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国动画不要越做越回去,这真是让我越看槽点越多。编剧写故事能不能有点逻辑。主角成长又要靠献祭亲人,决战大鹏说“降龙你哪点比我强,凭什么可以重塑金身”我就满脸问号,这台词不弱智吗?
主创想做一个关于成长、家庭的故事,但完全没有展示出来,成长生硬,家庭也没有让人感觉多感动多温情。
一星给场景,一星给老戴的片尾曲
暑期档“国漫三连”的第一部《俑之城》,以低口碑、低票房的傲人成绩,圆满完成了翻车任务。
接着我们又喜迎“国漫三连”的第二部《济公之降龙降世》。
看片名,很难不联想到《哪吒之魔童降世》。
在宣发阶段,甚至有不少声音说,《济公》是《大圣归来》和《哪吒》团队联手打造的作品。
巨大的噱头,让网友们虎躯一震。
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实际上,不过是《大圣归来》制片人之一刘志江担任“总导演”,《哪吒》视效导演之一石超群担任视效导演。
这班底,完全称不上“团队联手”。
如此糊弄人的宣发手段,让我们不得不怀疑——《济公》的正片是不是也糊弄人?
1
果然,《济公》讲了个跟济公本人没啥关系的故事。
在long long ago的500年前,金翅大鹏魔化暴走。降龙罗汉自毁金身,把金翅大鹏封印在赤城山下。降龙罗汉转世为人,名叫李修缘。
李修缘长到12岁,每天正事不干,光知道调皮捣蛋。因为这孩子过于拉胯,负责帮助降龙罗汉的伏虎罗汉,愣是没认出他来。
跟所有“主角光环拥有者”一样,李修缘有个伟大的理想:成为大英雄。
而成为大英雄的心理动机,是治他妈的病……
不是骂街,是真的要帮他妈妈,治一种经常咳嗽但不知道叫啥的病。
为了实现目标,李修缘莫名其妙跑到赤城山,莫名其妙掉进山洞,又莫名其妙偷了个鸟蛋出来。
鸟蛋自动孵化,生出来的不是鸟,是一只活像大肉虫子的龙。
李修缘管龙龙叫虫虫,龙龙说我不是虫虫,我是降龙罗汉的坐骑,而降龙罗汉就是你啊老铁。
寻觅多年的伏虎罗汉终于明白,原来这个熊孩子就是降龙。
与此同时,封印在赤城山下的金翅大鹏,指使妖怪来抢罗汉金身。
过程中,李修缘的娘惨死;李修缘的爹被蛊惑,偷走罗汉金身,献给了妖怪。
金翅大鹏破封而出,吊打伏虎罗汉。
李修缘的爹以凡人之躯,拼了老命保护儿子,英勇领盒饭。
被亲情打动的李修缘嗷一嗓子,忽然就触发了“重塑金身”的关键剧情。
究极体降龙罗汉VS究极体金翅大鹏,打出一套《七龙珠》式的“啊打打打打打打打”。
最后,金翅大鹏被打成一只可爱的小家雀,全剧终。
2
如果没坚持看到《济公》最后几分钟,你根本看不见济公本人出场。
在影片末尾,好容易恢复法力的降龙罗汉,决定留在人间玩耍。
他重新变回12岁李修缘的样子,打扮成济公的模样,硬生生唱起“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
知道的这是济公本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cosplay。
而这位降龙罗汉的真身,几乎就是《少年歌行》里那个网红级的“漂亮和尚”。
看完这些,巴塞君不禁要问——
这都哪儿跟哪儿?什么跟什么?
你是谁?你为什么要冒充济公?
这就是《济公之降龙降世》号称打磨了五六年的“国漫精品”。
一开始看完预告片,有些网友还正儿八经地吐槽,说这片子是高仿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看完正片才知道,《哪吒》岂是这路货色可以高仿的?
所谓《济公》,分明是打着济公的幌子,套用《大圣归来》转世打怪的菜谱,糊弄出来的一锅味同嚼蜡的豆腐渣。
翻车的《俑之城》虽然故事小儿科,我们至少可以欣赏它的创意,享受于某些出彩的局部,多少值回一点票价。
而眼下这部《济公》,要故事没故事,要创意没创意,要济公还没济公。
就算巴塞君想吹它是“国漫之光”,都不知道从哪儿下嘴。
如果搁在五年前,这种特效不止五毛钱的国产动画,或许还有点儿可看性。
在2021年的今天,渴望爆款神作来“救市”的国内电影市场,压根不需要这么一个平庸之作来浪费排片场次。
3
就这片儿,片方给出的所谓评分,竟然是这样婶儿的——
自己说自己8.0分,你敢信?
更可怕的是,7月初《济公》路演,豆瓣评论区惊现集体好评。
每个人都打4星,都写一句话,上百条整齐划一,真·刷评论?
号称“严厉打击刷分”的豆瓣网,对此视而不见。
巴塞君觉得,这是最不能忍的。
噱头假,顶多是急于宣传;片子烂,顶多是水平不行;糊弄人,也只是诚意不足。
可是,以低劣手段刷评论、带节奏、误导消费者,真就是你的不对了!
大家嚷嚷“国漫崛起”这么多年,尽可能夸爆了每一部值得一夸的国漫作品。
其实冷静下来我们都清楚,国漫的综合水平跟迪士尼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奋起直追十几年,也就刚看见人家的尾灯。
即便神作如《哪吒》,也存在“主题过于浅白”的硬伤,评分从逼近9分回落至8.4分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爱国漫。
无数影迷,把最浓烈的热情、最发烧的称赞,毫无保留地投向国漫。
每次有新作上映,我们都会发自内心地期待——是不是又一部“国漫之光”来了?是不是比之前更厉害了?是不是更值得我们夸爆了?
可悲的是,在《哪吒》之后,我们再没看到值得爱的新作品。
我们看到的是,曾经富有激情的国漫从业者,大量沦为资本的工具人。
我们看到的是,曾经缺钱但骨头硬的国漫人,如今泯然国产电影之众人。
借用《霸王别姬》那句著名台词,巴塞君必须要说:
连管钱的制片人都敢自封“总导演”了,这国漫电影它能不亡吗?
哦对了,还有“总监制”靳东来着,就是很有文化的那个靳东。
不说了,都是泪。
暑期档“国漫三连”的第三部《白蛇2:青蛇劫起》即将上映。
这部颇受期待的续集,能否终止国漫“连环翻车”的灾难?
病病殃殃的暑期档,能否在下周迎来转机?
我们到时候见分晓吧。唉……
这些年,国产动漫似乎开始上行,时不时的总是会蹦跶出一两部还不错的国产动漫来。从孙悟空到哪吒,再到现在的济公,他们似乎一直倾向于把中国传统的神话人物用动漫的形式呈现出来,于是我们习以为常的那些个神话里的人物,慢慢开始有了新生的模样。
可是很遗憾,但哪吒的横空出世过后,似乎不论是姜子牙还是济公,都非要重新解构一下这个人物,要让这个人物有不同的性格。姜子牙的时候,多少还有些克制,毕竟姜子牙已经年纪很大了。但是这个版本的济公,怎么看都怎么感觉那么熟悉呢?哦,原来是济公的人设居然和哪吒是如此的相似,一样的调皮捣蛋,只不过哪吒有一种黑化的感觉,而这个济公则是纯粹的调皮。也一样的都有一个宠溺自己的母亲,只不过哪吒的母亲非常有特点,和哪吒在一起产生了化学反应,而济公的母亲却只会装病来帮助儿子逃避惩戒,似乎没有真正形成化学反应。真心是不能放在一起对比啊。
开头和结尾的搞笑部分,真的是强行搞笑,让人想起了光头强,看的人很尴尬。
画风也有点奇怪,那条“虫”看着有点瘆人。其他男人和男孩都丑,就反派和主人公好看点。
有些转变来的莫名其妙,没有好好铺垫,跳转的太快,看着感觉很奇怪,怎么突然就这样了。
中间的立意还可以,这个剧本感觉就是没有好好打磨,编剧要继续加油。
不建议观看。
这个片,恩,应该是超过五岁就不建议看了,陪着孩子忍受着一个多小时以为她会喜欢,结果最后跟我说怎么孙悟空没出来,哪吒也没有,这是演啥呢,一串反问句给我干蒙了。说说好的地方,部分不动的画面很漂亮,票价支持国产吧。台词情节实在生硬,能看出来让大家理解舍生取义的意思,但是描述手法是在低级,可能跟需要儿童明白有关系吧,但最后儿童也没明白。
1.用ios输入法词库里竟然没有“降龙”这个词,果然外国的系统不懂中国的神话(不是
2.文戏拉胯。不知道是为了过审还是学那青春疼痛电影,好多话明明再多说半句意思就很清楚了,非要半句就停。尤其台词和人物表情不贴,因此看着很生硬。
3.跟《再世妖王》前后脚看的,感觉《济公》在一些大场面上更有感觉,更会调动情绪,更有冲击力一些。在场景调度上《济公》是当事人视角,比如落水的镜头中屏幕上会有水珠,但这也导致在打斗场景上会更混乱。而《再世妖王》是旁观者视角,画面清楚但是抽离。当然也有制作水准一般的原因了。
4.是有一些巧思在的,比如模仿蜘蛛侠,或是BGM的选择,功夫和007的配乐都很有趣。
5.人设,完全立不住。主角强行成长,父母行事无脑,剧情埋线接不上,反正就是稀烂。
6.结尾,为什么要变回小孩子的形象,不理解,主角只有12岁呀,家破人亡四处流浪至少换个成人皮肤吧,而且李修缘肉身不是已经死了吗?顶着这个皮肤喝酒这这这这不合理吧,小朋友们不要学(虽然喝酒只是喝水解渴这确实很有禅意啦
7.结尾的仔相逢真是刀的猝不及防,爹娘都活过来了,但却不再是我的爹娘了,属于此刻的我的爹娘已经死了,呜呜呜永远会为时间闭环的失去而哭泣。
8.反派颜值真的顶,尤其大鹏黑装版,太顶了。
2021.8.31
说实话,这故事有点拉胯,心思好像都花在如何做特效上了,对于故事根本没好好打磨。
降龙十八掌,说起来好像金庸应该给降龙付版权,所以,济公本龙使个降龙十八掌应该不侵权。
当然了,除了降龙十八掌以外,“射鸡英雄传”也乱入了一下。
故事里头的头马,出场很酷炫,早期各种虐。
到了李修缘“觉醒”,收场比谁都快。
故事好像主要就靠这只“小虫”来卖笑点了。
一条龙,如今变成了“又肉又怂矮矬穷”,这心理落差应该相当大吧。但这货天生的无脑,该吃吃,该喝喝,该闯祸的时候绝不迟疑。
如果不是这样,估计这故事也很难拖延时间。
故事的画面做得还是很不错的,说一流的特效,三流的故事,好像也太夸张了点,所以,不妨这么说——二流的特效,末流的故事。
国漫确实在崛起,但需要努力。
跟风之作还是少点吧,如果真的做不好,不妨让给能做的人来做,这样至少为保持国漫水准尽一份力。
最后,故事贡献了一个——看了看时间,应该算是个“预言”。
比大,这事儿你真的不考虑一下。
“大”与“不大”,自己心里没点数么。
今天聊聊电影《济公之降龙降世》。
片名Master Ji Gong (2021)。
这一次,国产动漫将目光瞄准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济公。
在本片中,济公是降龙罗汉,在与妖怪金翅大鹏的战斗中自毁金身转世人间,变成小男孩李修缘。
而他注定要与祸害人间的金翅大鹏对抗,并成为救济世人的济公。
济公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他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卒于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原名李修缘,法名道济,人称济颠和尚,别称月引流光。
他出身名门望族,家道中落后出家为僧,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著有《镌峰语录》10卷等。
后来文艺作品里加入的佛法道场、罗汉转世等内容都是艺术加工。
我了解济公是通过1985年电视剧《济公》,主演是泰州人游本昌。我小时候看过的《济公全传》,小说对济公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描写。
对比这部《济公之降龙降世》,你会发现,动画电影既缺少了电视剧的灵气,又没有了小说的美感。
《济公之降龙降世》的故事整体很平,观影感受就像是在大草原上开车,偶尔会有小土坑颠簸一下,但缺少引人入胜的起伏。
抛开毫无特色的动画制作水平来说,影片剧情的确太过于平淡,甚至会令人感到乏味。
一部影片最重要的就是讲故事,和电视剧、小说一样,故事情节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演员表演、表现技术都是锦上添花的元素。
在《济公之降龙降世》中,主要人物角色缺少一个由低谷迈向巅峰的过程,配角的工具人属性太过明显,所有角色的逻辑不能自洽,超过10岁的人都无法参透他们的行事玄机。
《济公之降龙降世》号称是一部打磨了五年之久的“国漫精品”,隐约有一种对标《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感觉。
但只要看到影片第一眼,你就会知道这一切宣传都是扯淡。故事没有抓住济公这个人物的精髓,反倒是盯着《哪吒》的皮毛模仿了一个四不像。
影片中角色们你来我往打得热闹,好像主角们和群众们打成一片,实际上完全脱离群众,根本就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戏弄群众。
李修缘毫无缘由地成为熊孩子,七岁八岁狗二嫌,如果不是金身护体,估计很难收场;
看似严父慈母的父母则溺爱至死,从没有管教过孩子,若不是李茂春顶着将军名号,真当别人是智力缺陷呵;
反派看似强大,咋呼咋呼了一阵之后才发现是个战五渣,被人大嘴巴呼呼抽得现了原形。
“降世”不是“转世”,两个词儿差了一个字,但意思却截然不同。
影片中实际表现内容就是满级骨灰玩家伪装成新手的乔装转世。
李修缘的表现也就是个宋朝熊孩子,没有缘由的熊,也没有原有的成长。十几岁少年的外表只是一个躯壳,他体内的本体实则是降龙罗汉。他只需要在关键时刻爆衣变身战斗即可,根本没有成长空间。
李修缘的一切转变并不是因为他看到乡亲们遇险激发了责任心,或者家人们的付出而浪子回头,而是差不多时间到,满级大佬想要出场活动活动筋骨。
跟风之作惹人笑,
剧本硬伤毁济公。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济公的金身是金刚杵,大鹏金翅鸟的真身也是藏地形象。可以说整部片子其实讲得是显密之争了。
不建议超过10岁的人进影院受这份折磨
别碰瓷哪吒了。制作上比同档期的俑之城差了至少两个熊出没。一半以上镜头就是骗钱那种儿童动画的水准。创作上无话可说。制片人都敢挂总导演了,真以为大圣归来创作上的优秀是产品经理的功劳吗?另外,这电影跟济公有什么关系吗?还是期待青蛇劫起吧。
哪吒过后,所有动画都像哪吒…
看之前:济公:我命由我不由天[旺柴][吃瓜]看了之后:抄都不会抄……
请不要敷衍付了钱的观众…
不想评星了,槽点太多不知道从何吐起。故事十分不OK,美术还过得去,人物马马虎虎,真心不适合小朋友们看。
塑料场景、僵硬建模、抄袭笑料、老套故事,是超过12岁就会看得在影院里如坐针毡的程度。再说这个故事跟济公有什么关系呢?
都是500年转世,为什么你转得眉清目秀?而且和尚怎么又有头发呢?
制作、设定和情节都毫无亮点,与近年其他有名有姓的国产动画比起来可谓是水准线之下。讲真你如果老老实实讲个正统的济公故事,或许还比这种给无关小娃套个济公名字的创作模式更有趣呢。看过这种片子后倒是更能体会到彩条屋和追光等公司的可贵之处了,即使有小部分动画电影不如预期,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更何况还有一些对手连马都算不上。
😥儿戏~
什么烂糟玩意儿
抽中了路演,看完只想说快跑,我都不知道该从哪里吐槽起。男主的形象和性格确实是打破传统了,不过干嘛一定要演济公呢,完全没关系啊,周星驰的济公都比这版大爱的多。片头到少年男主的成长阶段魔童哪吒的即视感很重,不懂为什么不避开类似的情节,一定会被人比较,并且完全比不上,以卵击石。里面的吉祥物小动物做的也很丑,反派脸谱化,正派也脸谱化,本片里的男主父母可以无缝融入传统哪吒传说里的李氏夫妇,太无聊了,烂都烂的不精彩。
刚看感觉效果偷工减料,人物硅胶感重,后来调整了心态,直接当成一部“动画片”,感觉好多了😂。有一些不土不洋的笑点,一只胖蝾螈,看久了习惯了也有点可爱。中间睡了一会,醒来后好感逐渐上升,主要因为爸爸的角色挺意外地,对儿子的私心竟然高过了人间大义,一念之差父亲为救儿子铸成大错,在国内大荧幕上很难见到的,反而觉得有点感人。视觉效果一般偶有亮点。
每次在赞同这些工作室开始挖掘新的传统中国故事的同时,又可惜他们动画水平有限。这部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节奏把控不好,观众情绪调动不到位,当场的孩子跟我一样看到一个小时就不想看了,后面有一大段也是冗余拖沓。所以不禁感叹,目前国产动画还是要看彩条屋动画和追光动画。
完全复制了《大圣归来》和《魔童降世》的故事范本
动画特效可以说是国际水准,不过剧情也还是国产片的水准。
这不能怪靳东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监制了部什么样的烂片
口型对不上的动画电影,自2015以后基本没见过了(无语😓
但凡看过哪吒,就没法不比较。一旦比较了,就哪哪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