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屡屡被城市人嫌弃。
人们早就开始意淫农村的“慢生活”,每天种种菜喂喂羊,一天劳作只为一顿饭。
偶尔的老友到访,便开启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刻。
于是《向往的生活》就是这样一个,试图唤起观众对向往生活的梦的节目。
不过但说到底,如果只是追求所谓的“慢生活”,一堆镜头怼在那,每天看明星重复的农作和吃饭,跟看无聊的监控录像有什么区别?
这放在综艺节目里,又能有什么看点?
所以想要成为一档高收视的综艺节目,必须要制造足够多的看点或综艺点来支撑。
想要制造出看点,这与常驻嘉宾的人设组合有关,也与请来的嘉宾客人的情感连接有关。
所谓的“真人秀”综艺其实与电视剧的本质区别并不太大。
只不过电视剧有着显而易见的剧本,需要演员根据剧本来完成角色扮演。
而综艺同样有着潜在的剧本,只不过需要强个性的演员,结合自身性格与外设环境,来更加自主的塑造冲突与有意思的看点。
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演员“综艺感”。
比如第一季《向往的生活》中,“爸爸”形象的黄磊,做饭、主导大局,还经常用自己的经验教育小辈嘉宾。
“妈妈”形象的何炅,张罗家中零零碎碎的琐事,并主导聊天话题,是迎接客人的c位选手。
“傻儿子”形象的刘宪华,身为ABC,别说对农村,他对中国都不甚了解。虽然自信有才华,但凭借着热情可爱“神经质”的形象,成为这个有趣家庭组合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二季《向往的生活》中,更是非常巧妙的增加了彭昱畅这个常驻嘉宾。
彭昱畅的老实与刘宪华的调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令刘宪华这个“大孩子”的角色一瞬间有了哥哥的架势,深化了角色的成长。
但第三季《向往的生活》由于刘宪华的缺位,节目的一半灵魂便丢失了。
虽然有与黄磊、彭昱畅都有过合作的张子枫加盟,节目中也凸显了黄磊与张子枫的“父女情”。
但由于彭昱畅与张子枫都属于老实听话的类型,年龄本来就很小的彭昱畅自己还是个孩子,根本没法像刘宪华一样承担起“大哥”的身份。
还有张子枫虽然演技不错,但实话实说,她的综艺感确实不强。
这些因素都综合导致了,这个效仿第二季成功经验的模式套路,在第三季中全面失效。
所以在第三季的节目中,剪辑与后期都在拼命的cue刘宪华。
比如黄磊和何炅在看照片时,展现刘宪华的“黑历史”照片,“威逼”刘宪华快点回归。
整个过程非常搞笑,但也能看出来这番操作,是节目组是在新嘉宾无法完成预定人设关系情况下的一种无奈之举。
通过刘宪华试图激起观众对前两季的记忆点,增加一些情怀的成分作为看点。
常驻嘉宾的特色缺失还只是一方面,如果开场请来的客人是那种自带话题度的明星嘉宾,可能出来的效果也不会如此无趣。
但是看看第一期的嘉宾,周笔畅、叶一茜、纪敏佳和黄雅莉,表面看都是05届超女相隔14年重聚,打的是妥妥的情怀牌。
然而看看节目中的四人互动,少得可怜。
其实也能理解,除了十四年前的超女,四人生活工作都没有任何交集,可能彼此之间连微信都没有,参加综艺节目也只是纯工作需要。
14年的时间,已经将四人推向了人生的不同方向。
有人结婚生子,比如叶一茜、纪敏佳,两个人的话题三句不离孩子家庭。
有人仍然在艰辛的讨生活,比如黄雅莉,她没有结婚生子,却一直坚持打拼自己的事业。
还有人幸运的继续自己的音乐事业,比如周笔畅,社会角色的差距已经使她无法插进昔日旧友的话题,陌生的环境也使她无法真的放开表达自己。
而自己事业或生活的故事说出来也没人能够理解。
人生的不同状态,导致她们之间真的很难有话可聊,一场怀旧聚会直接变成尬聊现场也在所难免。
几个相处并不默契,甚至如今并不相熟的昔日队友,讲着场面上的客套话,谁也没有打开心扉交流的准备。
真是难为后期,硬是把一大堆毫无营养的对话,剪出了伟光正人生价值观的感觉。
但剔除掉这些客套的对话,四人的团聚完全沦为了观众对于怀念05届超女,怀念青春的意y道具。
在四人轮流唱歌环节,当事人都还面无表情,作为05年《超女》评委的何炅先大哭了起来。
这样的尴尬情况,一直延续到黄雅莉的生日会结束。
整整一期的主题,从超女重聚完全变成了黄雅莉的圆梦派对。
先是与昔日好友齐聚一堂,破不和传言,再到节目中实现歌唱表演的梦想,还有何炅为自己准备的生日惊喜。
这一切看似美好,其乐融融,但都无法掩饰这场聚会骨子里的套路和形式化。
四个人自说自话,竟然也被定义为寻找自己就是每个人向往的生活。
要看四个女生之间的感情线,甚至还不如何老师与黄雅莉之间的友情羁绊更加深厚。
黄雅莉的生日惊喜,从张罗众人准备到煮长寿面为她庆生,都是何炅一手策划的。
还有当她情绪崩溃时,也是何老师第一个出现,进行安慰和疏导,并给予拥抱。
何老师像一顶温暖的小太阳,照耀着众人。
但这却无法掩饰本期嘉宾人选的失败。
相比于前两季懒惰但有梗的陈赫、李诞、徐峥,能让彼此卸下紧张和防备的友情组合谢娜、赵丽颖等等。
没特色没真情的本期嘉宾组合才是节目效果平庸的最大原因。
纵使第三季《向往的生活》开分8.4,但是如果本季之后的节目都以这种水准呈现的话,观众对这个品牌的情感也迟早要败光。
到时不仅评分要下跌,口碑反水也将不会太远了!
这么一条短评,得到了200+的赞,着实让我受宠若惊,也可以看得出来,不少人跟我有一样的感觉。
明明以前觉得聒噪的大华,怎么人一走,非但没有让人窃喜,反而感到有些不对劲,开始挂念他呢?
其实原因也不复杂。
因为大华一走,这个节目失去了一个丑角,丢掉了润滑剂,也打破了原有的节目模式。
真人秀,核心始终还是一场秀。一场秀如果平平无奇,自然乏味——真要看日常生活,照照镜子看看身边人就是了,费流量时间看节目干嘛?
大华在的时候,聒噪、过火、表现欲强,对女嘉宾展现出来的兴趣几近痴汉,可是正因为如此,他促进了节目中众人的互动,使到向往的生活有了一个可行的节目模式——大华犯傻,黄磊喊打,何老师圆场(后来加入彭彭,就多了彭彭偷笑)。
这就是活脱脱一出家庭喜剧啊。
这种节目模式,不但娱乐了观众,还发挥了润滑剂的作用,通过渲染欢乐气氛,让初来乍到的嘉宾们有了一个可行的切入点,之后的节目,自然进展得平滑许多。
对于观众,笑过之后,后面的窝心共谈、推心置腹,就不显得突兀,笑泪交加,自然倍感满足。
同时,得益于大华,黄磊、何老师和彭彭的人设都显得分外鲜明。常说鲜花虽美,都要有绿叶陪衬。君不见《唐伯虎点秋香》里头,秋香都要其他华府丫鬟衬托成天仙吗?
如今大华一走,节目中剩下的全是正面角色,节目组还雪上加霜地加入了一个冷脸小花张子枫(作为演员的张子枫我很喜欢)。原来家庭喜剧式的节目,顿时被打破格局,变成了——黄磊尬聊,何老师尬聊,彭彭啊哦,张子枫呵呵的尴尬局面……
动人的泪点,也因为笑料的错失而无法平稳落地,总让人觉得有些猝不及防……
我不是在责怪张子枫,只是认为她确实不适合这个节目。这个节目现在需要的是一个丑角,像大华、陈赫、李诞这样能够扮丑角,充当润滑剂的人。
这样的角色,通常是性格使然,黄磊和何老师做不来,彭彭也为难,张子枫更加难以指望了……
常驻嘉宾失去了丑角,恐怕只能靠应邀的嘉宾补全了。换言之,在今后的节目里,观众们如果还想像看前三季一般津津有味,只能多多给反馈节目组,要他们,带脑选人了。
一直是节目的老粉。从第一季就开始追,喜欢很会做饭的黄老师,很温暖又会照顾人的何老师。会调气氛又帅气有才华的大华,真的很享受这种温情搞笑的真人秀。第三季大华走了很不舍,但第三季我还是特地屯着想一次性看个过瘾。听网上说第三季不怎么样我还不信。没忍住提前看了。真的是所有都尴尬到极点,房间格局太小。好像所有东西都挤在一块似的,很阴沉的感觉。嘉宾请的又不熟。新加入的子枫只会发呆和傻笑,存在感极低…鹏鹏也只会干笑和猛吃。两个人一点综艺感都没有。何老师变成了动不动就哭的小男人…黄老师彻底变成了厨子。所有的人都在尬聊…微博营销cp真的太过了,看着很厌烦。真的想说有些人真的是不适合综艺。安安静静演戏不行吗?非要当个综艺咖,看了就想摔电脑。我曾经《向往的生活》已经不在向往了。真的是太生气了!节目组和那些人的粉丝是绝对不会理解我们这些心心念念好久了心爱的节目被做毁的感觉…从来没有豆瓣评分过。这还是我第一次,真的很失望…
从第一季来看节目组是考虑到了节目需要来选人的 做饭主心骨黄磊 人缘细心何炅 调皮搞笑音乐大华,搭配挺全面 。
关于为什么之前观众对大华有争议 说他猪八戒 我觉得是他不熟悉中文+剪辑搞事+国内综艺太较真的原因吧,虽说第二季骂声依然,大华还是收敛了很多
我不理解的是节目组为什么找子枫补位,她跟鹏鹏都是很不错的演员,但确实太安静没有综艺感了,二老不得不接过找梗和音乐的担子 更累了,而且之前来过的嘉宾有几个都挺可以来补位的啊 丹丹母子 魏大勋杨迪 大张伟 陈赫都可以 而且芒果搞笑艺人也不少
所以说后面好不好看 主要看嘉宾有没有综艺感了 。其实之前第二季就有大华不在的情况 为什么那时候没有变化?没错因为那期嘉宾是徐峥 第二季热评上面的“没有大华果然好看了”确实有点打脸了😏
希望后面可以来些好的嘉宾吧
《向往的生活》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一档综艺,我甚是还想过要去那实习。
但这一季,我一期都没看下去。
《向往的生活》是以“慢综艺”的模式呈现的,重点就在于“生活“二字。前两季主打的也一直是“安逸”、“悠闲”的关键词。而到了这一季反而变成一种快销式的“农家乐”。
根本原因:流量太多。
不是说流量不好,而是流量明星更像是娱乐化生产中的“商品“,固定的人设给他们带来了天生的疏离感。而一个半小时的时长,和与日俱增的嘉宾量,均分到各个明星头上还能剩下多少时间呢?无非是走个过场罢了。
显而易见的变化就在于,原来的晚间围坐“茶话会”已经变成了新朋友们的“快乐大本营”。快乐大本营在这里不是贬义词,而是放在以生活感为主的慢综艺里,显得不伦不类。
黄磊、彭昱畅、张子枫这种非偶像派的演员们又和流量明星圈子不同,每期来的人几乎都是陌生人,第一次见面的人又能要求他们聊出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呢?《向往的生活》另一大亮点就是所有mc都有着极好的国民度和路人好感,但他们走得都不是综艺感极强的mc人设,很难像大华一样调动起流量明星的娱乐点来,而自身的亮点又被流量明星的大量堆砌压了下去。
好感度mc和流量明星两个节目加分项错误叠加在一起造成了反作用。
放弃第三季的《向往的生活》了,初心偏了,很难改了。
其实第三季应该是两星半吧, 肯定比第一二季低了。
算不上铁粉,但基本从第一季以来每一期都看了。我想第三季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让观众意识并想念大华的好?我觉得喷子们真是委屈他了。
猜想过大华退出后由谁来顶替这个位置比较合适,有笑点的艺能男星,像魏大勋王嘉尔都是成立的。然而节目并没有选择同类型的角色,而是由张子枫这个妹妹角色的加入,再次形成一个家庭的图像。我觉得这是为了后面下一季,大华的回归留了一条退路。
如果在第三季由同类型角色代入,那后面似乎大华没有回来的必要,或者一山二虎的情况也会尴尬,或者大华回来而顶替者离开,显然又会是一场口水战。
所以加入了另外的妹妹角色,是个安全保险的选项。但从节目的笑点制造来说,这个新加入的角色应该要有综艺感,够好玩。但张子枫显然不是。她的合理之处在于扮演过黄磊的“女儿”和彭彭的“妹妹”,尽管沉闷但不会出错。(而且清新好看)
又猜想了如果加入的是具备大华艺能感的“妹妹”角色呢。国内女艺人里既要搞笑,要年龄偏小,还要跟黄磊何炅至少其中一个熟悉,有父女感,不能跟彭昱畅有cp感只能有兄妹感的,恕我无知……还真想不出。所以张子枫大概是最优选项了。……想到加入的要是沈月啊什么的,那我就要弃剧了……
后面三四期还好,有起色。第三期的陈伟霆够活泼爱闹,张钧甯跟黄老师很熟悉相处方式很舒服,并且两个嘉宾均颜值在线,看着就舒服。(我实在是一个肤浅的观众。)
第四期也不错。我觉得亮点在潘石屹这里,慢且沉稳,还带动了子枫妹妹。这一期笑点也不多,也不吵,就是觉得舒服。
其实很多向往的生活里让人感觉舒服的片段,都是在那些人生阅历丰富跟黄磊何老师旗鼓相当的中老年人那里,真正有慢的感受。比如徐峥、王迅、黄渤、宋丹丹。第二季我最喜欢的是黄渤王迅他们来的那一期,几个中年人坐在凉亭下闲谈,看着夜色,远远看到了白鹤,轻轻地惊叹一声,抬一下水杯,周围都是老友。
但我实在不懂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嘉宾安排。我完全是跳着看,可能两期用不了十分钟。尤其是第一期,作为开头战,竟然选择了没热度没话题没流量没颜值的一群嘉宾(除了黄舒骏老师)。第二期你也不好看,也尴尬,难道选择他们是因为刚好要过生日了吗?
所以第一二期简直是口碑直跌,让人摸不着头脑。
最新一期,来了很多年轻嘉宾,但都是挺讨人喜欢的角色。有网友说“现在选秀节目出了一堆新人就往各种综艺里面塞”。但其实这一期的尤长靖李子璇等都是有实力、性格也不错,挺有路人缘的小鲜肉,所以还不至于那么反感。
因为我也是对那些难以消化又没实力只会往综艺里跑的选秀艺人厌倦了。
明显感受到黄磊老师的“憋屈”。向往的生活一直强调说是几多好友,一壶清酒,一桌饭菜的向往生活。但这么些不认识的小鲜肉,黄老师就只能是个高高在上的做饭厨子了。
还好后面老狼来了。无论是年龄还是节奏上都获得了平衡。
如果向往的生活想要重新起色的话,大华大概不能不回来。彭彭和张子枫只能老实乖巧。尽管彭彭也有搞怪时刻,但笑点制造的能力远不及大华,而这一季也明显感受到何老师的努力寻找笑料,努力扩大一个小小笑点的外延以加强效应,然而这种刻意容易引发尴尬。
我不开弹幕看《向往》,但听说之前的弹幕对大华的恶意很多,实在是委屈大华了。他基本完成了一个慢综艺里的搞笑担当,没有偶像包袱不怕出丑地提供足够的亮点,所谓的“油腻”无论是本质还是人设,一笑而过不就完了,他不是带给你欢乐了吗。
现在很多说想念大华的人或许就是当初说大华油腻的那一批观众。他还会回来了吗。
未完待续。(待更新。
社会我瓢哥 狗狠吃得多
锅碗瓢盆真的太可爱了!期待“何喂狗”的日常!
看吧 都骂henry 但这个节目明明需要henry
没有了大华,感觉没那么欢乐了
先导片看完了。第一季觉得大华太烦,第二季觉得比第一季强点,到第三季没有大华的时候又感觉缺了些什么。ps:彭彭怎么胖了:-(
彭彭的脸也太圆了
可能真的是太过期待了,导致很失望。刘宪华在的时候觉得他有些烦和尬,但一没了他,就少了很多欢声笑语也没人调节气氛了,彭彭和子枫性格太相似了,太闷了,也可能是第一期嘉宾的原因,看起来不熟,强行煽情。
这季的主角应该是我“瓢”哥了。
居然有点想henry哈哈哈哈哈哈 听他们聊天说话就很开心
大华在的时候觉得他聒噪,大华不在了,才发现没了他这节目会多尴尬。张子枫作为演员讨喜,但是在真人秀里一直呵呵脸,真是要令这个已经透出尴尬的节目雪上加霜……
各位明星,你们看看彭昱畅,还好意思炒自己是吃货人设么?然后,get到子枫妹妹的美了,黄雅莉随便给她一拍,都是好看的。常英啊,您啥时候再来?
有些话真的就是为了说这些话而说这些话,非要强行升华情感好尴尬。然后还要告诉生活轨迹已经完全不一样的人:啊你们以前一起比赛啊你们感情不一样啊你们是老朋友啊好珍贵啊这个那个的,真的没必要,对她们有些人来说就是一起参加了个比赛,仅此而已。黄磊真是太喜欢说教了。节目组也是喜欢塞人,全是选秀的那期感觉黄磊脸都变了。扣一星因为我最爱的丹丹老师没来。
原来大华才是这个节目的灵魂~~~
这一季没有大华才让人发现大华在节目里的作用。他像一个纽带连接起何老师、黄老师和彭彭,没有包袱和架子地去逗笑大家,自然地去亲近初来的嘉宾,主动消融他们的陌生感和紧张感。希望下一季大华能回来,没有哥哥陪在身边的彭彭看起来有一点小孤单。另外,虽然有很多嘉宾,但节目气氛几度尴尬,慢综艺也是需要综艺感的。
就想看黄磊做饭 但首期嘉宾没有综艺感 尬聊 🐶儿们太抢镜了…… 还有 鹏鹏胖成球了
没有刘宪华居然变难看了
张子枫真可爱!!子枫妹妹越来越漂亮了!!喜欢这种暖暖的恬静的生活,这就是我们向往的生活呀!!不需要刻意的搞笑,有笑点是神来之笔。。并不觉得尴尬,没了某华,接受很好!!!
想念大华,新人存在感好低,第一期后面尬的一批,强烈要求邀请贾玲沈腾,要不宋丹丹徐峥再来一期也可以。
大华最后出现真温暖
事实证明《向往的生活》还是需要大华这样的人常驻,伤春悲秋太多了,彭彭和子枫都是好孩子,但综艺感还是差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