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非常激动,这部剧是自《性爱自修室》第二季后,我到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一部剧。
里面有很多细节,非常惊喜且开心,看到这样的剖面。
1)第一个人物,哲学系教授,在50/60岁(我猜测)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了,同时开始怀疑自己从事一生的事业,是否真的对生活有益,存在危机击中了他,像溺水的鱼。
很庆幸的是在大学校园里,他有一个可以被称为朋友的人,也就是他的助理。他们可以聊很多内容,他也很信任这个小伙子,两人经常讨论哲学或生活中的烦心事。
因为一场意外,小伙子出车祸去世了。
在参加葬礼的时候他了解到,他以为自己很了解这个小伙子了,但其实这只是这个人的一面而已。在小伙子女友的世界里,这个小伙子酗酒脾气很暴躁,和他平时看到的样子完全不同。
这句话我们都说烂了,但这的确是我们经常忘记的一点。一个人在不同群体不同情境中,表现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样子,人是复杂的,我们看到的别人或者别人看到的我们,不过是我们想展现出来的一面而已。
道理很普通,但这个讲故事的方式我很喜欢。
关于他和性工作者约过的问题,我觉得没啥可说的。唯一想说的是,要戴套。不要相互传染,这很重要,对大家都好。
以及他说了,他差点忘了渴望一个人的感觉,是这位性工作者让他找到了。
人一生都在追寻某种感觉,得到了又失去,失去了又想要,其实就是这样反复而已。感觉也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只是组成经验的一部分,最后时间会告诉你,你更不能失去的是什么。
2)第二个人物,终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女强人,这个家里的主心骨。我觉得主心骨的定义就是,无论发生任何事情,她都是人们脑海里可以依靠的第一选择,而且她的确可以并愿意,帮助家庭里的每一个人尽可能的解决问题。
她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人很好。有些事情她可能没想到,例如她反对雇佣童工,但她忽略了自己也不是一个完全清白的人(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全清白的,你我他都是),因为她穿的衣服,很可能就是出自童工之手,她也是庞大的不合理的商业结构中的一份子,是助力不合理的那一部分(你我他平时也在做着这样的事情,比如刘强东强奸事件后,人们还是会用京东,因为方便购物东西。我不是谴责,因为当京东或淘宝做的足够大,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时,我们无法那么简单的说不用就不用,即使我们对刘强东利用权力的隐形威慑强奸女孩的事件表示愤怒。不是谴责,但要承认,自己其实无形中做了助力不合理的一份子)
有点跑题了,说回女强人。
她是一个很理想主义也很有奉献精神的人,虽然有的时候会靠的太近管的太多太强势,但任何性格都是一体两面的,这就是她。
说实话我很敬佩这个角色。在社会层面,她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世界更好。在家庭层面,她给了家人们很多的爱(当然爱有偏颇,我承认,可能会给谁多一点或少一点),但她的确有爱别人的这样一颗热情的心,我觉得这很难得),会让家人觉得很有安全感。
关于她和年轻时的朋友上床的事情,没啥可细说的,开心就好。
他的妈妈是一个性工作者,在10多岁的时候生下了他,他很小的时候就目睹了母亲和别的男人性交的画面,这成为了他的阴影,也是他长大后成为禁欲者的主要原因。
这里面的具体关联我不是很能缕清楚,一个猜测是,他童年过的不快乐且很有屈辱感,因此看到性交的画面,会让他想起小时候的那种屈辱感和痛苦。因此,他拒绝性交,做了一个禁欲者。
他一直保持着一个很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运动,自己是一个生活方式教练,教别人如何生活的更好,给别人提供一些建议。
这些都很好,但他过于向上了,他看似非常完美,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之前看没药花园的公众号,她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任何事物都是有阴影的,是一体两面的,如果一个人看起来太完美,没有阴影,那是因为他的阴影很大,和他表现出来的完美一样巨大。
他心里有很大很大的创伤,所以必须用非常健康的方式拉着,以保持平衡,不然很容易不受控制的堕入那种黑暗。
很开心,他遇到了卡门,看见了他的伤,温柔的安抚了他的伤。
4)黑人女孩,关于她的描写也非常好。带到警察局的那一段,她的白人妹妹和她所经历的,完全是不同的世界。警察不信任她,很没有礼貌,质疑她买的名牌包可能是偷的,动作粗鲁,态度也很差。
还有她学拳击,想要学会自卫,这个情节,也很生动且真实。
还有她和她老公的细小的矛盾。
她老公不理解作为一个黑人意味着什么,他觉得只是肤色的差别,但其实并不是这样。不同的肤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要承受的要面对的完全不同。
那些担惊受怕,那些阴影,那些歧视,那种生命随时会被剥夺的恐惧,是这个白人男孩无法想象的。这也许不能怪罪于他,因为他没有经历过这些,所以不明白。但他很多的无意识的行为,的确会让黑人女孩觉得受伤,但他可能不以为意,觉得是对方小题大做。
除此之外,我觉得她老公也挺好的,就很顾家,虽然也会花很多的钱在兴趣爱好上,金钱分配有些不太平衡,但对孩子很好,这点很重要。有优点有缺点,不是相互抵消的关系,是都存在。一件事永远无法抵消另一件事。
5)下面是那个帅气的gay,我很喜欢他。他一直会梦到一些东西,会幻视幻听,这到底是精神类的疾病还是一些奇幻部分的体现,第二季应该会表,这块先不论。
说一下他和那个咖啡店员的事情。
在自动洗衣店遇见了,上了几次床,他很喜欢对方,甚至说出了我爱你。是真的有我爱你的感觉,才会说出那句话。
后来他发现对方在和流浪汉上床,欺骗了他,这让他很生气,两人掰了。不知道第二季咖啡店员会不会出现。
我其实是觉得,如果一个人让你愿意说出我爱你,其实挺难得的。然后遇到了一些自己不能接受的事情,会伤心会痛苦的难免的,但依然觉得,有过这个体验就很好。
然后还是安全问题,希望一直戴套了,不要互相传染。
6)接下来是我惊喜的一个角色,那个心理咨询师。
他一直很愧疚,自己在很小的时候,丢下了母亲,跟随自己的叔叔离开了那个宗教国。
他背后的那个巨大的伤疤,也是因为宗教。他的母亲觉得是他害死了自己的丈夫,让他用这种用铁链抽自己后背的宗教方式惩罚自己以赎罪。
这个事情有些复杂,我只是说一下我的看法,欢迎大家讨论。
如果他当时没有离开,他承受的可能不只是后背的伤疤,可能还会有更多阴影。因为从他父亲的那件事可以看出来,他母亲一直在拿他当出气筒(他母亲可能是宗教极端分子,我猜测
觉得这种行为非常非常自私,当时的他才6岁,那种阴影太大了。
至于他被叔叔带走后遭受的一切,也存在一些暴力行为,是另一回事,也是应该谴责的,但和他在母亲那里遭受的,要分开来讲。
他叔叔在他面前,对他母亲持续的辱骂,对他来讲也是一种痛苦的经历。
因为遇到这件事的时候他还太小了,他不能消化,冲击太大。
这也是他为什么很讨厌伊斯兰教的原因,和他自己童年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他经历过宗教导致的残暴。
还有很多关于宗教的刻画,比如他的妻子,在餐厅的时候被要求摘下头巾,不然可能会引起其他顾客的恐慌。(想起来日本温泉,不让有纹身的人进,因为主流观点认为有纹身就是黑社会,让人害怕)
7)还有他们的儿子,因为戴着伊斯兰女孩的头巾而被人殴打辱骂。
这些对宗教甚至是多元性别的歧视,真的非常非常可怕。
下面是维基百科的部分词条:
非二元性别可能介于传统定义上男性和女性表现之间(中性),认同两者兼具或两者以上的性别(双性别、三性别、泛性别),[4][5]认为自己没有性别(无性别、去性别),在两者或以上的性别认同之间流动(流体性别),[6]其他跨性别相关情况、其他无法定义、或自己不去定义...等等。[7]
8)然后女强人的小女儿,是一个很善良的白人小孩,她没有经历过很多,她被保护的很好,但是同时,她也很有同理心,很有平等观念,蛮好的小孩。
我有点累了,大概就是这些内容。就是感觉这个剧里的元素挺多的,非常喜欢。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五十公斤熊”,更多影评和资源欢迎关注。
HBO,作为美剧里的“老司机”大家一定不会陌生。
但HBO如果仅仅只有“大尺度”的噱头,是拍不出《权力的游戏》和《西部世界》这种神作的。
用大尺度的题材吸引你入坑,然后在故事深度上做文章,看完能让人做出深刻的反思。
这就是HBO能够一直飙车而又不会翻车的原因。
进入2018年,熊又发掘出一部HBO的新剧,看了两集隐隐觉得有神剧的特质,所以希望宝宝们也了解一下。
此时此地
本片的编剧是由荣获奥斯卡奖与艾美奖双重肯定的知名编剧、导演艾伦·鲍尔。
凭借《美国丽人》拿下当年奥斯卡最佳剧本。以下这个镜头当年不知让多少人魂牵梦绕。
美剧方面的代表作则有《真爱如血》、《六尺之下》。
《此时此地》的故事围绕着一个现代的多元种族的家庭。
一家之长格雷格,是一名盛名已久的教授,曾经出版的书籍都能引起一股热潮,可惜步入中老年,关注他的人开始变得少了,自己不可避免地患上了抑郁症。
格雷格的扮演者就是那部经典《肖申克的救赎》里的男主蒂姆·罗宾斯。
《肖申克救赎》究竟有多经典就不用熊多说了,一直霸占着豆瓣TOP250里的第一位置就足以说明一切了。
格雷格缓解抑郁的方式,是每周一次的寻花问柳,似乎只有在床上证明自己的“实力”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同。
妻子奥黛丽是一位控制欲极强的人,包括连丈夫用什么洗头水都要过问。
饰演奥黛丽的霍利·亨特凭借《钢琴课》就获得了奥斯卡、金棕榈、英国学院奖等多座影后。
夫妻二人表面相敬如宾,实则同床异梦,这不就是美国中产阶级的中年危机么。
中年危机在这个家庭里都是只是毛毛雨,夫妻俩的孩子们才是一个比一个精彩。
夫妻俩生有一个女儿,并且收养了三个不同国家的孩子。
大女儿黑人艾希莉来自利比里亚,有一个忠犬系的白人老公和一个可爱的女儿。
但自己总是控制不住要和小鲜肉们聊骚。
大儿子杜克来自越南,从小看着自己的母亲在家接客,这段肮脏的记忆一直挥之不去。
长大后成了一名激励构建导师,就是给别人灌鸡汤的那种。
表面成熟稳重,实则约炮成瘾。
似乎只有不断地在各种女伴身上发泄才能稍微抚慰那一段噩梦般的过去。
第三个收养的儿子雷蒙来自哥伦比亚,有“婴儿耶稣”之称,颜值出众,不过是个深柜。
网上约炮,和便利店的男生滚床单是家常便饭。
唯一一个亲生女儿克里斯汀也不是省油的灯。
要靠吸大麻才能缓解自己的躁郁症。
由于对自己的相貌不自信,网上聊天软件都是用的别的美女照片,但自己心中一直想被破处。
这个愿望终于在自己父亲60大寿的趴体上实现了。
那天阴差阳错地约了之前和大女儿聊骚的小鲜肉,处是被破了,但却染上了性病。
这一家子可以说是丧版的《我们这一天》了。
但如果是这样,还不足以引起熊的兴趣。
《此时此地》在刻画多元种族的基础上还放飞了脑洞,玩起了灵异。
起初是出在雷蒙的身上。
在梦里,他总是看见一个穿着红色泳装的女人一直叫自己的名字,而且还用手在自己脸上划下四道伤疤。
白天他会在不同场合看见同一个神秘数字组合“11:11”。
莫名想起马云爸爸,这部剧真的不是爸爸投资的??
在聚会中他被飘在空中的四道幽灵般的火焰吓到找妈妈,令本来就乱成一锅粥的家庭更加混乱。
母亲奥黛丽担心他会和自己的弟弟艾克一样患上精神分裂。
于是夫妻二人带着雷蒙去看心理医生。
灵异的事件一件接一件,雷蒙在办公室看到了一个相框,相框里照片上的女人就是自己梦里出现的那位。
心理医生说这是自己的母亲,同时心理医生的脑海里也出现了闪回,隐隐在自己的记忆中曾经见过眼前的雷蒙。
这就相当的诡异了。
光是玩灵异还不够,《此时此地》还从中牵扯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大女儿带着小女儿去计划生育局做检查。
路上遇到白人故意挑衅,小女儿一怒之下将其暴揍一顿,两人因此被带到警局。
进了警局黑人和白人也会被警察差别对待。
种族歧视问题在如今看似开明的美国依然随处可见。
心理医生的儿子,同时也是克里斯汀的同班同学,虽然是穆斯林人,但自己也是一位跨性别者。
作为心理医生的父亲虽然尊重儿子的决定但也会担心他在社会上遭人歧视。
信仰问题加身份认同问题也被引了出来。
种族歧视问题进一步在校园里扩大。
白人学生想建立社团,却遭其他非白人学生的反对。
他们认为你们已经取得了霸权,为什么还需要建立社团。
白人学生为此也很纳闷,其他族的人可以有庆祝的节日,为什么轮到自己却成了种族主义。
社会上总是看到白人在抵制有色人种。
但学校里少数族裔联合起来抵制白人学生建立社团不也是另一种歧视么。
这让美国宣扬人人平等的口号成了一句笑话。
家庭成员表面一团和气,其实早已貌合神离。
子女们对父亲的生日子不是忘记买礼物就是凑合着买,有点也不上心。
被收养的孩子觉得自己是在被做广告,用来宣扬父母多么开明和前卫。
《此时此地》从一个多元家庭出发,逐步带出夫妻问题,同性问题,种族问题等多种社会乱象。
而且还自带奇幻气息。
第二集的结尾,父亲在一个分岔路口赫然也看到了神秘数字组合“11:11”!
两集过后很好奇接下来剧情的走向。
只要剧情不烂尾,神剧榜上也许会有它一席之地。
你的转发和点赞是熊写作的动力
一天刷完一季。情节紧凑,人设精彩,条线丰富。基本上把外焦里嫩的美国当下社会问题扒了个遍,不同的是,情节走向了宗教神秘主义和量子能量纠缠的铺陈。。(神走位)
显然小儿子应该被划重点,感觉第二季基本上要围绕这位最后的人类之光了。。爸爸的存在主义和妈妈的多元民权理想等等相继扑街,姐姐边缘认同,哥哥童年阴影,妹妹寻找自我里都隐藏了巨大的深渊和无法弥合的分裂。每个人都极度不稳定又小心翼翼维持平衡,随时可能分崩离析,确实很像最后喷发的火山。。
对波特兰这座城市和胡德山如此熟悉,出现很多亲切的场景。作为最激进最高举理想大旗的州,这个剧操的真是国运衰颓之心。天地不仁,万物刍狗哎。。
这一季小儿子的一些线索包括,在家里被昵称为baby jesus,porous mind,11维宇宙和弦论,real 好奇编剧怎么填这么大个坑。其他人,其他点还有太多。对于该剧到底上到多高维度有所期待。。
话说HBO出品,必属精品,当美剧的标杆今年2月又出新作,自然吸引了很多影迷的期待与评论:
包括了这部貌似清水出芙蓉,实则暗藏深渊的一部话题剧《此时此刻》。
拥有和《我们这一天》一样的气质,但却是满满的反套路。
首先,故事讲得仍旧是群戏,身为哲学教授的爸爸与曾经是心理咨询师的妈妈,领养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子女组建家庭,最后他们有一个自己的孩子,99年,基本上算是零零后吧。
剧开头,他们的大儿子,从惊恐的噩梦中惊醒。
抓破脸庞的女郎
不断地用墨西哥语呼喊自己的名字
小编在此猜测,应该是小哥内心的身份焦虑作祟,毕竟在领养家庭长大,总会莫名渴望自己到底是谁的答案。
当小哥到平日常去的咖啡店里面
与同性恋情人打情骂俏时
突然发现自己对双11莫名的敏感
觉得有一股神秘力量牵引自己不停地注意双十一这个数字
why?是小哥精神出现了幻觉?还是某种神指?
网友们充分发挥了大胆猜想的精神
笃定是马爸爸的双11快来了吧(23333333333,好吧就叫他双11小哥吧)
正当双11疑惑不解时,就接到了妈妈的夺命连环扣,让他给他爸过寿,并反复叮嘱让他把爸爸的灰色丝绸休闲西装取回来(小编在此告知:请记住这个西装)
另一边,寿星主角:当年能跨越20个足球场长度完成下水道越狱的蒂姆·罗宾斯
《肖申克的救赎》剧照
(对,奏是《肖申克的救赎》的安迪小哥)在剧中已经步入老者姿态
窝在办公室里玩消消乐也是萌萌哒
你以为他期待晚上的生日趴体吗
一点也不,老头表现的十分抗拒,可能是多年的中年危机加即将到来的老年危机
老头首先就找了个“小姐”发泄了自己淤积已久的不满
接着对妻子的叮咛嘱咐置若罔闻
妻子再三推荐的灰色西装也拒绝穿着
就是要一身黑
体现自己由内到外的满满的丧~~
老头其他的子女也不是省事的灯
越南籍的养子看上去能安慰他人是一名成功的心理咨询师
但他却与他人保持严密的界限,拒绝亲密关系
黑人养女,有光鲜亮丽的时尚职业,也有疼她爱她的老公和孩子
还是不放弃任何外遇的机会,那怕高风险地带到老爸的生日宴会上
零零后的亲生女儿,对互联网社交严重好奇,虽然被双11大哥警告过
还是在宴会当晚带着马头初食禁果
不得不说这回HBO尺度小了但口味变重了
而老头的妻子看似为家庭付出许多辛劳
却是不折不扣的控制狂,希望丈夫能如其所愿能装上看上去依旧精神帅气的灰色西服,在生日宴上能对自己赞颂千篇。
但妻子最后的希望也被老头给付之一炬
先是袒露自己的真实内心
自己这么多年的苦苦挣扎
再到撕破脸皮
一层层揭下众人虚伪的面孔
就在老头声情并茂继续抨击时
双11小哥如嗑药般,幻觉再现
于是,老头的生日宴在此彻底画上句号。
双11也在父母的陪同下去看了心理医生
由于妈妈的弟弟曾有过精神分裂的家族病史,她怀疑双11也有精分
但老头很快就扶额排除了——双11是领养的,哪来的家族遗传
就在养母控制欲再度发作,与医生和丈夫争吵不休时
11瞧见了医生桌上的相框
竟然与自己噩梦中呼喊自己的女子有十二分相似
双11为探究一二,同意了医生的治疗
于是一段玩味的对话开始:
双11:照片上那女人是谁啊?
医生:我妈,那小孩是我
双11:……(那为什么我会梦见你妈咧?)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集
【关注神奇影业,一起做神奇的事儿】
搜索“神奇影业” 或扫下图二维码:
说是精英版shameless,实际上并没有shameless那么吸引人。
两者对比下来最深的感触是,太细微的种族和宗教话题只有有钱人去较真,因为穷人为了生存,大家都只是人。
第一季豆瓣7.9,和八季shameless都在9.0以上的成绩相比,这回有钱人输给了穷人。
但为了拉美小哥的颜值,磨磨蹭蹭了大半年,我还是追完了一季。
双11快来了!!!🙄双11快来了!!!双11快来了!!!双11快来了!!!双11快来了!!!双11快来了!!!双11快来了!!!双11快来了!!!双11快来了!!!双11快来了!!!双11快来了!!!双11快来了!!!双11快来了!!!双11快来了!!!双11快来了!!!双11快来了!!!双11快来了!!!双11快来了!!!双11快来了!!!双11快来了!!!双11快来了!!!双11快来了!!!双11快来了!!!双11快来了!!!双11快来了!!!双11快来了!!!双11快来了!!!双11快来了!!!双11快来了!!!双11快来了!!!
设定是……《摩登家庭》+《迷失》……吗?
蒂姆.罗宾斯老的让人心疼。
大儿子这种拒绝一切内部交涉的人看起来好孤独。一边禁欲一边性瘾一边高昂自信一边低到地板抱着自己入睡。深丧!持续关注大儿子。
男主有几个角度神似Dolan。/四星观望
《This is us》或《无耻家庭》或《此时此刻》,说到底都在讲一个家庭对每个成员的影响,亲情是爱是牵绊是无法割舍也是债,每个人都在背负。不管是受过高质量教育的上层家庭,充满了爱和关心的亲密家庭,还是每个都是混蛋生活在底层挣扎的混乱家庭。本质上都一样,都难以逃脱以上种种。
美国的家庭肥皂剧总是能拍的如此……看完第一集好开心很不错,先五星预定一下(看完了!!感觉这不仅仅是家庭剧!!!WTF????宗教,种族,性,LGBT充斥的魔幻主义????)
双11...这是某宝的阴谋么...2333....目前看了7集,剧情完全没进展,一直原地踏步...
专注挖坑的第一季。。制作精良,也蛮下饭的。PS.好奇去搜了下妹子——这后台一定是很硬。。。。。
传说中高配版的《无耻之徒》,喜欢片头和英文字体,touch me,父亲说因为女儿善良而骄傲,by the way,心理医生是心里问题最大的人,and,这部到底在讲啥?
“若我们接受我们存在的谬论 若我们愿意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日复一日 推石上山 明知道它还是会滚下来 我们却始终坚持 日复一日直到永远 那这让我们成了什么?不是白痴 是英雄 我们会变成荒谬主义的英雄 寻找不存在的意义 尽情享受生活 面临着持续的斗争 和无可避免的失败” /所以这么好的剧为什么没水花
我要提前把个人2018年度最佳美剧颁给它了。深,很深。
我留长发的样子要能和祖瓦图一样,做梦都能笑醒了
哥伦比亚小哥哥还蛮帅的。
神神叨叨还挺符合Allen Ball的一贯气质,可见会涉及宗教、种族、欲望、性等等一系列常见的主题,进行各种混合。
觉得最搞笑就是那位穆斯林儿子了
「B+」直观裸露多元的性描写,不同种族的家庭养育实验。一个评论说的很贴切,这是一部“精英版的shameless”,在里面看到了美国人的中年危机,种族问题,年轻人对待性的看法,最后加入些许的神秘元素,基本上就可以成为一部大热片的组合因素。能撑下去可能还有三弟的颜值,真的很cute惹
《this is us》其实是很传统美国梦式的心灵鸡汤,这部就是反套路来的,大段大段的政治不正确互怼看的也是很开心。不得不说小黄台的眼光和挑战精神都是业界良心/PS真的好怕他最后念出来“双十一上天猫就购了”:)
46分的mc成绩,基本宣告不会有第二季了吧。是否又证明媒体难以接受创作人比自己聪明太多?Alan Ball根本没必要搞this is us2.0,这部剧仍然是他的哲学思辨,人物如此激进超前,扑街大概是必然的,离大众太遥远
精英版Shameless
别人的电视剧讨论纬度已经如此高了。想到今日发生的事情,就只剩在浓雾中喘息。“旁人尚期待日出,我已看尽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