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 制服丝袜

风味原产地·潮汕

已完结

主演:内详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9

 剧照

风味原产地·潮汕 剧照 NO.1风味原产地·潮汕 剧照 NO.2风味原产地·潮汕 剧照 NO.3风味原产地·潮汕 剧照 NO.4风味原产地·潮汕 剧照 NO.5风味原产地·潮汕 剧照 NO.6风味原产地·潮汕 剧照 NO.13风味原产地·潮汕 剧照 NO.14风味原产地·潮汕 剧照 NO.15风味原产地·潮汕 剧照 NO.16风味原产地·潮汕 剧照 NO.17风味原产地·潮汕 剧照 NO.18风味原产地·潮汕 剧照 NO.19风味原产地·潮汕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风味原产地·潮汕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中国有复杂的地貌,繁多的食材,地理环境不同,食材的品质、味道都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地理区隔促成口味偏好,也塑造了人们不同的性格,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腾讯视频自制纪录片《风味原产地》系列纪录片,将以食物为窗口,探寻中国各地丰富的物产,歌颂农耕与劳作,以美味为媒介,展示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理念。  《风味原产地·潮汕》为该纪录片系列的第一部,将通过短片每集发掘一种“养在深闺人不识”的潮汕独特食材、食品和味道。在潮汕地区,食物有着明显的地域标记,从潮汕物食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潮汕人的迁徙、生根和繁衍,看到潮汕人身上独特的性格特点和精神。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华尔街之狼阿加莎·克里斯蒂悬疑剧场之魔手小镇周六夜巴黎恋人国语五路追杀令赘婿之吉兴高照触不到的肌肤特工同盟局外人第一季一个坠入爱河的人 ~司汤达的恋爱论~费城夜美丽天下霸唱:鬼吹灯全解甜心空姐保卫圣诞老人异物志师父!我要跳舞了 第二季博斯 第四季剩女约瑟芬2马后炮跟着书本去旅行2023百子闹春举报者

 长篇影评

 1 ) 赞赏中带着遗憾

我只想写个短评,却啰嗦成剧评。

作为一个非潮汕团队,能在家家味不同的潮汕吃圈提炼出这样20集内容,并且拍得蛮有美感,确实值得给多星星。但是!作为酝酿了两年的节目,应该有深入调研过的,却仍然出现了颇多明显的硬伤,就非常不应该了,从而严重降低了可信度。。。。。。你说橄榄核敲出来榄仁的,广东人民都不肯啊,别说80后往前的几代潮汕人,哪个小时候没存过乌榄核解馋的?!还有说巴浪骨头多的,文案同志你真的尝了鱼饭吗??类似这样的硬伤,得误导多少流口水的娃儿呀! 不过从节目窥得某些司空见惯的食材制作,倒是让我暗喜,毕竟吃不到新鲜鱼饭的,可以依瓢画葫芦搞啊(ಡωಡ)hiahiahia。 最后感慨一下,作为曾经较长时间经济文化中心的潮州,有着不少有点年纪的潮汕人记忆里的共同味道,如今却丢失了许多传统小吃的领先地位。平心而论,确实不少汕头揭阳的后起之秀做得更好吃也更符合现代需求。 另外,作为东方犹太人族群,在如今浮躁而功利的氛围下,本该保持的优良传统——匠心,却在逐渐消失。聪明才智用来赚游客们的快钱,仿佛让我看到如此不易建立起来的形象在不久的将来崩塌。 再给节目组挑个刺,这二十集的节目里,你们居然不提猪油,也就是潮汕人的朥!你知道不知道没有这玩意儿,潮汕人的餐桌茶配得少一半的风味啊!

 2 ) 风味原产地·潮汕 随手记

1.牛肉丸。2.鱼饭。竹篾编织笼屉,盛满海鲜,用海盐蒸制海鲜的统称。3.腐乳饼。依次包含白肉、熟果仁、蒜末、白酒、腐乳。传统腐乳饼和酥皮腐乳饼,趁热即食风味更加独特。4.生腌膏蟹。5.擂茶。新茶加薄荷、茴香、时令青菜等一起炒制,加芝麻、花生等研磨成糊状,加热水冲泡,可与炒米、其他配菜一起食用。茶香焗明虾、鲜茶泡鱿鱼。凤凰单丛茶。6. 卤水:南姜味道复杂、辣中带甜,是潮汕卤水独特风味的重要标志。广西防城港的八角、越南清化的肉桂、云南腾冲的草果、陕西韩城的花椒。卤鹅、卤鹅肠、卤鸭掌。7.薄壳:潮汕南澳县,每年7-8月,金不换炒薄壳。葱炒薄壳米。薄壳米春卷。制成薄壳米冷冻后可保存半年。金不换/九层塔,是东南亚地区常用香料,气味辛呛又有薄荷的清香。8.菜脯:广东揭阳,白萝卜腌制成菜脯。菜脯煎蛋、菜脯煎排骨、菜脯炒鱿鱼。9.鱼丸和鱼册。笔帽鱼册汤:用鱼册包裹切成丝的辣椒、芹菜、香菇等,放入热汤中片刻即可。10. 广东揭阳:干炒粿条、桐坑粿条。11. 普宁豆酱。12. 紫菜。13. 牛肉火锅。牛脖突起部分的脖仁,产肉量不足百分之一,是最精华部分。14. 生蚝。15. 潮州柑:蕉柑。制作陈皮、潮州柑饼。也可将桔瓣切开后夹冬瓜条、肥肉裹面粉油炸,金钱酥柑。16. 南姜。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适于偏酸性土壤,生长缓慢,需满3年才能长成。 味道干涩辛辣。南姜鸡。潮汕卤水不可缺少。17. 鱼生。捕捞后生吃是潮汕人对海鲜的最高礼遇。薄如蝉翼的鱼片、刀工讲究的鱼块、鱼条。18. 橄榄。潮州市意溪镇500年的橄榄林旁,高朋满座,每道菜都和橄榄有关。 乌橄榄含糖和水分少、干涩,不宜生食,和青橄榄口感完全不同。咸水乌橄榄则肉质绵软,有乌梅般的口感。19.鱼露。传统老坛鱼露采用不适宜直接食用的小鱼加海盐密封自然发酵两年而成。现在鱼露加工厂则采用高温蒸煮,只需几个月。20.益母草。生长期15天,益母草猪血汤。

 3 ) 这回“人间饿爸”把筷子伸向了潮汕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于中国人来说,食物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更多的是一种享受

近年来国内优秀的美食纪录片也层出不穷: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部美食篇出现在大家的朋友圈霸屏,从《舌尖上的中国》到《人生一串》,再到《风味人间》。能把深夜观看(咎由自取)的人饿得嗷嗷叫。

导演陈晓卿,曾导过《舌尖上的中国》和《风味人间》等优秀美食片,深谙美食之道的他也被网友尊称为“人间饿爸”。这一回,他再次把镜头聚焦于美食,选在了中国美食的孤岛——潮汕

论能吃会吃,广东人论第二,怕是没有别人争第一。无论是精致的早茶,还是香入骨的烧腊,在全球各地都能找到其身影。

潮汕地区在美食大省又是神一般的存在,与同在岭南的广州人、客家人相比,潮汕食物更为突出食物“清、淡、甘、和”的特点。

身为侨乡的潮汕更是将潮菜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甚至影响着诸多海外国家的饮食。今天,本“捞仔”给大家介绍《风味原产地·潮汕》,过过馋鬼的瘾。

饿爸抓住了观众的心,开场就讲了名扬海内外的潮汕手打牛肉丸

都知道潮汕牛肉丸口感弹牙,味道鲜美。饿爸这回还是一贯的教科书风格,除了告诉你它好吃,还告诉你它为什么好吃。

不用绞肉机,全靠人工反复捶打。

(小伙子们一个个都是“爆裂鼓手”。)

捏成乒乓球大小,入汤煮熟,配以粿条蔬菜熟肉,Q弹可口人人爱。

同样为牛肉料理,潮汕牛肉火锅近几年红遍全国。

与川味火锅的味蕾风暴不同,牛肉火锅更求新鲜清淡,简直就是“清纯不做作”的典范。牛骨汤或是泉水作为锅底,新鲜牛肉切片,涮上几秒配沙茶酱等调料,清淡中更加体现食材本身的美味。

牛肉火锅的灵魂在于牛肉及刀工。据不完全调查,一个具有多年经验的切肉师傅,技艺堪比庖丁解牛,月薪有达三万以上的。

潮汕除了农耕文化的禽畜食材,靠海的它还盛产优质水产。身为“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的生蚝(牡蛎),没有一颗可以活着走出潮汕。

肥美的生蚝清晨打捞,开壳取肉,在当日下午便可送到当地人的餐桌,潮汕人很会吃蚝,一样生蚝百样吃,腌、炸、蒸、煮、煎、烙,无论是哪种烹饪方式,潮汕人都有办法让隔壁的小孩馋哭。

鱼生也是老饕最爱,淡水鱼最佳,新鲜捕钓,尽快切片,保留著最佳的新鲜清甜。

除了大菜,《潮汕》还把一些低调但又不可缺少的食材料理搬出。全国各地都有米制品主食,潮汕人最喜爱的,莫过于粿条

不仅在国内,在东南亚各国都可以看到粿条的身影,身为侨乡的潮汕对于他国饮食文化的影响不容小视。

(请注意!粿条不是凉皮也不是河粉更不是米线!)

调味料最能代表地方特色鱼露从制作上来说,是小鱼搓盐发酵的液体(听起来有点恐怖)。在北方人的厨房很难找到,但鱼露却是潮汕菜的灵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它还是越南菜等东南亚菜系的命脉,一滴入魂,鲜咸倍增。

《风味原产地·潮汕》一共20集,每集10来分钟。相对充满世界格局的《风味人间》,《潮汕》更像是潮汕美食的特写

广东人对于吃的狂热程度,让各省人们望尘莫及,据不完全统计,广东人每年能在吃上面花费3000亿。潮汕物产丰饶,又加之为港口海外往来繁多,客家岭南风味加入了各种优秀的外来元素,加之民众对食材和精致的要求,潮汕被封为“美食圣地”也不足为奇

饿爸之前的作品,无论是《舌尖上的中国》还是《风味人间》,与其说是大谈美食,不如说是以美食作为媒介,讲述社会人文和文化传承

而《潮汕》转回微观,不讲家国情怀儿女情长,简单粗暴地聚焦于美食,用有限的10分钟将潮汕美食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与其说《舌尖》和《人间》成就了饿爸,不如说饿爸利用独具鲜明的个人特色使其导演之作能征服观众。

极具挑战力的显微摄影手法一直是饿爸的最爱,虽然一个镜头可能会耗时数周,新鲜食材的有限时效也让剧组化身博尔特,但显示摄影所呈现出来的食物随时细微的变化,魅力十分。

身为纪录片,《潮汕》脱离枯燥的“学术派”和煽情的“戏剧派”的同时,饿爸个人喜好的加入也让这部片变得可爱近人起来

比如每集必出现一只猫咪,“吸猫”本质暴露无遗。

一遇到圆圆的东西就喜欢拍它们转转转,“严肃”也变得活泼。

对于中国人来说,美食永远是一个永无休止的探讨话题。家乡美食是远方游子最敏感的乡愁,这也是当初《舌尖上的中国》男默女泪的原因。

虽然《潮汕》时长有点短,且节奏略快。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别出心裁:一反“乡愁”套路,向观众们展现异地美食。你或许没见过没尝过,但并不代表它不好吃它不诱人。

开放和包容,这是《潮汕》最惊艳的特色。

去他的“乡愁味道”,现在来试一试“食和远方”。

 4 ) 笔记及感想,美食纪录片真是让人嘶哈嘶哈

2021年9月15日22:05:49

第一集,牛肉丸,半集在打牛肉丸,剩下半集在搅牛肉丸。原来打牛肉丸打久了,指甲会停止生长⊙∀⊙!当打牛肉丸的壮小伙排成两排,我脑子里是“人工费一定很贵吧”。

2021年9月16日19:50:54

第二集,鱼饭,即海水(盐水)煮鱼。晾干后可以像卖卤味一样售卖。开头讲煮鱼用的竹筐。鱼饭偏爱廉价小杂鱼,比如肉糙刺多味腥巴浪鱼。似乎祭拜仪式上也会供奉鱼饭。

2021年9月16日23:44:23

第三集,腐乳饼。OMG,我把肥多瘦少的猪肉看成白糖了。潮汕腐乳要起码发酵半年?我感觉我姑姑做的腐乳可能发酵了半个月一个月。

美拉德反应指的是……这些物质是食品色泽和风味的主要来源几乎所有含有羰基和氨基食品在加热条件下均能产生Maillard反应。(装逼用词)

2021年9月17日09:21:17

第四集,膏蟹。9月的膏蟹。好多香菜,蒜和辣椒,诱人啊。

2021年9月17日09:52:05

第五集,擂茶。泡炒米,配青菜看上去很好吃。

2021年9月17日18:07:52

第六集,卤水。笔记:优质食材:广西防城港的八角,越南清化的肉桂,云南腾冲的草果,陕西韩城的花椒等。

2021年9月17日18:16:19

第七集,薄壳。薄壳米看上去很适合下酒下粥。

2021年9月17日21:50:17

第八集,菜脯,即萝卜干。20年的萝卜干堪比20年的女儿红,可以当传家宝。以及了解了工厂流水化作业的萝卜干生产工艺。

2021年9月17日22:03:37

第九集,鱼丸。手工鱼丸,鱼面!鱼豆腐,鱼册(鱼糜片)。

2021年9月17日22:59:08

第十集,粿条。2cm宽的粿条和2mm宽的粿条(穿针派)!庆幸家乡的食物不是那么有特色,要不然我可能一辈子生活的区域会局限在那一大块。

2021年9月18日10:51:48

第十一集,普宁豆酱。纬度低的地方大概90多天就能酿好豆子。(对比厨邦酱油的口号,晒足一百八十天,晒出美味晒出鲜。)

XXX年月日

第十二集,紫菜。

第十三集,牛肉火锅。

2021年9月23日14:21:03

第十四集,生蚝。别名牡蛎。蛋白质含量高达60%,海中牛奶。

2021年9月23日14:24:26

第十五集,潮柑,学名蕉柑

XXX年月日

第十六集,南姜。

第十七集,鱼生。

2021年10月12日13:29:10

第十八集,橄榄。青橄榄的原产地居然是中国南方!我潜意识里一直以为是舶来物。

2021年10月12日13:58:47

第二十集,益母草。本蔬菜盲只觉得长得像香菜。

 5 ) 按图索骥去吃美食

第一集:牛肉丸 老四家手工牛肉丸(大众点评叫老四手拍牛肉丸) 地址:汕头市金平区

第二集:鱼饭 富苑饮食 地址:汕头市龙湖区

第三集:腐乳饼 黄怀德 店名未知,地址在潮州,具体未知 曾庆武 店名未知,地址:潮州市牌坊街

第四集:腌蟹 普宁李家排挡 地址未知 汕头富苑再次登场

第五集:擂茶 汕尾 店名未知,地址未知

第六集:卤水 恒记排挡,地址在潮州,具体未知 卤水火锅 店名未知,地址未知

……

第十三集:牛肉火锅 乌记鲜活牛肉城 地址:汕头市龙湖区 八合里海记牛肉店 地址:汕头市金平区

……

其他待续

 6 ) 潮汕人简单讲几点瑕疵与提醒

坐标:揭阳 文:刘子渊 时:2019/2/11

1,惠来县属于揭阳市而不是汕头市。(纪录片里面的行政区划很迷)

2,潮汕,在明确的行政区划上包括三市,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相对的,汕尾大部分不属于潮汕地区而是属于海陆丰地区。换句话说汕尾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潮汕。历史上的汕尾出自于“惠州府”而非“潮州府”,隶属潮汕只有短短25年的时间。虽然地域划分不同,但有些美食也有传承的印记,却不建议混为一谈。

3,擂茶是一种客家人的美食,没吃过的朋友去吃的第一次建议饭与茶汤分开,一点点加,以免不适口味。擂茶里面也有金不换,味道可能有些人觉得太刺激不好吃。

4,潮汕相对珠三角来说并不是发展得多好,对比汕头跟其他经济特区就看得出来。相对于揭阳而言,近几年常住人口也在外迁减少,很多祖辈相传的记忆都面临失传。对于近几年来说,各大美食家对潮汕的吹捧,看到这一篇文章的地方父母官而言是不是也应当意识到这也是属于潮汕发展的一个契机呢?都口口声声在说打造属于自己的城市特色,这不是天时地利人和最好的切入点吗?保障特色不流失不走散方可得一方风味。

5,有没有一些纪录片遗漏的,却值得去吃的美味。有。窑鸡,笋粿,乒乓粿等等。总觉得“粿”这一个写得太简单了,分上下两集我觉得才能说得完。

——————————分界线——————————

挖个坑吧,有想法再写写。嗝。或者说等我吃饱了再说。

2019/3/19看到一篇文章,又是一种悲哀情感,何方愁滋味?

摘自公众号:镇守海《请回答1991,潮汕三分天下那一年,给今天埋下了什么伏笔》

2019/6/12更。推荐另外一篇剧评,刚刚在吃早餐,差点吃不下我眼前的炒粉。写的真的很好。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Lynn(来自豆瓣) 来源://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0072615 《风味原产地·潮汕》的豆瓣影评:【最熟悉的陌生地】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潮汕人,是没办法做到不带家乡滤镜去看这部纪录片的。 虽然经常自嘲不像潮汕人,但直到看了这 //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0072615

 短评

这套下饭纪录片,给机智的监狱生活送来一道光。

5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美食纪录片这种容易齁住的题材,用短小专题集的形式肥而不腻,且不容易矫情,最合适了。

9分钟前
  • 椒盐豆豉
  • 推荐

鲜比较重要了。

10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老家近潮汕,这些牛肉丸、巴浪鱼、带鱼、生腌海鲜、菜脯、鱼丸、野生紫菜,沙茶酱、大生蚝,从小吃到大,真的是乡味难忘。

15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适合碎片时间观看的美食短视频,不搞虚头巴脑的人文情怀,专注介绍美食本身,一集一道菜,是我喜欢的地铁节目。除了牛肉丸、卤水、鱼饭、腌蟹、鱼丸、鱼生、生蚝这些肉菜以外,现已将客家擂茶列入我的旅游清单,吃茶去~

20分钟前
  • 逸飞
  • 力荐

《纽摄》一开头就说“最美妙事物就蕴含在自己居所的方圆一英里之内”,这个视频就是个典范,极赞

23分钟前
  • Asuka4J
  • 力荐

去了潮汕两次,对这里的一切越来越感兴趣,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美食。每集十分钟的长度略短,下次能有更深度的解读就更好了。PS:我看完才第一次知道橄榄菜不是一种菜,而是鲜橄榄和腌芥菜在一起熬制的...被嘲笑半天...

26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花几天的零碎时间看完了,一般是吃饭的时候看那么一两集(饿着的时候可千万别点开),一集不过十来分钟,短小精悍,每集也只介绍一种美食或食材,不似《风味人间》那样以宏大的视角探讨风味的变迁与食物背后人的故事。二十集下来,是二十种最能代表潮汕地区的食物与食材,与中原地区饮食文化的极大差异让我对这部纪录片兴趣极浓, 对潮汕的“鲜”味儿也很是好奇——新鲜的食材与鲜美的食物,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吃个痛快。

27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配音有种没顺熟词的尴尬,李立宏老师您在哪里?

31分钟前
  • 推荐

淘宝上边看边搜,明知道网上的东西味道肯定不行,权当是解馋了,看完了只想去潮汕一带旅游打卡吃吃吃。

3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纯讲食材没有煽情部分 可以说是很硬核的美食纪录片了!一口气刷完20集,只能说 因为停不下来!除了想吃 还能说什么呢,要吃遍潮汕地区,可能需要好几个地导🤣

35分钟前
  • 多喜
  • 推荐

原来以为只有一集是潮汕没想到整一季都是!一不小心一口气看完20集!没有煽情也没有对现代技术的贬低,满满美食人文。不足的地方是没有李立宏老师配音,以及有一些小错误,比如鱼饭那一集讲巴浪鱼但用的是黄花鱼镜头。4星

38分钟前
  • 双层芝士
  • 推荐

我要去潮汕吃吃吃!!!

39分钟前
  • 陈美芳˙Ꙫ˙
  • 力荐

太短。

41分钟前
  • 筱晗
  • 还行

豆酱是个好东西!怎么就没有人做个好点的包装。老子买了两瓶快递全给我摔成了屎!

44分钟前
  • 🪐丧甜治多心
  • 推荐

正在筹划今年五月的假期,如果真的要去广东的话,这个片子估计就要成为我的美食导航了。每一集就十几分钟 讲一个潮汕当地的美食故事,鱼饭、生腌蟹、牛肉火锅、鱼露、益母草猪血汤,一大波生猛的潮汕美食扑面而来,真的很适合吃饭的时候看。第七集,薄壳。讲一种盛夏时节海产的小贝类,澄海区的一个叫盐鸿的小镇 就因薄壳而在潮汕出名,看到澄海的时候 我的心咯噔了一下。镜头扫过小镇的街道,我看见了两个中学生骑着自行车闪过,我记得的,那是澄海中学的校服。

49分钟前
  • 曼靑
  • 力荐

如果你去广东,一定要去潮汕

54分钟前
  • 伊夏🪀
  • 推荐

牛逼啊潮汕人

57分钟前
  • 平局
  • 推荐

有些片段比较尴尬,还有“浪险”出现,哈哈

1小时前
  • 市二宫剁椒鱼头
  • 推荐

20集全看完,万分感动和激动。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是土生土长潮汕人,更主要是一直希望博大精深的潮汕美食可以为更多人认识、品尝并喜爱。20集内容只是介绍典型的20种潮汕食物,不尽然代表潮汕所有风味,还有太多小地方的独到的美食和小吃(别再只会说砂锅粥和牛肉锅了!)大潮汕真的是处处高手在人间。在看到第20集介绍“益母草”终于讲到潮阳棉城,我就是棉城人啊棉城人啊棉城人啊~~多说无用,大家都多多到潮汕吃吃吃,组团!

1小时前
  • 编号223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