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而我,恰巧动心了
惊叹于全度妍的演技,把一个暗恋老师的山村贫苦学生演得七平八稳.在这个偏僻的小山庄里,康俞把暗恋老师当成她学习之外的唯一乐趣和动力,只要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康俞都会努力地去完成.
少女在暗中萌动春心,眉眼之间尽是藏也藏不住的春色流动.那就是我所认定的爱情吧,山更清,水更绿,月更明,风更柔,琴更悦,漫山的红花绿野,而你,恰巧出现了;
而我,恰巧动心了.
2 ) 记忆中的风琴
如果故事搬到今时今日的社会肯定闷透了,情节也说不通.然而在当时不同年纪的学生能编在一起上课已是幸事.所以看到学生要背着弟妹来上课,或是要爷爷送上早饭,甚至要攀山涉水上学去,情节及画面写实兼纯朴,不禁唤起会心微笑.
3 ) 青涩的美好
十几年前的影片了,今天总算是认真地看了。全度妍的演技让人惊叹,将情窦初开的少女情怀演绎得丝丝入扣,片子是典型的韩国式叙述,没有了《八月照相馆》里韩国人最爱的绝症,娓娓道来的平淡故事却更显得真实,可惜结尾的照片里暗示这段师生恋最终开花结果有些画蛇添足,懵懂少女青涩的暗恋就应该无疾而终才对吧,才会在以后漫长的人生岁月里成为弥足珍贵的回忆,也许是我太悲观了一些,总是担心这段美好的感情最终就变成了诗经《氓》里描述的那样变了质。
4 ) HE就像是含着一颗苦涩的巧克力差点咽下却突然发现最里面是甜丝丝的糖一样的惊喜,从眉头微皱到怦然心动,最淳朴的戏配上最治愈的结局
是HE呀!!!结尾拿着很旧很旧的唱片外封的女人一眼能认出来就是全姐,但是乍一看照片上男的不是李秉宪啊,还失落的以为是红艳又买了张一样的唱片,嫁人后在怀念过去的时光。还好片尾大照片看的清晰了,居然是HE也太美好了叭呜呜呜,我甜的满床打滚。从前的日子过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淳朴的美好,是你边吃零食边看着我的日记发笑,是我听你说了一句就摘下树上的樱桃,是你认错人恶作剧掐我的胳膊 我便开心得在山里又叫又笑,是夜里我差点以为你要亲我结果只是打蚊子又害羞又恼怒地嘿嘿乐着蚊子咬得好,是你在我斗气不去上学的时候推着自行车爬坡来家里找我,是我望着月亮心里却是你的模样,是你莫名其妙找我茬说我玻璃擦的不合格,是我看别人要伤害你什么也不顾冲上去咬住人家就不松口,是你说无论如何红艳才是最了解我的人,是我都不知道lp是什么却一定要送你一张完好的唱片,无论是不是HE,那段淳朴清澈得像溪流一般流淌过的美好岁月也会如记忆中的风琴一样一直回荡在我的脑海里。而居然是HE就更让人心头一甜,本来已经最好怀缅的姿势,却发现啊原来会拥有呀,失而复得的惊喜。你的心随着破碎的唱片一起碎了,我送你一张完好的唱片,你带着它,回来娶我,怎么这么美好呀呜呜呜
电影里其实反思了重男轻女的问题,里面多次描写到红艳的家庭重男轻女的问题,红艳是家里最大的姐姐,后面都是弟弟,也算是农村典型的追男宝家庭了,必须要生到男孩才能停下,女孩也要牺牲自己的青春年华和学习资源去抚养男孩,而电影结尾的照片能看出来红艳和姜老师的孩子是两个哥哥和两个妹妹,从红艳追男宝的家庭变成了“追女宝”的家庭,站在现在的角度我无法说这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女性生育的代价更是想都不敢想,只是对于那个年代的红艳来说,或许能算一种安慰吧。我治愈你心里的伤,你治愈我家庭的伤,我们共同走过一生,对那个年代的他们来说,或许就够了
5 ) 记忆中的风琴
这是这几天看了那么多部电影中唯一一部特别有感觉的电影。 全度妍演的太好了!虽然这是1998年时候的,但当时的她已经有拿戛纳影后的实力了!本来这部电影是冲着李秉宪大叔去的,结果完全被全度妍吸引住了。 记忆中的风琴,还有另外一个译名,叫做《为你写日记》,要我选的话,我还是喜欢《记忆中的风琴》这个译名。等你看了结局你就知道“记忆中”这三个字用的有多妙了。其次是风琴,(^_^)我也来当一回老师,风琴呢,实指物,其实是借代李秉宪老师。所以没有才情的我们,如果去给电影取个名字的话,搞不好就会很俗的写《记忆中的老师》,这还算好了,要是写《难忘的老师》,那就囧了。 李秉宪这个老师太有意思了,边吃零食边看学生交上来的日记,还看得那么兴奋,我一开始还没想到这个问题,现在想来他一定早就知道全度妍童鞋喜欢他了。 电影里面有很多好玩的场景。有两幕我觉得我应该会一直记得。一幕是,全度妍看着月亮时,月亮变成了李秉宪的脸,接着李秉宪的脸变成了另一个女老师的脸,然后镜头切换,变成李秉宪在看月亮。两个都在暗恋的人,那一刻心情是一模一样的。另外一幕是火灾的时候,感觉到全度妍演的好就是在这一幕,没有台词,没有呼天抢地,但是几个拉扯,提水,泼水,摔倒的动作就把她对老师的那种爱表现出来了!反过来想想某某在某部灾难电影里的表演,还是全度妍更懂的把握尺度啊,没有那么用力在演。 我一直觉得电影是用来讲故事的,所以如果能听一个完整的故事,那已经算OK,如果这个故事能够吸引住你,那就太好了,要是这个故事还感动到你影响到你,那这部电影有多好,不用我说,你自己都能体会到了。好电影就需要这样,即使是土土的李秉宪再加上更是土土的全度妍,这部电影都不会有土土的气质,因为他和她的故事是个值得用两个小时的时间细细讲的故事。 ^_^另外一个女主角呢?看完电影你就知道我为什么要忽略她了。
6 ) 记忆中的风琴。
如果人生没有了记忆,就好比入眠没有了梦。
这是我的印象里,《记忆中的风琴》一直想要阐述的东西。一个16岁的小女生康俞,在乡间小道上遇到了从汉城来支教的21岁的金老师。从小在乡村长大的女孩,感觉他和她就像两个世界的人。黑色的外套,清洁的头发,英俊的脸庞,淡淡的微笑,得体的话语。他向她问路,她却久久地低着头,然后飞快地跑了开去。然后躲在冬日的枯草间偷偷观望。在那一刻,春天在她心中慢慢地萌芽,让她明白,自己真的,真的已经长大了。
后来,她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刚调来的她所在的5年级的班主任。她偷偷地看他,课堂上,吃饭时,放学后。她觉得,有他的日子,阳光是那么地明媚。她对他一见钟情,而他却暗恋着另一个比自己大的漂亮女教师。这样一个开头,并不新颖,让我们很容易就猜到电影的所有情节。但我还是忍不住地往下看,并且心甘情愿地被她感动。
这是一部老韩国电影了。全长118分钟。1998年作品。主演是全度妍和李秉宪。影片中,男女主人公的装扮在现在看来都非常老土,却是属于那个年代的记忆。全度妍拍摄此片时已26岁,却把16岁少女怀春的喜悦和忧伤演绎得淋漓尽致。李秉宪也是凭借这部电影拿到了当年平壤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和其他非搞笑类韩剧一样,《记忆中的风琴》非常注重对氛围的把握。并且对少女情节的刻画入木三分。
她坐在门口石阶上,披着粉红色的毛衣,仰头看着黑夜中满天的星星,洁白的月光下,她想,若是他在,若是他与她共赏一轮明月,即便不说一句话,只是彼此远远对望,那该有多好。可是,那时的他,却在和旁人狂欢。
她在课堂上,偷偷抬眼瞧他。看他的容貌,看他讲课时眼睛里的神采熠熠,看他微笑时嘴角微微弯起的弧度。她记得,那时,有阳光从破烂的窗户上照了进来,打在他身上,明亮而又温暖。
她躲在门外,看他在水池边洗脸,水珠溅在他身上,她想跑过去帮他擦干,可是终究没能鼓起勇气。下雨天,她站在门后,静静地看着雨中撑伞的他,仔细地捕捉他不清晰的语句,那时,她想,自己是快乐的。
她伏在地板上写日记,把自己心里朦胧的想法全部写在了日记上,她知道,第二天,他将像看其他孩子的日记一样看到自己的日记。可是,为什么那么多天过去了,他依旧无动于衷呢。
劳动课上,他帮她提水。她低着头,拨弄着衣角,她说,老师,还是我来吧。让别人看到不好。然后,她就那样,看着他含笑离开。她想,他的这缕微笑,是为她而绽放的,虽然持续的时间是那么地短,可是,已经足够了。
他终于还是要走了。孩子们都去送他。惟独她没有。她托别的孩子送他礼物,那是她为他买的淡淡的风琴音乐。她站在暗处,看他接过。然后上了车,在汽车启动的一刹那,她又忍不住跑了出来。尘土飞扬的道路上,她不顾一切地向前追赶,汽车越来越远,她的泪水终于流了出来。她说,我只是希望,希望多年以后,你还记得我。
音乐。画面。人物。情感。是韩剧一贯的特色。我喜欢这种不讲究情节的电影。因为它表现出了生活里最本真的东西。清澈的爱情故事,生动细腻的心理刻画,极至描写的细节,婉转唯美的画面,如流水般感人的音乐。或许,我想,这就是《记忆里的风琴》最让我感动的地方了。
其实是个非常简单的她爱他爱她的单恋故事,甚至好多情节都很俗套,可因为情感质朴表演真挚,加上乡村背景很接地气,所以整个影片呈现出了爱情最美好的模样,当时的全度妍已经二十多岁了,演学生也并不突兀,用作文倾吐少女心事,有种老派的大胆。
细腻质朴动人非常,还完美规避了同类型题材下所有狗血桥段!大全把少女情怀总是诗演绎的活灵活现!彻底满足了我看饼露大白牙笑的欲望!他笑起来真是尤物啊尤物!关于若干年后他们如何牵手导演的留白恰到好处,最终的圆满就和最初的酸涩一样构成了独属于他们的旋律。可以说是我心中师生恋作品的No.1
大学时看过同名小说;章子怡和周冬雨,都不是全度妍;难得年少的李秉宪有点羞涩,而非痞气十足。
韩国电影就是不传递什么价值观,看了好像没看,不过会有淡淡的感动,人物显得都很真实,李秉宪也不是什么伟大教师,全度妍也算不上青春女学生,但是就比山楂树那种看着舒服多了。26的全度妍演十几岁的乡村傻丫头竟然毫无违和。。李秉宪29充21。无法想象同一年全姐姐还演了快乐到死的荡妇,只能说是演技
只想给五星。美丽的乡村,淳朴的村民,家有各种状况、却依旧坚持上学的学生,以及从城里来的扫盲的年轻教师……这样的场景不禁会想起父母那一辈的青春,大概也是这个样子。仿佛文明和未知由老师带来,每天的生活不再单调,而是有了憧憬。记忆就是这样,将丑陋遮盖,充满了美好和温馨,多像优美的乐曲,虽然抓不住,但始终在耳边荡漾。一直就认为和全度妍最搭的银幕情侣就是李秉宪,就像薛景求与文素丽。李秉宪演的不露声色,与角色合二为一。而全度妍的“十五岁”也不违和,真的很村姑。
好淡,好文艺,两端无疾而终的感情,血书到底写得啥啊?
老唱盘 旧皮箱 装满了明信片的铁盒里藏着一片玫瑰花瓣。你看着星星,我看着你,这样,一直到永远。最后两人在一起了,在一起了!!!
三星半;乡村小学的场景很真实,纯真的、淡淡的情愫始终未出口也很美好,丝毫不觉做作,这才叫青春片!
物是人非。
60年代韩国农村教育了解片,第一感觉是《我的父亲母亲》。26岁的全度妍演五年级的小学生太惊为天人了。李秉宪青涩的文青感觉也很到位。自然纯真什么的果然最好了
韩片一如既往的温情质地 但没有靠太多花哨的唯美来包装 洋溢的更多的是朴素的暖 很容易想起《我的父亲母亲》 《记》由更多写实而生动的细节串联而成 《我》则感觉更偏重意境 当剥落所有的背景色 只剩下那一年章子怡如山花烂漫的笑容
能成为回忆也是不错的,只有些许遗憾和心酸。或许,每个人心底都有这样一段往事,这样一个永远无法忘怀的人。看到最后,满眼的泪。全度妍演得真好。真是精灵般的女孩。他俩看着那么般配那么让人心动。只不过,童话只是书上的。
时年26的全度妍演一个乡村大龄小学女生的戏基本不违和,这很难得,家庭里大大咧咧的家姐,学校里笨拙固执的纯爱女,切换的非常自然。画风是标准的韩国90年代电影,配色卡通化,胖胖的画幅跟逼近又呆板的取景,不过打光实在太舞台化了,人物在室内光源的时候还有个生硬的侧影,这灯光师不行啊。散文化的流程很自然,多用跳跃和停顿衬校园内的喜剧百态。李秉宪的女教师被未婚夫带去国外留学,而全度妍痴恋着来自汉城的李秉宪,这种阶梯式的地理落差是爱的由头也是悲恋的起源。总是脏脏的小男孩,智力缺陷的女孩,在教室里旁若无人打架的男孩们,和燃着火炉的教室一样,是东北亚都有共鸣的过往。
2000年看的最好的韩片《我心中的风琴》。第一次见识了全度妍令人乍舌的演技,在十年后的今天,因为是少有的,全就是为了演员而生的。此片的结尾字幕一定要看完,导演真的很用心。
唤醒老夫的少女心呐,单相思又如何,每晚想着他入睡,清晨盼着他醒来,结尾情难自已哭到涕泗横流,全度妍二十五岁演情窦初开少女天然去雕饰,哪怕直到结尾也只是眼中含泪,却能惹人痛哭,跟《快乐至死》竟然是同一年,Don't break the heart that loves you by Connie Francis, Partita No.1 in g minor, BWC1002,
穷得水当午餐的学生。害羞的熟女合手放大腿前,耸肩,低头。他们也吃寿司。痴情人往往把月亮看成喜欢的人的脸。女人跟女人急了,是会使出咬的手段的。师生恋比较可能性不大,所以她只能把美好的回忆寄托在那一盘音乐上。乡下风景不错,小孩子真是可爱啊。
看得版本质量差死了,电影质朴而感人
《记忆中的风琴》和《密阳》里的女主角是同一个演员,她叫全度妍,戏路够宽,反差够大,戛纳影后,名不虚传。
老师从少女身旁走过而不着一眼的时候,不由想起了那棵在佛前等待了五百年只为一夕开花的树。字幕中的照片实在惊到了我,反复细看辨认,弥漫全篇的淡淡的忧伤就成了缓缓流淌的喜悦。原来,那样质朴的纯净的直率的真挚的炽热的感情终于像是黄沙泥地的小山村里的野花一样开放了。浪漫到极致。后来的后来是怎样发生的呢?一定也是段长长的有趣的故事,却已似乎不再重要。而最初的最初,始终如老旧的唱片一样珍贵美好。
艰苦的生活条件并不能阻止花期雨季的来临,匮乏的教育背景也无法遮掩天然质朴的樱桃红妆。这段《记忆中的风琴》声是不敢言不可语羞嗒嗒的性启蒙,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不自知不自觉成熟和绽散的青春期。新世纪前夕的物与景令人感怀年华匆匆也让人慨叹时光不再。世事无常,有些美好只在含情脉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