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时旸)
又怪异又治愈。这就是《非典型孤独》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你很难说这部美剧讲述了什么,即便它似乎有一个清晰的主题,一个患有“高能自闭症”的18岁男孩儿遭遇了自己的青春期。有关自闭症和孤独症的美剧并不鲜见,但大都悲戚或者悲壮,而《非典型孤独》却无底线无节操地耍贫,充满讽刺和揶揄,到处夹杂着有关性的段子,看到最后,却慢慢地发现,某些温热的东西开始在心中流淌,那些满不在乎和调侃其实才是真正的尊重,从而把那个自闭症的孩子剔除了患者身份,他不过就是个普通人,偶尔说点怪话,时不时造成点尴尬,可想想,谁又不是如此呢?大家都有病,不是吗?
如果非要找个熟悉的美剧类比,那么或许可以把《非典型孤独》理解为《生活大爆炸》中的谢耳朵的“前传”,确实,这故事里的男主角萨姆,怎么看怎么像谢耳朵——与世俗格格不入,一身怪癖,极端聪明、执着又呆萌,对人情世故一窍不通,对男女关系懵懵懂懂。
萨姆到了18岁,仍然清瘦,孤僻,不敢与人直视,只有一个朋友,热爱谈论南极洲和企鹅,饲养一只乌龟,努力接受心理治疗,被焦虑的父母环绕,被疼爱他的妹妹照顾。可他毕竟也在长大,终于一头撞上了每个人都躲不开的青春期。他寻找爱情,获得爱情,被爱情伤害,也伤害他人。当然,他在遭遇了性,这个普通人都难以捉摸的东西,对于萨姆来说,更加麻烦,它成为了一种催化剂,让他长大,认识自己,面对自己,接受自己,更重要的是,他在经历了一切混乱之后,似乎在一点点摆脱那些与生俱来的症状,慢慢地融入人群。
这部美剧穿插着大量的独白和呓语,这个苍白的男孩儿自顾自地念叨着所有想法,他的不解,他的迷惑,他的希冀,他的愤怒,他的欲望,这样一来,一切都变得有趣起来,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视角去注视这个困惑的男孩儿,通常意义上讲,他是一名患者,他无法藏住心里的想法,无法像绝大多数人那样沟通,比如,他不懂得暗示,不明白委婉,别人都觉得他难以招架,只有他那个善良的女友觉得这是坦诚,她对他说,“我爸妈不在家,你或许可以过来找我。”但萨姆不太理解这其中的奥妙,去问他的朋友——一个自以为风流倜傥的geek,对方告诉他,那是暗示他有关性的事情。于是,萨姆就当着所有同学的面去问那个女孩,她到底是不是这个意思。这样令人尴尬的事有很多,但时间久了,这些原本啼笑皆非的尴尬却生发出另一种情境和反问,所有人,所有“正常人”,每天拐弯抹角,似是而非,人们封闭自己的想法,隐瞒真实的内心,然后说出某些让彼此觉得得体的语言,维系一种虚假的关系。这算不算一种“症状”?从这个意义上说,萨姆作为一个自闭症患者,对于周遭世界的深深的不解,却变成了一种独特的对比,它得以让人们反问自己,自己是不是每天也都陷于某种意义上的荒诞与虚妄。长久以来,我们的视角都被固定在“大多数”和“正常人”的身份中,对于萨姆这样的人,无非是猎奇和讪笑的态度,但时间久了,却发现,自己身上需要被讪笑的内容并不比那个“病人”要少几分。
这个故事的成功在于,它并没有只聚焦于这个“患者”,萨姆是主角,但不是绝对的主角,换句话说,他并不是一切,即便他的家庭因为他的特殊情况,不得不做出应对,但家庭成员中的每个人也都在处理着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的困惑。萨姆像一面镜子,折射出这个家庭成员中每个人的内心。
从外部去观察,从整体上做判断,这是个其乐融融的家庭,除了萨姆,他们还有一个努力上进,聪明漂亮的女儿。作为女儿,作为妹妹,凯西一直觉得自己的这个家庭普通也令人安慰,但很快,她就意识到这个家庭并非没有裂痕,比如,她后来才知道,自己小时候,父亲曾经离家出走了一段时间,只不过日后所有人对此都闭口不提罢了。当父亲发现自己的儿子永远不可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与自己亲密相处,和自己嬉笑打闹,那种难以名状的压力和绝望足以撕裂所有人,所以,他的离家出走无法用道德判词进行指控。这个悲戚又绝望的部分,在故事中是以短暂的背景出现的,由此,在向人们提示,这个故事也在慢慢地转换视角,镜头从对男孩儿萨姆的注视,缓缓摇移到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脸上。
爸爸走过了那段不堪,如今变成了一个笨拙又本分的男人,而妈妈,却在默默经历着一场悄然而至的中年危机。她最重要的角色,其实不只是母亲和妻子,还是儿子的“护士”和“陪伴者”,但有一天,儿子突然告诉他,他应该自己去买衣服,而不是再穿妈妈随便买来的T恤,对于母亲而言,孩子的长大,是心绪复杂的过程,不只是欣慰,还有恐慌,自己满腔热忱被抽空了释放地点,自己的意义被突然取缔,她存在的价值还剩什么?为孩子筹备一场party,为闺蜜们做做头发,还有,就是去参加和维系那一场场自闭症儿童妈妈的聚会,彼此诉苦,赞叹,鼓励和互相八卦,除此之外,她的生活就只剩下去面对巨大的空洞。未能免俗,她选择了一场婚外情作为填补空洞的捷径,那是一个和他们的生活完全相悖的男人,她所在的那个中产家庭,谨慎又妥善,总是充满计划,但那个酒保,只活在当下,他成为了一个绝望主妇生活中的强心针。故事至此,人们就会明白,每一个人都在微笑的脸和假装不在意的轻松姿势背后,努力挣扎。女儿在权衡,一边是更好的高中,一边是自己友谊和刚刚展开的爱情;萨姆的那个心理医生,表面上看起来对一切尽在掌握,但实际上,自己的感情也一触即溃……更不要提萨姆自己,一边在和疾病缠斗,一边开始对青春中突然来临的爱与性的本能不知所措。有个爱他的女孩,他却觉得自己爱上了心理医生,又或者,他根本不知道到底什么是爱情。
你看,所以说,这根本不是一个区隔了常人和病人的故事,这故事里的每个人都在破碎,而每个人都在重组。人们都遇到了生活里的一段颠簸,每个人都在寻求一种妥善的方式试试到底该如何度过。总体上说,这是一个温情脉脉的故事,它用一种自嘲和幽默的轻拿轻放的姿态呈现了原本可以想见的凝重主题,无法摆脱的怪异疾病、中年危机和青春困惑,还有那些永恒的困境,性与爱该如何处理,人和人又该保持怎样的距离,家庭成员之间如何可以让彼此不被熟悉窒息又不让彼此疏离。生活轻巧地为人们设下严酷的谜题,我们只能遍寻谜底。
萨姆在经历了摸索,探求,挣扎,尝试以及经受过伤害和被伤害之后,最终慢慢变得柔和,他脱去了帽衫,穿上了一件礼服,和女友敞开心扉,他似乎懂得了爱情和生活到底包含着怎样的意义,即便那感受朦胧又模糊。但是,谁不都是如此吗?谁能说得清爱情的形状,谁能描摹出生活的轮廓。你看着萨姆一点点敢于和人直视,看着他一点点能够明白旁人的感受,就会明白,那是一种怎样美妙的变化。萨姆不只是一个病人,他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缩影。谁的生活不曾经历过困惑,颠簸和解脱。
(本文首发《北京青年报》)
不知道怎么打三星半。。 因为这种类型片子真的多所以感觉编剧再强大也写不出什么大的新花样,但是所幸细节到位,Evan帮妹妹说话,sam给老爸的第一个拥抱,老爸因为一点私心偷偷揣着sam的秘密,公交车上发病妈妈把衣服垫到sam头下的样子,冰屋,silence party,约会前的踩点都很戳泪。而且音乐简直棒呆,感觉配乐师才他妈是经历过一切,泡遍所有音乐app收藏类似『夜间红眼航班』『抑郁症患者的普罗萨克』『听后摇的时候我想流泪』这种歌单但是深藏功与名的那位啊!所以尽管说了上句话就能猜到下句会接什么,矛盾点安排在哪里都很套路,一切说教都只在本剧集里起作用,而且很可能续集马上又要自打脸,这剧还是让我看得非常享受。生活尴尬,我们永远都在弄糟然后避免弄得更糟,伤疤有,心碎有,试图避开一切意外,体面地生活然后发现一切“对不起”“我爱你”都来得他妈的不及时但又总是那么准确无误地将我操翻在地,然后你说起什么意大利面加奶油,什么一只企鹅做不到的那些事情,居然让我感觉好了一点。
在任何一件事上轻易责备任何一个人物都是我做不到的,每一个人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今生第一次,永远没有什么经验可讲。有的人谈起某些事情来仿佛自己已经过了两辈子,或许他们有过一次宝贵经历,人人都会有,和零差不多。
因为我一直在纠结到底谁是年龄比较大的 可能我是有这种搞清楚关系的强迫症或者说是想知道的东西就一定要弄清楚的强迫症 所以又认真又看了一遍第一季 Casey是Sam的妹妹 在第八集20分5秒左右 母亲对父亲说:你丢下了一个刚确诊的孩子和在学步的婴儿。 终于搞清楚了是elder brother。
刚刚看了美剧《Atypical》
真心欢乐啊。看得超爽的。
很逗的地方很多。第一次看视频看到笑到不行。踹不过气。
我觉得真的有一种魔力,那就是。好的故事——只是单纯地展现事实的发展。
不去评价这件事情的对错。
真的,这部剧里面,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苦衷吧,算是。
姐姐需要时刻照顾Sam的感受,在学校都经常要被Sam困住。
Sam的症状是那种过于呆萌的状态,但是因为我是这个症状,我无法意识到这是不好的。大家都得让着我(
妈妈每天因为Sam的病焦急地不行,按部就班地生活着、焦虑着。
爸爸曾经逃避过,爸爸不愿意把这种家庭的事情和自己工作、自己的生活搞成一团。
嗯,其实这种爸爸的状态还是蛮好的。虽然有过逃避,但不是因为Sam的状态而影响正常生活、不大惊小怪。只是自己的孩子而已。但爸爸和姐姐的关系更好是真的。爸爸喜欢更聪明的小孩,妈妈更关照弱小的小孩。这是真的。
而且每个人的角色都很鲜明啊。妈妈虽然出轨了,但是我们能够完全理解她啊。她每天生活地如此焦虑,如此平淡,为了家庭她仿佛贡献了一切,所以她非常欣赏也非常羡慕那种自由自在地生活吧,nick就给了她很大的冲击吧,她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人能活得如此自由自在,不顾世俗的眼光。
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能理解她为什么会出轨了。
包括后来描绘妈妈出轨后那种自责的心态,那种一惊一乍的模样。都太鲜明了吧。
哈哈哈哈有时候居然从男主身上看到了身边人的影子,都是很喜欢讲自己的学术、自己的逻辑,也是对自己喜欢的政治历史知识可以滔滔不绝,就像Sam讲自己的南极洲一样。
而且妈妈的形象刻画地也好棒啊……瞬间理解母亲看到自己儿子谈恋爱的状态是怎么样的。都是不愿意拱手把自己儿子让人。就像爸爸不愿意看到女儿天天和男票腻歪在一起,总得找茬儿。
哎呀看来妈妈看儿子女朋友不爽是一种天性,伪装大度是一种选择;同理,爸爸看女儿的男朋友不爽是一种天性,伪装大度是一种选择………………
看一个剧,人生百态啊(´・ω・`)
还有那个心理医生,是个亚裔,临床心理学博士,特别符合亚裔学习好的这个刻板印象啊(?)……疑神疑鬼最后让自己的男朋友受不了了ಥ_ಥ
还有里面的互助小组啊……过于真实了,大家都要说同一套术语。不说术语还不行……会被觉得不是“以人为本”。真的很有启发性啊。有时候虽然专业领域的专业术语说起来很有专业性,但是如果强求所有人都得用这一套话语体系的话就会觉得怪怪的……有点强人所难了。
哈哈哈所以这给我的启发是,以后,在我的心理咨询的道路上。我明白了一个事情,那就是……专业素养很多时候不是一定只体现在那种专业用语啊、专业话语里,这些东西也不强求别人都做到,更多地还是要有真本事,实践本领。光拿着一本书念是不行的。
最近看了Netflix的新剧《非典型孤独》,一个患有“高功能自闭症”的18岁男孩山姆和他的家人的故事。
在我看过的自闭症主题的电影和美剧里,这部剧算是一股清流。它并没有把重点放在一些更容易赢得关注的地方,比如高智商、社会接纳,也没有刻意去制造一种伤感或浪漫的底色,而是选择回到普通,回到日常。它是一部家庭剧,甚至,还是一部喜剧。你可以笑着把它看完,并感到治愈。
这其实不太容易做到。自闭症,常常跟特殊、不对等联系在一起。在这样的限定之下,镜头很难平视,观众也很难放下固有印象,去自然地审视剧中人的生活。在这一点上,《非典型孤独》做得还算不错。
《非典型孤独》的主线,是山姆对爱情和独立的追寻。一个自闭症男孩,智商高,酷爱分析,记录并忠实地遵守一切规则,不擅长与人沟通。光亮、噪声、陌生的环境,会令他十分不安,甚至崩溃。他需要家人的照顾,定期接受心理治疗。
同时,他也是普通男孩山姆。喜欢跟企鹅、南极洲有关的所有东西,跟妹妹凯西在同一所学校读书,有一个怪咖朋友,一只宠物龟。他18岁了,想交个女朋友,学着独立一点。正是他的改变,打破了这个家庭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平衡,把一家四口拉入了新的混乱之中。
在豆瓣翻评论,看到有人吐槽说,《非典型孤独》就是“我有自闭症你们都得让着我”。我倒觉得,这部剧的优秀之处,恰恰在于没有那么讲故事。
对于其他家庭成员来说,山姆的自闭症是生活中需要考虑的一部分,但并非全部。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在自己身上,是如何打开心结,更坦诚地面对家庭,面对自我。而镜头,也给了每个人足够的关注。
山姆的爱情计划进行得不太顺利。他遇见了一个爱他的女孩,却不断做着伤害对方的事情。他爱上了一个女人,那个女人却不可能爱他。山姆想把所有跟女朋友相关的事情简单化,抽象成规则去处理。不过,我们都知道,爱情这东西,什么时候简单过呢。在谈恋爱这件事上,山姆第一次发现,自己原有的行事方法变得无效了。
妈妈艾尔莎,一位家庭主妇,她放弃了自己的人生,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做好妈妈和好妻子上。山姆被确诊为自闭症之后,她是最勇敢积极去面对的那一个。不过,这也导致她总是精神紧张,过度保护。儿子开始尝试独立,跟女儿的关系继续变糟,让她感觉自己不再被需要了。她想要重新找回自我,过快乐一些的生活,却选择了一种最不明智的方法。
爸爸道格,是个内心温暖,珍视家庭的男人。一个没有眼神交流,不会拥抱的孩子,曾经给道格带来了巨大的绝望。他离开过8个月,但最终还是选择回家。他真诚地爱着家里的每一个人,努力学习着跟儿子相处。最近,山姆有点依赖他,他们相处得很愉快。
对于妹妹凯西来说,因为哥哥的与众不同,她好像总是无法拥有完整的人生。父母把更多的关注分给了哥哥,也希望她可以一直照顾哥哥。她很爱哥哥,但也会有些想要逃离。现在,她有一个机会离开家,去读更好的高中。可是,朋友、恋人、哥哥的牵绊,让她无法轻易下定决心。更麻烦的是,她突然发现,这个家庭正在走向破碎的边缘。
随着剧情的推进,每个人的困扰被一一展示出来。它们是如此的平等,没有谁的问题显得格外重要。
当山姆遇到挫折,沮丧地逃回家里,他说:“有时候,我真希望自己是正常人。”凯西的男朋友埃文,在他身边坐下,拍拍他的肩膀,告诉他:“哥们儿,没有人是正常的。”
我觉得,这才是这部剧的主题。
生而为人,谁不艰难呢?所有的痛苦都是痛苦,并不会因为有更大的痛苦,小的痛苦就变得无关紧要。
在《非典型孤独》中,我看到一种宽容平和的态度。剧中的每个人都在笨拙地生活,他们不总是能做正确的事,一不小心就伤害了在乎的人。正是因为谁都不够完美,拥抱和爱才变得更有意义。
就像山姆喜欢的企鹅:一只企鹅单靠自己是无法取暖的,它们需要在一起取暖。严寒不能分开它们,反而让它们靠得更近。
这部剧也再一次提醒我,不要轻易觉得看透了别人。评论一个人的是非好坏,为他们贴上标签,是很轻巧的。尊重和理解别人的选择,即使是在它们看起来有些荒谬、有些错误的时候,才是难的。
山姆说,他喜欢南极洲,是因为它并不是看上去的那样。那里有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冰,但是因为年均降水量只有八英寸,被认定为沙漠。那里还有37座已命名的火山,许多座都掩埋在厚厚的冰层之下。
虽然我们看到南极洲,不会认为它是沙漠,也很难想到,即使是在无尽寒冷的地方,依然能找到深藏的温暖。
事实是深海,摆在我们面前的仅仅是冰山一角。
我常常觉得,人生是场生存游戏。我们或主动或被动,选择了不同的游戏难度,唯一的相同点是,赢得胜利,对谁来说都不简单。
你我皆凡人,各有各的懦弱,各有各的不能。大家都是一样麻烦不断,表面云淡风轻,内心却在奋力挣扎。
自闭症和它带给山姆一家的影响,也只是困扰的一种。剧中的他们会有怎样的未来,我还不知道。但是,因为这部剧,我更确信应该如何面对寒冷,珍视在乎的人。
就是那句老话:有时治愈,经常关怀,总是安慰。
这是我们能够为彼此做的,最好的事情。
只讨论一个问题:主人公Sam,并不觉得他像Sheldon。
就性格来看,Sheldon只是感情缺失,不理解人情。Sheldon对自己相当自信、甚至自负,在提到他们四人组的时候会说“三个博士和霍华德”。Sheldon并不怕见人,多数时候只是觉得没必要或别的理由所以不想见人。当见到生人时,也不会害羞。Sheldon平时都是乐呵呵的,从不关心别人的建议或意见。
Sam明显不同,他是自闭,因为无法理解别人想法,有时甚至会闹出笑话,所以有点惧怕与人交流。Sam可能永远不会像Sheldon那样乐呵呵地生活。内向的人在人群中会感到不适,在社交活动中更容易疲惫,他们需要独处的时间,而自闭的情况显然比这严重的多。如剧中所说,自闭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可能生来就会如此,已经不是性格的问题了。所以自闭症要严肃得多。
Casey理想型啊理想型qwq
好看,感恩 Netflix
看完本来想要不要像Casey一样跑步不吃猪肉,后来想了想梅菜扣肉、红烧肉、酱骨头、炖猪蹄,果断放弃了这个想法。
就是我本人。看完对我自己的社交无能状态没有那么焦虑了。
好温暖的治愈系小清新,恰到好处的drama感,喜欢Casey,喜欢Zahid,喜欢Pagie,所有角色都很好啦,期待有下一季!
好开心啊,好伤心啊
我觉得腾讯可以找他代言,你看又有企鹅又要聊天
每一个角色都那么逗人喜欢 我们都是大千世界里渺小的尘埃 可是我们都不是怪物 看到好多自己的影子 希望每一个我们都能被爱包围
xy让看的 太喜欢Sam的房间和他关于南极的trivia~ casey很酷侧脸像Lily Collins 爸爸的梗经常好好笑 说发廊boy不敢come out那里还有cigarettes no那里都笑死了哈哈哈 爸爸超眼熟 感觉客串过好多剧
比起诚恳坦白的青少年们,剧里的大人们各种行为很差劲。想起《Adam》里Hugh Dancy演的“亚斯伯格症”患者,他们有时让人难以接受,但有时又会给出超常的惊喜感动,比如Sam的企鹅项链(那一幕看哭了)。絮絮叨叨但一直忠实陪伴Sam的Zahid超可爱,长得像Zootopia里的树懒。
有一个全世界最酷的姐姐是一种什么体验
妹妹的男票是硅谷里的blood boy!!!这里面很顺眼啊!妹妹也美的。爸爸衰衰的样子也可爱。我果然对这种人格障碍的人有蜜汁迷恋,觉得sam这种程度也还好啊,完全可以做盆友!喜欢南极什么的赞死了好吧!作为一个对家庭关系完全外行的人,竟然不知不觉又被一部家庭剧crush到了到底是怎么肥四!
「A+」莫名喜欢男主内心喋喋不休的话唠子设定,EP01里面南极的比喻很赞“人们听到南极的第一反应绝对不会认为它是沙漠,人也不可貌相”,基本上就扣剧的主题了吧——有些孤独其实是非典型的 「更新」全刷完了,为妹妹疯狂打call,太喜欢她和男朋友的戏份了,真甜,啊我死了
低配版的谢耳朵,不是天才,但热爱生物、有严重社交障碍的暖心小哥儿,还有他可爱的一家,轻幽默轻治愈
四星到四星半,一些细节处理的比较好。even真的是……男孩子也好可怜,要猜来猜去毫无头绪。为什么每个性别在恋爱里都是输家?
让人舒服的剧,关于青春,成长,家庭,也让人更加深入了解了自闭症患者。男主Sam忠爱一些南极企鹅和各种动物方面的冷知识,是个呆呆的小可爱,笨拙却也在努力学习人类世界的社交规则,理解别人。和小女朋友Paige超甜!埃菲尔铁塔前的吻get!EP8 Silent Dance对社恐太友好了,感人。妹妹Casey超飒,我可以!喜欢爸爸,爸爸造的小冰屋超精致。成为母亲,不代表失去自我,你人生的价值不仅仅是被家人需要,你需要找到你自己。一时的放纵,总会引火上身。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Julia演员特别眼熟,总感觉很亲切。
结局女儿在板子上的留言过于傻逼,强行为第二季制造悬念,其他都还不错
刚开始以为是遇到恋爱问题低配版的Sheldon 后来觉得是没那么复杂的13 reasons why 最后原来是高阶的无言有爱 表面清新 内里却波涛汹涌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每个人都有化身一座孤岛的时刻。妈妈强悍但神经质,爸爸温暖却也曾逃避。姐姐潇洒,弟弟自闭。好喜欢凯西男朋友的男友力。
以自閉症患者Sam為圓心 以家人同事朋友同學畫圓 以每個人一小段遇上的生活問題展現出每個人心中的那座孤島 Sam對家庭的影響和家庭反作用於每個人 Sam在這個過程中走出保護 但家裡每個人都遇到危機 一口氣刷完八集強推一下 真的超級喜歡姐姐那對!希望能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