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盒子非常失望,忘掉了做节目的本心了吧!我喜欢明侦是因为它是一档不但能让我笑,能让我哭,也能在事后发人深省。和其他综艺节目不一样,可能是年龄大了很多节目真的不回来了(比如快乐大本营,童年的回忆,我需要更多文化和思想上的共鸣) 从市场营销专业的角度说,你是不可能抓住所有细分市场的,但是明侦的粉丝为了节目每个人都看了2遍以上。
记得第三季第一集就有1亿播放量,我想第一网综,就和当年的太子妃一样,这样的盛况可能再也不会走了
如果我是粉丝,我会控评,但是只有我一小部分会留下来,因为对我来说我是看人的,不是看节目
从第二集开始内容还是有看点的,不过节目形式上有点问题。上星后不能出现“凶手,杀人”,于是“死亡”变成了“昏迷”,“凶手”变成了关键人物K。记得明侦里撒贝宁曾说他很怕明侦会给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树立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只要我智商高,谋杀布局够精巧,不被别人抓到我就可以逍遥法外。所以明侦里经常出现普法环节,凶手会被关进笼子,最后都会点一下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什么的。可是如今没有了“死者”,好像只是因为人还没死就忘记了这是个谋杀似的,找到神秘人物K以后也是大家继续嘻嘻哈哈各回各家。
杨幂???
陈翔???
你咋不把pgone和马蓉也一起请了???
那收视还不得上天??
吹收视四连涨,要点脸行吗???
一个推理综艺,却只想圈脑残粉,可笑至极
这样的制作人和节目组,就别出什么明星大侦探4了,好好的做我是大侦探2吧,省得砸招牌害明大的常驻MC。
好好挣钱,别扯劳什子的初心了,不配
总的来说就是有点尴尬,不仅仅是表演很尬,广告植入也很尬。有了明星大侦探为什么还要出我是大侦探?没有了白敬亭和撒贝宁,很多看点也就没了,这个综艺没人有很强的逻辑能力。这就不能和明侦比较了。我没有看过几期,也就最开始的几期看过。
说实话,韩雪真的不适合这个综艺,戏太多。全程都是何老师在控场,吴磊依然占领智商高地,邓伦很可爱,尤其是第一期的比心。
比较喜欢大张伟那两期的节目,大张伟是真的很能带动气氛了,这也使这个综艺有了笑点。
如果说剧本、题材受到多方面的制约,那么,嘉宾之间的选择就纯粹得多,靠的,是节目组的眼光和运气。但是很可惜,三集下来,显然我是大侦探的眼光和运气都欠佳。 不够搞笑,是这个节目面临的很大问题,特别还有个珠玉在前的明星大侦探,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摆在那里。 所有嘉宾都太稳,太内敛了。从搞笑的角度讲,邓伦和吴磊也就是小白前期的程度,接两句梗补两刀,不过不失。马思纯看来是打算走傻大姐人设,类似鬼鬼的定位,可惜在搞笑搜证各个方面都没什么亮点。韩雪应该是高智商推理女神的设定,参考王鸥,但是王鸥好歹接抛梗收放自如,韩雪的表现就太端着,所有笑点到她那里都会冷点。 个人表现一般也就算了,嘉宾之间偏偏没什么化学反应。想想明侦,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嘉宾之间可都是噼里啪啦冒着火花。别说才录三集大家不熟,明侦天团NZND组合可就是在第一季第三集产生的。 因为没有凶杀案和脑洞,我是大侦探的推理已经没什么看头了,节目组真的不考虑为了综艺效果,去请一些实力搞笑,个性外放又特别豁的出去的嘉宾么?类似鬼鬼这种专业台湾综艺咖就挺好,或者,魏大勋魏晨也不错呀,没必要那么早把嘉宾固定下来,吊死在一棵树上吧。毕竟,像现在这样又不烧脑又不搞笑地继续下去,即便是明侦铁粉,怕是也撑不了几期。
无论从哪个尺度来衡量,《明星大侦探》似乎都是一档具有标志意义的节目:
它可能是唯一一个打破“一季不如一季”规律的国产综艺。豆瓣上,有数量直逼8万的网友涌入相应条目为其打Call,而其三季评分分别为8.9,9.0和9.2,持续走高。
它是许多铁粉心中的“国综No.1”,为了看懂每一集故事的推理线索,有观众拿着小本本一帧帧记录,有狂热爱好者一集来回“拖”个四五遍……
从被大多数人不那么看好,到一路长成吸引各路金主爸爸的爆款,它也是到目前为止鲜有模仿者追随的高壁垒节目。
本周六起,《明星大侦探》即将迈入一个全新的生命节点——由它孵化而来的《我是大侦探》即将登陆湖南卫视,接档高热收官的《声临其境》。不过,相当一部分《明星大侦探》的狂热粉丝似乎没那么开心,那种感觉就像妈妈又要生育二胎宝贝了一样,他们担心《我是大侦探》会分流制作团队对于《明星大侦探》的用心,也担心《我是大侦探》会拖累《明星大侦探》的好感,再加上嘉宾换血。一时间,曾受万般宠爱的导演组被网友各种Diss。
17日,何忱为当下的状况写下长微博
对于一路跟随《明星大侦探》走来的观众而言,登上电视平台的《我是大侦探》必然会产生变化。他们无法确定:这种变化究竟是好是坏?
“改是一定的,以前我不怕网友看不懂,但现在我每次做完节目都会想一想,我妈能看懂吗?她能看懂,我才放心。”3月18日晚,长沙,在《我是大侦探》发布会后接受捕娱记(ID:ibuyuji)采访时,作为这档推理节目的关键人物,何忱如是说。
从网综到电视最需要考虑的是“门槛”
我会首先想一想,“我妈能不能看懂”
何忱是《明星大侦探》前三季的总制片人,也是《我是大侦探》总导演。她坦言,从网综转为台综,《我是大侦探》肯定会更多考虑电视观众的门槛,“除了以前我们的网友、年轻人,那电视机前我们的爸爸妈妈是不是能够看懂?而且十点档也可能会有低龄观众存在,那我们传达的故事和价值观是否能被他们接受?这都是新的课题。”
转换是必然的。在芒果TV播出三季以来,《明星大侦探》以烧脑和细节推理著称,不少网友是带着小本本边看边暂停边记录的。
到第三季节目编剧甚至能写故事写到high,“刹不住车,一个故事140、150分钟的都有。”网友也在千锤百炼后与节目组生发出了交手过招的情谊:不怕你难,越难破题之后的成就感越强。
《博物馆奇妙夜》中的推理路数曾是不少铁粉的心头好
当然也有人等不及结局或者思考累了,“那就直接一拖到底,先把结果和谜底给看了!”
但电视不一样,线性的呈现方式让直播时观众只能跟着情节走。这一方面为节目组与观众互动打下了良好基础,一方面也需要照顾到更广谱的受众,何忱的原话是,要“帮助观众重新适应和解读”。
她开玩笑说以前的剧本越“尖”越好,脑洞越大越好,但现在每次录完一期,她就会想,“这个故事我妈能不能看懂?如果我妈能看懂,那电视观众就能看懂。”
但她否认逻辑推理会因此而弱化,“我们对标的是《唐人街探案》,你能说它不烧脑不好玩吗?我们希望自己成为综艺上的‘唐探’,所以只会在保持核心不变的情况下,稍微做一些调整。”
本周六播出的《我是大侦探》首期场景是“有间客栈”
这个核心,就是“大侦探”系列的故事。何忱说,“大侦探”的本质就是剧情综艺,好的故事是通吃的,“把故事打磨好,然后再把喜剧的元素放大,让大家看到明星们的各种角色扮演和好玩的表现。”
至于推理部分则会变得“碎片化一点”,“原来是一整块的,现在则是谜题比较多,观众可能看不懂一整块,但是会一个个地解开。”
经典篇《恐怖童谣》中就带有恐怖元素
当然,还有一些必然的变化就是“需要重新匹配电视观众的审美和兴趣点”。像《明星大侦探》中恐怖元素、超自然现象,肯定是不会有了。
嘉宾部分换血是必然的
需要新手宝宝带领新的观众走到故事里
从《明星大侦探》到《我是大侦探》,节目的变化不只是内容和难度的调整,对于三季网综的铁粉们来说,最直观的是,人换了。
这大概是节目组收到最多Diss的原因,也让唯一一个留在“团魂”中的何炅在18日发布会现场不得不替节目组说话,“没有故意要换掉谁。”
除了何炅和大张伟,发布会上的嘉宾都是老粉眼中的新面孔
对于外界蜂拥而至的质疑和讨伐,何忱说,“他们的一切Diss我都会全盘接受”,因为她知道,在这些Diss背后是观众对于《明星大侦探》的真心,“我是真的感动,你想想哪有(其他)综艺会有这么多粉丝的?哪有人会动不动写上万字的感受发给你的?”
但换嘉宾在她看来,是必要也是必须的。原因只有一个,节目是全新的,所以需要有新手宝宝带着新的观众走到故事里。
“像撒老师、何老师、小白,那都已经轻车熟路了,他们什么都见过了,对任何设置几乎都不会问为什么的时候,新的观众就很难跟上故事的节奏和速度了。”
何忱举例新加盟的马思纯,“她就是一个好奇宝宝,一个纯粹的观众视角。”说到这儿何忱忍不住笑,“我开玩笑说,她就是那种一点事情都会‘哇~’的人,但我就需要这种好奇。如果是老玩家,除非特别大的事儿才会让他们震惊。”
而像韩雪,也会给看惯了三季《明星大侦探》的观众一个惊喜,“她是很科技直男的人设,爱好就是很男性化的,比如拆手机刷系统,完全理工女的人设,这种理性的女生其实在娱乐圈很少见,那她出现,对于观众也是新鲜的。”
《明星大侦探》同样需要一个新开始
电影版不到彻底成熟就不会做
全新的人物,经过改良后难度门槛稍低的故事内核,投入这样的《我是大侦探》,何忱担不担心《明星大侦探》的老粉们失望?
“我一直在说,一个东西要做,就要做好接受一切争议和表扬的可能性,如果导演组什么都不干而只去想结果会不会好,那我们心态肯定都崩了。”
她说她一向不擅长想“结果”,“有一次电视峰会,马东老师说得特别好,做节目就像生一个孩子,你把所有的状态弄好去生一个。至于这个孩子长成什么样那是天时地利人和。我们不要太去考虑出来之后反响怎么样,只能说尽百分百努力,把它打造成符合受众预期的样子。”
《我是大侦探》会全力打造实景的电影感
当然,在《我是大侦探》即将上档的关头,何忱以及团队并没有放弃对于《明星大侦探》的思考。她表示,走到第四季的《明星大侦探》肯定要换玩法了,“到了第三季就发现很多原套路已经玩不下去了,人都成精了,所以现在《明星大侦探》也站在一个结束和开始的起点。”
在她的设想中,《明星大侦探》回归时,会考虑做连续类的故事,或者出国录制,但对于剧本创作这件事她是不担心的,“总有人说怕我们题材枯竭,这个我觉得也还好吧,中国电视剧每天播,都有那么多题材呢,人家都不会枯竭,我们也不会枯竭的。”
至于网友们很期待的电影版,何忱的想法是“不到成熟的那一刻就不会去做”,因为电影的门槛实在太高,“虽然我一直说在降低门槛,但我从来都不会质疑中国观众的接受度。”
她笑,“你看,现在稍微脑残一点的电视剧都被疯狂Diss,所以用户的审美、智商都是好的,特别年轻一代都是看着美剧、日剧、韩剧长大的,他们是接受国际最顶尖的东西成长的,你随便弄个东西?根本不可能忽悠他们!”
在一个不需要认真演戏的节目尬演技。。。真的看的太尴尬了。。。而且就像按照写好的剧本来的。。。弃了弃了
欢乐的大侦探变成哭唧唧的,韩雪哭了以后我就预感张天爱肯定要哭,绝对不能输,果不其然,十分钟之内抱头痛哭,尴尬不??麻烦你们把演技用在影视作品里,好吗?答应我🙄
韩雪的眼泪不如王鸥一首《成全》真的
很喜欢这种侦探类综艺,有何老师,多希望还能有双北啊,没有撒老师都没有好玩的梗了,虽然不是真正的明侦,但是希望不要翻,期待后续
这个综艺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束缚对节目的毁灭有多么强大,艺人本身对节目魅力的增加有多么显著。求你们不要上星了,回到网络,回到原班人马,请还给我那个我觉得大陆最棒的综艺节目,而不是这个满屏尴尬、剪辑混乱、嘉宾莫名其妙的所谓低幼版明星大侦探。
尴尬……难度小了,尺度小了,没梗没脑洞,还尬蹭百合……emmm
鸡汤,一会儿煽情一会儿搞笑,转变的尴尬,推理成分太低,而且场景是很大,但是各种现代化道具让人跳戏的严重,受不了!
卫视版场景更大了,可是相对的尺度也小了很多,没有了尸体凶手的设置,没有了有趣的官方吐槽特效,居然还一本正经演出来???这是第一期的印象,真的很失望,后来因为大老师又看了一期,但是出现了明大的仙梦昆仑梗、1998梗,虽说有点不一样,可,我不打算关注了,不想消耗我对明大的热情了
先导片评测(剧情没有张力,嘉宾倒是各自陶醉的过分,喜剧元素很弱,后期图片字幕很low,无论宣传还是剪辑都疯狂在打ip牌,扑街无疑)希望正片打脸吧。
看了第三期依然四星,何老师依然carry全场,证据那里何老师有三页而其他人……orz拜托其他人也多找找证据推理一下呀……大老师在的两期有笑点,但是大家还是有点拘谨,梗接不住啊……邓伦不错,明大了解一下?下一期连续的两案,期待一下
好吧第二集拉回来不少分,按照排除法来算,锅就主要在韩雪和张天爱头上了
韩雪和张天爱是什么鬼,戏精吗,看的尴尬死了,哭什么啊🤷,完全破坏了原来综艺的基调
给团队的用心打五颗星。无关喜好,只有熬夜熬出来的真心。
有些尴尬有些作 甚是怀念撒欧白鬼 我觉得王嘉尔 魏大勋都比这帮人有意思。。。
四星预订(目测会远远不及明星大侦探)补充:这节目最大的败笔在于把最差的一期放到了第一期,导致大量明侦粉弃游。虽然之后的几期有些起色,但口碑也很难救回来了。另外,某些人的戏真的太过了啊哟喂!
韩雪哭的快尴尬死了……
想念老撒吗?想念小白吗?想念鬼鬼吗?想念大勋吗?想念王鸥吗?尤其是头尾两个,张若昀控场尚可但是和老撒差太多,两位女士的投票基本属于瞎投,明显的ab选项居然选了c,想念能抽干我们的王鸥…e7:好一个反套路,大勋和小白真是定心丸啊,马思纯的智障人设很容易被黑啊……
从第三季的明星大侦探开始,这制作团队最大的毛病就是在经历过恐怖童谣的高讨论度之后,不知不觉的开始将重心转移到了剧本创作设定中,这导致后期剪辑也将重心放在了跑剧情上而没有了推理元素。在这样下去原本主打逻辑性的节目变成了情感牌演绎类节目这节目就废了。邓伦剧本明显的一比简直就是个笑话。
这怕是 情景剧吧
明星大侦探里的何老师:嘉宾好给力啊,剧情好高能啊,我怕观众看不懂,给观众朋友们梳理一下吧。我是大侦探里的何老师:……怎么办……好尴尬……怎么嘉宾什么也发现不了……我怕这期又玩不下去了,我自爆我的动机吧!怎么了我就又被冤枉成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