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永远高大上,永远有一堆反派想杀他,反派杀主角时永远都是磨磨唧唧,主角被杀前永远都有人挡枪,两个同时爱上主角的女人必须有一个得死,没有相认的父子临死前必须相认,憨厚老实的配角总会因为憨厚老实被杀,从良的反派最后都得死,大反派永远凭自己的想象力在报仇,最后时刻被已经控局的内奸揭秘,然后内奸被剩一滴血的反派反杀,军阀和警察永远让人恨得咬牙切齿,看守牢房的永远是最赚钱的职业,民国时期的电视剧想上央视,最后都得往抗日的路子上走!
淑贞(田青他娘)被她夫君卖掉,女人是物品,最后大结局和徐木匠成亲前,徐木匠也死了。最高光戏大结局卖了田家大院,支援起义
田丹丹:爹爹败光家产,让她成为村妞,被她娘卖掉当童养媳,给弟弟换食物,长大后被童养婿抛弃,孒然一生,郁积在心,患胃病而亡,一根筋式为梁家田家两家奉献付出自己的人物,公公婆婆真是那边对他们有利,就去那里住一阵,不行就回去靠前儿媳养,儿子新媳妇落魄了,就可以和儿子新媳妇儿住一起快乐了哈哈
窦华(女权思想萌芽者):被拐差点成了压寨夫人,被退亲,又差点和能文能武的田青当了一对鬼夫妻,几出几进为爱人情敌进监狱,后来大结局差点又被强(阴影,编剧为啥就爱这种戏),好在她文化水平高和思想开阔(当记者办出版社做宣传),和徐木匠带领田青爱国,两人共同发家致富,结局豆花在家看孩子,唱走西口和婆婆一起等田青归来,时局动荡的悲哀
翠翠:失去青梅竹马的爱人,给夏三爹(田青对头)做姨娘,走西口被五十岁的老槽糠囚禁,失去了自由,最后在土匪爹帮助下开醋坊,结果因为一个误会,死在土匪爹枪下
裘巧巧:她爹是一个克扣员工伙食毒打员工的资本家,他不相信女儿聪明能干,能学会两三门外语,但是不能挑大梁当大掌柜,挑来挑去选择焉儿坏的梁满囤当女婿,败光他家产业,生意回转乐极生悲给孩子摔死了父亲也死了,公公婆婆(全剧表面心善实,其实老奸巨猾,田丹丹就是这样被哄骗的)哄她,间接哄她生二胎,再把日子过下去哈哈哈。
高光戏是裘巧巧以为梁满囤和官府贪官勾结,骗大量货物和骗人房子,三观正怒其休夫,扫夫出门,孩子归她姓和养哈哈
提起演员杜淳,我对他的印象除了他早期出演的一些谍战剧诸如《五十一号兵站》、《敌营十八年》等,还有就是那部2009年央视一套开年大戏《走西口》中的田青。剧中的他在走西口的过程中被迫当过土匪、坐过冤狱、甚至几次差点丢掉性命,但他仍然坚持着田家的祖训“仁义礼智信”,并将其运用到做人和做生意当中,展现了一代晋商文化的内涵。
田家是山西祁县的大户人家,但由于田耀祖赌博成性,终将家产全部输光,淑贞带着年幼的田青和田丹丹被赶出田家大院,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因此田青从小就被寄予厚望,立誓长大后一定要赎回田家大院。后来因为500块大洋,田青一行被迫走上了走西口之路,一路摸爬滚打,当过裘家的外柜,开过估衣铺,后来还开了志同贸易公司,去恰克图开展皮革贸易等等,终是赎回了田家大院。这一路走来,他始终以田家祖训为思想指南,没有做过偏离正确人生轨道的事情。当窦华向他表白时,他守着当初对翠翠的誓言,绝不违背;当裘掌柜要把他招为上门女婿飞黄腾达时,他也绝不动摇;面对于他有知遇之恩的裘掌柜,生死之交的大个子和梁家老夫妇,他也都是有恩必报;对于做生意,他也有自己的见解,终是事业有成。
田青的成功离不开母亲淑贞的教育,更离不开田家祖训对他的影响,田家虽然是商贾之家,但是家里也萦绕着书香门第之风,田家的大门上虽然挂着乾隆皇帝御赐的“仁义礼智信”金匾,但是家里对于现下当局也有自己的见解,绝不是一味的愚忠。就如田青的奶奶,刚开始我并未对这位老人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以为她就是一个足不出户的老太太,但是一集看下来,我对她彻底改观。她时常将田家祖训挂在嘴边,对于儿子田耀祖的不争气,她恨铁不成钢,养不教,母之过;她虽上了年纪,但依然好学;
对于重伤的革命党人徐木匠,她不顾危险要救下他,很是仁义;
甚至对徐木匠说出她对当下时局的理解,年纪大却不守旧;当得知田耀祖已经将田家大院输出去了,她也没想赖账,当即就搬了出去。最后给儿媳赔礼道歉并托付好孙子田青之后,撒手西归。
田青的母亲淑贞也是一位坚强不屈、贤良大义的女性,在丈夫将她也输给夏三之后,她坚贞不屈地抵抗着,在徐木匠的帮助下,她艰难地带着两个孩子,并教给他们田家的祖训“仁义礼智信”。田青正是在她的言传身教下才有了一副好的品行,最后她深明大义地将赎回来的田家大院又卖了出去,用来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
《走西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将田家祖训“仁义礼智信”上升到了民族大义层面。剧的结尾,田青跟随诺颜王子再一次踏上了走西口的道路,这一次他不再是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和赎回田家大院,而是去干一件真正伟大的事业——革命,豆花为他唱了那首《走西口》送别……
这部剧与前面解说过的《闯关东》有些类似,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人口大迁徙,虽然《走西口》的收视非常可观,但本人私以为《走西口》在故事上没有《闯关东》那样精彩。看了《走西口》的片头,我会觉得这部剧主要是要展现几代山西人在走西口的道路上的艰辛和百折不挠,因为那个片头曲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的磅礴大气,但是看完之后我发现这部剧主要还是围绕着田青一行人的爱恨情仇展开,虽然后期将这个主题进行了升华,加入了民族大义,但对于走西口这个主题还是稍显单薄。当然以上观点属于个人见解,不管怎么说,这部剧仍然值得一看。有意思的是杜淳的父亲杜志国演绎的刘一刀是剧中田青的死对头,剧外父子剧内仇人,父子飙戏,等你来看哦。关注微信公众号 又见旧时光 更多精彩继续……
淑贞(田青他娘)被她夫君卖掉,女人是物品
田丹丹:她爹败光家产,让她成为村妞,被她娘卖掉当童养媳,给弟弟换食物,长大后被童养婿抛弃,孒然一生,患病而亡,最悲苦的一生
窦华(女权思想蒙芽者):被拐差点成了二当家压寨夫人,被退亲,差点和能文能武的田青当了一对鬼夫妻,为情敌爱人几出几进监狱,结局后来差点又被强(阴影),好在她思想觉悟高,非常有文华,带领田青爱国,和田青一起发家致富,比较美满
翠翠:被五十岁的老槽糠囚禁,失去了自由,后来在土匪爹开了醋坊,结果死在自己爹枪下
裘巧巧:她爹是一个克扣员工伙食毒打员工的资本家,他不相信女儿聪明能干,能学会两三门外语,但是不能挑大梁当大掌柜,挑来挑去选择焉儿坏的梁满囤当女婿,败光他家产业
杜淳的演技真很好,苗圃也很漂亮。反应在那时的社会环境,普通百姓的生活艰难困苦和自强不息。
说实话,挺喜欢富大龙的满囤,演技派,也喜欢苗圃,都是演技派。
当时还很喜欢男主的,不过现在没感觉了,杜淳可惜了,当年资源那么好,央一开年大戏
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人口大迁移。
梁满囤给人印象深刻!
演员倒是演得不错,剧情有点看不下去了
还是和老妈一起看过的电视剧
那个时代的故事,我保持沉默就好。
因为大秦帝国被富大龙圈粉跑去看的老剧,只能说赢在了题材上,却并没有感觉到期待中那种历史变革和晋商文化的厚重感,结尾烂了,有点失望。男主一直这么伟光正没有什么成长变化,反倒不如梁满囤的角色丰满。
哥哥,你走西口……到现在我都记得这个歌。喜欢杜淳这中成熟的男人,苗圃挺漂亮的,还有梁满囤儿,富大龙真的是把这个角色要活了,前期的傻后期的坏都演绎的淋漓尽致。好演员好剧本好演技,必须五星。
那会的杜淳还没一头扎进偶像剧不出来,富大龙演的满囤已经表现出超强的演技,还有苗圃,那会的电视剧一溜年轻的演技派。希望多些这样的年代剧。
记忆中最深的就是走西口的那首歌,朗朗上口,还有杜淳的演技真的特别棒!
还不错,不过对于普通话加个俺就装方言表示不满
很中国 味很浓
没钱买米都吃观音土了,妆容服装却还是那么精致😂😂 这就是为了体验生活吗?
天天和老爸在土豆上看
富大龙演的真不错,就记住他了。
晋商文化
歌很原生态,听习惯了挺好听的
杜淳出道时期的剧都很好看,他很适合演这类正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