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着胡歌去了,原本期待会是不错的小众悬疑电影,赖着性子撑完了这一个半小时。故事原本是个丰富的社会新闻,拍得好坏与否真的完全看编剧与导演功力了。但能够把悬疑片在几乎第一时间告诉真凶,甚至大boss交代这么早,也是佩服,白瞎了胡歌想突破演反派的心,以及完全没有任何对人物深刻的刻画,全程停在莫名其妙的音效上,小女孩的笑就是妹妹的内心?苍蝇就是象征?胡歌的刻画呢?结尾莫名的特写意义何在?完全是停下最表面的莫名象征,而且一而再再而三,是考验观众还是导演自己喜欢,剪辑一塌糊涂。还有学寒战导演的航拍香港?意义何在?想学习商业类型片却不合格,生硬的拼凑无法撑起大场面以及格局,不如好好做剧情。剧情反转和人物都可以做到更加精雕细琢,而非如此表面化。还有香港一种脸熟的演员,完全像在看tvb,好难入戏。不知道胡歌什么时候接的剧本,不知道原剧本怎么样,但没有深厚功底的导演请老实点讲故事,肤浅的炫技,太尴尬了!
怎么说呢,这部片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了,但功力有限又把握不全,所以挖掘的点都太浅了。比如一开始姐姐嫉妒妹妹导致妹妹失去看护被绑架后,姐姐如何自责的,妈妈如何怪姐姐的,妹妹如何生活的导致这么憎恨姐姐的,以及最后妹妹回来了,姐姐如何待妹妹而成为妹妹最后倒戈的基础,这些影片都有涉及但都很浅流于表面,所以观众的情感就沉入的不深!而爸爸的出轨其实应该也造成了妹妹心灵的伤痛,使得她也同意报复爸爸,这点也涉及了,但更浅,所以更缺乏说服力。
另一条线,即绑匪这条线,他的爸爸如何因为不被两个女主的爸爸妈妈看不起而心生怨恨,又如何待自己的情人和私生子的,私生子即绑匪,生活的如何落魄所以对自己的爸爸以及姐妹的父母心生怨恨的,绑匪是如何矛盾的对待妹妹的,是什么使得他如此变态并执着的憎恨姐妹一家的,等等,都交代的太浅了,所以使得绑匪和妹妹的复仇显得突兀残忍又变态。如果再深入挖掘,其实这些都能成立。
另外,这片不算悬疑片,因为其实他自己在过程中就完全将真相公布了,悬疑气氛不明显。恐怖片和惊悚片也谈不上。因此性质上就有点尴尬,不伦不类。
再说角色,小宋佳和林家栋的角色其实可以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无奈导演不知道为何,把两人的戏份剪得这么尴尬,导致两个角色不出彩。尤其林家栋的角色,最后居然这么直接开车进来就把绑匪撞死了,英雄救美这也太突兀了,完全没有用武之处。可惜了!相对出彩的是颜卓灵和胡歌的角色。颜卓灵将妹妹的惊恐害怕无助无奈以及因为憎恨而一瞬即逝的冷漠都准确的表达出来了。胡歌的绑匪对他来说,则是完全新的尝试,将绑匪的变态执着矛盾也都立体化的展示出来了。主演们都很给力,但无奈最后成片还是不太理想。
其实,片子真的想表达很多,包括对二胎教育的心理探讨,家庭的冷漠和背叛等。只能说可惜了。
看了题目你可能要问我:主角明明是阿樱和姐姐啊,为什么要以绑匪为中心对剧情进行解读?这是因为绑匪算是全片最神秘的人物了,关于他的戏份很少,又基本都在片子的下半部分露脸,很容易让人忽略前面埋下的伏笔。但他又是推动剧情发展的最重要一环,故事因他而起,所以,我觉得梳理清楚他的故事线对于理解整个剧情真的很重要。 首先主要人物关系:绑匪是袁家老大(阿樱大伯)的私生子,阿樱和姐姐是袁家老二(袁先生)的女儿。 与剧情有关的次要人物:袁先生的太太,警察邓sir,袁家前佣人(男佣人),袁先生的秘书兼情人。 袁先生事业有成,但他哥哥是个游手好闲的废物,不但在公司不干事还在外面搞了个私生子出来,所以袁家一直不待见他,也不承认他的私生子。阿樱大伯心怀怨恨,对弟弟很不满,所以一直伺机报复。 彼时,弟弟一家因为生意原因移民美国,这对阿樱大伯来说是个机会,因为他的私生子很早就是被送到了美国(后面回忆里绑匪有说过他父亲用一笔臭钱抛弃了他们母子。而且根据后面警察得知通风报信的佣人不会英文因而推断还有一绑匪会中文的情节,也证实了绑匪在美国呆了很久。同样绑匪会和另三个同为孤儿的白人绑匪为伍,应该也是因为母亲死亡后被送到孤儿院才认识的)。他教唆自己儿子,想通过策划绑架案来报复弟弟一家并且搞到赎金(在回忆片段里,他对绑匪说“不是我想抛弃你们母子,是因为我弟弟他们看不起你妈妈和你,我就是个没地位的受气包,我也很委屈没有办法。现在报复他们的机会来了”)。但是他也不想把事情闹大,所以说“钱到放人,我们一人一半,你也能给你妈修一个好墓碑了。” 根据后面绑匪对母亲的另一回忆来看,绑匪母亲是不良女子,死亡时的镜头有暗示女子身上有输液软管类似的东西,地上还有针管,说明应该是吸毒而死。并且,那个代表绑匪的过去和渴望被爱的怀表相框也出现了,里面当时还有他父母的合照(那时父亲的头像还没被抠掉)。被抛弃的母亲因毒品而死,这是绑匪痛恨毒品不和另三个绑匪一起吸毒的原因,也是极度仇恨父亲仇恨袁家的原因之一吧。 前面说到的回忆片段,主要是绑匪父亲和绑匪坐在长椅上谈话的。这个场景绑匪与父亲的对话少的可怜,他唯一的一句就是充满怨恨的“当初是谁丢给了我们一笔臭钱抛弃了我们?”。镜头除了给了他脖颈上肌肉和刺青在咬牙切齿时的颤动和他阴郁的眼神,更多的不可言传的心理状态都体现在他特别的姿势上了。是什么姿势呢?他父亲是正常坐着的姿势,而绑匪的姿势是双手单抱着左脚踝坐在长椅上的。 他这个姿势给我很深的印象,通常我们双手环膝缩在一个地方时会象征脆弱和孤独,但绑匪这特别的姿势给我带来的感觉还有叛逆和不甘。我本来觉得这里有点出戏,因为有点像小孩子在赌气一样,不符合他一开始出场后狠辣变态冷血杀人狂的设定。但是如果和最后他死去时手中相框特写的照应,那么就恍然大悟了:注意一下时间线,回忆是十二年前的,那时他可能更多还是个失去母亲也没有父亲的孩子,虽然偏激但可能还没有变得那么凶残。十二年的时间,他变得极端、凶残,而且精神也出现了问题(后面他吃袁太太的药也能证明这点)。绑匪对生父的怨恨,失去亲人的孤独,对世界长达十几年的恨意,制造了这个变态冷血残忍的他,是这狗屁的命运把他变成黑暗的一部分。 后来阿樱回来了,她大伯出于对事情败露的恐惧可能再次联络了自己的儿子。这里有疑点,绑匪要怎么解释阿樱的回归?不知道绑匪编了什么故事,但反正阿樱大伯产生了杀人灭口的念头(此处根据后来在天台上相见时绑匪说“哪有父亲会让自己儿子去杀小孩!”,小孩指的应该是阿樱,因为十二年前阿樱大伯还没想杀人)。殊不知正合绑匪心意,落入绑匪设好的局中。绑匪的目的就是通过阿樱来向袁家复仇再顺便得到袁家的财产(从他问阿樱“钱呢?”还有最后和阿樱姐姐摊牌时的对话来看,可以看出他不是没有目的的复仇,而是冷静的计划好了接下来的一系列杀人事件来达成目的)。 从后面的商场事件来看,绑匪对受阿樱大伯雇佣的外籍黑道的行动了如指掌,不但通过短信使阿樱避过杀手的袭击,还诱使阿樱大伯来到天台让自己完成了对父亲的复仇(虽然此处时间点有bug,绑匪不可能刚把人从顶楼推下来没多久自己就出现在地面并潇洒离开,除非他会飞……)。而且只有他们父子在香港肯定有联系才能说明为啥绑匪会知道“袁先生和秘书在偷情”这种外人很难知道的秘密,进而才能在后来逼迫秘书录音,把袁先生和秘书的死伪装成意外情杀。 还有绑匪吃的药,为什么他要吃袁太太的药?绑匪和药这个镜头在我记忆里出现了4次:第1次,以阿樱为视角,不知道是幻觉还是真实,绑匪在袁家客厅的黑暗中吃过一次;第2次,绑匪在商场厕所里拿到了阿樱带来的她妈妈的药;第3次,绑匪在俯卧撑结束时,一边回忆自己母亲的死,一边吃药(这里出现了他摩挲那个破旧怀表相框的镜头,只给了相框中他父母合照的一面,并且父亲的头像被抠掉了);第4次,绑匪在和阿樱、阿樱姐姐激烈冲突前由阿樱递给他水,他最后一次吃药(最后一次的药被阿樱下了毒,所以后来突然吐血的这个伏笔很早就埋下了)。 这个药和后来警方在天台找到的治疗燥郁症和精神分裂的胶囊应该就是一个药,至少能说明袁太太精神是有问题的。那绑匪吃这个是为什么呢?他也有病吗?还是纯粹体现他像一个疯子一样无原因的疯狂行为?我猜很可能是他精神方面也有问题,在美国他可能有吃药,但在香港他不能买药,于是就让阿樱偷她妈妈的药来。这给了阿樱下毒的机会,也在最后决战时给了姐姐逃脱的机会。 最后绑匪死去的时候,镜头给了他手上的怀表相框一个特写,这时能看到另一面的照片赫然是阿樱!他们两个被抛弃的人在这十几年里依偎着互相取暖,憎恨着不幸,对他来说,他早已把阿樱当成了亲人。阿樱最后原谅了家人,而他不能,他最恨最恨的就是被抛弃,阿樱最后关头向他出刀对他来说是一种抛弃,所以他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乖宝贝”,杀死了这最后一个对他无比重要的人。随着绑匪和阿樱的死亡,一切都结束了。 总之,我认为这个故事讲得还是不错的,细节也是比较注意的。很多剧情并没有详细解释,需要靠自己去发掘细节,并把它们和表现出来的剧情连在一起,才能更好的看懂这个故事。 还有些想说的东西没能写出来,这么晚了写不动了就不强行憋文了。总之,本片不惊悚,悬疑尚可,我对它已经挺满意了。30号看完以后一直在思索着剧情,今天才突然把所有剧情穿到一起并且有心情写下来。希望能一起讨论,感谢能看到这里的你,谢谢。
影片中,导演用了大量的暗喻,比如黄色郁金香贯穿始终这里即有父亲说的花是需要浇灌才能鲜活,同时暗喻了家庭亲情也是需要付出真情和关怀。这里黄色郁金香的花语是没有希望的爱。再比如阿樱的名字个人认为也是有喻意的,樱花的花语有一种是命运的法则是循环,在这里阿樱的父亲和大伯与阿樱姐妹俩何其相似(电影中伯父、父亲发生冲突和姐姐对幻觉中的阿樱实际的患者情绪大爆发的镜头是交替出现的。)如果当年没发生绑架案姐妹俩的关系会再重复成大伯和父亲吗?其次当阿樱回到家庭毎当她穿着和神秘人相似的衣服时他俩的命运又合尝不是一种循环?这样的暗喻在这部电影里还有很多,比如苍蝇、比如纹在脖子上的蔷薇、比如斧子再比如阿樱和神秘男时不时相似的穿着所以这是需要带着脑子看的电影。放下粉丝滤镜、放下黑子心态好好欣赏一部在悬疑的情节下又有人文的情怀的电影。中国电影的健康发展需要好编剧、好导演、好演员和好的观众,不需要的是为了黑而黑的黑子和为了捧自己偶像踩其他演员的粉丝。 演员颜卓灵、宋佳、林家栋、胡歌包括演父母的陈官泰、顾美华都表演很到位。很符合人物的设定。颜卓灵的表演可圈可点,把小姑娘带着目的回归家庭时的即陌生又打量,对姐姐的怨恨,对母亲的眷恋,对神秘男恐惧又依恋、即恨又爱的情感表达的很好。而在这个电影里胡歌的眼神、台词都太有戏了,阴狠决绝时如地狱恶魔,温柔时又具鬼魅般的诱惑。对母亲像眷恋眼神让人心痛,对父亲和叔叔展开报复时眼神里的不屑、轻蔑和嘲弄配合上台词把被家族和父亲抛弃不幸男人演活了,看完你会既同情又害怕这个被生活经历压迫到有燥郁症的高智商罪犯。
1.“他主角啊存在感好强啊?”什么鬼?你确定你看了。一个出场没十分钟的主角?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主角?咱们脑残能脑残的有点智商吗?
2.“他脸好吓人”什么鬼?他就是演一个吓人的杀人犯,绑架犯好吗?难道你需要他打扮成精英样子??能找个像样点的理由吗?
请放过豆瓣吧!谢谢
让我们这些喜欢用豆瓣挑电视电影看的人有点空间吧!
看了1224圣诞首映场,还以为是小清新,结果被惊悚🙀。大致讲述了有钱人家的小女孩被绑12年后重回家庭复仇引发的一系列血案。悬疑部分略牵强,惊悚部分略无奈。关键是,一言不合就杀人,爱已无法感化恶😳。从未料想还有这样的胡歌,演反派,当变态,至极。
算是踩在合格线上的惊悚悬疑了,胡歌本人魅力很大,他这个角色也是很抢眼,而且他在里面很带感啊,那种精神病变态的感觉有到位,颜卓灵也很灵气,可塑性很强,一起看的朋友完全看不出和寻龙诀的日本小妹是一个人。宋佳,眼神太空洞,有时候像盲人。配乐也不错,希望能再完善点剧情。
胡歌在这片评论区的存在感好高,远高过他在电影里的存在感。电影本身不咋样,烂俗套路的悬疑片,跟许多悬疑烂片一样,导演永远沉浸在自己已经唬到大多数观众的良好感觉里,然而观众只觉得这踏马是what?宋佳勉强完成角色。至于胡歌的演技,不好意思,存在感低得看不出有没有演技。
个人觉得故事讲的还是很完整的,反正是看懂了!有胡歌加一星,反正喜欢看到他出现!
宋佳快不要往悬疑路上走啊,这是一条不归路!!!
胡歌演技不行 但是那个妹子很有灵气啊
胡歌的脸在大银幕上简直辣眼睛
逻辑混乱,不知所谓。两星给小宋佳,胡歌你还是回去演电视剧吧...正午阳光更适合你......ps.这电影宣传主打的就是胡歌,怪不得别人说他谢谢,粉丝只见得夸还不许人说真话了?
作为悬疑电影,剧本是硬伤。悬疑不足,逻辑有漏洞,看了觉着略失望。
要不是因为胡歌我真不会看这电影,一般般吧,影片给我一种故意制造沉重和恐怖的感觉但我又觉得好像又没那么沉重和恐怖,很平淡,温情部分刻画的也不够深,这电影恐怖的地方还不如我是证人呢,胡歌不适合那个角色,对了,难道没有人觉得他的电影资源很虐吗→_→
故弄玄虚半天连个反转都没有。林家栋难得做主角,后面被露脸的胡歌抢风头,成了个被无视的废角,大老远跑到LA就查到个“老蔡不会讲英文!”你逗我?结局跑回来怒刷存在感,宋佳慌不择路跳楼都能精准落到沙发床上,且刀刀狠毒,用得着你来救吗?颜卓灵演技好,苍蝇落眼睛上我瞬间穿越到《西部世界》。
邓sir去洛杉矶那里,是把邓sir P 上去的吗:)
如果你不是胡歌迷妹,就别去了。
麻烦胡歌粉装路人也装的像一点
看了个提前场,只能说没有一个角色表演的有张力,几处特效也很五毛,剧情勉强可以接受,但是整体太无奈了。
剧本跟导演对不起演员。
胡歌好帅٩(๑´3`๑)۶,我佳超美,就冲这个任性三星
胡歌演电影,真是露怯
胡歌在电影里的存在感远远低于评论区里的存在感,泪流,另外这电影关霍建华毛事,好好评论电影,别夹带私货好吗
可能是跟《少年》的导演关在一个房间里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