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看的非主流文学,时隔这么多年拍成电视剧了,是我退化了还是拍电视剧门槛更低了?难道这些俗玩意儿不早该被踢出局了吗?竟然拍出来,竟然有人买单,马伊琍竟然也敢接!
我还算是半个马伊琍的粉,她是我比较喜欢的女演员之一了。私下认识以前总拍马伊琍的摄影师,所以更对她有莫名的好感,直到今早看这剧 好想打个问号给她。
整个剧拖沓冗长,废话居多,一集一半在自白,旁白三个主角来回切换,来练普通话来了?插曲平均一集三四次,没事吧?让观众听歌来了吗?
剧情实在太狗血太臭太烂太无语
实在不知道在演什么,剧的核心想表达什么,想传播什么,别说升华了,就连导演都不知道拍了个啥吧?家庭剧也不是,现代爱情半拉半吊子。就单拿南音高三这段叛逆来说,除了自己在学校爱来爱去,就是回家操心她哥和她叔的爱来爱去。有点儿正常人的东西吗?
哪怕这局把一条线拍得深刻都行呀,这样最起码还勉强淡化了导演的无能。
可是呢?围绕“叔娶了侄子的女朋友 侄子开口管自己税过的人叫小婶”展开了一系列无脑连锁反应
其次,上次看马姐还是爱情神话那样的高质量作品。这次突然要挑战垃圾作品逆流而下,跟观众缘过不去,难道是打着与这烂剧共沉沦的响指吗?
扣个大假发 九十度直角齐刘海,说着酸了吧唧的台词,譬如在剧里跟她爸说她妈 :“她最讨厌烂人拉着她一起在泥里发烂”,对8起,我实在是忘了原台词了,总之!原台词比这个还酸。让我一下子想起来小时代里那句“一起发烂发臭”。
不得不说一句,原著不亏是郭敬明公司里培养出来的人才。回头看 那无脑的臭矫情依然在翩翩起舞。这个青春疼痛加家庭疼痛加无病呻吟的劲儿 简直青出于蓝呀。
冲着马伊琍才看的,结果三倍速加快进一口气看了八集,从来没有这么心疼过浪费的时间。
给一颗星 对的起我的手机电量吧。
在我的眼里这是一部集家长里短、狗血抓马、人物反差于一体的一部剧,是真●家庭●伦理,单拎出来一样就已经足够上头了,更何况这剧直接在内容方面buff叠满的同时,又在这些之外加了些温情治愈、拉扯救赎,让心情七上八下的,就很难不上头。 先说说家长里短的部分,郑东霓和她那对儿断不掉的父母。郑东霓对于回家的态度是可回可不回,行动上也是拉着西决陪自己一起,为啥, 因为她知道回到家迎接她的不是什么可口的饭菜,温暖的怀抱,是缺了口的花瓶,头发散乱的母亲,满身酒气的父亲。精致的东霓和整个家都显得格格不入,三叔三婶家倍受祝福的婚姻,成了亲生父母口中的一桩丑闻,母亲冷嘲热讽,父亲咒骂发疯。东霓自然也不示弱,撸起袖子就是干的架势,对着父亲一顿输出,你就是烂泥扶不上墙,我妈就是看不上你,这场面,很难不上头,这真的是原装家庭?
再说说狗血抓马的部分,小叔、西决、陈嫣(唐若琳)不稳定的三角形。浅浅捋一下这三个人的关系,西决和小叔在东霓的形容里是“两颗安静的共生植物“,西决和陈嫣是因为买房分手的前男女朋友,陈嫣曾用名唐若琳,曾经是小叔的学生,上演了一出,《小叔抢了我的女朋友》、《女友把我当成了替身》、《我为前女友的感情操碎了心》的系列狗血故事。就团圆饭上吃水果这一件小事儿,陈嫣芒果过敏刚想婉拒长辈的好意,结果小叔抢在西决之前说了句芒果过敏,那一瞬间,我满脑子都是他(双关)真的好爱! 他跟他说,却道天凉好个秋,转头又跟她相拥,这故事,我真的想都不敢想啊!
至于人物反差,不夸张地说,全员都是“两面派”。卡夫卡曾说,“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这句话我觉得用来形容东霓最合适不过,白天她是热烈奔放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郑东霓,浮夸、爽朗、笑声几乎成为了她的代名词,可或许是白天的笑声太大,在那些深夜,她说 “本来以为忘了,怎么还记得”,她说有些事情一旦开始了就真的开始了,她说人人都羡慕他们浪漫的爱情故事,没人知道他们是多糟糕的父母;还有西决,表面上嫌弃南音怎么还是长不大,内里因为她有了少女情怀维护别人感到不安,上一秒愤怒到不能自已摔了酒瓶,下一秒又能克制住脾气问她你到底爱的是谁,隐忍是刻在西决脑子里的,但不代表他骨子里也是这样的人。
而当我以为不过就是些戏剧冲突之外,剧里那些温情时刻是真的狠狠把我拿捏,三小只小时候睡在一张床上,小西决偷偷给姐姐上药,东霓攥干了滴水的袜子省的弟弟失眠,南音想要帮小叔重振精神,大伯和大妈急急忙忙给西决打钱凑婚房首付,大妈和大伯相爱相杀半辈子,到了病床前反而推心置腹,三叔告诉西决早就把买房子的钱存好了等等,就是这些细碎的温情时刻,让我忍不住想继续看这一家人的命运到底会如何。之前看过村上春树的一句话:无论何人、无论何时、人总要在乌云周围,寻索着浪漫的微光活下去,私心上讲,想把这句话送给这部剧里所有人,希望他们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微光。
1,关于东霓
贾宝玉在《红楼梦》里说,女孩儿未出嫁,是珍珠,金贵的不得了,但是一旦嫁人了,年纪大了,就是死鱼眼珠了。
在2011年,作为宝石珠子的年龄的文艺女青年,我那时候还非常喜欢在豆瓣上tag自己看过了什么书,于是我在某一天tag了“读过”《西决》《东霓》《南音》。那时候,我一边看一边哭,但还狠狠骂西决人太好,可又对他的苏毫无抵抗力。不得不感叹,笛安是天生吃这碗饭的人,情节的张力,倾泻流畅的文字,信手拈来一般,更重要的是,角色拥有让人记忆深刻的人格魅力,让我记忆尤深。
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到了2023年,作为一个已经到了鱼眼珠年龄的我,也看着《龙城》搬上了银幕。这个时候,我作为曾经的书粉,现在的一个很喜欢白宇的观众,事先知道情节的先知,在审判着这部剧了。
首先不得不讨论的就是年龄。这部剧在立项阶段,就有诸多对于年龄的讨论,小说里的东霓,是个肆意张扬的年轻女人,但电视剧里,则是已然不年轻的马伊琍。
不会没有争议。
然而,剧播出了,马东霓,突如其来的适合。
东霓的撒泼,东霓的细腻,东霓的温存,马伊琍成了东霓。
她走过了这么长的路。她作为大青衣的演技和观众缘已经被足以认可。
印象很深刻的是对她的采访:“你会为东霓设计小细节吗?”
她回答,我不会为任何角色设计小细节,我成为她,就是按照她的方式来说话,来走路。
所以当然在剧里,她可以说,我就是东霓。
而她的人生,也和东霓交相辉映,曾经是艺术队的少女,后来莫名其妙走了演戏这条路。为了闯梦走上了另一个城市过了十几年,但是最终会发现,自己还是留着原本城市的印记。结婚离婚,结婚再离婚,沸反盈天的是她的私生活。如果是她人生拍成一部戏,一定如东霓一般戏剧化。
所以她在饰演东霓的时候,写了篇长文,说自己是资深书粉,等了这个角色很久很久。脑海里很早之前就印了东霓这个角色。
我看马伊琍的采访,她说她在北京生活了很多很多年,但到最后,还是会回到自己从小生长过的弄堂身边。
“不远处,从酒店的平台上就能眺望到四川北路桥。马伊琍小时候要去四川北路上夜校,她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来来回回都要经过这座桥。“原来这里是有海鸥的,后来十几年过去,海鸥似乎都消失了。” 马伊琍遗憾地说。不过,就在今年,她又重新听到了苏州河畔的鸥声。上海既属于还未过去的历史,又属于已经到来的未来,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如此。飞过了十几年的岁月,海鸥和马伊琍都回家了。”
——可是,可是,东霓怎么能是鱼眼珠呢,她,她没那么老!也许有人会反驳。
是呀,马伊琍40多了,爱情神话里的李小姐也40多了,也穿着高跟鞋离了婚谈着恋爱呢。
这时候,我的已经几乎荡然无存的书粉心突然开始攻击我。怀念的是东霓吗,认为马伊琍年龄大了吗,其实都不是核心,其实是,怀念自己像宝珠一般的年龄,在被窝里为了东霓西决南音哭得肆无忌惮的自己。
没有人比笛安更意识到这一点了,她也从20几岁的作者,成了30几岁的观众。她的读者,从少年读到了中年。所以她在《龙城》开播的长文里,深情地写道:“我知道,也许你们执着的,并不是写作龙城时期的我,也不是躺在你们书架上封面已然陈旧的那三本小说,你们放不下的,是当年阅读它们的你们自己——我很幸运,曾经在你们年轻而晶莹的岁月里存在过。”
也许东霓是年轻的,但她可以也是老去的,因为这是女人必经的一生。毕竟,每个少女都是宝石珠子。但并没有人会成为鱼眼珠,其实不是的,不是鱼眼珠的。放心吧,人生很多不满意,但是也不是鱼眼珠的,变得更坚硬,更包容,更磨砺,这是岁月的痕迹呀,不是鱼眼珠的。在成熟的时候看自己的过去,不管是东霓,马伊琍,还是笛安,还是我自己,都会说“每个阶段都是我。”
到了马伊琍这个年龄,我想她并不介意在年龄上被指责了。选择了东霓这个角色,她就会扛起东霓的背负,她会用自己的东霓来说服所有人,我,就是东霓。我的曾经像东霓一样拉扯来回,我的现在像东霓一样回到故城。我可以被说成鱼眼珠,但我知道我心里是有宝石珠子的。我们都有。
笛安的描写无疑是很女性化的,所以无论多大年纪的女性,她的描写都有一些温存,而这部剧又是非常细腻的女性导演林妍的作品。谁说女性年纪大了就会成为鱼眼珠呢?女性无论多大,都可以追求自己的爱(陈嫣),无论多大,都可以选择斩断爱情(江薏),无论多大,都可以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但要承担同等的责任(南音),而无论多大,都面对自己的人生(东霓)。
青春的宝珠并不会褪色呢,你说是吧,姐。
叫我。东霓。
2,关于西决
西决,不得不说的当然得是西决。
作为白宇的演技粉儿,他的剧似乎已经成了我这里的保障,因为这哥们一向选剧看自己心情,看自己喜欢不喜欢,所以他的执拗似乎也成了我看剧的标准之一。
然而一开始,我会觉得,那可是西决诶!白宇,直播间里嘻嘻哈哈的白宇,镇魂里胡子拉闸的赵云澜,忽而今夏里那个清高善良的章远,乔家的儿女里那个别扭自卑的大哥乔一成,沉默的真相那个舍命燃灯的江阳,和西决那个温存而细腻,付出又很苏的个性,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对不起,白宇,你的演技又让我再一次,再无数次的打脸了。
剧播出之后,是铺天盖地的“白宇就是郑西决本决吧”“白宇太适配郑西决了吧”
就和每次一样,当白宇演了一个类型的角色之后,大家会认为,他就是这样的角色本人。
在龙城里面,他整个人的肌肉走向说话方式都变了。看他的吃面看剧直播,他整个人有种松驰感和活泼气质,一会微博直播吃大蒜,一会见面会吃大葱,一整个内娱反滤镜达人。但西决不是的,西决总是隐忍,总是温柔,总是内里绷紧但表现出来外表松弛,好像再痛苦的事情,他都能报以微笑和淡然,但其实心里被伤害无数次,千疮百孔。
白宇的声音,乐呵呵的西安爷们,笑起来比谁都爽朗,然而西决的声音则是轻声细语,满含深情,特别举重若轻,好像怕太大声惊动自己心里的野兽一般。
我看了西决,有时候会回去看看白宇,看看白宇有没有难受,有没有痛苦,有没有过得很好,因为演员的共情能力,让我从角色延伸到本人去心疼。
不得不说,白宇又一次的进化了。
西决的哭戏绝对都是高光戏,不管是被陈嫣欺负,被江薏欺负,想妈妈时,面对三叔,他好像无时无刻不在掉眼泪。我们戏称他才是龙城大观园里的黛玉,而且每次情绪的爆发点都非常准确动人,观众们最容易被真情流露所打动。
更重要的是,西决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善良的好人,他没有做过一件对别人不好的事情,而这种善良的人在情感上被摧毁、被侮辱是一般人最难以接受的。
很多人说,这样的人设现在已经不受欢迎了,也许,现在更受欢迎的是所谓“爽剧”的人设,打脸要啪啪啪的响,复仇要快准狠,似乎这样才能彰显剧情的“高能”。但我想,人灵魂的高贵,正式体现在苦难中的坚韧与升华。
西决,是个苦难中坚守的高贵灵魂。
因此笛安会说,他是理想型吧。西决帅但是没有那么多女人缘,成绩好但是工作一般,父母双亡没人买房,对家人他好到无底线甚至婆婆妈妈。他吸引人的点到底在哪里?
之前笛安说过,她少女时代非常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我突然恍然大悟。“我只怕一件事情,我配不上我受过的苦难”。
卡拉马佐夫兄弟里,阿列克塞作为幼子,象征的是人类善良高尚的灵魂,他不断被试炼被考验,受了折磨和痛苦,但他并不会就此沉沦。白痴里,不管是梅诗金公爵还是纳斯塔西亚,都是被侮辱被损害但却漂亮善良纯美的灵魂。苦难面前的坚韧,诚实和善良,难道不是最珍贵的品质吗?而现实中,能做到这一点的男人何其之少!
白宇日常的轻松调皮,在西决这里,变成了付出和包容。白宇不是西决,但西决活了,他爱,他哭,他忍耐,他调解,他似乎是一个家庭的中心,但似乎他又是最需要这个家庭的人。
西决的爱与纠结体现在他每一段恋爱上。西决本质上有恋母情结,所以他每一段恋爱选择的都是姐姐型的女生,同时他和东霓又有点若有若无的感情(可惜在剧里也许是为了过审被删掉不少)。所以即便是年龄比较大的cp,也并不会让人感觉到不合理。
经过了十几年,还是得说,西决是梦女心中的梦中情决,而白宇,演活了西决。
3,关于改编
剧组非常善于通过时间交错的互文构建情感的支撑,不得不说还是有女导演的功劳,整个家庭的连接非常美丽温馨。从央八来看人都拍得非常发亮,爱奇艺的滤镜则会偏电影质感多一些。这也许也有受众的考量。
编剧非常给力,把三个分离的长篇小说顺理成章地编到了一起,同时完全还原了小说中的台词和情节。尽管很多人在脑海里预设的龙城是小时代那样的大撕逼,但是反而在当前家庭伦理剧的暖色调下,和央八观众的适配度变得更高。
我很喜欢一些关于自己少女时代的还原。2005年的诺基亚,超级女声,《他一定很爱你》,都是那个时代的不可或缺。
四处存在的格子元素,也许家庭也是一个个的格子,拼图拼在一起,又可以延伸出完整的家。
4,关于亲情与爱情
爱情会带来纯美,会带来苦痛,会带来算计,会带来仇恨。
生活中如同大伯大妈打了一辈子的夫妇不在少数,少年慕艾而终成怨侣的也不在少数,因算计而结婚,离了婚还要算计的夫妇也不在少数。龙城写了各种各样的爱情,少年夫妻老来伴,相逢何必曾相识。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但我最最喜欢的,还是东西南兄弟姐妹的牵绊,他们的亲密与依赖,是外人很难插足。三叔三婶给他们搭了这样一个遮风避雨的温室,让无论受了多少难过和压力的兄妹们,都能进来相互依靠和打气。
(待继续看继续回来更新)
西决和江奶奶的对话,西决说“其实我还是希望她幸福,无论她做了什么,我都恨不起来,都希望她好。”
我都不知道他说的这个“她”,究竟是他亲妈,还是东霓或陈嫣。
他没法恨他亲妈,因为东霓也是这般女子,或许他也会想,他亲妈是不是也像东霓一样,有个不幸的原生家庭。
他不会恨东霓,因为他亲妈也是这般女子,因为东霓是他相依为命的姐姐,因为他知道东霓为何是这样的东霓。
他不会恨陈嫣,因为他的养母也是为爱可以不顾一切,所以他知道爱情会让人只想着自己。
他会怜爱东霓的孩子,因为那孩子和他的命运很像……
他从出生开始就被抛弃被背叛,养母和陈嫣又再次三次抛弃背叛了他,受了这么多委屈,但他谁也没法恨……
我想想都觉得他好难,太善良的人总是受太多苦……
幸好有江奶奶一直想着他,他去看江奶奶,就是回家了……
当我回忆往事时,那些过往,在我脑海里就是龙城这种色调这种节奏……这部戏真的好贴心,它的烟火气和乔家儿女那种是不同的,乔家是生机勃勃的当下,真正的烟火人间;而龙城整体的讲述都带着回忆色彩,或者说带着文学的滤镜,像是谁纸上的笔记具象成画面,它的整体氛围就带着讲述者的滤镜,比如西决的滤镜、东霓的滤镜、南音的滤镜……它不是像乔家那样将真实的生活还原给你看,而是将西决东霓南音他们眼中的生活展现给你看,你看戏的时候,不仅仅是看发生过的故事,也是在看他们的内心,他们对于生活和情感的解读……
乔家的儿女是现实生活真切的投影,人物鲜活饱满,真实生动,看剧的人会觉得自己是街坊们和几个人倒霉蛋一起长大;
而龙城,是每个人脑海深处的生活,伴随着个人的解读和情绪,可谓景语即情语、故事即心事。
两种风格,一个充满生命力和感染力,一个润物细无声,莫名地就勾动内心的某根弦……
真是太让人惊喜了,我完全是以阅读的感觉在看戏,每一帧都值得细细品味,龙城这种风格和节奏如果能维持到最后,绝对是超品的佳作。
一个46岁的女演员,如何去演一个26岁的疯批美人?
马伊琍的答案是,戴上一款齐刘海大波浪假发,化上妆容,再加上张扬奔放的演绎。
最近,由马伊琍、白宇、刘琳、李婷婷、高鑫、王维维等人主演,根据笛安“龙城三部曲”改编的剧开播了。
其中被吐槽最严重的就是演员不贴脸,特别是马伊琍,书粉完全不买账。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也去看了几集,咱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龙城》
原小说分为《西决》《东霓》《南音》三部作品,属于披着纪实文学的青春疼痛,据说是不少90后的青春。
我的青春岁月里确实没咋看这类文学,不知道在座各位是否对三部曲有所了解。
“龙城三部曲”是笛安的代表作,一开始在《最小说》上连载,而笛安本身也是郭敬明公司旗下的签约作家。
为了照顾没看过原著的小伙伴,我大体上了解了下小说中的内容,先简单聊聊基本设定和一部分剧情。
如果哪里说的不准确,也欢迎理性批评指正。
在小说中,龙城是一个虚构的北方城市,电视剧的拍摄地点为重庆。
这一点,很多人也觉得不妥。
有网友就表示,重庆并不适合作为作为龙城的取景地,原因是重庆并没有北方城市的匮乏与单调。
整个故事,讲述了龙城郑家一家人之间的爱恨情仇。
上一辈中,有四个兄弟。
老大郑岩和妻子王彩霞曾经有过美好的爱情,可自从郑岩得知王彩霞曾经给自己戴过绿帽子,怀疑女儿东霓不是亲生,夫妻俩开始相互伤害,这使东霓成长于破败的原生家庭中。
老二很早因病去世,妻子跟着殉情后,儿子西决成了孤儿,被三叔收养。
寄人篱下的生活,让西决从小谨小慎微,自卑的同时,他非常有责任感,很少考虑自己,显得成熟而懂事。
老三郑彬是四兄弟中最靠谱的,他和妻子经常关心被父母伤害的东霓,对失去父母的西决照顾有加,对女儿南音也是百般宠爱。
老四郑鸿是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年轻时在讲台上神采飞扬,深受学生喜欢。
可惜,因为和女学生唐若琳传出了师生恋,妻子和他离了婚,学校将唐若琳开除,并收回了此前分给郑鸿的房子。
这导致郑鸿多年来一直单身,事业上也毫无建树。
东霓,西决,南音三人中,东霓最大,西决中间,南音最小。
剧集开始于东霓26岁那年。
原本在北京开店的东霓,谎称自己是名校毕业,嫁给了留学德国的博士方靖晖。
西决刚大学毕业工作一年,成为了一名高中物理老师,而南音还是个高中生。
东霓远嫁德国前,特意从北京回三叔家道别,狗血桥段也轮番上演。
东霓和父母的关系不是重点,他们见面只有互相指责和撕逼,我只讲一个情节让大家开开眼就好。
东霓把自己和方靖晖的结婚证甩在父母面前,父亲愤怒中带着指桑骂槐:我最恨踩着男人往上爬的女人。
东霓见状反唇相讥,“你知道我妈最恨什么样的人吗,自己就是一摊烂泥,还要逼着别人跟他一块,烂在泥坑里的人,比如你。”
是不是挺熟,有那么股子“今天我们大家欢聚在这里,一起发烂发臭”的味道?
随之而来的,是父母俩人鸡飞狗跳地魔法对轰。
可见老郑家从上一辈就显示出了疯批基因。
接下来,回归正题,讲讲剧集前几集的核心内容,关于郑西决。
去年西决曾想过留学,后来因为谈了个名叫陈嫣的女朋友,便决定为了爱情放弃留学,留学相关资料在他回龙城之前留在了东霓那。
没想到,东霓竟然帮他申请到了英国的学校,此次回来还把入学通知带了过来。
以前的西决肯定毫不犹豫去英国,可如今为了对陈嫣负责,他毅然选择留在龙城。
东霓却说她回三叔家前就见过陈嫣,并把入学通知给对方看了,这个陈嫣不是省油的灯,必然要耽误西决的前途。
西决却怪东霓管得太宽,急着去找陈嫣解释。
陈嫣果然有些“绿茶”在身上,听西决说东霓明天就走,晚上要同他和南音好好聊聊,陈嫣故意喝了芒果奶茶令自己过敏,使得西决陪她在医院待了一晚上,都没来得及去送东霓。
之所以陈嫣会如此,是因为她身上的确有秘密。
她就是当年同老四郑鸿,也就是西决小叔传出师生恋的女生唐若琳。
刚认识西决时,她并不知道西决和郑鸿的关系,后来知道了,也不知出于什么目的一直都没有向西决坦白。
东霓走后,毫不知情的西决,依然沉浸在幸福中。
他先是带着陈嫣去给郑鸿打扫宿舍,无形中为两人制造了多年后再次相见的机会。
接着没过多久,他又把陈嫣带到了三叔三婶(老三郑彬和妻子郝琳)面前,算是见了家长。
没承想,就在西决向陈嫣提出结婚时,从来都不在乎物质的陈嫣,突然提出一个要求——
结婚得有一套婚房,没钱你问你三叔借,三天内如果没弄到钱,咱俩就分手。
更令西决崩溃的是,三叔三婶得知情况后主动给了他钱,可当他连忙再去找陈嫣之时,人家关机了,也辞职了,完全不见踪影。
咋回事呢?
一方面,再次见到郑鸿后,陈嫣发现自己依然深爱着对方;另一方面,现在唐若琳这个名字突然开始被好多人讨论,她知道再这样下去肯定要瞒不住。
于是,为了逃避,也为了不伤害西决,她便选择悄然离开。
东霓老早就知道陈嫣就是唐若琳,很多人突然开始讨论唐若琳,也是她设计在校园论坛上发帖搞出来的,目的就是把陈嫣逼走。
由于父亲住院,东霓也从国外飞回龙城。
在郑东霓的步步紧逼下,西决不得不接受陈嫣和小叔才是两情相悦,他很伤心没有错,可是你绝对想不到,伤着伤着,他竟然就“圣”了起来。
具体来说,就是想尽办法令陈嫣和小叔这对CP修成正果。
小叔怕伤害到大侄子,没有勇气面对感情想要逃避,西决就追到火车站去劝小叔:幸福就在眼前,你为什么要苦着自己!
三叔三婶反对小叔和陈嫣在一起,他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努力劝说:
家人们,小叔找到幸福是好事,咱们应该祝福他啊!
狗血吧,狗血就对了。
对于一个对“龙城三部曲”没有青春滤镜的人而言,从某种层面看,狗血正是这部剧和原小说的精髓。
这可不是我一个人说的,官方在宣传的时候,曾打出的话题也是“集狗血之大成”。
关于狗血,针对西决、东霓和南音我分别再举一个例子。
在西决这边,都说走出上一段恋情阴影的办法,就是展开一段新恋情,很快一个大姐姐就来到了他面前,给了他从未有过的温暖。
然而,这个大姐姐其实是个有夫之妇。
在小说里,她还经常在房子里“招待朋友”,并且她和西决混在一起,还是东霓把暂时没法回家的西决安排在这个闺蜜家,两人被动朝夕相对才有的结果。
东霓这边,她的老公方靖晖是个渣男,隐瞒了自己在国内开公司很有钱的事实。
同时,他表面上答应了东霓不急着生孩子,实际,则偷偷把东霓的避孕药换成了黄体酮,令东霓怀了孕。
东霓想要打掉孩子被西决拦下,根据小说描述,东霓最后生下来的是个缺陷儿……
在东霓想要堕胎时,还有这样一个情节。
护士以为姐弟俩是夫妻,让他们统一下意见要不要堕胎,东霓表示“他不是孩子的父亲”,而西决为了阻止打胎则直呼“我就是,我不同意”。
如果你磕到了某种骨科,恭喜你答对了。
小说中就是这样设计的,这对堂姐弟的情感非常暧昧不清,东霓总是破坏西决和别人的恋情,后来她还得知西决原来是抱养而来,并非郑家血脉。
南音这边,因为从小被宠溺,她养成任性骄纵的性格。
高中时期,她不顾父母的反对和男同学苏远智早恋,为了和苏远智结婚与家人反目,结果,苏远智的父母反对他们在一起,而苏远智本人由此短暂消失了。
也就是在这期间,南音遇到另外一个男生,并与之发生了关系。
尽管后来苏远智出现,南音选择了和他结婚,可苏远智却因为南音的这段背叛,开始了对南音反复折磨……
总而言之吧,对于这样一部自带狗血标签的剧,剧情层面我觉得没啥好评论的,硬要评不是不能,而是不值。
唯一的问题只在于,在国产剧能允许的尺度内,它能够保留多少狗血,又有哪些狗血被怎么样的进行删改。
所以最后,咱们还是说说争议最大的演员问题吧。
不夸张的讲,饰演年轻一代的所有人,无论是年龄和外形,与原小说都不怎么贴。
马伊琍饰演的东霓,首先就不美艳,其次哪怕用了滤镜磨皮,妆造尽量靠近御姐,也完全不像26岁的潇洒大美女。
我反对年龄歧视,马伊琍演技也可以,但是咱没必要硬撑着饰演不适合的角色。
无神的双眼和严重的法令纹,处处透出的成熟与阅历,确实与角色设定不符。
特别是当她管只比她大两岁的演员刘琳叫三婶之时,那场面的尴尬,真的能让人用脚抠出三室一厅来。
类似的,还有饰演陈嫣的王维维。
小说里的陈嫣二十多岁,有那么点文艺气质,可王维维在剧中的外形和状态,更趋向于中年女性一些,完全不是二十来岁小姑娘的模样。
白宇33岁,饰演的西决大学刚毕业一年,可以看做是23岁左右。
的确有人33岁时还能有满满的少年感,白宇的气质也不错,但就剧中的状态来看,有些镜头,白宇的视觉年龄看起来还是有点大。
还有南音的扮演者李婷婷,她本人27岁。
南音前期是高中生,大概也就是17-18岁的样子,整体状态还可以,不过配合用力过猛的演绎方式,多少是有点让人接受无能。
如此种种,难怪有网友感叹,青春疼痛文学变成了中年家庭伦理剧。
客观来说,剧中演员的演技大体上是不错的,特别是高鑫、刘琳的表现,非常具有说服力,多看几集之后,确实会因为演技而稀释掉一些角色不贴脸的观感。
然而,面对这部剧未来还要不断企图治好我低血压的剧情,我真的快要无福消受。
你是如何看待这部剧的,不妨评论区分享一下。
通过这部剧,我想起了这几年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给中年女演员一个机会。
我觉得,中年女演员应该在荧幕上大放异彩,但那应该是通过扎实多元有深度的剧本,和匹配年龄与外形的角色,而不是去演不符合自身的那些角色。
中年女演员不能演爱情戏吗?
当然能,但是四五十岁去扮演一个20来岁人的情感状态,那多半就不怎么靠谱了。
认同我说的,就点赞、关注支持一下吧。
今天就到这里!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沼泽
跟我以往见过的家庭剧不太一样,三个孩子是一家人又不完全是一家人,彼此之间的关系很难用传统的家庭伦理来定义,就很神奇,很上头
浅看了一下,比我预期的要好,三叔三婶家我一直觉得就是那种传统甚至带着点守旧的家庭氛围,特别像我会爷爷奶奶家的那种感觉,剧里东霓回来时那个家庭氛围完全对,感觉就差一句”过年好“
故事感这个东西确实是需要一定的生活阅历才能表达出来的,尤其在动态的表演下,越来越喜欢这个东霓
就还行吧……
如果翻拍一部优秀小说的方式是把里面的金句都用os的方式讲出来,那还是让它留在文字本身吧
一般,家庭戏咋咋呼呼表演痕迹太重了,东霓挺漂亮,西决性格像个居委会主任,南音台词一塌糊涂,这三姐弟自我介绍听着居然很像小时代。
女主马伊琍只比三婶刘琳小两岁,和小叔高鑫一样大。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大家的评论真的笑死我了,虽然原著也就那样,但是淑芬的命也是命。从背景到选角,你把我杀了我也夸不出来。除了白宇身上那股儿味儿有点沾边,其他的所有所有都和我高中幻想的不一样!恨死了,别人的高中在看振华三部剧,好歹有两部还是还原的很美好的,能有口好饭吃;我的高中在看龙城三部曲,多年以后用马伊琍的刘海把我创死,到底是谁拍板通过的造型,是谁!
对不起,我没办法客观评价。这是我整个青春最喜欢的一部小说,没有之一。从第一集开始,眼泪就在眼眶打转。没有违和,没有突兀,只有我一边看一边和我对象讲解龙城的背景其实是笛安的家乡太原,东霓和西决是相互救赎的关系,东霓的风情万种,西决的绅士,太多了,多的原来已经过去了十几年,谢谢大家来看笛安炙热的青春,也是我们的青春🙏🙏🙏
真看不出来白宇是刚毕业的人。。。。
哎我觉得马伊琍的演技拯救了选角而且动态的这个造型看着也能接受了,有点东霓的感觉了,西决选角绝了,白宇就是西决本人!反而觉得南音选角一般,剧情好还原! 四星观望
马伊琍好像带假发的刘敏涛
不是戴着有刘海儿的假发就不是中年人了,而中年人像小孩子一样打闹,感觉到的没有青春只有尴尬啊
马伊琍抱着刘琳叫三婶让人严重不适,刘琳就比她大两岁而已
看了三集觉得很恐怖,演马伊琍爸爸的演员比她小,演马伊琍养母(三婶)的演员比她大一岁,演马伊琍弟弟的演员比她小了20多岁,演她弟弟女朋友的演员跟她差不多大... 合着怨种是白宇
一股注水剧的画面真的很难看
国产剧里最顶级的配置了,制作上处处透着贵,一星给美术一星给打光,两者配合很好,细节尤其不错,除了有的地方为了美而太多点光源有失真实感。打光老师也厉害,无论是那种阴天特有的白光还是用光源push轮廓都很见创作意识。笛安这个小说本身只有文学皮没有文学骨,笔触语调让人感觉好似深邃,但实际一看发现写得浅。转化成影视会抽干词藻营造的氛围,导演很努力拍tone但也只是对着一些艺术片照猫画虎,很多空镜是美但没啥作用。一开始不知道这种纯文学翻拍咋来的浓重家伦味儿,直到东霓组局摊牌的那场戏。我的妈啊马姐一说台词那个横啊,感觉她要吃人,唉只能说她也很努力,越努力越错误。最后一星给白宇,一些小的处理让西决这个发闷的角色不经意间会亮一下,比如他说拜拜那句的语气。这种真就是靠演员对角色和剧本的理解,然后自己去创作。
真的不想给这部剧打太低分,无论是对自己的青春还是对笛安的热爱....但...龙城真的不是重庆...拍出来的一切换了人间之后犹如无根之萍
我不承认憨厚老土的西决和大姨味浓厚的东霓......
在重庆拍真的不对,重庆不够匮乏,味道过于丰富。北方城市,be like真龙城太原,,伦理方面的疯在哪里,在环境单调,在几乎什么都没有。人没事做只好互相伤害,换着方法探索人,伤人,使得这几十年稍有滋味。 这是原本故事真正的美感所在。因为啥都没有 才会觉得钢铁河流好看。因为日子真的只是在重复昨天,才会觉得非去北京不可,非去美国不可。因为真的见的美丽东西太少,所以故事全部发生在厂花家里。因为真的美食荒漠,所以会记得丸子汤一辈子。东霓父母有一点厂花厂草的影子吗,这使得那种疯狂变得完全不合理。或者我直说了,场景构建,整个塌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