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片有各种打开方式,烧脑的、粗暴的、搞笑的……
这么多年过去,好莱坞几乎早把特工片路数都走遍了。不过这部特工片,还是不太一样。
1
这部《霹雳娇娃》不是第一部,2000年和2003年,卡梅隆·迪亚兹、德鲁·巴里摩尔、刘玉玲她们拍过两部《霹雳娇娃》。
这次换了阵容,重新以同个背景重启系列。但题材偏重不大一样,原来主打女性时尚的动作喜剧,搞成世界范围的女特工。
情节线没什么稀奇的,简单粗暴,无非是反派危害人类,娇娃临危受命拯救世界。
有个高科技公司,发明了一个能拿在手里的小盒子。这东西威力很大,有点亮一座大楼的电力。
东西是好的,能解决能源问题,革新电力系统。但它有安全隐患,稍微一改程序,就变武器,电磁脉冲把人变白痴。
首席女程序员很明白这个隐患,本想层层上报,结果黑心资本家为了挣钱,决定把事情瞒下去,不把她的话当回事。
女程序员没办法,只好找女主们的侦探社来请求帮忙。
看似是普通侦探事务所,实际这儿的装备和情报能力,能和M16、FBI之类掰掰手腕。
她们的特工水准和007差不离,但特殊的是,这个侦探事务所的得力干将,全部是女性,代号“天使”。
这次任务出手的是萨拜娜和简,再加上女程序员,她们逐渐在任务中形成了坚实的革命友谊。
杀手和反派恶势力,不仅要拿到这个小盒子做坏事,还追着几个知情人要灭口。
但这都不是事,三个女人一起,没有办不成的事,果然拯救了世界、维护了和平。
故事很过时,不过这电影的噱头,本来就没放在故事上,主要是看演员。
2
《霹雳娇娃》题材走女性路子,阵容基本都是女性,配乐也是女歌手的曲子。
导演从老版的男导演约瑟夫·麦克金提·尼彻,换成了女导演伊丽莎白·班克斯。她是演员出身,本片还演了个戏份不少的角色,帮助三人组拯救世界。
三人组主演是片子的最大卖点。相比老版《霹雳娇娃》,这部新片的三个女星,呈现更多新时代女性的特质。
C位主角萨拜娜,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出演,《暮光之城》被人熟知,但那只是她的一面。
《X射线营地》《咖啡公社》她在不同文艺片中拓宽戏路,这次角色的短发造型,是她近来的风格。
变身特工的女程序员,由娜奥米·斯科特出演,她刚在真人版《阿拉丁》演了茉莉公主。
还有另一个女天使简,由埃拉·巴林斯卡出演。她们三个的共同点,是够酷、够美、够飒。她们可以说是这部电影的唯一看点。
为了平衡,三个女主分别是亚裔、白人和非裔。三人组性格基本互补,经历了开始互不相信,到最后亲密无间。
至于男性角色,最知名的大概是《X战警》系列X教授的演员帕特里克·斯图尔特。这部片演了个表面笑嘻嘻,心里一肚子坏水的退休老头。
虽说主演养眼,气场十足,但电影完成度一般。作为特工片,连动作戏都不够火爆。
音乐是到位了,好听,挺能烘托气氛,问题是音乐紧张了,情节一点都不紧张。
甚至就连喜剧效果都不行,笑料要么是老掉牙,要么总爱走下三路,根本笑不出来。
唯一的优点,可能是欧洲风光,德国汉堡、德国柏林、英国伦敦、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各地景色拍得倒是不错。
这部《霹雳娇娃》基本是美女时装秀+欧洲景观片,惨的是时装有时还不怎么好看。
3
特工片是很成熟的模式,不过原来是男人的天下,女角色主要从旁辅助。
像传承多年的英式特工,007詹姆斯·邦德,20多部片子,几乎每部身边稳定换两个不同的邦女郎。
詹姆斯·邦德本人,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永远英俊潇洒、身手高超。
如今当然不是所有特工片都是男性主导,安吉丽娜·朱莉和布拉德·皮特的《史密斯夫妇》、和约翰尼·德普的《致命伴旅》,都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还有一种,纯女特工片,比较代表性的就属《霹雳娇娃》系列。
虽然当初那两部也算不上好片,但至少亮点不少。这次重启的问题就在于,继承性感炸弹元素,但电影本身没诚意。
全球游走的酷炫女特工,是很高大上。但为了搞点喜剧元素,把这些“天使”们的日常工作,给弱智简单化了。
女特工啊,就算不是《红雀》式的,至少也让她们显得实力不凡的吧。这样欢声笑语就能训练成身手高强,我觉得你是在侮辱我的智商。
《霹雳娇娃》有优点,主演、导演、故事脉络,可以称作是女性电影。
但它走女性主义的方式,就像片中突兀出现的女性在各个行业自强自信的无关片段,太过刻意。
主要正面角色是女性,反观男性角色,不是早死,就是好色无能的丑角,要么是黑心反派。
他们组织“查理的天使”,这次还故意交代说查理是用变声器伪装成男人的女人。
电影结尾,无疑是充满讨好的大高潮。派对里的女人都是组织里的人,把臭男人全部轻松放倒,女人们潇洒离开。
这部《霹雳娇娃》,是水准平平的捞钱之作。不过所有号称“重启”系列的电影,大多是换了个办法炒冷饭。
就像最近好莱坞经典老片的重启,都很可疑,要警惕。
今年《黑衣人》系列的突然重启《黑衣人:全球通缉》,《终结者》系列的突然“正统续集”《终结者:黑暗命运》,包括这部《霹雳娇娃》。
它们看似是不同系列,但这些“重启”却有无数共同点。
都是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IP和主演,剧情和元素都小心翼翼讨好观众,基本还都有中国资方的投资。
最共通的一点在于,它们的质量真不见得有多高,远比不上当初的经典和轰动。
但问题是比起同档期,它们已经是相当强的作品。就像《霹雳娇娃》,是最近唯一动作火爆、场景刺激的戏。
所以如果只是想爆米花爽一把,看各路美女大显神通,那就去看吧,消遣一下,不用太认真。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突出女性力量这一点 用力过猛了吧
有些地方处理挺好的,片尾女性群像和三个女主的差别刻画都还不错。就是埃琳娜总是感觉很弱不够聪明的样子?到最后改编程序才让其有一个大的闪光点。
配乐镜头叙事啥的,表现力算是挺好的吧反正。但是有些任务细节属实是离谱了,太过了,我知道她们工作时很帅气,但也不能这么夸大吧。比如最后营救埃琳娜的时候应该尽快拿到钥匙啊?非要在这种时候让两个angel做出这么多虽然帅气但很多余的举动吗......应该为主线逻辑服务吧总之。
还有,埃琳娜的老板是怎么回事,智商全程掉线是吗。
srds,片尾拍的埃琳娜培训过程,以及三位女主重聚还是比较戳我,谁不想看美女开越野车飞驰呢()
这是我首次一部电影开两个坑,补完先前我没说过的东西。
我在先前一篇文中说过,70年代的电视剧版天使们缺少打戏而注重文戏,这就让剧情看起来更接地气而不是偏向夸张,你在加州范围内可以打得过李小龙但别演成打得过超人。
这是后果而不是前因,也许因为当时拍这部剧还没想到请武指,让他们每集都设计不重样的武戏。但不论前因如何总之后果合理。毕竟旧天使们活在美国境内,处理私家侦探社该面对的问题。
而新天使们不同了,追求极端无敌,打遍天下,所以剧情必然拓展至全球,既要让天使们面对最强的敌人,又要让其它本来更应该合理露脸的阵营别露脸。
于是,扯。你剧情追求极端就必然更扯,在粉饰扯的过程中就更可能露怯。这就是很多山寨电影为什么情节可笑的同样问题。
另外,我讲过电视剧版接地气的另外一面,就是天使们穿各种漂亮衣服,扮演各种职业人士。于是他们可以成为很多女性观众的楷模,那些漂亮衣服都是买得到买得起的品牌,那些她们胜任的工作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作。天使们体现的气质可以被大众所模仿。
而新版电影中的天使由于承担了拳打超人的工作,所以没法成为偶像,没法激发观众去模仿。至于他们穿的衣服更加两极分化,一方面为配合极端的人物地位所以服装也要贵到极端出位到极端,对于很多观众来说这样的服装不是买不起就是没法接受,另一方面好莱坞电影越发不顾吃相地接广告,植入那些正常观众一看就唾而远之的产品,让观众看了无所适从,别说模仿。这样的极端形象更像麻醉品,一时间引发高潮,药力消退就被观众遗忘了。
这些,是新天使的问题,是很多新电影的问题,甚至是好莱坞的问题。
看完这部119分钟的电影,本身已经是很无聊的一件事了。
如果还要为它再打千百个字,那会是更无聊的一件事。
一般说来,看完烂片,你会很生气。但有一种烂片,是你不抱期望,想象之中的烂——差不多就是《霹雳娇娃》这种。平庸的烂,傻乎乎的烂,没有破罐破摔的烂。
从美图秀秀级别的土味海报,到不想退休的老X教授,当电影用上维密的天使翅膀梗,我感觉这跟特工片已经没什么关系了。尤其是那位腿长的妹子,我怎么看,除了扭跨走猫步——她都没有任何战斗力可言。所以,这部电影的打斗,已经不能用花拳绣腿来形容,变装媾技术宅男,是这部电影唯一称得上看点的那一部分了。
纵然如此,你不用看电影,光听片名也能知道,几个妹妹们,会放倒一群智商为负数的男人。脸上还要带着双11清空了购物车的潇洒豪气,老娘就是这么酷😎。
搞笑的是,大概导演也想到了,光靠拳头是解决不了男人的。那种体格上的差距,即便找了一些不是那么大块头的男人,你靠牛顿定律就能知道,所有主人公打在反派角色身上的下一秒,她们都会被反弹开来。于是乎,导演想到了一个妙点子,也就是武侠电影里的,点穴大法。
拿一个蓝色小药丸之类的贴纸,照男人脖子上咻咻咻地贴。那么,下一秒,男人们立刻就酥软在地上,比小猫被咬住背部绒毛部位还全身松弛。
这是什么处理手法呢,我也不知道。毕竟电影里,还是一个文绉绉地打麻醉枪的年代。这到底是在动物园打猎,还是在血拼逛大街。我真的不知道。
电影里的反转,是完全没有任何逻辑可言的。说来说去就一件事情,老X不想退休,老X还想再干几届,老X认为组织愚昧,老X年富力强,还想要电电电。
老X差一点就成功了。
但他开了个爬梯。 GG。
冲着小k来的,看完全程很过瘾!分打低了!而且彩蛋也很精彩,诚意满满
剧情循规蹈矩,正义与邪恶-对抗-主角光环-但是有一处的找内鬼的小反转还是很惊喜的!
整体剧情推动节奏快 科技感动感都很炫 出彩
三个女主角各有各的魅力,我还是最喜欢小k,真的是姬圈天菜 爱了爱了
自认为评分应该有7.5
值得一看
说实话,本人今天去试毒,本来以为是索尼公司出品的不会太差,结果看到一半发现 烂的惨绝人寰,本人已经10年没有看电影提前退场了…恭喜《新“霹雳娇娃”》破了本人的记录。一票美国网红脸,没情节、没刺激的动作、前一个小时除了拿一把小枪开车对射了几次之外,全部就几个女人在BBBBBBBBB无聊的对白,所谓“天使”的身手连打个门卫都要出动洗手液糊脸这种下三滥招数,我是看了假的霹雳娇娃吗???就这东西豆瓣有6分?你们到底看没看过霹雳娇娃12部吗?
动作设计之low,枪战之儿戏,对白之冗长无聊,比我看过的所有动作片子都垃圾…
霹雳12、史密斯夫妇、甚至赤裸特工等片,请问哪一部剧情、动作、燃点不比这部扑街片好一万倍?
首先,看到3分钟女主用无力的胳膊和白布儿戏般冗长又稚嫩的缠绕开局的小反派,我就有点慌(比起霹雳12甚至赤裸特工、史密斯夫妇的色诱戏,一击必杀、远遁千里的干脆利落,这片的开头色诱简直是小儿科…)。
看到10分钟,天使打一个大叔门卫,竟然要在一个洗手间里扭打1分钟、要出动洗手液糊脸这种下三滥招数才能让对方失去战斗力,我心里已经慌得一比,
看到30分钟天使拿着一把小枪和反派在街头无聊的互相突突5分钟,我已经无力吐槽
看到40分钟,其中一个天使狙击一个50米的目标、失手后从绳子上跳下来重心不稳差点摔成狗吃shi,我已经在怀疑人生------这不是霹雳娇娃,只是美国网红参加新兵营训练3个月的战斗力,简称战五渣
前一个小时,动作戏10分钟,无聊的对白、女人间的BB竟然长达50分钟!!oh , my god.............原来一切动作电影的元素(悬疑、利落的打斗、燃点等)都可以抛弃,光看脸就可以豆瓣6分+,哈哈
整部电影,极其节约成本,动作儿戏、场景low到想吐,再加上几个聒噪的女人,一直对白。竟然可以得到6分+
最后说一句,逗瓣及逗友,你们真的在逗我 (《爱情公寓》里胡一菲的打戏都比这几个女人迅猛有力的多吧?)
天使的衣帽间除了华服高跟,还有枪支迷药。既能装扮马桶头,也能驾驭晚礼服,既能高空跳伞,又能骑马追车,既能破解缠斗杀手的招式,也能深埋并肩战友的追思。如此才敢淡定说出,男人昨天还在说爱你,今天就会想要杀了你的心得体悟。预知了门口即将被电死的保安,并不打算上前拯救,浑身是甜蜜的危险。
3.5星,肉眼可见的“好看”。果然女导演最适合这类作品,而且拍得真美真飒!放弃打女路线而是谍影重重范儿,更不是如老版让天使当“工具人”,是真正的让女性角色完成男性的职能,这处好评。只是故事陈旧,毫无出彩,过场转折用歌来凑。所以包装方面下足了功夫,天使造型多变,超级养眼,尤其舞会上的跳舞,美不胜收。A妹的主题歌太好听!小K不错,但我最爱“茉莉”。
3星。华而不实花里胡哨。1.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长发的“贝拉”很美很性感,短发的她实在太“攻”了,略接受无能。2.全片很像成龙逢年过节的6分商业贺岁动作片,全球可哪啪啪走,就像肯德基麦当劳的新品,颜值看着挺高,吃起来emmm。3.莫名其妙的调情,女主莫名其妙的成长,计划都莫名其妙的儿戏,还有莫名其妙的女权,反转也很无聊。4.说到女杀手还是日常想念刘玉玲和Maggie Q。5.男配都是熟脸,新版有致敬老版的段落,我好像眼花了,最后看到了黛米摩尔?6.Donna Summer的disco很好听。
上周看帅哥空战,这周看美女特工,看得我弯来直去的真累。
我这个feminist看的尴尬死了,无聊的故事还漏洞百出,主打women power结果只有光鲜靓丽的外表。同类电影被讽政治正确,女权被妖魔化,这些不走心的人要负一部分责任。另外,那些质疑亚裔却鄙视黑人的快别双标了,都是有色人种露怯了不是?/最近明白一个道理,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女性题材,有些电影不完美不代表没有存在的理由。
廉价女娃,屌丝女娃
比想象的好看哎,小K也tm太美了,无论是金发大胸还是短发飒爽的造型都好适合她5555;看之前不看好黑人小姐姐,片子里面维密天使一样的身材直接让我说真香;相比之下茉莉虽然很可爱,比前两位就稍微逊色点儿了。
导演是不是以为女性英雄打败男性反派就是女权电影?你是不是对女权有什么误解?女权是勇敢表达你的观点,而不是屈服于领导的命令。是内在的自信和觉醒,而不是简单的打个架、杀个人。仍然是老掉牙的“抓内鬼”的剧情,而且还和《黑衣人:全球追缉》撞剧情了,刚开始以为A是内鬼,后来才发现B才是内鬼,没有任何新意。笑点也很尴尬,很多地方你知道是笑点,但是并不好笑,看得尴尬症发作。大BOSS买“克里斯托”是为了杀人于无形,可问题是,为了得到克里斯托他前前后后杀了很多人,而且还没有遭到警方通缉,没有任何人管他。既然他杀了人不会有任何后果,又何必大费周章去买克里斯托、逼迫女主角把最高权限改成他?他直接用枪支弹药杀人不是更方便吗?
蠢到令人作呕
【C】“复古”的像一个出土文物,希望伊丽莎白班克斯早日放弃编剧与导演事业,梗比迈克尔贝写的都难笑
今年有两位重要的商业片女导演亮相:Olivia Wilde之于自己的首秀《高材生》,还有一位是《完美音调》系列后努力进步的Elizabeth(明显与否先不讨论)。重启熟知IP的压力很大,但却在于当时事语境发生改变后,将旧有故事注入新的能量和注解—无论是有效的和没效的。有效在于一如既往用时装和热闹拼凑,组成了至少和《瞒天过海: 美人计》差不多的可看效果;而三位新的女主依然是非常具有个性的选择,尤其是Naomi Scott真的超级可爱。但无效在于片中充斥着浮于表面的女性主义讨论,却不及原版自然散发的“Girl Power”气息。不过片子好玩的彩蛋和客串真心太多了,还是希望Elizabeth继续加油啊。
也只有美国人敢这样写,情节反转反转再反转,好人坏人好人坏人好人坏……#电影中有玲姐的惊鸿一瞥#
这两年越来越多女性电影啦,真的每一部都是女性爽片!长得又好看身材又好,衣服和妆容都好漂亮,又能打又聪明,我都会爱上!电影好多熟面孔啊!!女子监狱的美容师也在!哈哈哈哈
悬念和剧情都中规中矩,不过看小k疯狂换装真的蛮爽的,而且在面瘫之外居然还有鬼脸和四肢协调的热舞,完全是从土豆泥一下子上升到豪华全家桶啊!动作戏不多求,但喜剧性很强,虽然大都是卖萌嘴炮。不过对#片名完全不想看系列#来说,真的是很好了。结尾看得出是刻意拔高女性高光,但全员助攻也太蠢了吧。
全女班的大爽片,各种飒爽,看得人心旷神怡。我还看了imax,养眼。有一幕是女主角之一躺在地上,周围一圈男的围过来,我被吓到了,窒息的恐惧感。当然下一秒就安心了,因为不是只有一个她在战斗,姐姐妹妹站起来。片尾的镜头也很喜欢,女性力量的传递,这个部分有句台词特别好,但我没记住。以后网上能看了要再找找。
视听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美女养眼动作利落 我A掌权制作的原声带是超大亮点 但剧情方面来说就是完全没有剧情 最后所谓的女权宣言意淫更是莫名其妙 槽点太多 总体评价大概进厅两分钟后就可以直接睡觉了
姐妹开心爆米花电影 以及说没有亚裔的…Naomi印度裔算亚了 所以其实只是更zzzq而已 虽然她的脸完全white passing
1.这不算什么真香娇娃,这是扑街娇娃吧。2.老版两部最终反派都是出自“本方人员”,新版《霹雳娇娃》依旧延续着这一点。3.动作戏勉勉强强,节奏偏慢。总体上没啥多大亮点,还给人很乱的感觉。4.除了看看美女,听听歌,然后……然后就没啥了。5.“迈克尔·基顿是蝙蝠侠,本·阿弗莱克是蝙蝠侠”。不不不“暮光女”小K,你前男友兼“吸血鬼”罗伯特·帕丁森才是。
大概能理解这部电影为什么叫时装动作片了。另外,本以为最吸引我的是小K,不过看过之后反而对埃拉·巴林斯卡印象最深,一个个子很高的黑人美女。
拍这种商业动作片已经完全超出了导演的能力,真的就是毫无才华的把摄影机对准了画面中在动的一切物体,这大概就是导演对于电影的理解吧。扛起政治正确的女权主义大旗同时,可以把特工动作片拍的既没有动作更没有酷炫,也是够厉害的。某种程度上,这就是老马说的那种主题乐园电影,从一开始就预设了女人胜利的结局,不管情节多么无逻辑不合理,女人打男人的动作戏拍的多么小儿科,你都知道姑娘们的身份设定就是这个重启新系列的一切。看完了就很想知道一件事,这种一无是处的垃圾拍出来到底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