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组高啊!
导师方面:整个《我是女演员》节目来了一位女性导师和一群男性导师,打破固定思维,节目组有心了啊! 导师交流的时候就算大家没什么好聊的也都能聊下去,多么有礼貌! 男评委自我承认没什么能帮到她们(选手),多么真诚啊! 导师在选择演员的时候大呼:“我喜欢!”“这个我也要了,有眼缘!我喜欢,就这个!”看啊,评委是多么投入、多么热爱这些新生的力量啊!
规则方面:评委也类似于导师,要挑选女演员到自己的麾下,不愧是打破固定思维的节目组,评价演员演技的方法竟然是让女演员们唱跳,而评委竟然能够凭借一支舞是看出别人未来能够在演员这条路上比肩老一辈著名演员,当真是能常人虽不能,厉害啊!
内容方面:关于内容只需要说一点就足够表达节目组超前的艺术理念了。可以表演的桥段千千万万,节目组万里挑一 ,单独拎出来一段强暴戏考验女演员,让导师和女演员当众表演,在画面上还冠以“为艺术弯了腰”的形容,这样的艺术对鄙人来说太超前了,所以我就不多说了。
我是看不懂这个综艺了,节目组立意太高,我太笨,体会不到。
刘涛没有提供情感支持,导师演技也不太行。没有宿舍,没有练习过程,没有同班同学相互帮助。就是纯打擂台但演技还不过关😂 演了几期,人都认不全。正面激励没有,负面激励金扫把难道每期拿一个召唤神龙么,还不如淘汰制激发更多改变。这个节目效果比鹅还有爱奇艺真是天差地别。还不如改成演员的养成这样的模式。
全男导师问题吐槽很多就不再提了。
近日观看了优酷自制综艺《我是女演员》,虽仅仅看过前几集,但作为女性,在这个节目中感受到满满的不适,恳请下架(或调整)节目内容。
(ps:以下言语过激,仅为个人想法,如有中伤他人或粉丝请见谅,非特意)
主要原因如下:
一、导师身份不够格
整个节目中,9位导师出现了8位男性,从男性导师的过往履历中,多数网友认为,男性导师从影视教学理论、实战经验、个人影响力等综合评估,均无资格担任未来新秀的导师;甚至一时说不出能凸显他们个人风格的代表作。(请注意我是说代表作,并非有参演的那种作品)
二、节目组价值观有问题:
(一)选演员还是选“妃子”?:
既然是女演员评选,为何导师均为男性,节目组的意思是,从男性导师眼光中选出最佳女演员么?教授女演员感情戏、吻戏、甚至床戏的,只能是男性来引导么?
第一场戏,选择模仿的片段均为《还珠格格》,且不说《还珠》已经是20年前的剧,是否符合现代影视风格不说;
仅从选择片段来说,《还珠》另观众印象深刻的片段那么多,为何要选择“乾隆强暴香妃”场戏?在电视剧中,那场戏或许有必要,但是在综艺节目现场,特意避开其他代表场景,独独选择这一场,是否有点刻意的让人讨厌了。
节目组究竟是认为“新兴女演员就是男导师的后宫”?还是就是想靠“年轻女星与男导师”的点来博观众眼球?
不管怎样,节目组的用心,传递的价值观,均非正常。
(二)性别歧视
近年来,优秀的、有实力的、有正确价值观的、有演技、有口碑、对观众粉丝有正确影响力女演员层出不穷(比如孙俪、周冬雨、刘亦菲等,ps:本人不是她们的粉丝),她们均在电视电影、甚至综艺行业发光发热;
反观男演员,有实力、有演技、有正确价值观、有正确的粉丝引导力的男演员又有几人?
《乘风破浪的姐姐》的播出后,得到热烈追捧,但从影视娱乐这个行业也好、普通观众也好,你会发现,对姐姐们的赞美、对正能量的肯定,对三十岁后的不惧风雨,乘风破浪的欣赏,几乎全部来自女性;
而多数男性,几乎都在期待姐姐们的“撕逼”、“热搜”,在点评哪位姐姐美。
这年头,所有人都形成了心照不宣的定律:真正欣赏女性的,只有女性。
为何优酷,你敢这么光明正大的用男性导师,来评价女演员,来教女演员眼吻戏、演强暴戏?
(三)师者,从专从制,未先立道,何敢说业。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我认为,现代师长,在教授学生时,必定应有规划、有体系。立业先立德。
《我是女演员》中,所有演员年纪轻轻,几乎都为在校新生,价值观人生观,甚至对演员这个行业的认知都没有形成,就参加这么综艺的节目;
不管是作为演员,还是作为孩子,在对世界的整个认知都未清晰的情况下,就贸然参与这么综艺没水准的节目培训。
从节目播放的片段看,所教学的内容,根本就是想一出是一出,没有任何规划和体系教学概念。
这种节目安排,作为“老师”,这是不是有点太草率了。
而且,近期“阴阳合同”事件让人获知,演员,除了要敬业爱岗,更要有正确的三观加持。三观不正,怎敢为人,未先立道,何敢说业。
观众的要求很低,好看就行;但,观众也是有底线的。请不要让利益蒙蔽双眼,轻易挑战。
替数十位参与节目的年轻女演员不值,在学校听专业老师教学不香么?
替观众不值,这么难看的节目,还能占据主流量。
侮辱艺术!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最近有一档综艺节目,被全网群嘲。
为了帮大家避坑,我这就大声喊出这档综艺的名字:
我是女演员
顾名思义,这是一档女演员选秀的综艺。
可官方发布的导师阵容海报上,居然只有刘涛一个女性。
所以从导师人选上来看,虽然节目叫《我是女演员》,但其实“女演员“含量只有六分之一。
另一款官方海报上则是只有动漫形象
再者,这六位导师,若是真有高能演技,也至少算是对女演员的演艺之路有帮助。
可这六位导师里,能被称之为“导师“的,寥寥无几。
比如做导师的严屹宽,2019年出演的剧集《飞行少年》,某瓣评分不及格。
再比如导师郑元畅,去年和刘嘉玲主演的《情深缘起》,分数更是低到离谱。
至于李治廷……
人家总算还年轻,主演个3分电影,算是年少轻狂吧。
就这样的低分导师阵容,这节目一开始就定调了。
节目正片我咬牙坚持着看了两期,观感一言难尽。
它的套路不复杂,就是一群年轻的女演员(有的还是表演系学生)组队竞技。
节目里女演员们被分成了三个组:
如图所示,分成了“才艺班”、“综艺班”、“自定义班”
才艺班,我能理解,就是比较有才艺的。
自定义班,我也理解,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啥才艺,有待挖掘的。
可这个“综艺班“是怎么回事?
是指比较适合在综艺节目里扮演演员的演员吗?
算了,纠结于这个分组也没有什么意义。
人家不过是在用“综艺组“的存在,告诉大家:
这是一档综艺,不是真的比拼什么演技,请列位看官清醒。
接下来第一场的比拼环节,从节目组选取的模仿片段上,也可以看出些许品味。
一档考验演技的选秀节目,选择的参考作品居然是:
《还珠格格》。
我没有说《还珠格格》不好的意思。
我只是认为:
《还珠格格》里的琼瑶式演技,略微浮夸,限定性很强,延展性不大。
它本身给表演的空间,真的不多,而且这种表演方式,确实过时了。
但节目组很倔强,就拿《还珠格格》开刀。
先比拼配音。
因为琼瑶阿姨的台词,情绪浓烈。
所以这一段配音对决,主要看谁上头快。
右边的同学上头比较快,赢了一局
配音对决结束后,第二项比拼是跳舞。
这一项比拼,表面上是看谁跳的好看,实际上是看谁能一边跳舞,一边甜美地微笑。
到了第三阶段,女演员们开始了无实物表演。
看这张截图就知道,大家表演的同质性有多严重。
一群人就是嗷嗷叫,然后跪下,哇哇哭。
通过这三项稍显莫名其妙的比拼,选出来几位选手,参加了有实物的现场演出。
演的还是《还珠格格》里的片段。
唉,怎么说呢,小时候都没觉得《还珠格格》里的爱情有多动人,现在被演技堪忧的年轻演员降维演绎一遍,更是显得苍白。
本来看到这,我都要困得关掉视频了。
突然新的挑战题目来了……
居然是现场表演《还珠格格》里乾隆强暴香妃的戏!
我完全无法参透选取这个片段的用意。
它能体现出什么演技?
人家影视剧实拍这样的床戏,都会清场。
好家伙,结果《我是女演员》直接全场围观。
从排练开始,就让人尴尬
正式演出时,虽然卡掉了强暴的主体戏份,但这段表演还是令人不适。
而且因为卡掉了主体戏份,表演也变得不完整。
甚至参演的女演员,因为这场戏太让她窒息,演完脑子完全是懵的。
这真可谓打着“女演员“的旗号,变相消费女性了。
而我更担心的,是到底这个节目,能为女演员们带来什么。
观众看完,吐个槽,不会再追,也就罢了。
但对于这些女演员们来说,她们在这个实属一般的综艺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首先,这样拉跨的演技对决,没有导演会在上面慧眼识珠找演员。
其次,在前两期节目里,我也没看到非常有综艺感的演员。
也就是说,就算是本着“没准能成为个综艺咖“而来的女演员,在这里也大概率是无人问津的命。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中国年轻女演员不是没有优秀代表。
比如00后的文淇。
她从入行起,就把表演目标定为奥斯卡影后娜塔莉·波特曼;
对不起,放错图了。
应该是这张:
还有戛纳影帝柳乐优弥;
对不起,又放错图了。
应该是这张:
文淇还特别喜欢希尔莎·罗南。
也是少年成名,佳作频出的演技派。
就冲文淇拿这三位演员当灯塔,就知道她一定会破壳而出。
2017年,14岁的文淇,凭借讲述权力场黑吃黑的电影《血观音》,勇夺金马奖。
和戏骨惠英红搭戏,也不在怕的
同年,她在描绘少女性侵案的《嘉年华》里,出演了一位流浪少女。
电影结尾,文淇决定重新开始人生,前往远方。
这一幕成为了近五年来,华语电影最重要的镜头之一。
说到了文淇,就不得不提另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年轻女演员。
她就是张子枫。
她当年在《唐人街探案》里,那邪魅一笑,成了多少人的阴影。
说句不夸张的话,这个笑,是《唐人街探案》表演上的“神来一笔“。
还有今年的话题之作《我的姐姐》。
张子枫独挑大梁,接下这样一部可能会被口诛笔伐的角色,勇气可嘉。
这证明她在表演这件事上,非常认真,有很清晰的目标。
尤其是这样一个父母双亡,却给她留下一个年幼弟弟的复杂角色。
对张子枫的演技考验是多重性的、地狱级的。
但她接住了这个角色,并贡献出了同龄人里可以称得上出色的演技。
这两位年轻的女演员,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如何成为一个女演员。
它不是参加莫名其妙的选秀综艺,被莫名其妙的导师带一带,就能成功的。
希望影视行业,多一些文淇、张子枫这样实打实的演员。
少一点总想走捷径,随便演演就赚1.5亿,却还要伪造机票再黑别人一把的钱串子。
我说的是谁呢,请在留言区竞猜
最后,希望每个入行的新人,都对表演能有敬畏感。
如果支持我,请点点在看,让我们一起为影视圈的去芜存菁的添把火。
作为观众,我们从不是好糊弄的傻子。
我们会用点赞投票!
今天就和大家聊到这里,我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亢蒙
——转自“高校联盟韦卓” 优酷搞综艺“糊”作非为,大家都已经说腻了。比如,《以团之名》、《演技派》、《追光吧哥哥》。稍微打响知名度的《这就是》系列,每档节目的投资不下三亿,但还都没有多少盈利。但就算如此,优酷要做网综的斗志依然生生不息。没错,要说的就是今年人人喊打最无底线的——《我是女演员》。这个节目官方的口号是“培养新生代优质女演员的东方美学演技竞赏类真人秀”。说白了,就是要选古装新生代的女演员。作为一个打着“女性”旗号的演技竞技综艺,可除了女演员刘涛之外,其余的全是男导师(今年应该是刘涛的水逆年吧)。甚至在招募观众的要求中,都明确指出仅限男生参加。至于为什么会做如此设置,节目组通过刘涛的嘴说出来了:女演员主要跟男演员对戏,男演员可以充当衬托的作用。而这些男导师中,也是歪瓜裂枣参差不齐,搞不懂到底有什么资历去言传身教。 比如,走到今天靠江直树滤镜吃老本的郑元畅,典型偶像转型失败的案例。比如,出道即巅峰,成为烂剧专业户的李治廷。除了刘涛最近还有作品之外,一群拿不出代表作的过气男艺人,居然当起了综艺班、才艺班和自定义班三个班的班主任。而分班的依据则是选手们的身高体重以及才艺展示。节目中的女选手,有30+重新逐梦演艺圈的宝妈,有短视频推广带货的网红,还有啥也不会只学了两小时就被赶鸭子上架的菜鸟,反倒正儿八经科班出身的学院派寥寥。 导师们像选妃般,一个个过目选手们的才艺表演,挑的时候班主任之间难免会出现抢人的情况。于是男班主任们在观看完女选手的展示之后出现了以下对话:“这个我要”“别跟我抢”“你想要这个?”而女孩们穿着一样的服饰带着一样的妆发,不好好展现演技,一个个沉迷于劈叉下腰秀舞蹈吞拳头,仿佛让小编穿越到了选秀101。对此,刘涛很严肃的表示这是在浪费机会。而我们的李治廷却表示,不,我在她们身上看到了张曼玉、王祖贤的影子。 不知道是不是导演组也考虑到了这些非科班出身的男演员可能不足以吸粉,节目组还拉来了因为耽改剧《山河令》而走红的龚俊、张哲瀚。两位嘉宾明显带着引流任务来的,很多时候都只是在发硬糖,并没有给出什么实际意见。看看这场面,所有人围着两个工具人跳舞聊八卦,好像有那个大病。糊里糊涂分完班之后,尬演的正片才真正开始,也正是因为丝毫不用心的片段挑选,甚至让人怀疑挨骂也是他们博取关注度的一个环节。比赛的赛制是每一期发布一个经典的古装IP来进行考核,用小考、即兴表演、影视化公演三个阶段的battle进行展示。小考的时候,剪辑好像赶着去投胎。二十几个姑娘站在一起,要么像玩大家来找茬一样集体念台词,要么群魔乱舞矮子里拔高个。一场考核人多到几个班主任顾都顾不过来,又何以能够让选手展示实力和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呢?即兴表演部分更是让人哭笑不得。在这个节目中,所谓的即兴考核就是在选手表演过程中,班主任临时加入诸如“紫薇你怎么这么老”和“香妃给朕来点动感的音乐”等荒诞台词,考验选手的应变能力。按理说一场好的应变戏,应该是同步角色同步背景自然而然地去做加减法,有更好的表达固然锦上添花,但这样的突发考核对真正演戏有什么益处?选手们的原声台词烂到极致不说,所谓考核更是直接成了插科打诨搞笑无厘的小品,每个人都值得一个金扫帚奖。 而影视化公演,整个引起生理不适,也是网上诟病最多的一个环节。因为节目组选用了还珠格格中香妃被霸王硬上弓的片段作为了试题,让这些女生们在大庭广众之下模拟被强暴。还得和男导师发生很多亲密肢体接触,字幕更是为了美化打上了”为艺术折腰“的文字。堪比大型职场“骚扰”。而且就是在这么恶心的环节之下,选手们还要忍受由男观众来制定标准决定她们的去留。 当下市场有那么多好的题材,校园霸凌,家庭教育,仙侠情缘,悬疑,甚至是性转的古代权谋和武侠剧都行,节目组偏不选,就是要选琼瑶剧,而且还是这种隐私戏的部分,太尴尬了。不得不说,从策划到导演没个十年脑血栓绝对编不出这种剧情。这个节目从中国风、碰瓷登月、消费CP、再到打擦边球,连最起码的尊重和三观都没有,就差把“我要火”三个字印在脑门上了。你要说它是个选秀,完全看不出专业感,你要说它是个综艺,又看不出综艺感。 节目虽然叫《我是女演员》,但是实际上它只是全方位体现了女性的真实处境——被男性凝视、被规训、被议论、甚至被“骚扰”。打着女性标签,用女性红利当财富密码,却无不是对女性的围剿。从清一色的男导师人数,挑瓜式的竞演选拔,以及拿强暴戏来博眼球,每一项都像在迎合某类人群恶趣味的噱头。更残酷的是它甚至和女演员无关,实际情况只是很多女性在影视圈糟糕生存环境的冰山一角。 这个节目不禁让人思考近年来因女性议题的讨论而层出不穷的女性节目,真的是在为女性发声吗?真的是在凸显女性的强大吗?真的表达了女性的独立?
撰文丨陈 桐
编辑丨美 圻 文娱价值官解读: ID:wenyujiazhiguan2019年演技类综艺一窝蜂成为新风口,很多着急上马简单复制的同质化节目仅仅过了一年,就迅速被市场淘汰,销声匿迹了。 大浪淘沙后,《演员请就位》第二季和《我就是演员》第三季成为去年“硕果仅存”的两档头部演技类综艺,杀得难舍难分,节目中的商业互吹、煽情路线、评委互撕几乎周周都上热搜,各种话题炒作确实制造了很多看点,但却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节目的专业性和客观性,槽点变得越来越多。 当然,老大和老二PK,受伤的往往是老三,2019年优酷推出了《演技派》,用实战教学打差异化竞争,并请来了向来擅于制造话题的于正担任发起人,不过最后影响力和热度都不及预期,《演技派》并未在2020年推出第二季,从市场迅速消失了。 对于这一综艺领域,优酷显然不甘心拱手让与他人,《演技派》折戟后,近期又和江苏卫视联合推出了一档全新演技类综艺《我是女演员》,上周六节目放出了先导片,在宣传中给这档综艺提炼出了很多亮点,并定位成一档“培养下一代优质女演员的东方美学演技竞演类真人秀”,看似很高大上,但价值官看完先导片,还是想从先导片和节目定位、规则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先给这档综艺浇盆冷水。 演艺版“创造营” 看完上周的先导片,《我是女演员》给人的感觉并不像一档主打“演员”概念的硬核演艺综艺,而更像是一档低配版《创造营》或《偶像练习生》。 节目一共有27名来自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院校的新人女选手,相比《创造营》还有部分“回锅肉”,这27人基本是纯粹的素人选手。根据节目定位,这27名纯素人选手要经过重重选拔和考核,最终脱颖而出者会开始自己的星途,参演定制古装IP剧。
从节目定位和规则就能看出,《我是女演员》和《演员请就位》《我就是演员》的内核完全不同,虽然都高举“表演”这个概念,《演员请就位》和《我就是演员》选择的是已经出道的成熟演员,通过重新演绎知名的影视剧片段来考量他们的基本功和对角色的诠释能力,对演员进行甄别、引导与塑造。 虽然过多的话题炒作一定程度上稀释了节目的核心看点,但和目前市场上的其他同类节目相比,这两档节目还算是比较硬核,高水准还原了影视工业从选角到成片的制作全过程,对演员的现实困境也进行了比较真实的展现,同时对表演的专业技巧予以深入探讨,无论赛制多繁复、导演与演员间的争论多激烈,并没有脱离“表演”这个核心。
回到《我是女演员》,虽然“东方美学演技竞演类真人秀”的口号相当高大上,但从先导片看,“演技竞演”并非是核心,“真人秀”才是重点,这更像是一档打着“演技”旗号的偶像选拔秀,表演和舞蹈、唱歌一样,只是选手的一种才艺展示,而不是节目探索的核心。
先导片中,选手们漫不经心的才艺展示,被网友戏称为“幼儿园表演”,朱丹妮甚至说本来准备的才艺是“吞拳头”,选手们没有冲劲,显得十分“佛系”,连班主任刘涛都掩饰不住失望。选手们的才艺初展示是舞蹈,还有人甚至表演了书法,最后又分成综艺班和才艺班,让人怀疑节目究竟是不是选女演员的。
当然,节目后面应该会有演技实战片段,但据主创们透露,节目会重点关注选手们的综合素质,比如配音、吊威亚、情绪表达、舞蹈、台风、形体等等,不会完全集中在演技上,不过按照综艺节目“噱头越多、结果越糊”的定律,呈现的东西越多越碎越容易做成四不像,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把注意力放在提升素人选手的表演基本功上,做好专业度,效果往往更好。
看完先导片,价值官和很多网友一样,担心《我是女演员》会沦为一档顶着“演员”名号的选美节目,甚至连普通的女团选秀都不如。
差异化是创新还是噱头?
在官方介绍中,《我是女演员》是首档以培养下一代优质女演员的东方美学演技竞演类真人秀,在国内唱跳爱豆选秀市场占据主流的当下,这样的定位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女演员、竞技、东方美学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在网综中可谓独树一帜,相比《演员请就位》和《我就是演员》的综合性定位,专注女演员这一更细分的领域更容易打差异化竞争、做出特色和亮点。
与此同时,女演员这两年一直面临各种问题,2019年7月,在FIRST电影节闭幕式上,海清关于中年女星被边缘化的感言,让“中年女演员的危机”成了刷屏的话题,一方面中年女演员的戏路越来越窄,角色固化现象严重,另一方面,青年女演员面临着断档,有演技的实力派小花屈指可数,如果一档综艺真能专注为行业培养女演员,让更多的年轻女演员能够被看见,不仅能解决行业痛点,也自带天然的话题和热度。 这样的创新和创意出发点其实很好,但《我是女演员》并没有打好这些牌,既然是女性演技竞技类节目,那关键自然是“女性”以及“演技”两点,结果导师中只有刘涛一位女性,剩下的除了张铁林勉强算实力戏骨、张晓龙是形体指导外,其他要么是李治廷、严屹宽、郑元畅这样出道多年却鲜有代表作的偶像,要么是张哲瀚、龚俊这样人气正旺的超高流量明星。
看得出,选拔女演员,九个人中却有八个男导师,一群还未出道的小花被八个男导师评头论足,是一种典型的“男性凝视”,所谓“男性凝视”,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解释是一种将女性物化、化为景观并成为可欲对象的心里机制,其结果是将女性物化为性的客体和欲望的对象。 很明显,节目这样的设置是有意为之,女性噱头和男性凝视最后会引来各种争议,当女权、女拳、营销号都来踩一脚时,节目的话题自然就有了。
与此同时,一档以演技竞技为主题的综艺让两个刚刚走红的90后流量鲜肉担任代课老师,去教人演戏,其炒作目的也昭然若揭。龚俊和张哲瀚为什么被请来,观众其实心知肚明。《山河令》中温客行周子舒CP大热,让龚俊和张哲瀚这段时间风头正劲,双男主红利可以为节目源源不断吸引流量制造热度,但会让节目本身的创新沦为一句口号,和所谓的演技竞技综艺渐行渐远。
屡战屡败的优酷综艺哪儿错了?
《我是女演员》开局并未给人带来惊喜,很多网友戏称,这再次证明了“优酷真的很擅长做糊综艺”! 事实上,优酷起步很早,占尽了天时地利,在爱奇艺、腾讯视频还没有出现的年代,优酷凭借发力UGC内容,并给用户带来流畅的播放体验,在视频网站竞争中,其地位一度无人能敌。2012年,与土豆以100%换股方式合并后,优酷正式登顶国内第一在线视频网站。
2014年4月,阿里投资优酷土豆,次年10月全资收购,加入阿里大文娱后,优酷的发展并未像外界预测的那样如虎添翼,阿里系的强势让优酷的人很不适应,2017年开始从基层到高层人员变动频繁,2018年,时任阿里文娱大优酷总裁、阿里音乐CEO的杨伟东因经济问题被警方带走,这根“定海神针”出事再次给优酷重重一击。 近几年,爱奇艺陆续打造了《奇葩说》、《中国有嘻哈》《偶像练习生》《青春有你》《乐队的夏天》等现象级网综IP,腾讯视频也拥有《吐槽大会》《明日之子》《创造101》等王牌,反观优酷,含着金汤匙出生,又有阿里大文娱的加持,却因为种种原因在偶像选秀、乐队、原创等综艺赛道上都“慢一步”,逐渐“掉队”了。 2018年,优酷一口气推出了《这!就是街舞》《这!就是铁甲》《这!就是灌篮》等多档新节目,“这!就是”系列通过深入挖掘更加垂直细分的题材,力求让丰富多彩的小众文化突破圈层,走入大众视野,以小圈层撬动大能量,和爱奇艺、腾讯视频差异化竞争。
也许是在综艺市场扩张太快,加之部分小圈层领域的内容并未成功出圈,“这!就是”系列多数节目的影响力有限,市场和网友的反馈也相对冷淡。2019年,优酷自制综艺从前一年的21档骤减至12档,包括“这!就是”系列在内的多档节目时隔一年就被毙掉。 不难发现,阿里在综艺领域的“掉队”是内忧外患的结果,阿里的收购并未理顺内部关系,频繁的人员变动和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大量消耗了优酷的优势资源,阿里引以为傲的方法论在讲究人情、人脉,甚至有些“江湖气”的影视行业,出现了一定的水土不服。
在外部,面对被爱奇艺和腾讯视频越拉越远的现实,优酷的焦虑可想而知,为了尽快追上对手,这两年优酷在综艺市场扩张太快,跑马圈地盖过深耕内容,在打造网综IP的路上缺乏足够的耐心,经常是四处出击,一口气上马一堆水平一般的综艺,一旦市场反馈不好就匆匆下马,这更像是外部压力下的应激反应,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优酷目前面临的困境。
结语
今年开年,《山河令》、《司藤》两部剧的火爆让优酷在剧集领域触底反弹,收获了不少好口碑,然而在综艺领域,《我是女演员》并未让市场看到太多变化与希望,优酷要想重新证明自身的内容能力,在自制网综赛道赶上竞争对手,还有漫漫长路要走。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编辑)
选女演员为什么分班是表演歌舞?几个班的区别是啥?分班标准是啥?郑元畅李治廷能教什么?几位男老师在点评啥?分班不评级看点是啥?只有刘涛还能观察到一些东西说点有意思的…
一个标榜女演员的节目,配置里只有一个女性导师,全是男性凝视。还恶趣味搞强暴戏份,策划人怕不是脑子有坑,美其名曰为艺术弯腰更是有病。打一星都嫌高了。
黑红不等于恶俗
一个节目把对女性的恶意展现的淋漓尽致
女演员在节目里扶贫,言传身教告诉男导师什么叫演戏就算了,公开上演强奸戏码,真是闻所未闻,女性就业已经艰难到这个地步了吗,妇联呢,出来走两步啊
看到qb戏的时候我果断打了一星,恶臭s了
有0.01星吗 1颗星太高了😬
不懂为什么选女演员的节目 六个评委就一个女性评委,选评委的标准都是啥?我不认为他们能给出任何建设性意见,并且不接受男性视角下的单一审美哈。就不提了为什么选女演员才艺初展示是舞蹈,分班还分什么综艺班才艺班,他妈的不是选女演员吗??一集都看不下去
真恶心啊 八个男导师 再说了有俩演技行吗 不就是有流量吗?这也配来这当导师?????????还有其他有几个导师演技也………
公然表演qj片段称为经典片段,十分恶心
优酷视频 一群演技稀烂的男演员来教演技?
形式大于内容,一群没演技的去当导师
傻缺节目
又一个打着女性旗号的男性凝视节目,专挑强奸戏排练?把女孩子强行压制的片段看得我瞬间汗毛直竖,只感到生理不适与恶心。没十年明清教育都想不出来给一众女演员请八个男导师,吃女性性别红利也要一众没资格没品格的男演员参与,是请不到女演员还是心疼这帮没出息龌龊的男的吃不上饭?
怎么?9个导师8个男的是想教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男性凝视”?女性要靠男性来定义是吧?
这一打男演员在本专业上都不一定能过关呢,还搁这当男“导师”指导女演员?刘涛还一本正经说四男一女的导师阵容是因为男演员能刺激女演员、绽放绽放她们。我特么去年买了个表,这能不能刺激女演员我不清楚,但一定能刺激到观众,看完一集整个人都裂开了,也许这就是绽放吧?
?这些人也配当导师🤮江苏卫视你有病啊
当我看到这节目叫《我是女演员》却官宣了一堆男明星的时候,一脸懵逼,这是为了赚钱无所不用其极啊,男性一出生就占着性别福利现在却在女性的声音难得被听到了一点点时来反向利用女性性别吃福利,软饭硬吃对吧????看它要怎么吃……不,其实我根本看不下去,连点开预告几秒钟都生理性排斥!
有什么必要当众表演被“强暴”戏?!置女演员的尊严、权益于何地?!这种烂东西为什么不停播?!
看了预告片,就想问,这是在选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