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片、灾难片,灾难场景震撼,再多些灾难场景就更好了,兄弟情、阴谋论多了些。吴彦祖在好莱坞打了个酱油。影片背景很好理解,未来环境恶化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各国联合组建太空卫星网,并建立太空监测站,通过卫星控制气压、温度等因素达到自然灾害的消减。现实中的人类要好好爱护地球,爱护环境,永远不要让这一天到来。
这时卫星网突然失控,阿富汗高温的沙漠地区突降极寒天气,导致数百人死亡,香港地面裂开,窜出熔岩,太空监测站一个工作人员“意外”死亡,显然有人把太空卫星网当成武器,达到自己的目的。男主(杰拉德·巴特勒)是太空监测站的建造者,和弟弟不合,但面对人类浩劫,兄弟联手找出背后破坏者。
以下文字剧透================
总统的一个手下搞的鬼,后来利用卫星网攻击总统和所有可能成为总统的继任者,以便自己继任为总统。好在男主弟弟及其女友救出总统,粉碎了他的阴谋,并从总统那里获得终极密码,重启卫星网。男主在监测站决定牺牲自己,担负起重启任务,幸亏有同事帮忙,最终完成任务,回到地球,见到女儿。
私信+++qun:
特效做的不错,但是逻辑硬伤也不少;
想营造一个大的场面,主线剧情却设置的及其狭窄;
想用中国元素吸引票房但是没有看到任何诚意
;
在灾难情节里面添加人性剧情想增加口碑,但是怎么看都不伦不类(强行加入文艺片效果以及给个别演员加戏,不是一般的突兀);
加入政治斗争想显得高端,但是能搞出那么全球性大破坏的大反派看上去智商还不如小学生(
);
部分演员用力过猛(又没跑又没跳你到底是为什么几乎从头到尾都在喘气?)(个别演员的造型简直要逼死强迫症,好想把他按到水里洗个头再重新吹);
安迪·加西亚饰演的总统有一种意外的反差萌(
全程淡定脸);
小姑娘也挺可爱的,就是人设有点太单薄了;
最后:
1星给演员阵容,1星给特效。
电影背景设定的有意思,但是人物设定简直都是槽点。简单说几点:
1,我一开始就以为max的特工女友是个反派,好多点情节都可以佐证,结果居然不是。例如第一次出场时说:你想让我射你吗?我还以为是个flag。再比如郑龙来华盛顿找max,莫名奇妙就被发现然后还在他们面前被杀掉,而郑龙联系max的时候特工女友正好在场。
2,郑龙有什么话不能在电话里三言两语说完,一定要跑到敌人老巢去见面说?还有坏蛋特工为什么一定要当max和他女朋友的面杀人呢,为什么不发现了就干掉呢?
3,空间站那么多人,全部都是布景道具,连首席科学家都是个打酱油的角色,虽然最后毅然决定和男主角留下来,但是感觉有她没她都没差,这是强行刷存在感。坏蛋科学小子也好奇怪,为了1000倍工资就同意毁灭地球,这是思想品德不过关呢,还是智障呢?
4,好莱坞片子里美国总统一贯伟光正,坏人都是副总统国务卿,这也正常。但是国务卿老头为了临时就任总统不惜毁灭整个地球,我怎么觉得好智障啊!这个情节是在借鉴2012吗?
5,如果是我来写编剧,干脆就写成一群美国至上分子不惜毁灭全球也要让美国一家独大称霸全球,然后一系列阴谋诡计。为了当个总统搞到世界末日,这个脑洞不服不行!
我们人类,爬上生物链的金字塔顶层,带着从造物者那里“打劫”的超强自信,永远无法摆脱对于自身能力的放大与幻想。
但是还是有人是冷静的,他们通过电影这种形式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进程。
从《2012》、《后天》到《末日崩塌》,地球一改自己“母亲”的形象,就像一个歇斯底里地泼妇一样,哪个人敢上去,就等着“母亲”一顿不分青红皂白地狂抽。
如果有一句话配合着抽人类的动作,那绝对就是:
“老子不发威,你当你可以胡作非为?”
的确,一般的灾难电影都抓住了人类中心主义下人类盲目的自信与无知。
如果说十宗罪里有最严重的一条,那一定是——
贪婪
对于自然的无度索取,对于环境的肆意破坏,地球“母亲”不堪重负。
如果说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界限与阈值,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人类何时会作死自己?
从电影导演拍片的速度来看,Always。
之前看过了那么多灾难片,有地质灾害,有生物灾害,有科技灾害,最常用的莫过于气候灾害了。
《全球风暴》也不例外。
如何在老的框架里拍出新意,迪安·德夫林决定另辟蹊径。
既然自然灾害拍多了,那我们就拍人为制造的自然灾害。
影片一开始,就是惊天浩劫,我迟到了一会儿,以为电影又放了一遍预告片,结果发现其实已经进入正题。
就是人类的贪婪已经开始导致了各种自然灾害,不治理的话人类绝对要走向加速灭亡的道路。
为了挽救人类的危亡,男主杰克·罗森(杰拉德·巴特勒饰)以及全世界顶尖的科学家设计出了个牛逼的全球气候控制卫星网络——“荷兰男孩”。
先不说能不能实现吧,就这样的镜头拍出来还是很震撼的,让我不由得想起了那个广告:
“一年卖出七亿多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两圈。”
这个更牛逼,已经不是两圈的问题了。而是:
“全包裹,无侧漏;周到,好安心。”
.......
好吧,我知道自己跑偏了,额,回来。
其实这个电影是双主角的,男主跟他弟弟——杰克·罗森(杰拉德·巴特勒饰)&麦克斯·罗森(吉姆·斯特吉斯饰)。
一个满嘴跑火车,不按套路出牌,讨厌官僚主义的暴脾气大哥。
一个踏实勤奋,游走于政府机关,泡了总统特勤队长的怄气小弟。
总之这样的搭配就是老戏路——从小亲情裂痕,只有死前弥补。
大哥误会小弟套路自己,小弟误解大哥没责任心。总之就是一直在误会来误会去,直到政府机关的插手。
真的如常言道,最毒不过死政客。从《纸牌屋》就能看出来一个人为了权利能够多么丧心病狂。
本来用来维护世界和平的“荷兰男孩”却被病毒入侵,成为了政客达到自己政治目的的武器。
原本应该保卫地球的系统彻底癫狂,到处乱来——香港地陷(煤气管道爆炸)、东京冰雹、孟买龙卷风、巴西冰封、迪拜海啸等灾难场景逐一出现,浩劫席卷全世界。
之前就已经谈过了: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世界的气候多样化形成了如今丰富的地理特征,而各国人民也在原有的自然条件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伟大的人造奇迹。
无论是香港寸土寸钻的高楼林立,莫斯科克林姆林宫上融化的封雪,还是巴西热情似火的度假胜地,以及迪拜的棕榈岛和迪拜塔,这些人类伟大的奇迹在自然的力量面前不值一提。
尤其是飞机坠落云层在城市里摔成碎片的片段,让人巍为惊叹。
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无论怎样的挣扎都看上去那么地微弱。
所以说:全民健身,提高身体素质;学好车技,提高危机意识。
比如跑得快,可以像巴西沙滩奔逃的小姐姐一样死里逃生,或者像郑龙(吴彦祖饰)一样开出一条生路。
我觉得,人类的渺小与伟大都因自身的选择而改变。
人类可以创造人工的建筑奇迹,也可能因为一个按钮走向毁灭。
我开始的时候谈过了,这个电影不是幻想,不是臆想,不是狂想,而是加速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那里的自然灾害既陌生又熟悉,当气候走向极端引起地质风暴,所有的人类必然在地球母亲的嘶吼中迎来灭亡。
无论在哪一部电影里,除了《空军一号》里的吉姆·马歇尔(哈里森·福特饰),总统作为一个配角,总是有着呆萌的感觉,笨笨的,傻傻的,被自己的下属牵着鼻子走。
这里的总统也是,作为一个英俊的政客,为了在即将到来的大选中占据更多选票,来到奥兰多进行自己的伟大演说。
只是懵逼之中被自己的特勤队长莎拉·威尔逊(艾比·考尼什饰) 拐骗走,还经历了一场非常刺激人心的逃亡。
话说莎拉·威尔逊(艾比·考尼什饰)这个特勤队长真是让我惊了,把国务院的帅小伙推倒不说,还能把工作做得滴水不漏,充分展现了她作为一个专业人士的果断与严谨(除了把账号密码给自己男朋友带来的黑客之外)。
艾尔·埃尔南德斯(艾赫尼奥·德伯兹饰)这个大反派也真是让我糟心的,竟然跟《王牌特工》里的瓦伦丁(塞缪尔·杰克逊饰)一样,想通过大的毁灭还给地球一个“平和”的未来,这跟先打死你再厚葬你的感觉似的——意义何在?
反派的脑回路惊起,我也是无语了,而且最搞笑的莫过于他安插在空间站的奸细——瘦弱的IT英国小哥。
你看那个体格,分分钟就让人灭了。话说这个小哥脑回路也有问题,杀了人,投了(病)毒,你还不敢进抽空跑路吧,还玩游戏,还等着男主来找你,你说说他这个智商是怎么攻克“荷兰男孩”这么牛逼的系统里的?
傻逼一样的设定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还有男主跟他弟弟,能不能不拍出痴男怨女的感觉?粗犷包容的哥哥,纤细别扭的弟弟,我擦,最后拥抱的刹那,别怪我,真的停不下脑补的思路。
除了角色的特色,这部电影的许多设定也是别有深意:
比如总工程师乌特·法斯宾(亚历山德拉·玛丽亚·拉那饰),国籍是德国,却是在灾难面前唯一留下陪着男主完成了最后的重启的战友,这简直是莫大的讽刺。
美国与德国在二战是最不对付的对手,德国的工业改革使得这个国土面积远远没有美国大的国家在国际交流中颇具竞争力,并且引起了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曾经的敌人变为战友,我想这就是导演告诉我们的第一点:
地球家园的维护,不分国籍,没有阵营。
其次,最后抓住卫星艾尔·埃尔南德斯(艾赫尼奥·德伯兹饰)国籍为墨西哥。这简直就是往川普脸上扔大粪,你不是要美墨边界修城墙?不是要实施拒绝移民政策?最后救下你们的不还是墨西哥?
全球一体化,生死总相随,身在地球上,无人能幸免。
所以,反派伦纳德·德考姆(艾德·哈里斯饰)在最后说服总统时就透露出美国这种所谓的“强国”梦想——只准我强,你们全要跪舔。
真的,再不爱护环境,终有一天,电影里的灾难会降临在这个真实的世界,真到那个时候,静坐等死吧
.
.
.
.
.
.
反正无路可逃,也跑不快。
该片不惜成本打造“全门类气象灾难”,是同类电影罕见的新鲜创意。寒潮、冰雹、海啸、龙卷风、雷暴等几乎所有气象灾害悉数,而因为未来科技的设定,灾难已经不局限于气象,而灾难场面的规模也因为科幻设定全面升级 。 (网易网评)
总体说,《全球风暴》在炫技方面是合格的。但故事方面,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好莱坞英雄拯救全世界的套路,天灾背后隐藏的是一场浩大的政治阴谋,气象卫星竟被幕后黑手改造成致命武器,白宫要员麦克斯为了阻止灾难铤而走险,和美女特工一起“绑架”总统,当然,这个幕后黑手一定不能是总统,而是另有其人。在套路情节之外,影片在构建故事细节方面颇为用心,这多少掩盖了套路情节的无聊,让故事看起来比较通畅。 (《齐鲁晚报》评)
《全球风暴》就是《世界末日》和《24小时》混合在一起的乏味版,如果影片能有基本分量的动作戏,或许对于科学家们而言还有一点吸引力。 (《休闲纽约》评)
这是一部毫无让人激动和兴奋的场面的动作片,是一部充斥着五毛钱特效的“视效大骗”,挂名杰拉德·巴特勒主演却戏份寥寥。 (《亚利桑那共和报》评)
当铺垫良久的龙卷风、闪电、巨浪和极端温度等全球气象灾害猛烈来袭之时,特效场面还算不错。不过大场面来的太晚,观众内心已经毫无波动。 (《洛杉矶时报》评) 一部“灾难性”的灾难大片,影片在灾害破坏方面甚至都很“低配”。 (《娱乐周刊》评)
要是我花了几十大洋在电影院里看,我可能也只会给三星,顺便吐槽一下剧情,可谁叫我是在家里看的呢,本片顺利的打发了我两个小时的无聊时间,而且我觉得毫无尿点,从头爽到尾,看完才发现少了半包烟,你们觉得那啥逻辑硬伤,剧情老套,特效无诚意巴拉巴拉的,看的时候根本想不到,看完以后看看影评,一拍脑门好像确实是这样,这更坚定了我看电影前不看影评和评分的决心,当个看看热闹的小老百姓,我觉得五星没毛病,现在我觉得我应该去把那些五到六分的电影都去看一遍,当然国产的就算了。
ps:豆瓣有用户年龄比例表吗,我真的想看看。
我觉得这部影片应该还算可以,属于中上吧! 好的话有一下几方面 第一:从视觉来说,3D效果很棒,代入感很强,观众能感受到灾难来的时候的那种紧迫感,能够让人有一场视觉大餐 第二:从演员来讲,我个人觉得演员演技在这部影片里可以,能撑得起影片,而且演员的颜值也不错(本人特喜欢男二和他的女朋友,中意女朋友的颜值与气质😍😍)第三:我觉得这部影片的感情路线走到很好,女儿与父亲的情意,弟弟与哥哥之间的默契,看到后面很感动,算得上是亮点,我本人觉得如果一部影片里没有亮点(当然不是全部都是感情路线),没有值得让人回味和感触的地方,这部电影就想流水账一样,平淡而无味。
那么不好的我觉得有两方面
第一:既然是灾难片,可是灾难镜头只有寥寥几个,与主题不怎么相符,我原来就是奔着灾难场景而去看的,没想到看到的与我想象的不怎么相符,视觉够了,但是场景还不行,看不够,
第二:情节有点老套,这完全可以不用政治阴谋来贯穿全片,毕竟影片的主题是灾难,一个地球,一个家,所以我觉得应该可以用其他题材来代替政治阴谋。
以上纯属本人看完《全球风暴》影片后的感想,没有含沙射影,不喜勿喷!谢谢!
希望左派自重。。。
觉得挺适合放慢节奏搞成美剧的,像surface那样每每最后来个一惊,这边可以每集开头毁一座城市。
真正的geostorm应该是在末日之机,各方利益集团的权力交锋,并带着预言性质的暗示下新格局下的环境事务的未来—而不是忙着处理brother issue,渲染英雄人设或者设置一个国家话事的无趣背景。好在关于DNC的反向暗喻和“谢谢墨西哥人”有点有趣,Abbie Cornish在madam型角色也有了比较信服的进步。
主角一个没死,除了吴彦祖和冰箱里的猫ಥ_ಥ
纯熟工业产品,从头到尾的娴熟套路。有娱乐性,但那是对上世纪的观众。在新的一代年轻人中,在一部全球背景的故事里,那种老套的白人中心主义和单向的政治正确,已经越来越乏味了。
感觉编剧A片下多了,硬盘坏了,想出这个病毒搞坏空间站的老梗。为了捞大陆的票房,要和中国扯上关系,又不敢崩塌北京上海,于是香港每年要在电影里被炸个几百次。烂片总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把科幻灾难片拍成了魔幻意淫片。
这已经不是科幻片了……是魔幻片……
吉姆斯特吉斯讲话的时候老喘什么?似乎好多演员都喜欢用这种讲话方式来增加紧张感,但效果就是好像肺有问题
美国太阳已经拍出来了,中国太阳再不拍,徐峥王宝强都老了啊,只争朝夕啊
开什么国际玩笑,说好中美两国牵头研发的气象卫星,凭什么就美国有终极密码?首先表示严正地谴责和抗议。假装是灾难片其实是政治惊悚片,发生在美国大选期间也不知道在影射什么。比风暴电磁海啸可怕的,明明是上百颗定时炸弹一样的卫星;而更怕的,是在59度地面能煎鸡蛋的香港,吴彦祖居然还在穿长裤。
在第四代国际空间站上增加一个美国高中体育馆浴室一般的公共澡堂(分男女)是谁想出来的科幻创意???
没有太差,比独立日2强,起码故事节奏很快后半段很紧张,但灾难场面就太弱了,把灾难片的题材用在动作片的模式上,好处就是故事节奏加快,缺点就是灾难场面照顾不全,动作片概念也搞不明白,实际上就是XJBP,还好卫星上的故事还是很精彩的,凑合看。而且美帝一点也不知道吴彦祖的正确用法
婆婆妈妈 家里家常 不合格的灾难片
跑题太严重了,本来以为是全世界联合对抗天灾的俗套路,结果背后居然是政治阴谋。灾难戏几处特效印象深刻,表现力不足。大部分时间在对话和铺垫中度过。搞出全世界灾难就是为了掩饰美国高层夺权,继动作片和恐怖片美国人证明政治阴谋还能拍成灾难片,为了黑大选真是不择手段。最后营救戏拍的还算带感。
哈哈哈Rock N Roller卫星说三遍
蚁民可以成千上万地死,但狗是不会死的,所谓天煞定理,毕竟同事多年,也学到了。人定胜天绝对不是左派,这个区别要分清。编剧应该看过克莱顿的恐惧状态。安迪加西亚胖得厉害,剃光头也不像马强了,所以中年人还是需要健身的。小姑娘很可爱,德国女宇航员是我喜欢的那一型,加一星。
吴彦祖上次进军好莱坞是亮瞎眼的《魔兽》,现在终于有机会露脸了,希望男神过马路小心!感觉父女情、兄弟情和阴谋论比灾难特效好看。等爸爸回来的小萝莉负担太多!卫星风暴只能刮到香港,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男主演技做作,空间站的女司令存在感太低,感觉多余,剧情不够紧凑……还有从头到尾没讲上海发生了什么,海报干嘛用上海……
1.吴彦祖帅死了。2.杰拉德·巴特勒在《白宫陷落》救总统,在《伦敦陷落》救总统,在《全球风暴》救总统,在《冰海陷落》救总统,专业拯救总统100年。3.剧情2小时,特效5分钟。
Hello, I.T. Have you tried turning it off and on a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