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过原著,看前几集的时候一直以为陈桐喜欢微笑。直到一次微笑问陈桐去文科班感觉怎么样,陈桐笑了笑说觉得挺有趣的,是盯着某人的背影说的。微笑问如果考不到第一名呢,“那就更有趣了”他继续笑。
单车情节是从第一次大志被狗咬伤,陈桐自告奋勇骑车送他去医院开始的,是那辆没有后座的山地车。
第二次在校园上学路上陈桐又提出来骑车带大志,直接霸道的甩了句“上来”,这……说是迟到了(路旁还很多学生)大志勉勉强强坐上车(这天大志穿的粉色卫衣 配我一脸)到了学校,大志特娇羞的跑开了,陈桐还温柔的喊了一句“别跑来得及”(刚刚不还迟到了吗)
后来还有小武的吃醋(刘大志何德何能啊!)刘大志主动提出来要骑车带陈桐(陈桐就算做前杠也是攻气十足)
再后来的运动会,嘴上说着不参加,但为了大志一心想要留下郝回归,最后还是出谋划策,一起跑完了五千米,已经穿着的运动服,为了和大志穿一样的又换了件。(还口是心非说为了迷惑对手)
还有无数的默默付出:
妈妈姐姐买重了的nike
没有包装盒的CD机
对狗过敏还为了大志把木头带回家
认出了校长车上大志的字,主动去背锅。拿自己高考加十分换大志不被退学,他说“值了”。
他总是说的最少做的最多的人
他为了喜欢的人做了许多自己不擅长的事
默默付出不求回报
小心翼翼的藏着自己的心意
却又暗中给他最大的保护
支持他做任何事
在他伤心难过的时候第一时间出现
甚至会帮他追自己喜欢的女生
因为他是善良的陈桐
所以他毫无恶意全心全意的对一个人以及他身边的人好
“欣赏同性不是错误,每个人只是天性不同罢了。你一直以来背负的责任和期望已够大,你理应拥有更自由的人生,而非躲藏自己。 希望你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谢谢你欣赏大志。”
虽然你一直自信且温柔,默默的守护着心上人。但回到十七岁,还是想让你再勇敢一点,做一回洒脱任性的陈桐。
在京东上买了原著来看,不知道是不是后来删减过,2018年第5次印刷的版本里没有陈桐告诉微笑自己秘密的情节,在郝回归给陈桐的信里也没有其他评论里提到的欣赏同性的那些话。
看完小说,觉得原著从结构到情节编排上远不如电视剧剧本,有点儿支离破碎,编剧(以及作者后期)真的用大心了,能把一个比较弱的本子打磨成现在这个样子。我真的很少看部剧再找原著来看的,但这剧看完有点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意思。
前几集真的很难看下去,主角穿越回去后表现得就跟个神经质一样,神神叨叨的,是个人也不可能说出那些奇奇怪怪的话吧,正常都是在心里过过瘾,说出来显得很傻。
前几集男女主,就是刘大志和微笑的性格真的很不讨喜,刘大志所做所为完全就是一个自私又人品低劣的小人,各种后面搞破坏,损害他人利益,大家上学都会有讨厌的人,但这种极端的让人恶心的性格应该不可能碰到过。
微笑就是给人自己很了不起的感觉,很不尊重自己的老师,表情真的很欠,我在想这是一部现实青春剧,现实中的尖子生会这样不尊重老师?对老师当面摆那种表情?
看到运动会的时候,男女主和班主任都正常了,班主任积极的帮助同学,鼓励同学,同时也在提升自己,同学们也是在为自己想要的努力,非常的正能量,男主一改以前自私,低劣的人品,开始奋斗,努力,懂得感恩,非常好,看到他们拿到成果的时候,真的有被燃到。
可是下一集,我的眼睛就瞎了。上一集运动会的时候,班主任和男主还亲如父子,男主十分感恩班主任对他的帮助。结果就因为体育老师说他可能适合当体育特长生,有机会考上北京体育大学,他就直接把之前和班主任定下的好好学习的目标直接给抛到脑后了,瞬间把班主任对他的好全给忘了,成了一个白眼狼,铁了心要去当体育生,也不仔细和班主任谈谈,居然还在学生投票动手脚,私自篡改同学们的投票,想把班主任给赶走,用这样下三滥的招,这人品真的大问题,之前运动会还被班主任教育的成熟的刘大志,突然就变成一个自私的卑鄙小人,这人物性格也转变的太分裂了吧?
还有那个叮当,就因为刘大志和陈小武的闲谈,把她和微笑放在一起说比较下。她就和她最好的闺蜜微笑翻脸了,当时看的时候愣是没get到这个点,这人会有这个脆弱的内心,这么奇怪的脑回路?
别人把你和闺蜜比较,你觉得自己不如闺蜜,结果就和闺蜜翻脸了?女主一脸懵逼,好言好语的关心,奇怪为什么叮当突然翻脸,结果叮当还蹬鼻子上脸了
直接就没看下去的欲望了
在友人的推荐下,抱着将信将疑地态度看了这部《我在未来等你》,却收获了意外之喜。印象中,很大一部分的华语青春片/剧都是失焦的——充斥着油腻的中年创作者们对“青春”的意淫与遐想。而这部剧在本质上就和它们大相径庭,也让我放下了对华语青春片/剧的偏见。
故事的设定不算新鲜,但很有趣:李光洁饰演的郝回归正面临着自己的“中年危机”,37岁的大龄单身教师在母亲的逼迫下举办了一场啼笑皆非的假结婚,在婚礼上与昔日好友们撕破脸皮,阴差阳错地从游戏厅里回到了20年前,并遇见了17岁时的自己,还成为了他的班主任……
重回“那些缓慢而悠扬的日子”,有着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情愫,有着熟悉的街头巷尾,有着尚未经历分别的亲人和朋友。37岁的郝回归用新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17岁,试图改变自己人生中的一件件遗憾,引导着曾经的自己不去留下悔恨,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社会打磨后的棱角与不谙世事的天真又不断地交织碰撞,使得他也对“正确”的人生轨迹产生了新的思考。
这样的设定让《我在未来等你》挖掘出了一般青春题材少见的深度,关于教育理念的探讨,关于直面人生的勇气,关于青春期独有的敏感与脆弱,关于拥紧眼前人的珍视,当然最核心的还是关于青春的遗憾——当郝回归跳脱出不一样的视角回望人生的每一处转折点,他才发现遗憾本身就是青春的一体两面。
当然,这并非一部严肃沉闷的剧,恰恰相反,一人分立出两个角色的的剧作设定,反倒是制造了不少身份错位梗和时空错位梗,“妈妈变成同辈人”“身边的死党们成为自己的学生”“乱入网络用语”“提前预知未来”使得这部剧节奏明快而笑点满满。
尽管身为一名90后,我所经历的故事与剧中有一定的时间差,但看着剧中呈现的“怀旧元素”,还是能够感受剧组在细节上的用心,相信对于80后而言,应该会触动更深。
写作业时偷偷翻看的《当代歌坛》,剩下零用钱买的一盘盘磁带,下课时讨论《还珠格格》的最新剧情,学校附近小巷子里兜售的臭豆腐……剧中对1998年复古场景的精准再现,看得到细心,更看得到诚意。
在豆瓣的讨论帖中还看到:这部剧光是音乐的制作与版权,就花了将近一千万的费用,不仅写了12首原创音乐,请到钟汉良、周深、好妹妹、焦迈奇、王啸坤等音乐人进行演绎,还购买了二三十首老歌的版权——对配乐如此用心的投资在网剧的范畴内实属少见,音乐也的确成为了点睛之笔,和情节的契合度极高。
怀旧金曲的运用,不仅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剧情本身的融合也到位。例如:学校广播台的点歌送祝福的情节,就出现了小虎队的《爱》;男主冒着雨跑遍全城的报刊亭杂志店,帮暗恋的女生买刘德华封面的《当代歌坛》,《冰雨》的BGM也适时地出现。
原创歌曲更是为剧情和人物“量身定制“,音乐人杨炅翰在看完原著小说和剧本后,为每一个角色创作了了专属于他们的主题曲。比如《刘大志的歌》正是男主的内心写照,“终于不再胆怯/有天我也能向前/可你早已不见/我一人孤单”,唱出了一段无疾而终的暗恋情愫。
虽然《我在未来等你》的剧情是关于80后一代,但我相信:出生于任何世代的人都能从中找到共情点——因为关于青春的真实写照,即便充斥着稚嫩和青涩,也永远能够打动年轻人和所有曾经年轻过的人。
文:杉姐,青年影评人、编剧、导演
豆瓣@杉姐,微博@影评人杉姐,微信、头条公号《杉姐影院》
儿时的我们,每天都在想长大。
因为长大后,可以不用上学、可以不再考试,可以谈恋爱、可以不再听父母的话支配自己人生。
可真的长大之后,才发现虽然不用上学,但每天都得学习,不然你就跟不上时代,会被人认为是老古董,严重点儿还可能被公司开除。
可以谈恋爱了,甚至结婚了,但发现原来两个人的生活实在比想象中的复杂太多,很多时候让人想逃离。
可以不听父母的话了,但是却发现这个时候的我们除了可以不听父母的,几乎要听全世界的,就连面对过去坐在教室一起浪费时光老同学都有可能要低头哈腰,像个孙子。
所以,每当有人问我,人到中年你最想做什么?我的回答都是:回到过去。
《我在未来等你》,完美的戳中了我们大多数中年人的这一心愿。
37岁的刘大志,是一名大学老师,虽然拥有人人都羡慕的职业。
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做着自己最不喜欢的工作。
而且, 最让他头疼的是,他的母亲突发脑溢血,医生说病情严重,而母亲最后的心愿就是看他结婚。
所以,刘大志情急之下,办了一场假!婚!礼!
婚礼上,状况百出,新娘在最后十秒钟从另一个现场赶来。
同学开玩笑,钻戒上的钻石当场掉下,尴尬到极点;
刘大志在同学的起哄下正准备亲吻新娘,他从未表白的初恋对象微笑刚好在这时出现。
单身的同学对微笑现场表白,两人还喝起了交杯酒。
大家开始恭维那些混得好的同学,刘大志在这种情况下失去理智,开启了狂怼模式。
他几乎骂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而一觉醒来,他在37岁的年纪遇到了17岁的自己,他回到了过去。
回到了过去的刘大志看到那个17的自己时,叮嘱了他四点:
1、不要一味听妈妈的话。
2、不要让王叔叔(微笑父亲)喝酒。
3、千万要对微笑表白。
4、不要当大学老师。
可想而知,这几个点都是他最痛恨的现状。
回到过去的刘大志惊喜的发现自己现在的身份变成了17岁刘大志的班主任老师郝回归。
再次回到青春,他想重活一回,他想改变历史,他想弥补所有的遗憾。
于是,首先劝那个不爱学习的自己努力学习。
看刘大志迷恋游戏,干脆和他单挑,让刘大志从此无颜面再去游戏厅。
刘大志不专心听课,他为他设置了VIP座位。
然后,再次遇到自己年轻时的母亲,他以家访为由总是和刘大志母亲见面。
再次与年轻时的母亲相见,他第一次发现,原来母亲那么美。
母亲做的饭菜 ,他再也不挑食,所有的一口吃下。
还总是劝大志母亲多关心自己的身体,买点自己喜欢的衣服。
想起年少时母亲喜欢唱歌,但因为那时的自己总是讨厌母亲唱歌,母亲后来就不唱了,为此他还即兴和母亲合唱一曲,看到母亲这样开心,是他最开心的事情。
虽然37岁的刘大志已经变成了自己的班主任老师,但是,每次母亲训话时,他的头几乎比17岁的刘大志低的还要低。
因为不管你活到多少岁,你妈都是你妈啊,这一幕真的非常传神。
除此之外,郝回归最挂念的还有微笑。
微笑与他互有情谊,但他一直没有表白,导致自己37岁还是单身。
为了努力赢得微笑,郝回归想尽办法让17岁的刘大志接近微笑。
微笑是广播站的广播员,广播站招人的时候,完全没有播音天赋的刘大志被班主任拎着去了现场,并强行安排进了广播站。
甚至直接点名,让刘大志和微笑变成同桌。
为了不让微笑的父亲因为肝硬化忽然去世,他喝到吐才和微笑的父亲交上了朋友,想劝他不再喝酒。
发现这个方法不奏效之后,他开始为单身多年的微笑父亲拉起红线,希望找个女主人能管住他,让他不再喝酒。
因为回到了过去时空,所以这部电视剧中的音乐、造型、道具、布景、暖黄色的画面等等都非常有时代气息,很多场景都能勾起我们的回忆。
例如,磁带总是需要卷。
大家的发型不是郭富城就是小马哥。
健力宝、西瓜霜,是教室里最潮的必备品。
还有,最搞笑的一幕,那个年纪总是有人喜欢“忍”字,好像自己是神秘的忍者一样,然而年级主任的回怼更加经典:“忍什么忍,是我忍你”。
37岁的刘大志一夜之间回到过去,他想弥补过去所有的遗憾,想努力变好,他对17岁的刘大志说我发誓,没有人比我更想你好。
他做出的种种努力,在他看来都非常明智,非常奏效,但在17岁的刘大志眼中,他完全就是一个想尽办法找自己麻烦的老师。
不知不觉中,他再次活成了自己当年最讨厌的样子。
37岁的刘大志在现实世界说,我讨厌成年人,永远言不由衷。但回到过去,他依然做了那个人,这就是生活。
但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做一个这样的梦,重回青春,重回过去,尽管那个时代也曾拥有悲伤、迷茫、无助、不自信......但那真是一个让人永生怀念的黄金时代啊!
大家好,我是一个每天看电影、刷剧、写文章、和业内媒体人聊八卦、谈人生的小姐姐。
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一下哦,需要你的支持,感谢感谢感谢。❤
文/冬月渐暖
2013年,赵薇导演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狂收七亿多人民币,拉开了“国产青春片”的帷幕。随后,《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左耳》《何以笙箫默》等电影陆续涌入市场,试图以夭折的爱情为主线,以固定模板的商业片,来唤起观众对青春的怀念。
然而,影片中大都充斥着堕胎、出国、三角恋、死亡等所谓的“青春元素”,不断拉低观众对青春片的好感度,也让观众对国产青春剧未来的发展打下一个大大的问号。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来定义国产青春剧呢?
青春片看似在讲校园生活,实际上是透过镜头,以“成年人”的视角重审曾经单纯的青春时光以及青春背后的意义。我们希望通过优秀的青春片来定义自身的青春时代,不是撒狗血,而是回归生活本身。
就像刘同同名小说改编的校园青春剧《我在未来等你》一样,以青春之名,书写80后、90后最真实的日常生活。电视剧开播两周后获豆瓣评分7.7分,并一路飙升至8.4分,在观众对国产青春剧评分苛刻的当下已是不错的成绩。
本剧用穿越的烂俗套路,讲了一个不俗套的故事。37岁的大学老师郝回归意外回到1998年,遇见17岁的自己,在拼命弥补遗憾的过程中,与曾经的自己和曾经的小伙伴们共同成长。
有人说这部剧是中国版《请回答1988》,真实、温馨、接地气;也有人说这部剧就是一台青春留影机,播放了时长36集的人生电影,每一帧都是满满的青春回忆。
这部剧并没有模板化创作,我们熟悉的“五小只群体”中每个人也都是鲜活的。机灵调皮的刘大志、诚实木讷的陈小武、睿智高冷的陈桐、活泼开朗的丁珰和优雅大气的微笑,他们就仿佛曾经真实地出现在你我身边一样。
乍一看,这五个角色也算是青春剧很常规的设定,但本剧最大的转变在于角色设定不再局限于所谓的主角和配角中,每个人都是自己世界的主角,剧情与人物关系变化联动发展。
“问题学生”刘大志表面上调皮捣蛋,但他会为朋友带去关心,为想要轻生的陌生人送去温暖;“穷人家的孩子”陈小武唯唯诺诺,退学卖豆芽,但一直坚守初心,最终实现梦想;“学霸”陈桐看似高冷,深入接触后才会发现他柔软的内心……
除了五人小群体之外,37岁郝回归的角色塑造也是本剧的一大亮点。面对过去的失意生活以及现在热血的班主任角色,他总是处于矛盾之中,并在矛盾中不断突破,展现出“理想化老师”的风采。
《我在未来等你》没有简单地将叙事路线倾注在男女主角的关系变化上,而是放在这一群人的成长上。他们每个人自成一体,诉说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又在细致的行为举止上,折射出各自的家庭背景,然后杂糅在一起构建出他们的青春镜像。而那些不经意间表露出来的性格,也在不断推动着故事情节走向高潮。
纯真的友情、朦胧的暗恋、温馨的亲情以及和谐的师生情,都在《我在未来等你》中一一展现,大家对这些情节也并不陌生,因为这就是我们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又笑了的青春时光。
五小只团体的友谊贯穿整部剧,他们会一起过生日,一起唱歌,一起滑雪,偶尔也会吵架,但庆幸的是,他们拥有和好的勇气,没有在成长的路上丢下任何一个人。
校园青春剧的爱情总是小心翼翼、朦朦胧胧的,就像是刘大志对微笑昭然若揭的暗恋、陈小武对丁珰的真切情愫,作为剧中支线,营造出青春特有的氛围。
亲情是本剧的另一个重要支线,无论是大志母子、微笑父女,还是小武父子,都或多或少地展现出我们与父母(子女)相处的模式,这也是我们成长路上的见证。
《我在未来等你》的关键点在于37岁的郝回归与17岁的刘大志的关系变化,也就是两个“我”的成长变化。而这种变化又因为他们是师生关系,增添了新的内容。
郝回归希望通过改变过去的自己,从而改变自己未来不堪的状况,最终发现成长是人生轨迹中恒久的母命题,每个阶段都会获取不同的意识。通过与17岁的自己相处,37岁的郝回归发生了真切改变,学去勇敢追寻人生的幸福。
与以往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不同的是,这部IP是小说和剧本创作同时进行的,根据作者真实经历编写,采用双视角来还原这段青春往事,共同锻造出这一部有血有肉、有笑有泪的青春剧。
剧中反复出现的绿皮车铁道,售卖磁带的音像店、《当代歌坛》的书报亭、热播剧《新白娘子传奇》,甚至在剧中邀请徐怀钰举办了一场演唱会,穿着1998年特有的服饰,唱着那个年代的流行歌曲,一切都承载了满满的青春回忆。
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堪比日韩剧的音乐配置。我们在剧中听到的新鲜歌曲和怀旧音乐都是节目组精心准备的。
剧中有12首原创音乐,分别由12名歌手完成,还专门针对剧情写了48个OST(原始声音轨道),邀请爱乐国际首席乐团17名乐手实录而成。另外,节目组还购买了二三十首老歌的版权,每首歌的版权费在二三十万左右。也就是说,该剧光在音乐方面就花掉了将近千万元。
这部剧对于细节的处理和制作的态度,不仅仅是让观众喝彩,也让业内很多专业认识非常佩服。这种精良制作会让更多优质影视剧出现,也让我们的青春在影视剧中留下更完整、更丰富的痕迹。
在《我在未来等你》这部剧中,无论是人物角色的设定、剧情的情感迸发,还是细节处理方面,都完整展现了“青春的情怀”这个核心,也让我们不断学会成长。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我们需要这样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的青春剧,这应该也是《我在未来等你》豆瓣评分一路上升的重要原因吧。
关于未来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身兼出品人、监制、原著作者的刘同在接受采访时,说到:
如果能够回到17岁,我会抱抱他,对他说:你真的很酷。如果没有那时候自己的努力,我后面的人生也不会走的相对来说那么顺利,现在我所拥有的一切,都还是要感谢17岁的那个我。
那么你想对17岁的自己说些什么呢?
昨晚看了十二集哭的我窒息,我喜欢剧里的感情线,干净舒服,没有强加剧情带来的尴尬感。每一个角色都特色鲜明。二十年后的自己看现在的自己确实是傻里傻气却又青春满满的吧,郝回归知道未来他们都会被改变,青春短暂驻留之后是一切面目全非的样子。他还是想试着拯救自己,饶是如此令人不快的人生,他还是向谷底的自己伸出了手“别怕,我在未来等你”
本以为是青铜,结果是王者!泪崩好多次了😭😭
看了那么多青春校园剧,这部是最贴近我的记忆的一部,连片头片尾都不舍得跳过的一部剧,作为原著党,看书时脑补的画面都一一在剧里还原了,是我的青春啊,还有意想不到惊喜剧情,强烈推荐了,那就是我们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又笑了的青春呐。怎么可以这么真实……
如果真的可以,我也想回到自己想回去的年龄重新来过,但是现实告诉我目前要好好珍惜眼前每一天,把日子过的越来越好。
剧情很有意思啊!而且男主演技真的OK啊,很自然,莫名有种年轻版苏有朋的感觉。
看过小说原著,没成想比预料的好很多,之前还担心青春片会显得过份矫情,但刘大志的表演很放松,郝回归的逗比演技也很到位,片子的节奏和巧思很多,期待可以大红。
我觉得那些说不行能多看几集吗谢谢。
想不到我可以在国产剧看到暗恋直男的剧情,给陈桐4星
吃饭想看点轻松的点开的 谁知一看就停不下来呢 还在我本身不喜欢费启鸣的前提下 比预想的好太多呢
我惊了!我以为陈小武至少是石小龙那样憨才对。微笑的气质欠了点,费启鸣真的给我惊喜,道具也很用心了。
夏洛,请回答1998。
费启鸣演技挺惊喜的,演员选的非常好,演技很棒!故事非常不错,既有成年人的危机和苦恼,又有孩子的成长弯路,37岁和17岁的碰撞非常有创意,通过李光洁饰演的成年郝回归弥补17岁的遗憾,来从另一个视角去看少年时期,真正实现了跨年龄层出圈。
真的可以看看 色调爱了
每集都要看哭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老了。先给个5星⭐,最后再看结局啦!
有点意思,好像剧里的人有机会在梦里回到自己的少年时期,然后逆天改命帮助了心中那个弱鸡的自己,解决那个旧乡愁…其实不少心理治疗流派里的催眠就是这个原理,回到过去,治疗现在的自己。
冲着豆瓣8.5高分而来,本来还期待能成为我年度剧集的又一成员,结果越看越失望。刘大志的所作所为屡次戳中我的气点:给老师下泻药、公开课上捣乱、为在课堂上看NBA导致班主任被停职、篡改教师留校资格投票差点断送别人的职业前途、随便道出丁珰母亲与陈桐父亲曾经的恋情、徐怀钰歌友会上当众撒谎、肆意用广播台导致广播台被取缔、为泄愤在校长的车上泼漆写脏话……难怪有豆友表示「刘大志是我最讨厌的男主」,看他不学无术也不见发愤图强地学习,不知他后来怎么当上大学老师的?(他自己做出数学试卷最后一道大题的情节我是不信的。)……本来还以为只是腐向的暧昧,得知陈桐是同性恋,让我挺惊喜的,但是,他竟然喜欢这样的刘大志?(既然他爸是警察局局长,那去解救小武时,他和郝回归不应该先去找他爸帮忙吗?)……总之,故事剧情于我而言并不满意。
距离自己的年少青春太久,已经忘了时而奋发时而忧郁时而二傻时而成熟的那个自己。乌丝变白发,青春剩下记忆,跟着回到过去,看看你们,看看已经陌生的我。
失去抖音滤镜的费启明压根儿认不出来 这个照骗水平可以开班授课了
思来想去还是改四星了,我果然是上了年纪对这类怀旧青春剧有偏爱,中国版因为是第一次后面越看越好看,费启鸣可爱,辛云来好帅!!!
这大概是我看过的最接近我的17岁生活的连续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