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多些人关注这部国产电影,(划掉) 也希望那年那月那群人在摩点上众筹的回报早日到手(划掉)哈哈哈哈哈(ಡωಡ)hiahiahia
票子买的很巧,本人是在影厅最后一排正中位置观影,首先认真夸一下无名狂吧,作为商业片还是值得一看或者二刷,画面取景很漂亮,演员颜值耐看服化道够讲究。特别是很多镜头的布局很对称很巴适,另外全片的中国风BGM音乐与剧情发展相彰得益,松紧有驰妙不可言(笛箫尺八还有手碟,能感受得到在BGM方面的用za心qian) 。
注意!接下来全是含剧透吐槽,请 酌 情 阅 览,不喜可以迅速下滑……
注意!接下来全是含剧透吐槽,请 酌 情 阅 览,不喜可以迅速下滑……
注意!接下来全是含剧透吐槽,请 酌 情 阅 览,不喜可以迅速下滑……
~
~
~
就光这个剧情这个故事发展推动的逻辑方面,个人搞不懂的细节有些略多。
比方说始作俑者白衣人为何花费重金,把好不容易捉到的张未然的江湖好友郭长生交付雇佣的镖局走镖?自己还跟在镖局队伍后头大摇大摆的"跟踪"?
既然雇佣镖局带郭上路是为了诱出张未然好完成复仇心愿,突然好巧不巧,同时被仇家唐门派和几个来救郭长生的手下缠上,如果是为了增加部分精彩的打斗场面,但这难道不是白衣人自己在给自己复仇的道路上添堵?
在酒馆的郭长生忙着吃面不肯逃走,任凭小弟被打趴在地(小弟们心里委屈但小弟们不哭´;︵;`)郭长生作为大哥居然还只顾埋头苦吃一点不担心小弟被杀的危险性,看到面对劣势小弟们起码喊他们快溜不也是能体现一下大哥风范?(此处脑补猜想,如果在开头那段郭长生被逮住前的追逐戏里,加入郭被某小弟背叛的短时场景,可能才更好帮助理解此刻当小弟来救郭时郭的表现与选择) 后来在二个不同版本的回忆过程中,多年前掌门争夺战里帅气张未然和英俊白衣人两位风华正茂的少年,他俩中的奇毒又是如何解去并且幸存下来的……(勉强打开脑洞猜测,孤儿张未然可能偶遇好心世外高人学过些草药知识,土豪家里长大的白衣人有独家解百毒的神药随身携带,否则真是一头雾水,压根不知道他俩是咋活下来的╯﹏╰)
在郭长生从张未然了解到的回忆版本里,面对千里迢迢来无名门送人头的朝廷太监手下,掌门Boss果断一人送上团灭了,并语重心长的和张说做人要狠不狠不稳,把本就神经紧绷的张宝宝吓到增大了心理阴影从此练剑只用木剑……掌门你说你,就算帮朝廷做过事又怎么可以如此嚣张杀了朝廷要人,捅了这么大的娄子还不搬家呢?莫非这边土地的风水很好嘛?(脑洞再开,也许就因为此刻掌门天不怕地不怕不肯搬走(ノД`),为无名门的未来埋下了个重磅炸弹嗯……)
黑化的小师妹这条线藏到最后才揭晓,作为1岁起就被唐门设计丢在无名门附近树林里的准内奸,是怎么知道自己是唐门的人,并且还听从了唐门间谍指示?(难道唐门中有人打探出无名门掌门Boss好年轻小姑娘这口?)
小师妹到底有没有救幸存下来的那两人的?(老师妹在白衣人快死的时候出现,说白衣人在进入无名庵时没有认出她和那棵树,可见她至少对白衣人有些好感,个人倾向于当年她为他解过毒)
按常理,唐门的人在看到无名门成功灭门后,居然也没有为了掩盖事实处理掉她这个奸细(亦或是小师妹回到了唐门,而某个唐门中人对其有一定感情基础才得以存活?)……
多年后无名门消失的地方变成了一座无名庵,在年老小师妹收留镖局一行人那晚,除了她其余尼姑都死了,很好奇她本人怎么安全躲过那个变态嗜血嗓门尖细的唐门头子及其手下的毒手(莫非唐门头子对小师妹有些感情故意放走?或者庵内有暗室暗道可藏匿?)……本片从头到尾完全没有体现小师妹有习得武功的任何蛛丝马迹,我感到特费解并且特惋惜啊,如果小师妹这条暗线情节可以多丰富那么一点,比如拍点她偷看师兄师弟交流练剑的镜头,或者让无名门里当内奸的那人瞒着掌门传授给个啥擒拿手点穴技之类的小本事,让她后期武力值升级更方便行走江湖(为老年版的小师妹成为避世的居士埋下足够伏笔),电影还可以借此蹭个女性主义边边倒也好啊!
等人死的差不多只剩下郭长生的时候,年老的小师妹姗姗来迟(此处达成无名门唯一生还者成就🤣),更离谱的是已经是老师妹的小师妹还认真表达出了她后悔灭了无名门的举动,因为这么多年她觉得无名门是她唯一的家……晕死,这是斯德哥摩尔症候群嘛?我又琢磨了一下,如果结尾改成小师妹从佛教方面来阐述自己后悔灭门无名门的话,倒也是不失为一个点睛之笔。可惜了这条小师妹的暗线处理的实在欠妥太多,忧桑(┯_┯)。
还有个蹊跷的地方就是掌门秘籍,掌门活着的时候说得好好的,无名门只能有一个传人,那白衣人是怎么知道秘籍里还存在着一种可以伪装他人面貌的特别的技能?(难道是白衣人闻多了毒烟,导致他精神错乱神志不清?脑洞开不动了我也只能这么想了。。。)
剧透吐槽完毕。
剧透吐槽完毕。
剧透吐槽完毕。
~
~
~
感谢各位豆友围观。总之,这片重画面轻推理但因为有我两份投资所以勉强给个7分吧,希望有兴趣的傍友带着包容心,等上映了去看一场吧👀(MD我才不要说我买了两份众筹产品呢😂)
简单说一下。这部电影自然是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场景非常好看,真的这部电影的视觉导演要加鸡腿。然后BGM也非常不错,这部电影的音乐制作人也要加鸡腿。缺点是前半段节奏过于冗长,我一直到50分钟才真正看进去。其次是我觉得白笑天和张未然各自眼里的无名门没有什么不同,大差不差,如果要凸显不同的话,可以搞得差别再大一些。整部电影里最喜欢的情节是张未然喝着酒跟白笑天笔试那一段,那一段对话也非常的有深意。然后就是女主最后说的原来我只有一个家,就是无名门。这个我感触非常深,她把无名门烧了,她该去哪儿呢?还有就是白笑天死前靠近郭长生,死后郭长生摸着白笑天的头那一段我觉得也比较合理,也符合他本人,也就是张未然本人的富有悲悯之心的特质。本片我觉得刻画得最好的就是张未然和白笑天截然不同的个性,也就是从张未然的视野看的这两个人的个性,一个杀人如麻,一个是奇才,却只想要一个家,不忍心杀人,显得与武林格格不入,这让我深陷思考,深处武林,究竟应该有什么样的心态。不过张未然杀气唐门的人却毫不手软,这可能也合理吧,没有真正的大善人,只有相对善良的综合体。本片的故事情节其实有点俗套,我指的是无名门被灭门的原因,有点俗套,而且郭长生是张未然这一点也表达得过于明显。
先明确下立场,《无名狂》是我本年度看过最烂,不太会有竞争者了。
我一向认为时间和精力是最珍贵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精力等同犯罪,为了不给别人犯罪机会我看片子都很小心翼翼珍惜羽毛的。
那我这次怎么踩了坑了呢?一是北影节选片我是信任的,二是资料馆的公众号幕味儿不吝溢美之词,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期间还看到不少电影自媒体的通稿,没仔细看的就不说了,但肯定加强了印象。
大周末的我要从北五环赶到二环,来回就是半天。我看到半个小时就有点心虚,不会吧这片子不是那样的吧?应该后面会有大招吧?新派武侠应该是在不走寻常路。等到片子出字幕,我终于意识到,这片子就是那个味儿的,就是我避之唯恐不及的网大味儿。我起身就走试图多挽救几分钟自己的生命,身后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我当时怒发冲冠,特别想大喊一声:鼓什么掌啊!这么烂的片子你们还鼓掌!把自己当个人行吗!后来我忍住了,我怕我一时冲动给这烂片做反向营销。题外一句,谁给大家养成的看完电影鼓掌的毛病?你花钱了,花时间了,给眼色了,主创应该谢谢你,何必多那么多礼数。艺术是高尚的,但不是所有的艺术作品都高尚,有些人有些作品,真不值得。
然后我就陷入了深深的愤怒和幻灭,每天盯着豆瓣开分,扭扭捏捏过了一周才出评分,一看5.4,当下反应,高了,好在这两天分数一点点往下走了。但我心里也不好受,说明又有不少兄弟被骗了感情。
愤怒驱使我弄明白自己到底怎么被骗的被谁骗的。导演李云波,谁啊不认识。影评人?警铃大作。众筹拍片。已经有一部长片作品,现代故事。行了,导演怎么回事我基本懂了,就是一位电影发烧友不甘于做影评人,非要实践一下自己的艺术理想,第一次出手失败的情况下居然还没有认清自己还想再来一次,又不想担风险让自己的粉丝集资给自己拍电影。我跟你们说,别天天嘲流量明星,就这众筹拍电影的手法,比流量明星手黑多了,你出钱我花钱,你浪费时间我出名,人流量明星还客客气气说一句谢谢我的粉丝宝宝大家辛苦了路上注意安全,众筹的同志们不仅看不到自己投资的电影出现在院线(影院又不傻),还得自己买票进电影院。这一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个人扒你两遍皮,真黑!真漂亮!张杰让粉丝集资给自己赎身时不时就要被拉出来群嘲,李云波让观众出钱给自己拍电影看起来还挺沾沾自喜。
这一层想明白了,我知道这片子是怎么出来的了。我这几天白天黑夜地琢磨这片子是怎么被我看到的,缺点那么明显的片子,是怎么得到各位影评人大V的青睐的,他们是在选择性装瞎吗?动机呢?我昨天突然明白了,是,是在选择性装瞎。动机就是影评人是个利益共同体。如果你作为影评人批评李云波拍得不行,就是在承认云中这个人其实根本不懂电影。那所有影评人是不是有可能都根本不懂电影?如果你作为影评人批评李云波没有拍电影的才华,就是在承认影评人其实都是眼高手低的废物,万一哪天自己手痒也想下海自我表达,怎么说服别人给自己这个机会?
挺好的,大家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想拍电影又不想自己担风险的可以众筹,不好意思打同行脸面的睁眼说瞎话,就剩下一帮观众傻了吧唧花了时间浪费感情,还浪费钱。都自己血汗钱,可没人众筹养我呢。想想那些抵押自己房子拍电影的,真是真高尚,知道什么叫高下立判了。
另外还有件事,想给众筹的兄弟们说,心疼你们,不是笑话,明白你们对武侠这个类型的热爱和期待。但是事物有他自己的发展曲线,一个类型发展到顶了,自然就会衰落,歌舞片、西部片、武侠片都是如此。不是这个时代有问题,而是武侠片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那些天才大师前辈已经把自己的才华贡献了,当代的人如果没有另辟蹊径的创意,没有超越前面高山的才华,就别踏足这个领域了。还有,好电影不是靠众筹养活的,不能老想着用爱发电。电影这个行业是资本最敏感的地方,因为每一个作品都很贵,李云波前面一部失败了就很难再说服人给你下一部的机会,他自己明白这一点,我估计他连PPT都没做teaser也没有就舔着脸来跟大家要钱了,别地方他知道自己没机会,又不想花自己的积蓄,我看这大兄弟开了不少公开课不是没收入,何必用这种站着要饭的方式。我知道大家对这个行业的现状很失望,也对电影这种艺术有热爱有期待,所以才会参与众筹想要看一个奇迹的发生。但是我想说,让一个行业变好,首先是要尊重商业规律,绝对不是用扰乱商业规律的方式。拍电影这就事是最适合说you can you up这句话的,有没有东西,是不是那块料,一部片就能看出来。优秀的导演,处女作没有烂片。既然行业不给李云波机会,那就尊重这个事实,李云波认不清自己没才华这件事,我们也没必要哄着他,大家都过好自己的生活,这对大家都好。
至于那些影评人公众号自媒体,人在做天在看,谁说谎谁知道。
初看前面还是有点儿意思的,场面也还算过的去,一直到客栈吃饭还都是挺吸引人,人物的造型也算是不错。
武侠片儿先说说打斗场面,打斗之前的姿势都挺到位,但,一动真格的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给人的感觉就是:完了?。。。没完吧。。。我去!真完了?让人很哑然。说一招儿制敌吧,又出了好几招儿,说招式细腻吧,一点儿都不过瘾,总之是有一种非常不爽的感觉。
情节给人的感觉就是,很老套的情节又想标新立异,夹杂了乌龙事件。感觉突兀、别扭:
首先是男主A,误会是唐门将自己的门派灭了,去杀了唐门的少门主。人家灭你师门,去报仇毋庸置疑,要不您就快意恩仇,要不您就处心积虑,把认为的仇敌唐门给颠覆了。但,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本以为他杀了少帮主是复仇的开始,没想到也是复仇的结束!让人感觉很是泄气。。。那帮他圆一下,唐门太厉害了,动不了,去把唐门的少门主宰了算是泄泄愤,也行。但,您还把自己的门派和名字留下,为什么?再给您圆下,让唐门发怒,追查凶手,引蛇出洞再逐个击破。但,您还隐姓埋名了,让人很是不解。。。。。。
男主B是一个武痴,就想踏踏实实的练剑,但门派被灭,误会是男主A干的,结果去找男主A复仇。找不到仇人,就绑架了仇人的挚友,想引仇人出现。那您干吗不直接把人质给杀了啊?这样不是更能吸引出仇人吗?可能是因为他还有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不能乱杀无辜。但,干吗非要找一个镖局来运送人质呢?就放出消息,坐等仇人前来解救不是更简单一些吗?反正我是没看明白。
男主C是一个镖局的头目,禁受不住钱财的诱惑,决定帮男主B押送人质。拿了一把看似很厉害的断刀,身边还有一帮貌似感情很是深厚的兄弟。结果,寺庙中跟随他的兄弟全被杀了,丫不想着给自己的兄弟报仇,直接抱着男主A跑了!你说气人不气人?最后被逼到没辙,和男主B决斗。本以为到了最后,终于可以看到他那厉害的刀法了,没想到,最厉害的一招儿是两个人互扔刀剑。哎。。。。。。为他那帮兄弟觉得不值。
女主也是无厘头至极。她本是一个弃婴,无名门的门主将她抚养成人,没便宜别人,自己给享用了。刚知道的时候也觉得她挺可怜,感觉无名门的门主乱伦挺缺德。但,越往后看就越觉得她不贴谱儿。人家可是救了你的命,又把你抚养成人,而且和您明明没有一丝丝的血缘关系啊!不过,被强迫了终归不是好事儿,您找了个机会把门主给毒死不就行了吗?干嘛把全门上下全弄死啊?那边被门主强暴着,这边还同时勾引男主A和男主B,您的心也太大点儿了吧?再无差别下毒后,用剑一下一下的捅门主,也没给人大仇得报的痛快感觉,只是也让门主也体会了不情愿被捅的痛苦。。。。。。还有一个她灭门的原因,她原本就是唐门安插在无名门中的卧底。这个设定就更扯了,无名门将你从婴儿养大,突然过来一个人说你是唐门从婴儿就遗弃,安插在无名门奸细,您就认了?简直是天理不容啊!
门主年轻的时候也是英姿飒爽,突然在这家的门口捡到了一个女婴,出于怜悯将女婴收留。门派中都是男人,自是不能交由其他人抚育,只有自己亲力亲为的照料,为了怕女孩受欺负,自己竟是终身未娶。作为一个门主,带领门派抵御住了唐门的侵袭。作为一个江湖中人,不向权势低头,快意恩仇,一言不合将朝廷的爪牙尽毙于剑下。作为一个父亲,独自将一个弃婴抚养成人。只想着将门派交给自己最厉害的徒弟,之后归隐山林。其实,他早就知道那个弃婴就唐门安插进来的卧底。他本想的是,将来此女可用于解开两个门派的间隙,少一些江湖仇杀。于是,对此女细心照料爱护有加。但,此女甚是愚钝、狠毒。在得知自己是唐门的卧底之后,竟是不顾前恩,一心想着将无名门覆灭。门主洞悉此事后,心痛欲绝。他本是果决之人,但毕竟是自己养大的女儿,根本不可能向对付朝廷鹰犬那般的心狠手辣,也只能是一边约束门人,一边自己小心,希望终有朝一日她能够回心转意。谁成想,此女见门主武功厉害,自己不能得手,竟是以自己作为诱饵,去勾引门中弟子,以离间门中师徒。无名门中弟子五年才收一人,所以,就算最年轻的弟子也都可以说是看着此女长大,门人又都很淳朴都拿她当可爱的小师妹对待,再加上门主又是厚待门人,是以此女的计谋根本就无法施展。但,事情总有意外,坏就坏在这一次五年的收徒之日,来了两个百年不遇的奇才。门主爱才之心顿生,不顾门派规矩执意将两人都收入门下,谁知,这一次的破例收徒,竟是让那恶女有了可乘之机,门主竟是将自己和门派都推下了万丈深渊。。。。。。
无名狂 导演:李云波 编剧:李云波 主演:张晓晨/隋咏良/上白/刘泳希/萧子墨/赵健
哪里能看 优酷视频
首播时间 2020-8-27
有一种职业,观众烦,演员怕,导演无奈。
那就是影评人。
可真要耍无赖地对他们吼一嗓子:有本事你来拍啊!
人家还真不敢答应,毕竟术业有专攻。
不过勇于突破自我的大有人在,比如《无名狂》的导演——
云中(本名,李云波)
主攻影评人那会儿,云舅跟机叔弄过一档影评类节目《电影公嗨课》。
质量自不必说,聊的都是侯孝贤、黑泽明、莱昂内此类大师。
有时也不忘皮一下吐槽两句:
什么伍迪·艾伦话唠成精啦,《超蝙》导演“一夜情”式的拍摄手法啦。
各种不怕得罪人。
但,拍得好综艺的影评人就一定是好导演吗?
看看16年的《呼吸正常》,反响就挺不正常。
可人家不服输,这才有了今天要聊的这部武侠片——
《无名狂》
看明白这张海报的玄机没?
构成“无名狂”三个字的,是为本片众筹拍摄资金的影迷。
当年仅头一天,就有4475位影迷众筹82.5万元拍片,热度可见一斑。
然后,监制是跟导演一样爱“喷人”的冯小刚。
这么做,为的是在天价片酬、流量横行、烂片扎堆的大环境下,重振华语影坛的雄风。
可结果呢?
口碑没狂起来,只剩下无名。
多数观众打分两三星,评价倒也中肯:
优点是,很有大师范儿。
缺点是,很有别人家的大师范儿。
翻译过来:
模仿别人的痕迹太重,表述自己的想法太少。
影评人采用的是理论话语,而不是创作话语。
这使《无名狂》看起来更像是百年影史经典镜头大荟萃。
故事上,先来个大背景、大世仇镇楼:
明万历年间
两大暗杀组织——无名门、唐门
岂料,无名惨遭灭门,唐门新主遇刺,凶手指向无名门新秀张未然。
为查清真相,无名门新掌门白笑天,抓了张未然的好友郭长生,询问其下落。
同时,镖头王一刀受人之托,护送二人。
至于委托人及其目的,影片没有给出明确交代。
关于两起凶案,郭长生、白笑天,以及小师妹三人各执一词。
人物:一个癫狂的人,一个稳健的人,还有一个女人。
过程:通过三串零碎的记忆,极力拼凑出当年的真相。
这样的设定,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罗生门》。
其次是表演。
演员都是新人,条姐也就认识小师妹的扮演者刘泳希。
毕竟在《闪光少女》里被彭昱畅怼过“平胸差评”。
男主方面,就拿郭长生来说:
绑手绑脚的狼狈相,大吼大叫的情绪化行为。
一看就是个狂傲不羁的盗贼。
可看完后,不觉得像三船敏郎在《罗生门》里的形象吗?
一味模仿,把三船敏郎的玩世不恭,硬生生弄成了郭长生的冒傻气。
开场,师傅与张未然对话时的正面镜头,效仿的是《影武者》的能剧式拍法。
布景上,无名门比武场周围,由白色帷幕包裹。
而在黑泽明的《乱》中,四周也由印有家徽的幕布围绕。
至于服化道,怎么看怎么像《王者天下》里的李信。
哪怕是动作戏,也是一副豆瓣观影记录1W+的架势。
白笑天去抓郭长生,两人竹林相遇。
看竹絮一点两点三点四点连成线……
郭长生穷途末路,以拳头相拼。
白笑天镇定自若,以油伞相迎。
伞转,拳头的发力被消解。
确认过眼神,是看过《十面埋伏》和《影》的人。
在最后一场旷野大战中。
上一秒,三位刚摆起《黄金三镖客》里的阵法。
下一秒,王一刀与白笑天又秒变刘德华、金城武甩大刀。
就问导演是有多爱国师。
客观来说,《无名狂》的镜头很有设计感。
结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腿一抖,下不来了。
说好的群英荟萃,结果成了萝卜开会。
武侠片的冲突,主要围绕江湖恩怨展开。
当下,编剧喜欢将一些反传统元素,加入传统恩怨情仇中。
比如陈可辛的《武侠》:
传统恩怨是甄子丹试图脱离杀手组织,过平凡日子;
反传统元素是金城武用理性科学来剖析一招一式。
再看吴宇森的《剑雨》:
传统恩怨是杨紫琼与郑雨盛的“史密斯夫妇”式情缘,以及与杀手集团间的恩怨。
反传统元素是用“夺宝为人”取代“夺宝为财”的思维。
争夺达摩遗体,不是为了称霸武林,而是为了治病、回家下面条,以及满足老太监做男人的梦想。
到了《无名狂》,所有恩怨情仇都成了老调重弹,没加入任何特色元素。
首先是集体冲突——
无名门与唐门的世代征伐。
然后是个人恩怨。
只因被无名门掌门猥亵,小师妹开始寻仇。
她送给每位门徒一个手镯,以示好,勾起彼此间的争斗。
白笑天与张未然本就为了争夺掌门之位,产生冲突。
灭门前,白笑天看到比武场只有张未然一人活着。
而张未然在与师傅躲进暗室后,又隐约看见一个白衣人杀了师傅。
两个人都是替师门报仇,才与对方结下梁子。
此外,还有一条白笑天、张未然、小师妹三人的情感冲突线。
小师妹是为了寻仇而挑起同门师兄的醋意。
当她灭了无名门和唐门,小师妹才发现:
除了无名门,也无别处容身;
除了两位师兄,也无别人真心待己。
于是,她将无名门改成无名之庵,试图借这趟镖唤起白笑天往日的感情。
可醉心复仇的对方,未能认出当年二人朝夕相伴的那棵老树。
只得叹一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倘若线索明晰,这些注重情感表述的冲突,也会为故事增色。
可惜的是,几组恩怨,被琐碎的剪辑弄得面目全非。
加上演员把精力全放在模仿影坛大佬的演技上,别说融入情境了,人物逻辑能捋顺都很难。
最后对战,郭长生说张未然已死。
再看白笑天的反应:杀你杀他都一样。
这是什么逻辑?
更琢磨不透的是王一刀。
前一个镜头是与白笑天并肩对抗唐门,下一个镜头就与郭长生一起对抗白笑天。
一点铺垫也没有,就一段莫名其妙的自白:
仅仅死了几个看似不亲的同伴,再弄一堆佛家术语,刀哥就悟了。
人物动机不充足,太多留白,需要观众自行脑补。
之所以有这些bug,一方面是因为年轻导演拍片时常犯的错——形式大于内容。
另一方面,则要归因于当下武侠片的普遍审美。
如今,武侠片从恩怨情仇的动态传奇,向写实化的静态呈现靠拢。
尽管像徐克那样的导演,依旧坚持着奇伟瑰怪的梦。
就大势而言,去戏剧性的写实是主流发展方向。
拿两部作品举例:
一部是徐浩峰拍摄的《师父》,一部是王家卫的《一代宗师》。
徐浩峰的特点是隔。
动作戏看着“笨拙”,有种现代戏剧的间离感。
只要一式,就能出奇制胜。
没有拉长中间对战的步骤,简化处理。
另一个就是王家卫的诗意影像,与台词渲染。
《一代宗师》里关于时代的探讨,以及叶问与宫二以武引出的心心相惜。
就拿花楼会战来说,动作戏拍出几分暧昧。
无论是隔,还是诗意,基础是实打实的动作。
徐浩峰着眼于击杀的写实效果,没有情绪渲染,让兵器绽放原有的魅力。
王家卫在渲染氛围的同时,还把原有的力度以及招式呈现出来。
再看《无名狂》,动作戏跟感情戏一样,省略了中间的过程,直奔结尾。
动作更多是站不住脚的架空。
刻意追求一种先锋性,少了本该有的一招一式的落地感。
张未然拿个木棍子跟白笑天对打,像极了小孩子过家家。
观众看到了隔和诗,却看不到背后一板一眼的真功夫。
一把大刀,你当飞刀用,还练就多年。
武打动作更多是导演的闭门YY。
条姐也并不是说影评人就拍不出好电影。
特吕弗、戈达尔哪个不是之前做影评人,之后拿起导筒,弄出个新浪潮。
痞子昆也是,属于那种录像厅里的大师。
影评人的优点是理论评述,缺点是拍摄实践。
如今怀有电影梦的人开始跨行拍电影,形式有了,就看怎么打磨剧本,塑造人物。
当理论结合实践,不知那时的华语武侠片,又会是一番怎样的光景。
有剧透,介意慎读。缺点就不说了,说的人多了,我看电影少,一些别人说的缺点都看不太懂....。从没写过影评,但在优酷上看过之后(可能和去电影院观影心态会不一样)很有深思,画风还是唯美的,题材还是写意的,确实是触动了我浪漫主义的情怀,从这一点在我个人角度来看起码不是烂片。若有所思之余特地看了下影片的影评,负面评价有点多,这也罢了,但有的甚至对剧情的解剖都有误却对影片全盘否认,多的不说了,讲讲自己的看法。
很重要的一点,有人还认为是张未然杀的唐门少主,我认为这是错误的,若剧情如此难免过于单薄且不合情理,第一张未然心灰意冷退隐江湖,为何还执意复仇且只是杀死年幼的唐门继承人;第二刺杀为何不留任何痕迹同时还要留下自己的门派姓名,如果这不是剧情的漏洞(但一部类悬疑片不应该有这样的问题)那在正常的思考下就不应该成立。那么是谁在呼唤无名门,谁在呼唤张未然,就是小师妹了,影片中不乏伏笔,到了最后她也亲口承认了这一切。
我欣赏这部影片的地方在哪呢,那就是天意,如同仙剑一中李逍遥送赵灵儿去仙灵岛,你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吗?“江湖”中是该愤怒还是该让步,该报复还是该宽恕?这也许是我心中影片开放性的地方,也是有终极思考的地方。
再回到剧情中,有一点我个人观点不同于导演的预设。李云波导演在访谈中提到他认为张未然不会再回去面对小师妹,但在我看来这样线就断了。小师妹在身世之下一怒报了世仇,却又在同一时刻觉醒,开始追寻自己活着的意义,她明白了自己已是无名人,她不能让它灭亡,所以导演了冒充郭长生和张未然作案的始末,也就是想让张未然回来,让两个无名门弟子再决出胜负,继续门派的传承。而自打在无名门时张未然就躲避争斗,但大典之时还是为了情义回了头,一直到影片的最后,他仍不得一战,那一刻是生的尊严的觉醒,他活了下来。至此唐门讨伐之势暂过,无名门亦无他人,常言道物极必反,无名门不应如此就亡于阴谋之下,张未然回到无名之庵,了了与小师妹的情义纠葛,继承下这历史的衣钵,延续千百年来的宿命可能才是更接近事实的结局。
人之所以了解世界了解宇宙,是因为开始了解自己,影片有人有江湖,却将始末系于小师妹一人之上,虽局限但也有了深刻的模样,这也就是我最为欣赏影片的地方,两个小时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能有感触应为好片,这就是我个人的立场,希望将来有更多更好的有终极思考的影视作品,也许时代不是最好的时代,但好的思想不会消逝。
又回头看了看影片,最后对决开头那一分钟的配乐很有感觉,情感很充分,是看第二遍才会有的好感,影片的画面和配乐都有出彩的地方,赞一个。
你觉得行就上,但其实不行啊
年轻影评人做的武侠电影,把《罗生门》和日本的剑戟片、古龙和金庸做了一个融合。制作很用心,几乎每场戏都做得很讲究,摄影和音乐也都不错,构图上的细节也挺多的,但原创性和故事趣味都差了些。
想拍成武侠黑色电影,但演员缺乏银幕魅力真的撑不起整部影片的气质,头发都舍不得剔怎么给观众冲击力?能看出黑泽明的影响,但是剧情看一半就猜到怎么回事了,形式做的还不错但整体太端着了。
N年前真心喜欢过张晓晨的颜。但在中国文化大环境下,太过孤美清寒的男子往往不好命,不被主流俗世价值观所认可,所以这么多年他始终没有出头来。正如这样一部萧瑟冷凝敦重影像气质风格的电影,在世道与人心皆浮躁的当下,注定是过时的。
两年前心血来潮,在sir电影公众号的豪言壮语推文下,脑子一热,拍了169,主要作为一名忠实的电影爱好者,满怀着“对中国电影出一份自己的力”的心情,作出此举动,没想到主创们连电影院都没让我进,给我一个优酷季卡,让我观赏了一部形式大于内容的网大…什么都是教训,其实故事挺好的,就是看的人实在是提不起精神…以后不能干这冲动的事儿了,某些中国电影,还是自生自灭吧…
很有日本片的格调,写意的大旗下,摄影与配乐都是赏心悦目的。一场罗生门的寻凶,卷入许多老谋深算与少年意气,反转的递进自有层次,可格局还是会被一些台词泄掉。三个问题:一,张未然的烫头,谁个老师做的?二,一直沉稳酷帅的王一刀怎么一旦憋不住唱歌,实力和智力都一泻千里?三,无名门五年才招一个徒弟,每次比试还动真格,还须唐门来灭门?两星半。@HIIFF,20191204
影评人拍电影有好有坏,好处是因为知道好电影是什么样,所以一切都在追求“好电影”的感觉。但不好的是“借鉴”的效果太过于明显,能非常直接的看出来导演对于黑泽明和莱昂内的崇拜,和《剑豪生死斗》也有非常多的相似点。太短了,很多东西都难以展开,如果体量能在更大一些,那就更好了。70分吧。
#2ndHIIFF# 相比前作,的确看起来有钱很多,制作也是过关的,但是剧本的问题尤其大,尤其是后半部分。构图和影像的质感很漂亮,开头几场戏设计的都挺好,院落、灯笼、鼓点,我甚至都能想到云中如果拉自己这个片子会怎么说。虽然整体上是一个罗生门的叙事架构,到片尾还在想是不是会走向“桐岛”的那种设定,但到最后剧本明显泄气了。首先细节的提供不是很到位,而且作为一部武侠片,讲得有点满。其次,小师妹这个角色形象太单薄,让我觉得不是很能支撑最后的谜底。最后,虽然云舅说这是一个公路片的范式,但真没觉得整个故事走向是流动的,反而段落与段落之间的断裂感比较重。另外片中的文戏节奏其实都有点拖沓,大段的闪回也处理得比较粗暴。可以理解影评人拍片不易,理论和实践真的是两回事。这部整体还成,但问题也有。我有一点粉丝滤镜吧,三星鼓励
能看到诚意,比如张晓晨衣服上的泥渍,花瓶上灯火的移动,古庵惊悚一瞬,行路时七武士剪影。但遗憾的是,缺少一个有力的剧本
以影像评析思维主导下的回溯与预设来拍类型片是不会好玩儿的,然而更可悲的是,观看途中的兴致又仅源于此。几乎没有做出任何属于自己的东西,“烧脑武侠”的概念更是滑稽至极,造词炒作的能力总是高于实际的艺术才华。倒是继自己推崇的小说家和导演家后又一次亲自梳理了一遍武侠、西部、剑戟、侦探(或Noir)间类型与流派的相互联系,所以终究仍是在论述,而非创造。
#23rd SIFF# 逻辑动机一团乱,开打桥段全敷衍处置,故作潇洒的冷笑更是频频作妖,动不动文绉绉地嚎歌一曲,试图掩盖内容的空洞。本片诸多元素让我想起《十面埋伏》,但远逊于《十面埋伏》。感觉看了部低级效仿日式忍者武士的网络大电影。怎么说呢,结尾的反转我看还说得过去,摄影还行,没了~
幸好當時沒捐錢,所以頭腦清醒很重要啊!看導演上一部電影就知道其水平了,本片唯一可取的今天是攝影和取景了,但是一會竹林、山水,一會草原真是太隨心所欲了。本片大雜燴,裡面的人端著,這與導演本人端著有關,人物立不起來,台詞故意古風化,看到了王家衛的色彩,但是有皮相而無風骨。至於女主,一歲就被放在無名門,你何以得知自己姓唐?臥底說你是什麼就是什麼?還被其強暴,然後還聽其話害了養你的人,這智商也是令人嘆為觀止。而許多打鬥簡直就是日式風格嘛,這個導演可真「博採眾長」啊!二倍速看我都覺得慢,正常倍速那可不得睡幾覺?
感觉这个导演的八字与豆瓣犯冲,每次他的电影一上豆瓣,就有很多人在骂。其实也没那么糟了,至少取景挺美,摄影也不错。至于大家批评的“装”、“端着”,我觉得古装武侠片都那味儿,你看古龙的书,徐浩峰的电影,不都是装得不要不要的。这片子除了古、徐风格以外,还杂糅了很多日本武士剑戟片的元素,最终是以罗生门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反性侵反家暴的故事。还是三星鼓励一下吧。
低预算下武侠世界有模有样了,主创态度也很进取,cue到剑戟片或者胡金铨都是风格和形式,只是剧作不似这么轻巧,没有抓力,细节在于美术服装,也在于事件的物质材料中。武侠的核虽然不在一招一式,但一招一式的美是没法省略的,徐浩峰的尝试即是特写这些招式,甚至不厌其烦,云中回避着招式,只呈现发力和结果两端,于是和剧作是一样的毛病,从概念直接到结果,中间的动作移交给了想象。更不提这些演员们集体造作而生硬的表演,眼神是表演最容易露怯的地方,几乎所有网大演员都输在眼神上,有好几幕让人觉得是古装剧搬进了影院。
这片子真的让我出奇愤怒,甚至想要求赔票钱。就是一种我在学生的申请作业和一些不太行的毕设里才看到过的那种真心实意的对所谓他认为的艺术的浮夸强求。风格是不可能只通过视觉来建立的,摄影和美术的确帮了一些忙但也没帮上大忙,因为并没有为叙事服务。至于叙事,天呐我特别想看到导演对江湖对人性哪怕是对中国武学有些独到见解也好啊,但我居然看的是个通过插叙讲出来的无聊三俗段子。到了追杀的那段本应成为高潮的戏,我后排的两个妹子都笑出声了,可想而知MV式拍摄手法和大全集自然风光是不起作用的。真的,不要因为自己儿时对武侠的迷恋而强行上手了,何必呢。
云中在指导唐无缺的戏的时候,大概给演员放了100遍小时代四部曲,然后指着顾里说,学她!
被海报剧照以及片名给骗了!作为一个超级武侠片迷,这拍得也太让人失望了!剧本水平大概类似一个中学语文课代表,摄影质感更像是一部低成本网络古装剧,服化道则有点儿网络页游的样子,尤其是那把短刀,太出戏了。故事基本上就是靠对白和旁白推进,找了几个相对漂亮的取景地弄了几个还算不错的镜头,也就那样了。电影整体透着一股低劣的味道,没能上院线直接选择流媒体,估计会彻底被无视掉的一部片子。事实说明影评人转型导演加最大的电影自媒体众筹及冯小刚监制这个模式暂时失败了,需要继续探索...
😅
作为古早第一代国民选秀出来的偶像张晓晨,算是蜕变演员的转型惊喜
叙事是拉垮版《罗生门》,连表演都是奔着三船敏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