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一个女孩儿,结婚一年多感情就开始走下坡路,她整日里琢磨着怎么让自己的爱情回春,有一天她跟朋友们讲,她决定策划一次“海上漂流一个月”的活动,理由是老公在船上实在没别的事情可干那只能干她了。
40岁的余春娇和36岁的张志明在一起已经八年了,距离上一次在银幕上见到他们也已经有五年。两人过得不错,工作没丢,恋情稳定,攒首付买房ing,志明烫了头发大概是有了脱发烦恼,春娇发现自己“那里”也长了“白发”苦恼不已。标准中年人的三大烦恼:发际线、房贷、小孩,他们除了最后一项都已经集齐。
既然步入中年,那当然要有中年危机啦。危机主要来自春娇,已经加入四十岁军团,男友却还是那么不靠谱:总是花钱买没用的东西、对待事物还是五分钟热度、身边依旧围绕着一群吊儿郎当的狐朋狗友、见到漂亮妹子虽然最终拒绝了但还是要先“十分心动”一下。最关键的是,八年了,张志明仍然没有要娶她的意思,对未来两个人的生活还是没有长远的打算。闺蜜们打趣她“你这个中年妇女呀,要好好改变一下了”。
后面的剧情其实挺老套,春娇很努力地想要给爱情保鲜,但张志明仍然是个不愿长大的小男孩。春娇感到无奈和失望,提出分手。此时志明使出男人的老三样:1.扮无辜扮可怜,一副“人潮之中我最落寞”的样子2.制造回忆杀,强行在春娇的头脑小剧场里上映“八年不易,求不放弃”的爱情罗曼史 3.煽动围观群众来一场别出心裁的求婚,打造一个余春娇专属求婚现场。
余春娇虽然比一般女生酷一点儿,但也终究是个平凡人,哪里招架得住张志明的“三步走”计划,恨不得在对方刚实施第一步的时候就立刻缴械投降。志明一低头认错,春娇就立刻忘记了他那些令人咬牙切齿的混蛋行径。就像志明自己唱的“志明虽然不靠谱,但始终帅过黄晓明”。实际点儿吧,道歉了认错了,也求婚了,毕竟他还那么帅,毕竟也一起走过了八年。那就继续在一起吧,虽然他有很多缺点,但也还是有很多优点啊。
整体说确实少了点儿惊喜,但好在真实,比起张某人的“我愿找到一个如你一般的人”这种令人发指的台词,春娇志明系列的台词从不会令人起鸡皮疙瘩,因为他们的故事里也有我们的故事,只不过我们的“张志明”可能没有余文乐那么帅:P
422点映归来。 第一部《志明与春娇》是在家里电脑上看的,当时觉得好喜欢啊,OST好听得飞起。(这两天重看发现有些咸湿的梗我当时没懂…) 第二部《春娇与志明》上映的时候我高二,上映当天抱着手机偷偷查了市区所有电影院的排片时间,翘了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和第一节晚自习,拖了一个后来毕业前已经和我绝交的朋友一起去电影院坐情侣座看的电影,然后在第一节晚自习下课的空档赶回学校。时间凑的刚刚好,当时觉得我真是天才。 记得2014某天杨千嬅在微博上po了一张紫色的头发,余文乐在ins上po了一张写着「张志明先生收」的酒店便条,我当时挺激动的,想说不会是要拍第三部了吧。 又过去了两年多,我都快忘记了,真的有三啦。
这系列电影还有一个很妙的地方就是英文名。这次的love off the cuff,导演的官方解释是说一段感情走了好多年到了一个困局,变成一个枷锁把两人绑起来,要往下走必须打破这个枷锁,就是love off the cuff。
个人觉得虽然这部电影里部分人物和桥段还是有点尴尬,但总体上已经比第二部好太多。在保留彭浩翔的恶趣味和冲击内地院线的基础上能有这样的完成度我觉得已经相当不错。(这个故事和第二部的北京太水土不服了)虽然用了很多老梗,但粉丝看会超级开心的啊。我这么难笑的人基本上从头笑到尾。 标题这句「寂寞是浪漫地断气 我与你与我快枯死」是《志明与春娇》的OST里的《如烟》如烟,看春娇躺浴缸里体验窒息(预告片里有)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这首歌,形容当时他们俩之间的关系也满恰当的。 连夜复习完前两部去看的点映,不敢说是满分学者的我来试着总结一下彩蛋好了。【剧透预警】 1 第一部的表白短信 n 55!w !倒过来是 i miss u
2.电影开头的故事里的小女孩是彭浩翔前作《人间•小团圆》(《香港仔》)里古天乐和梁咏琪的女儿。 曾国祥(本片中饰演春娇的弟弟)导演的《七月与安生》中的苏家明在本片中出演了一个摄影师。 导演彭浩翔本人也有出镜。最后唱歌场面人群里那个举提词板还举倒了的。其实导演在第二部里也有出镜,是志明找同事们帮他做视频的时候桌子右边边上那个。所以人设还是统一的,就是志明公司的一个同事。 3.系列三部电影的开头都是叙述的恐怖氛围故事。第一部是空后备箱里的求救声。第二部是春娇的一个朋友三任男友都意外死亡。这一部是吃小孩的怪物。导演说这些都是他听来的故事,这次的故事是彭太小时候听她妈妈讲的。 4.UFO事件是最早第一天认识时张志明问余春娇要电话时的借口,当时说回家查了再告诉你。这一部里两人真的半夜去等UFO了。 5.然后在看UFO时遇到的那个阿sir是第一部里志明丢烟头被逮到之后装外国人时同个阿sir,很悲剧地被认出来啦。(所以被扭送警局也是没办法,有前科啊…) 6.春娇说他们确认关系的纪念日是朋友春春生日那天,就是第一部里她带志明一起去了KTV庆生那天。这次过生日的蛋糕和第一部里一样还是胸部,而且切蛋糕也是从中间切的。(来自评论 连背景音乐放的歌都是同一首《牛郎织女》。 7.第二部里出演过的杨幂、黄晓明、郑伊健还有王馨平在台词里都有提及,串联的还挺好的。 8.张志明最后唱的那首歌原曲是五月天第一张专辑里的闽南语歌《志明与春娇》,据说是导演的灵感来源。这次也请他们重新唱了国语版,作为电影主题曲。导演说他早就想用五月天这首歌了,但是没钱,第一部的时候钱都用来买烟了。志明与春娇 9.那一本拍摄每天拉的屎的拍立得相册,是导演本人的杰作(。) 10.张志明买的Supreme的那块砖真的满贵的,是2016年秋冬的产品,售价$40美金(约¥270人民币)。当时炒的挺火的,不过等升值换楼还是没可能吧233
还有张志明用牙刷刷的,供在盒子里的那双鞋,查了一下应该是这个Nike Air Mag / Marty McFly’s Sneakers 好像要人民币几万块吧…有没有虎扑直男解答一下2333 (评论有人说80w 看来这个是比达利手办贵多了…
电影里张志明收藏的那些东西基本上都是导演自己的。包括九万块的达利。导演说张志明购物狂这一点是他本人的投射。
11.拍第三部的灵感来源是去年彭导和太太聊起在东京遇到的311地震,觉得可以用在这个电影里,从而开始构思了整个剧本。
【*偷偷加一个bonus彩蛋 424导演知乎live里说到brenda那个角色的演员本来不是演员 被他拉来演了第一部之后一直埋怨他说演了这个角色被人笑 要求补偿 于是导演第二部就给她配了个大帅哥黄晓明hhh】
———————————————————————
416去了杨千嬅在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的路演 结果没有透露任何关于电影的东西嘛(摔
差不多就是杨千嬅粉丝见面会啦(+情感问题讨论大会) 同学们都很敢啊……感受到了自己的苍老 但是听杨千嬅唱了几首歌 非常好听了 (´ε` )♡
我觉得不论如何,我都必须给这部片子写个影评。
时间倒回到上周五,我在出租车上,突然收到一条豆邮,是制片方的工作人员,说在豆瓣看到了我之前给第二部写的影评,,问我愿不愿意参加第三部的提前观影。 然后,我他妈的当天整个晚上笑的跟傻逼一样。朋友说,剧组真的好走心啊。
真的对这个系列蛮有感情的。
很少能有把爱情拍出烟火气的片子,没有车祸,没有失忆,没有堕胎。 充满了情侣相处琐碎的小桥段,逗趣而又暖心,就像你我相处的日常。 有小聪明。一个词,一个梗,一包干冰,相视一笑的默契与亲密。 有折磨。挣扎,纠缠,冲动,失望,想要改变一个人,却发现他怎么也长不大。 有同化。开始讲鬼故事,开始变得有趣。我努力的想摆脱张志明,可是在不知不觉见,已经变成了另一个张志明了。
每个人在这个故事里,或多或少都看到自己了,或多或少都看到遗憾了,或多或少都看到期许了,然后都记住了这部片子。于是,它火了。
今天在上海影城看了提前场,提前场看到了余文乐和杨千嬅,以及,导演你真的没什么存在感。
电影笑点很足,整场都不乏笑声,作为一部喜剧来说,应该能算成功的了。 中间玩了很多一二部里的老梗,这样的设计也让各路老粉们觉得十分亲切。不过作为一部感情片来说,总觉得感情线上还是显得有些铺垫不足,而过于零敲碎打的片段的堆砌,也让整个故事主线的连续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比如蒋梦婕最后的解释,就显得很生硬和勉强。
不过这并不影响片子的可看性,聊一聊剧情。
故事到了这个阶段,恋爱谈久了,新鲜感消磨干净,只剩下日常琐碎中的摩擦与争吵。我们总是自以为了解对方,总以为卧槽都处了这么久了,他下面几根毛,喜欢什么姿势我都一清二楚,他是个什么什么样的人我不清楚? 可那些自以为是的了解,也是自身固执的偏见。春娇最后在台北爆发,觉得志明总是逃避,觉得志明总想着自己,觉得志明总是心血来潮。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摩擦,磕磕碰碰形成了心结,形成了偏见,让她会忽视张志明的改变,会放大他的不足,会不停去找实例印证并加深自己的偏见。讲真很多分手都是自己吓自己然后就分了,春娇也是,她忍不了了,她逃了。
要知道在生活中,男人跟女人对事情的思考方式,真的是完全完全不一样的。男人倾向于解决问题,女人倾向于表达情感。“亲爱的,我又怎么了”“你没怎么啊”。“我真的没有XXX,你想多了”。男人们很容易惹女人生气的,思维模式上的差异加上不善言辞,无非是越描越黑的状态。 我觉得地震那段拍的真的非常好,志明真的没有不管春娇。我们来抽象一下,春娇遇到了困难,志明做了什么呢,给了鼓励,给了解决方法,反复尝试都无效。春娇始终因为自身的原因,不愿意接受帮助,也不愿意自己突破。然后志明选择了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去帮助春娇。最后,事后,春娇一句责问,你为什么不管我! 真的没有丢下你啊。当我伸出手的时候,你也要试着突破下自己看看?如果能一起努力就能把问题解决的很好的话,那又为何要以爱作为束缚,强迫两人都深陷于困境中?
然而,他俩就这么分手了。很可惜呀?志明错了吗?春娇错了吗?他俩都输了,生活赢了。我觉得可惜,却很正常。
讲真,我都以为这次圆不回来了。比起第三者,比起新欢,生活才是感情最可怕的敌人。铁杵磨成针啊兄弟们,情比金坚都能给你磨成金粉。。
然而,他还是做到了,因为他是她的张志明。
张志明,有颜(遛狗被妹子搭讪),有钱(开路虎,买达利),有才(广告公司高管),有趣。活好不好不知道,但占足前面四点已然是极品男人了啊,各位哥哥们你们扪心自问一下谁做的到啊。 而且这样一个人撩妹套路玩出花来,简直是一本标志性的教科书。 有趣的最难境界是如何将枯燥的生活玩出花来,就好像即兴魔术一样,你不知道你能拿到素材,但你要用这些素材让观众惊呼,amazing ! 达利那一段,春娇明显是生气志明乱花钱的,可是志明,先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每一个男人都要有一个达利),然后开始跟春娇调情(把首饰放在雕塑上),中间夹杂着插科打诨 ,随机应变。能在做了一件女人嫌弃你的事情上,把女人哄开心,真的非常考验撩妹的综合素养。 最后求复合的那一段,志明在ktv里先是一言不发(忍耐力惊人),随后突然消失(了解女朋友性格),再后找朋友演戏(肯为女朋友花心思),尬歌(脸皮厚,行动力强,心思巧)。套路之深,手笔之大,真的是撩妹教科书,并且这些套路,没有一定心性的人,根本执行不了,肯定在ktv里就痛哭流涕:我求你留下来好不好TAT,我不能没有你TAT。 然后GG。
我还真不相信,这等风格,是处女座。
我觉得张志明象征的是,我们每个人念念不忘的那段热恋,好玩,有趣,好像被带进了新世界,好像对方整个人都发着光,并且,跟之后的每个人都不一样。而这感情,炙热耀眼而又短暂。关键词是喜欢。
春娇穿小护士装的时候,我觉得她真的变得越来越像张志明了,第一部的时候,她还不能算是个有趣的人。第二部的时候,她只是重复着张志明的习惯。到这一步,她终于把他的有趣,变成了自己的东西。小护士装也好,还有前半段跟志明拌嘴的回复方式。两个人相处久了,真的会越来越像的。
总觉得春娇象征的是,成熟了之后,包容的爱,不是阳光那样强烈,更像夜晚路边的路灯,不炙热,温暖,却又经久不息。她愿意去陪志明玩干冰,愿意对志明扔小球作弊这件事情详装不知,她在生活上的很多方面对志明忍让,包容,陪伴。很多人到最后都会变成这样的感情观,不追求感情上过度的冲动,细水长流。这里的关键词是合适。
庆幸的是,两类感情,最后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了。喜欢的感情,开始变得慢慢合适。合适的感情,又慢慢多出了几分有趣。结局不能更完满了。
以一个男人的角度感慨两句。 男人真的挺难长大的,要失去一些东西,被很多事情,很多人打磨,才能变得成熟稳重,老练世故,却又不丢失灼灼真心。 然而完美的人谁不爱啊。风情万种的老司机当然知道这一点,平心而论,又有谁不希望,另一半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能够包容并善待,而不是冷眼厌恶,自己心底的那个躲在角落里懵懂幼稚的赤诚少年。
这个系列不希望有4了,到此结束我觉得蛮好的,千万不要为了吸金而烂尾了,不值得。真的。
========================4月30日分割线=====================================
早晨起来刷到了昨晚五月天在大连请志明与春娇当演唱会嘉宾合唱的视频。 喜欢五月天超过15年,喜欢志明与春娇5年,突然发现,人生中那些喜欢过的各自为战的事情,就这么突然的,串在一起了,还真是蛮神奇的。
生命里的那些不可替代呀,都只不过在恰好的时间,恰好的地点,恰好的故事,恰好的感动。多一分少一分都不好,早一点迟一点都不行。
“偶尔想起来,还真的会嘴角带笑呢。”
我是电影春娇志明系列的粉丝,也是彭浩翔粉丝,如果说2017年要好好活着的动力,《春娇救志明》算是其中之一。
第一部《志明与春娇》我看了四遍,第二部《春娇与志明》我看了两遍,这不是什么烧脑片,反复咀嚼的原因只因为它演出的是都市里最平常的爱情,不加粉饰,不过分轻巧,也不玩沉重,特别真。
别的爱情电影讲宏大叙事,讲精心猎奇,讲阳春白雪,一切都美的不像话,但是春娇和志明不是,他们有小浪漫有小感动,但它也丝毫不羞赧地讲生活里的屎尿屁。
平凡大众的爱情不是每时每刻都要感天动地,也不是要两个人一直端着玩高雅精致,它有时候会露出一点粗鄙,还有一点歇斯底里,大部分时间里,除了爱不爱,占据生活的主要问题是你能不能接受平淡无奇又糗态百出的伴侣,就是这些屎尿屁。
春娇和志明就是两个小人物,没多显赫的身家背景,也没多突出的文化学历,事业平平,性格当中长处和短板都很明显,要说外形条件,也别被两位明星迷惑,张志明本身是有点帅气,但也没到惊天地泣鬼神的地步,余春娇气质宜人,但没沉鱼落雁之貌那么夸张。他们生活的漫不经心,你在任何一个城市街头都可以信手拈来这样的男男女女。
两个人在楼宇间的后巷抽烟相识,那时候,志明是被戴绿帽子却最后一个知情的大男孩,春娇是有稳定男友却并没有激情的三十岁女人。
他们没有一见钟情,也没有日久生情,就是在毫无征兆的那一刻,志明给春娇点了一支烟,噌的一下,爱情的小火苗也点燃了。
这有什么道理可言?爱情的发生最没道理可言。
有人叫他们“狗男女”,他们也的确都有点脏事儿,志明挖墙脚不地道,春娇精神出轨不干净,不过这不是给圣母指手画脚的电影。
你得承认,都市男女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圣贤,谁都有点黑历史,接受了往前走继续生活,不接受便活在条条框框里彼此嫌弃。
爱情不是活在真空里,实验室条件下的爱情反而最不牢靠,爱情不是要发生在伟大人物之间,平凡苟且也可以谈爱,爱情不需要资格认证。
志明跟春娇第一次过夜,春娇犯哮喘觉得自己不争气破坏了共度良宵的气氛,志明因为车门打到要害处只能遮掩地说 “有些事情不需要一个晚上都做完,我们又不赶时间”,两个人适应了一会儿尴尬,之后相拥入眠。
不是不感动的,但是所有的感动都不必仔细推敲,两个人各有隐情,若是把一切拆穿,没劲透了。
看第一部的时候我二十岁出头,因为志明充满小心思的“I miss you”动容,因为他们不赶时间的恋爱而羡慕,但还是觉得遗憾,为什么一切不能完满又顺遂?非要磕磕绊绊地相爱,偷偷摸摸地相伴?
现在回头看,懂了,我也不再那么年轻了,生活里没有那么多洒脱,老天制造的各种羁绊和不如意都是必然,要么把你们推开,要么把你们越拉越紧,这不是考验,不需要这种大词儿。
爱的第一步是冲动,第二步就是演习接受不完美,接受脏,接受苦,接受瑕疵。
《春娇与志明》就是进阶到爱情的第二步。冲动耗完了,新鲜感走失了,还没学会怎么经营好爱情,两个人异地了,分手了,各有各的新恋情了。
这一部最难看,我不忍细看,后来想想不是因为故事走向恶俗,不是因为故事里插入了闲杂人等,而是因为我不想接受这样的结局。
我多希望继续上演春娇志明的恶趣味,就像曾经那样,围在马桶旁看干冰升华烟雾升腾,街边遇到警察假扮日韩友人抖机灵,但是现实饶过谁啊?爱情里的挣扎闪躲又绕过谁啊?
不学会怎么相处,不学会手刃他身边的莺莺燕燕,不学会在她需要的时候给予安定,不学会忍让和接纳这一切不尽人意,那还是别爱了。
很多人说爱情真累啊,可是不爱,就不累了吗?
相爱不需要资格,但相处需要不断考级,你折在第几级,下一次就要换个人重新来过,后来很多人说算了吧,别折腾了,就这个了,我们继续爱吧,为民除害。
嘴上说的无奈,心里最知道,不是不想折腾了,是你离不开,是你发现他就是你要找的那一个,你只想跟他一起折腾。
第三部《春娇救志明》里,张志明对余春娇说,“我不能没有你”,这一句,让我心里难过。
从二十岁到三十岁,我见了太多无痛分手的故事,听了太多“没有谁我都能过好”的口号,我许久没有听谁这样扎扎实实的大方承认,没你不行,我被这样的直接和肯定打动了
或许很多人都想过,我不能没有你,但是转过身就觉得自己太低姿态了,太弱势了,毕竟有那么多恋爱指南告诉你要若即若离,要表现的不在乎,要故作姿态。
于是,除了现实以外,你的自尊心,你的恋爱技巧,你的故作洒脱,都成了爱情的敌人,它们不停拉锯,不肯讨饶,非要你去证明爱情没那么重要,你做得到。
我不能没有你,这是最后一点真心了。
虽然这句话不代表张志明能做个完美的二十四孝好男友,不代表那个地震之夜他能像个英雄一样拯救你,不代表他能放弃自己的孩子气跟你一起攒钱买楼,但这就是我们普通人的爱情啊!
把那些承诺和大话都放在一边,把那些你侬我侬都抽丝剥茧,剩下的如果还是咱们谁都离不开谁,不是我仅仅愿意跟你去台湾看101的烟火,我还愿意跟你一起面对彼此的脏彼此的恶以及这生活里的各种琐屑,那就这样爱下去吧,以后咱们一起升级打怪。
第三部是春娇志明系列的最后一部了,彭浩翔是这样说的,所以他终于肯在最后一部来点猛料,探讨了更深入的主题,关于成长和拯救。
因为关系的七年之痒也好,因为人近中年渴望稳定和繁衍也罢,最后的最后,志明求婚,他说春娇让他长大,他说春娇拯救了他。
我倒是觉得没必要升华到这么高级的地步,成长是个慢性病,不会彻底停滞不前,也不会瞬间变得瓜熟蒂落,无论是春娇志明,还是在情海沉浮的你我他,还是踏踏实实的,别说大话,一起长大。
与其说春娇救志明,不如说是志明救了春娇,救了一个安全感缺失,又陷入中年危机的春娇,也救了看第三部戏的男男女女。
志明一夜之间的长大是一支强心剂,它让我们还能坚定地相信不用赶时间,时间一定会给你想要的答案。
能坚定多久呢?有一阵算一阵,能多久就多久吧。毕竟,从第一部到第三部,跨度七年,我们当中依然有人孑然一身,依然有人求而不得。
情爱无常,没看透也没看够,我们需要一支强心剂,熬过这漫长的日子。
坚持住吧!至少在志明求婚的那一秒,我是相信爱情并不廉价的,我在电影院哭的稀里哗啦的时候,我清楚地知道,我的感动很贵,对爱情我有所谓。
票一早买了,但今天在办公室掐着点忙,20点45分的电影开场,我在处理手上最紧急的一点事。 迟到十五分钟进场。 在飞奔去电影院路上的心情有多差?差到明知可能要通宵干活,却还是想在这一刻,能跑多远就多远。 电影开场,四周都在笑,不知志明搞了个什么私事,无心插柳成了创意总监。 我不知该笑什么,但也慢慢嗅着生活的味道安静下来。看他们吵他们闹,看他们在平常日子上涂鸦,看他们去个台湾没见到101大厦,却在万豪酒店里把全世界都质疑了一遍。 可以那么死命作,谁说不是幸福。在加班狗看来,幸福不是别的,幸福只是一种持续对生活提出要求的积极性。因此,春娇的幸福在于她努力挖掘自己的痛苦,关于原生家庭的破碎,关于志明的孩子气和没担当,关于姐弟恋的潜在焦虑,关于衰老的担忧,她是认真的桩桩件件去感受去解决的。志明在地震中的表现及格分肯定打得出,但春娇却痛苦得死去活来,她未必是要和志明斗气,她无非是借破坏让新鲜的感情分泌得更快,这种通过假意自杀来扪心自问的精力,是幸福的形态之一。志明的幸福在于他爱玩,会玩,又不大玩出问题。这样就体会了游戏的快感,又避免了首尾的复杂。志明通过择偶搞定日常生活的繁琐,同时无惧于对方要求表忠心的多种演出形式,怎么说呢?天作之合。 片子的败笔,是干妈,她的桥段让很生活的生活蒙上了一层戏剧的阴影。简直不能相信从头到尾这都是一个什么逻辑,志明真的不解释干妈的年纪?存心想让她来家里住?但也不打炮?春娇对一个地震不把她扛到桌子底下的事那么较真,但对着一虎视眈眈的女孩就软了?干妈对着人小两口要精子,这...几次元的脑回路?最后表明是为了气ex求怀孕,还自勉要长大。我...好吧。 结尾的歌扳回一城,太可爱了,真是活脱脱的好生活,有趣,鬼马,深情,就像superme的砖,就像达利的摆件,就像一月月在存的房贷,就像一天天在近的家。 所以,提什么春娇救志明,他们分明是友好协议下的互帮互助小组,他们也都没长大。要长大干嘛?长大能吃吗? 加班。
彭胖子你终于找回了自己 让我在笑成傻逼和哭成傻逼间疯狂切换 志明你终于成熟了 激动地流下老母亲的眼泪 志明你比黄晓明帅太多了好吗 这是我看过最好的续集
人设都有点崩了,志明渣春娇作,情节不够音乐凑,最后尬唱真是看得尴尬。
当剧情流于套路 香港仔和普通言情戏混在一起 真的再好笑我都打不下高分 听到志明与春娇的前奏我他妈快哭了 后面林日曦改的歌词也是够 成长和信任的主题败给了散成一滩的结构 曾国祥帅哈哈哈
三部曲自有呼应与递进,第1集春娇问“为什么香港看不到UFO?”,94'22''处两人彼此眼中拥有对方,所以错过了一闪而过的UFO。这回,春娇考虑分手,所以能看到UFO。但外星人几百兆亿次运算都无法回答人类的感情问题,因为“Love off the cuff”—“off the cuff”是随性,“cuff”又是手铐,全在自己。
比第二部好太多 还是回归香港更有味道 喜剧元素最佳 只是故事后段有些乏力
彭老师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未来几年的影片已经确定。2018《志明救春娇》2019《春娇怼志明》2020《志明怼春娇》2021《春娇*志明》2022《志明*春娇》...........
这个系列的英文名一直都超有梗啊。第一部,男人把新欢当Puff,Love in A Puff。第二部,女人将旧爱当Buff, Love in The Buff。第三部发现“我爱你”在余春娇和张志明心里,重量是不对等的,爱情成了Cuff,扑街啦你!
太丧了...春娇和志明遇到所有的问题都是无解的,虽以一个浪漫的结尾做解决,但现实中的情侣大多数还是选择分手,男人大可不必百口莫辩,女人实在无须楚楚可怜...上班都那么累了,下班我还要看那么丧的电影,我宁可看《喜欢你》这种童话梦,也不看被浪漫包裹的炸弹....
“两个人维护关系真的很难,不要因为做了什么或没做什么而去破坏它。”
我替彭导想好了下个一百年续集的名字 志明砍春娇 春娇恨志明 志明气春娇 春娇烦志明 志明弄春娇 春娇恋志明 志明剁春娇 春娇怕志明 志明找春娇 春娇躲志明 志明擒春娇 春娇跪志明 志明玩春娇 春娇----大家继续
这个系列又回勇了,港味、黄段子一个不少。能轻易戒掉手中的烟,却很难改掉性格中的缺陷。渣男贱女终究也得长大,当我需要安全感的时候,你依然幼稚的像个孩子。爱情是几兆亿运算都无解的问题,每一次自我怀疑都能将我推向谷底,还好你让我看到,你愿意做出改变的决心。
你从来没想过一个爱情故事能如此的拍。我们关注爱情的美好,彭浩翔关注爱情的真实,一堆实际的问题不禁让我思考,真的是这样吗?春娇的问题,不正是男人们都会忽略的?第三部不仅没烂,反而让我重新审视和思考关于爱情、亲情和友情。
我這輩子參加過的所有映後QA,就屬本片的最有趣:當彭浩翔緩緩說出,片中那數百天份的大便高清照是他親力「製造」、每天紀錄,包括鑲滿玉米粒的那一顆,在場的所有觀眾都沉默了,鼓起的掌聲與其說是讚揚,更像是想消解這一份空氣中的尷尬。真是一場有味道的QA!
三分之一处开始崩,小桥段完全拯救不了。彭胖子看起来像是要努力叙事但讲着讲着又觉得自己讲不好,扔了七七八八一堆线索和情绪后放弃了。片方邀请的第一次看片会,标记一下。未播放粤语版,这点挺遗憾。
春娇80%台词来自彭嫂日常
余春娇倒数十分钟的时候还在嫌张志明没长大,哇张志明上去唱首烂歌就算长大啦?
第三部又名:志明和他的早更女友春娇
很直男癌,又很现实。#没了杨幂果然好看多了#
开场十分钟,我一度以为是放错片子了,能把一部爱情电影拍成惊悚片的开场我也是服了这位导演了!全片感觉内容空洞,笑点很low,很多搞笑话题都是典型的港式幽默,污感十足,导演应该是个有年代感的人,歌曲串烧老掉牙了!无厘头式的港式幽默让我看到了星爷的影子,不过差了十万八千里!很失望的电影
黄段子、异想天开与奇趣的细节情感。所谓彭浩翔又回来了,其实就是他终于又回到那个将细腻混合于没羞没臊的彭浩翔了。虽然还是有很多有趣的小心思,不过也都是些小心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