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我以为是友情片,
看了一会后我以为是骨妹的日常生活片,
接着就在青年和中老年中频繁切换,突然多了两个姐妹,于是我就以为讲的是4姐妹在骨场义结金兰,艰苦奋斗最后成就人生的励志片。
然后剧情急转直下,女配滥交意外怀孕,再加上当时澳门时局不稳,我以为是通过女主视角讲澳门那个时候的记录片。
电影中下部分,因为女主说打胎伤身,愿意和女配一起带大孩子,后来女主遇到一见钟情的备胎男,女配也不想带孩子了,两人最终闹绝交。
好吧,看到这我以为这是一个叫妹子爱惜身体,保护自己,就算滥交也要戴套的教育片。
最后通过成年后的孩子带出这部电影的主题,原来这是一部两个女生貌似友达以上恋人未满,最后女配为了女主好而走向悲剧结局的爱情片。
呵呵,先不说这混乱的剪辑和破碎的故事。
我就问你一句,一个认识不到24小时的(好吧,有点帅)男人光顾了妳一次就想娶妳当老婆,还说什么工作签证到期了,怕以后来不了,然后就跟男人走了?
导演,你这是在暗示在澳门骨场上班的技师都是有外表没脑子的傻女人吗?
啊~~~我突然也好想去澳门骨场骗几个妹子回来玩,玩腻了再转手卖去山区,干净利落!
呸!这样的电影给0分都是侮辱,给我负分滚蛋,浪费劳资时间!
片名《骨妹》,不知是不是粤语,初听起来不是很喜欢,瘆得慌,没有温度。
Sisterhood呢,好像也不够,两人互相深爱到最后才揭晓,超越友情,大概算是无性的爱情,sisterhood不够准确。
《姐妹》当然也不行。取两人工号《1819》,也没劲。之所以难,是因为没有现成的概念来描述。两个住一起,照顾一个小孩,处于一种很开心的状态,所以“同性”这个标签很多余,世上感情千千万,非得同性恋?因为做按摩女相识,喜欢有对方的日子,亲姐妹一样,灵灵意外生了一个小孩,一家三口生活在一起,就是这个样子,不需要描述。
片子最后往同性方面引,低级了。
灵灵为了让诗诗嫁人,不惜演戏得罪她,这么做固然伟大,但是为什么不直说?她自己后来不找对象不结婚,这是不是有点和前面穿梭于ABC三个对象之间有矛盾?可怜的台湾大帅哥只是一张船票,一个道具,片中话叫“码头”,这么温柔帅气照顾你这么多年你最后居然说我这些年过得都不开心,因为我发现我心里一直只有灵灵一个人。what the f××k?是个人都受不了好不,结果老帅哥来一句,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正常人不会是这种反应,那我只能往暗黑方面想了,比如……可是台湾哥的人设实在太坚固了,我不忍心。
片子毛病很多,过于理想化,人物单纯到有点傻,转折有有点生硬,但是依然是个好片子,值得一看。比如两女一小孩的家庭就很好,不一定非得百合,就那么住在一起,柴米油盐就很好。你非点加点颜色,那只能女同。能不能两人都各有对象但不结婚,还是一家三口住一起呢。不行,诗诗单纯痴线的人设不允许,灵灵认为她是一定要嫁人而且要嫁个好人的,机会来了就会推她出去,不想耽误她。灵灵一定要装酷才能达到目的吗?可能是性格使然,但是不让诗诗伤透心,她是不会离开的。这么看也合理。
片子温情默默口味清淡,男人都是大猪蹄子。四个女人另外两个形象太扁平,如果能丰富点,互相之间矛盾也多点,那就是郭敬明做梦都想要拍出来的《小时代》(关于小时代我觉得郭敬明是有能力拍得没那么烂的,之所以那么烂,是为了报复社会,喂屎,不然实在无法理解。)
剧情方面也有点像经典的《情书》,斯人已逝,才开始顺着记忆来一个解谜,谜底揭晓,他妈的,是爱。
最后想说一点,整部片子没有出现灵灵老了的样子,实在是电影最大的亮点,我看的过程中都在担心,千万不要出现她老了的照片,为什么?她那么美,那么酷,就让她永远年轻好了,永远活在20岁。电影不是现实,它可以是永恒。
九十年代的澳门,小城街巷宁静,人情简单,在“骨场”(按摩店)上班的灵灵初遇刚入行的诗诗,仗义地将自己的手势技巧、生存之道传授新人,还带她加入了自己的三人姐妹团。二人开始熟络,等待彼此上下班,一起在骨场受气,结伴夜宵,甚至在诗诗被房东赶出无家可归时,灵灵更收留诗诗回家。自此形影不离,二人成了关系最好的姊妹。
何韵诗唱的“能成为密友大概总带着爱”,大概是这种感情的最好诠释。17年产后复出的梁咏琪与澳门两位年轻演员廖子妤、余香凝联袂演绎患难与共的少女时代。
大部分女生的青春里,也许都存在过这么一位密友,彼时还没有“塑料姐妹花”,也没有“一键美颜”,一切都是真实的,真实的喜怒哀惧,真实的爱与共生。女生的友谊,特别亲密无间,乐于分享身边一切,恨不得能日夜厮混,一起笑,一起哭,共用一管口红,甚至同睡一床。
女生的小小心思,只有女生才懂。委婉细腻,有虚荣,有做作,可以很脆弱,为了小小猜忌而翻脸,也可以在大事临头时彼此照料,不离不弃。
灵灵未婚怀孕,连孩子爸都不知道是谁。诗诗二话不说便要和灵灵一起养育,共同承担孩子未来。这时候,可能诗诗自己也不知道,这算是姊妹情深,还是为爱挺身。
这种相依为命,有时候真的很难和爱情区分清楚,只能等到第三者介入,才能看出些端倪。也许题材使然,电影里的男性形象多少有些刻板,不是无耻之徒,江湖大哥,就是傻白甜。痴情傻白甜台湾男的出现,原应是骨场少女们最好的归宿,嫁为人妻,移民境外,不再需要在一众臭男人面前低声下气,出卖劳力。
诗诗甫一开始对台湾男无感,心里就没想过离开灵灵和儿子的其他可能。眼看着诗诗即将错过现世安稳,灵灵不忍她被自己拖累,这个时候的灵灵,无疑是爱诗诗的,这种爱可以说是很高级了,自导自演,把对方推到别人怀抱,让她过上自以为幸福的生活,而不是和自己一起飘零无依,还要暴露在街坊们的七嘴八舌下。
但是,诗诗并不开心啊!
虽然Gigi已经是刚产后且几近素颜般出演十几二十年后的诗诗,还是好有气质好脱俗好清新,完全看不出生活在她身上碾压过。确实也是吧,这就是灵灵希望诗诗拥有的生活,被爱,被善待,被温暖。
然而诗诗忘记不了过往,终日靠酗酒解愁,在得知自己误以为的友谊原来是错过了的爱情时,果断离开台湾男,留在澳门,余生守着一隅小店,一条长凳。
原来我非不快乐,只我一人未发觉 如能忘掉渴望,岁月长,衣裳薄 无论于什么角落,不假设你或会在旁 我也可畅游异国,再找寄托
岁月太长,春华太短。
1999年澳门回归前,四个姑娘,最好的年纪里,浓妆淡抹,在ktv放声歌唱,唱着生活不易,唱着时世不稳,也唱着深厚的姐妹情谊。
俱往矣。
《骨妹》大概是一部成人童话,多少有些理想主义。
导演借中年诗诗的口,说出自己想说的“我在这里出生,这里长大,现在的澳门我已经不认识了”,让诗诗最终回归这个沿海小城,也是为了表达某种本土情怀与希望吧。
MD这片子太好哭了,哭了大半集,看完了还在哭,哭的脑壳疼(╥﹏╥) 通篇都是姐妹情却说心里已经有了一个人再也容不下别人略显诡异,也没有舟车劳顿(不要问),但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没读过什么书(推测)、努力讨生活的底层劳动人民可能大概也不懂 两个人就那样自然而然相识相知相守彼此温暖相濡以沫 意外怀孕,一句生下来我跟你一起养,就真的生下来,都这样还姐妹情你是不是傻(╥﹏╥) 日子一天一天过,生娃、一家三口同框、哼哼唧唧的小东西一点点长大 阳光灿烂,风风雨雨 在你以为日子就这么继续的时候,一个彪乎乎的台湾人冷不丁要娶诗诗,于是彪乎乎的灵灵心合计就这么办,推开了你最爱和最爱你的人,TMD(╥﹏╥) 骗她说孩子送走了,她说孩子没有爸爸妈妈很可怜的,都这样还姐妹情你是不是傻(╥﹏╥) 这一推就是永别,一句代代相传的“为了你好”坑死个人(╥﹏╥) 恨死你了,再也不要看到你 另一边,她泪流满面 但对于没什么文化的她,这是她所知道的爱人的方式。过时了,大家不要学(╥﹏╥) 日子再难过也好过心里难过,因为有你,我无所不能 被推开的诗诗终日以酒续命,心被穿了一个洞,脸上没了笑容 一篇讣告将诗诗带回过去,故地重游,姐妹依旧,可是没了你,只剩下了我 我们的儿子长大了,你不要再唠叨了,我让他去做自己 我盘下了那家当初说要盘下的蛋糕店 十几年前,你在这儿,我走了 十几年后,你走了,我在这儿
可以從你的演繹 看到我的故事 那就是一個打動人心的電影 昨天看了骨妹 看了不同人的觀後感 發現它打動人的地方在於它的真實 用緩緩地回憶、平實的場景 讓我們從不同的演繹裡面 看到我們自己的故事 勾起心中的感動 時光改變了舊時的澳門 只留下滿滿的回憶在心中 難免感傷 但不論世事如何變改 依舊陪伴人心的愛 又喚起年少的純真和勇氣 無論世事令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穿上了多少的盔甲 最裡面的仍是一顆柔軟的心 *** 有人跟我說 奇怪 明明是尋常可見,甚至俗套的情節 為什麼我的眼淚還是不自覺的留下來 我想說 俗不俗套不是重點 重點是這個情節有沒有去到人性的深處 如果有 剩下的就只是你允不允許你的心去感受 所以 會哭很正常 因為那個情節通到了你的心 不哭也很正常 你可能只是在用你的方式保護自己
个人觉得这部电影还是有后劲的,可能是因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曾经自己也亲手推开过一个女孩子,以极其渣的方式,但就像灵灵说的,如果再重来,我们还是会这样做,还是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说实话影片中的感情太过隐晦,我也没有看出灵灵是从什么时候心动的,就像别人说的,也许就是自然而然的情感吧。全剧没有一场吻戏,也没有过多的同性情感的流露,最后半个小时的内容信息一下子全部倾泻下来,衔接和处理都太过心急,但是转念一想,感情不就是不知所起的吗。
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两个互相取暖的人之间的惺惺相惜,最终发现对方在自己心里的意义,一切都太晚了,一切又都不晚。她终将守护着她,用自己的一生。
細膩真誠,終於能在電影院裡看到真正澳門人詮釋的澳門故事,尤其喜歡使用了以前澳門的舊片作對照,使二人私密的感情和大時代連結起,澳門觀眾一定很有共鳴。而關於女生的感情一直是導演擅長的,演員也有驚喜,尤其年長版的姐妹情非常好看,決定要正式上映的時候再看一次。
哭點低太可怕,雖然有很多生硬和強行抒情,但畢竟故事太「我們」,不是悲傷是無奈呀,哪能來幸福呢。是不是以後所有「姊妹情」都要扯上七月與安生,也是夠夠的。直男癌晚期的國家估計也是沒救。最後,生孩子那場戲太太太假了。
梁咏琪因为产后身材还未恢复完全就接这部戏,反而为她的演技加分,十足像一个中年失意的师奶(排除脚上Tod's),眉梢间的郁郁寡欢和愁容,结果文艺片才是她的真戏路。诗诗年轻演员很灵,剧本稍微空了点,两个年轻演员情感戏还不够铺得深,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相互取暖,彼此唯一的依靠。
怀念那讲究技术鄙视胸推的时光
情节完整,有不少好看的戏份,两个女生之间的互动也吸引人。但是现在与过去断层明显,似乎是女主角现在的人物让我联想不到以前的她。每每切换,感情的铺陈都要减弱几分。男配角则完全是女性视角里没有人物个性的完美情人,把一个现实故事的质感破坏了。不过片中的灵灵真的好靓,加分∠( ᐛ 」∠)_
难得看到梁咏琪的演技,直追增肥拍春的蒋雯丽,在飞机上看完,还以为是许鞍华导演的,两个新人演技更赞,女同的感情可能就是只要相伴在一起吧。
真心是女生強權的電影,男人不是色狼就是「傻白甜」,老公是必須只能傻傻的疼老婆的,然後:對不起,我的好朋友比妳重要喔😂 不愛妳,愛我好友。
梁咏琪是真的没演技啊
……所有姬崽都无法抗拒的一类剧情吧。四位女性之间的情谊也格外动人。在少女诗诗身上竟然看到了裴斗娜的影子。
爱情 梁咏琪 澳門 les 姐妹淘电影中我最得呢部, 8.9/10. 流晒马尿咁.......不知道為何DVD這麼久都沒出, 我會買正版的.....
刚生完孩子没减肥+全程素颜+演酒鬼+擦边球同性情愫...也是很久没见梁咏琪接这么正经的角色了(上一次大概是《香港仔》)。纯属来看我gigi结果感情还算动人,从前希望彼此感情到老,如今祝福对方永远幸福,想想也挺内伤的一个故事。两个新人发挥还不错,居然还有《再见二丁目》。
事后才明白,电影拍得很软是有原因的。女导演在对待推拿按摩好技师的切入点上,始终停留在了姊妹情深相濡以沫的调子上,这比之港片里的尺度场景,无疑是太过安全的。以及,我真的只想看青春年少时(年轻的18号好棒!),老来回首,感慨不胜收的姿态,始终是多余啦。
三星半。故事可以,但槽点还是蛮多的。同行的朋友对于强行悲剧表示很生气。感觉 情感的细节表现的不够,结尾让人觉得bug。最后明明很姬,评论刷姐妹情深的,姬老听见会想打人。内地上的话会二刷。确实看的时候感觉有些部分很七月与安生,但是貌似很早拍的,可能只是巧合。很喜欢新演员。梁咏琪值得鼓励
梁咏琪还是那么美
其实就是莫名其妙的一见钟情+老套的不顾一切+作天作地的假意成全对方。老实人台湾小哥做错了什么?_?默默接盘十几年了说扔就扔掉?_?
为什么我看得泪流满面?
最感人的是梁咏琪愿意来演这种成本和题材的电影吧......
灵灵儿子告诉诗诗:「我妈每年生日都会带我上大炮台,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跟一个很喜欢的人在那里留下了很开心的回忆。」她才明白灵灵当年愚蠢的成全,她梦见她们分别的那一夜,十八年后的她现身在回忆里:「灵灵,这十几年我过得很不开心,因为我只想跟你在一起。」她试图去拥抱灵灵,但却扑了个空。
当年的女神们都去了做骨妹。所以灵灵是双性恋咯,而诗诗是同性恋咯?一个想成全她自以为是。一个年轻不懂爱,推着婴儿车的时候松开了灵灵的手,灵灵觉得她是异性恋想成全她,而诗诗松开手是以为灵灵讨厌同性恋。两个傻姑娘就这样错过了。明明误会很快就解开,一切都是因为那个台湾男生出现,罪业深重啊
就不能亲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