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偶像 小鲜肉有多少是真有料的,各种靠颜值和话题吸睛. 靠所谓的演技挣钱,好不容易有了一个 真正有才华的偶像,居然这么多人批他幼稚。 黄老师的菜能给人带来温暖,何老师的话能让人感到和谐,彭彭的质朴能让人感到心安。大华呢,平凡的生活里让人遇到了很多惊艳。蘑菇屋一开始就需要一个创造波澜的人设,或者说搞笑担当,翻一下来过蘑菇屋的艺人,没有几个人适合的。 陈赫综艺感圈内是很出名的,但显得太过油腻了,大张伟这种很有笑点,但又太过吵闹了。李诞池子这种太犀利也不合适。魏大勋我也很喜欢,但确实人设不符。蘑菇屋是一个世外桃源,他已经很平淡很温暖,需要一个能带来波澜和惊艳的人,大华是非常合适的。但是很多人都容不下他,中国人一贯喜欢把真正有本事的人挤走,不想更全面的认识一个人,只能坚持自己的固有观念,声声入心 第八期最后的独奏,如果看过的人,仍然觉得容不下大华,那相较于他为了节目效果做的一些幼稚表现,你的心胸真的过于狭窄了。中国的娱乐圈需要更多像大华这种,真正有才华的人。名校毕业,科班出身,有颜值有综艺感,这种人适合做偶像,有值得欣赏和崇拜的地方。
其实第三季应该是两星半吧, 肯定比第一二季低了。
算不上铁粉,但基本从第一季以来每一期都看了。我想第三季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让观众意识并想念大华的好?我觉得喷子们真是委屈他了。
猜想过大华退出后由谁来顶替这个位置比较合适,有笑点的艺能男星,像魏大勋王嘉尔都是成立的。然而节目并没有选择同类型的角色,而是由张子枫这个妹妹角色的加入,再次形成一个家庭的图像。我觉得这是为了后面下一季,大华的回归留了一条退路。
如果在第三季由同类型角色代入,那后面似乎大华没有回来的必要,或者一山二虎的情况也会尴尬,或者大华回来而顶替者离开,显然又会是一场口水战。
所以加入了另外的妹妹角色,是个安全保险的选项。但从节目的笑点制造来说,这个新加入的角色应该要有综艺感,够好玩。但张子枫显然不是。她的合理之处在于扮演过黄磊的“女儿”和彭彭的“妹妹”,尽管沉闷但不会出错。(而且清新好看)
又猜想了如果加入的是具备大华艺能感的“妹妹”角色呢。国内女艺人里既要搞笑,要年龄偏小,还要跟黄磊何炅至少其中一个熟悉,有父女感,不能跟彭昱畅有cp感只能有兄妹感的,恕我无知……还真想不出。所以张子枫大概是最优选项了。……想到加入的要是沈月啊什么的,那我就要弃剧了……
后面三四期还好,有起色。第三期的陈伟霆够活泼爱闹,张钧甯跟黄老师很熟悉相处方式很舒服,并且两个嘉宾均颜值在线,看着就舒服。(我实在是一个肤浅的观众。)
第四期也不错。我觉得亮点在潘石屹这里,慢且沉稳,还带动了子枫妹妹。这一期笑点也不多,也不吵,就是觉得舒服。
其实很多向往的生活里让人感觉舒服的片段,都是在那些人生阅历丰富跟黄磊何老师旗鼓相当的中老年人那里,真正有慢的感受。比如徐峥、王迅、黄渤、宋丹丹。第二季我最喜欢的是黄渤王迅他们来的那一期,几个中年人坐在凉亭下闲谈,看着夜色,远远看到了白鹤,轻轻地惊叹一声,抬一下水杯,周围都是老友。
但我实在不懂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嘉宾安排。我完全是跳着看,可能两期用不了十分钟。尤其是第一期,作为开头战,竟然选择了没热度没话题没流量没颜值的一群嘉宾(除了黄舒骏老师)。第二期你也不好看,也尴尬,难道选择他们是因为刚好要过生日了吗?
所以第一二期简直是口碑直跌,让人摸不着头脑。
最新一期,来了很多年轻嘉宾,但都是挺讨人喜欢的角色。有网友说“现在选秀节目出了一堆新人就往各种综艺里面塞”。但其实这一期的尤长靖李子璇等都是有实力、性格也不错,挺有路人缘的小鲜肉,所以还不至于那么反感。
因为我也是对那些难以消化又没实力只会往综艺里跑的选秀艺人厌倦了。
明显感受到黄磊老师的“憋屈”。向往的生活一直强调说是几多好友,一壶清酒,一桌饭菜的向往生活。但这么些不认识的小鲜肉,黄老师就只能是个高高在上的做饭厨子了。
还好后面老狼来了。无论是年龄还是节奏上都获得了平衡。
如果向往的生活想要重新起色的话,大华大概不能不回来。彭彭和张子枫只能老实乖巧。尽管彭彭也有搞怪时刻,但笑点制造的能力远不及大华,而这一季也明显感受到何老师的努力寻找笑料,努力扩大一个小小笑点的外延以加强效应,然而这种刻意容易引发尴尬。
我不开弹幕看《向往》,但听说之前的弹幕对大华的恶意很多,实在是委屈大华了。他基本完成了一个慢综艺里的搞笑担当,没有偶像包袱不怕出丑地提供足够的亮点,所谓的“油腻”无论是本质还是人设,一笑而过不就完了,他不是带给你欢乐了吗。
现在很多说想念大华的人或许就是当初说大华油腻的那一批观众。他还会回来了吗。
未完待续。(待更新。
刘宪华之前被骂,其实挺“冤”
两档王牌综艺《奔跑吧3》与《向往的生活3》于同一天播出,作为综N代,两个节目都进行了MC的调整。出演过《向往的生活》前两季的刘宪华因工作安排暂时告别,黄磊、何炅、彭昱畅、张子枫共同组成新一季的常驻阵容。
之前《向往的生活3》官宣时,对于刘宪华的离开,网络上有不少支持的声音。刘宪华因为《向往的生活》收获了极高的人气,但也遭到一些观众的批评,认为节目中的他“装傻”“油腻”“聒噪”。刘宪华离开,不论是节目组听从部分观众的意见进行的调整,还是真如他所说的因为音乐事业离开,是否会对新一季节目的精彩程度产生影响?节目真的就“朴实无华”了吗?
撇开《向往的生活》的借鉴风波不谈,就这两三年涌现出的十几档烧菜做饭的慢综艺而言,《向往的生活》是可看性最高、给人的感觉最熨帖舒适的(之一)。
一来,它有真正的躬耕生活。很多慢综艺的套路是:在中国找个有历史有特点的村子,住个三天两夜或者两天一夜,几个MC拉着几个嘉宾,做两顿饭,聊聊人生,灌灌鸡汤,再换个新的地方重复;没有真正的生活,一切都是走马观花。
《向往的生活》不然,它是真正“驻扎”下来的。第一季在北京密云,第二季到杭州桐庐,第三季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默戎镇翁草村,三个月、十几期的节目都在一个地儿录制。
当然也不要误会,以为几个MC三个月都生活在这里。事实是,从第一期节目录制到最后一期,大概三个月时间,每两次录制大约间隔10来天,每次录制个两三天,录制完MC和嘉宾都离开蘑菇屋各干各的去了。
节目能够给观众一种连贯感,这既得益于剪辑,也得益于节目组前期的大量准备。比如录制之前大半年时间就在蘑菇屋前后种植和设计了一大片农田,种植什么农作物也经过事先的安排。
有充分的准备,有固定的“家”,有足够长的时间周期,这些都为嘉宾们的劳作创作了条件。
《向往的生活》的模式最为接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力更生,自给自足”,MC们是真的在插秧、采蜂蜜、挖笋、做土灶、砍柴、烧火、做饭的,这一方面满足了国人“经营生活”的想象,另一方面真实的烟火气息也让节目有贴紧感,观众羡慕却不会嫉妒。
二来,《向往的生活》有三大宝,何炅、黄磊和刘宪华。第二季导演陈格洲在采访中曾说过:“做真人秀即是做人物,核心MC决定了整个节目的风貌。”一语中的。先说众望所归的何炅和黄磊,他俩真的是《向往的生活》的“团魂”。
《向往的生活》除了劳动外,另外一个核心环节就是待客。何炅人缘非常好,周到细致,温暖熨帖,场控力极强,可以尽可能面面俱到地照顾到每一位来宾。
作为另外一个“家长”,黄磊的个性刚好与何炅有一个互补,黄磊憨实却又狡黠,睿智又诙谐,与何炅碰一块,两个中年男人可以碎碎念个不停。
当然黄磊最大的魅力还在于他烧得一手好菜,但凡是客人说得出的,他一般都做得到,哪个菜系都不在话下,各种食谱熟稔于心。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加上嘉宾津津有味的吃相,《向往的生活》俨然一个吃播节目,常常看饿了观众。
现在的争议焦点在于刘宪华。
何炅、黄磊两个人都不可或缺,但试想一下,节目如果只有他俩作为MC显然也是不行的,他们很“稳”,就需要有人负责“跳脱”。毕竟不可能砍柴烧火搬东西都让两个中年男人干吧,迎来送往的空隙若只有两个人,哪怕是相看两不厌也会有无聊的时候,这个时候,一定需要一个“忙内”的角色打下手、做润滑剂。
那么选谁呢?第一季导演王征宇曾在一个采访中谈到,节目组也不是没有想过一些流量明星,但考虑到流量明星大多放不下偶像包袱,或者对中国农村很熟悉,缺少趣味感,于是选人方向就转向了:年纪小,长得好;放得下偶像包袱,有艺能感;对中国农村不熟悉,最好是ABC。最后锁定人选为刘宪华,人还是导演特意飞韩国去请的。
刘宪华很好地与黄磊、何炅形成了一个平衡,他活泼、外向、善于交际(很容易跟客人打成一片)、脾气好、叫得动、没太多偶像包袱、时不时就来点音乐,给节目增加了不少灵动气息(确保不冷场),节目的后期组因他也省了许多功夫(不用费心找有趣的素材)。
但伴随着节目的播出,刘宪华的争议也多了起来。可能是因为剪辑,可能是因为人设,不少观众觉得他“油腻”、“作”、“好吃懒做”(尤其是第二季彭昱畅来了之后)。这下好了,《向往的生活3》刘宪华真的不来了,节目因此变得安静、清新、朴实无华了吗?
节目的确是变得安静了。而何炅和黄磊明显变“忙”了,因为扮演综艺咖角色的刘宪华不在了,他们就得多说来增加素材,难怪黄磊时不时就说他想念大华。
《向往的生活2》,刘宪华与彭昱畅是同龄人,一动一静制造出不少火花,在刘宪华“衬托”下,彭昱畅显得更加讨喜。但《向往的生活3》刘宪华一不在,彭昱畅就回归到安静老实的本色,话少,只能等着被CUE,而不是主动制造话题和笑点。
笔者个人觉得彭昱畅演技挺好的,但公正地说,他的综艺感并不强。节目组拉来张子枫作为彭昱畅的搭档,可是两个人属性相似,都安静乖巧,虽然惹人疼惜,但笑点的确是偏少了。
同样很忙的是,节目组的后期。
从先导片和播出的第一期节目(尤其是嘉宾缺席的先导片),其实是可以感到后期素材的匮乏的——这也是为什么先导片要用那么多镜头去拍“锅碗瓢盆”(柴犬“小H”和“小O”的四只崽子),以及“彩灯”(番鸭)、“苏苏”(奶牛),只能靠它们来撑场面了。
首期节目请来的嘉宾有四位是05届超女的成员,叶一茜、纪敏佳、黄雅莉和周笔畅,另外一位是歌手黄舒骏,他是黄磊的好朋友,也是超女的评委。
按照《向往的生活》的惯例,劳作完,就是吃,吃完就开始聊。因为这一期嘉宾都是彭昱畅和张子枫的前辈,也都是歌手,加上俩人不像刘宪华那样“自来熟”,所以他俩几乎没有存在感,主要靠何炅与黄磊负责“应酬”。一堆人开始怀旧,开始复盘当下的生活,开始掉眼泪,开始煽情,开始讲大道理……跟其他爱煲鸡汤的慢综艺越来越像了。
这下弹幕里又有许多人怀念起了刘宪华,人们这才发现,综艺节目里有一个综艺咖的人设,究竟是多么重要了。虽然可以理解观众“入戏太深”,因为节目“讨厌”一个人,但还是有必要做适当的提醒:无人设,无娱乐。
一档节目要有冲突、有波澜、有爆点,必然就有人设的经营和安排。不必将人设作为一个负面词汇,它是中性词,就如同教师上课要有教学设计一样,人设只不过是更方便于节目组达到它企划时设定的宗旨和目标。
所以你看《演员的品格》和《向往的生活》里何炅是不一样的,《极限挑战》和《向往的生活》里的黄磊是不一样的,同样地,《声入人心》和《向往的生活》里的刘宪华也是不一样的。人设不等同于艺人本人,人设只不过是他们完成的一个角色而已。
少了刘宪华的《向往的生活》,或许“朴实无华”了,但从先导片和首期节目看,也少了灵动和笑点,多了煽情和大道理。
彭昱畅和张子枫很难一下子蜕变为综艺咖,这就需要节目组在嘉宾的选择上下功夫,多找像宋丹丹这样的自带喜感的,与MC熟识的、能够打成一片的。如果还是请一些不那么熟且不尴不尬的,动不动就打情怀牌,节目的趣味性或许会大打折扣。向往的生活里,有家人,有朋友,有劳作,有美食,有其乐融融,也一定不能少了趣味。
——首发澎湃新闻——
每季都追,这一季也看了好几集,感觉没有之前有意思有趣,一点都不下饭。
前几季生活气息浓厚。早晨起来泡一杯猴菇米稀,洗洗前晚的餐具,午餐、晚餐都有做饭吃饭的详细分解镜头,能跟着学习怎么做饭。嘉宾好多都是老朋友做客,来了也是各种劳动,帮忙准备食材,其乐融融。
现在早餐、午餐基本没有了,饭后洗碗没有了,只剩晚餐,做饭镜头还没几个,教程也很应付。有的嘉宾来了,很懒,节目里看不见干活,来当大爷的???还有张子枫,嘉宾来了,不招呼不热情不说话,黄磊洗菜做饭,她不帮忙,在旁边蹲着,exm,你来常驻干嘛的???
最新一期来了一堆,对,就是一堆,不知道是谁的嘉宾,十几口人,难为黄磊做饭了,真的累。而且都不认识,来节目就是为了上综艺艹热度混脸熟,exm?这还是那个做饭聊天的生活节目吗???
以后可能不追了,没意思,无聊,还用看见一堆不认识的36线。新来的mc特别无趣,不知道来干嘛。
一直是节目的老粉。从第一季就开始追,喜欢很会做饭的黄老师,很温暖又会照顾人的何老师。会调气氛又帅气有才华的大华,真的很享受这种温情搞笑的真人秀。第三季大华走了很不舍,但第三季我还是特地屯着想一次性看个过瘾。听网上说第三季不怎么样我还不信。没忍住提前看了。真的是所有都尴尬到极点,房间格局太小。好像所有东西都挤在一块似的,很阴沉的感觉。嘉宾请的又不熟。新加入的子枫只会发呆和傻笑,存在感极低…鹏鹏也只会干笑和猛吃。两个人一点综艺感都没有。何老师变成了动不动就哭的小男人…黄老师彻底变成了厨子。所有的人都在尬聊…微博营销cp真的太过了,看着很厌烦。真的想说有些人真的是不适合综艺。安安静静演戏不行吗?非要当个综艺咖,看了就想摔电脑。我曾经《向往的生活》已经不在向往了。真的是太生气了!节目组和那些人的粉丝是绝对不会理解我们这些心心念念好久了心爱的节目被做毁的感觉…从来没有豆瓣评分过。这还是我第一次,真的很失望…
作为向往的生活的粉丝,看完这几期节目,总觉得有必要说一说自己的观影感受。
第一季虽然有很多不足,但确确实实的在生活,包括大华成长搞笑。第二季稍微走上商业化了,也还是有许多精彩的表现。
这一季的节目给人的感觉,是完全变成农家乐场面,流量嘉宾太多,一天一夜就换嘉宾。鸡汤太多了,略感油腻,希望能少一点鸡汤,生活就是生活,希望这个节目不要为了流量丢失原来的向往吧,保持初心,方能始终。
《向往的生活》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一档综艺,我甚是还想过要去那实习。
但这一季,我一期都没看下去。
《向往的生活》是以“慢综艺”的模式呈现的,重点就在于“生活“二字。前两季主打的也一直是“安逸”、“悠闲”的关键词。而到了这一季反而变成一种快销式的“农家乐”。
根本原因:流量太多。
不是说流量不好,而是流量明星更像是娱乐化生产中的“商品“,固定的人设给他们带来了天生的疏离感。而一个半小时的时长,和与日俱增的嘉宾量,均分到各个明星头上还能剩下多少时间呢?无非是走个过场罢了。
显而易见的变化就在于,原来的晚间围坐“茶话会”已经变成了新朋友们的“快乐大本营”。快乐大本营在这里不是贬义词,而是放在以生活感为主的慢综艺里,显得不伦不类。
黄磊、彭昱畅、张子枫这种非偶像派的演员们又和流量明星圈子不同,每期来的人几乎都是陌生人,第一次见面的人又能要求他们聊出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呢?《向往的生活》另一大亮点就是所有mc都有着极好的国民度和路人好感,但他们走得都不是综艺感极强的mc人设,很难像大华一样调动起流量明星的娱乐点来,而自身的亮点又被流量明星的大量堆砌压了下去。
好感度mc和流量明星两个节目加分项错误叠加在一起造成了反作用。
放弃第三季的《向往的生活》了,初心偏了,很难改了。
看吧 都骂henry 但这个节目明明需要henry
没有刘宪华居然变难看了
可能真的是太过期待了,导致很失望。刘宪华在的时候觉得他有些烦和尬,但一没了他,就少了很多欢声笑语也没人调节气氛了,彭彭和子枫性格太相似了,太闷了,也可能是第一期嘉宾的原因,看起来不熟,强行煽情。
社会我瓢哥 狗狠吃得多
就想看黄磊做饭 但首期嘉宾没有综艺感 尬聊 🐶儿们太抢镜了…… 还有 鹏鹏胖成球了
有些话真的就是为了说这些话而说这些话,非要强行升华情感好尴尬。然后还要告诉生活轨迹已经完全不一样的人:啊你们以前一起比赛啊你们感情不一样啊你们是老朋友啊好珍贵啊这个那个的,真的没必要,对她们有些人来说就是一起参加了个比赛,仅此而已。黄磊真是太喜欢说教了。节目组也是喜欢塞人,全是选秀的那期感觉黄磊脸都变了。扣一星因为我最爱的丹丹老师没来。
这季的主角应该是我“瓢”哥了。
大华在的时候觉得他聒噪,大华不在了,才发现没了他这节目会多尴尬。张子枫作为演员讨喜,但是在真人秀里一直呵呵脸,真是要令这个已经透出尴尬的节目雪上加霜……
各位明星,你们看看彭昱畅,还好意思炒自己是吃货人设么?然后,get到子枫妹妹的美了,黄雅莉随便给她一拍,都是好看的。常英啊,您啥时候再来?
这一季没有大华才让人发现大华在节目里的作用。他像一个纽带连接起何老师、黄老师和彭彭,没有包袱和架子地去逗笑大家,自然地去亲近初来的嘉宾,主动消融他们的陌生感和紧张感。希望下一季大华能回来,没有哥哥陪在身边的彭彭看起来有一点小孤单。另外,虽然有很多嘉宾,但节目气氛几度尴尬,慢综艺也是需要综艺感的。
锅碗瓢盆真的太可爱了!期待“何喂狗”的日常!
事实证明《向往的生活》还是需要大华这样的人常驻,伤春悲秋太多了,彭彭和子枫都是好孩子,但综艺感还是差了点
先导片看完了。第一季觉得大华太烦,第二季觉得比第一季强点,到第三季没有大华的时候又感觉缺了些什么。ps:彭彭怎么胖了:-(
大华最后出现真温暖
没有了大华,感觉没那么欢乐了
原来大华才是这个节目的灵魂~~~
居然有点想henry哈哈哈哈哈哈 听他们聊天说话就很开心
彭彭的脸也太圆了
想念大华,新人存在感好低,第一期后面尬的一批,强烈要求邀请贾玲沈腾,要不宋丹丹徐峥再来一期也可以。
张子枫真可爱!!子枫妹妹越来越漂亮了!!喜欢这种暖暖的恬静的生活,这就是我们向往的生活呀!!不需要刻意的搞笑,有笑点是神来之笔。。并不觉得尴尬,没了某华,接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