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看的时候真的鲸了,第一次看到主角一出场,就跳出五六个反派来围着主角软硬兼施。我思量着《人民的名义》虽然反派级别高,但也没这么乱;《破冰行动》虽然剧情更紧张凶险,但也没这么深的坑。这几年其它的反腐剧警匪片里,白道里面有大大小小四五个反派也就顶天了,没想到这部片子里掰掰手指就有八九个往上,主角抓几个地痞流氓,就有一大群人利益牵扯着,纷纷跳狼。 整部剧贪官污吏从地委政法委到县级市的党政干部到机关里科长主任和普通科员再到村级干部,无孔不入;一地的地痞流氓全都是一个黑社会组织里,黑企业是黑社会的壳子,杀人放火设赌卖淫收保护费私藏枪械样样齐全。 正直的干部被打压,敢说话想干事的小公务员被陷害被排斥,试图维权的百姓被威胁被打被抓被杀。又有一些人被迫明哲保身,选择沉默,在剧集的后段才逐渐摆明立场。 全剧是十几年前乱七八糟现象的一次集中透视,治安混乱、黑社会打砸杀人、贪腐横行、冤假错案频发、面子工程兴盛、政府强制摊派、工人下岗、农村土地变卖、公职交易司空见惯... 全片剧情似乎都在向好发展,最终也是邪不压正的标准结局,可是这样一部正剧竟给人一种喘不过气来的压抑感。这种压抑感不同于香港电影的那种感觉,港式警匪片反腐片透露着时而畅快淋漓时而停滞不前的对比冲击,而这部电视剧似乎有点机械地堆砌了我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却成功营造了一种处处碰壁,永远麻烦缠身的环境和氛围。故事的走向只在最后两三集里加速向好,而这种向好是公安部门冒险一试的结果,整个剧情都在走钢丝,毕竟,观众数的出来的人物里竟然有一半是负面的,正邪的天平摇摇晃晃。 不过,与其说是公安部门冒险一试,不如说是跟着反腐打黑的大势赌了一把,可令人更气闷的是,这个押上前途、自由甚至生命的赌是没有直接的上级越级支持的,只有一个高高在上的文件、通知、会议精神似乎告诉了你,现在是时候对反派动手了。可以说这是在囚笼里和囚笼的管理员斗争,尽管这是下层和基层的故事,但细想之下,其压抑憋闷恐怖令人大脑空白。 虽然这是一个公式般的剧本,人物是脸谱化的人物,但一切都好像发生在十几年前的真实时空里,也发生在当下,只是现在的黑色更隐蔽更深入了。这个正直的公安局长,他像一滴清水,滴进了临界沸腾的乌黑油锅,然后一锅地沟油翻着泡沫、碎骨、污血、烂肉、焦块,上演了一出大戏。 全剧很真实,除了局长像是表演出来的。没事可以看一看,十几年过去了,可有的油锅还是那么脏。
很喜欢《人民的名义》这样题材的电视剧,后来看到网上有人推荐这部片子。看了之后,果然风格挺像,还是很现实主义的。说这部剧现实,是因为其中确实反映了政治体制的现实,对了解党政内部组织分工和议事流程还是有启发性的。
一、为什么万书记权力那么大?
我国党政权力机构中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通过制度设计实现的,即党委对政府等机构的人事权、财权、事权均发挥决定作用。以公安局长的任命问题为例,公安局受所在地政府、上级公安机关双重领导,而实际上,人事任命必须通过市委,这也是为什么片子中市委决定对公安局的影响那么大,所有人都要先征求万书记的意见。当然,公安局领导可以通过政法委这个职位要进入市委班子,完成上升通道。相反,市委可以通过干部交流的方式调动干部,这就出现我们常说的”搭班子“、”明升暗降“。市委对宣传工作、公检法的全面领导,都在片子中得到真实反映。
二、公务员如何往上爬?
由于剧情需要,剧本会夸大每个角色形象,许多人物冲突直接摆在台面了(比如何、于等直接电话威胁),这在现实中不会那么突出,但暗地里的较量是存在的。许多人会认为公务员往上爬是不是就靠关系?这个问题可以在片子中获得答案。以牛明和罗厚平为例。罗厚平忠厚老实、能力平平,跟了牛明,当上了大队长,这是因为罗的任命是通过局党委会就可以决定(需要上报市委组织部,但基本是局里定的),牛明可以影响局内意见使得罗上任。但牛明的提拔流程就复杂了,上级考核组的调查就相对全面和独立,征求意见群体也更加广泛,这就意味着除非这个人能量足够大,否则还是有硬性工作成绩的支撑。再说,牛、于、何书记等虽然沆瀣一气,但终究还是有能力的。这也启发刚进体制内的新人,在”搞关系“之前,先掂量下自己的本领是否练就到位——如果业务能力好,领导总会用你(比如秦);如果什么都不会,大后台也不愿意轻易趟这浑水(比如蓝)。
三、体制内的人如何改变官场生态?
片子中想改变官场生态的人何止是林局。想改变的人最后不过三种结局,一种就是自己被改变了,如林的前任曾局;一种是让自己不被环境改变,如洪市长、陈副市长、方政委等;第三种就是改变环境,林局做到了。为什么就他做到的?
要镇住邪,首先自己要强大。林局自己就是一个强人:业务能力强,新官上任就把案子破了,得到上级和下属的信任,坐稳了局长的位置;坚持原则但不固守,懂得隐忍和妥协,比如把何、蓝放了就大大缓和矛盾,争取主动;意志坚定,最后向检查组的那番自我陈述很精彩,正义的气势太逼人了。当然,方政委的搭档也很重要,他的一些官场经验,比如及时主动向领导汇报等,都是技巧。
第二,依靠团结。如片子展现的,体制内不缺人才,也不缺有抱负、爱党爱人民的热血志士,只是太缺林局这样的强人。林局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而是充分发挥一把手的作用(具体来说,是通过一把手在党委会上的影响力)。在局内,他很快团结了政委、靳局和能干的部下,并把这些人调整到核心的岗位,确保自己的决策能到落实下去。同时,跟上级领导搞好关系,特别是得到上级公安机关(谷局)、市委常委(洪市长、陈副市长)的支持,名正言顺地开展了许多工作(让万书记他们很难抓住把柄)。
第三,使用策略。古代常说的“亲贤臣、远小人”,不能单单靠亲近和疏远,更要靠斗争。林局除了团结“自己人”外,敢于斗争。比如,他抓住赵、蓝等人的工作问题,先通过党委会对其处分、调整岗位或清退,后来通过聘任制将蓝合法合规地淘汰。让秦当大队长也走了职级和职务分离的变通方式,让市委抓不到把柄。最后放出风声、引蛇出洞的策略也体现了智慧,只不过片子在结局的节奏就很仓促了,没有《人民的名义》那么惊心动魄。
四、都2020年了,我们改变了多少?
与片子反映的现实相比,我们国家还是在不少地方取得进步了。
1、片子中反映的通过“打招呼”安排工作的问题基本解决。2006年开始实行的《公务员法》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规定“逢进必考”,尤其是公务员都要参加统一考试,即带编制的人事权被收上去了,大大杜绝了基层领导随意安插亲属的问题(当然不排除面试环节存在猫腻,但学历和笔试成绩是硬指标)。所以像片子中蓝和赵这样的人是很难进政府队伍的(带编制),但不排除作为政府编外用工使用。
2、企业信息更透明。片子中郝主任经常拉单位到自己参股的饭店吃饭,还虚开发票。现在国家企业信息公开系统建成后,通过饭店的营业执照就可以查到背后股东,马上就知道有没有郝的亲戚参股,这个是很透明的。当然现在也出现暗股的形式,但寻租空间大大缩小了。现在发票开具也更加规范、可溯源,基本锁定采购目录(价格明码)。
3、世纪工程这种摊派式的募捐形式基本不存在了。现在地方政府如果缺钱,可以通过发债解决市政建设筹资问题(这几年又收紧了),直接摊派甚至让建设局向司机收钱,这个基本不会有。这种集资情况在农村仍采用,比如农村修路、建祠堂等还会向每家每户、乡贤募捐,这和农村集体土地性质有关。
4、现在政府招标流程更规范,审计更严格。涉及资金巨大的工程现在一般都要公开招标、不会直接委托,像清水市大量工程只委托郑氏兄弟一家公司,放在现在风险是很大的,一般不敢这么做。
5、老警长缺钱没法手术的问题,现实中一般都由党组织发起,以党员经费、党员干部捐款为主,一般不会登报发动群众去捐款。
八项规定后从严治党,国家监察体系逐步完善,片子中万书记这种明目张胆行为会得到一定遏制。
五、几个槽点
1、林局和方政委每次秘密商讨的时候都不关办公室门,真替他们担心;
2、明智歹徒可能带枪,公安为何没穿防弹衣?两位牺牲的同志都是被打中心脏位置,而这完全可以通过穿防弹衣避免。
3、21集收场太匆忙了,有人说被删减了(本来25集?),那确实有点遗憾。
再提一句,剧本中对取名就挺讲究,清水、光华、牛明,这些看似光明的名字反而是黑暗的,而林荫不“荫”,正应了电影中反复出现的台词:有的人嘴上总挂着党和人民,背地里却做着损害人民群众的肮脏勾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第一次看张嘉译的剧就是这部《使命》,然后就被林局长的魅力俘获了,真的太帅太正太有感觉了,当然整部剧也非常好看,剧情其实我个人觉得真的挺简单不复杂但节奏非常好,每集都有点小反转,然后几集一个小高潮,最后全剧还有几个大节点,总之非常好看,以下可能剧透来说说我最喜欢的瞬间。
第一个,就是林局长抓了三个人后各方面的人开始行动起来给林局长打电话,有求情的有威胁的有关心的,直到最后陈副市长来电话支持林荫到达高潮。其实篇幅不多,但打电话的几个人的形象性格属性基本交代完了也表明了这个局长的位子是多么麻烦。林局长任重道远呀。
第二个,是林局长要去大桥镇抓“偏头”,正好碰到来参加“偏头”开的娱乐中心开业剪彩的何大来,何大来看到林荫就让林荫也去参加剪彩,结果林荫说出去办事,“偏头”去找反而被林荫直接反杀带走异地审查。整个过程精彩又刺激。
第三个,是有人暗中制造林局长的绯闻舆论,企图给他扣上作风问题的帽子把他拉下来,然后上面就下来了调查组,调查了一圈后最后要问另一个绯闻主角苗雨记者。至今还记得调查组的人问她是否喜欢林局长,她说:“喜欢呀”以后调查组的表情一震,我看时也是为之惊讶,不过马上苗记者就接着说,大概意思是这样一个为老百姓说实话办实事的公安局长谁不喜欢,哈哈哈,我太喜欢苗记者了,女侠。
这个剧我现在都时不时得翻出来看看,真的特别好看。
这是为数不多的一口气看完了,算剧本一条线牵着你看完,把当时的人物形象,刻画很形象,个人觉得可以把牛局长在位和郑光军,他们一起勾结的事情拍一段剧情,然后让林林荫出场,另外这部剧很真实把看似一个公安局长,想要办点事,却步步维艰,这可能是当时社会的一些缩写。特别是,谁是谁的谁,你根本不知道,你的收下背景有多深,换句话说,你怎么得罪的人,你都不知道,想想吧,在当时的环境下,现实社会有几个结局和林荫是一样的,恐怕被调走的结局。不过随着现在国家打黑除恶,社会风气越来越好!
随着改革开放的初获成果,经济飞速增长同时,腐败问题也开始滋生。可以说是两千年初的中国官场与政治生态的真实写照。
在那个一切为经济开路,忽略公平公正的年代,能有这样揭示各种大小腐败问题并尖锐讽刺各种乱象的电视剧着实不容易,更贵在对这些问题的出路有了深刻的探讨。有放在今天,电视剧尺度也不算小了。
在司法改革持续深入以及高压反腐的态势下,剧中对各种问题出路的探讨,很多都已有了印证和实现,不得不为原作的前瞻和远瞩点赞!
从作品角度出发,虽谈不上扣人心弦,跌宕起伏,但剧情相对紧凑不过分夸大,细节描写到位,实力派演员全员演技在线,整体质量真的不低。
那时觉得他能火 全是戏骨了 现在拍这样的电视剧基本很难了 2019月29日二刷
介个导演的镜头感很不错!!故事讲的和林荫一样干脆利落好不拖沓~好评!
战斗力比《权力的名义》强100倍
剧中的反面人物都是真的,正面人物都是假的,结局都是不可信的……
名字起得真好
非常值得一看的大陆警匪力作,关键是公安局内部和市政府间的勾心斗角演绎的很棒
老早以前看的了.张嘉译大叔还是太有魅力. 只是林萌这种人已经不存在了吧?
张嘉译演的警察局长有勇有谋不迂腐,挺大快人心的剧情,良心之作!
还凑合。。
虽然是讲公安局,但主线并不是破案,而是反黑反腐。看过张嘉译好多部剧,这是第一次get 到他的帅,由内而外的帅。这是一个有勇有谋、阳光却又憋屈的公安局长。抓了个嫌疑人,接了一整晚的电话得罪了一圈人,他也有脾气想拔电话线。他为了办案经费也向贿赂妥协,他抓了陶素素也迫于压力把她放了。真实又虚假。因为他太正直了,没人相信现实中有这样的公安局长。没有乱七八糟的爱情线,没有金手指,牺牲两个好警员。秦志剑长得真帅。
太好看了,不过就是把黑社会搞得太厉害了,现实社会还真没听说过,有这么猖狂的
张嘉译大叔还是太有魅力.谁都希望有这样的好局长。
捐款搞世纪工程
谁都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好局长,喜欢林荫,喜欢张嘉译
非常有看头 而且写实 剧中人物的台词值得琢磨
多么深刻的剧呀
各种黑呀!!虽节奏慢了点,但还是很好看地!尤其是那些个大排比!!!很少能在其他剧中碰到!!!~~05年时候还可以有这样电视剧!!环境还是好啊.....
这个真的好好看,张嘉译真的好棒啊啊啊
十年前的老片子,现在看仍然非常过瘾,最近反腐反黑题材的涉案剧比较少,都以反恐为主,其实反黑反腐才是这个社会的主旋律,特别在一些地区,黑恶势力是真实存在的,当然这十年有一定好转。演员阵容强大,权力的对决、角色的斗争,如何在斗争中保护自己,如果在官场生存,剧中表现的都很现实!好片!
有时觉得林局太憋屈了……是个人都能嚷他!本来,挺喜欢这部戏,可是因为……唉~林荫都变了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