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是一家屠宰加工厂的财务主管,也是厂里的半个老板,左臂瘫痪。工作期间除了办公室和食堂,基本也不去其他地方走动。休息期间厂里的男男女女聚堆聒噪,他也不去凑热闹。下班后吃个快餐,去便利店买上两瓶啤酒,回家后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到睡着,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是日厂里来了一位新的质检员拉兹·玛丽亚,肤白貌美。安德无意间透过窗户瞥见她,开始留心起意。
因为她在人群中显得那么与众不同,独来独往,连两只脚尖都要对齐墙角的影子线。
午餐时分,安德上前搭讪,但是由于玛丽亚有严重的社交障碍,除了野菠菜碎南瓜这样与打饭有关的尬聊,还无意间戳中了安德手臂残缺的敏感要害,因此谈话草草收场。
期间厂里发生了一个偷盗催情粉的事件,在警员的配合下,请来了心理咨询师来参与调查。
丰乳肥臀的咨询师惹得不少人都想多看两眼,安德也不例外。除了问一些初夜、遗精等这些与性有关的话题,还问及了梦的内容。
这个安排可谓相当精妙,之所以请心理咨询师是因为,老板觉得催情粉被盗一定是心理变态的人所为,而问及性的问题暗指肉体关系和本能的欲望,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出梦境。因为安德和玛丽亚这俩个性格孤僻不合群的怪咖晚上会做同样的梦,就是开头冬日的森林里仅有的那两头麋鹿,他们没有交配,只是一起觅食、漫步,最亲密的时候仅仅是碰碰鼻子。
听说过灵魂伴侣,但是梦境里相识还是头一次(难道是量子纠缠?)
影片最抓人的地方,除了题材的新颖,最喜欢的莫过于极富美感的画面,恬静、空灵、缓慢、诗意。
超现实女性导演的作品,细腻到令人发指。
小到一只苍蝇、一粒落在餐桌上的盐巴、一枚回形针、一支笔、一双鞋等,都纤毫毕现。无论是一滩血迹、人体的手臂和臀部、一头牛还是一片森林,都以极其静态的方式一一呈现。
所以,这部电影简直是强迫症的福音。玛丽亚的强迫症,让他与周围的人群格格不入,活得像一座孤岛。
甚至,因为牲口超出2-3毫米把肉品降为B级。
随着催情粉偷盗事件的水落石出,安德开始渐渐打开自己想心门,玛丽亚也尝试着走进安德的生活。
从不用手机的她买了新手机,约安德一起睡觉,当然了,是纯粹的睡觉!
但是她对肢体接触极其敏感,这让安德以为她不过是和之前交往过的那些女人一样,每当他觉得可以开始一段恋情时,无一例外被拒绝。
这是安德不愿打开自己心门的原因,这个误会也让玛丽亚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她买CD学着听情歌、在清洁工阿姨的建议下矫正走路姿势,按照心理医生的指示练习抚摸,抚摸牛背、黄油,通过黄色电影了解男女之事,买来公仔抱着入睡,去公园里看恋人接吻,躺在草地上感受洒水器滴落到皮肤......
这段要是孤独症患者看了,不知作何感受。
牛肉与灵鹿,是影片两个关键的意象。有关牛肉的镜头大都是有很强的冲击力,比如那些喷涌流动的血迹,当然这与后面她极其暴裂的割腕镜头相暗合。而体现灵鹿的镜头则十分唯美、静谧,像童话世界一般。由梦联结,进而产生内心的波动,身体是他们最后度过的一道关卡。
虽然故事临近结尾有点流俗,但是瑕不掩瑜。个人十分喜欢,因为自己曾经也是质检员,把规定当成准则,强迫症更是有着强烈的代入感,比如我会把钱包里的纸币按照面额大小整理起来,再把皱角抚平,不同衣架的颜色都会分类。
虽然不会像女主那样有着超强的记忆力,把白天的对话内容复述一遍,但是对着餐盘喃喃自语,也是常有的事。
而且也是离群索居的人,喜欢一个人坐在黑暗里,落寞地发呆。
喜欢在饮料的冰柜门上哈气。
每次路过邻居家,还要把她家门口的地毯用脚拨正。
看到女主,也看到了自己。
PS:我这种人大概是没救了吧!
差点忘了说,片尾曲超级好听。
影片在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上击败大热的《希望的另一面》夺得金熊,这也让阿基•考里斯马基老爷子很不爽,估计这也会成为影史的一段佳话。如果单把《肉与灵》和《希望的另一面》放在一起对比,除了导演的名气后者要高于前者,还有的是《希望的另一面》紧扣了时下大热的欧洲难民主题,加上柏林电影节重视影片政治和社会属性的特质,所有的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希望的另一面》更具金熊相。然而我们如果把影片放在导演的维度上做一下纵向的比对,从《希望的另一面》我们看到的还是那个一成不变的考里斯马基,在他自己的作品列表中,《希望的另一面》只能算是中等,他大部分影片里面标志性的人物僵硬的表情,猝不及防的温情都在这部影片中有所展现;而通过《肉与灵》呈现给我们却是一个不一样茵叶蒂。是不是说导演风格的改变就值得奖项的肯定呢?答案当然不是,关键还是看影片形式与内容统一性还有电影文法的创新,“小清新”的《肉与灵》相比较内容在视觉上的反差,画面与传统印象的不兼容,反而让影片呈现出别样的质感,因为画面输出风格与形式本没有定式,任何形式和结构的创新都值得赞扬和肯定。有些讽刺的是,《肉与灵》形式和内核上反而是考里斯马基式的,更确切地说,影片更像是考里斯马基和法斯宾德风格的混合。 影片以两只鹿徜徉在飘雪的树林中开场,而且片中多处穿插着这样的场景,当然后来屠宰厂里面交配粉的失窃事件才让观众了解了这些鹿画面的意义。茵叶蒂在这个男女主角共同梦的艺术处理上,并没有故弄玄虚而不交待二者的关系,她却选择以这样一种直白方式告诉观众,这种做法非常的冒险,因为通常隐喻和符号更贴合文艺片的气质,也会更符合评委与影评人的口味。实际上也多亏导演十分明确地交待鹿与男女主角的联系,否则这样十分突兀的隐喻画面就是一个败笔(雷加达斯的《柳暗花明》就是这样处理的一个反面)。左手残疾作为屠宰厂财务总监的安德和沉默而不合群的质检员的玛利亚第一次的碰面,是安德在楼上以一个带有《后窗》式的窥视视角扫视着楼下, 他脸的一部分是掩映在窗棂间,而站在楼下柱子旁边阴影里面的玛利亚,镜头先给到了玛利亚的脚,然后是她向后抚弄头发的上半身的中景,她低头注意到自己的脚趾部分露在了阳光下,她又拘谨地又向后挪了挪脚,抬头望向安德的办公室,画面右下角是三个谈笑风生的员工,而左上角是安德向下探望的后脑,三组人物构成了一个有些失衡的近乎一条直线的钝角三角形,建筑物的外形及配色都让这个画面趋于完美,隐晦和压抑中又孕育着一丝希望。 屠宰厂工人们宰杀牛后并割下了牛头,牛头上血管中喷薄而出的血液十分的扎眼,上一次震撼的宰牛画面还是在赵德胤的影片《冰毒》中,虽然本片画面的冲击力度不如《冰毒》,但这也是导演要表达的点有所不同所致。影片后面女主割腕后任由血液顺着腿部咕咕地留在脚下,鲜红而刺目,看上去反而有种残酷的美,这个血腥的画面也呼应着前面喷血的牛头,人类和动物间冥冥中建立起了某种联系,当然这种联系也体现在其它地方,有老婆到处和别的男人睡而去偷交配粉的人事经理,还有对于宰牛这种看似残忍的行为表示无所谓新被聘用的员工,实际上这种联结已延展到了人类自身之间。 导演的镜头很好地利用了玻璃或其它透明物体这个重要的意象符号,影片前后随着情感或情绪的改变,画面也做着相应的调整。开头逼仄画面空间类似栅栏的窗户背后向外张望的安德;屠宰厂透明门帘隔着木然工作的玛利亚和背后议论她的同事;深夜站在有铁栅栏窗户旁边独自喝着咖啡的安德,还有玻璃们映衬着玛利亚夜晚看电视的孤独的身影;映射在手机店的橱窗上的兴奋玛利亚的脸庞;情感遭遇波折后,两人在公司餐厅取餐时,镜头透过餐柜的玻璃缓缓地随着他们移动,这时观众和他们之间的空间又有了餐厅工作人员的介入。安德和玛利亚的内心就像被玻璃隔开一样,它们被看到,但它们又不可触碰,不止抗拒着影像空间内的人物,也同时排斥着画外空间的观众。安德爱的机械与麻木,玛利亚爱的无能。影片中玛利亚手抓土豆泥的画面却产生一种无以名状的情欲张力;还有她那引来同事围观和哄笑的忘我地抚摸着拦中牛的身体的场景,荒诞而残忍;躺在被子里面用毛绒玩具触碰自己的身体时,画面是用反常的高亮而不是营造普遍意义上暧昧的昏暗,画面的这种“突兀”或“不合情理”更符合玛利亚这样“特殊”的人物角色。影片并没有交待安德手臂残疾的原因,也同样没有告诉观众玛利亚因何行将枯木,导演把这样两个“残缺”的人物直接地放到了观众的面前,我们看到的就是他们的状态,而我们要关心的是接下去会发生什么而不再去理会为什么。他们的对白直接得让人尴尬,他们之间的情感也并没有任何浪漫的成分,但当电话中他们两人都说出爱对方而把玛利亚从死神手中救回时却有种无比温暖的力量,慰藉着两颗“残缺”的心灵。
从光为始,依光为终。唯美,浪漫,平淡,夹杂着讽刺幽默,给人以无言的震撼。女导演细腻的镜头语言展现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从什么时候影响到观众的呢?是第一片雪地?是第一首歌?我想,对于我,是穿着淡色长裙的清秀美丽的女主角在楼柱处露出一个侧身,轻轻地将脚从阳光下撤回阴影的那一刻。
肉与灵:厄洛斯和阿加佩;性与灵魂、理念;爱情无疑是一个谜,无论是其表象还是其配方。
从灵开始,以肉为终?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场梦中两只鹿亦用鼻子相互试探接触。最后一场梦两只鹿在现实中交配,但温暖的光却照亮了苦寒的雪山。肉与灵,彼此交织,难以割舍。
男人早已经历过无数次性爱,他甚至感到厌倦,于是和过去的女友断绝了往来,他虽然窥视心理医生的身体,但是他的理性压制了本能。当然,他残疾的身体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他的自尊心,被心理医生质疑性能力时他的难掩怒火,让人想起《锈与骨》中一度渴望证明失去双腿但自己的“下面那里”还可以用的骄傲的女驯鲸者。对于片中的男人,性有时只具有工具性的一面,比如他用性来发泄。孤独年老的他渴望的是一个灵魂伴侣,而梦中相遇让他遇到了那头母鹿🦌,他的话是诚实的:它们没有交配。
女人拥有无与伦比的记忆力和较真劲,但是,她从未体验过性爱,甚至于无法进行所谓“柏拉图式的恋爱”,因为她的身与心都封闭着。她纯粹,心患严重强迫症,缺乏常识,幼稚到可爱,用玩具模拟和人接触场景以便先导后演,心理出了问题却只找儿童心理医生让老头着实为难。在身心上,她似乎只是一个小孩子,最初的梦中相遇让她感到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恐惧,所以她选择了回避,及时公鹿将冰天雪地下十足珍贵的美味青草全部让给了她。愈是好奇,就愈是疑惧,但却又想要靠近。相较之下,灵是容易建立起联系的,而肉则过于困难,这不是因为对性的恐惧或排斥(这孩子可以一边平静地吃小熊糖果一边看成人电影),而是因为一息一肤的感知:梦境有些无与伦比的梦幻色彩,有些遥远,只能旁观,而现实中的肉体接触是那样的真实和可感,一不留神,就产生过度的刺激让紧张的小女孩缩回了身体。
男人虽然不以肉为追求,但是肉确是他的世界里表现亲近,确定关系,甚至是表现爱的方式,哪怕不是唯一方式,也是少有的重要方式。有时,灵反而像是“前戏”,肉确像是“正戏”了。失去了建立肉体联系的可能,他就断然指出两人之间没有可能,就要只做“好朋友”了,除去了肉的灵竟然是如此的苍白无力。不能交配的两只成鹿的梦中相遇又算作什么呢?他的爱,究竟又是怎样的配方呢?
女人的爱无疑是灵性的,她从没有把肉体当作追求。感知,学习性爱和勾引男人的技巧,突破自我的封闭,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他。灵是至高无上的,他的拒绝无疑是对于灵性联系的否定,失去了最初的相互吸引和默契的精神联系没有了意义,在她选择割腕时,她的肉呈现在观众面前,但她内在的灵已死,是那通电话拯救了她。当他们最后性爱时,她表现出的样子好像两人在梦中互相用鼻子试探对方。 她托起他残损的肉,他爱抚她脆弱的灵。
这个故事并不是一个肉体残缺但心灵健全者(尽管孤独苦闷)和一个肉体完整但心灵残缺者的故事,而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中老年大叔和一个涉世未深的倔强小姑娘的故事。又或者,这只是一个围绕厄勒克特拉情节的故事,一个引导“女儿”的“父亲”和崇拜、渴望父亲保护和爱的“女儿”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灵魂间的亲情之爱最终演变为乱伦的肉体之爱。一个爱做梦的小女孩不算离谱的幻想。
不管如何,当他们第一次在梦中相遇,光照亮了梦境和现实。又是一个要努力工作的清晨,在这个清晨,他们将在现实中相遇。当光照亮了一夜欢爱后属于两人的餐厅,雪山也再次被照亮,冬去春来,但昔鹿已去。当光照耀在现实中他们发自真心的笑容上,便再无肉与灵的隔阂,爱从梦境流入现实:他要适应她灵的执拗,她要感知他肉的触及。爱是一朵玫瑰,嫁接在灵的土壤上,成长在肉的光辉中。
如果不是北影节,可能终其一生我甚至都不会去看这部“金熊奖”影片,就是这么阴差阳错的偶遇,没想到这部电影的竟然给了我如此意外的惊喜。、 这是一部用“血腥残忍”包装起来的纯爱电影。 故事中的男主是个怪人,外形放浪不羁一只胳膊坏掉了,经营着一家屠宰场,内心却文艺的不行。如果说男主是个怪人,女主则不仅仅只是怪了,像神仙一般一尘不染,一切干净的如雪一般。不仅外在行为的怪异,女主还有超越常人所能理解的记忆力,和对一切都不知所谓的态度。 开篇并没有交代太多的背景,女主去男主的屠宰场做质检员,故事开始于一个盗窃案,警方来给所有嫌疑人做心理侧写的时候男女主角惊讶的发现两个人每天做着同样的一个梦,在梦中,男主是一头公鹿,女主是一头母鹿,两头鹿一起在雪原上奔跑。 本就对女主有好感的男主蹩脚的跟女主搭讪、约会,但干净的如一张白纸一样的女主面对这样的第一次心动却不知该如何是好,一次次冷漠的表现吓退了男主。 甚至因为双方的信息不对等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误会,在激烈的心理斗争之后女主选择了接受男主的好感,但男主却以为这是女主对他的戏谑而拒绝了她。于是第一次恋爱却无果的女主…自!杀!了! 本来这是个忧伤的故事,但在影院中观看这些情节却有着异常的反差萌,引发了一阵阵爆笑。流淌着鲜血的手臂和纯白的身体强烈的色彩对比刺激着我们的感官,当然纯爱故事要有个美好的结局。男主改变心意,女主紧急包扎后去找男主两人Happy Ending。 奇幻与现实交杂,屠宰场的鲜血淋漓与梦境中的纯净相互映射,这部导演用女性细腻的思维将这个玄幻的故事讲的很纯粹,当然也造成了意外的笑果。 男主女主最后会幸福么?可能不会,两个人都太怪异了,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但是孤独的心需要相互抱团才能够取暖。 很喜欢女主的人生态度,一切都不重要,像是看透了一切一样,当感受到心动,迷茫不知,用心去感受。 听着一首喜欢的歌,脱光衣服,划破自己的手腕,看着鲜血如注,接到电话,从未慌张的女主第一次加快了语速,我还有一些事要做… 那一天,女主第一次睡的这么安稳… 那一天,那两只鹿没出现在雪原上… 那一天,两个怪人成了茫茫苍生中,最普通的两个人… 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平凡,何尝不是好事…
写了一篇长文影评:
2021年1月看完这电影,今天写完影评。这速度,这效率,哈哈哈。好吧,我其实也没浪费时间,去翻阅了西蒙栋的《动物与人》、阿甘本的《敞开:人与动物》和《潜能》、德勒兹的《千高原》,以及斯蒂格勒的《技术与时间》。因为这电影牵动了某种意识,连根拔起的是一连串交织的思想,有了它们的加持,电影的含义才逐渐变得清晰起来。你有没有觉得自己作为一个人,活得跟动物一样?我反正有这样的感觉,这种感觉在这部电影的分析过程中变得清晰起来。下面的文字大概是尝试回答“作为人该如何活着”这问题的开端。
全文在知乎:
动物与人:电影《肉与灵》中的人性 - 三表叔的文章 - 知乎 //zhuanlan.zhihu.com/p/610184394
首先,想通过本片分析出肉与灵到底是什么关系,我是绝对做不到的。这个话题太哲学了,我甚至根本不清楚影片是在怎么呼应这一主题的。
对我来说,除了片尾女主伤害自己和屠宰场里一些血腥的画面外,片子整体的观感还是十分愉悦的。它一点都不沉重,甚至还有些滑稽。比如人事主管和他老婆,俩人唯一交流应该就是下班接孩子买杂物吧。它也很温暖,比如那个急转直下又突然反转的结局。当时我真的是心都提到嗓子眼了,音乐断了,女主失望痛苦,但并没有停下正在做的事情。接着电话响了,迎来一丝希望。接通后男主有的没的说了几句,真是好心焦。电话马上就要挂了,就要万念俱灰的时候,好在他说出了“我好爱你”,女主回应“我也好爱你”,隔着屏幕的我也好爱你们啊!
女主告诉男主要买手机的那段也挺有意思的。显然台词都是女主事先预习好的,以至于实际发生的时间并没有很贴切的情况下,她还是说出了“你来早了”这样的台词。当她说 “我觉得你很好看”时,男主的回应被她猜中了,但是她却没有勇气继续“演”下去。感觉这里又非常真实,有些事情会朝我们预想的方向发展,但是有些不会,现实总比想象要难很多。另外,我也觉得男主挺好看的。尤其是他们通过书信交换梦境后,他脸上露出的微笑。像个害羞的小男孩。女主的表情也非常好,开心却又内敛,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还喜欢“扫地僧”老奶奶教女主勾引男人那段。老人的直白和女主的封闭,对比的恰到好处。还有女主为了熟悉与人有身体接触的感觉,买了那么一言难尽的毛绒玩具,真的太有喜感了。她通过它抚摸自己的那段,拍的也太细腻了。而去公园里看别人亲热那段,我一直在想为什么睁开眼睛的女生没有大叫一声“神经病啊”。但是她躺平在草地上,被水淋湿的那段又很美很享受。
上面是一些直观的感受。下面来谈谈引发的思考。
既然叫《肉与灵》,那么就来分别说说。
“灵”的部分,显然是来源于二人的梦境。导演也太会想了,编出这样的剧情。关于这段超现实或超自然的部分,其实女主在她的心理医生那里也求证过,但没有得到科学的解释。我本人也觉得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也说不好。如果不是因为偷“交配粉”的那场闹剧,不是一个看上去欲火焚身的女心理医生的“变态”问题,谁会跟谁去分享自己的梦呢。
但是梦境到底想表达什么呢?一公一母两头鹿,并没有特别亲密的举动,有什么象征意义吗?写到这,又不得不表扬一下那两头鹿的演技,特别有灵气。周围的环境有时候葱绿茂盛,有时候又是白雪皑皑,是否预示了两个人的心境?他们在现实生活的情况,是否也反过来影响了梦境?后来又把描述梦的片段全部重看了一遍,分别如下:
1、影片开头,雪地上,雄鹿在靠近雌鹿,在她身上嗅了嗅。雌鹿躲开了。然后电影就开始了,太阳出来,牛、女主、扫地老太太和男主都在沐浴日光。
2、11分钟左右,第一次在食堂见面后的晚上。绿色的树林里,雄鹿发现了雌鹿,彼此观望。(好像跟白天的情景有点接近)
3、23分左右,两人在工作上交谈了关于牛肉的评级情况后,那晚的梦。还是雪地,两只鹿依偎在一起,近景镜头,可以看到某只鹿呼吸时起伏的肚皮。(是不是在这次谈话之后,两人就对彼此有些感觉了?但是可能现实中的他们都没有察觉,反而是在梦里反映出来了。)
4、27分左右,雪地,两只鹿在一起觅食,听到有声音,看到雪聪树枝上落下,一起喝水。这之后因为发生了偷交配粉的事件,心理医生介入,两人发现了做同样的梦的秘密。
5、45分左右,雪地,两只鹿隔着池塘相望。(两人对后面应该怎么相处,也是观望的态度?)然后第二天中午在食堂,女的主动坐到男的对面,问他梦到了什么。男主说什么也没有。女主走开了。下午男主又找女主说了梦到什么,女主说她也是。男主不信,女主离开。6、49分左右,绿色树林,雌鹿在跑,雄鹿在追。第二天醒来后,女主晒了太阳。上班后两人通过写下来的方式交换了这个梦。(男主主动向女主要求交换梦境)
7、梦境没有被展现出来,但男问女为什么跑、生气了吗?女主摇头,还未回复就被前来调戏的桑多打断,男主生气的离开。(女主对男主的主动有些害怕?)后来男的去女的办公室找她喝咖啡,问她要电话。
8、55分左右,在池塘的水的倒影出只看到了雌鹿,她在东张西望,一直没有找到雄鹿(女主因为桑多以及没给电话号码的事觉得让男主生气了,她很过意不去,想找男主)。
9、女主买了手机,跟男主约定一起入睡。具体梦境没有展现,饭桌上男主说“昨晚太美好了”。
10、91分左右,男主吃晚饭时将晚饭打翻在地,灰心丧气的给那晚的气垫放气,独自吃晚饭,很伤心的脸。女主在感受土豆泥。雄鹿在雪地里奔跑,雌鹿一直未出现。他是一直在寻找,还是想要彻底的逃离?(男主觉得再继续下去太累了,他想放手)。第二天他看到工人们在围观女主抚摸牛。
11、结尾:只是雪地和池塘,没有鹿。(两人都没有做梦,因为现实中他们已经在一起,灵与肉已经完美结合)
我实在太不擅长梦的解析了。。。还是来说说“肉”的部分。在男女主之间展开的其实并不太多。除了结尾处的灵肉合一,感觉好像真没什么了。反倒是人事主管和她的妻子之间,应该更多的体现的是肉的部分。他问男主是否睡过他老婆那段也超级好笑。我开始很纳闷为什么男主没有直接否认,而是含糊其辞。看到后面,为了满足生理需求还是找了别的女人,让我猜想他和人事主管的老婆应该还真的有过。人事主管的推测真的一点也不虚啊。当然,他找别的女人,我觉得也跟他认为女主拒绝了他有关系。新来的桑多,用男主的话说就是“母鸡窝中的公鸡”,也是一种雄性荷尔蒙的代表。虽然并没有直接表现他和任何女人的瓜葛,但是我觉得一定是有的。他的存在,完全就是为了让男主嫉妒、自卑、无地自容的。但是男主不会像人事主管那么卑鄙,弄清事实后也和他道了歉。我觉得这点也非常温暖。
“肉”的部分,还可以理解为男、女主在生理上存在的缺陷。男主是身体有残疾,年龄也趋于衰老,于是在心理上也有了很多变化,比如逐渐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因为害怕被拒绝所以不会过多的投入到感情中。女主可能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问题,反过来影响了生理。因为过于敏感和自闭,而不习惯与人有身体接触,也不擅长与人交流。
再来说说屠宰场。我没弄懂为什么片子要基于这样一个场所。我想,这大概也是我没弄清楚片子想表达的肉与灵的关系的缘故。这个场所应该是跟“肉”这个主题相关的,当然说的不是那些加工的牛肉。有一个细节,男主问前来报到的新员工对这里的牲口有没有怜悯之心。如果没有,在这里工作会很难熬。没有特别理解这些话的含义。猜测是因为他们干的都是在夺走其他生物的生命的事,所以必须心怀抱歉和感激。
还想说说女心理医生。其实这些内容,是整篇文字中我最先写下来的部分。看第二遍的时候,对警察和女心理医生的关系有了一点想法。警察跟老板要牛排是很明显的一种勒索了,后来慢慢觉得安排心理医生的介入,其实也不是什么工作需要,很有可能她就是他的一个炮友,他无非是在给她招揽生意而已。因为老板问了“费用由谁而出”的问题。而至于心理医生给出的评估结果,我最早也是有所怀疑的。为什么连指纹都能搜集到,又没有什么高明的犯罪手段,结果不是应该警察给的吗?反而需要心理医生评估结果?她虽然给出了正确的结果,但我也完全可以理解成是警察跟她串通好的。
再看她问的问题。我觉得正常人都会和男主一样,有被冒犯的感觉吧?看第一遍的时候还觉得用的是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什么的,看第二遍的时候又有种被耍了的感觉。我当然知道,如果没有女心理医生,男女主之间的秘密或关联就不可能被发现了。但是就有种感觉,导演想要通过一种很荒诞很讽刺的安排,让这个秘密被揭露出来。当然这也是我个人的猜测,其实不是很有把握。
片子还有个细节,就是有两次女主在食堂门口隔着玻璃往里看,门的晃动将她的脸在玻璃上折射出的影子弄的忽隐忽现的。这里要表达什么?是要鼓足勇气吗?因为她和他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相遇吗?第一次,她进去后做到了两个正在聊天的大汉旁边,男主和人事主管夫妇正在一起吃饭。第二次,是她做好了准备,跟男主提出要一起睡的请求,结果被拒绝了。
虽然写了很多,但是自己都没有勇气看完。。。
#2017年度十佳#世间最浪漫的事就是当面说不出口的爱在梦里夜夜相见,真是浪漫得一塌糊涂。金熊加费比西真是实至名归。女导演细腻而独特的视角(完爆许多日本小清新啊),某些时刻让人想起基耶斯洛夫斯基(两生花啊蓝色啊爱情短片啊之类)。真是美好又治愈的艺术片
原来是一个讲述“心之壁”打开的过程,导演你听说过EVA么?神叨的配乐听的我几度差点睡着……
非常特别的爱情电影,有格调又不失幽默,割腕戏让现场接连晕血倒下了五六个观众电影被迫中断放映,是这次电影节最特别的一次观影经历了。
为什么不拍胖子服兽用春药?超想看!女主角胸也不对称耶,好感。
这片子才应该叫<圣鹿之死>
关于爱
真不愧是金摄影机得主,光影和构图都很赞。大概是太了解沟通中费力讨好却词不达意的窘境,竟然觉得这样weirdo的故事浪漫得要死。割脉场景的情绪爆发,后挫力太强。
老少配,性冷淡风,做同样的梦,过同样的冷淡日子,肉体暂无感,灵魂先通电。
视觉上的好看,白瓷片一样的姑娘有鹿的气质。共享梦境的结局不是soul mate,灵止于肉这件事想想还挺值得叹气的。
交流障碍且强迫症的女质检员和手残的屠宰场总监从梦中交流到身体接触的玄妙爱情。从前半段折射精神、场面调度精细的森林梦境和代表身体性、纪录手法捕捉的屠宰场日场的平行间引出核心,在人与动物间建立道德、物质和情色方面的不寻常联系,对亲密情感的恰当控制和强烈的意象冲击出色维持着悲喜剧效果。
虽然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奇绝,制作技艺也精致异常,这部获得去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电影却没有什么打动和说服我的任何地方?这也是绝了!看时无感,观后再努力回味,仍旧没多少话可说。也许是我和我们离作者的世界太远了。少有的观影体验。
只有电影节大家才会一本正经地看一部如此weirdo的片子吧2333~男女主角皆异于常人,前者一只手残疾,身为厂长却不忍心看屠宰场面;后者记忆超常,却对一切正常人类行为有障碍(与人交谈、xxoo等)。两人因梦境一致逐渐走近,终于在一起后却不再做梦。女主割腕后接电话粗暴包扎洁癖擦血全场爆笑…
霸道肉联厂厂长和他的迟钝超忆小娇妻
一个强迫症、禁欲取向和完美主义的神奇屠宰工厂和预言者故事。“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只是后半段的人物命运和情感关系走向都可以猜测得到,没有想象中的飞。
现实中的血腥屠宰与梦境里的双鹿奇缘,本应有的罗曼蒂克被超现实的灵魂脱壳感覆盖。全片幽默、明亮,充满光圈调至最大般的性冷淡味道。女主角演得非常好,双目大而木讷,【听音乐】和【看AV】两件人类最亢奋的事都被她完成得毫无情感!多棒的一件“机器人”哈哈哈!!!
2017北影节映后交流会。据导演说,一个春日她走在路上,呼吸着春天的空气,突然就有一种感觉:身旁匆匆走过的路人说不定也有同感。于是用两周完成了剧本。她之前拍电影也是这样,先有感觉,才有故事。我作为女性能感觉到摄影机背后的女性视角。
3.5 怪异的幽默感和一些灵性吉光片羽。但文艺小青年精致简洁的宜家美学缺乏生气和一以贯之的能量感,整体稍嫌断裂,构筑现代童话,明晰展现一位女性经历爱的全过程,视点好又有寓意,但没能做到短小精悍,流连于过多细枝末节,打断了该有的文气,最终失之无力。
女主认真学习恋爱的劲儿真可爱。
妈呀太喜欢这些设定了!干净清澈不讲废话和蠢话,冷静而又浪漫到不行。2017.12.3 重看。害羞强迫症患者的恋爱课程。梦是现实的镜子,两者相互观看和影响。(看这片子之前我每天做奇怪的梦,看过之后竟再也没有做梦了,第二次看完不知能不能恢复做梦的能力?)
1.两个带刺的人练习怎样拥抱的故事,暖且灵动!2.喜欢女主家,和监狱没什么区别;3.吃面包到处掉屑屑确实抓狂;4.尺度稍微有点大,厅里一片哀嚎,这帮没见过世面的😂。(资料馆大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