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和物质急速发展的当下,整个人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分裂和孤独。但是,"even during our most isolated moments, we are all connected through the human experience"。我们在芸芸众生间独自solo,生活啊,剪不断,理还乱,我们一直在探寻解决之道。
Leah. 第一集的想象力惊艳到我! "Multiverse" time travel concept. 泪目,能够带来思考的作品是伟大的。Dialogue with her past and future selves, 过去 现在 未来 的自己,三方对话。开头:If you travel to the future, can you escape your past? 女主痛苦。未来版女主活在后悔中,根本没有走出来。结局是女主让过去版的自己亲手消亡这一切。这是不是逃避当下和未来?solution 不是向前看而是橡皮擦?结尾:It's good to be back home again.
如果现在太痛苦,能否直接跳过这个环节去到未来?这是我高中常想的事情。白日梦。即使去了未来,发现仍然面临一大堆麻烦。人的喜怒哀乐仍然存在,对人生的无力感仍然存在。大梦一场,醒来更加珍惜现在。
------------------------------
Tom. 第二集无聊到快劝退我,可能因为我吃晚餐断断续续看的。不过我也希望若我有个什么不测,能有个克隆人代替我陪伴我的家人。失独家庭太惨了,我要有事都怕父母活不下去,虽然人也可以很坚强,但这是生命难以承受之痛啊。闺蜜也说,我觉得我从小到大是他们的向心力。我们尚未成家有小孩,对这人间都这么多牵挂。所以我要尽我所能活得久一点,再久一点。什么事都看得很开,脚踏实地,方能长命百岁。
有克隆人是好事,但你永远无法被完全替代。真是害怕呢,被人忘记才是彻底死亡。不过事业也能交给克隆人?太扯淡了,人类工作都可以由AI完成,年轻人更找不到工作了,这是噩梦吧。
-------------------------------
Peg. 我一直认为 recount a lifetime of events 是人老了的标志。When you become elderly, remember your youth. 在太空舱里回忆孤独的一生,这是未来的安乐死吗?Maybe in the farthest reaches of the universe, I would finally have a spot. I would finally be counted.😭 Helen's performance is so fantastic,声音充满故事(magnificient voice?),所以我即使没有共鸣,也深深被击中。
谈老无所依太难过了。不被需要,还被忽视。这集点题了:孤独却相连。所以Peg在倾诉完后犹豫了,不想死了,我以为太空舱真的会掉头。然而就跟人生的每个抉择一样:Peg, this is a ship of no return. 😭 (PS:原来太空机器人的配音是大表哥Dan Stevens,我当时就是在ins上被他安利来的)。另外,Peg是第二集Tom的女儿,父亲走了买了个机器人替代,母亲与robot同床共枕,这又让我想起了旺达。可我们并没有旺达的偏执啊。我的观点是,人走了,就不应该leave a lasting impact and memory,活着的人必须 经历➕克服 pain&grief,然后 看淡➕move on。
老生常谈,getting old & living out alone 的问题,solution依旧是(1) leaving the past & (2)living in the moment。(1)反正我一般翻记忆心情都会跌倒谷底,想着以前怎么这么精彩,要是当时~~~就好了,对本人而言翻旧账绝对是negative effect。(2)我想象过自己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成为“孤寡老人”,不被社会需要,天天坐冷板凳。所以,工作绝对是让我充实的,而我要尽可能让他变得快乐。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别人都焦虑我不焦虑,don't stand in the way of my epic breakthrough,反正一直在路上,一定没错。路遥知马力。最好的年华我才不辜负自己,感知美好的生活。
-------------------------------
E4 Sasha
Locked inside the STAY (Utopia) for decades because of the pandemic (Covid?) ,parallell to reality这立意不错。The bot try all his best to convince/help her out, 但这妹子就是恐惧➕unwilling to change,待在comfort zone里不肯出来,最后那就关到天荒地老吧(窗户秒从森林变水池,仿佛要被吞没,太恐怖),然后连个说话的pot也消失(因为公司整个部门都关了),妹子再想出去,追悔莫及。
恐怕进乌托邦的第一天就是噩梦吧。今天重复昨天,虚度光阴,没什么怀念/憧憬,就这样活着(这不是等死吗,如此落寞)。人生的过程,该吃的苦 该犯的错 都要经历,谁都不能跳帧。
最后,改变一个固执己见的人实在太难了。尤其是当她refuse to believe in goods,觉得current conditions are forever present。她注定众叛亲离,她必须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别妄想改变别人了,这么有耐心的AI都做不到😹
E5 是fresh off the boat的女主,本来无比期待,可惜感觉整体就是20分钟的咆哮体(E4也如此,为何年轻人的solo故事就一定得情绪炸裂??
E6 Nera
何为lonely?没有亲人,没有另一半。No one to spend time with. No one thinks she belongs to the world. I don’t want to be alone. 于是孩子成了突破口,她选择了fertility treatment。
生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孤独?这样真能一劳永逸吗?故事一开始就给了我们答案,违反常理会遭反噬——儿子疾速成长殒灭。女主得以最快的速度爱上儿子,她还要陪伴他走完短暂的一生。(是不是不如不生?)
最后结局戛然而止,甚至莫名其妙,自家崽就是perfect。
孤独终老 老无所依的solution在E3里谈过了,反正一定不是生个娃玩玩,想想那失独老人得有多痛。活着,呼吸的每一口空气,吃的每一口食物,都是为了要么开心要么实现个人价值。顺其自然。
英语里,独处(solitude)不是寂寞(loneliness),寂寞不是落寞(upset)。而我有healthy solitude,非常笃定行我所行,这种强大的内心让我有信心随时进入人生的下一阶段。
E7 Stuart
收官之作。本着对前面几集的失望强撑着打开了最后一集。确实不错,大表哥和Morgan强强联合。Otto provides Stuart a means to regain his memory: memory implants that Otto procured on the black market.
其实bear那么多人的memory不累吗?信息爆炸会反噬的。在我看来,最后只留下儿子的拥抱是最好的结果。意境烘托的超级静美,沙滩,阳光,海浪,长凳,透亮的蓝眼睛,还有大表哥帅的掉渣的颜。
我最喜欢E3Peg, 其次是E1Leah,最后是E7Stuart。相比于一点就着的咆哮体,娓娓道来的Solo故事更丰满.
《黑水公园》推荐的一部剧,跟国版的《听见她说》有些类似,不知道是谁借鉴谁。形式感很强,但是也避免不了的会有场景调度单一产生了视觉疲劳问题。
1,讲的一个女人明知道5年后妈妈的病没有解药,自己会因逃避照顾母亲而产生自责后悔,还是义无反顾的去到未来。对于人更自私还是无私这件事,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前者。
2,一个黑人拜托克隆人代替他睡她的妻子,玩他的孩子。
3,老太太这一期是最喜欢的一期,我觉得截至目前,我学到的就是简洁的人物,人物只有一个心魔,印痕,或者动机,所有的事件和情节都是围绕着一个小点而设置,老太太是由于原生家庭的不幸给自己的性格带来严重影响,她不喜欢麻烦别人,这使得她的每一个决定都令人费解,但又合乎情理。比如爱情,外人都能看出来是她和男人是相爱的,但就是自卑使得她将爱人推远。比如老去,面对死亡,她都还害怕麻烦地球,索性去到遥远的太空。她怕麻烦怕到什么程度呢,连Siri都怕麻烦,最后居然被siri的一句夸赞治愈。
4,居家隔离20年的黑人胖女人,探讨了外界的威胁更大还是内心的恐惧更大的主题,有些惊悚的镜头设计的很狗血。
5,一个植入了别人记忆的女人,始终处于悔恨之中。由于她为了追寻自己的爱产生的失控,导致她无意中自己的孩子流产,以及自己唯一的朋友——邻居家的小孩死掉。
6,探讨了偏见和恐惧的力量更大,还是母爱的力量更大的主题,最后是母爱的力量战胜了。一个30分钟的短片,只需让主人公的态度发生改变即可。和老太太那期一样,主人公很孤独,在把自己的故事讲出来之后,她意识到她很她恐惧的事物达成了共鸣。医生的电话和911,都在推动情节发生了不同的作用。开始打电话是求助,但信号不好,后面医生给她建议是让事态变得复杂,后面911的人赶到,实际是为了验证主人公心态发生变化。
7,是典型的一场对话囊括很多真相,通过真相的揭露进程,以及两个主人公关系的猜测,完成无限反转的过程,以及张力的释放,有点适合启发我做的短片《相亲》,逻辑的铺排很缜密,细节也铺垫的很恰当。
一开始观众以为是儿子探望老年痴呆的父亲,想通过科技的方法给他恢复记忆。然后紧接着老头回忆了一切,就是回忆不起男主,才引出男主的身份,国家卫生署,观众以为这是利用老头做实验,或者就如老头所说,是来偷他养老金的。再然后老头回忆到关键信息,男主的追问引出老头不是痴呆症,而是记忆成瘾导致记忆损伤,原来老头才是盗取记忆的坏蛋,男主只是为了取回对母亲的记忆才来的。男主以告发勒令老头讲述母亲的记忆,只为了拖延记忆下载的时间。男主幸福的听着讲述,听完之后,他质问老头为啥偷走记忆,老头才讲述偷记忆的真正动因。企图用别人幸福的家庭回忆掩盖对自己儿子的罪恶感。记忆讲完了,也下载完了,男主要将老头偷取的上千条记忆离开,老头央求他留下一段记忆,但无论如何也选取不到,看着老头迷茫的眼神,男主心软了,他将自己的记忆送给了他,因为他正是饱含着缺失记忆的苦恼,他能理解老头此时此刻的心情。
看到滚筒洗衣机,就想起了工藤新一,和他的名言:真相只有一个!那第一集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起初,我认为真相是只有过去的Leah活了下来,改变了命运,在有关第一集的话题中,我说:
结尾处让妈妈唱遇到龙卷风时唱的歌,暗示着现在的Leah即将离开。未来的屏幕消失了,不是她自己关的,因为未来Leah一直试图消除静音,所以未来Leah也消失了。只有过去Leah是自己主动离开的,也只有她真正掌握着三个Leah的命运。
然而,在吃饭时我又深入思考了一下,发现有几个地方说不通。
首先,片头的画外音是,当你通过时间旅行来到未来,是否就可以逃离过去:
If you travel to the future, can you escape your past
片中未来的Leah一直在逼问现在的Leah,她时间旅行的真正目的。通过未来Leah之口,我们得知她并没有逃离过去,而是一直被过去纠缠。
反之,如果过去的Leah成功穿越到未来,找到了解药,就说明时间旅行可以挣脱过去的束缚,与未来Leah的遭遇不符。片头的问题一下子有个两种解答,并且自相矛盾。
此外,结尾处黑板上的公式都消失了。如果过去的Leah成功穿越到了未来,那墙上的公式应该保留才对,因为过去的Leah同样在研究时间旅行,没有理由擦掉这些公式。
片子自始至终都出现了洗衣机,开始我以为是暗示Leah激烈的内心挣扎。不过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其实洗衣服才是Leah真正来地下室做的事。换句话说,Leah根本没有研究时间旅行。
表面上,时间旅行是真实的,洗衣机是Leah内心挣扎的隐喻。实际上,洗衣机才是真实的,时间旅行才是那个隐喻。
某晚,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而感到疲惫不堪的Leah照例来到地下室洗衣服。这时候她被生活压的崩溃,瘫倒在沙发上睡着了。她做了一个梦,那个梦有关她对于逃离现实的渴望,在梦里她研制了时间机器,想要去未来寻找解脱。
关于梦的解读,并非空穴来风。现在Leah心心念念的电影是《女孩梦三十 13 Going on 30》,在跟未来Leah对话时,她说:
Can you just let me have my strong feelings about "13 Going on 30"?
《女孩梦三十》讲的是吉娜的白日梦,吉娜如愿以偿来到未来,却发现仍然面临一大堆的麻烦。当吉娜梦醒之时,也更加珍惜现在。
然而Leah内心深处明白,她是不可能摆脱过去的,要么选择逃避,要么勇敢面对。在梦里,经过一番挣扎,她选择了直面命运,也原谅了自己想要摆脱现状的念头,与自己和解。她还梦到了小时候,妈妈保护她躲避龙卷风,妈妈哼的歌曲又给了她重新站起来的力量,Leah开心的笑了。
这时,洗衣机的提示音响了,衣服洗好了。Leah起身,收拾好衣服离开了地下室。
所以真相其实是,一切都是Leah做的一场梦,这样才更符合片头的问题,因为根本没办法彻底抛却过去,所以必须去面对。也符合结尾的歌词,逃避现实是徒劳,回家真好。
第四集片头曲响起,一句灵魂发问直击人心。
本集开局十分令人舒适,令我只想感叹这个屋子也太完美了吧,此集必定不同凡响!要啥有啥,一个沙发一杯酒,让我出去我不走。
故事发生在未来,在全球疫情和人工智能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住进大公司堡垒里的幸存者Sasha这一住就是20年。乍一看好像某多多为广大市民谋福利,看到后来才发现原来这就是一个事儿逼培养皿。
一开始以为玻璃墙中间的黑条是安装后的痕迹,没想到是电子幻象的封条。
片头智能管家就已经提示主人公不断暗示她走出房间,回到真实世界。可女主被自己所见的各种阴谋论侵占了大脑,这也是继续待在这里的最有力的理由,花花世界太危险,舒适区这么舒适我为什么要走?
现实中不少的媒体为吸眼球搏关注,引导舆论走向,避开事实,时间一到,新闻变趣闻。
看到这儿我都怀疑这个机器人是不是真的不怀好意,看看咱女主啥性格,还非得这么刺激人家。
其实我在想女主很明白,就算出去了最坏的结果也不会坏到哪,可这个智能屋已经把自己培养成只会solo在家的宅姐,再加上智能管家的反常迷惑行为,主人公打算叛逆到底。
因为种种原因,机器人只能暗示,并不能将实情道明,因为要确定女主是有意愿回到现实生活的,并不会对社会造成威胁。她不知道原来机器人没有撒谎。她不知道所有人都已经离开了智能屋。她不知道自己的叛逆扼杀了自己半生的命运。又或许她知道,而离开,对女主来说是太陌生了,她知道离开是一种选择,但这种选择过于不确定,即便房门的背后是美好的未来,她也宁愿。
片尾曲响起,芸芸众生有多少人没有足够的勇气迈出自己的第一步,不是因为迈出去会天塌地陷,只是改变这一个词对我们来说极不确定,而往往,只有在那个不确定里,才有我们想要的未来。
亚马逊出的科幻剧《Solos》简直比《爱死机》好看一百倍!
《Solos》虽然中文网上被翻译成《芸芸众生》,但是实际上还有一个隐藏含义:solos就是独角戏,这部剧集每一集都是一个大明星的独角戏(没有其他任何人的戏份)。
我是时间旅行的重度粉丝,所以,来,看安妮海瑟薇的第一集。
第一集叫《Leah》,讲的是一个女科学家Leah的故事。
首先搞清楚的是,这个主角Leah,是2024年的Leah。
刚开场的时候,点名了故事的基线:Leah是个研究时间旅行的科学家,一直在地下室捣鼓和未来通话的事业。不过从一个妹妹打来的电话中还得知,Leah和妈妈关系很好,但是她妈妈的了重症,需要人照顾。
Leah无意间通过一个理论,捣鼓出来了成果,连线上了另一个时间线的Leah 2。
Leah以为Leah 2来自于未来,结果没想到,Leah 2说她自己来自于五年前,过去的2019年。
Leah找Leah 2要一个坐标轴,这样她就可以开启真正的时间旅行。
Leah 2给了Leah坐标轴,Leah用坐标轴在电脑上计算,结果连上了另外一个Leah 3,她一看Leah 3穿的衣服,原来是是五年前的自己,才发现她被Leah 2耍了。(Leah 2给的坐标轴只能回到五年前)
所以:Leah 2是真正的来自于5年之后(2029年自己),Leah 3是五年前的自己(2019年)。
👧
故事到这里冲突大爆发,非常精彩。
Leah一直找Leah 2要可以进行时间旅行的坐标轴。Leah 2不给她,并且问她为什么要进行时间旅行。
最后Leah不得不说出答案:她想到未来五年,是因为她妈妈得了渐冻症,她去未来找治疗方法。
但是Leah 2立即揭穿了她:“你怎么知道五年之后就有治疗方法?告诉我实话!”
Leah忍痛说出:因为她要照顾她爱的妈妈,所以她的生活都被毁了,她想逃脱这一切,医生说她妈妈只能活5年,所以她想去她妈妈已经去世了的未来。
注意,这一切,所有的Leah 3(2019年那个Leah)都听着。那个时候她妈妈还没有得渐冻症,所以她很震惊。
最后Leah 2告诉主角Leah,其实她捣鼓时间旅行没有成功,是未来的自己Leah 2主动联系上Leah的。她主动回来告诉她自己,是她有多后悔,致力于研究逃脱这个时间线的方法,没有陪伴她妈妈,一直耿耿于怀。Leah 2的主要目的就是告诉Leah,让她不要踏上这条道路,让她多陪妈妈。
结局反转的很精彩。
主角Leah通过对话得到了一个扭转时间的办法。她告诉了Leah 3(2019年,妈妈还没有得渐冻症)一个坐标轴,让她去更改这个坐标轴,于是在那个情况下,妈妈就不会得渐冻症了。
但是在这个时间线下(妈妈没有得渐冻症),Leah 和 Leah 2就会消失。
Leah 2很生气,她不想消失。
Leah为了妈妈,果断让Leah 3去操作。
最后,Leah在和妈妈打电话的一首歌曲中,消失了。
你搞懂了没有?
虽然是科幻剧,但是体现了人类情感脆弱的一面。
当人类有强大的科技的时候,人类的喜怒哀乐仍然存在,人生的无力感仍然是存在的。
另外就是,这部剧实在精巧,有很多台词有隐藏信息。比如,Leah 3 (年轻的2019年的)一看到未来的两个自己,就问:为什么Leah(2024)看起来比Leah 2(2029)还要老?
后面Leah 2(2029)还搞笑地说自己用了Karl Lagerfeld的一种化妆品,所以很年轻……
虽然是个搞笑台词,但是从后面的对话得知,实际上,Leah 2(2029)没有照顾妈妈,而Leah(2024)因为开始照顾有渐冻症的妈妈,心力交瘁,逻辑上是说得过去的。
还有,Leah (2024)看到过去的自己Leah 3 (2019),看到她穿着自己过去的睡衣,立即明白这个是过去的自己,所以根本不解释,直接发火了。
但是这里我不理解的是,如果是这样,那么现在的Leah(2024)应该有2019年的时候,被未来自己连线过的记忆啊?我的猜想是,有可能是多维宇宙,时间线在这里分开了,所以等于2019年被连线时候的自己,实际上已经是另外一个宇宙,另外一个故事走向了。
但是这就说不通了,如果过去的行为不影响现在的世界的话,那么Leah (2024)告知Leah 2坐标去拯救妈妈的时候,那就是另外一重宇宙的故事,根本不会影响到这个宇宙。所以,Leah(2024)和 Leah 2(2029)全部消亡。——有没有大神解释下?
一部纯粹飚演技的独白剧,一共七集,几乎每一集都只有一个演员独自演出(除了最后一集有两个人),非常考验演技,所以演员也是重量级的,里面还有安妮海瑟薇和摩根弗里曼(一个开门红一个压轴)。 我一直都很喜欢这种小场景的题材,这部剧整体感觉和《人类》非常类似,但是《人类》是纪录片,而且里面都是普通人自我讲述,所以未免单调和严肃了点,毕竟一般人面对镜头是放不开的。 但是这部剧是科幻题材,看这部剧,就好像一个漆黑的深夜,你在野外的空地上点起一堆篝火,一个旅人从黑暗深处走到篝火旁坐下,放下背包,拿起一杯咖啡,开始述说自己的故事,然后你看着他大笑,哭泣,咆哮,然后逐渐平静下来,喝光最后一滴咖啡,和你说了一声再见,重新背上背包出发。 接着下一个旅人出现了。 故事都是假的,但是。。。真的是很棒的故事啊。
第三集哭傻
Peg, this is a ship of no return. 就像人生一样。
故事有点俗套了,可能只是个看演技的剧?有些泪点完全get不到,三星半
剧本、演技真好。第一集安妮·海瑟薇主演,就把我看哭了。想到我今天这把岁数还不能穿越回去,8岁或者18岁的我一定很失望。在不同的年纪,我想象过与未来的自己相遇。无非是世俗层面的原因,希望未来那个更加智慧的自己指点迷津,如今我还是很多困惑,也没有遇到从未来穿越回来的自己,顿时觉得未来的科技也不过如此,有一点小失望。话又说回来,每个当下的自己都固执至极,就像剧中人,根本不会理会未来自己的意见,一意孤行地只想解决眼前的烦恼。环环相扣的人生,没有未来的自己拨动其中任何一环,这样的想象无非是一点浪漫的逸事,人的成长跳不过任何一环。
Memory and farewell...故事中故事, 7个人7段人生自白,7个名字: Leah, Tom, Peg, Sasha, Jenny, Nera, Stuart... ps. 亚裔Jenny 这集好俗,毫无必要的就談vagania,pussy,各种乱侃,歇斯底里,整个一精神错乱。
居家隔离期间,每个演员上交的一份长度必须30分钟、内容不限的家庭作业。个人秀最佳的是那个酒驾撞死隔壁男童的女贱人。
可以说是拍砸了,但问题不在于题材的俗套和重复,而是这些道理不能通过这样浅显的方式讲述和表达,不是独角戏不合适,而是剧本太糟糕。卡司浪费了。
作为同时期科幻剧,撇开高超的演技、巧妙的运镜、剧集间若有若无的关联,和爱死机2相比,Solos则将科幻作为外衣,而巧妙的将人文关怀显露出来。缺点也相当明显,和爱死机1相比缺少幻想和更为深刻的内涵。
养老-穿越时空;死亡-克隆人;重生-单程太空旅行;隔离-人工智能管理;被爱-意识调取;生育-人工胚胎;埃兹海默-记忆。
第一集尝试了四五次才看完,因为实在是让人提不起兴趣,安妮·海瑟薇的这种表演让我想起她在《Modern Love》中那集演的双相情感障碍者——那一集也是我在ML里最不喜欢的一集(她的表演禀赋在《一天》里已经用尽了罢)。本剧全程两倍速度看完(如果有三倍速可选就更好了),除非另请编剧,否则不要有第二季了罢。同样是对着镜头的伪纪录片模式,《Modern Family》就让人觉得亲切,但是本剧里的几集只让我觉得他们太为刻意。第二集里,既然能够创造一个一模一样的AI去代替病人完成未尽的愿望,那保留或者复制人脑到新机体这种技术应该有了罢,为何弄得如此生离死别。第五集,亚裔的角色永远这么尴尬与刻板印象。剧中白人永远是开拓、拯救、正义的,非白人演员的角色,则是失败、忏悔和退缩的。最刻意是打着未来科技、人文关怀的假旗号跟“居家隔离”挂钩。
第一集,安妮海瑟薇,一个人的电影,一个人Solos三个角色,妈妈的爱,生活的压力,是承受、跳过、终结、还是牺牲,只有洗衣机一次的时间来抉择,洗衣也是洗的自己的心灵~ 穿越,审视,对话,从过去的自己中成长~
喜欢3、5、7、1,排名分先后,但是认为5更适合进《她说》
多年观影观剧的嗅觉,不仅仅让我闻到狂碾爱死机2的味道,更让我顿时左脑齐泽克右脑拉康般又陷入了那种思考:科技和物质极速发展的当下,整个人类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和分裂,作为分子的我们更是茕茕孑立地隔着屏幕佯装享受他人的狂欢……有点类似疫情初始期间,骑着自行车肆意妄为地驰骋在本来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大街小巷,偶遇一两个和我一样奔向超市的路人相视一笑……看起来,我们和世界共振,实际上,我们仍在芸芸众生间独自solo,等待和寻求一个,哪怕只是一个可以从日暮到初晨齐唱共舞的人。
只看了第一集,哭了一个晚上。之所以给出五星,不是因为剧本身拍得多么好,而是因为I was the Leah。My mom died of ALS 14 years ago.曾经的我也是每天生活在无尽的痛苦里,也多么希望能够找到治愈ALS的方法。I miss you,mom.
只看了Anne Hathaway和Morgan Freeman & Dan Stevens那两集,科幻外衣的内核还是家庭。不过我不是很喜欢看独角戏,会很容易出戏,因为常常会感到演员的演技体现盖过了故事本身,有时候会觉得像是在看audition的self tape。不喜欢听一个人讲故事,而是喜欢看很多人演出来。
非常狠……
3.5 海伦米伦最佳
人性的光辉
科学可以搞定一切,但唯独解决不了人类的情感扭绊。当今的科技世界正在破坏人际关系。当孤独反省回来的时候,能解决问题的只有人类自己。独角戏设计很棒。
什麽是妳生命中不可測量的東西?是什麽讓妳成為妳?到生命快要結束,妳會如何講起自己的一生?病痛也好,災難也罷,時光飛逝向前,消失的不會再回來,傷害不可逆轉。如果人類不是如此渺小,如此無能為力,誰也不想在時過境遷或者無可奈何之時,長嘆一聲:“都沒關系的,都會過去的。”但最終,一切終將化為一聲輕笑,一聲啜泣,一聲嘆息。這一生註定留有遺憾,酸甜苦辣也是另一種圓滿。《蕓蕓眾生》有非常鮮明是由人物驅動的。作為觀眾,需要和講述故事的劇中人產生情感聯系,理解他們所處的境地,或者想起自己的曾經,然後才能感同身受。所以它並不適合浮躁的觀劇者,盡管披著科幻的標簽,也並不適合追求快節奏、華麗視覺效果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