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新剧《罗马》在我们报纸编译做首映新闻的时候,我就相当关注,所以听说已经出碟赶紧上周五就拿了一套,周末2天就搞定,比看《24小时》第一季的那个国庆假期还要紧迫。美剧现在已经成为观看的热点,我的兴趣焦点通常都集中于《兄弟连》、《24小时》这样的偏刚性的剧集上,至于《欲望城市》《老友记》《绝望主妇》等,都没有一见钟看的感觉——不过同志剧集倒是男版女版都看了一些,到后来也有些索然。
讲政治
言归正传,《罗马》这个剧集英国BBC也有份参与,它从罗马共和国后期恺撒与庞培的决裂讲起,讲政治无疑是最大的要点,自从《角斗士》(我一直讨厌这个片子)的狂潮后,电影领域的这几年应该说是好莱坞史诗大片的滑铁卢时期,没有一部不是超级大烂片——因为投资和卡司都超大,所以都超烂,连越战老兵奥利弗斯通都栽一大跟头。所以《罗马》的出现,其实证明了一点,不是时机问题,而是创造力的问题——我认为,《罗马》比近年来任何一部好莱坞史诗大片都好看,比滥觞的《角斗士》都好看,和几十年前的《埃及艳后》比也不差。
不得不岔一句,《罗马》的出现某种程度也能范化解读出一种当下英美自由派的情绪,就是影射现在的美国,是否和当初的罗马共和国一样,处于向帝国转化的阶段?是否正在成为新的罗马帝国?去年一个朋友从美国回来,他是学工科的,聊天中他竟然正好提到过这个问题,可以想见这个问题的受关注程度。当然,从冷战结束后这就已经不是新鲜问题了。
在美国,史诗大片一直都挺受宠,历史剧却不太受待见——和中国内地好像有点反,我们这里呼吁史诗大片已经n久了,好像都出不来啥,顶着史诗头衔的却是《无极》这样的怪胎,而电视荧屏上的历史剧却得承认,数量庞大泥沙俱下中精品还真有一定比例,反正比中国电影强。
从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一起玩《兄弟连》开始,我们就给震住了,美国人玩电视剧和玩电影一样狠,没2年吧,城市大资小资大知小知都改看美剧了,满大街的碟摊也都伺候上了。《罗马》的套路一看就是和好莱坞电影一国的,第一集就“起兴”得牛逼,所有主要人物都抬脸亮相,让你第一眼好像就把丫们都瞅明白了,但是又觉得都留着后手阴你,每个细节每句话似乎都留着阴谋陷阱,所以,我就哗啦啦两天把12集料理掉了。
屋大维
我一定要先说屋大维,虽然在第一季中他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在主要角色中算不得中心人物,但是我就是觉得,这个剧集到后来肯定就是为了烘托出他了——屋大维才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奥古斯都大帝。
这个男孩子清秀甚至显得有点娘娘腔——这是剧中他母亲说的,他热爱诗歌,喜欢阅读,尤其是希腊哲人的书籍。屋大维的母亲阿提娅是恺撒的侄女,守寡带着儿子和女儿生活,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尽力纵横捭阖,所做的一切目的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庭并让儿女都能向上攀爬,她毒辣玩弄心计,却都是些小伎俩,根本没有政治原则更谈不上政治头脑实际上相当愚蠢,她还有个特点,就是非常淫荡,性是她最常用的武器。恺撒高卢战胜回国前,阿提娅与马贩子上床从庞培手中抢到全城最漂亮的白马让屋大维亲自送到高卢献给恺撒:“等他回到罗马每个人都会送他礼物,你一个孩子跋涉到高卢给他献礼,一定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这应该是阿提娅整个剧集中最聪明的一着了。屋大维在路上遭遇庞培手下的袭击,被当成奴隶对待人力拉车,在获救的时候,他随手抓起一根棍子就把一个欺凌自己的家伙几下子打死了,他阻止救他的两个士兵继续追逐的时候说出了对当时庞培和恺撒对峙局势的判断,其实这是恺撒等待着庞培先发动进攻——这让我对这个孩子一点都不敢小觑了。后来,在每个关节点上他都有超越自己年龄以及身边成人的敏锐洞见,看来牛人真是从小练成的。
沃伦诺斯和普洛
稍微说下救下屋大维的两个罗马士兵,一个是百夫长卢修斯·沃伦诺斯,一个是他手下士兵提图斯·普洛——在新浪的介绍《罗马》的网页上这俩的名字被放在最前面。这部剧集其实分2条线索,一条就是恺撒与庞培的斗争以及罗马贵族如何在他们之间抉择站队,另外一条就是以卢修斯·沃伦诺斯和提图斯·普洛作为平民的代表,反映出在这个大动荡时代中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应该说这也是常见却屡试不爽的情节剧套路。沃伦诺斯是赞同共和的,但是作为恺撒军队的一员,马可安东尼直接领导下的士官,在经济压力以及等等机缘巧合中,他站在了恺撒一边,后来还被“掺沙子”进入元老院,一介平民晋身中枢。而提图斯·普洛具有朴素的平等观念,他厌恶腐朽的贵族把持国家而平民和奴隶劳动却无法享受权利的制度现状,他尚武鲁莽冲动单纯,真诚地爱上一个女奴,如果他活的年头够长,我想将来他会皈依基督教,但是与真实历史时间好像不契合。
恺撒与庞培
恺撒与庞培的斗争是第一季的主要内容,他们与克拉苏并称罗马前三巨头,克拉苏就是《斯巴达克斯》中镇压奴隶起义的那位,后来他远征兵败死掉,恺撒与庞培成为罗马共和国联合执政官。高卢战争结束,恺撒的女儿、庞培的妻子难产去世,这两位巨头的冲突失去了最后的屏障。庞培年长于恺撒,先建军功成名,剧集中他也说到恺撒打仗还是跟自己学的云云。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一个评价,说庞培是天生的军人不是天才的军人,恺撒是天才的军人不是天生的军人。从剧集中的战争也可以印证这个断语。庞培的几个重要的步骤都被恺撒先手算死,例如先对恺撒发动挑衅,将恺撒宣布为共和国的公敌(剧集中的细节是否历史真实我没来得及查资料不大清楚,但是大方向基本是契合的);在恺撒进军的时候又以无法及时聚集自己的军队为由先行撤退,将罗马变成不设防城市;在自己的军队数量及形势大大占优势的情况下停止进攻改为困守,被恺撒背水一战决定性反败为胜……
其实,在政治上恺撒也比庞培玩得娴熟,我用8个字形容恺撒的手段——“民心可买,民心可用”,贵族反对他,他就收买、发动、利用平民和奴隶,从谋略到谋术无不精彩。剧集中扮演恺撒的演员,应该说非常形似,我想起意大利和法国合拍的那个喜剧电影《美丽新世界》中的一个搞笑情节,高卢的村民不认识站在他们面前的恺撒,好像是德帕迪约拿出一枚硬币,对照一下,哦,是恺撒。剧集中的恺撒是最具王者之风的,表情很少,沉稳伟岸,他几乎登极成功,不过少算一步,剧集结束时被暗杀横死元老院。不过,剧集中没有出现恺撒说出著名的对布鲁图斯发出的哀叹。据说布鲁图斯是恺撒与情妇的私生子,剧集中倒是没有谈及这个,但是恺撒和布鲁图斯母亲塞维利亚倒是真有一腿,并演绎为恺撒为了妻子家族的支持断绝与塞维利亚关系,还侮辱和掌掴了她,导致塞维利亚疯狂的报复,她在剧集中成为恺撒之死的关键人物。
马可·安东尼
第一季中安东尼的戏份不多,比屋大维稍多点。作为罗马后三巨头之一,恺撒的助手(并不是钦定继承人),他在第一季中的亮相我觉得只是个铺垫作用,接着的第二季才是他的真正天下。不过有限的戏份中也展现出诸多端倪,例如安东尼在行军路上抓住一个路边牧羊女就开始嘿咻,一大队兵在边上候着,呵呵;他对恺撒平常都挺随便,被人斥为粗鲁,关键的时候虽然有点摇摆却还是忠诚的;他和屋大维的母亲保持情人关系,但是却拒绝娶她。安东尼是恺撒的学生,恺撒言传身教安东尼,安东尼与乃师相比,还是表现出不够沉着的焦躁,尤其在政治上,关节处总是有些踩不到正点。这也是一个终极结局的伏笔。
暴力·情色
HBO是个收费频道,所以尺度相对宽松些,从暴力场面来看,比《角斗士》有过之而不及,有嗜血癖好的男生肯定看着过瘾。例如庞培被杀的时候,出现了比较真切的斩首,虽然只是远景;在普洛被判决角斗场死刑时,沃伦诺斯最后按捺不住下场救他,有非常真切的砍断手脚特写;例如处死高卢王的绞刑,也非常细致。按照美国的电影分级,如果放在大银幕上肯定是没法铺开上映必要一剪的。
罗马时代本来就是非常乱哄哄的,剧集中的情色场面也很多,比暴力场面更多,从第一集开始就有露两点的床戏,主要女角阿提娅、塞维利亚都露点了,虽然时间都不算长,但是也够火辣了,绝对属于限制级别。片中也有非常态的情色表现,例如乱伦,屋大维和姐姐搞一块;有伪男同的关系,屋大维的母亲就以为他是恺撒小情人,虽然事实上不是,但是从古希腊传统以来就算真是睿智老人引领一个少年,也没啥;有女同关系,塞维利亚为了报复恺撒就引诱屋大维的姐姐,不过这段我觉得明显多余,其实即使不用上床情节上也能理顺。
扮演塞维利亚的琳赛·邓肯脸非常熟悉,扮演屋大维母亲阿提娅的也很脸熟。虽然查看了官网,其他演员也都眼熟,只知道都在大银幕上露过脸,但还是想不起来到底演过啥。只是看来大小屏幕通吃也不是中国才有。
其他
常有人说美国人是用拍电影的牛力来整电视剧,我觉得只说对了一半,对的那一半在于将美国娱乐产业的共性统了起来,不对的那一半在于把电影捧高到绝对的地步,两者有可比性,但是无形中把电视给看扁了。1亿美元做出的《罗马》,还有之前的《兄弟连》,现在连电视剧这种特别地域化的玩意都占领我们的摊头了……
说点碟的品质吧,我对技术完全白痴,看碟多年术语都拎不清的,唯一要提醒的就是,我买的这套碟的翻译,前面5张翻译都还不错,到后面大概最后一张碟,第一集的翻译感觉就是词霸给翻的,英文字幕字特小,幸亏说得比较慢,基本上就过去了,最后一集翻译缓过来了,比前面一集好多了,但是与前几张还是没法比。
(芷宁写于2007年11月13日)
统观两季《罗马》,观众能察觉到该剧的绝对主角,既非叱诧风云的恺撒,也非名噪一时的马克·安东尼(詹姆斯·普尔弗伊饰演),而是他们的部下——士官卢修斯·乌瑞纳斯和士兵提图斯·波罗。
乌瑞纳斯和波罗同属恺撒的13军团,都英勇无畏、性格强硬,更杀人如麻。和那个时代的很多罗马人一样,他们渴望着个人荣誉,也执迷于自己的欲望,都期望得到幸福,常年在外征战的乌瑞纳斯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到妻女身边,而了无牵挂的波罗则只想在打完仗后去乐一下。同时,他们又各有特点,乌瑞纳斯性格内向、办事成熟稳健、遇事多虑一些,而波罗的神经则有点大条,为人粗放一根筋的他凡事先做了再说,在战场上一旦杀红了眼,连领袖恺撒的命令也敢违抗。
剧集开始没多久,命运就将乌瑞纳斯和波罗联系在了一起,奉命去寻找被盗鹰旗的他们,在途中解救了被俘的奉母命前去探望舅公恺撒的年仅11岁的屋大维(麦克斯·帕金斯饰演)。一开始,乌瑞纳斯和波罗互不欣赏,甚至互看不顺眼,殊不知这两个性格悬殊的男人,在此后的人生中会成为过命的兄弟,而他们跌宕起伏、多舛突变的生命历程就如同彼时风云变幻的罗马时局。
时值罗马共和国晚期,政治腐败司法不堪,权贵们穷奢极欲,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国家实权被控制在军队手中;公元前44年,恺撒完成了对高卢的血腥征服,也成了很多元老们的眼中钉;恺撒和曾经的战友庞贝(肯尼思·克兰哈饰演)之间的较量如期而至;恺撒和忘年交布鲁图斯(托比亚斯·曼希斯饰演)之间的较量后续上演;战争运向来好的恺撒在打败政敌之后,一举征服了埃及;恺撒遇刺血染议政厅;屋大维和安东尼之间的合作与决裂;安东尼走向灭亡之路……在所有的这些重要历史事件中,乌瑞纳斯和波罗不是旁观者,而是局内人、亲历者,所以说,剧集《罗马》又有“罗马双龙记”的意思。
命运交织的乌瑞纳斯和波罗之间真挚的异姓兄弟情谊,是在各种风云际会中不断累积叠加而成的:酒醉的波罗被人开了瓢,他趔趄地去找乌瑞纳斯,而此时的乌瑞纳斯虽不喜欢这个莽汉,仍不顾妻子反对,拿出钱来医治波罗;乌瑞纳斯是个常年在外的军人,偏偏娶了个美丽的女人奈奥比(印蒂拉·瓦尔玛饰演)为妻,当他回到多年未归的家时,发现奈奥比怀抱着个一个男婴,奈奥比谎称婴儿是长女的,屋大维和波罗查到了给乌瑞纳斯戴绿帽子的人,此刻年少的屋大维显示出了一个未来统帅的素质,他冷静地命波罗杀了此人,并要求对乌瑞纳斯保密;波罗犯了大错被投进殊死搏杀的竞技场,眼看寡不敌众,看台上的乌瑞纳斯跃入场内,和波罗并肩打斗,并救出了波罗;若干年后,乌瑞纳斯追随安东尼远赴埃及,将子女托付给波罗照顾,而在埃及,为了保护波罗的血脉,乌瑞纳斯拼尽全力……
在历史事件和个人历程的结合处理上,该剧做得巧妙,如当乌瑞纳斯作为恺撒的贴身护卫陪同恺撒进入议政厅前,有人故意告知他关于奈奥比出墙的真相,他怒而回家质问,结果无人保护的恺撒惨遭毒手。又如,当痛苦中的乌瑞纳斯再次从军时得知,孩子们已被敌手卖为奴隶,终于找到后,孩子们却因所受过的苦,以及误以为他杀了奈奥比而仇恨他,长女甚至出卖老爸的利益给敌手,乌瑞纳斯痛彻心肺,将孩子们交给波罗照顾后,随安东尼踏上了埃及之路。又如,因为贸易、税银、利益,其实更多的是累年的积怨,屋大维和安东尼再次决裂,而引发这场注定要打的仗的导火索便是由波罗复杂监运的金币被盗……诸如此类的巧妙关联,在该剧集中比比皆是。
该剧成功塑造了两个草根英雄乌瑞纳斯和波罗,他们的生活、个性、行为无不打着罗马的烙印,他们的爱情、亲情和家庭不断在罗马的历史洪流中沉浮,直至遭受到打击和重创。在遭遇背叛时,乌瑞纳斯万念俱灰,怀疑起自己的信念,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历经磨难后,乌瑞纳斯终于给妻子的私生子小卢修斯一个父亲式的搂抱,看到这里,观众甚至比剧中人还感慨万千。在朝不保夕的营生中,波罗比他的好兄弟更能快意恩仇,到最后,这位粗线条的汉子似乎也长了大脑,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保护自我、兄弟和家人……
同时,该剧还生动刻画塑造了诸多历史名人:天生的领袖恺撒,他光鲜的形象背后是顽疾的困扰,他的好运气也有用尽的一天;天才的领导者庞贝,他不是朋友就会是可怕的敌人,而他的死却令人有一种英雄末路之感;工于心计的元老西塞罗,还是没能抵过更有心机的屋大维;有勇无谋的马克·安东尼,嘴角总挂着一丝玩世不恭的笑,他是块执行打仗的好材料,然而,总以下半身来想问题的他最终因女人而送命;纤细苍白的屋大维,在人们都小瞧他的时候,他那颗善于思考的脑袋已洞悉了权谋的复杂性和可怕性,他和恺撒的几次谈话所透露出来的聪明理智,体现出一个笑到最后的人所必备的素质,而奇特的成长环境,让他的癖好也很奇特;屋大维的老妈、恺撒的外甥女阿缇娅(波丽·沃克尔饰演)是一个骄奢淫逸又心肠毒辣的女人,这位寡居的贵妇为了自身和家族的利益,可以做出很多出格的事,包括破坏女儿奥克塔维亚的婚姻、买凶杀人、绑架贵族、拉拢打压,在她诸多的阴谋诡计面前,她糜烂的私生活就显得一般般了。
此外,该剧的小人物也塑造的活灵活现,如恺撒的书记员、走卒小贩蒂蒙等。不过,其中最出彩的是那位罗马城的新闻发言官,他每天于广场上接过一个个记事石板,激情澎湃又声情并茂地宣读着最近发生的重大事件,胖胖的身体随着他每个抑扬顿挫的发音、每个慷慨激昂的动作在颤动、在晃悠,十分有趣。
剧集《罗马》所呈现出的人性是赤裸裸的,毫不虚伪,也不加掩藏,更无需美化,人们的爱与恨都来得很强烈,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不断地昭示着彼时人类野蛮而蓬勃的生命力,以及毫无秩序、胡乱自由的本性。彼时人们的愿望也是血淋淋的,他们用生祭、用鲜血来表达自己誓言的决心,诅咒更是来得犀利猛烈,只要能达到目的,甚至可以搭上性命,如恺撒的前情人塞维利亚(琳赛·邓肯饰演)对阿缇娅的血咒。
可以说,该剧将人性深度剖析又直接展现,将人类的弱点和暗面更是呈现的淋漓尽致,在利益和私欲面前,不是每个灵魂都是坚强的。随着一拨一拨的血腥较量,不断有人在权谋与斗争中被踢出罗马的历史舞台,在剧集结束时,屋大维貌似荣耀地站在了罗马和历史的面前,然而,其背后却满是枯骨、鲜血、阴谋、仇恨及对家人的利用和伤害,当他被母亲和姐姐指责为“怪胎”时,这个当权者终于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该剧集除去虚构的那些角色,主要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都与书籍上所描述的十分接近,也都因演员的出色演绎和影像制作的精良而生动鲜活,在该剧中,这些历史书上的名字不再平板、概念化,而是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仿佛被集体复活了一般,而在这种复活中,该剧集的史诗气质便一览无余。
(
http://nicolew.blog.hexun.com/14638655_d.html)
ROME的肥皂剧精神终于在第16和17集中彻底败露了....人为的安排,为了情节而故意制造的冲突,如同ESPN的球评口中的Controversy一样廉价。谁关心两个阿兵哥的妻儿琐碎?更何况那一地的鸡毛都是自己造出来的。Vorenus没事你改宗教信仰也无所谓,但你那几个孩子突然视你如仇敌,就是平庸编剧作黔驴技穷的表现了。元老院里,因为大家都知道些野史,小凯撒只要一路作酷到底就足够了。一个情节可以让观众预测出来的历史肥皂剧,可悲。
然后在19到20集左右,剧情飞快收尾,19集之前,人物形象全部一百八十度转弯:铁般的意志的阿兵哥Vorenus时时在疯狂边缘徘徊,Larger than life的Pullo变成了全剧中唯一高大全美国丈夫,地母风格的Atia萎缩成在儿子和情人夹缝中生存的笨女人,堂堂安东尼则成了一个衬托渥大维的摆设。该剧的最大亮点,对2000年前小人物的关心,被私生子,财产,谋杀和丑闻等肥皂剧常见因素抹杀了。
老天,如果罗马人真如编剧所述,乃是披着toga的野兽一样,安东尼凭什么会因为避丑闻而跑到埃及去呢?
但是19集开始,如同回光返照一般,罗马剧集突然焕发了其旧日的光彩。原因之一,是Vorenus又穿起了军团的铠甲,这次配有传统红披风,不再是傻乎乎的百夫长的铜炊行头了。长相不够扎眼但脸部线条够硬的男同学们,可以考虑参军,因为无论是古罗马的盔甲,还是迷彩服,军人的装束都能使您的雄性魅力成指数级增长。
原因之二,则是拜HBO所赐的福利:渥大维和他老婆Livia意气风发的SM加R级的床戏。不得不说,这是一段很让人心猿意马的镜头,年轻女子如花苞般的乳房在阴暗的光线掩映下跳动着,美少年在愈演愈烈的窒息游戏中费劲的喘息着,两个纠缠在一起的汗津津的年轻肢体动作是原始而粗暴的。虽然Agripa和渥大维娅在此之前也有激情戏,但却没有这么强的跳动和撞击感。高潮来临之际,渥大维的眼光在一瞬间显出了虚弱和涣散的感觉,但Livia的耳光来临时,他又恢复了那种机器似的无动于衷。这对儿SM冤家!
然后当安东尼和克里奥佩特拉在埃及王宫里,当着奴隶的面上演少儿不宜镜头时,Atia便在埃及王宫的门口掌殴Vorenus。不得不承认男人在挨女人耳光的时候,一定要面无表情做石像状。记得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里面写,说女主角一巴掌扇来,男主角没有防备,被击中鼻子和眼睛,顿时涕泗滂沱,面子丢了个十足十。所以男生们啊,看到纤手一动,掌风习习,就应该把脸颊侧过做好准备。一声五指山红后,那神情,那深度,那风格,啧啧,这次第,怎一个酷字了得。
罗马的一场闹剧临近结尾,编剧准备让Vorenus把对国对家的责任进行到底,于是后者就挺胸抬头,任凭Atia哭哭啼啼的对他又推又搡,只作石像般巍然不动。绫罗绸缎的贵妇与全副武装的罗马军官做肢体纠缠,这不是重金属是什么?
自从凯撒与庞贝的决战被该片用几个虚晃镜头搪塞过后,美国观众终于明白过来,在BBC的制作中看到诺曼底海滩风格的大制作场面,是不可能的了。英国人严格遵守了戏剧舞台的传统,合唱队一去颂完,阿克兴角海战就结束了。Vorenus和安东尼成了同一条船上的蚂蚱。
战败后的醉生梦死。饕餮,美酒,大麻和纠缠如同土耳其浴室一幕中的肢体群里,身着全副铠甲的Vorenus好像是这片疯狂海洋中的一个安静的小岛。人家James Purefoy就是靠身材和面孔吃饭的,40多岁的人了,上身挂着片与其是盔甲,不如说是装饰品的行头,一点赘肉也无(除了那个胖乎乎的小肚脐以外)。等到把那件可笑的衣服扔到一边,我不由想起HBO论坛上的一个做黑体字的大标题:“感谢主,恩赐我们Purefoy的全裸镜头!“
某人在旁边酸溜溜的哼唧了一声:我身上涂些橄榄油,比他也差不了哪儿去。这句话如醍醐灌顶,是啊,导演果然是用光线的大师。在埃及王宫昏暗的烛光中,男男女女的皮肤看起来出奇的好,泛着诱人的古铜色,使人联想到阳光,泥土,小麦和人性最原始基本的种种审美。防晒油肯定是要擦的,不过不能显山露水而已。
英雄末路,才显出自己得本色。一个罗马三头执政之一马克安东尼,一个前黑手党领袖现任光棍大兵Vorenus就坐在肉林酒海中喝起闷酒来了,背景是一个蒙着眼睛,分不清性别的玉体横陈。那个玉体听到两人说话,知趣的跑掉了。Vorenus面无表情的把超大一杯一饮而尽,突然激起了安东尼最后一点豪气:瞧瞧,这才是我们罗马人喝酒的架势!
可怜,周围是成群的埃及宫女和太监。两个难兄难弟开始就着酒气聊天。每次Vorenus和人推心置腹的作男人式的聊天,都会有好戏在后。第一次他和落难的庞贝聊,把庞贝放到埃及受死去了。第二次和Pullo在酒吧里聊,喝到酩酊大醉,被Pullo扛到肩上爱称为小绵羊。这次和老上司安东尼聊,安东尼说希腊人不信有后世,Vorenus反对,脸上的表情突然变得极认真起来。安东尼懒得再理论下去,两个人红着眼睛盯着对方良久,最后一致同意,Fuck ‘em。。。
原来天下粗人喝醉了都一样啊。
第二天清早,两人以69式睡姿醒来(不能怪我胡思乱想,谁叫这两个演员以前演过这题材呢)。安东尼为女王哭得山石动容。没什么再比穷途末路,胡子拉碴的男人感情爆发更煽情的镜头了。Vorenus悄末声儿的走开,返回时,递上一把货真价实的罗马短剑。
整个剧集中,这时的安东尼是最出彩的时候。很多年前理查德伯顿演的安东尼笨拙的从台阶上翻滚下来,还没有完成自己的自杀大业,很丢面子。与之相比,Purefoy版的安东尼更凄惨些,头发乱的很后现代,脸上的深黑色眼影被眼泪弄得一塌糊涂,略有些滑稽。只有当他听Vorenus说,“在你麾下效力,是我的荣誉”之时,才受宠若惊的一笑。这个当年他断定“will follow the 13th legion up to eagle’s ass”的傻大兵的一句话,竟成了他戎马一生的盖棺定论。
天塌下来的时候,Vorenus是个自杀的好伙伴。此人面部肌肉僵硬,深知可杀不可辱的道理,捅自己人的时候决不会手软。另一个最佳“介错“人选择,请参照该剧另一名主人公,Titus Pullo。不过Vorenus在场,会保证您的自杀场景悲壮惨烈,壮士扼腕。而Pullo么,他送人上路的时候,居然还贪恋人家的桃子(背景音乐:甲壳虫的Ob-La-Di, Ob-La_da, Life goes on)….保证您哭笑不得。
说正经的,安东尼迎上短剑,一刀还没到底。他一边费尽的喘着气,一边抱紧纹丝不动的Vorenus,好让短剑刺得更深些。渐渐的,痛楚的表情消失了。清晨的阳光很友好的照在他的脸上,让这个男人莫名其妙的变得好看起来。背面,Vorenus的鹰鹫表情一成不变的古怪着。不过安东尼差不多断气的时候,前者的目光散了,嘴唇也松弛了,一瞬间好像死得是他自己一样。
像所有的影片中的英雄一样,安东尼安安静静的滑倒下去,占据屏幕的,是如雕刻般的Vorenus的侧脸和他垂下的目光。
这串蒙太奇很有美感,但不知道是否经得起史实考证。从实用角度讲,如果让对方出力,一剑穿胸会顺利的多,总好过抱着人家,疼得死去活来还要再抱紧些…好在Vorenus是个老实人,否则手腕一翻,安东尼死了也要疼得活过来。
后面几个镜头就显示出正常取向的导演和同人女之间的区别了。同人女们一定是把Vorenus给安东尼穿盔甲的场面拉到若干小时,无数面孔手指衣物莲花的特写,幽怨的背景音乐,不把它做成孟姜女一幕不罢休。但Vorenus毕竟是个当兵的,擦掉那可笑的眼影后,那架势跟完成一项任务没什么两样,飞快而利索的把安东尼拉扯到盛装的罗马铠甲中,这具很上相的尸体终于又变成了那个罗马将军了。
有意思的是,当克里奥佩特拉出场,问Vorenus有啥话赶紧说时,Vorenus气得气短,只有一屁股坐在台阶上,那回话的口气完全是一幅“我拿你这女人没辙,算I 服了U“那种腔调。
然后的剧情发展,中间就开始掺杂搞笑的细节。演渥大维的演员其实很不得志,因为他的神气一直不需要什么变化,只要做出喜怒不行于色即可。结果他能发挥的,只有把眼神展望到无穷远处,一幅干干净净的面孔上是拒人千里的空白。在邀请克里奥佩特拉去罗马游街的时候,这种阴狠的神态没有一点帮助。在大帐中,渥大维心虚自己的表演,声称自己当初的表现就是“真诚它本人“。右边的小阴谋家兼军师Maecenas马上附声称赞,左边的老实巴交儿的Agrippa则是一脸愕然,分明是这么肉麻的话你也说的出口的表情。
当Vorenus和Pullo带着小凯撒在埃及出逃的时候,片子的底色突然变得明亮起来。不只是因为白天的戈壁沙漠就是阳光刺眼的,因为导演的刻意用光,连篝火的颜色都比以前明亮。小王子在Vorenus前还算听话,因为Vorenus从来不吃他那一套,有若干个小王子头上的肿包为证。现在两个大兵重新聚首,关于教育方式的笑话马上上演。首先是Vorenus用他千年不变的命令吆喝:我叫你睡你就睡!小王子怒目而视,但无可奈何。然后Pullo出场,以看到兔子似的口吻调笑:就是这小子?小王子追问母亲下落,Pullo脱口而出:死了。一秒钟之内人性复苏,附加一句:死得还算体面。
且不管成了孤儿的小王子作五雷轰顶状,也不管他愤然卷起铺盖准备自行出走,更没看见他刚走了两步,只好可怜兮兮的返回来,在火堆边埋头而泣,两个没心肝的大兵舒舒服服的坐下来,Pullo第一句话就开始抱怨:我以为他(这孩子)个头儿会大些…尽管篝火让这两个人的脸部线条变得柔和亲切起来,他们似乎根本没把那个从天堂跌倒地狱的孩子放在心上。
开始对这孩子日后没有母爱的生涯感到担心….
最后的一点感动发生在打斗之后。Vorenus咬牙切齿的告诉Pullo,他不要死在这个狗屎之地的时候,观众大可先松口气。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就凭他这么没口德,一定会撑到回家再死的。两个铁哥们儿把身家性命托付给对方,也不是第一次了,但只有这次,Vorenus自己是奄奄一息,彻底的无能为力了。
无论剧情如何,我一直感到这片子就一直亮下去了。这种光亮的轻松感甚至延续到重伤的Vorenus回到罗马。房间是如此的明亮,与以前的碉堡似的不见天日的住处截然不同。盖着白被单的他似乎被一层柔光包围着,背对着镜头的Lyde没什么动作,但两滴眼泪很明显的从下颚滴下来。Pullo一如既往的守在他身边,四只手交搭在一起,如同很久之前。如果这是个影片,渲染到这份上,Vorenus铁定是要见Niobe去了。但谁叫这是肥皂剧,编剧万万不能“烧桥“呢?
最后,Pullo和自己的儿子一身亮色,罗马的街道也从来没有这么阳光灿烂,丰富多彩过。迎接罗马市民的是一个平安丰盈的时代。当渥大维把罗马城建成大理石城的时候,我们大可不必担心Vorenus子孙辈的经济收入。他儿子作了个石匠么!
大家都家破人亡的节奏。人物对话时的光线和角度真棒
新闻官很萌。
屋大维很精明,波罗很有爱~
终于习惯HBO历史剧的瞎眼刷三观情节了,兄妹乱伦老少百合NTR砍手砍脚砍头OOXX露点…终于看到外国法制史上学的元老会选举离婚律师公民,罗马法不愧为民法始祖!呆萌Pullo和古板Vorenus这对bromance好有爱了,在开始喜欢凯撒的时候竟然便当了。诡异埃及艳后好想再看多一下【HBO快点拍部埃及的历史剧】
喜欢两个帅哥。。。口水。。。
美式通俗剧加强化戏剧性加戏说历史,牛逼!妈的我们自己的历史剧怎么拍不成这样?
因为此剧,我将HBO的级别,从”喜欢“提升到”崇拜“!
看人家这历史剧拍的,22集把政治、爱情、民俗、斗争、权利、友情一大堆人的事都交代明白了;看中国拍的,百十来集光讲一段狗血爱情戏;再看棒子国,拍好几百集什么也交代不明白...
本以为是沉重无趣的历史剧拍的却如此扣人心弦,曾经只为看激情场面的猥琐想法在这样伟大的剧集面前不由得自惭形秽
也许是先看了冰与火的关系,罗马并不如我期望的那般精彩,正如线条流畅的裸体美人,你光看了还不够,更想她来点新花样,可惜罗马没有给我新花样。编剧力度稍弱,第一季失望的结束。因为这部戏对屋大维的厌恶改观,期待他第二季与安东尼的对戏。男人是在血与屌中成长的,还有永远不要惹怒女人。
同事姐姐的推荐,到底是做国际新闻的哈。尺度够大!
男人的斗争是目的理性行动,女人的斗争是价值理性行动,前者会为了利益而妥协折衷,后者却能把仇恨当作信仰。
爱与恨,欲与性,血与骨...基与腐。
百夫长的老婆搞了个外遇,凯撒就死了,历史的车轮……好方。终于知道曼斯雷德的选角是咋回事儿了,以及newsreader太有腔调。
剧情有点狗血,老按快进,不过比tutor好点。屋大维2号那演员丑啊,娶了个老婆丑的跟吉娃娃似的……布鲁图斯最丑,他娘太十三。凯撒一看就是一bully,是hotch他兄弟吧,囧rz小丑一号和小丑二号真好笑,连老婆都吃醋……
最好的历史剧。从凯撒从高卢班师罗马开始,到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死结束,阴谋色情暴力,占全了。属于把电视剧三国演义换上电影赤壁的美工布景,用会演戏的演员把那些策略演活,再把貂蝉大小乔按照肉蒲团的尺度走一遍。强烈推荐!
屋大维好帅啊好帅啊~安东尼你个浪荡子啊浪荡子啊~布鲁图斯怎么选了这么个演员。。
政治、宗教、国家、权利、议会、战争、爱情、乱伦、同性恋……
话说我很放心把水浒交给HBO去拍
罗马绝对是个神奇的国家,他侵略过的地方的人都不仇恨罗马,相反都要争自己是罗马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