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别高兴,因为又要去看电影了。妈妈问我是看《豚鼠特工队》,还是《花木兰》。我说用点点羊羊,点点羊羊,点点羊羊结果是看《花木兰》。 《花木兰》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首先是柔然大军来袭,魏国征集军马时,花木兰恋恋不舍离开家乡,代父从军。然后是千军万马大战时,花木兰英勇杀敌。先射定位箭,射得敌人哭爹喊娘太精彩了~我看得热血沸腾,恨不能冲进屏幕里英勇杀敌。 花木兰本不喜欢战争,但又不得不打仗。她不经意当上了将军。在一次战争中,文泰不幸受伤。木兰以为文泰牺牲了,从此一蹶不振。直到费小虎问木兰:你到底是为活着的人活,还是为死去的人活时,花木兰才如梦初醒,反复地训练大家武功,不让更多的兄弟牺牲。她保护自己士兵的举动,真的很让人感动。 我觉得,花木兰代父从军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像花木兰一样,孝顺父母,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让我们的家庭变得更温馨快乐。 史家小学二年级:吴文博 花木兰2观后感200字篇二《花木兰观后感》 由迪斯尼制作的动画影片《花木兰》别出心裁,给了我们不一样视觉感受。影片对花木兰的故事进行了改编,但没有改变具体的史实。影片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影片具有幽默、风趣的风格,看起来给人酣畅淋漓的感觉,非常轻松。这样的风格是极受小孩子欢迎的。 在古老的中国,有一位个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名字叫作花木兰,身为花家的大女儿,花木兰在父母开明的教悔下,一直很期待自己能花家带来荣耀。不过就在北方匈奴来犯,国家正大举征兵的时候,木兰年迈的父亲竟也被徵召上战场,伤心的花木兰害怕父亲会一去不返,便趁着午夜假扮成男装,偷走父亲的盔甲,代替父亲上战场去。花家的祖宗为保护花木兰,于是派出一只心地善良的木须龙去陪伴她,这只讲话像连珠炮又爱生气的小龙,在一路上为木兰带来许多欢笑与协助。 而迪士尼在第36部年度长篇动画钜片,首次采用中国古老的传奇故事“花木兰”,在600位多位迪士尼动画师,孜孜不倦历时四年的时间,将传说内容幻化为令人目不暇
无关于电影包含了多少文化的元素,关键在于情感的内核要能为更多人理解。
在《花木兰》真人版豆瓣评分仅4.7,国内一片吐槽这不是中国人想象中的花木兰时,再回头看98版动画《花木兰》导演托尼·班克罗夫特说的这句话。
你会发现,迪士尼从来无意说中国故事。
皇宫高高挂的大红灯笼也好,福建土楼也罢,只是东方元素的嫁接,内核从来没有变过:关于爱,关于家庭或关于追求梦想和改变命运。
理解了这点,才能坦然接受迪士尼的花木兰。
国内外很多人拿98版的动画版和刘亦菲饰演的真人版《花木兰》做对比,认为后者几乎复制了前者的剧本,毫无新意。
其实这22年间,在2004年迪士尼还制作过一部《花木兰》续集。
这部续集十分大胆,有点像探讨“娜拉出走后怎样”的意味。
故事是从“王子和公主幸福地在一起了”开始的,木兰和李翔正准备成亲,矛盾也若隐若现。
矛盾不再是敌我,而是自我和他我。
当问到期待的婚礼规模、孩子数量,以及喜欢的颜色、口味时,木兰希望“婚礼越大越好,孩子只要1-2个,喜欢粉色、辛辣口味”,而李翔的回答是恰恰相反的。
女性想要和男性的话语权摆在同一个位置,矛盾产生了。
皇帝宣召两人进宫,匈奴尤未灭,不过这次的军事策略不是硬刚,而是和亲。三位公主将会远嫁契骨国,通过联姻维系国家和平。
木兰第一个不同意,趋步上殿,劈头便问“这是包办婚姻吗?”。
曾在“忠于国家,孝敬家族”中努力两全的木兰,既不恪守“君君臣臣”等级礼仪,还公然挑战为国和亲、为家族争光的婚姻制度,这很不中国。
木兰以一个解放女性、追求自由的形象出现了,她是实现恋爱自由的第一代。
第二代是派去和亲的3位公主:小梅、婷婷和素素。
李翔向皇帝建议不要打草惊蛇,派三位战士偷偷护送公主到契骨国完婚。这3位战士正是木兰曾经的好战友:阿尧、阿宁和金宝。当时他们正因为颜值不高而被媒婆拒之门外。
一行人终于上路了。
导演在这里讨论了三个迪士尼母题:小我与大我,外表美与心灵美,友情与私利。
第一个是追求自由的“小我”和保卫家国的“大我”之间的矛盾。
如果说98版的木兰刚觉醒,意识到“可能我这么做并不是为了我的家族,而是为了我自己”,那续集中的木兰则是大声喊出“我的职责是忠于内心”。
三位公主和三位战士各自暗生情愫,从路上摘果子,到夜里私奔参加庙会,他们感情日渐浓厚。小梅公主甚至写了书信想寄给父皇,拒绝和亲。
于公主而言,拒绝和亲意味着弃国家和平不顾,对战士来说,和公主有私情相当于欺君,更是面临满门抄斩的危险。
但家国之忧,都应让位于恋爱自由。
身为一介美丽的公主,丝毫不介意长着一身肥膘、长颈鹿脸的战士,也没有屈尊降贵的等级观念,而是赞扬战士的心灵美,会贴心地提鞋子,会帮忙摘高处的果子,会说幽默的冷笑话。
这也是自《美女和野兽》发布后,“外表的重要性与否”这一主题的延申。
公主他们除了遇到道德无形的阻力外,还有现实的阻力,那就是这次护送队的负责人,李翔。他认为他们的职责是安全护送公主和亲完婚。
李翔和木兰的矛盾彻底上升为价值观的矛盾,他们彻底决裂了。
导火线竟然是木须龙。
这只曾在军营中搞笑幽默的喜剧角色,到了续集反而变得阴险,处处破坏木兰和李翔的爱情。因为花家祠堂祖宗有约,如果木兰成亲,守护神一职就要由婆家的祖宗所担任。
如果木须想保住他守护神的工作,木兰和李翔就不能成亲。
木须在两人之间制造一系列隔阂,用皮影戏伪装成木兰,向公主抱怨对李翔的种种不满。
两人决裂后,木兰对木须说“你总是这么照顾我”,木须被友情所打动,而坦白说李翔对她的误解是他一手造成的。
保住饭碗的个人私欲也退位于真情实感的友情。
在迪斯尼视野下,解决矛盾的方式有点假大空。
木兰一行人遇到土匪,李翔掉下涧谷。万般绝望的木兰决定牺牲自己,代替三位公主和契骨国王子成亲。
在成亲当天,尚未死去的李翔来抢婚,并喊出木兰式的口号“人不应该嫁给自己不爱的人”。木须假扮成金龙神现身,消弭了契骨国和李翔中原人士之间的矛盾,两国得以和平,三位公主也和爱人在一起。
李翔通过合并两家祠堂壁龛的方式,也保住了木须的守护神岗位。
皆大欢喜。
木兰出走后,在解放自我、追逐自由的路上越来越远,还把三位公主发展成了她的下线。
《花木兰2》播出后,市场水花不大,IMDb评分仅5.7,和98版相比相距甚远(评分为7.3)。缺少了丑角特色的木须龙,音乐和歌舞剧也并不出彩,很难感受到强大的外在矛盾点,因为矛盾在于自我与社会固有秩序和私念,不受欢迎也可以理解。
这次《花木兰》真人版口碑崩坏更厉害,IMDb评分5.5。
无论翻拍续集还是改拍真人版,迪士尼的思路都比较简单,一来是通过再炒一次冷饭去影响到这一代的儿童,二是可以“规避风险”。
成功的IP既没有版权问题,也方便预测市场票房,这也是迪士尼愿意花2.5亿美元来重拍真人版的原因。《冰雪奇缘》《复仇者联盟》《爱丽丝梦游仙境》等一系列IP的翻拍都证实了过去成功的IP有很大的机率会再度翻红。
一个IP还能哺育到迪士尼旗下所有的乐园游乐场、玩具和品牌授权等商业化产品。
这笔帐,怎么算都不亏。
至于吐槽《花木兰2》和真人版妖魔化中国元素的,大可不必。
因为迪士尼自有一套逻辑:如果故事太过于本土化、或是某种文化特征太过明显、太局限于某一个文化区域,那么它可能很难真正打入全球市场,为全球观众所接受。
中国的花木兰未必能走向世界,迪士尼的花木兰却能走进中国。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她足智多谋、英勇善战、不畏艰险、孝敬父母、忠于国家。
这一次,木兰再次接到皇帝的密令,她和李翔将军保卫皇帝三位年轻貌美的小公主远赴契谷国,进行军事联姻,达成两国同盟,用以抵御蒙古大军一次又一次的边境侵袭。
三位小公主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是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和国家的安稳,只能勉强答应,强颜欢笑下掩藏着一颗颗落寞的心。
木兰察觉到了三位小公主的异样,感觉她们并不开心,于是木兰鼓励三位小公主要追随自己的内心,跟着直觉走。
护送的队伍里有木兰和李翔将军征战匈奴沙场的三位好朋友,他们幽默风趣,而且对三位小公主们一见倾心,他们带着三位小公主偷偷地跑去附近的村庄逛夜市,哄她们开心,爱情的力量,拉近了年轻人之间的距离,彼此心生爱意。
木兰和李将军到处寻找三位小公主,当木兰得知三位小公主找到意中人之后,开心极了。
不料,在护送途中,遇到了一批劫匪,李翔将军在营救过程中不幸坠入河谷,木兰伤心欲绝,她做出了一个牺牲自己的决定,独自赶往契谷国,替三位小公主完成和亲的任务。
当木兰和契谷国王子大婚之日,全城百姓为之庆贺之时,李翔将军急夜骑马赶到了现场,阻拦了木兰和契谷国王子的联姻。
契谷国王虽然非常愤怒,但是木须假扮的合一金龙,向百姓大声宣布,木兰和李翔将军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木兰和李翔将军、三位小公主和她们的意中人从此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PS:木须和小蟋蟀是影片中不可多得的角色,木须经常弄巧成拙,小蟋蟀忠心耿耿。
影片观后感: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类似影片中发生的事情,为了什么而做什么,而不是遵从直觉和内心,想要什么而做什么。 有时候违背意愿的迎合并不开心,甚至郁郁寡欢,大胆地做自己,顺从自己的心意,没有什么不可以。
从这部片子里完全就可以理解美国人是怎么看到中国的了,比如龙图腾、阴阳、包办婚姻、熊猫、丹凤眼、裹小脚等等。
首先外部审美就不说了,其实在花木兰1里还是比较舒服的,上到皇帝的人设下到小兵杂役,1给人的感觉是能接受,味道还不错。2里上到契国国王、汉室公主、下到杂技演员、匪徒、路人感觉就哪里不太舒服,不说了。
外观不说,我就唠两句内在,这部片子其实国人很多可能都不知道有2,估计美国人看看拍出来的东西还是有些心虚的吧。这片子给我最恶人的地方是“契约精神”,人类文明不管中西方都存在过政治婚姻,时至今日可能也是有的,不是说为政治婚姻洗地,这东西不能说是好东西,但是“契约精神”是在这里面的。国家之间的同盟建立在有血亲联姻的基础上在古代很常见,三位公主因为婚姻自由就撺和护卫擅自毁约,说重点叛国啊大姐,这是能随随便便都大团圆结局的?(电影倒还聪明到最后也没放那三个公主的婚姻情况)
故事中三个手下单身汉实在是丑化的可以,一个独眼武大郎、一个尖嘴大鼻冷笑话王、一个膀大腰圆的秃瓢,这三个可是被人评价走遍所有婚姻中介都不可能找到媳妇儿的主,我就问问你是女的你嫁吗?欺负公主没见过男人吗?这公主太饥不择食了吧,口味是不是稍稍重了一些,是不是美国人就是觉得中国女人就是cheap girl,只要献媚一些就能上手?至少电影里的篇幅我觉得让三个公主直接配对三个护卫太没说服力了,从一开始我就没搞懂,为什么要三个公主,后面一个花木兰也可以顶啊。(顺便吐槽下看的翻译版:契过大臣给国王说花木兰一个顶三是用的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哥按这个故事的年代,诸葛亮还没生出来吧,不合适吧??)专心写护送一个公主去联姻,中途让其和一个护卫发生爱情,会比现在这个故事饱满的多。
花木兰的名头套在目前这个故事上太难了,本身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在第1部里都写完了,到第2部实在是太美国了,美国人的傲慢。我看有评论说没事反正咱很多人也不知道有花木兰2,电影太差也不是给我们看的。我想说这才要命,都知道好莱坞、迪士尼在全球的影响力,这种电影工业的碾压,其实就是一种隐性的文化侵入。不是给我们中国人看的电影,但是在里面对中国的这种“偏见”,“傲慢”,给没接触过中国的人、给美国的小朋友、给其他第三方国家的老百姓看,哦~~~,你们中国原来是这样的。他们在最初中国的印象里就是这样的,不是说以后不会有改变,但是先入为主的思想转变要多大代价?现在为什么全世界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意见这么大?这点点滴滴都在电影里窥见了一二。
这电影有失迪士尼的制作水平,有失花木兰1的剧本深度,唯一对得起的就是典型美国式价值观,应该不会有3吧。
???中国?历史?花木兰?迪士尼?
我只想大胆地问一遍:“这是迪士尼的吗?”
剧本已经完全沦丧,毕竟第一部北魏和柔然战争以后就没有什么事了,可怜吃老本的迪爸爸非要强加入一些不必要的情节。扑街也就算了,还搞得人失望透顶,这是从来没有想到的。
另外,我认为美国人在拍续集之前应该好好翻阅翻阅中国古代史(诸如《上下五千年》《魏碑》),别用自己片面的不够深入透彻的知识来瞎糊弄世界人。
经典是用来观赏的,不是用来诋毁的。这是迪爸爸倒数第二名的作品(第一名是《胡桃夹子》,6.1)
没有了第一部的精彩 但这一部却告诉了我们知足和简单 电影很简单很舒服
第二部的剧情用愚蠢来形容也毫不过分。三个公主莫名奇妙的迅速爱上三个怪模怪样的士兵。木兰和李迅速的吵翻。李从水里上来后迅速的转变了态度。外国皇帝迅速的吃下了大哑巴亏。总之一切都迅速的不可思议,没有铺垫,没有转折,理想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最后只能说,没有内涵。
我小时候是有多爱木兰第一部啊,看了七八遍,哪部电影都没这样看过,简直迷得七荤八素。那气魄,那能耐,那种让一个小毛孩热血沸腾的音乐,想来都是些极其美好的回忆。但也不得不说,续集有点狗尾了。拉郎配与乱搅局,从心的主题被讲得婆妈化与脸谱化,只能说看看老面孔让人心中温煦罢了。
如果每个护送公主去异国和亲的大使都在途中和公主好上了,那必然要引起战争,遭殃的必然是百姓。皇家的人历来身不由己,享受荣华富贵万民朝拜的时候,必要时也要牺牲小我去完成大我,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这些美国狗都不懂的,拍出个什么垃圾玩意儿
圈钱之作,但明知如此,你还是会看。人家的商业策略就是做得好啊。
美国人诠释中国文化以动画形式很好结合。。中国人谦虚有礼孝顺阶级分明。。木兰BrainBraveBeautiful喜欢这样的女子性格。。居然把阴阳太极图和包办婚姻也加上男女平等恋爱自由。。三活宝搭配三公主木须依旧搞笑。。II还是比I逊色歌曲还是I的更嗲。。
果然,西方人糟蹋东方故事已经上瘾了~~~
完全没有了第一部的优点,从剧情到制作都差了好多,特别是剧情,完全是迪斯尼式的童话故事,没有任何中国的影子。特别是公主用筷子插入鼻孔的那个玩笑,完全是西方式的。
抛开它的人物是中国的不说,其中的剧情很讨喜不是吗?动画片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的精神或者什么别的东西,让小孩子看着开心,又能学到些正面的不就好了?
这样的2D不是很好么 多寓教于乐啊
与Aladdin的续集The Return of Jafar不同的是,Mulan II并没有重现第一部中的任何斗争,而是利用Mulan这个角色来更加直白地传递第一部中的隐含内容;从替父从军到女性自由,Mulan II显然是在用东方角色宣扬当时的现代精神,某种程度上也还是能够贴切但其实也早已与最初的《木兰辞》相差甚远。
前半段半星,后半段两星半,总体三星吧。因为结尾很圆满~
续集还是很中国风,故事却很现代...主要讲自由恋爱去了。故事没太大特别的,为了续而续,但毕竟是迪士尼,轻轻几笔还是能把三个公主和木须龙写的很好玩。反而木兰,看着有穿越的感觉...“鼓舞大家追随内心”,这活生生是现代的童话。
刚看到剧照发现是小时候用VCD看过的电影 ,记得是好看的!
续集给配角们脱单用心良苦,木兰才嫁到个将军,这伙臭皮匠们就都高攀上了公主。第一部还在弘扬保家和卫国,第二部咋就变成谈情说爱大于天可以置国民安危于不顾。结局表面上皆大欢喜,只怕联姻未果结盟松散留下隐患。另外木须可以拿去炖了。
古人都傻子么?男女不分~还是说,花木兰是春哥式的人物呢?
談自由戀愛倒也算是延續第一部女權的主題,如果同意第一部有女權成分的話。最後大家都有歸宿也挺好的,每個人都開開心心的沒什麼不好,畢竟要看真實故事,看迪士尼做什麼呢?至少讓女性自由這主題描繪得很不錯。
没有第一部那么精彩,看来原著的魅力确实很难逾越。
http://movie.douban.com/pics/sth.gif
本片是迪士尼第36部经典动画《花木兰》衍生剧情,没有在院线放映,只发行以家庭观赏为主的录像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