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基本法》这部剧,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勇敢追求数学的故事。在我的印象中,把学习数学作为故事主线进行讲述的国产剧,之前还从没见过。对大多数观众而言,数学都是一门让他们敬而远之的学科。而从影视作品的表现形式而言,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难以用视觉化的方式进行直接呈现。
但我本身其实是一个很喜欢数学和物理学相关知识的人,平时也会搜索很多相关人物传记和科普纪录片进行观看,约翰·冯·诺依曼和理查德·费曼是我极其喜欢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我其实挺希望看到一部国产剧或国产电影,能够真正严谨细致又有趣味性地,向观众去呈现数学之美。
正因为如此,《天才基本法》在开播之初,就引起了我的关注。实话实说,一开始我其实是抱着一种挑刺的心情去看这部剧,结果却一口气看到了最后。沈严导演在如何趣味性地呈现数学这件事上,花了非常多的心思。比如每次剧中的角色在做奥数题的时候,导演都会特别贴心地用可爱的动画,在屏幕上细心为观众进行解释,似乎真的想教会观众如何解答奥数题。
这些动画的作用,不仅是让观众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每一道奥数题的解题原理,其实也是将剧中角色在解题时的思考过程,外在化地表现出来。通过动画,观众直接走进了剧中角色的大脑,与剧中角色一起解题、共同进退,从而让观众更好地代入到角色的情感之中,真切地感受到解开一道数学难题所带来的那种激动。一言以蔽之,《天才基本法》用一种充满趣味的方式,向观众展示出了学习数学的快乐,这是这部剧最值得称赞的地方。
而在主题上,《天才基本法》这部剧,虽然名字带着“天才”二字,整个故事强调的却是,普通人也有追求数学那种纯粹之美的权利。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普通人,之所以对数学敬而远之、望而却步,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数学变成了一种追求分数的沉甸甸的工具。我们难以感受到数学本身那种基于规律与和谐的纯粹之美,甚至认为,数学是只属于那些聪明人、那些天才的学科。
剧中的女主角林朝夕、奥数集训班班主任张叔平,一开始都是这么想的。女主角是因为童年时考试失败,没有进入奥数集训班,就认为自己被数学拒之门外,从而彻底放弃了数学。而张叔平则是曾经跟女主角的父亲林兆生是同学,他在林兆生数学天才的光芒下,显得黯然失色,从而认定数学只属于天才。于是,张叔平在奥数培训班里,拼命打压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还美其名曰,给他们一个理由,让他们早早离开数学,而不用像他那样,拼尽全力,最后也只是证明自己的无能。
然而,当女主角意外穿越回到过去,再一次面对奥数集训班的考试时,她才发现,自己从未真正放下过数学。一开始,女主角只是为了回到原来的世界,才重新考入奥数集训班,但慢慢的,她的动机产生了变化。她想要让那些成绩不好、被张叔平伤害的学生能够继续留在奥数集训班里,不仅仅是为了回到原来的世界,也是想要向张叔平证明,每一个普通人都有权利去喜欢数学,数学从来不是那些聪明人的专属品。
如果故事仅仅到此为止,那我依然会觉得,这是一部打着学习数学为幌子的爽剧,通过穿越,满足了一个普通人也想感受一下当天才滋味的白日梦。然而,这部剧的后半部分,当女主角和男主角都有机会,在两个平行世界间自由穿梭,男主角这个天才,却选择逃避原来那个世界的困难,想要躲进另一个世界不再回去。反而是女主角这个普通人,虽然另一个世界能够让她的人生有作弊开挂的机会,但她却坚定地选择回到原先的世界。因为对她来说,即使人生有困难、不完满,那也是她自己的人生。正如面对数学中的难题,回避、不去做题,看似是更轻松和简单的选择,但只有直面这道难题,才有找到解决之道的可能。
除了表现形式和主题,《天才基本法》这部剧的叙事结构,也能看出几分数学才具有的严谨性。以往中国的影视作品里,也有讲述穿越时空的故事,但编剧常常只是以此为理由,给主人公的人生开挂。而在《天才基本法》里,因为两个平行世界的穿越现象,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环环相扣,两个平行世界互为因果,形成了一个类似于莫比乌斯环的闭环结构。
这种叙事模型,在很多国外的经典科幻片、科幻剧里常常能看见,比如被众多网友称为神剧的德剧《暗黑》、好莱坞电影《蝴蝶效应》、《前目的地》、《环形使者》。但在国内的影视剧里,还比较罕见。因为这种叙事结构,在逻辑上要求非常严谨,一不小心,就会产生自相矛盾的漏洞。《天才基本法》的编剧敢于挑战这种叙事模型,并且最终还做到了自圆其说,让我感到十分佩服。
当然,《天才基本法》这部剧还远远谈不上完美,但是,这依然是一部让我十分喜欢的剧。我很感激导演,用严谨而又有趣味的方式,让观众能够真正领略到数学的魅力,让观众能够跟随着主人公一起,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更重要的是,这部剧告诉无数像我一样不是天才的普通观众,我们普通人究竟能从数学中收获什么。也许,数学不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的难题,但直面数学难题的毅力和勇气,却能让我们在面对生活的难题时,变得更加从容和平静。
想起读高一时,有一天忽然开窍了,喜欢上了写东西。语文老师说,喜欢你就写,就算半夜忽然想写也没关系,爬起来写下去。
这句话让人疯狂。后来很多个夜晚和课间甚至上课时,我都在写写写,写日记,写信,写小说……工整地誊抄到绿色格子纸上,贴上邮票寄出挂号信,一封封换回报纸上的铅字和稿费,帮我度过了困顿无比的高中三年。
高考填志愿时,语文老师说,你应该去报某某大学的戏剧影视文学,那个最适合你。我一头雾水,我的父母也没有特别坚定。后来每隔几年我们碰到他,他都会说可惜。
一念选择通向不同的路。就像我打开《天才基本法》第一集,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大学毕业,学了不是很喜欢的专业,觉得要工作了就去找份工作,也知道到年龄了就要结婚于是开始相亲——普普通通,就这般假装成熟地早早妥协,摁着自己头皮开始随波逐流。
意外的是,她的父亲感到遗憾。年纪轻轻,这么早就放弃了吗?你不是喜欢数学吗?你不是有喜欢的男生吗?为什么不学数学,为什么不追求自己喜欢的人?——这个父亲大逆不道,和大部分电视剧里我们看到的父亲都不同,他觉得女儿选错了。
电视剧里设定的人物,就以数学为目标,开始构建小径分岔的花园。里面每个人都有两种可能,一种通向选择喜欢的路,一种通向现实遗憾的路。但两个世界并不完全对立,惊喜和失误交叉运行。每种选择虽然有它实现目标的可能,也必然带来相应的代价;不存在一种选择比另一种更圆满,总会留下遗憾。
这和我们熟知的穿越题材的故事不同。借助于幻想,我们总以为,回到另一个选择的道路上一定会通向更好的自己。——就像我成年以后每每想到自己没有听从语文老师的建议就捶胸顿足,为什么我没有勇敢一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我听到的答案和剧中的林朝夕很像,和裴之妈妈的话很像,和张叔平的话也很像。我这样普通,没什么天赋,我怕我拼尽全力也没有好的结果。
一种假设像巨型阴影遮蔽了前路。它还没有发生,却被我和周围的人认为一定会发生。因为大多数人都会通到那里——喜欢学数学,却不一定能成为数学家;喜欢写东西,却不一定能成为作家;喜欢学音乐,却不一定能成为音乐家。——与其带着期待去争取,不如一早就放弃期待让自己心里好过。在面对用尽全力换来的挫败时,我们也会心安理得一些:毕竟,我不是那么100%努力的嘛,这样普普通通的结果也很公平。
普通的孩子林朝夕,就这样放弃努力去走普普通通的路。不普通的孩子裴之,也因为母亲对不普通导致疯狂的担忧,也放弃努力去走普普通通的路。他们在曾经离自己心爱的事情上最近的时刻,仅限于读书时。当走上社会,他们总会做出选择,选择做一个远离自己心爱事物的普通人。——这让人感到悲哀。
无数人复制着裴之父亲的现实。喜欢打拳,也打得很好,却安心做一个警察。老婆说你该升官了,你该加薪了,所有的企盼就是打好这份工,不要妄想靠“天赋”锦衣玉食。——裴之母亲更是现实无数父母的复刻版,她不相信人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是真正的幸福,她只相信大部分人走的路是唯一的幸福。
再看老林时,我感到他的身上闪着童话的光辉。天才从云端坠落,生活窘迫,不拘小节,像古典文学中的隐士,却从未放弃探索数学的理想。这样的人在现实中,一定是个疯子。
他的女儿也一度怀疑他的。父亲的不负责任让她必须早早成熟。放弃不切实际的“理想”,尽早进入社会。在我们这个一切关系事物都成商品的年代,爱好是什么奢侈品,不仅需要概率极低的天赋,还要无穷无尽的付出。为生计殚精竭虑的家长们,做不到。
父女对话代表了两种价值观的碰撞。
父亲问,你不打算考研了吗?
女儿说,我和数学的距离差了四年!
父亲说,四年很久吗?
父亲问,我们家很穷吗?
女儿说,穷。
父亲言下之意,穷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吗?
女儿的默默不言已经作答,穷的问题很大。
有趣的恰是,在我们真实生活中,这样的对话场景往往是反过来的。往往是,孩子想要去做什么,被认为是天真不切实际的幻想。家长总以为家里的条件还不够好,还不足以让孩子尽情地做出选择。
在看到倒置的父女关系时,我觉得这是一个美妙的假设。假设家长能够保持年少时追求梦想的天真,有一天他们的天真也会像基因一样牢牢地在子女的生命中显现出来——林朝夕最终还是选择了数学,没有放弃。
和剧中让人羡慕的天才裴之相比,林朝夕的选择会让更多普通人产生共鸣。她可以去考研,但是努力了也不一定能考上。她穿行到芝士世界可以凭借作弊的成熟人格在那里获得更好的生活,但是她不能忘记草莓世界还有一个躺在病床上的爸爸。她在芝士世界成绩突飞猛进,但同时也面临失去友谊的难过……
一路通关的爽文固然爽,但更多人面临的选择就是这样,得到A一定会失去B。剧中最打动我的一段是在她第二次穿行到芝士世界时,对继续留在这里还是回到草莓世界照顾爸爸,她难以抉择。她坐在家门口的台阶上问老林,老林说,如果我是那只小狐狸,我会回去。如果我是那只受伤的大狐狸,我希望她不要回来。
老林的世界观里闪动着纯粹的真理和爱。只有穿越题材能赋予他人性的光辉,在平行世界一边做着不羁的疯子,一边能够心安理得应对现实的窘迫。事实是我们的父母,我们作为父母,总有焦虑不完的事情。我们像裴之母亲一样时刻脆弱着,小心翼翼地做最安稳的选择,却总在不安中变得更患得患失更加脆弱。
好在,我们的电视剧已经变化了。几年前,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有一个热播的电视剧会教大家爱上数学,放心大胆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更多在国产电视剧中看到生活的一地鸡毛,把普普通通的人们打得溃不成军。
我们早就忘记了年少时被问“长大了你想做什么”的美好憧憬,把那些生命中最该重视的问题当成一个笑话,储存在时光深处。摇摇摆摆地跟着世俗法则前行,不要质疑它们通向何处。多数人选择的路总是安全的路,少数人走的路总是危险的路。我们从小到大习得的生存法则正是如此。
但在《天才基本法》里,另一种光辉景象终于显现了。有人可以是天才,可以选择继续做天才,可以做失败的天才,但天才不计较自己是不是天才,失败了他还是会执着于自己喜爱的事物。他不以金钱名利为衡量标准,只问自己快不快乐。老林说,和探索宇宙的美好相比,人类的厄运不值一提。——这是多么超现实的国产剧价值观!
但很高兴,这样的故事终于出现了。我在想多少家长看这部剧时会真正地动摇一下。当他们听到自己的孩子想要学什么,想要继续学下去时,他们会不会像老林一样——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不管是选择自己的事业,还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人,老林从来都没有阻拦过林朝夕:这是你的人生,你大胆去追。
因为有那样天真支持她的父亲,林朝夕的勇敢纯粹而美好。相比之下,裴之母亲代表了更广阔的现实,将无论有没有天赋的孩子都会劝说上忧心忡忡的路。他不喜欢围棋,但必须不能缺课。他的女朋友喜欢数学,她会影响他的选择。他的父亲维护他的爱好,她就和他吵得歇斯底里……
我看到的裴之母亲,真实到让人感到窒息。演员刘琳是一个真正的人间观察家,洞悉这广阔群体的心理,细微到不情愿扬起的嘴角,楚楚可怜却充满压力的眼神,在她的凝视下,我们能唤起内心深处对这种被动选择的压力。不管你是喜欢数学还是喜欢什么,你一定碰到过相似的事情——有一天,有一刻,你就因为那个不信任的眼神放弃了。
但我不想将责任推卸到“原生家庭“上,即使林朝夕一直面对痴迷数学的父亲,也要等到他躺在病床上才理解这份痴迷,才真正明白在生命的有限时间里,人做的每一次选择都应该珍视。真正的责任终还要自己来背,你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不管是天资聪颖的父母,还是普通人视角的父母,你终要甩开他们的心理包袱,自己心甘情愿地上路。
故事的最后,看似每个人都可以和不理解的人和事和解。裴之与他的母亲坦白和拥抱,比林朝夕继承父亲的志愿更让人心碎。——即使面对每天共处一室的人,人们相互之间的理解仍然隔着巨大的鸿沟。我不理解你为什么喜欢数学,正如你也不理解我为什么不能让你学数学。我们彼此影响着选择,让选择充满失落和遗憾。
我所向往的,只是老林和林朝夕并排走在路上的样子。他们坐在台阶上聊天,他们躺在沙发上聊天,他们坐在课桌前聊天,他们一起在院子里啃书。和父女关系相比,并肩战斗的友情更有无坚不摧的魔力。我是你的父亲,我也是你的朋友、你的同学、你的盟友。我理解你的选择,因为在我喜欢的事物和爱人面前,我永远都是和你一样年轻的人。
可能这就是所说的松弛?
看不懂
台词老含糊
声音也不好听
情绪也没有
剧本都是一个表情
看着憨憨的
这不就是她本人吗??
演啥了?
那个地方是体现了角色了?
就别说有些台词激昂的时候 愤慨的时候
情绪还没小演员到位
演啥呢
你说女主如果不属于好看型的
那也得是日久生情型的
得讨喜吧?
小演员倒是很有魅力
那长大之后呢
啥情绪都没有
算啥生动呢是个啥性格呢?
都行吧
fine
从古至今,天才的故事总是为人称道,以天才为名的影视剧也一直很吸引我。《我的天才女友》《女王的棋局》这些讲天才少女的故事都曾令我废寝忘食,并感慨中国什么时候也能拍出这么好看的天才故事,所以《天才基本法》这个剧名确实一下子就抓住了我。
豆瓣的观众一向对国产剧都比较挑剔,我也有好久没追剧了,看到原著有8.6的评分,感觉这个故事应该不错。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开爱奇艺,没想到不但充了个会员,还一口气刷了六集。
在我的印象中,国产剧似乎很少涉及数学推理的题材,作为一个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跟着老师补习数学的人,我是准备好了从第一集开始就被天才少女碾压智商的。
不过这剧的走向和我想的不太一样——刚大学毕业不久的女主林朝夕住在一个老旧的房子里,她来自一个普通的家庭,拥有普通的职业,穿着普通的衣服,还遇到了一个普通而自信的相亲男。连她的数学天才爸爸林兆生也看起来很普通,是个中学的会计,有一天晚上忘记关窗跑回学校检查,结果被歹徒一棍子打懵。学校不愿意为他支付医药费,说是他自己不该隐瞒病情。原来林兆生五年前就得了阿尔兹海默症,只是一直瞒着女儿。这样的命运对天分过人的父女俩来说不仅普通,甚至可以说,还十分倒霉……
命运的转折来自一张照片,一张林朝夕小学时代数学集训营的合影。在自家信箱发现这张照片的林朝夕和同时看到照片的大明星纪江一起穿越到了一个平行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林兆生还在,却不再是她的父亲。林朝夕变成了福利院里的孤儿,而林兆生则变成了留长发、骑摩托,还经常换女友的文艺老青年。
有趣的是,平行世界中老林的人生选择似乎离“成功”更远——他的职业是青少年宫看大门的保安。这个设定真是太好玩了,看似没谱却身怀绝技的师父,正是最吸引半大孩子的老顽童。潇潇洒洒的机车版林兆生一开始并不相信自己是林朝夕的爹。穿越回去的小朝夕找不到回家的方法,只能混在一群小学生中韬光养晦。自此最精彩的戏份就来了,我本来是冲着张新成的脸来看帅哥的,结果彻底被小演员们圈粉,看得津津有味!
少年林朝夕、花卷(纪江)、裴之的选角都很成功,个个伶牙俐齿,尤其是花卷这个小活宝。不得不感慨几个小演员真的是太出色了,小裴之的出场更是自带光环——他凭借又快又准的心算,一露面就让卖盗版数学书的骗子下不来台。小裴之或许不是最好看的小男孩,但一定是最酷的天才少年。何况这个小少年有天才的脑子,却没有天才的毛病,他又合群,又有正义感,还“男友力”十足,让我秒变妈妈粉。
小时候看《柯南》就总盼着七岁的柯南变回十七岁的工藤新一,看《天才基本法》却觉得小孩子们的戏份也如此好看。和现实世界里林朝夕仰望裴之,且追都追不上的沮丧相比,平行世界里的林朝夕成了主导局面的存在。而奥数的设定也很有看头——如果是在别的领域,穿越回过去的成年人可以轻松凭借知识和人生阅历全面碾压小学生,但是奥数这东西真不一定。多年不碰数学的成年人回到小学奥数班都得回炉重造,估计把我扔回小学五年级学奥数,我也未必能得六十分。
我上初中时曾短暂地学过奥数,并去”希望杯”数学竞赛打过一次酱油(估计没做对几道题)。我学奥数不是为了参赛,只是想让自己的暑假过得更充实一点。事实证明,奥数确实还挺有意思,那种解出难题,得到肯定的快乐让我找回了一些学数学的信心,虽然我和学霸之间依然有着云泥之别。也许只有天才能被人记住,但奥数并不仅仅属于天才。初中数学老师曾说过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也许再过几年你们就会忘记数学题的解法,但是数学的思想会一直在。
学数学能开发我们的大脑,但数学的思想,或者说对数学的痴迷,能不能让我们过上更聪明、更幸福的人生?很多家长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只是一个普通人,所以小小年纪就送他们去学英语,学奥数,但是裴之的妈妈却希望他的孩子能多点兴趣爱好,平安快乐地成长,不要只钻研数学,变成一个书呆子。或许正是父母的平常心,让小裴之成了一个可爱、懂事的小天才。但不是每个成年人都这么看问题。数学竞赛班校长张叔平就想当一个“魔鬼教练”,让孩子们一进训练营就感受到竞争的残酷。他把孩子当成能够自主学习、承担后果的小大人,也把数学竞赛当成了生存战场。这个训练营里的小孩有不少自己就是“卷王”,小小年纪就开始拉帮结派,排除异己。我觉得这部剧很好看的一点就是它没有把小孩子低幼化,不仅是穿越回去的林朝夕和纪江,其他孩子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心事,非常贴近生活。配角的形象也很立体,老林和张叔平曾经是同学,出于不同的理念选择了不同的人生,让我好奇他俩之间有过什么样的故事。
和成年林朝夕的畏首畏尾不同,少年林朝夕简直就是一个“虎妞”。自信勇敢、藐视权威的态度让她成了孩子王,也深深吸引着小小的裴之。
平行世界里的每一个人生选择都可能让历史改写,可以说,自由穿梭时间是人类最大胆的幻想之一。如果人生重来一遍,你会不会变得更勇敢?现实生活中历史不相信假设,很多时候,我们就像草莓世界里的林朝夕,在裴之这样的“天选之子”面前相形见绌,因此并不能,也不敢活得像个天才。于是我们会倾向于选择一条大多数人走过的道路,去过一种更容易的人生。但是这样的人生,是否真的更快乐呢?
我认为人生不仅仅要平安顺遂,还应当有追求,哪怕它很困难,有时候甚至是痛苦的。如果一直不能实现自我,就会像电视剧里开头草莓世界里的林朝夕一样,始终会有些遗憾。
来到芝士世界,她必须要拼尽全力去发挥自己的潜力,置于死地而后生。所以一个人能有多少成就,不仅在于天赋,还在于能付出多少努力,敢下多大的决心。能把一件事坚持到最后的,通常是最有毅力的人,而不一定是天才。而少年时太过顺遂的聪明人,有些却因不能专注或太过骄傲而高开低走,浪费了自己的天分。
作为一个写作者,我也时常怀疑自己的天赋,但每次人生走到最低谷的时候,都是写作让我重拾了自信。当我去观察作家们都是何以成为作家时,我发现那绝对不仅仅是天赋,还有更多来自阅读、积累,以及无数次质疑后的坚持和热爱。现实世界中像裴之一样的天才总是少数,但我相信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当我们能发挥出自己的天赋时,就能像少年林朝夕一样,闪耀出令人惊叹的光辉。
因此,无论坚持一件事是否给人带来巨大的成就,当充分领略到它的魅力时,你就不会再是一个浑浑噩噩的人。不在意世俗成功的老林,和为孔明棋驻足的裴之是一类人,所以在两个世界他们都是师徒,也是知己。天才永远对世界抱有孩童般的好奇,天才的故事也激励着我们实现对自身的超越。
像天才一样生活,意味着能够拥有很多“我发现了”的瞬间。每当这种灵光闪过,我们似乎就向天才更靠近一些。
数学集训营的很多孩子都不能留到最后,但是他们一定不会忘记入营那天绽放在自己头顶的宇宙。探索未知是人类永恒的浪漫,我们不一定都相信平行世界,但都有着对另一种可能的向往,而数学带领我们通向这种可能。不知道如果我小时候就有这个电视剧,我的数学会不会学的好一点呢?
沈严,一个用自己男性价值观改编作品的导演,纵观他的作品,从来不会去深度琢磨原著的内核,从来都是我觉得。这样极度自我自恋的导演简直是原著粉的噩梦。不可否认沈严的审美还是不错的,但作品内容真的一塌糊涂。你真别认为画画画的好的人就能创造出海贼王这样的作品。
这次张子枫妹妹的真的有些让人失望,感觉演技没有突破,甚至连造型都一尘不变,把她放在她往期作品或综艺中,没有丝毫违和感。
如果按照原著拍,绝对是一部如棋魂一样的高分作品,结果现在只能成为一部平平无奇的套路剧。
整部作品最亮眼的是小演员之间的互动,投资方还不如出个外传,专门讲小演员们学奥数成长的故事,没准人气更高。而且演员片酬也节省一大半。把这些省下来的钱用在请专业数学顾问上不好吗?
原著很妙的点,在于把矛盾、纠结的人,具象化了草莓和芝士的两个世界,让质能方程变成门钥匙,让林朝夕矛盾纠结的内心发生对话。
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不管草莓还是芝士的林朝夕,都是林朝夕【她自己】。
因此“穿越”的过程,实际是她自我和解、寻找内心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需要别人来参与的,别人也无法参与。而在这个过程中,林朝夕终于获得信心和勇气,找到了自己热情和理想。这个蜕变成长的过程每个人可能都经历过,都有一段矛盾痛苦纠结又暗淡的日子,所以“林朝夕”其实就是每一个在寻找答案的你,所以原著能够如此打动人心,让人汲取力量。
我眼中的林朝夕,应该是大方、勇敢、坚强的女孩,不管是草莓世界向现实妥协的林朝夕,还是芝士世界有点“刺头”的林朝夕,内心都有一团火,这也是她前进的力量。
她倔强,但绝不是叛逆;她有自己的坚持,但绝不是幼稚;她向现实妥协,但绝不是颓丧。老林对她来说,不仅是父亲,还是人生的引路人,因此她和老林的争吵,也绝不是像家庭剧的青春叛逆期一样简单。
选角的颜值其实没有那么重要,我想象中的林朝夕可能不是惊艳的大美女,但一定要背挺直、眼有光、有活力、有希望。
我不知道是剧情有问题还是演员有问题,只是很肤浅地在叛逆、在吵架。草莓世界向现实妥协的表演太过变成一种摆烂,让人满头问号。张子枫长相太过幼态,演出来像是高考叛逆期,而不是大学毕业生更有深度的思考,直接把思考人生变成青春叛逆,拉低不止一个档次。另外,我私心觉得,林朝夕应该还是一个挺爱笑的女孩,尤其是草莓世界,张子枫不要甩脸子啦我没欠你钱。
林朝夕从仰望天才裴之,到两人是平等的、有共同理想和热情的,这个过程是因为芝士世界的支持和陪伴,而这种温暖流淌在两个世界之间,作为林朝夕和裴之纽带,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走到一起。他们是互相鼓励,而不是电视剧里裴之像小偷一样给林朝夕送去照片,开启穿越(请问你们在演什么悬疑剧吗?)。
我不明白为什么非要弱化林朝夕,她一直是一个勇敢坚强的女孩,她能够拯救老林,并且自我重塑的过程不需要他人的干扰、他人也无法干扰。导演、编剧、演员根本就不懂原著,也根本不真诚。好垃圾又离谱的改编。
第一次穿越到小学的戏最好,小演员都不错,值5星。但是看到后面成年戏跌了几个层次,很尬,张子枫没演出这个角色,甚至失去了“小朝夕”内心的坚定和成熟,老是莫名傻笑,很跳戏,弃了
大人没孩子演得好
如果没看过小说的话,剧还算可以。但是有小说打底,再看导演的改编,就看出了导演的审美是多么低下。原著无处不在凸显智慧之美,林朝夕沉静坚毅、步步为营,所以才能成就后来漫长的学习之路。剧完全落入了一般穿越剧的俗套,女主进入异世界后的所作所为情绪化又无逻辑,把自己穿越的事情到处说,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个疯子?原著以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小学生活,本来就很有趣,但导演却没有能力拍出这种趣味性,只能用这种咋咋呼呼的闹剧来提升可看度。而花卷突然晋升男二,戏份大幅提升不说,全程竟然是作为压制女主的智慧担当,在导演的心目中是个男的就得压女主一头是吧?原本我是真的很喜欢几位主演,包括儿童版,即便外形上不太符合,但也相信以他们的演技完全有能力塑造出符合原著的形象,但导演真是演员的上限,演员选合作团队真的很重要。
最后裴之说完“他已经走了”,直接大结局多好。具体是草莓还是芝士走,给观众留一个想象的空间
演技这玩意儿真是玄学,谁能想到演技最好的竟然是小林朝夕和小纪江,张子枫是怎么做到全剧一脸无辜相的
教练,我想学数学!!!笑死我了,哈哈哈。
一口气刷完六集《天才基本法》,已预定今年最爱电视剧。想到了《后翼弃兵》、《哈利波特》、《浪潮》、《士兵突击》、《灌篮高手》,以及《镇魂街》里面那句「学会如何让身边的同伴也变得强大,这是王者的必经之路。」
目前可以,花卷太可爱啦!我是你的江江兄弟,aka多才多艺。弹幕里谁说《快乐星球》的给我站出来,笑死。
咱就是说,能不能让小演员演完全程啊🤔看奥数班我能看100集
悬念从第一集就开始预埋了,初步观感还可以。直觉认为开始出现的裴之是从芝士世界2018年穿越过来的人,已经不是草莓世界的裴之了
喜欢噗噗跟雷佳音的演技,即便是男二小时候的扮演者也不错。唯独张子枫,太失望了。。。PS:倪妮的90年代校园风,美出天际!
芝士世界比草莓世界好看太多了吧,国产剧什么时候能停止乱加感情线这件事,为什么花卷就得喜欢林朝夕啊,做朋友不行吗??????
林兆生的恃才傲物(詹姆斯),邱月的杳然而去(莉莉),以及天选之子林朝夕(哈利·波特),所以……张叔平真的是斯内普啊!!!“随你妈妈”,这台词赶超“你的眼睛真像你妈妈”。哈迷了不起!
为什么,明星撞了素人的车居然就可以强行上素人的车,理直气壮的要她开车还威胁不赔钱,自己先理亏以暴露隐私反咬一口,什么垃圾剧情。结合时事,好讨厌这些破明星,一个个里子是屎,都特么当自己是祖宗。以及贺梅阿姨,又是你。
很多人不敢说:少年组三个人的演技秒杀了成年组。太爱看前几集芝士世界里的裴之、林朝夕、花卷了!又灵又有劲!一回草莓世界我疯狂忍耐…张子枫,你的演技怎么变得粘粘呼呼畏畏缩缩的了,灵气好像都被偷懒磨没了。张新成,真的太不适合了,不要再在弹幕科普什么“艺考之神”、高考快600分了,不合适就是不合适!天才的清冷感真的太重要了!小裴之,yyds!不过这部剧确实让人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
第一集改编的特别好,穿越过去时让张子枫和小女孩混合着演,解决了原著中小孩子戏份过多导致张子枫消失的问题。可以看出导演专业的。四分观望。
是怎么选到这么不适合的演员演的呢 还魔改 虽然小说也看不下去 但是魔改必扑
花卷太可爱了哈哈哈哈!满级小孩就是说!
我第一次磕小学生。不想做哈利,想做罗恩。真的太好磕。
关键在于整部剧没有把草莓裴之和草莓朝夕的感情刻画得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