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西出阳关——评《风和日丽》
西出阳关——评《风和日丽》
电视剧风和日丽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相对于原著小说,这个故事改编得看似圆满了些,人性的揭示也没有那么直接和残酷。但不等于这就是个非常温情的故事。
一、故事背后
风和日丽有点象一个女人的呓语。这个故事里的杨小翼一定美丽、敏感、自私得光明正大理直气壮。她长得美丽,又有个非常美丽的单身母亲。在中国的50年代末,各种好事者指指点点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于是她对父亲的渴望和幻想同样是合理的。接着她幻想对她包容的刘云石是自己的父亲更是自然而然的,紧接着她的幻想进一步了,刘世军必须是她的哥哥了——我觉得她放纵自己想象刘世军是自己的哥哥是她情感世界最终走向悲剧的关键之一。刘世军在她想象力泛滥的时候,最多只是包容的笑着,没有做任何阻止的行为。因为他不忍心,也真没什么用。他本人的父亲在这方面也不是无可指责的。这个介乎成年与未成年之间的少女行动力和破坏力大得惊人。而所有的人对一个美丽脆弱的女孩子都是无能为力的。
当她知道自己的生父之后,虚荣心在得到满足之后紧接着是对父爱的极度渴求,她去了北京,进一步放纵自己的折腾,居然就真的碰到了自己的亲弟弟,然后为了能进入自己父亲的家而默许了南方的追求行为。到这一步她已经很过份了。她当时是问心无愧的,因为对刘世军她也这么干过。可她忽视的一点就是,刘世军事先是知情者,而南方不是。这也是悲剧的开始。刘世军极力劝阻过,依然是没用的。
所以,在她说出“刘世军”这个名字的时候,他们的故事应该就是结束了。所有的后来,世军娶了艳艳,她哭着求世军不要,她去北京说出自己的父亲是谁,然后南方自戕,她远走他乡自我流放,后来她也把自己也嫁了,她主动挑的丈夫并不算是坏的,能干也有能力,唯一的缺点就是猜忌。后来她以前认亲不得的亲身父亲为了避难到了她住的城,也带来了她最深重的苦难。运动过后尘埃落定,几十年的风雨听来不太像是真的,父母双亡后她决定单身远赴非洲。在故事的结尾,她和她最钟爱的男人拥抱,离别。
说实话,经过这个拥抱后,我不太相信杨小翼和刘世军还能有什么幸福的未来。那个拥抱就代表了一切,是结局而不是开始。若认为一切会是光明的,可能只是导演善于安慰观众,或者观众善于安慰自己罢了。
我一直以为,风和日丽应该有着个另外一个故事。更接近于生活中的最狰狞面目。杨小翼爱的世军在娶了艳艳之后,就没有从前线回来——他牺牲了。生活容许你犯错,但最可怕的事,就是你可能没有改正错误的机会了。”申冤在我,我必报应“。所以失去世军的杨小翼才会这么失魂落魄,在那天清晨,她向将军说出自己的身世真相时,她真象极了一个前来索命的怨灵。于是在后面几十年里,在她无助时突然出现的刘世军,更接近于杨小翼的一种想象,是对她的现实生活的一种救赎。但这么看这个故事实在太残酷,还是赶快回到电视剧的框架中来。
二、“我知道你不想见我,可我还是死皮赖脸的来了。”
这句话是剧中男主人公刘世军对杨小翼所说的最动人的告白。得要多了解杨小翼的为人,多么体谅她,才能说这样的话。
刘世军是风和日丽中各方面都臻于至善的人物形象之一。他不是一开始就如此,在刘世军年少的时候,其实也和平常的男孩子差不多,莽撞还总爱付之行动,爱打闹,有时候欺负自己的妹妹,更多的时候是被妹妹欺负。因为时代的关系,他也膜拜英雄,崇拜自己同样为英雄的父亲。因为一直当学生会干部,他也总爱替别人打圆场,把可能不怎么存在的责任主动揽到自己身上,觉得完成了自己的一部分职责。这种事现在的年轻人看来可能就是虚伪,但对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是最自然不过的事。
在世军还是高中生的时候,他还是可以跟朋友们打闹,因为伍思民向杨小翼的示好而生闷气。又因为后来伍思民退学的事而后悔,戴着大红花去入伍参军,在他憧憬了多少年的期望要达成的那个时候他因为失眠和自责肿着眼睛。
他和杨小翼在高中时的那种爱慕与好感是似有若无的。总是杨小翼回头时,发现刘世军更在注视着她,于是两个人一起,低着头,微笑了。
在他们凝视时,他们各自的眼里都有一种光在闪烁。脸上也有那种淡淡的红晕,呼吸都和平时不怎么一样。
这是他们情感生活中最完美的开始。在那种以恋爱为禁忌的高中时代,实在是非常美好的开端。
再接下来,出现在杨小翼身边的刘世军就是一个相当成熟的军人了。他非常善于克己,理智。在克制到一切彬彬有礼的外表下的世军,是个非常冷静的男人。他善于审时度势,根据当时的一切条件做出最正确的判断。以自己身为军人的职业道德作为前提。他在最暴怒的时候总会提醒对方自己是个军人,我倾向于他可能更象是在提醒自己。让自己克制,再克制。在南方的妈妈坐在他的面前做他的思想工作时,刘云军一直面无表情的听着,说一些非常客套的话。他是局内人,深知谜底的,要是我在当场,一定会大笑出声,可是他没有,只是面目表情的听着,看着对方,目光甚至是同情的。一出在事后看来多么象滑稽戏的场面。所有的人,所有的努力都是图劳的。
所以他回到自己的家乡,遇到了米艳艳,后来同她结了婚。下这个决定,总有点赌气的成分的。当时能有一个人,应该是两个人需要他,或者让他觉得他是被需要的,对刘世军来说很重要,他快要上战场了,所有的人,他的团长,他的父亲都觉得这是个男子汉——一个军人洗刷耻辱的最好方式。用自己的血或者敌人的血。刘世军本人和别的人,都觉得是顺理成章的事。没有人想过要是他不回来怎么办,不回来,米艳艳也有了个军属的身份,可以安全的生下那个孩子。
后来他回来了,杨小翼已经结婚了,当时正处在刚刚怀孕的呕吐中,而她的丈夫正在无情的猜忌她,说她“浪货”,这些刘世军当然不知道,但杨小翼的脆弱敏感,以及非同一般的自尊心他是最清楚不过的。
所以他说“我知道你不想看到我,可我还是死皮赖脸的来了。”
我曾经认为在杨小翼的生活中,刘世军不是最重要的,至少要排在她的父亲,母亲,南方,儿子,丈夫之后,在她最危机时本能需要的就是刘世军,在最幸福的时候对方却是可有可无,类似于雪中必须送炭,锦上未必添花的一个人物。
我一直以来是这么认为的。
慢慢的我改变了这种看法。
风和日丽以杨小翼的视角来讲述故事,所以,这个故事的镜头带着我们去了解世军,这个宽容,大度,理智有谋略,接近于完美的人物,因为杨小翼眼中的世军就是这样的。他一般总是在微笑着,不管是快乐还是忧愁,他的笑容总带着点无可奈何。他的苦恼和他的愤怒都是那么高贵,所有的镜头只要一接触到刘世军,就变得粘密,流连,如同杨小翼看向他的眼神一样。温柔的,脉脉不得语的。
这种镜头语言告诉我——她在深爱着,她期望世军能体谅她,包容她。他对她的爱类似于父亲的一种,有纵容的成分。
没有人比刘世军更理解杨小翼,他对她而言是个没有秘密没有隐私的存在。她诚实的把自己的所有思想袒露给他,这一点,比什么都能打动我的心。
三、杨小翼为什么要选择远走
杨小翼最后的出走,其实是她的必然选择。米艳艳的最终退出其实并没有帮到他们什么。三人为局的情感,一方退出了,不等于留下的那两方就必然能走在一起。
在三人中,刘世军是最没有思想包袱的,他所需要的就是守候,一场等待后接着另外一场。杨小翼从来不会主动到他身边来,他总需要这个或者那个机会或者理由,慢慢走到她身边去。
这不能怪杨小翼,世军对她来说太珍贵,记忆也太美好了。但婚姻生活就是琐碎的,柴米油盐里她对自己能不能保有在世军心中的形象没有自信,对世军也没有非常强大的自信。“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杨小翼选择远走非洲,给她和世军的爱一年的时间,这么远的距离和一段相对冷静的时间,对于她是必须的。
世军对她的固执和选择,一如既然的点头,勉强的笑着,几十年都过来了,天知道到时候有个什么突发事件,她又要跑到哪里去了呢。
所以,拥抱吧,也许是一个开始,更象是一个结束。
阳关三叠的曲子,那种冷冷的调子很适合他们。婉转低回的,一步一回头,一顿一顿的,泪入人心的,他们就此别离。也许就是一生。
西出阳关,无故人。
2 ) 爹,真那么重要么?
作为电视剧,风和日丽拍的算不错的了。就拍摄场景和道具来看,非常符合那个年代。永城的景色很美。发生在这里的事情也是美好的。除了伍思民因为给女猪脚写了封情书退学之外,其他的都是剧里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了。PS:其实伍思民的行为非常让我不理解,不就是世军看了他写给小翼的信出于嫉妒在同学面前批评了他么?确实是伤自尊,但是有必要要开车撞人么?而且既然小翼给世军看了,自己心里就知道在小翼心中的位子了,他自己不想想,自己凭什么让小翼幸福呢?他是一个自卑而且懦弱的人。
但是美好的事情都停留在高中了,本来小翼上了北京医学院,满怀期待的看,等待世军和小翼的完美结局。但是看到面对警察的询问,小翼说出了刘世军名字的时候,我是忍无可忍,不想再看下去了。其实我想不通,爹,真的那么重要么?刘世军这样的好男人都不足以让她满足,同为女性,如果是我,找到了自己的真爱,找到了值得托付终生的人,就不会那么去在意一个不可能实现也必须不实现的父亲梦。而且当时小翼已经知道了弟弟南方对自己是爱情而不是亲情,她为了自己自私的想法深深伤害了南方,也深深伤害了世军。完全理解不了,小翼一心要认父亲的心情,其实那个年代很多人比他惨,无父无母的有的是,有父母但是食不果腹的多的是,单亲的也多的是,有父母但是从小无法上学的女孩更是多的是,她为什么就觉得自己是那个多余的可怜的人?为什么就可以为了认父亲去伤害那么多人?真的理解不了,我认为一个女人可以为了爱情而不理智,但是,小翼是为了一份其实非常淡薄的亲情而不顾一切。为了这些,竟然可以伤害最爱自己的人。
是什么样的一种心理可以让这个女人为了一个不能相认的父亲而不择手段?
3 ) 雷雨交加的是时代 风和日丽的是人心
《风和日丽》结局,很多观众在感叹:如此虐心的故事哪里风和日丽了?大跃进、自然灾害、文革,历史的波云诡谲从来都没对剧中人仁慈过,命运馈赠给他们的也多是阴差阳错,而非机缘巧合。开播前的宣传片已经透露这剧是一个女人近40年的曲折沧桑。但我还是被一开始小镇岁月静好的生活迷醉得一塌糊涂,即使悲剧拉开帷幕,这种温暖也一直没有消散。
故事随着女主生活地点的变化进入到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的故事发生在永城。一群热血的高中少年,怀着稚嫩而坚定的信念,同学间诚挚的情谊如春草旺盛地生长着。他们成立保尔小组,创作革命英雄话剧,学工学农。生活单纯而美好。唯一忧伤的源头,是围绕小翼和母亲的流言蜚语,还有她对父亲强烈的渴望。但这种忧伤却因“刘云石叔叔是我爸爸”这个美丽的误会而混杂了隐隐的喜悦,她深深地感到自己和妈妈有了依靠,他拿着“爸爸”的派克笔拍照,享受刘叔叔对她的关怀。这种纯粹的生活以吴思明的受伤离开画上了句号。
不久她在北京的生活开始了。她与父亲一墙之隔,但即使是不能相见的落寞,也因将军府深棕色的木门和满院怒放的一树树花朵而美丽起来。南方这个热诚的少年更像一束明媚的阳光,带给了她快乐和美梦成真的希望。通过南方她终于进了将军府,当他在将军的书房念着“我愿你永远天真,我愿你如屋顶的明月”时,寂静的暗红色书房里坐着她安静威严却充满温情的英雄父亲,玻璃窗射进来淡淡柔光,浅浅的喜悦和微妙的情感都在少女舒缓轻柔的声调中弥漫开来。这是我在剧中最爱的场景。及时到最后我最喜爱的南方因此中弹瘫痪,刘世军独自背负绝望离开,我还是希望这样美好的一幕存在过,我想小翼也希望时光永远停留在那个书房的午后。
她来到青云独自忏悔,开始她是麻木而萎靡的。直到意外得知陈主任女儿在修建铁路时牺牲,她终于重新振作,也道出了剧名《风和日丽》的用意:“世间的痛苦其实无处不在,最重要的是抬头往前走。其实蓝天一直都在,你的心是灰色的,眼睛也就是灰色的,看不到蓝天。我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走出灰色,走进风和日丽。”在这个离家千里,贫穷偏僻的地方,她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所以当重逢伍思明时,她勇敢的面对伍家妈妈对她的仇恨,积极的弥补往事的伤害;并怀抱着美好的愿望开始了与伍思明平静的生活。然而文化大革命却再一次给她带来了苦难,也带来了他的将军父亲尹泽桂。即使是那样恐怖的岁月,我们仍不难看到明媚的天空,伍家父亲、陈主任、车间工人对她的信任和帮助,将军和喜欢一老一小相处的时光,是这险恶的岁月里最温情的画面。
也许是导演弱化了过于残酷的现实环境,在我看来这个故事至始至终都是美好而温暖的,即使是“冷酷陌生”的父亲,也在以一种方式关注着女儿的成长,那口打了又打、漆了又漆的嫁妆箱子,那张从永城来的女儿手握派克笔的照片,那些父亲安排一直关照她的叔叔们,都是这个他无法言明的爱。
似乎除了故事的尾声,杨小翼此前的每段生活都以悲剧收场,少年伍思明的毁灭,南方的瘫痪和刘世军的处分,喜欢的意外夭折和家庭破灭。但每次悲剧过后,剧中人却总有勇气继续前行。小翼如此,差点丢了军籍的刘世军如此,爱上亲姐姐最终瘫痪的尹南方如此,苦苦维系婚姻无果的米艳艳如此,做过造反派的刘世晨也是如此……这些走出阴霾,重新构建自己风和日丽生活的人物,都值得敬服。
不管是在雷雨交加的时代,还是和平时代,生活从来都不总是风和日丽,能一直风和日丽的只有人心。
4 ) 万能的编剧
尽显编剧自以为万能的胡编乱造。一个跨越历史特殊时期的剧目,完全不尊重时代的事实,正如同韩寒在《青春》中嘲笑“编剧万能”,要他两不能在一起,瞎掰各种理由。荒唐至极,也不做做功课,真是心机费劲呀。1.中国闹饥荒那几年,大家家里都没有锅,为什么?因为大炼钢铁时期,所有人家的锅都拿去炼钢了,都去食堂了。2.那些年,强奸犯不是枪毙也是人人得以诛之,而且不需要实际的证据,女的说是就是,什么顶不顶罪的事无从说起,搞不好那兵哥哥还是一见义勇为的事迹呢。而且男的还是兵哥哥和高干,还得弄个哭的死去活来,我们哑然了。开始就为了成就苦难的女猪百般周折,后面乱的实在看不了了,特别是文革,但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会看出很多的“刻意”为之。
但说演员,很欣赏马伊琍,真的是个很好的演员,可以说里面前面的主要人物都演得很优秀,但是如此编剧,我们也不是为了看他们虐人而刻意作为。真心希望编剧可以多做些功课,别再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5 ) 各种兄妹纯爱啊
关于那个年代,大多是通过大人们的回忆。
刘云石回到永城第一天,找到小翼妈,两双热烈的手紧握在一起,我顿时恍然大悟,这尼玛是爱情啊!没多久,小翼和刘世军相爱了。
后来小翼发现刘云石并不是她爸爸,遂又走上寻爹路。当她得知南方是她爹的嫡子,竟然不惜利用老鼠夹、利用南方对她的喜欢混迹于尹家大院,做人不能太自私伐!
看到这里我已经看不下去了,没想到编剧的玛丽苏情结远比我能忍受的还要厉害,杨小翼的美貌惹得其老师兽心大发。。。好吧我是真的看不下去了。。。
6 ) 风和日丽——心灵深处最执着的追求
这世间从不缺少风和日丽的景色,只是缺少风和日丽的人生。
影片中江南水乡淡雅的景致配以人物清新的造型,原本以为娓娓道来的将是一个美好、浪漫的爱情故事,就如片名一样。但让人心痛的是,风和日丽只是女主角一生中,心灵深处最执着的追求。
杨小翼的故事仿佛触碰到了我某根神经,泪在脸上,痛在心里。一个女孩,最初,总是带着对生活的任性和对幸福的偏执。我们常希望人生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然而生活所展现的滋味总是一言难尽。
经历了那么多的感情变迁后杨小翼来到青云,也许她只想作一个温婉、善良、风轻云淡的女子,远离世俗的牵绊,追求简单与质朴的生活。面对婚姻,她没有任何要求,不停的退步。然而人生的残酷不在于你总是做的不够好,而是无论你怎么努力,都得不到应有的平衡。
我不由自主的,想了自己的很多故事,过去的、现在的。生命像一条河水,有些东西贯穿着我的青春,这份情愫和杨小翼身上的那种执拗非常接近。
我闭上双眼,对自己说,我想要的幸福只是淡淡的,轻轻的,我爱情里可不可以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博弈,只是风和日丽的景色。
7 ) 致我最爱的南方
本来是无事可做奔着马伊琍去看的这部剧,没想到自己看得稀里哗啦的,文革那段岁月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想知道那个年代的人的经历以及他们的心态,我爱死南方了,刚好南方也是我喜欢的小说里的一个男主名字,看到南方,我的感觉就是我就喜欢这样的男孩子,热情、乐观、向上,看似单纯,其实一点不脆弱。前半段里说真的,很不喜欢杨小翼,倔的莫名其妙,也许是我无法理解那种非得要有父亲那种感觉。杨小翼太自我,太爱自己了,很多人说她圣母,我倒觉得她一点都不圣母,太自私。而刘建军,倒是真像那个年代,那样环境出来的人,隐忍,同情心泛滥,不懂得见好就收。不过跟玛丽苏剧很像的是,大家都喜欢杨小翼,都迁就她,她何德何能啊?这点让人受不了,再加上她自己又是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什么也不说了,我爱南方!
8 ) 总结四个字,一错再错
看了头两集,觉得画面很美,故事人物很怀旧,忍不住看了全部的剧情介绍,于是决定不看了,因为看着生气。看不出有什么《风和日丽》,只有郁闷。这故事,我总结就四个字,一错再错。具体说就是,一错再错,再再错,再再再错,再再再再错,一错到底,总之是自作孽不可活。人物活得很惨很不智慧,悲得没有节制,还怪是那个年代的错。演员很好,摄像很好,可编剧让人生气。借许三多的话说,活着没意义,看着没意义。因为没有看人受孽的爱好,所以,不看也罢。
愿你永远天真,如屋顶之明月。尹南方是许多人心里的白月光。19岁的秦俊杰,气质和演技大约可以胜任所有你能想到的少年角色。
秦俊杰皮肤真好诶
看了预告发觉南方很惊艳啊!至少为了他得去看!
父权崇拜 记忆创伤 女性成长 自我觉醒 每个人物都象个隐喻 年代里的荒诞 牺牲 人性的温暖 悲凉 感动 灰暗过去 风和日丽 头顶的蓝天 白云 心中有蓝天一切都不是灰色 另:将军的原型真是令人遐想万分
南方!
南方~~我可怜的南方~~T^T
种什么因就是什么果,都是杨小翼母女俩瞎做的,干嘛要一再拖延的隐瞒,就知道最后受不了场。违背常态、刻意虐的编剧,放弃追。
原来你真的是简宁
我最喜欢的是,中年以后,三个人还能骑坐一辆单车穿梭在林间小路,镜头回闪年轻时候他们一模一样的暗黄色画面,因这一场戏而加星。
杨晓翼一直都生活在梦中,直到她最亲的人一个一个离开,才如梦初醒。刘云石这个角色是我最欣赏的,他敢于担当、用生命守护对老首长的承诺。相反,杨的亲生父亲太苍白了,一生都在躲。
男猪喜欢的女的为了接近自己的亲爹,明知道不明真相的亲弟弟喜欢自己,还跟弟弟搞暧昧,觉得对不起弟弟就在弟弟犯事儿的时候供出男朋友背黑锅,喜欢男主的女的把别人当男主怀了孩子跑来找男主,三番两次自杀,男猪英雄主义情结爆发,就要把这女的娶了。这都什么深井冰啊!
喜欢南方的扮演者
虽然秦俊杰演的一高帅富官二代,不过跟他比起来,现在国内90后正20出头的演员演技都太shi了。
刘世军真完美
三星给秦俊杰
马伊琍还挺耐看
尹南方演出了标准的高干文男主
三星全部给秦俊杰饰演的南方。原先只是在八组看到一个“人设特别差的女主”的贴,然后里面就有这部剧的女主。里面提到了女主是怎样欺骗她弟弟并亲手造成一场错爱虐恋的……于是去b站补了南方cut。真的很心疼这个角色。当年总是穿着海魂衫,白衬衫和工装裤的意气风发少年,因为一个意外人物的闯入,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痛苦记忆。他真的像天使一样,从头至尾都捍卫着自己那一份纯真无邪的感情,捍卫着一个善良的人的坚守。秦俊杰的演技放在当时的年纪看是很可圈可点的。这个角色太热烈美好了。
132 马伊利
跟着老妈看的,虽然剧情狗血,不过么,居然还就是对剧情发展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