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里最不同情的就是秀儿。
看着首页评论区一大片的同情秀儿的就觉得怪怪的。在我心里那是扭曲的价值观。
强扭的瓜不甜。就算放到现代,也不是一个值得同情的故事,跟年代无关。
并不是你喜欢一个人另一个人就一定要喜欢你的。人家告诉过你好多遍,不喜欢你,你还要缠着人家,甚至自己的父母出面逼婚。逼完了婚这个男人还说不喜欢你,做法也是不待见你,你还非得嫁过去。这一步步,我倒觉得一丝一毫也不怪传武。他不乐意成亲,都绝食相逼了,还要他怎么样?
秀儿这个角色放到现代的电视剧里,就是那种无脑无知的女二号,凭着父母的溺爱用不正当手段逼婚,然后以为自己爱了这个男人,这个男人也会一样的爱你,凭什么呢?
如果说可以改变的话,就是鲜儿和传武不应该在结婚那一晚逃走,应该早一点逃走。能让这个悲剧早点结束。
转自知乎
片尾曲名《家园》也是全剧展开所围绕的主题。一家人闯关外是为了建安身立命的家,朱开山独闯老金沟也是为了“置几垧地,建一个家”,在哈尔滨与潘家斗智斗勇也为了维护这个家,甚至离家出走的传武和鲜儿,历尽艰险,最终想要的,不过是在野马湾建一个自己的家。结尾与日本人种种纠葛,乃至以命相搏,为的更是是国家这个大的家园。全家福贯穿全剧,彰显的是中国人最朴素的价值观:家是一切的根本,是奋斗的目标和希望的来源。朱开山勇武一生,却还是说:“和为贵,一家人得和,一条街上的人得和,咱江过海的闯关东,不就是为了活个命,吃口饭,盼着家业兴旺,人丁兴旺么。” 传武和鲜儿的经历是作者对“命”的阐释。鲜儿一生大起大落,情路坎坷,几经生死,她聪慧,勤奋,仁义,勇敢,却仍受尽蹂躏和摧残,她把这一切归因于“命”,作为心底仍存了份柔弱的女性,她对命的态度是全然归顺。传武则不同,作为一个具备男性所有刚性强硬品质的“纯爷们”,他说,命是俺自己的。他敢于违抗父母,不惧强权,努力驾驭自己的人生。这两种态度不分对错,鲜儿认命,但并不屈从,无论是做戏子,还是做土匪,她都有自己的坚守,从未在命运面前自甘堕落。什么是命?朱家与潘家最后一赌,传杰在踏上路途之前对玉书说:“说到底命是什么,命就是脸面,是精气神儿,是那股子志气,这个咱不能输。” 《闯关东》里每个人物都代表着那个时代不同的人群,也具备了不同的中国人特有的品质,朱开山有勇有谋,有城府有韬略,却也受封建传统思想束缚;文他娘典型的贤妻良母,用严厉和慈爱教管整个家;传文厚道老实却也不乏自私自利和小心眼儿;传武忠义勇武,敢爱敢恨;传杰具有先进的知识和思想,新一代年轻人的代表;那文大气豁达,有民族大义却也有女人的鸡毛蒜皮;秀儿善良传统,玉书伶俐知性。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这些人用面对命运的生存挣扎和面对家仇国很的民族大义,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历史长歌。
最近重温闯关东,再一次被传武和鲜儿的爱情感动。
看不惯很多B站关于传武、鲜儿、秀儿的弹幕。搞不明白撕的点在哪里,来豆瓣一看,同情秀儿的又偏多。终于忍不住写下第一篇豆瓣影评。
在我看来,鲜儿是命苦,秀儿是可怜。而传武,是真男人。
鲜儿信命,想要家,却自始至终都在与目标背道而驰,好在她有传武的深情。鲜儿本身就是奇女子的存在,一株沙漠里顽强的玫瑰,大灾大难后都能顽强的活下来,在那个乱世实属不易。
秀儿就更像是个普通女子,她天真善良,为了传武倾其所有。但这也是她悲哀的地方,为了一个不爱她的人执着了大半辈子,曾经追求爱人的活力变成后面守活寡的辛酸,我能理解有些弹幕心疼她,但你要知道,秀儿是为了自己的执着付出了代价,你可以心疼,但请不要辱骂其他角色。秀儿还有爹娘疼,还有安稳日子不需要她去操心奔波。还有爱着她的一郎。
骂传武渣男的,我只想说,这么专情的男人哪里找?我不是朱亚文的粉,但真心爱着传武这个角色,一个不信命、自由不羁、一旦认定就不撒手的男人,在认定不撒手这上,真的是跟秀儿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硬要说他渣,就是新婚第二天拉着鲜儿私奔,我也想知道,为什么不是结婚前?因为他在报复父母和秀儿,报复这些禁锢他、强迫他的人。一个自由的灵魂,心里只有一个人的传武,不接受这种封建思想和亲人的压迫,他反抗却被镇压,那他就在有机可乘之时再报复这一切。这不渣,父母和秀儿的道德绑架,以及有些弹幕的道德绑架我看着实在难受,“我爱你,所以你必须也爱我,要对我好,不然你就是狼心狗肺、自私自利的烂人”这对于单相思而言是什么狗屁逻辑?爱或不爱是个人的选择且不可左右的情感,没有人可以去强迫。传武不渣,婚后离开是向封建和道德绑架的报复。和爱的人离散之后冷落秀儿,也是他对内心的坚守和被压迫的不满。秀儿为她的执着付出了代价,传武也为了内心的坚守而历尽了沧桑。他的婚姻里,无关乎第三者插足,而是关乎对封建思想禁锢、道德绑架压迫的反抗,以及不能和心爱之人在一起的心酸。这段婚姻里,谁都有错,却都不应该被责备。
最无辜的鲜儿才是最不应该被责备的那一个,有爱不能讲,有家不能回是命运的选择,是认命的后果。她不应该为了传武的婚姻失败负责,也没有对不起谁,她受的苦已经够多了。传武对她的怜惜与深情,双箭头的爱意是我追这对cp的动力,没人能阻止我,秀儿也不行。
传武的坚守和不信命,鲜儿的坚强和认命、秀儿的执着与善良,都是性格使然,也是编剧、导演、演员诠释的结果。相信三观自在我们心中,是非也都能完全分辨,祝观剧愉快~
印象太深刻的一部剧了,清晰的记得当时可真是全家人一起准时收看这部剧,作为祖籍是山东的我,还记得每次看这部剧时,奶奶都会感慨的述说着我们这个大家挺迁徙的经历,同样是闯关东大潮中的一员,勾起了奶奶太多的回忆,同时也让我对这部剧有了不一样的感情,与其说是看剧,倒不如说是去了解自己家族曾经的经历!
真的很喜欢李幼斌,他的角色和演绎方式总是很真实,一言一行都深邃却又自然,总觉得是一个睿智却又坚毅的汉子,透露出男子汉的阳刚之气,神情的把握也准确到位,赋予了角色生命,让角色更加出彩!那时的靳东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角色内敛深情,知恩图报,善良专一,也很出彩,是这部剧的颜值担当了,哈哈!
一部谱写普通又不普通的一家人的酸甜苦辣,那个时代的缩影,有苦有乐,良心国产剧!
这天是一郎的生日。 一郎自己忘了,朱家的其他人也不会记得,只有文他娘一个人带着酒菜,来亲手为一郎擀着他最爱吃的打卤面。剧情发展到这里的时候,一郎已经被森田大介利用,导致朱家的山河矿即将归属森田物产,朱开山大病卧床,三个儿子也各怀心思,山东菜馆的地板仿佛已经开始晃荡。 文他娘看着眼前这个曾经被朱家从阎王手边硬拽回来的养子,一心想着如今也要把自己的四儿子从“邪道”上拉回来,“到头来,要是证实了,你今天走的道对,娘为你高兴;要是证实了,你今天走的道错了,是入了邪道,娘也不记恨你,不嫌弃你,全当娘没有看护你,叫你一个人大黑天的在风雪中走丢了。” 一郎低头吃着打卤面,心思重重。后来一郎在遗书里面也说道,他没有变坏,他只是一个在风雪中走丢的孩子... 从义和团扶清灭洋到关东军侵吞东北,朱家的变迁也是那个纷乱时代的缩影。从朱家裕到放牛沟,从齐齐哈尔到哈尔滨,我们看到的是朱家人为生活所迫的颠沛流离,看到的是一家人同甘苦共患难的真情;看到的是一个个在大黑天里走丢、迷失亦或是被风雪吞没的孩子;看到的是千千万万背井离乡的游子,他们生性飘零,在城市肮脏的角落里隐忍,在金沟里于自由和金粒之间做着挣扎,在胡子山与挚友二三高谈阔论,兜兜转转最后在破败的茅草房里安静地死去... 从关内到关外,从高粱映红半边天的高密乡到大雪封城的哈尔滨,绵延千里的闯关东的道上,成就了多少人的希望,也埋葬了多少人的梦想,有多少孩子找到了安家的地方,也就有多少孩子在大黑天风雪里迷失了方向。 我们跟随着朱家人的脚步看惯了太多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为着一个个走散的孩子们而黯然神伤。龙口港一家离散,海陆两路奔赴关东;放牛沟里传武抗婚未果一走了之;传杰抵押四味楼被驱逐家门;传文私心作祟投诚森田.....纷乱的时代,变故的发生似是平常,朱家人的遭遇,也许是关东几千万人所正遭遇的;朱家的苦难,兴许是那个年代数万万国人所正忍受的。我们看到了,大黑丫头为了解救儿女不得已做着金沟里的眼线,韩老海恶气难咽却还是心甘情愿把女儿托付给朱家;我们看到了,夏元璋经商勾心斗角到头来抽上大烟家财散尽,潘五爷心机算尽处处使绊反而搭上自家老大的性命.....我们看到了很多平凡人平凡的故事,可还有更多所发生的,而我们看不到的,三五个孩子在我们眼前被风雪吞没,殊不知雪地里已经埋葬了千千万个孩子。 张垛爷去世之前对传杰说,他的名字叫一个得本儿,这辈子也就像他的名字,得了一个本。后来潘朱两家赌上全部家当贩药材,传杰临走之前说,“命就是本钱,什么时候都不能赔本儿,可是世上哪有不掏本钱的买卖?说到底,命就是脸面,就是精气神,是一股子志气”。闯关东道上的人,又有哪个不是把命赌上做本钱,一把赌赢的人还得赌上好几把,一把赌输的人多是客死他乡。这道上从来都是凶多吉少,奈何但凡有个出路,谁还会千里迢迢出关,在大黑天的风雪里摸索着前行的路途。 生活不易,难言其苦。这苦,不是等待未归人虚度的三年五载;这苦,不是为了寻借娶亲所需的一斗小米跨过的六十里山路;这苦,不是大旱年间用肩膀挑水灌溉过的二十亩良田;这苦,不是要守住中国人自己的煤矿所缺的百十万银元。生活里有着数不清的苦难,但是生活可贵在苦中作乐。这乐,是二龙山兄弟们的今朝有酒今朝醉,不问他纷乱世事;这乐,是农户人看着水漫旱田时溢出的眼泪;这乐,是花甲之年衣锦还乡和父老乡亲话着家长里短;这乐,是抗战前线一家人终得团聚拍下的全家福;这乐,是国将不国危难之际的家仍是家,是八月节庭院里的茶话会,是朱开山耍的武把式,文他娘唱的民歌,那文演的王府戏文,是一家人其乐融融萦绕在院落里的欢笑。 我们说不清这一路所经受的苦难,也许花间一壶酒,杯觥交错之中,就顿悟八千里路云和月不过是弹指一挥,爱恨情仇也终究不过是一笑而过。 最后,向所有闯关东的游子们致敬,向那个时代有着家国情怀的国人们致敬,向所有在大黑天里摸爬滚打,和风雪做着抗争的孩子们致敬!
央视大戏,良心之作,全是会演戏的演员,演绎的那段历史值得一看!
刚开始还不错,后面越编越离谱~~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电视剧,主演演技在线,人物个性丰满,故事情节丝丝入扣,非常好
剧本在40集山河煤矿部分后质量明显下降,前面老金沟、山场子、水场子等部分虽然精彩,但也不免要靠大量的巧合推动剧情,然而,这些不完美在“家”这个字前都让人不忍苛责,“家园”二字是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终极信仰,是精气神,是守护一切的勇气,这或许是这部剧真正想表达的东西。8.8分。
越往后越难看~
孔笙的戏全是精品,李幼斌最好的戏认为比亮剑还要表演的出色,开始认识宋佳喜欢宋佳,看到朱亚文就认为一定会火,没想到晚了好多年才火起来
小宋佳呀,我喜欢他男人。
好小的时候和爷爷一起看的,很喜欢这部剧。良心之作
国家亡不了,家就亡不了
作为一个山东祖籍的哈尔滨人是非常喜欢看这部良心剧的。很多故事,很多场景,很多理念都是我所熟悉。
全剧富有民族精神,朱家的爹和娘是非常典型的中国传统父母形象。父亲智慧沉稳伟岸刚毅,大山般支撑着全家,母亲聪慧勇敢慈爱宽容,大地般关怀着所有人。角色鲜活,各有性格,传奇大戏,精彩绝伦。
像我们山东人
剧情一般,亮点不多。六角恋有够复杂的。传武跟一郎都是御姐控啊!
很经典的一部电视剧,唯一的缺点就是演的有点墨迹,演了好几代人。这部戏认识了朱亚文和宋佳,俩个好演员,戏里一对苦鸳鸯。印象很深的是小儿媳妇和牛莉,特别搞笑。李幼斌和他老婆的扮演者对这种戏驾驭的很好,不愧为老戏骨。
结局又不可避免的回到了民族大义的老路上,但在此之前的白手起家的拓荒史才是全剧的精华所在。
大气恢弘,一部山东人迁徙的血泪史,演员的演技精湛,更是为电视剧提了一点亮色,五星好评
演员都挺棒的,全家一起追很过瘾
高中那会的冬天,经常和一位同学两个人排排坐,手互插在衣袖里,膝盖抵在桌子上。中毒至深啊。
这是我第一次认识朱亚文的剧。我的炸裂荷尔蒙。好想历史给我一个真实的张学良。
朱亞文怎麼那麼帥喲 最後一集直接哭崩 這部劇真是山影良心劇 但我看完後都懷疑自己是個抖M 虐了我52集 基本上沒什麼喜劇元素 闖關東簡直是中國人和自然、社會、人、時代的鬥爭史 這家人每十集就要解鎖一個大boss(老戲骨) 基本上編劇這輩子應該沒有過愛 我要給他家寄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