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想起我的同学,分开之后,再未见过面,曾经相互鼓励、互勉,到如今也是人走茶凉,只希望,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节目还不错,流水对听起来也新鲜。知识点听起来需要带脑子。v好吧那就皇后娘娘急急急你那哈哈扭扭捏捏不好好换花呗读书、品茶、畅聊、乐器、舞蹈…大概我们最向往的生活无非与此。可想想,谁又不是从最初一无所有奋力挣来的。 我个人特别喜欢最后一期。毕竟古代文人墨客里,我挺喜欢纳兰性德。最喜欢的两句,就是节目里有提到的。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还有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已变。 他和卢氏的爱情,就算是只有三年,那也是令人羡慕的。虽然也表示对他的同情,曾经拥有也不消成为一种美好。 特别喜欢这种三五好友,一起读书,品茶。闲散而自由的姿态。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这样慢节奏的生活太少了。所以人们才如此向往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你看李子柒,大多数的人都只是看到她光鲜亮丽的镜头前,看她的生活都很美好,可是谁又知道,那些该承受得辛劳,她应该一点没少吧。我看她的第一个视频,是她去田里挖藕,然后回家路上光着脚丫子一脚跨过小河沟,那就是我童年的样子,没有经历过农村生活的人,光脚下地脚是会被磨破的。后来看她的视频,也开始注意,她的手,她一个女孩子,手也是很粗糙。干事那么利落去,想要学什么,就去学,艰难险阻也无妨,有想法了就去做。 想想她可是一个人管理着一整片
2019年9月11日标记在看——
两年过去了,第二季人数过少还没开分,第三季就如约而至了。要不是因为邻家诗话的第一季出了书我可能都忘记还有这个节目了。
邻家诗话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氛围上十二节45分钟的古诗课,但导演可能不喜欢上课这个说法,毕竟他总在强调先聊历史再看诗。节目的音乐由方锦龙常驻(从一把琵琶弹遍世界乐器开始,再到b站晚会上单挑交响乐队而走红的大师。)以及他的儿子方颂评做音乐总监,不能说有多么惊艳吧但整体上音乐和诗契合度完成的不错。虽然总导演是牛魔但在第二季才开始上场交流
其实这是个复杂的节目,复杂到剧本会因嘉宾不同而区别很大,总体上可以说兼具几档节目的优点:方老师带来的种种乐器即国乐大典+王老师的朗诵恰如见字如面+诗词改编现代歌曲好像经典咏流传,当然还有茶文化等等多元复杂的传统文化。同样节目的小缺点也不少,最让我耿耿于怀的是剧本痕迹太重太尴尬了,嘉宾一定要装作爱学习的小学生一样准确的提出问题,各位老师一定要装作不留痕迹的推进流程......真不如直接说。而且这一缺点在第二季还变本加厉了,什么偶然没空、迟到了、我刚好知道等等剧情,太生硬了。我一直相信这些文人是腹有诗书,无需过多准备就可以侃侃而谈的。
第一期以诗经中的蒹葭开始,和以“秦人击缶”和现代歌曲,值得一提的请的嘉宾都不是空花瓶,当然也有可能是事先准备好的。第二期的垓下歌算是中小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篇,可能也得益于某游戏。送别诗、朦胧诗、边塞诗,圣人王阳明的诗,还有赤壁赋中的几个未解之谜、饮酒中的五斗米到底是什么、清明中所写之人到底是谁,我们耳熟能详的古诗词中仍然有很多令人感到震撼的全新的内容。知识就是这样,常看常新。
最近被诗友安利了一部小众综艺邻家诗话,昨天看了一期,今天看了一期,节目立意非常喜欢,流程也很新颖,节目里有院,有庭,有亭,有溪,有茶,有友,有景,有乐,有舞,有美,有诗,有歌,有书,有画,有故事,有学问。只是时长的原因,很多东西没有讲透,有点意犹未尽,缺了酣畅淋漓之感,不过瑕不掩瑜,看一期可背一首诗词,了解诗词写作的前因后果,配着书本观看效果更佳哦[机智]特别期待以后几期会有很好的欣赏体验。
之前的中华好诗词,个人感觉比诗词大会好看还早了那么多年。现在又出了邻家诗话,为我河北骄傲一把,虽然播放的电视剧啥的毫无特色,也没什么说的出来的综艺,但是这两个节目真是太良心。
很好的普及节目,娓娓道来,不用多么深入专业,作为一档电视节目主题内容都是可以的。很喜欢选一些不是那么大众的作者和诗,讲讲生平轶事,挺好的。袁枚就挺好,再多讲讲诗歌和美食,多好。
第一次看《邻家诗话》第一季,就非常喜欢,同时有一种感觉,这不就是舞台上面对观众表演的雅集吗。
雅集顾名思义,就是专指文人雅士吟咏诗文、聚在一起互相议论学问的集会。史上较著名的有西晋石崇的“金谷园雅集”,这个雅集让普通人知道了,一人高的珊瑚不仅是拿来欣赏的,也可以随手锤之用来终极炫富;而平时我们背诵最多最耳熟能详的,则是收入课本,那个在唐朝让王勃一夜成名的“滕王阁雅集”。
还有最熟悉的,则是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雅集”, 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上巳节,在惠风和畅,令人微醉的雅集上,不但让37首诗歌结集成册,更熏陶出了王羲之的千古名篇《兰亭集序》,挥笔,一瞬,偶成,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当然,这些雅集无一例外都是以创意诗文为主。
雅集虽然源自于古代,近来,却越来越多的被都市人接受和喜爱,之所以如此。盖因为雅集不仅仅是宽泛的聚会,更是追求生活仪式感,给喜欢雅致的人之间相互促成交流的一个媒介。
雅集其中的关键词是“吟咏诗文”,当时,古代文人创制古体诗词的过程中,都是需要反复吟咏才能最后成稿的。古代正统的雅集都是吟诗作文唱主角,琴、棋、书、画、茶、酒、香、花等作为配角参与。
《邻家诗话》第一季,将中式演播厅作为雅集现场,因时、因地、因主题 “背诵前人的现成的诗文”,可以说是雅集的另类不同凡俗的表达。
很喜欢这种围桌话“诗”的轻松和惬意,节目将传统文化和综艺元素有机整合在一起,展现给观众,内容均以名篇诗词为切入点,同时邀请文学、表演、朗诵、音乐、舞蹈、绘画等领域的嘉宾,在庭院里雅集茶叙,随意聊聊文化、看看表演,讲讲古诗词中的优美故事,给观众欣赏诗歌带来“乐”动人心的享受。
尤其喜欢给每一首诗配乐,根据或婉约或豪放不同诗歌的内涵,佐以不同的民族器乐,很多古老的民乐,平时很少见到,更别说现场聆听名家演奏了,观看的过程,真正是身心俱享受的过程。
诗言其志,歌咏其声,舞动其容,立体赏析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邻家诗话》第一季,形式新颖明快,特别适合孩子普及诗词。
和链接下留评的网友们不太一样,我是先入手《邻家诗话》综艺同名书后,才回头补上的综艺,着实相见恨晚。
《邻家诗话》的书很用心(在剧评下面就不多说了),我看到书封背后提到了第一季的综艺,好奇搜了搜,发现腾讯上可以免费看全期,好不容易能薅一薅企鹅的羊毛,立马追完。
我们向来知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又因为总是忙于生活,毕业后甚少读书学习,更别提读诗歌古文了,平日里打开电视,看的也多是轻松无聊的娱乐综艺和灌满工业糖精的无脑恋爱剧。
请明星,做游戏,演员出身的小花们站在舞台中央随便摆摆手跳跳舞,再买个热搜,呦呵,点击率蹭蹭往上爬,赞助、广告费拉满。
同样的妆容,一样老套没逻辑的剧情,因为有当红小花小生出演,没有演技,大家照样买账。
然而,追完每期节目,看完每集网剧时,花费了一个多小时哈哈大笑的你,是否在关掉页面后感到一阵空虚?
别人在努力成长,你在原地倒退,你着急又懊悔,却从不作出改变。遇到某些善意提醒的人,你反而有理有据地说:“我不擅长读书,古文诗词也看不懂,实在是学不下去,还是看综艺追剧更轻松。”
多么言之凿凿?
那么,既然你真的想学习,真的想读诗,却又常因晦涩难懂、不知读音的字眼阻碍脚步时,不妨点开《邻家诗话》,无需会员,全集放送。
打开第一集,几个可爱的女孩子悠悠地吟诵《蒹葭》,稚嫩的童声回荡着,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儿时,捧着书本听老师上课的时候。
曲水流觞,蒹葭青青,小桥与亭台,节目组真真是把钱用在了刀刃上,哪怕是搭建的摄影棚,也能看出满满的诚意。古朴精致的构造,生动地将你带到曾经那段美好的故事中。
紧接着,是两位老师搭档朗诵蒹葭,很喜欢张晞临老师的诵读,声情并茂,画面感极强。
读诗,不单单要会读,更要知道诗词背后的故事。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蔡丹君老师对《蒹葭》的背景进行解读。
又从诗词的字眼中,进行解析。
诗中有话,诗中有画。
节目组还请到夏老师,结合诗词的意境现场作画。
节目组还请到国际友人,以法语的形式诵读《蒹葭》。
后面是以歌讲诗,现场演唱和诗词有关的歌曲。
就连节目结尾出字幕的时候,还有走心的“彩蛋”。小姐姐在以《蒹葭》为词的唱歌中,跳着动人的舞蹈,舞姿的风格也是和节目讲的诗相契合的。
整期节目看下来,实在是觉得走心。
每一首诗词都是我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瑰宝,读诗的形式多种多样,节目组用朗诵、舞蹈、演唱、国外翻译、悉心解读等多种方式,演绎一首首值得我们不断回味的佳作。
如果你不愿意自己读书,又想深入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就打开《邻家诗话》综艺看看,看的过程很轻松,内容又足够丰富,实实在在的是“在玩中学习”。
很久没看到如此走心的综艺了,希望其他的综艺节目也能学习学习。
当嘉宾聊到古诗的作者们想通过诗词所抒发的情感的时候,我发现原来我们当下的心情是可以和他们产生共鸣的。所以说古诗词其实也可以离我们很近。
王劲松、方锦龙、郦波这个三人组化学反应是不错的,其他人多少有点进入不了状态,显得比较刻意。开篇的几集不错,后面有点乏力。
在纳兰的怅惘中结束了第一季的雅集,三五好友,围炉而坐,诗乐舞茶,真美好。
补标# 背景音式“看过”…最动人心是项羽,多亏迷弟司马迁把偶像的本纪写得荡气回肠,完成一出传诵至今的悲剧英雄“叙事”…如今再想,大汉朝容得下这般美化对手的史书,比囗朝多几个自信?…上年纪眼窝浅,不忍再多听范仲淹这个纯粹士大夫的故事…没有伟大的老杜,抗议一下!
老师讲得好好,没想到远离中学这么久还对语文课津津有味。另外松林cp🔒死。
聊的水平一般般,幸好有音乐和舞蹈。郦波老师+方大师+古丽米娜,很好看。
形势不错,依旧属于文化快餐那一波
亲子互动,极好
王劲松老师结合了硬汉爹爹型和儒雅质朴老师型的风雅,真适合这样的促漆吟诗作赋。节目还有不少漏洞,但是请来的这些文学老师们本身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看这样的节目会很愉悦。
讲詩新形式,配合歌舞乐画,围桌而坐,画面像红楼梦里诗社一样。但设计感重,看久了觉得不太自然。国内有这样的节目算不错了。
很喜欢,希望多出点这种复兴传统文化的节目,寓教于乐,支持
第一集不错,但看到第二集预告吹项羽高贵我就呵呵了,项羽这个喜欢屠城的杀人魔都被美化成什么样了,刘邦基本上就没怎么杀过人,比项羽仁厚多了,而且项羽火烧华夏典籍,导致历史记录断层,光是这一点就是千古罪人了,邻家诗话作为一个宣扬文化的节目,却讴歌造成华夏典籍断层的罪人,实在让人无语。霸王别姬也是,充满了对失败者的同情。不就是项羽又年轻又有背景吗?刘邦年纪又大又是平民吗?土老帽上位许多人觉得一定是靠不择手段。认为刘邦是流氓的都是不看历史书的文盲,刘邦不仅相貌堂堂,品格也比项羽高的多,那些跟风黑的人有谁真的研究过刘邦项羽?汉代的开国皇帝被黑到现在,就没有人发现是有势力在背后推动吗,瓦解汉人的凝聚力?这背后都是历史虚无主义,邻家诗话作为一个文化节目,起码应该传达正确的历史观,不能误导观众。
第01期、《诗经蒹葭》第02期、项羽《垓下歌》第03期、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第04期、李商隐《锦瑟》第05期、李白《静夜思》第06期、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第07期、李清照《如梦令》第08期、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第09期、王守仁《泛海》第10期、陶渊明《饮酒》第11期、杜牧《清明》第12期、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可以偶尔追追。
某些嘉宾千万别开口,嘴巴一动就知腹内空空。
从国乐大典认识方锦龙老师,一手琵琶出神入化,让我对国乐五体投地。这次除开国乐以外又融入诗,赋,舞,画,将民族文化呈现在我们大众眼前。这种节目温润且长,如山间清泉,如古城温暖的光,让人沉浸其中。少些莫名其妙的综艺,多些这种有底蕴的节目,文化自信不难。
国家宝藏外,我看过的最好的文化综艺节目。超爱
王劲松是神仙叔叔啊!这个节目的氛围真的很好,服化道也特别棒,诗情画意。郦波老师讲课很有意思,方大师是真的厉害,而且邻家诗话这个名字也是他起的,几个年轻辈的也特别不错,阿兰的嗓音真好听,米娜的舞蹈也好美。期待后面的(悄悄说非常期待王老师唱歌的那期),最喜欢《渭城曲》,《如梦令》,《泛海》这几期,看完很有感触。另:每一期的歌都特别好听。觉得最好的搭配:王劲松+郦波+方锦龙+阿兰+古丽米娜补:王老师唱歌真的可以的。
第一次在网综看到这样的文化类节目,新颖新奇有故事。整个节目基调美伦美奂,是诗是歌是舞是琴,有茶有味道。期待精彩继续~
嘉宾还是选的挺有意思的,主题曲很好听,支持一下这个有诚意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