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还和朋友说,我现在都哭不出来,情绪再怎么难过压抑就是没有眼泪,电影的最后,十元的爸爸送他去车站的一段对话,却让我的眼泪潸然泪下。
整个影片的节奏一开始是淡淡的,为了弥补年少时和父亲缺失的时光,十元在得知她得了癌症后,回家想多创造一些和父亲的温暖的时光,在她年少的时光里,记忆里的父亲一直都是严肃的,板着脸,整天的口头禅就是“烦死了“,连鼓励也是吝啬的。
好在他们还有机会弥补,在一起做饭的时光,在一起吃饭的时光,在一起生活的时光,都成为了彼此生命中的阳光。
好在,十元有个很爱她的丈夫,好在老师的身边也还有人陪伴
还有,爱应该要表达出来呀
为什么我这么爱日剧和日影,看了这一部我又在想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优秀的日剧和日影传达的人生观都是这样 - 最好的人生并不是extraordinary life, 而是ordinary life done right。认真的做每一顿饭,认真的吃每一顿饭,认真的和重要的人说话谈心,认真的看每一本书,认真的过好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每一天,认真的创造包含这些琐事的回忆。即使是在人生最后的篇章,即使以前有过太多的遗憾,倘若能这样的生活,人生便没有遗憾。
影评《人生最棒的礼物》 文/梅飞朔舞 在百合子的心中,人生最后的一段路要陪在心爱的人身边度过,留给对方一个美好的回忆,这是一份珍贵的礼物,它将永久伴随着自己所爱的人,让对方保持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她做到了! 父亲暗中积极配合她,他们互相交换了妈妈生前制作的美食菜谱,一起去别致的餐馆用餐,一起看落语表演,一起开怀大笑,一起策划一个短篇的翻译编辑,一幕幕真切地场景看的我眼泪犹如瀑布一泻千里,难以抑制,太感人了!女儿百合子这片深情,将父亲的心紧紧地包裹和温暖着,他深感幸福,被女儿这么深深地爱着,这份爱的记忆能抵挡女儿走后老人孤独,是人生最棒的礼物。 这部电影温馨治愈,观影中好几次泪眼遮盖了视线,父亲是个生活达观的人,妻子离世后,他报名上烹饪课,学习家务,工作生活有条不紊,他内心细腻,对妻子充满感激,体味着妻子对自己那份独特的爱,他是一个懂得爱,尊重女性的好丈夫,从女婿口中得知自己作为父亲没有积极鼓励女儿去尝试,成为女儿内心的遗憾和抱怨,他不给自己找借口,而是不断反思,在送别女儿的那一刻,发自肺腑地肯定女儿他的心愿一定会达成!多么好的父女关系,让人羡慕不已!
当出嫁多年的女儿突然跑了回来,说要跟你一起住一段,也不说任何理由,这时候做父亲的心中,恐怕是惊吓多于惊喜吧。而这就是片头寺尾聪扮演的翻译家父亲所面临的局面。 片子讲述了石原里美饰演的女儿在得知自己得了癌症,时日不多的情况下,向丈夫提出了一个“非分”的请求,即要求去和已经鳏居多年的老父一起度过最后的一半日子,因为她感觉自己过往没有像和母亲那样和自己的父亲亲近过,希望在最后的时日给可怜的父亲多留下一些回忆。 虽然故事并不复杂,也没有什么韩剧中狗血的剧情,但导演并没有平铺直叙,而是用一个个反差、转折、意外推动着剧情发展。如最初女儿的突然回家是一个意外,回来后发现原本饭来张口的父亲居然成了料理高手又是一个意外,老父在无意中发现女儿跑到母亲坟前哭泣更是个意外,于是老父不得不放下手中一切工作,找到女婿了解事情的原委,这时导演才把真相展开。但导演并没让父亲回去拆穿女儿,而是让他与女儿一起演了一场戏,甚至装着嫌弃女儿懒惰而生气,要求女儿帮自己一起做饭,父女俩一起做了一道妻子最拿手的猪肉汤,这又是一个转折。最后,电影在女儿与父亲诀别,含泪微笑着回到丈夫身旁,而父亲将女儿教自己的菜拿给老友分享中结束,让观众在反差中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不知何时,近年来热门的日本的电影摒弃了宏观的巨大叙事,将目光都放在了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上,像《东京家族》、《入殓师》和这部都是。相比之下,常被拿来比较的韩国电影,更多聚焦于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中的社会问题,就像《辩护士》、《寄生虫》所展现的那样。想想也好理解,作为亚洲最早的发达国家,日本已经完全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前面所说的韩国电影反复讨论的题材都已经太过遥远,不再是普通人关注的主题,自然不再被导演们所讲述。这已不再是战前那个充满社会矛盾,产生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的日本。那么,问题来了,作为曾经在亚洲电影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国,我们的导演目前关注的,是我们时代的主题么?如果不是,又是因为什么?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人生太需要像这么重要又难得的和解机会了】女主和自己的父亲关系没有得到升温之前,彼此的矛盾是最大的敌人,而和解了之后,时间又是最大的敌人。我们互相看对方不顺眼,相反我们也很需要彼此的鼓励。
「片头」还以为早期的石原里美演技这么浮夸(笑。轻易就笑出眼泪,故事慢慢发展之后才知道原来那是对父亲的一种感情,不单单是嘲笑父亲系着围裙拿着铲子在厨房的样子。她更多的是欣慰和稍稍感到放心了吧!
「戏肉」非常喜欢这种平淡的演绎方式,它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很爱片中父女一起做菜时候照进厨房暖黄色的余晖到最后一起共进晚餐的样子,原来我们的修复方式可以是这么简单又日常的事情。
「片尾」影片最后女主和爸爸互相教会了对方一道妈妈的菜色时,真正的把一个家庭“完整”的演绎了出来,我们都知道失去了“妈妈”,但她还是以着不一样的方式在这个家庭存在着,维系着彼此的关系。
几天后我也需要和自己的父亲暂别。谢谢这部片子让我记起我也一直有位可爱的父亲。
第一次写影评,记录給自己看,话说这个编辑的模式好像自己以前写空间日志的模板(好怀念
《人生最棒的礼物》是一部剧情片,很有小津电影的韵味。
非常简单的剧情,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却让我哭了个稀里哗啦,用去至少十张纸巾。
想起前段时间看《隐入尘烟》,一滴眼泪没掉。并非刻意对比,捧一踩一,是关掉电视的那一刻,确实想到了《隐入尘烟》。
虽然,这两部影片在背景,剧情,人物,叙事,表现手法等方面,几乎没有可比性。
如果说能够通过一部电影得到什么人生启迪,让人在一个多小时的观影时间里,因有所感,而有所思,有所悟,再有所得,我当然推崇《人生最棒的礼物》一类的影片。
后劲儿足。会让人想到:要珍惜家人,要好好活在这宝贵的人世间,要做有价值的事,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等等。
故事非常老套,且简单。
笹井亮介是前大学讲师及翻译家,妻子去世后独自一人住在东京。有天,出嫁多年的女儿百合子突然拎着大行李箱回来,说要跟他一起住一段时间。
老父亲当然猜测:你是不是有什么事?丈夫出轨?家暴?赌博?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不然,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回娘家住?观众此时也会猜测:这老父亲真是木讷迟钝,女儿不就是觉得父亲一个人太孤单不放心,回家陪你一段时间?
遇到事情,除了跟朋友打听“人家的女儿怎样”,便想到去问问妻子。去墓地,无意发现女儿伏在母亲墓上失声痛哭,更怀疑女儿家出了什么事。
悄悄搭车去了女儿的家,找女婿也是自己学生的人了解情况。得知:百合子得了癌症,去日无多。想在最后的日子里用一半时间陪伴父亲,给父亲留下一些回忆。
《人生最棒的礼物》,是家人的陪伴,是共同度过的时光,是满满的回忆。
没有长情的告白。日本人的情感是隐忍的。女儿不想让父亲知道自己的病情,父亲也不想让女儿发现自己已经知道。但其实,父女二人,都不愿捅过那层“窗户纸”罢了。
笹井亮介在妻子去世后,已经学会了很好地照顾自己,以至于百合子回家,看到家里井井有条,厨房显然是有人在使用,表现得很吃惊,还以为父亲藏了什么人在家里。
笹井亮介在小酒馆跟朋友喝酒时有段话很感人。他去料理教室学习料理,是想知道妻子是如何照顾一个家的,还想体会妻子在厨房做饭时都在想些什么。他说自己不事家务,不是不会,而是因为家里有妻子在做。
妻子离世前显然不放心他一个人,曾拜托女邻居不时来关照他。显然,他不需要。
《人生最棒的礼物》这个片名,也让我想到那礼物,可能是个大礼包,包含很多的元素和内容,除了女儿的陪伴和想给父亲留下的回忆,还有很多很多。那礼物有一个统称:——爱。
百合子在得知自己罹患癌症后,显然也像母亲一样,不放心父亲一个人生活。她感觉自己在过往的人生中,没有跟父亲亲近过,希望在最后的时日可以给父亲多留下一些回忆,少些遗憾。
就是日常的生活,生活的日常。父女俩一起做饭,吃饭。女儿品尝父亲在料理教室学到的菜式,教父亲做母亲的拿手菜。父亲请女儿外出用餐,俩人一起去看“落语”演出(“落语”是日本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类似中国的相声),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泪。
有百合子陪伴在侧的日子里,父亲还翻译了一本新书。也算是一份礼物吧。这礼物,是父亲给女儿的,也是女儿给父亲的。
世界上哪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女儿呢?这部电影,也诠释了这一主题,包含着女儿跟父亲的和解。
《人生最棒的礼物》里,不仅有爱,还有爱的鼓励:无论哪个人先离开,留在世上的那个人,都可以,都应该照顾好自己,活好自己的人生。
这也是这部影片给我的启示。
没有狗血的剧情,没有看病治病的劝导,编剧和导演也没有平铺直叙,而是用一个个意外,来推动剧情发展。
女儿突然回家是一个意外,回家后发现原本不事家务的父亲变成料理高手又是一个意外,父亲无意中发现女儿跑到母亲坟前痛哭更是个意外,老父瞒着女儿找到女婿得知真相……故事徐徐展开。
影片开始是父亲跟学生一起看电视里的落语表演,结尾又安排父亲带女儿看落语演出。首尾呼应,且落语表演者的台词与剧情紧密呼应。让人笑中带泪,泪中带笑。
《人生最棒的礼物》,是有一个好女儿吧。
影片中,得知真相的老父亲曾对亡妻说过,“你生了个好女儿”。
片中饰演父亲的演员是寺尾聪,曾在《阿弥堂的讯息》里出演过丈夫的角色,觉得他的形象很邋遢。《人生最棒的礼物》里,他变成父亲,却是很搭。
百合子的扮演者石原里美,人称“十元”,清纯秀美。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
泪腺崩坏…テレ東今年冬天出品的剧个个都戳我…岡田惠和太可怕了后半段哭到停不下来,重点父女情后面闘病直接略过的感觉是真的很好…
结尾没有点穿,剧本有点意思
虽然拍得很古朴,画面很80年代,但感情真挚,大家演得也很亲近。人老了一定得积极主动,活出质量!我70岁的时候能像寺尾聪演的那样吗?
剧情本身是不怎么吸引人乃至有些老套的,但全员演绎得非常好。面对悲伤事实依然保有心照不宣的默契,不渲染痛哭流涕而是在传承中笑着别离,很高级。
悲伤的故事,琐碎的日常,细腻的感情,平淡间的生死。最后一幕父女间不点破的告别,泪点真的忍不了这种。个人觉得十元除了unnatural就这部最喜欢了,校阅之类的看一半就弃了。
百合:我已经和妈妈一起度过了很多时光,我有很多与她的回忆,但我几乎没怎么跟我爸相处过。在我死之前,我想创造更多属于我和爸爸的回忆,我想把这些回忆 当成礼物送给他。妈妈已经不在了,现在连我也要先他而去,他实在是太可怜了。我想不告诉他我的身体状况,和他一起生活一阵子。如果他知道了,肯定会百般怜悯我,我不想要那样的生活。我想和他吵吵架,因为无聊小事说说笑笑,两个人一起吃吃饭,只想这样生活。不知道为什么,以前我和他总是没怎么给过对方好脸色看,我不想就这样给一切画上句号。……
越简单(俗套)的剧本越难拍得动人,冈田惠和的笔触回避了癌症本身的残酷,而是将全部的情感流动灌注于父女之间的日常相处,尤其吃饭与做菜这样居家的场景,涓涓细流中极尽温柔又不会显得过于刻意。寺尾聪安定又毫无表演痕迹的台词与举止,石原此次的角色诠释也算富有层次起伏,无形之中有了令人落泪的力量。
悲伤的故事却异常治愈 笑着说再见与无尽的感激 转身却已泪流满面 窗外突然的大太阳 好温暖
从父亲得知真相以后 感觉他瞬间苍老了很多 曾经那么自负骄傲的人儿啊 在面对自己女儿的事情上还是没办法坚强。从那以后假装不知情的父亲开始让女儿帮忙做菜也让女儿参与翻译 我才懂任何两个人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相互需要。就像百合子最后要走时 女儿说谢谢 谢的是爸爸得知真相也没有怜悯自己还相互帮助让这段日子过得很开心,而爸爸的谢谢 大概就是 谢谢你成为了我儿女。这些呀 都是人生最棒的礼物。
太好哭了……一直在哭一直在哭
陪伴是人生最棒的礼物。温馨细腻。
和父亲相处的时间很少,单独相处的时间就更少了,直到父亲离开。父亲是个温暖又柔软的人,我们小的时候,父亲脾气不好,弟弟们成绩不好或者调皮掏蛋会挨他的打,退休了之后的父亲性情温和很多,还不辞辛苦的为我们姐弟带孩子。有一天突然得知父亲得了阿尔兹海默症,那时候年轻,不懂这种病意味着什么,慢慢的父亲开始变得越来越像小孩子,跟母亲赌气吵架,到后来不认人,吃饭上厕所不能自理,小时候印象中的那个做什么都干净利落仪表堂堂的父亲最后走的时候,样子很不堪,饮食要靠鼻子插管摄入流食,嘴巴里面全是浓痰,不能交流,嘴里的话能听懂的只有妈妈两个字,如果能早点懂事就好了,好想多些时间跟父亲相处,多了解父亲一点,想念您父亲。
剧情平淡,自然,没有刻意狗血,矫情。父女俩去看落语,边看边笑的场景很感人,印象深刻。
如果可以重来一次,能不能多爱那个小女孩一点
日剧真是够了,不要再让年轻人患上绝症了好吗?
十元哭我就忍不住想掉眼泪……拎着超市的购物袋去酒吧,带自己做的料理去酒吧,这样的翻译家/爸爸就是很有趣啊……没有多余的角色,最后只结束在女儿回自己家,但是他们都做了对方教的料理给身边的人,感觉只要这样未来也不会很寂寞
石原里美以后多拍点接地气的角色吧,真的表现很棒,故事可能老套,但亲情拍不烂,永远会被感动,最后哭不停,给每一位演员点赞,尤其是寺尾聪和石原里美👍
不说破却默默珍惜的剧情,还有结尾的设计,还是很让人感动的。这种细腻的感情表达只有日本人最适合拍。
拼命压抑的悲伤都溢出了屏幕
简简单单,却又那么真诚。同样是单身父亲和成年女儿的关系,比《晚春》里要细腻舒服多了。同样是癌症,处理也比《送我上青云》舒服多了正常多了。寺尾聪演得好好,小表情非常到位,一瞬间的眼神表情变化就能让你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