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故事说的是电台的灵异节目主持人误导拨打热线电话的听众,导致女听众因感情跳楼死后冤魂缠身,主持人自责后悔一直想弥补死去女者家属,翻看死者日记,慢慢了解死者,女鬼回魂来找主持人,说有比我男朋友更好的人,之后主持人身上发绿光,笑着从楼梯一步一步上楼跳楼与女鬼相伴。
第二个把灵异故事搬上了游艇,中间还穿插着吴志雄与啤酒瓶的“恩怨”。游艇上先后出现的两位女性,后来被其他人发现居然是死去多时的女鬼,不禁毛骨悚然,一群人先是在海里发现一头死猪,又发现一个女人(其实是鬼),救了女人,吃饭时候吃到蟑螂,在海里打捞海货却捞到人手,发现海里还又另一艏船,他们来到船上发现之前两女人已经死亡的真相。
第三个故事,古天乐被红衣女鬼缠身,故事一女听众的母亲告诉古天乐不要外出并在其卧室画符,古天乐跟别人约赌赛摩托车,没有留在家中,在比赛的过程中,对手相继见鬼而死,古天乐后悔想退出已晚,红衣女鬼现身说:对手曾强奸自己,自己跑到路中央求救,又被古天乐开摩托撞死。随后古天乐也是了。
3个故事都是电台主持人,之前的电台也发生过主持人暴毙的情况,电台是被诅咒的。
香港恐怖片总有种独特的气质,他不像泰国那样丧心病狂的直面鲜血淋漓的场面,不像韩国那种复杂人物关系的故事性,也没有日本大段留白造成心里压抑的那种能力。
老片港恐其实走的是一条博采众家之长的路子,就像巅峰期的香港电影,走的时候短平快的路线,什么受欢迎我就来什么,如果市场不喜欢,我就立刻改变。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香港恐怖片硬是在80年代-90年代,在与日本、欧美恐怖片对抗的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
总体而言,老香港恐怖片的气质表现在,简单人物关系、音乐、气氛、设定在短剧情中丰富而和谐的表现,那种有意无意的对现实的映射,还有与恐怖完全不冲突的喜剧以及肉隐肉现的情色元素。在这样的既定模式下,即便有的时候观众能够猜到反转剧情,也会觉得影片挺精彩的。
阴阳路,包括气质相同的夜班X点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如果你
让我按照恐怖程度给香港恐怖片排一个名词的话,无论是TOP5,还是TOP10,甚至TOP3,我都会给阴阳路2你在我左右留一个座次。
阴阳路2把香港恐怖片的各种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是阴阳路系列恐怖氛围营造的最好的一部,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个恐怖作品。
阴阳路采用当时流行的的三段式叙事结构,并且通过三段式各个主人公都在电台工作这个设定,把故事进行了有机的串联。一些在一个故事出现的内容元素,还会以同样的设定出现在其他两个故事中,这种精细的安排,不仅仅把单元故事联系的更加紧密,还会产生一些意犹未尽,细思极恐的效果,例如影片对Anita妈咪这个人物的设计。
我非常喜欢本片当中的前两个故事:
丁子峻的这个故事从剧情上来说其实不算恐怖,但是影片对于恐怖的气氛和剧情拿捏的非常棒。这个故事基本上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一个部分是支线的嵌套,讲的是一个被瓶子砸中的倒霉鬼,而后一个故事是主线,讲述的则是Anita和男主之间的“生死恋”。
但当你细细品味这个故事的时候,总是会觉得男女之间的阴阳聚会有诡异的感觉。
长毛是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而且与死党过的也是风花雪月的浪荡生活,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仅仅通过日记(还是记录与前男友相好的日记)就贸然喜欢上一个人(而且还是自己间接害死的人)呢。
导致他从害怕,逃避心态转变到对Anita思念想念状态的关键节点,就是他去拜访Anita家。而为什么拜访Anita家,则是因为他收到了女主冤魂的骚扰,他想通过这种方式去赶走女主。
前者还想赶走女主呢,而看到女主的文字就立刻爱上人家了,这转变也太不平常了。
在看女主家,女主妈显然就自己是否眼盲的事情,跟男主撒了谎。而且交出日记的这个行为也都显得非常不正常,正常人会将自己独女的遗物交给一个素昧平生的人么?
所以这个故事的暗示就已经很明显了,母女分别在阴阳两地,为男主准备了天罗地网,女鬼逼迫男主回家给他烧香,女鬼妈乘势把诅咒过的日记本交给男主,最终男主就范,承受恶鬼诅咒而死。成为女鬼的阴间夫婿。
所以这就是这个故事最吸引我的地方。表面他是一个充满了温情,温馨的鬼故事,实际上他是一种另类的女鬼复仇。而影片的主题歌虽然节奏欢快,但看到我在你左右的歌词,总是让人有点惊悚的感觉:
你做了亏心事儿,你别跑,跑也跑不了,因为我永远在你左右。
如果说丁子峻的这个故事,是通过隐喻暗线的方式表达恐怖的话,那么雷宇扬的第二个故事,就纯属赤裸裸的经典恐怖。坦白说,这个短片的剧情是存在一定硬伤的,很多事情没有说的很明白(也许主创就不打算说明白),影片的前半部分是以悬疑片的模式进行推进的,而最终悬疑推论的结果,则是灵异片。。。
黑暗、独立空间、未知生物(鬼怪)这三个恐怖要素在本片都齐备了。而影片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刻意的假动作式的镜头以及剧情聚焦,去控制观众的注意力,进而揭露不一样的真相,达到出其不意吓你一跳的感觉。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女一出场的时候,一切都是欢乐喜庆,晴空万里,风和日丽,男女主之间的互动也算是其乐融融。但是当海当中出现女二的时候,无论是男主的做梦,还是女二诡异的表现,都很会让人去把怀疑的目光投向女二。而这个时候的女一,镜头下表现的还是很正常。这个时候观众和男主们的想法,可能都认为女二是鬼,即便极为理性的观众,最多也会在女一和女二之间做一个选择题。
其二,当游艇陷入困境,众人又束手无策,急需求助并且相互疑神疑鬼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亮着灯的游艇就停在附近。经过之前的恐怖景象,和铺垫,这个游艇就像是一个指路明灯一般的光明存在,所以观众也会和男主们有同样的想法,赶紧求救。而当男主们费心竭力的游到那个游艇上的时候,却发现了故事的真相。
MD,两个女的,都是鬼!
为什么呢?对不起,没有为什么,没有逻辑,就是出其不意的吓你。
不得不说这一手真的很讨厌,但是我很喜欢。
整个故事在后十分钟急转直下,剧情的恐怖感很足,并且有着一种很绝望的气氛。而当两个男主游回到他们自己的游艇上,又发现没有人的时候,绝望气氛又进一步提升,而剧情戛然而止。。。
这个故事还有着大量的喜剧元素,大量喜剧元素的存在并没有冲淡恐怖感,反而起到了转移观众注意力的效果。我喜欢他们一开始钓妹子时候与色情电话沟通的剧情,国语版本的配音简直太赞了,跟说相声一样,而讽刺意味也是实打实的。
至于第三个故事的,虽然是古天乐主演,但是个人认为属于纯打酱油的剧情,是为了凑数,剧情的质量,节奏以及恐怖气氛,都距离前两个故事有很大的差距,最好的地方在于用阴阳路的路牌点了一下题。
影片中丁子峻和雷宇扬的角色,实际上都是有原罪的,可以说他们都存在一些道德瑕疵,放在讲求因果报应的港片当中,死掉是很正常的。但是古天乐这个角色,虽然确实造成了别人的伤害,但是却属于完全的无心之失,这种人也要遭到报应,确实是有点过了,剧情上个人也不太能接受。如果主创可以好好打磨一下最后这一个故事,个人觉得这个影片真心可以在港恐中封神了。
国产恐怖。
条姐说出来就有点尴尬。
原因都不用多解释,看看这些所谓“恐怖片”的海报就知道。
乌漆嘛黑的背景,配上主人公乌漆嘛黑的黑眼圈。
白眼是一定要翻的,廉价血浆也是一定要流的。
最后,还得暗戳戳地漏出点“事业线”,打打擦边球。
但其实,我们对恐怖片的要求并不高。
最简单的,就是感官刺激,就像很多人爱吃辣椒一样。
要恶搞,就大胆搞。
要吓人,也得讲点理。
条姐觉得,是时候请出这部30年前的“恐怖片祖宗”,给现在各种粗制滥造的牛鬼蛇神们打个样。
“粗制滥造”,也有“粗制滥造”的玩法——《阴阳路》。
P1
香港的午夜。
3个小伙子开了一档电台节目,叫《惊叫一点钟》。
顾名思义,就是给熬夜的人们再一个睡不着的理由。
铃铃铃。
第一通电话,由长发仔接起。
却没想到,来电的少女不是来讲故事的,而是来寻死的。
三个人苦口婆心地劝了半天,结果女孩还是一副非死不可的样子。
结果长发心急,使出了反套路的一招:
愿意死你就去死好了!找到离你最近的那栋楼,爬到楼顶,然后跳下来,你就能见到你死去的男朋友了。
但是话音落地,就心虚了。
长发害怕,女孩不堪刺激,真的跳楼。
于是飞驰车子,赶到女孩所在的地方。
转了一圈,并没发现有人跳楼的迹象。
还好,虚惊一场。
就在这个时候,轰隆一声巨响。
鲜血,顺着挡风玻璃倾泻下来。
少女从天而降,甚至未曾瞑目。
长发被吓得不轻。
从案发现场回来以后,一直念念叨叨地辩解个不停。
但究竟是辩解给谁听,似乎只有让他自己知道。
他快崩溃了。
决定解铃还须系铃人,找上那个女孩的家。
他留下一笔钱给女孩眼盲的母亲,又在女孩的灵位前上了一炷香。
眼看就算功德圆满。
可在临走前,他无意中发现一双牛的眼睛。
奇怪吗?
正纳闷的时候,长发在女孩的笔记中找到牛眼的使用方法:
午夜12点把牛的眼泪抹在眼睛上,就可以看到另外一个空间。
为赎罪,也为好奇。
长发拿出一对牛眼,轻轻地往自己的眼眶上擦了擦。
终于,他能清楚地看见自己身边的影子。
也彻彻底底地,赎了罪。
P2
长发跳楼死去。
最伤心难自持的,就是“惊叫一点钟”的另一位DJ,柴少。
台里的两位同事为安慰紫少,特地准备了一个邮轮趴。
碧海蓝天,当然要配香槟美女。
咖喱和咸蛋两位损友,给认识的女生打了一圈电话。
结果,没有一个赴约的。
走投无路的俩人,按下随缘键。
随意拨打了一个陌生的电话,没想到对方居然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女孩准时来到码头。
她叫阿妙,一出场就把3个宅男的魂勾走了。
来到海上。
怪事一件接着一件。
先是遇到打捞尸体的渔船,被渔夫警告不要下海游泳。
接着,柴少一个撩妹不成,反而失手把阿妙的书扔进海里。
柴少无奈,被暴怒的阿妙逼得下水捞书。
却又莫名其妙地摸到了一头在海面漂浮的死猪。
书没捞起来。
但阿妙的气好像消了。
慢悠悠地伸手一指——
死猪,变成了死人。
且慢。
浮在海面的少女,忽然挪动起脖子。
还没死。
三个人赶紧跳进水里,把少女救了上来。
醒来的少女,一句话也没有说。
厄运,却又在升级。
电话打不出。
返航的方向找不到。
就连每个人手表上的时间,也莫名地差出一个小时。
更可怕的。
船上唯一的食物来源,突然从碗底涌出来一群蟑螂。
闹剧渐歇,夜也深了。
没有食物的几个人轮流值班,节省体力。
戏剧性的两幕近乎同时发生:
柴少被一场血腥的噩梦惊醒;
同伴找到了一条船。
诡异的少女。
漂泊的船只。
怎么选,都是死路。
P3
噩耗从海面传到岸上。
“惊叫一点钟”的两位DJ,一死一失踪。
只剩下一位琛仔,如坐针毡。
他赶紧跟台长提出辞职。
害怕,下一个就是自己。
症状已经开始浮现。
接连的幻象,找上门来。
累了,还是病了?
琛仔自己也不清楚。
走夜路,也只管念叨着医生的诊断结果做护身符。
“妄想症,妄想症,我是妄想症...”
熟视无睹,确实起了效果。
但,假如这些都是幻象的话。
第二天醒来,床单上女人的长发是怎么回事?
摩托前轮上的血迹,又是怎么回事?
邪门。
走投无路的琛仔,甚至从寿衣店找来了眼盲的老店主。
她进到琛仔的房子,玄乎地给琛仔画下了护身符。
就像孙悟空给唐僧划的那个圈:
今晚和明晚不要出门。
因为你的屋子里还有别人,她和你还有没算完的帐。
一夜无眠。
琛仔蜷在被窝里,颤抖着掖紧了衣角。
时针扫过表盘一圈。
只剩最后的一个晚上。
但琛仔实在忍受不了家里的气氛,索性跑出来和朋友聚会。
正巧。
一直赛车输给琛仔的混混出来挑衅,要他按照赌约比赛,不然就赔10万块。
这个时候,他反倒想起那位老奶奶对他的叮嘱:
不能逃避。
上车!
风驰电掣。
但诡异,比机车跑得还要快。
眼看的身边一个个对手,都在比赛的途中消失了身影。
琛仔独自冲过终点。
却怎么也冲不出既定的命运。
P4
宿命,轮回。
从长发所讲恐怖故事里的奇遇为开端。
又以琛仔在街头的真实境遇做结。
简单的三段式,却串起无力抗衡的窒息感。
就像那条贯穿而下的“阴阳路”。
人一上路,生死两分。
这套《阴阳路》,拍了20年。
条姐实话说,也不是部部经典。
只有前6部,才算是根正苗红。
你要问,凭什么这么分?
绕不开一个名字,邱礼涛。
这位,号称香港cult片之父。
代表作《人肉叉烧包》、《伊波拉病毒》,基本上承包了童年阴影。
条姐总在琢磨。
当年的香港电影,凭什么那么辉煌?
首先,接地气。
说白了,就是恶搞。
还记得第一部《阴阳路》里,雷宇扬饰演的神棍自称毕·皮特,就是借用了布拉德·皮特的大名。
破旧的出租屋里面,贴满阿汤哥、《这个杀手不太冷》、《七宗罪》的海报。
情节设定,更是直接把《闪灵》里的两个小女孩照搬过来。
在那个村里刚通网的年代,起码先让你看嗨。
然后,才是希望你静下心来好好听的话。
《阴阳路2》里,长发的葬礼上。
你看到一伙记者,前一秒还在围攻哭得伤心的柴少,企图撬出点料。
当看到台长路面,立刻蜂拥过去。
台长的反应同样有意思。
硬挤出几滴眼泪,没两句就在人群面前漏了底。
我们的节目收视一直很好的。 所以我想借这次死人的好机会呢,谢谢我们的听众,也感谢广告客户的支持。 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我们,那么长发的死才有价值。
荒谬,又冷面。
这就是港片的嘲讽。
这就是一堆“粗制滥造”的废旧品里掏出来的金子。
可这些年呢?
条姐亲眼看着它,场面越做越大,特效越做越真。
然后,越做越烂。
港片富了。
却也“破”了。
那些“金子”,也顺着空洞流走了。
无厘头还是那些无厘头,恶趣味还是那些恶趣味。
港片的内容,倒好像一点也没变。
变的是我们。
我们从港片这所学校毕业了。
可它,还没有扩容升级的打算。
片头那张鬼脸已令我毛骨悚然,诡异的主题曲穿插了整部电影,特属香港的迷幻气息。其实剧情是挺分散的,恐怖层面也不算特别恐怖,有些桥段也不是很有说服力,就如第二个故事来讲,完全没说出什么前因后果,虽然撞鬼讲不上什么逻辑性,但给人一种赶着杀青开饭的感觉。
最后也没有完整地把整条线连起来,灵灵散散的,但邱礼涛的Cult本色倒有挺深印象,斩下伍咏薇的手放在达明的脚上,血淋淋的令人咋舌。
总体来说恐怖得牵强,但那首主题曲估计以后都不会听了。
阴阳路系列的第二部,我在你左右。这部电影里边的插曲名字也是我在你左右。依然是延续第一部的结构,三段式的叙述。和第一部不同的是,第一部故事与故事之间的串联靠的是雷宇扬在中间的串联,第二部的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加强,讲的是三个电台主持人,每个人遇到的不同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女生因为男朋友的死亡打电话去电台,电台主持人误导女生让其去跳楼,导致女生死亡,电台主持人被冤鬼缠身。主持人因为自责去了女生的家里,并得到了女生的日记,在对女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决定赴死,与女鬼相伴。
第二个故事,因为同事的离去,很伤心,另外一个主持人决定与朋友出海去散心,没想到在游艇上的两名女生是女鬼,并且遇到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情,例如吃饭吃到蟑螂,在海里遇到一头死猪等等,最后一帮人全部遇难。这个故事中,女鬼的手抓住其中一人,并且手被砍下,那人的脚一直被女鬼的手抓着,挺瘆人的。
第三个故事,电台的最后一位主持人古天乐,因为两个同事相继出事,古天乐也遇到了奇怪的事情,找到一位老婆婆驱鬼,而这位老婆婆就是第一个故事中死去女生的妈妈。但是驱鬼并没有作用,女鬼照样还是来了。原来事情是这样的,有人要强奸女生,女生挣脱跑掉来到马路中央求救,结果被古天乐骑着摩托车撞死,导致女生变为女鬼,回来报仇。
在三个故事里,不仅仅是三个人是电台的主持人,主持着电台的灵异节目,这一条线把三个故事串联到一起。还有一条线,就是吴志雄这一条线。第一个故事里,电台最一开始讲述的故事,就是因为吴志雄往楼下扔下酒瓶,导致有人死亡。而这个死亡的人,就是跳楼女生的男朋友。这也可以说明,吴志雄为什么这么害怕酒瓶。这条线也串联在整部电影里。
这部电影里的歌曲《我在你左右》贴合了这部电影的主题,并且成为点睛之笔。 这首歌的曲子以及歌词,恰到好处的与电影的情节结合在一起,尤其是第一个故事。这部电影最一开始出现的女鬼就是被古天乐撞死的女鬼,最后通过女鬼的故事结束,首尾呼应,并且也点明主题,我在你左右。与电影中的歌曲《我在你左右》也相互呼应。
与第一部相同,这一部讲述的故事也属于是都市怪谈,同样也带有搞笑的成分在里面。同样也体现出因果循环,有因必有果,因果报应。
前面几部是邱导导演的。黑古亲情出演。
无论是故事性还是恐怖性都值得一看。
不晓得为啥分数那么低。大家喜欢给国产的低分,海外的高分,其实大可不必。也不需要因为是商业片,就大力贬低。作品的可看性挺高的
不要为了看别人,走错了自己脚下的路 不要为了看别人,走错了自己脚下的路 不要为了看别人,走错了自己脚下的路 不要为了看别人,走错了自己脚下的路 不要为了看别人,走错了自己脚下的路 不要为了看别人,走错了自己脚下的路
如若不是香港一向的赶工,这一集其实可以做得更精致。
咸湿港味的快消恐怖片,三个弱相关的故事串起了一定闭环,就是不断闪现的鬼影略神烦。
我~在~你~左~右~~~
★★★☆ 租碟年代,挺恐怖的,故事也很耐看
除了第一部就最喜欢这部
当年被吓坏了。。
电影每到诡异气氛时都会来一首《我在你左右》,还时不时搭配闪现的鬼头,阅片多了反而觉得故弄玄虚。倒是喜剧加入的有点灵性,雷宇扬的配音有点星爷的感觉,团灭的DJ三兄弟里这货好像最无辜。古天乐虽然没去第二段的游艇出游,但是可以看出他也没少晒,距离第一部也就几个月时间,已经从奶油小生黑成了实力派。虽摒弃了第一部里的故事会模式,却依旧延续了多段叙事结构。电影开场夜遇红衣女鬼到被从天而降的酒瓶砸死,而后反转到DJ电台讲故事,再反转到观众打电话称这是真实事件,一开始就很巧妙的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其后的故事就是以三个DJ分别为主角串联起人物关系,最后再来个收尾呼应。在宣扬传统观念“冤有头债有主”的同时,也在告诫观众:不要随地大小便!!!
难得看到还可以的华语鬼片,惊悚中还带点幽默,邱礼涛导演可以,一闪而过的鬼影镜头贯穿全片。不过形式大于内容,前面一个女孩为了自己男友跳楼,中间恐怖游轮,最后机车红衣女,为了一个个搞死三个主播,最后三人鬼魂一起回到电台就算结束,太草率了。
古天樂演的這一系列都蠻好看的啊。這一部就只有第一個故事有點嚇人。記得當時有個抄墓碑的故事,應該是第一步吧。。。。我好喜歡雷宇揚啊~~!!!
邱礼涛的恐怖世界,雷宇扬的发际线。
依旧是三个套嵌的「鬼故事剧场」,不过彼此间关系松散,三个故事中惊吓桥段俗套且幼稚,而且用无关的「惊吓画面」穿插在镜头中也是一种黔驴技穷。
九八年的夏天,在我们家楼下和邻居们一起看电影。给我们放映电影的门卫后来车祸身亡。
整体逊于第一部,中间的故事太过拖沓,黎耀祥和张达明的表演是亮点。神婆叫古仔不要逃避是让他呆在家里,他却理解成不要逃避跟别人飙车- -也是作死
很不错层层递进地剥故事 丁子峻的帕特略无聊 踱到雷宇扬一帕几乎一个惊吓拌一个梗 黎耀祥和张达明也很配 最终古天乐的帕看他被导演厚爱各种卖萌特写走到冢
几个故事遥相呼应,分别独立却又一节套一节,把都市传说拍出了立体感,但情节还是幼稚,也许是这么多年观众对于恐怖片套路被喂得太熟了,所以对这种始祖级的套路反而一笑了之,高于第一部。
不要随便嘘嘘,不要嘴贱,不要乱勾搭姑娘,不要乱从水里捞东西,不要飙车,最重要的,不要作死
一个人凌晨在灭灯后,被窝里看的,确实又恐怖又搞笑,很经典!里面的很多演员都是香港熟悉的演员,很有亲切感!和第一部一样都是经典恐怖片~不过最后那段感觉有点逻辑问题,因为电影一开始就有红衣女鬼了,后来她缠上琛哥,琛哥才有幻想症,后他才撞了那求救的红衣女子,红衣女子才变的鬼,如果是之前,琛哥没被鬼缠上时,精神没问题时就已经撞死了红衣女子?~
中国的鬼片,总是有种宿命,冤有头,债有主,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阴阳路系列,皆是如此。鬼的存在,算是对坏人的劝诫。
前后各种线索的衔接其实还是很随意,雷宇扬那段可以拍得更好的,但是真的有点吓人!!!
还是挺佩服邱礼涛拍这种快消恐怖片的质量的,用挺简单的镜头讲完了都市奇谭,当然不得不提到insert的那一大堆大头症特写,确实是好像插在片子里哪里都ok,既能带气氛也能引发观众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