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时间,就看完了这一部只有6集迷你剧。并没有太大波澜的剧情讲述完后,我竟然有想要再重新看一遍的冲动。
在影片中,主人公托尼不停沉浸在过去拍摄的妻子的视频中,无法自拔。从视频中可以感受到,他们之间充实美满的日常生活,让屏幕前的我陶醉于他们的幸福甜蜜之中。
然而现实生活却是,托尼的妻子病逝于年初的时候,从此托尼一蹶不振。
经历了人生的打击后,托尼变得暴躁易怒,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充满着攻击性。
邮报员、流浪汉、妓女、小学生、同事、小舅子(老板)都是他攻击的对象范围。
对死亡的无所畏惧,让他仿佛感觉自己有了超能力,肆意妄为、毫无忌惮。
但是大家并没有放弃他,在他的冷嘲热讽之下,大家的人生观还是让他感受到了生活的另外的角度。于是他开始了尝试新的生活,也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去和一位美丽又温柔的女士约会——在养老院照顾他老年痴呆的父亲的工作人员。
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拥有重要戏份的,那条狗。在托尼几次放弃生活,想要自杀的时候,都是这条狗将他从死亡线上拉回。
整部剧的节奏很柔和,充满的都是温情的旋律。而且展现出来的生活节奏很慵懒,原来英国人的生活可以是这样的啊。托尼在报社的工作,每天工作的内容简单地重复,也可以负担得起他那么大的房子,如果没有这病魔带来的意外,这种小镇大房子养条狗的生活,让人羡慕啊!
托尼是不幸的,但又是那么幸运。
摆在你面前的永远有两条路,一条通向自怨自艾,一条通向重整旗鼓。面对生活的重击,愿你可以还他一记漂亮的右勾拳。
我要吹爆这部剧 太tmd好看了 前半部分 男主角毒舌又暴躁 不停的怼人 话语让人无法反驳像极了生活中不顺的你我 但幸运的是他有牵挂他的妹夫兼上司 宽容理解他的同事 暖心和他同病相怜的邻居 虽然老年痴呆但依然会想起他爱着他的父亲 热心善良的护士 后两集真的看到哭 其实他并不是一个暴躁易怒嘴巴损的胖大叔 其实他是一个善良幽默有爱心的好老公 老婆的离世给他以沉重打击 但他在周围人的帮助下 他走了出来 发现周围还有很多的美好在等待着他 最后一集很值得重复观看 暖心又治愈
在丧中治愈,男主的情绪从第一集的最低点,中间几经波折,但总体还是在上升的,男主身边的人还是一如往常说话,做事,只是男主不再宁愿自己一个人死去的妻子存在着,他从妻子离开的巨大悲痛中走出来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时间也是治愈男主的一剂良药。 男主身边的同事从始至终都给与了男主最大的理解与包容,男主的毒舌,mean,并没有使他身边的人孤立他,反而大家还是保持着与男主的沟通联系,真的是一群很善良的同事,我觉得这个是这部电视剧有点理想化的地方。 至于那个当男主的清洁工的 sex worker,与男主一起吸毒的drug dealer,最后overdose自杀而死,如果男主最终走不出来的话,男主也回自杀的。 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我想这部剧告诉我的是,若是身为男主,遭遇巨大不幸想要自杀,要多发现身边的人的美好,挽留自己。若是身为旁观者,一种是男主的同事,要学习男主同事的宽容理解,给与那个受伤害的人时间空间来治愈伤口,反例则是那个效仿故去女友吸毒过量的drug dealer ,他死了,他永远没有治愈自己的机会与可能了,人死如灯灭,不过,他的情况,失业,流浪,这个时间也没有给他治愈自己的空间,时间,或者机会,男主给他钱去买毒品自杀,或许对他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解脱吧。
感觉是马男之后好久不见的丧剧了。尤其是围绕着挚爱的妻子离世,一遍又一遍,哭着笑着看妻子生前录的视频,更是有一种sad的情绪蔓延开来。
他说生命已经没有了意义,他说他不再在乎任何东西除了他爸和狗,他说他不可能再次快乐了。但是,可能还是可以的吧。
我喜欢这个结尾,我希望他能看到其他美好的事物。是的,也许不能同妻子相提并论,但至少他可以试一试。人是社会人,你永远不只是你自己啊。
对于他的妻子虽然只有视频里匆匆几句,但完完全全能想象到他们曾经的快乐时光。那样有趣的,充满欢声笑语的,彼此深爱着的……可是人生无处不离别。即使流干了眼泪,但擦一擦,还是要继续撑下去啊。
6集加起来差不多3小时。
给丧丧的你3个看这部剧的理由:
1.你会看到每个人的不如意,有个别甚至已经无法被治愈,看看别人的惨你就会觉得自己其实没这么惨;
2.你会看到好些段朴素却很有哲思的对话,每个人都可以是哲学家;
3.你会为突如其来的笑点捧腹,瞬间醒悟:这不是悲剧,是喜剧。。
看托尼,好像在看我自己一样,笑得好开心,心里在流泪,却哭不出来。
一样的价值观,无神论者,不为五斗米折腰,善良,正直,嫉恶如仇,络腮胡,感性,风趣,仁慈,坦诚,直率,讲义气,有血性,见义勇为,喜欢帮助别人。抑郁症,对生活丧失希望,很爱自己的妻子,家人,认为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人能拯救自己,洞悉事物,看事情透彻,眼光长远,曾经试图用徒劳的外在事物拯救自己,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共同点,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最差劲的超级英雄,最棒的超能力。爱,只有爱,大自然赐予的爱的能力。HI,托尼,我的朋友,我的灵魂。
今天看第二遍。
編導主演都是同一人,基本上第五集的時候我就確定他的專業了,看下資料果然生物轉哲學。雖然這劇本不是真事改編,但他一直在極力表達宗教和心理學有多鯊鼻。
当Gervais式的刻薄毒辣仅仅是为了温情做幌时,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Ricky Gervais温情起来真的让人不习惯了,一口鸡汤被灌饱。不过正是因为丧到极点了、见过彻底的黑暗了,才会触底反弹,更加珍惜一切。
如果没有最后一集,就打五分了。
从丧到治愈,只需要6*30mins。像Tony这样太聪明的人很惨,他知道如何精准地伤害别人,也知道如何惩罚自己,让自己不快乐。与此同时,他也知道自己可以快乐,只是不放过自己而已。有一天,他放过自己了,一切又都好了。
I cried so much while watching this
这星是给前五集的,最后一集鸡汤的不敢相信。
EP1那位谁关心你弃不弃
悲是喜剧的源泉。
如此怪人要么不结婚,要么就深爱。他与妻子的纽带既是爱,也是依赖。(这不是剧,是婚姻生活模拟器)最后一集再自然些就更好了,不过无妨。
年度最佳 日子fucking操蛋 但是生活还是有希望 希望是一切
依然毒舌的Ricky Gervais,加上一点忧郁,再加上一点点温情,30min*6不到两部电影的篇幅,探讨了哀悼、抑郁、自杀,以及我们为什么要做好事,做好人。真的是太好看了。更有意思的一件事是这部剧的选角。剧描绘的是英国普通小镇上的普通工薪至底层阶级人的生活,选角除了男主是超大牌(毕竟是人家自编自导自演的剧),女主是个小大牌,胖子是个老龙套,其他角色都是由不算高颜值的普通演员扮演(要换成国产剧,估计除了胖子以外,统统都是各种小鲜肉上场吧)。这也许也是一种自信,是剧作者自信自己的剧本和所有演员的演技已经足够抓住观众的心,不再需要靠性感女主角来作噱头了。
喜欢狗远大于人的毒舌Ricard Gevais人到中年时对于那些人性中依旧存有的善意献上的一段小品。将尽尾声时简直鸡汤的让人不适应,但看完还是觉得暖暖的。我们并不只是为自己活,即使自己不快乐但是如果依旧有能力可以让别人开心,也是生活原本的意义。
happy ending版的基努里维斯。失去挚爱之后如何寻找活下去的意义。其实日剧也常有这种调调,但不知道为啥总是有种小心翼翼、故作乐观,还是英国人才能这么透彻地悲伤。这也许就是民族性吧。
我和你不一样,我是真的想死。
“如果你是好人,去做你想做的事就等于做好事。”我现在是宁愿看三部这样短小精悍的英剧也不愿看半部又长又臭的美剧了。
又丧又Mean,撑到第五集,觉得实在没有看下去的必要,因为看不到主角的善良,看到的只是一个狭隘令人生厌的中年胖白男。
Ricky Gervais最好的发挥,这几年看过最棒的丧剧;且不是为丧而丧,而充满了真挚的深思。触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两性,朋友,宗教,犯罪,死亡等,引人发笑又感人至深。
满分吧,我发现我共情没有那么弱了,也可能是年纪大了。只要真的开始关心身边的一切,一切都会变好。人如此,事如此。
人到中年,鳏夫牵起狗子过原本不想要继续的日子。打低分毒舌的媒体希望Ricky如《临时演员》那样尖锐犀利,每一集抖数不清的包袱;又或保持《德里克》那样对小人物的触及,直指泪腺与内心;但这一次他交出的功课是完全“做减法”的作品:面对电脑里留下的遗言,有过沉醉于烟酒的消沉,也有着试着努力往前看不再选择哀悼。Tony在后半生试着努力学习成为更好的人,也希望践行爱妻说的那样去尽情“快乐是美好的,不要悼念我,去享受阳光”。“PTSD类”的剧集总会被兴起的丧文化,变得致郁;但却很幸运,可以在过得不容易的一周后,聆听其中角色诚挚的对谈,赏着用心的歌曲与静谧的风光,跟着对世界做温柔的和解,谢谢。(缺点是如此豪华的阵容,基本上没发挥作用,平淡得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