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六块钱又看了一部网大,不能说踩雷,只能说大概值三四块钱。所以也就是个5分、勉强6分的水平。
想法创意挺好的,但基本上没有雪山飞狐原著的关系,相当于取了个名字。而剧情和设定据说抄袭了甲贺忍法帖,不过我也没看过那动画,所以电影本身还是看的津津有味。
这种网大感觉就是节奏快,而且剧情也不讲什么逻辑,主要卖点是新奇、爽,其实很像八九十年代的B级港片。这部电影剧情简单到就是为父复仇,设计对恶人各个击破,然后来个大招和boss拼一把。
所以电影核心就和电子游戏过关一样,不断设置陷阱去打对手。而为了让打斗看起来更有意思,又引入了“秘术”机制,每个人都不知道对方的底牌。
但是因为打的恶人太多,时间又有限,所以后面就有点儿戏,突然的反杀一类很莫名其妙。这就是网大的问题。最后的大战也特别莫名奇妙就结束了,感觉收了个蛇尾。
同时尽管这是武侠片,但是和目中无人的谢苗差太远了,打戏只能靠慢动作和装备,尤其是主角打起来也不算好看。总之还是主角能力不行,反而是配角都是老演员挺称职,我甚至没认出来吕良伟,郑浩南这些。
不过中国武侠未来在网大,也就是支持一下吧。
故事的完整性,剧情伏笔反转,非常符合当代观众的叙事审美。
说点悲观的,现在只要拍武侠,都会被骂死。因为这个题材已经被彻底开发完了,整个内容题材已经走到了尽头。
新一代走进电影院的观众已经抛弃了武侠这个题材,所以武侠电影近几年几乎绝技。老一代观众审美固化,任何创新都是对他们的冒犯。我也是中年人,我深知中年人的固执,你要动他们的常识就是挖他们祖坟。
这就是我对这部片子的赞美,以及我对整个武侠电影的绝望!
我猜评论会两极化。以下是个人愚见(标题仅针对部分片段) ————————————— 前15min有些拉胯:开头一段节奏太快,场景切换迅速,像在看预告片;后面某些镜头切得略频繁,看起来晃眼… · 苗人凤和胡一刀打戏,慢动作堆砌,气势足,但不像是大侠在对峙 ————————————— 但是,千万别因此弃剧!后部分不错(剧情被大改,原著粉实在受不了的话可弃剧)优点它还是有的 · 监制是路阳(绣春刀导演),所以整体不会难看‼️尤其是角色秘术的设计,一个比一个牛🐮,看主角一步步打败恶人还是很爽的,非常热血 · 人多但是各有特点,尤其是陈紫函的三娘,美颜妖媚,一句她对青雯说的“他老是说你甜,老娘倒是也想尝尝,你的味道”然后凑近对方,怎么有点橘里橘气的赶脚 · 倒叙插叙,环环相扣~妆造服装布景👍🏻 ————————————— 💬 吐槽一下 ▪️只能说是原著的同人作品 ▪️虽然监制是路阳,但是动作指导和《绣春刀》的不同,《雪山飞狐》的招式相比之下略简单。 ▪️秘术很出彩,但玄幻色彩有些浓,前期没有铺垫,秘术再炫酷也会感觉突兀(有种看主角打怪升级的幻觉 ▪️特效到底怎么样,得看跟谁比 ▪️打光有问题,有些地方太暗,人物和武器成功融入背景…
看完只想问,《绣春刀3》什么时候上映啊!?
冲着对绣春刀的好感和金庸的ip过来。刷了15分钟不到昏昏欲睡……为啥这年头连部正常的武侠电影都那么难产?这些后起之秀的大导演大编剧哪来的迷之自信,放着金庸写好的剧本不用,搞什么魔改。本来疫情电影事业已经很低迷了,怎么还净拍这些低水准的东西。连起码的灯光亮度的掌握不好。真是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浪费精力。失望差评。ps14年路阳的绣春刀演员帅悬念高,打斗更是借鉴浪客剑心行云流水。你这片子跟路阳有啥关系!?然后你这片子除了片名人名跟雪山飞狐有啥关系!!?想玩武侠改编你不会借鉴元彪版本的新碧血剑,黎明版飞狐外传,梁朝伟版新流星蝴蝶剑吗???
有的小朋友说忠于原著!?呃,雪山飞狐在乾隆年间,这部片子真的一条清朝辫子都没看到哇…雪山飞狐时期的胡斐武功比肩苗人凤,对付田归农绝对轻松,更别提那几个所谓的“恶人”。所以拜托你们多看书,别来这里吐槽什么完美忠于原著了。。
这改的金庸都不敢说自己是原著了吧?什么垃圾导演编剧。这改的金庸都不敢说自己是原著了吧?什么垃圾导演编剧。这改的金庸都不敢说自己是原著了吧?什么垃圾导演编剧。这改的金庸都不敢说自己是原著了吧?什么垃圾导演编剧。这改的金庸都不敢说自己是原著了吧?什么垃圾导演编剧。这改的金庸都不敢说自己是原著了吧?什么垃圾导演编剧。这改的金庸都不敢说自己是原著了吧?什么垃圾导演编剧。这改的金庸都不敢说自己是原著了吧?什么垃圾导演编剧。
金庸如果爱护自己的角色,他会掀开棺材板,对导演和编剧说:
“咱们聊聊?你这脑洞不错,可你自己改个名字行不行?你这哪里是改编?您这是同名!换个名字,您就是原创了,何必花那个冤枉钱买俺的版权呢?”
对于一个武侠原著粉而言,这部电影堪称灾难,原因有二:
武侠是什么?引用某娘上面的一段描述,
“武侠文化以各式侠客为主角,以神乎其神的武术技巧为特点,刻画宣扬侠客精神。”
重点是侠客、武术技巧以及侠客精神。
1、什么样的侠客?
胡一刀:耿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却有侠骨柔情。打架不仅不搞小动作,还把自己的刀法精髓教给对方,还能和对手悻悻相惜。
苗人凤:打遍天下无敌手,顶天立地,绝不低头。
胡斐:虽然知道苗人凤是害死他的父亲,但是也敬重他的人品,要光明正大地为父报仇。
2、什么是侠客精神?
正如前面说的那样?金庸武侠里面的侠客大多是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认贼作父这种事情是绝对不会做的,要做,也是会像赵氏孤儿那样从小不知情的情况下认贼做父了,后来知道了就隐忍报仇。
比如《笑傲江湖》里面的林平之,一开始并不知道岳不群是杀他全家的凶手,认了他做师父,后来宁愿子宫也要隐忍报仇。至于韦小宝这种到处认爹的,他压根就不算侠客,更别谈侠客精神。
3、那么什么是武术技巧?
胡一刀的胡家刀法天下无双,阎基就扯了一两页心法,就成了一个绝顶高手。而胡斐更是偏借一部残卷,再加上各路高手的指点,成了一个绝世高手,他的两个几岁的徒弟就把那些高手们耍得团团转。那武术技巧可都是花了大笔墨来描述的。
4、这部《雪山飞狐之塞北宝藏》把武侠文化完全丢了。
侠客一出场就丢了,胡一刀和苗人凤,一出场就被设计死了,苗人凤和胡一刀更是没有一点儿侠客的精气神,原著粉怕是看了形象就要放弃。
影版胡一刀影版苗人凤
至于侠客精神,则是完全被抛弃的东西。胡一刀的儿子,一开始并不想为父报仇,只想像狗一样活着。但是突然间,苗人凤的女儿邀请他一起认贼作父隐忍为父报仇,然后学习杀他父母的人的武艺来为父报仇~
???就很奇怪。还有上赶着给仇人做儿女的。估计他二人的老子知道了,都要在地底下骂一句不肖子孙吧?
至于武术技巧,就更没有了。
全用的是天知地知我知你不知的所谓秘术,可以化水成冰,可以徒手结钢丝网,可以死而复生,可以操控萤火虫杀人,还可以有分身等等,就连胡家刀法也成了秘术,还是那种靠硬刚打不过反派,只能靠偷袭才行的胡家刀法。胡一刀再次被气活。
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金面佛苗人凤和辽东大侠胡一刀因误会约战,两人大战三天三夜,却因为惺惺相惜,一边喝酒一边互相讲授自己的武功技巧,结果,胡一刀被苗人凤砍了一刀,本来不用死,可是两个人的刀都被人喂了毒。于是胡一刀死,胡一刀老婆自尽,胡一刀儿子胡斐被一个下人救了。
胡斐长大以后,得了父亲的真传,要为父报仇,将苗头对准了苗人凤,还有他亲娘的表哥,就在雪山之上,把一众来寻宝的人耍了一波顺便报了一波血仇,得知了当年的真相,顺便和苗人凤如花似玉,弱不禁风,美若天仙的女儿相爱了。
苗人凤并不知道胡斐是胡一刀的儿子,就恨不得把胡斐打死,胡斐也想用他爹的胡家刀法打败苗人凤,最后两人在雪山上打来打去,非要你死我活,后来也不知道谁死谁活,总之留下了悬念。
苗人凤和胡一刀打了一架,胡一刀中毒,苗人凤受伤,被恶人杀了,苗若兰立志为父报仇,拜了杀父仇人为义父,胡斐一心想着狗一样活着,处处被人欺负,当了个矿工,三餐不饱,因为藏了一块金子,差点被打死,结果却(觉醒了血脉之力)跑了!被苗若兰找到,邀请他认贼做父。
还认另外一个贼做师父。
两人在恶人堆里面耍阴谋诡计,引着恶人们去寻宝,然后让恶人们内斗,他们两个再在路上捡漏,谁落单,谁就被他们搞死。
但是他们实在是很菜,每次都用偷袭解决了仇人。最后成为了幸存者。
完全不同的一个故事,相同的只有主角的名字还有复仇、寻宝两个字,其它内容完全不是一回事。
原著侧重于一点点揭露二十年前的真相,一步步找到谁是真正的凶手,侧重于快意恩仇,所以主角一出场就是巅峰。
电影侧重于把主角变成一个普通人,一个受尽苦难的普通人,艰难隐忍地为父报仇的苦情角色,这个角色没有什么成长不成长的,除了隐忍,报仇全靠运气。已经把原著的灵魂给丢了。
电影把原著抽丝剥茧地描述几十年前真相的过程直接简化了,仇人一目了然,但却把主角的报仇过程当成重中之重来描述。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诚然是很流行的一种设定,很有那种打脸的爽感。
个人觉得这种从角色到剧情都和原著毫无关系的电影完全不必要借原著的壳子了。因为,除了一开始苗人凤和胡一刀那部分戏份拉垮以外,其余的细分还是很让人有看下去的欲望的。
正如我在第二点最后提到的,这部剧可以看,因为反转特别多。包括胡斐和苗若兰这两个在原著里很重要的角色,在电影里几乎到结尾的时候才被揭露出来。苗若兰报仇这条线在之前是完全看不出来的,直到最后才揭露的。
正如前面所说,原著以揭露当年真相为重点,电影主要是揭露胡斐报仇与设计的相关细节。这些细节最初看不出来,直到最后,才揭露,能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八个恶人互相不知道的秘术出场的时候也很有意思,能够制造一种反转打脸的爽感以及紧张感。
这些都只是调动情绪的技巧。
但它真的和原著毫无关系,除了人的名字相同以外,人设、剧情完全没有关系,等同于用了原著的IP讲了完全不同的故事。
所以,对于不知道原著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还是可以一看的。但是对于熟悉原著又有武侠情怀的人而言,这部电影绝对是毁灭级灾难片。
一部风格化强烈的网大,八恶人的设定让人想起昆汀,争夺宝藏时的血腥杀戮,以及由此引发的层层反转,让剧情每时每刻都呈现出胶着状态。打戏也很丰富,奇招异式颇多,且每个人都被安排了一种深藏不露的大招,称为“秘术”。这给观影过程增添了很多乐趣,好像在观摩一场场格斗游戏那样。
上一次看到吴毅将和郑浩南合作还是《龙在江湖》喔。以为是《八恶人》悬疑惊悚,没想到是《上海滩十三太保》似的闯关打怪,动作水准其实还挺垮的,剪辑也差很多。挺烦人的是现在网大只有4K60fps和720P30fps两个选项,我整个罗永浩.gif
每个人说话都是一个腔调,装模作样装腔作势,看不下去!
挺好的,那些装逼的就见不得国产好
不管是打斗还是造型都很符合我心中的武侠剧,电影中整体表达感情的地方很少,所以所有表达感情的片段都弥足珍贵,青雯应该是宝树唯一的真实情感吧,但无奈他做的孽太多了。
最喜欢的还是男女主与八恶人各有秘术的设定,武侠故事不就是成也秘术败也秘术吗?动用秘术打斗的情节才是这部电影的精魂所在,很武侠,很金庸!
你说你买版权,你买它有啥用啊
配置、打戏、剧情都还凑合,是一个无间道闯关西部片。大家瞅一眼演员名单,连胡斐是谁演的都没说,也大概能猜出来底儿是什么了。就是仔细咂摸一下,完全没必要叫雪山飞狐,纯纯蹭IP
抖音宣传的比片子本身好,魔改剧情最后不伦不类
要不啥金庸死可他会允许这么胡编?
看的时候一直在想 真聪明 懂得好钢用在刀刃上 网大制作不出太复杂的剧情走向 所以用了八恶人的模式一关关地打 这样就简单明了多了 角色设置上不能说各有各的亮点 但起码那么多人物都不会太脸盲。最最主要的是 武术指导有点东西 打起架来还挺燃的。
美术,摄影倒是十分考究,奈何故事被各种插倒叙搞得稀碎,只能说营造悬念的方式蛮捉鳖的。人物也太拿腔拿调了,确实装B过头了。最后,男女主双线设计杀后爹的情节,奇观感很强。
趁候机的时候看完了,想不到把一个东方武侠的故事内核移植到昆汀的八恶人架构里,竟然能毫不违和、无缝衔接,男女主角都表现亮眼,女主在《闪光少女》里就圈过一大波好感,也很适合这里的复仇少女角色,男主还完全是个银幕新人吧,第一次担纲主角就稳了,避开了新人容易用力过猛的误区,表演分寸控制很好。陈紫函是变脸了吗?完全没认出来……剧情环环相扣,人设和情节合理,到最后才揭晓谜底,悬疑效果拉满,就是里面的鬣狗有点突兀。另外,这种天气看雪地片子,视觉降温效果贼好!
剧本和特效还可以,动作戏一般,表演是真的很勉强,所有人的台词都是舞台剧的各种夸张风,男女主角最后的那场哭戏演得也难为二人了。
单就改编策略而言很有意思,美术置景道具也实现了一些设想,但观众看金庸的时候到底在看什么呢?IP啊终究只提供了认知,作为资金、主创和受众间的桥梁,不得不向提供另一种认知的产能低头啊,挺好,特别好
对武侠题材还是忍不住有偏爱!路阳的监制,整个画风、节奏、动作场面都和《绣春刀》系列一脉相承,而且也都是以武侠的风格来讲悬疑的故事,也可以视为《雪山飞狐》的同人电影来看。吕良伟和郑浩南的选角对于我来说,真的是港片➕武侠剧的双重情怀彩蛋😭😭 看到陈紫函的身影也是有一点感慨,二十年了,从蓝凤凰、殷离、郭芙、一直到本片的郑三娘,美艳依旧,而眼神里多了岁月。全片最旖旎的一幕,是二女剑拔弩张之际,郑三娘对青雯说,他老说你甜,我也想知道一下味道👀 在一片刀劈斧砍之中,贡献了具有旖旎张力的一瞬。
冲着小说来的,期待蛮久,终于看了,视觉效果加分。相较85版电视剧,特效制作升级,视听上非常华丽。宏大场面和全景画面拍得蛮有气势,精彩打斗,让剧情推进加分不少。参演阵容有惊喜,陈紫函和吕良伟的加入,妥妥的武侠情怀,老戏骨演技在线,一颦一动都为剧情加分,一众青年演员在老戏骨面前也毫不逊色。将原著精华浓缩到一部电影,时间线和剧情梳理都比较清晰,剧情紧凑,挺好看的
除了两位主角面瘫,剧情已经十分得劲儿了。
出乎意料的还不错,对原著做了演绎和推想,文戏颇有想象力,打戏也有亮点。演员也挺多熟悉面孔,尤其童年看电视剧时令人恨得牙痒痒的田归农再次出现,还挺惊喜。服化道挺下功夫,珍惜越来越少见的武侠片。胡斐这一刀是砍还是不砍?小时候读到结尾时还以为书没写完。看到这部片子也算是一种童年补偿啦。
通关式游戏体验的剧情,还挺上头,有种跟着一起打游戏的爽感,打戏部分不输院线电影,超出预期的观影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