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推荐上大学这一段拍的太勇敢了,取消了高考,推荐上大学,领导高高在上,穷人家的孩子真是啥办法都没有唉,说实话我还挺理解槐花的,除了出卖自己,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文革的时候这种事情屡见不鲜,严歌苓的天浴表现的也是这一段,每次看到这种剧都好想哭,放到现在肯定是不让拍了,那个年代,唉……
看到莲花原谅母亲那段 竟然看哭了,第二天起床眼睛竟然肿了。好久没有这样感性的看剧了。一部浓缩了中国40年代到90年代时代变迁剪影的电视剧,中国最艰辛的50年。40年代,国民党退出,金圆券变为废纸,新中国成立,人民心中有了一个神。任何一件事都围绕着这个神走。50-70年代,大炼钢铁,发展经济,打到走资派反革命,上山下乡,取消大学恢复大学,铁饭碗,这一切时代所带来的磨难和幸福都在玉兰一家的生活上所体现。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下岗下海,伪摩登,离婚出轨成了改革开放的标志。看到长安竟然也会出轨,不仅感慨,你没有出轨,不是因为你多高尚,而是因为你没有机会,没遇到足够的诱惑!人生,很多时候,是被生活推着往前走,不平凡的人生都是因为苦难和艰难,所以才会思变。太顺利了,往往变得波澜不惊。玉兰因为要在爸爸死前完成他做酒楼大师傅的愿望,才开了酒楼。长安因为被厂长刁难才离开,自己开了厂子。
最后,引用二奶奶的话,人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遭不了的罪。能吃苦,才会过上好日子
几个孩子,几聚几离,故事结尾处都有了好的结果。可是每每迎来大结局,我总忍不住去想,如果继续下去,还会是圆满的吗?莲花和长安,青梅竹马,却也难逃背叛,尽管最后被拉了回来。玉兰对莲花说的那句,我很有感触,“这夫妻啊,能患难那不叫夫妻,能一起享福才是”。我想起了盗墓笔记里的一句话,很多人能一起共患难,却做不到同富贵。槐花和郑光,纠缠了那么久,也还是没能走到一起,郑光说,槐花啊,刻到我心里了,这辈子是忘不了了。有一种感情,你永远不会忘,却也永远拿不起来了。让我想到,多少人嫁的都不是自己最爱的那个,而是最适合的这句话的扎心。东京最后还是和翠花回了乡下,槐花还是走得很远,牡丹还是做起了生意。
剧终聚散,人活着本就是来折腾的。
抖音上看了这个剧,我真的要被这个妈妈气死了
牡丹老公被判了死刑时牡丹怀孕了,牡丹不想要这个孩子,非要牡丹生,不生就没良心,我???
莲花老公出轨,这个妈妈不同意女儿离婚,还让女儿好好反省自己,我???
这就是相当正的三观?反正我被恶心到了。如果在那个年代,女性地位低,不能用现在的三观去评判那时的行为。但是作为一个现在看剧的人仍然觉得这个三观相当正确而且在短评中点赞第一,着实令人震惊。
谁想到10年前左右还有这样的好剧,然后这个导演多年以后就拍了《带着爸爸去留学》这种烂剧,直接把孙红雷拉到了无底线拍烂剧之流(不过演员也差很多,真的不能找爱豆演戏啊)……人活着就是不断折腾,这是这类剧最让人最大感慨的地方。
刘涛实在太美了!《天龙八部》的阿朱就整个美到不行,这么多年过去了,刘涛经历了结婚生子,反而变得更美了!好喜欢她啊!
除了槐花让我觉得无语以外其他都挺好。最难看的是演江小小的那个女人,额滴妈呀!简直是把脸削成鬼了!!
老妈观剧单。那个时候还是比较敢拍的,很多地方非常真实。赫玉兰从来没有得到过完整的母爱,哪怕后来成为家庭的顶梁柱,依旧不懂的如何去爱自己的子女;因为对她来说,她已经做得比自己的母亲要好了,还有什么不知足呢?
槐花放在现在来看,大概会成为最受欢迎角色。
话不多说,一个字————好
那个槐花真他妈的恶心死了
有时间回来补完,感觉是部好剧。
前面可以 后面不是很好
诚意之作。价值观相当正确。
难得。题材独树一帜。玉兰的娘演的真好。玉兰,老四和其他几个河南妇女也好。越来越逼近历史的真实。几乎没有婆婆妈妈的感情戏和乱七八糟的家庭纠纷。如同真实的生活:大都是普通的好人,过平凡但独特的日子。但化妆太粗糙。如果结尾不是搬迁就更好了。难道不搬迁这种剧就结不了尾吗。
爱看~看着是「活着」的加长版。。活着是为了受苦的。刚去过西安~喜欢那里阴雨绵绵的大背景~城市的古韵轻轻地钻出地面~多少故事流淌在泛青的城墙下~是你曾经的故事么?
圣母白莲花的养成之路。后半段没了生活基础,全是中学生意淫的作文。就像是前半段有个代笔
20230304在卢家楼上和奶奶、老爸一起看过一集。种丹妮蛮漂亮
国产电视剧中的一朵奇葩,管你是穷是富。
大陆电视剧要避免狗血,最好的途径是改编文学名作【7↑】
真心很不错的年代戏,横跨几时年的传奇故事,演员都是实力派。故事情节饱满,节奏明快,不可多得的佳作。
不错。苦情。
温情,感动,那年代的人就是淳朴善良。
真实故事改编,主角我爷爷奶奶都认识,是个小人物,很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