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晴,在电影《顽主》里,绝对是人见人爱的姑娘。
那萌,那洒,那小情绪,那小伤心,那小手绢,敢视而不见的,能不动心的,就两个。
一个是于观他爹,享受离休待遇的老革命。
另一个是赵老师,年轻时受过苦,现在专门给年轻人做思想工作的正能量大叔。
他们俩,只会说教,不会睡觉。
一个是,没魅力没能力,不自己一个人睡,已经睡不着了。
另一个是,有文化有地位,总想安全第一,做梦都想睡个免费到家的小粉红。
本质上,都是爱情无能者。
他们俩的虚伪,衬托了年轻人的真诚。
他们俩的虚张声势,证明了年轻无极限的真相。
他们俩被嘲笑的根子,都是怂。
面对,激流勇进的人生大道,他们都怂了,都想躲在体制内,指手画脚,假装有爱。
父亲,假装爱自己的孩子,却不知道孩子到底想要什么?
导师,假装爱年轻人,却只想占年轻人的便宜。
他们很可笑,
但,他们的杀伤力,可真不小。
电影里,三替公司,替您排忧、替您解难、替您受过,这么好的业务,就是被“他们”的传统观念势力关掉了。
现实中,
你碰到赵老师,可以打丫挺的,或者,躲他远点儿。
但如果,你爹,跟于观他爹一样呢?
不理解你,不支持你,不替你扛事儿。
你最佳的应对,是去谈一场恋爱,以灵魂见肉体的恋爱,
爱上你的人,
一定是你的三替。
你能睡上的人,
你就是她的三替。
爱情的重要性,在于,它把人生目标简化了,
Just one Kiss,Only need Durex,She is right.
赶紧拿起手机吧,少年。
盘她。
备注:
《顽主》The Troubleshooters (1988)葛优、张国立、梁天、马晓晴
看了很多次的片子,但前天这一次再看完,我是彻底的被这个片子征服了。看完了之后又在大脑中自己重演了了很多个细节来回味,自我陶醉了很久也没缓过神来。也许只有真正触动人的电影才有这样的魅力。 如果真的只是调侃我还真的不会这样的如痴如醉,幸好它不止如此…… 我们都习惯了道貌岸然,当大学德育教授对这三个所谓“麻木不仁”的哥们一番慷慨激昂,说:“你们为什么不痛苦?你们应该痛苦!”而这三哥们却用无所谓的态度反驳说:“我要告诉你我们不痛苦呢!”什么才叫正道?什么才是对?什么才是错的?多少年来被教育的我们,好吧,衣装正襟,谈吐文雅,顺便最好再带上一副眼镜。 难以相信,这部八八年的片子将假大空全部抛开,结结实实的调侃了一把,调侃过后又让人五味杂陈,我的伤感来源于那种主角们随性的态度又伴着的失落感,来源于于观的那句:“我不就是庸俗了点嘛。”来源于那夕阳,来源于电影中那夹杂在侃中的又忽然很正经的点点滴滴。 还有马晓晴,她在这片子里真的很可爱,不对,是非常的可爱,可爱到我也有些爱上她了!还有王迪的那首“我是顽主”,“二十七八岁时想要娶个老婆”,但“后来才知道爱情这事儿烦恼许多”,第一次是听“无聊军队”脑浊唱的,其实这个片子中才是原唱,这首歌曲简直是锦上添花,赋予这个片子更多的摇滚气质。还有片子对那个新事物频频问世的八十年代生动的总结,简直是喜欢怀旧的观众的必看之作啊。还要最后说一句,电影比起王朔的原著,显然要厚重的多,光是那场光怪陆离的时装表演,就将本片的整体意境全面提升了。 这个片子非常适合反复的观看,里面的每一句台词都精彩非常,那种京味的侃,实在是爽在心头。如以下这句: “哥们,今儿晚上节目怎么样?” “这个不能说,您可以自己去看,不过可以透露一点,节目相当粗俗!” “是吗?哎呦!太好了,哥们儿就喜欢俗的!”
张国立演的于观跟他爹说:“我怎么就那么不顺您的眼呢?我一不杀人,二不放火,三不上大街上游行去……”结果这电影上映以后第二年就……
现代派?!跟她侃尼采~~!
那时德育叫兽赵老师就已经口出“杯具”了
BGM强烈好评
T台秀那段拍的是好,但跟影片结构其实没多大关系,没必要过高赞扬。想想中国古代的现代的各种元素齐聚一堂,其实也算是多元化吧,虽然让人迷茫也让人困惑,但总比一言堂好。这片反映出的青年的生存状态的确很大程度上能够注解第二年的事件。专家教授看来在那个年代就已经不是个好词儿了。
颁奖礼上时装走秀的一段简直是神来之笔!!
马晓晴跟张国立聊天的那场戏是在天安门广场上,以后拍电影可再也没这场地了。
有人说 你非得要有时代记忆才能欣赏这样的片子 那我觉得你想象力也差了点吧 别的时代的艺术作品你还看不看了
哥们儿就喜欢俗的!!
北京男的永远就是这么让人又爱又恨 没有厚实的肩膀 却甘愿让他们把头埋自己怀里感受温存
80年代太强悍:社会青年张嘴就是弗洛伊德尼采、扔一石头能砸中10个诗人、时装秀如意识形态大联欢;这么多年过去,社会的人际架构未变,一曲国产摇滚吼出的仍是心声,混混青年太可爱,能把叫兽玩死,“逻辑不对啊,你们应该痛苦”“可是我们不痛苦”,这种代沟和偏见至今无法消弭。
拍的太漂亮了,就中间搞得那个TTT颁奖典礼那个舞台走秀,穿越时空和年代的那个想法就太棒了。从地主和阔太碰撞农民,红卫兵碰撞古代人,八路碰撞国民党,老财主摇头感慨现代时装风格,到老农民学跳霹雳舞,到后来的大家手拉手消除了葛洪隔阂和界限一起跳“的士高”的这个点子,简直是绝了!
我觉得这个才CULT
感觉是前冯小刚时代的代表作啊,那时候就兴这个,《顽主》是始作俑者,冯都是跟风的。
真好,奇怪这样的片居然不是禁片。那颁奖的段子真赞啊。
张国立真帅。那时候的北京啊
很牛逼的一部电影。时装表演上,讽刺大会上,比现在那些磨叽的电影好太多。那时的摇滚乐也很牛逼呀,现在的小P孩还呻吟什么
张国立的牛仔小热裤
您甭提我操心 我就一傻波依
中间那段时装秀,现在看来惊为天人。八十年代的电影自由度也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