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HBO的纪录片……
1.比另一个电影版的更全面反映2013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侧重于受害者的角度来观察整个事件☞到2016再聚首来结束影片,整个剧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 2.最难搞的可能就是这种吧,对方不认为自己的所做作为反社会反人类,对他人造成了不可弥补且持续一生的伤害……
这是一部不需要用手法和技巧去分析的一部电影。在周五的时候,埃及西奈半岛清真寺发生了恐怖袭击,造成了115人死亡,120人受伤。而美国,几乎时时刻刻都发生着枪击案。不知何时,我们对这种行为已经司空见惯,一个一个的伤亡对我们来说只是数字。在中国,我们甚至第一反应会想,这个事故人数是35人,没超过36人,领导不会被免职。我很惭愧的说,当电影开始,我看到波士顿爆炸惨案的伤亡数字“仅仅”是3人死亡,几百个人受伤,甚至会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我们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但当电影的深入,聚焦到每一个个体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个想法是多么的荒谬绝伦。可能一直以来我们集体意识的灌输让我们忽视了个体人性的关怀,很幸运,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每个个体人性的光辉一面,在面对灾难后虽然有过痛苦,迷失甚至几乎丧失自我,但最后依然可以勇敢面对人生,重新起跑。
有一个广告创意是这样的:
主持人问一名男子,"在澳大利亚的xx洲,你觉得这里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是多少呢?",他是这么回答的:70人差不多吧。
但当他的所有亲属249人(这个州实际每年死亡数字)迎面向他走来时,他愣住了。
现在,他会回答多少人呢?或许,你也有了答案。
愿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不再有悲剧,愿每个个体生命能被重视。
在自己跑完半程马拉松后看这部电影,这个时间结点是不是有点意义!
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也没有过度渲染的英雄主义,感谢导演尽最大努力还原了爆炸事件的真相,还原每一个受害人不幸的经历。真实的人生起伏比一部好莱坞大片更能打动观者,而不是把目光仅仅停留在那场惨绝人寰的伤痛上。
只有在天灾人祸时,才会觉得人类如此渺小,渺小到无能无力,但是又是如此坚强,坚强到可以重新面对不完整的自己,重新面对人生的路。
影片对动容的莫过于最后对于受害者的采访,还有3年后波士顿马拉松的比赛现场。三年后,重新来到赛道的马拉松选手,装着假肢跑完全程,和妻子相拥而泣,这三年,他和同样失去一条腿的妻子一定承受了太多,祝福他们……
人生从来没有完美,坚强不是喊口号,而是如何在痛苦中一步一步真正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承认那就是自己的人生,并且把它过的精彩!
愿生者坚强,逝者安息!
People came here for cheer, for their family and strangers.The finish line means happiness but they took it. But now we get it back.自小到大,学历史背政治,也许是我个人理解力太差,一直感觉中国孩子好累,打小背负血海深仇。我们不断的教育自己的子孙回看历史,重温回忆,不是为了要每个人做个国骂爱国者,更不是但凡有点不平都能上升到爱国主义角度,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再落后,落后要挨打,要防微杜渐,不要在相同的地方摔倒好几次,是要知道仇恨永远无法用仇恨偿还……
珍贵的素材,一眼就能看出女性导演的作品,温和动人。那部电影也是很良心的实景还原了。
消灭绿毒人人有责!
主线是几组受害者家庭的康复重建生活的过程,海报上的假肢是创伤也是三年后重新出现在马拉松终点线甚至参赛的见证。再结合第一手的触目新闻现场影像直至抓捕到罪犯的一系列宣扬美帝的伟大。恐袭固然可怕但随后的措施举动不得不让人对这个国家肃然起敬,包括对凶手的介绍和死刑的辩驳,要死也做美国鬼吧
Humanity will always shine through the darkest time. 哭崩
真实地经历了波士顿从爆炸案发生,到全民空城捕捉嫌疑犯,到后期大家一起彼此鼓励,打响“BostonStrong”的口号,给城市注入生命力与凝聚力。这段经历,让我爱上了这个城市,哪怕她有一段触目惊心的伤疤。
作为一部意在抚慰人心的纪录片,它成功了
没有追问,没有思考,美国版《知音》
煽情对于此片并不是贬义,如果《恐袭波士顿》讲的是追捕,本片讲的就是疗伤和治愈。丰富的一手影像资料让全片保持着丰沛的情感,眼泪从头流到尾。
正好可以和《恐袭波士顿》一起看。中字百度离线:magnet:?xt=urn:btih:1ec262c65231bb608a244a6de3dd511bbf409ce9&dn=
任何针对无辜平民的恐怖袭击都是可耻、傻缺、没人性的! 8
非常真实,非常完整~信息非常丰富全面~完整不仅体现在报道事件上,也在人物表现上~声音照片影像剪辑切换非常棒~成熟的纪录片制作,impressive
之前只知道这个这个新闻,看完才了解这场人为灾难背后还有这么故事。吕令子虽然出现的不多,但每次真的都是泪点。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医生说很多人以为截肢再安上假肢就结束了,其实不是,这是一个慢性病。对于截肢的人来说,之后要承受的比当初做一个手术难多了T_T幸好大家都还在往前,Boston Strong!
哭
声泪俱下。那些伤痛与经历没办法感同身受。不管是赞成对梅兰德执行死刑或者终生囚禁都是受害者他们各自的选择。最后站在波士顿马拉松终点线上的幸存者们哭泣相拥打着招呼,用他们的痛苦与坚韧告诉未来无数美好的日月:生活将会继续。有的人走出来了,有的人未必。7.6
我以为是沃尔伯格那部电影,没想到居然是部纪录片……
基本不出人意料的纪录片,无论是内容还是结构。动人的在于题材,素材可贵,但制作只是差强人意。法庭审判受害者希望不要判处死刑的一段最为动人。
一面是爆炸后幸存者艰辛难熬躺在病床上,坐在轮椅上,进而装上假肢从头迈步,一面是警方网罗线索锁定嫌疑,交火,搜索,抓获死不悔改的弟弟,判其死刑,两面皆触及人心,曾是充满胜利喜悦的终点,成了伤心之地,也成了站立的起点。
认为这部片的使命是情感向,而非理智向。它把这个使命完成的很好。也并没打算像新闻或社科类去剖析这个话题。呈现了三个伤者家庭漫长的回暖期,感觉拍出了人性。一手资料很棒啊。
拍得很好,素材丰富,剪辑有感染力,美国式励志,充满治愈系感情力量,可以和剧情片一起对比观看
幸存者们了不起,非常感人。肇事者部分叙述不够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