归于尽,拉上几个垫背的。
跟过去的大BOSS比,罗嘉良展现的实力很让人绝望吧?
邱礼涛一直绝望。但他不再愤怒。别看他一刻不停地“突突突”、“嘣嘣嘣”,任那无尽的戾气无的放矢地盛开在银幕之上。
那意思其实是:累了。赶紧毁灭吧。
宛如垂死之人那一声声不甘的怒吼。
值得注意的还有杨采钰的大段台词和影片结尾的点睛之笔。
够明显了,就不说了。
可是,这样的隐语比划多了又有何意义?
最后,我要向邱导再次献上我的敬意:哪怕他的出手因为高产的关系并不稳定,但他的人格高度常人很难企及。一个拍出过《人肉叉烧包》、《伊波拉病毒》的导演,生活中竟如此谦和、豁达、与世无争。
不论世事如何变幻,人家自己信兄弟,而非名利。
20年前这类片就拍到头了,之后每拍一部似乎都在印证这句话是对的。
【5】不癫不狂,不火不躁,生硬机械的流水线港片。没有什么私货夹杂,没有任何的愤怒情绪,失去力量的,拍行活交付任务的邱礼涛。金三角贩毒是值得探索深入的方向,但在电影中沦为只是填置剧作需要的背景,而无法进行人文环境的挖掘。取而代之的是爹味过重的兄弟情堆砌,生硬不自然的爱情戏,让剧作,动作变臃肿,无趣。刘青云贡献了四封金像男主角的表演,剧本人物塑拖后腿。同题材金三角扫毒没有《湄公河行动》拍的好,落实的好。知道你们兄弟情义薄云天啦,结尾还来了段喜剧小品,但给我的感觉是这仨不像是一方毒枭,而是街头混混的地头蛇。
傳統的港片元素和特效、音效的碰撞,展現出了久違的港片特色,三位大佬的首次合作真的很棒!期待各位演员能帶來更多的角色和影片!期待港片未來更好的發展❤️
有人执迷遍地黄金,有人珍重兄弟义气,有人说光明与腐朽并肩,有人将善恶与黑白同行。同一个系列故事走到第三部,依然能拍出新的立意与深度。有人看的是刘青云、郭富城、古天乐三雄鼎立各具张力,也有人看的依旧是人性幽微如深井。
不管是从前的犯罪惊悚片,或是近几年的《拆弹专家》,纵观邱导的作品序列不难发现,除了表面有着凌厉劲爆夺人眼球的视觉冲击以外,里子一直或多或少有股无政府主义或本埠意识掺杂其中,这次似乎也不例外。“我们这里的人都没有国籍,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国家。”“哪里能够赚大钱哪里就是我的国家。”“虽然外面的人都不喜欢这里,但我在这里出生长大,早已习惯了这里的一切,这里就是我的家,或者说,是家乡。”邱导如今犀利之处就在于怎样都能在故事情境与人物处境合理的范围内隐晦地完成个人表达。邱导自从接手此系列后,动作戏是一再火爆升级,但最有魅力的三角关系却逐渐形同鸡肋,上集是三哥,这次轮到古仔,都是蹩脚的存在。然而要论最失败,非女主莫属。结尾戏里明明惊险凄凉,但戏外影厅早已荡起笑声一片,如此相背的情绪共振无疑是最好的佐证。
故事从当中讲起,前史全靠闪回插,讲哪插哪,乱插一气,当这是拍注水电视剧呢?看的还是粤语版,结果泰国毒枭和金三角总司令见面发现都会讲国语,就心照不宣国语交流了?杨采钰说不知自己是哪儿人(别谈什么春秋笔法),我不信你抽大烟的爷爷没告诉过你。结尾就是毁天灭地的天雷勾地火,简直就是拍给内地网大受众的无脑“扫毒”。
没想到竟然还可以,电影里的青云原来这么爱我们富城,就算是被抓了,念念不忘的竟然是我们比利的本名。泪目了,家人们🥺🥺
大家好,我是古天乐,是兄弟就来砍我,你砍了我我才能做别人的兄弟。比利/阿行,凭什么你叫别人跟你一起走,别人就要跟你一起走?你以为你是郭富城吗?普信男,真下头。泰国本地人差哥(刘青云)去见泰国总司令,二把手说:“康素差会中文。”于是两人就用中文交流了。你们不是都是泰国人吗?为什么不说泰语呢?而且二把手、小侬也会中文,二把手和差哥、比利和小侬对话也是说中文。像极了英语考试补全对话,你写的是:A: Can you speak Chinese?B: Yes, I can!A: 那我们来说中文吧!B: 好吧!然后后面就全是中文对话了。欧志远(古天乐)逮捕差哥后说:你真蠢,我们两个都是卧底,你竟然没发现。我真害怕差哥说:你们更蠢,那么久了你们都没发现我也是卧底。
除了陈木胜的扫毒1,后面两部我都不承认是扫毒。
邱礼涛自编自导,充分展示他的才能。一开场用意想不到的闪回方式交代三位主角的敌友身份和前情概要,简洁又高效。毒贩逃离香港后,视野铺向东南亚金三角,虽说某种程度上依循当下大制作类型片喜好的“异域风情”,但在邱礼涛这儿,贩毒背后的殖民历史、地缘政治、社会现实等议题虽然一笔带过,但对一部纯正的扫毒片来说,无疑给人一定的思想厚度。
郭富城是女主
郭富城潜伏毒窝,古天乐千里寻夫,刘青云遇人不淑,杨采钰在金三角的深山老林里大字不识一个却能说一口标准普通话…可能是271给的实在太多了吧,邱礼涛把扫毒拍的像长津湖,哐哐哐砰砰砰啪啪啪一通乱炸,陈凯歌后继有人了啊!
古天乐和刘青云都爱郭富城,但郭富城爱杨采钰。
好无聊啊,我为什么还在为这种电影花钱??无论是陈木胜还是邱礼涛,反正就找这些人均50+的男演员们随机排列组合,刘德华、刘青云、古天乐、郭富城、张智霖、张家辉、方中信、罗嘉良、林家栋…还有谁,就这几个人吧,随机分配正反面,然后找个女演员当花瓶,承载下男主角们无处安放的情感,一塌糊涂的文戏,超级无聊的打戏,反贪风暴、扫毒、拆弹专家…还有啥,再给他们花钱我就是狗!!!
北京的夏天真的就只适合家或者电影院啊!《扫毒》系列看到第三部还是很过瘾,真打真枪真爆炸,各种重火力交战,加上双线叙事让故事多了很多看点和回味的东西。看片可以说主打一个惊心动魄!总之有很多纯正的港片味在,好比40度高温喝一口冻柠檬茶的快乐!不得不说邱礼涛还是很有保障的。
剧情可以说是几乎没有 非常简单粗暴且俗套 导演应该也不怎么care剧情 毕竟全片几乎就是从头枪战打到尾看个爽 动作场面正常发挥无功无过 有几个笑点真的不知道现场其他观众怎么笑得出来的 看点也就三大主演了 整体还算合格的 有港片情怀者可看(p.s本片可以让你可以嗑到郭富城和刘青云以及古天乐分别组cp
刘青云+郭富城+古天乐,奥利奥巧克力夹心配置。虽然最后逐渐长津湖化了,但是郭富城这颜太能打了,难怪差哥和欧志远都爱建行。郭富城除了小胡子,还有全包围胡子,胡子种类繁多。#郭富城小胡子关爱协会#
“我是警察。”全场都绷不住笑了
彻底抛掉剧情,只玩各种场面戏炸炸炸,邱礼涛坐稳香港爆炸贝。
坐旁边的女生问她闺蜜郭富城是不是女主,我想说郭富城有这么多男人喜欢他,他偏偏喜欢一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