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废土末世聚落动作片。 ②想象力非常之大,max已经完全不复当年的意气风发了,而人类文明也足足倒退了无数年。我愿称之为遗忘的城市,失落的文明。孩子是人类的火种,可是当他们看的破碎的文明片段时,他们完全不能想象,以至于像宗教一样狂热的信仰,神话他,因为这是无法理解之事,从天而降的神明。 ③走出去or留下来,可是即使出去了,漫天黄沙里,连嘶吼声也只是一瞬,毫无一线生机的废墟,人性互残的末世,无秩序无法律的末世。野蛮、粗鲁、无知,带来了狂热与傲慢还有——疯狂。 ④这是系列片中我感触最深的一部。不在于炫酷的动作与旅程中的险象环生,而在于希望与绝望,这里是科技文明的堕亡,下一步就是对于自然绿洲的极致渴望。知识与生存,讲述的已不再是人类英雄了,而是文明的凋亡与物种的濒危。
疯狂的麦克斯3,1985年的续作。
整个系列三部曲故事设定在核爆后的废土之上,然而从一看到三,感觉核爆后的文明渐渐地衰退,第一部麦克斯还在城镇生活,还有破败的执法机关;第二部完全变成漫天的黄沙,各方为了石油展开争夺;而第三部中的资源变成了沼气,猪屎形成的沼气。矮人掌握着生产能源的知识,控制着小镇的能源,女王让麦克斯潜入猪屎工厂问的一个问题竟然是:(你会拉屎吗?)(你会铲屎吗)你会产屎吗?
随后麦克斯跟Blaster在铁笼里进行的决斗场,真是让我耳目一新,还真是第一次看用悠悠绳来决斗的,观众爬到铁笼上面观战,也确实是第一次见。
接着麦克斯被赶出小镇,倒在了沙漠中,被几个孩子救了下来,把他带到了他们生活的绿洲。一群孩子误以为麦克斯是他们的XX机长,想让麦克斯带领他们前往明日世界。而山谷中孩子们画下的壁画,以及对于往事的讲述,像极了史前文明神话流传的初始版本,像极了信仰诞生的雏形。
在麦克斯看来孩子们生活的山谷绿洲就是废土中的桃源,可是桃源中的孩子想要获取知识,想要前往心中所念的明日世界。
这第三部里的飞行员出现的时候,我还以为就是第二部里面那个小飞机,明明都是一个演员-.-我还以为孩子们口中的机长就是小飞机,明明第二部小飞机带领着部落中寻找他们心中的桃源。可是这个大飞机竟然不是第二部的小飞机,也不是孩子口中的机长=.=
远方是即将熄灭的夕阳 ,人物行走在大漠之上人物像一个个剪影,时不时出现忽隐忽现的叠影,像是在讲述逝去的英雄故事 。
三部下来简直人类文明退化史,Thunderdome的设定有点意思,但打起架来又假又雷,剧本也不再严谨工整,半路好像编不下去了,引入条新的故事线,一群小孩呜嗷乱叫的,第一部那股神神道道的劲算是回来了,高潮追车戏拍成了一通闹剧,起因像是突发奇想,过程几乎没有逻辑,结果堪称本末倒置
Max误入Neverland,西部片情结,传奇情结,童话情结,Mad Max系列真是一部一个风格。动物是该系列永远的第一配角。梅尔·吉布森把自己的长发造型带回勇敢的心,把群众角色和某些世界氛围穿越至启示录。 至于乔治·米勒,我觉得他在快乐的大脚中继续他的舞台剧情结和童话情结去了。
这注定是一部评价两极的电影,没有了疯狂的飙车党,也使之不再是一部公路电影,但导演设计的“桃花源”显然比飙车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道德观念崩塌的小镇与存留着人性的“桃花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桃花源”之人从造神到希望破灭,荒芜的未来里,文明的倒退与人的异化让人唏嘘不已。当他们企图走出闭塞的深坑时,却发现明日世界只是泡影,除了一望无际的沙海和丑陋的人性,世界已是空无一物。
离开了飞车主题,正儿八经地讲起后启示录寓言来,后面变得像《七宝奇谋》这类儿童动作探险片了。从第一集阴暗惊悚的汽车复仇故事,发展到这集的bed time story,要不是片尾几段标志性飞车场面,看着真让人恍惚
经历过1的无趣,2的小惊喜,3再次回归“无聊”;以其说是科幻,不如说是“复古”,主人公们仿佛回到了“原始人”时期,要不是有出现的现代文明“科技”,真感觉不到这像未来;动作场面稀少,“困兽之斗”虽有新鲜感但不够精彩…;剧情安排更是消耗我的耐心,要不是为了坚持而坚持,可能都不会看完吧?
7,疯狂的麦克斯是一个制作不断升级的系列,到了这一部其实完全从一个独立B级片变成了正统的商业类型片了。当然乔治米勒个人的废土美学还是基本都保留了下来,蛮荒小镇和失落文明两条线都有一定趣味性。最后的追车高潮戏不如前一部,不过改装车的造型是越来越炫酷了,奶牛斑点造型改装车很亮眼,主角团队开的还是火车,脑洞真的可以。
第三部故事架构展开最大,虽然略显空洞,但是却将那个荒凉的末世真切地展现在了人们眼前
三部里面情节最莫名其妙的,果然2是最棒的,所以米勒老头4里面也要翻拍2。Tina Turner是个惊喜,其实儿童王国那里还是可以挖出一些隐喻来的,但是处理的太粗糙了。
2是开创性和纯粹的,那么3就在思想性和恶趣味上拔得头筹 大漠苍茫中小孩站在飞机残骸上的场景,沼气、萨克斯、能面具、启示神话、死斗等等。。。
世界观再度拓展之后居然拍成了个全年龄向,真是有点失望;蒂娜·特纳真有范。
Mad Max中最弱的一部,场景、车辆、人设还是很够意思的,缺点在于不够火爆,这部甚至不是R级片。很难想象George Miller后来转型去拍宝贝小猪唛2和快乐大脚去了,是他自己的主意还是美国人的?
这个系列除了造型设计与世界观还剩什么
完全不知道在讲啥 硬看看完
竟然变成了部儿童向的电影。开头的雷霆擂台和爆炸老大的对打超赞,但后面的沃克机长信徒的部分就感觉生生斩断了故事的脊柱。追车部分很厉害,全是真人特技拍的,4的飞车战就是在此基础上的新传承。
这一集开始有钱砸在场面上了。Tina的女大佬气场浑然天成,各种有趣的人物,闪电擂台和铁路追逐的动作设计非常精彩。对人类末日的思考发人深省。
完全失败的类型化尝试。乔治·米勒一方面想拓展工业文明破败后的世界景观,同时也想讲述新世代的希望萌芽,上一秒还在筋肉大佬遍地的钢铁斗兽场里拼个你死我活,下一秒就成了黄沙万里原始文明中的孩子王,虽然最后力图用代表性的飞车追逐来重整调性,但此时的观众的耐心早已经被儿童话剧一般的启示录桥段消磨殆尽,救不回来。另一大败笔则在于造型风格的不统一,艺伎面具、能面纹身、侏儒与巨人(魔幻气质)、原始部落兽皮树叶、猪粪加工厂、古罗马式铁网罩角斗场这一锅大杂烩满满当当,简直就是乱来,当然你可以说这是文明崩坏后的再融合,但是实际效果确实糟心。前两部当中那种残暴与凶猛的末日气质完全消失不见,硬塞进去的儿童话剧启示录七吵烂喊,剧作的割裂感太过明显,欣赏不来。不过本作倒是为多年后石破天惊的第四部找到了最原始的剧作模型。
这一集狂想成分更足,后末世世界的设定多有着墨,猪之城,广袤的沙漠,倒有点子《鼹鼠》的味道,原始主义的服装设计,一开始虽然铁笼角斗很有创意,但总觉得缺点什么,直到最后火车头赛车开始,熟悉的味道来了!
马克思漫游未来荒蛮世界。除了有崇尚暴力的巴特镇,还有象征希望的「新世界」(由一群天真到令人厌恶的孩子们组成,本身设定很情怀婊)。MAX被太过矫饰地带上了「救世主」帽子,其实他在第二部只为了一点汽油,本部仅为了追自己的驼队和汽车。
这么好看,居然分这么低。乔治米勒这个系列不说别的,单是演员造型就很有想象力了。中间一段“造神"戏份感觉很讽刺但又很本质,大家感受到了吗?
废土和车两大元素,全然侧重前者固然拓宽了系列内核上升到文明失落与传承,但后者才是精华,因而每次重温到这部就略鸡肋,还是想多看看Max但又不那么好看。娃娃军支离破碎以讹传讹的澳音蛮用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