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致命ID

HD

主演:约翰·库萨克,雷·利奥塔,阿曼达·皮特,阿尔弗雷德·莫里纳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3

 剧照

致命ID 剧照 NO.1致命ID 剧照 NO.2致命ID 剧照 NO.3致命ID 剧照 NO.4致命ID 剧照 NO.5致命ID 剧照 NO.6致命ID 剧照 NO.13致命ID 剧照 NO.14致命ID 剧照 NO.15致命ID 剧照 NO.16致命ID 剧照 NO.17致命ID 剧照 NO.18致命ID 剧照 NO.19致命ID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致命ID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个典型而又引人入胜的悬疑故事:一个汽车旅馆里,住进了10个人,他们中间有司机、妓女、过气女星、夫妇、警探和他的犯人,还有神秘的旅馆经理。这天风雨大作,通讯中断,10人被困在了旅馆里,惊悚的故事开始了。 他们一个接一个的死去,并且按照顺序留下牌号。10个人存活下来的渐渐变少,他们开始恐慌,互相猜忌,却无意间发现了彼此间的联系。但是,大家怀疑的嫌疑人却纷纷死去,谜团笼罩在旅馆狭小的空间里,这样的凶杀案件却有着人们猜不到的真相……©豆瓣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嬉笑怒骂霹雳霸王花毛驴县令之草鞋公主我分享了老公前世今生2017逆转王牌时光音乐会·老友记你是我的春天隐秘而伟大2013孤独的美食家除夕SP:京都・名古屋出差篇非常搭档霍利·霍比第一季真相大白(国语版)漂浪青春侠盗石川爱的盛宴2007向阳素描×三颗星尘封迷情死神来了正义联盟:扎克·施耐德版2024年“四海同春”全球华侨华人春节大联欢天意七三一友爱圣诞听见歌 再唱

 长篇影评

 1 ) 一部被严重高估的电影(05年左右初看)

       这是一部严重被高估的电影,并不是说这片不好,反而可看性不弱,但先进的也只是概念(也只是当时),以电影的角度剖析,可以分成两大块,一部分提供惊悚悬疑(这部分容易欺骗不注意细节的观众),是脑中影,一部分提供现实世界的真相和分析进程,但问题就在于概念之外的部分不够精到,大环节间衔接松散,部分演员发挥不佳,调度上也没有什么出彩之处,单就杀人部分来说,镜头和布局也并不比二流凶杀电影高明,气氛的烘托几乎都不足以令人投入,让观众既不害怕也不后怕(就算不是真的你也得拍的敬业点吧)。

     有装逼之人认为不喜欢此片的要么智商低看不懂要么是推理电影迷被耍了不爽泄愤,我觉得蛮好笑,如此浅显的心理设局有多少需要动脑子的地方?推理迷注重逻辑不假,但是他们看到最后必然能看明白杀人设局都是无需逻辑的,甚至有人中盘就看到了结局,也注定不会被“耍”。所有内容都围绕一个死胖子的人格械斗以及此事如何影响了他的命运,到头来能确定的只有专家不靠谱五个字。无隐事无真情无禅意无哲思,有的只是浅显的暗喻和略有意味的开放结局,立意如此之低,难称经典。这片子如果能在世界影坛被奉为上品被传承下去,我就一口吃了显示器。
  
     再谈谈豆瓣评分,在大概念上,吊胃口的能力和反转印象方面的确是有过人之处,但比起saw1,记忆拼图,无论从叙事手法的独特性和结尾的震撼力都差一个等级,概念和新奇上又不够心慌方、移魂都市这么极致,角色张力达不到一级恐惧的高度,影像风格和给人的深刻印象上更是无法与林奇电影相提并论。充其量和万能钥匙1(这个片也比以前涨了)与芬奇的Game是一个档次,何德何能盖过西北偏北,闪灵,妖夜荒踪,与saw,非常嫌犯齐平?

  这片我05,06年那阵看的,一部电影不能因为是悬疑类型就抬高他,大家都可以比比其它类型8.4分的片子是什么水准,别说8.4了,7.4都有点过誉了。(分偏高的还有布鲁克斯先生) 感觉豆瓣有个很大的问题,光写个惊悚就低,一打上悬疑惊悚,就高,如果再打上个恐怖,那完了,好片也低分。大部分恐怖惊悚类7分的片子从总体水平上能盖过悬疑惊悚类7.5的片子。如果前面再加个科幻,擦,等死吧。看看小岛惊魂,深空失忆,第六感,怪形,REC,再看看惊悚类电影豆瓣最高分,竟然是前一阵炒作的调音师的短片。感情全世界拍惊悚片的都死光了?再看看悬疑,盗梦空间9.2啊,什么概念啊这是,我晓得诺兰是个天才,但此片作为电影只能说是(不算新鲜)超强的概念和电影奇观,没有深入的情感没有人类的本源甚至没有思考,何德何能这么高?何德何能与肖申克,FC,leon这些面面俱到的电影相提并论?
  至于这个致命ID不知道是约翰库萨克的明星效应还是有人想要暴炒,亦或是近几年好的悬疑电影太tm少了?嫌少再多翻翻啊。
 
  香港银映铁三角的《神探》比这片子只强不弱。才8.2

 2 ) 致命id

致命ID获得高分,不是因为多重人格的原因,致命ID里是时时刻刻都在有关于精神分裂的暗示,重要的细节,懒得举例了,毕竟你已经有了你自己的判断。反正出发点也不是为了说服你,只是想为这部电影正名。一切人格的产生,都是与那个患者之前的现实生活有关系的,每一个人格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影子,加上最后的反转,致命ID当之无愧是一部优秀的电影。

悬疑电影是需要认真看的,需要把里面的线索一点点收集起来,然后接近真相,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不是只为看着爽。你没有看懂,你觉得电影不好看,你坚持你的想法就好,也没人逼着你喜欢。

借鉴,不妥私信删。

 3 ) 看的第一部人格分裂电影,非常满意!

这部电影对于我这种脸盲症来说真的非常不友好啊,一下子出现了太多的人物,医生,胖子,加上是十个人格,第一遍前半部分看的似懂非懂,我废了很大的精力去认人,脸盲症加上车祸事故穿插似的叙事方式,以及人格分裂这一条暗线的埋伏,我一开始真的看的一脸懵逼,这种看不懂的感觉真的让人感觉非常不爽,但这个过程越是云里雾里,在知道真相的时候就越是震惊,这种拨开云雾见日月的感觉还是很爽的,而且这部电影有好几个反转,这种连续的反转真的是意料之外的惊喜了,非常赞!

 4 ) 致命ID完全解析

麦肯芮佛的母亲是一个妓女,在他小时候常常虐待他,并且她在工作的时候就会把麦肯遗留在汽车旅馆里。如此的环境导致麦肯的内心遭受重大打击,产生了多重人格分裂症,分裂出了11个人格,分别是:
1.提姆西:一个看起来有点自闭的小男孩,很少说话,也不喜欢玩闹,很受父母的疼爱。
2.乔治约克:提姆西的父亲,为人木讷不善言谈,从事低收入的工作,很爱他的妻子。
3.艾莉丝约克:乔治约克的妻子,很疼爱提姆西。
4.卡罗林苏珊:一个过气的女明星,脾气暴躁,对生活的档次要求非常高,不能忍受稍次的生活条件。
5吉妮:路易西安纳的女友,较为胆小且迷信鬼神。
6.路易西安纳:吉妮的男友,非常年轻且不太成熟,脾气糟糕。
7.赖瑞华盛顿:一个赌徒,阴差阳错成了汽车旅馆的老板。对金钱很贪婪,特别鄙视妓女,不乐意协助别人。
8.罗德:一名杀人犯,伪装成警察。控制欲很强。
9.缅因:一名罪犯,与罗德一同被押运。目光凶狠。
10.巴黎内华达:一名妓女,性格开朗善于言谈。
11.艾德达科塔:一名司机,曾经做过警察,饱受短暂性失忆的困扰。乐于助人不怕麻烦,敢于承担责任,不惧危险。
麦肯在四年前杀死了一幢大楼上的6名住户,经过法院审理,判定麦肯杀人罪成立,而辩护律师的辩护意见(麦肯有精神方面的问题)遭到驳回,麦肯即将被处以死刑。但是在整理麦肯的东西时发现的一本日记让这个案件有了转折,麦肯确实为多重人格分裂症患者。医生想要通过药物治疗,使麦肯的这些人格被迫交集在一起,然后让艾德这个人格找出其中的凶手并杀死他。最后麦肯看似只剩下了一个巴黎的人格,所以法官批准了延缓麦肯案死刑判决,并将他送入精神疗养院。但是其实麦肯最邪恶的人格——提姆西,并没有死,他在最后杀死了巴黎并成为了麦肯唯一的人格。
这部影片有很多细节的描写,如果仔细看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信息,下面是我对这部影片中出现的几个问题的解答
1.罗德和缅因为什么会来汽车旅馆?
影片中的一个镜头给了汽车的仪表盘,我们可以看到仪表盘的油量指针已经接近低了,所以答案是,他们的汽车没油了。当然从影片接近末位处我们也可以发现,当时罗德向巴黎要卡车钥匙,目的无非是想离开这里,但是他不是有警车吗,为什么还需要卡车呢,那是因为那辆警车没油了。
2.哪些细节暗示了罗德有可能不是一个真正的警察?
罗德下车向旅馆老板展示其警察证件时,并没有完全打开证件,只是快速地晃了一下,一个真正的警察至少会完全展开一到两秒;罗德押解缅因回房时,缅因说的话耐人寻味(我穿着囚衣),他为什么要强调自己身穿囚衣这一点呢,暗示本来罗德应该与他一样穿着囚衣;罗德脱下西装后,毛衣上有一片血迹而且有刺穿的洞。这点是最明显的,通过血液的颜色可以判断沾上去并不久,这暗示着衣服并不是罗德的,因为他本人没有受伤的迹象。
3.吉妮和路易为什么一直向前开,直到艾德向他们招手让他们停下?
艾德请求路易他们将他送到马路的另一边,吉妮说那一边水更深,这就表示他们是从对面过来的。既然是从对面来的,现在又要回去呢?我想是因为前面的路也不通,所以他们只好折回来,没想到原本过来的马路上也出现了一个巨沟,这样他们只好也住在汽车旅馆了。
4.小男孩为什么会有汽车旅馆的钥匙,为什么要在杀人现场放置一把钥匙?
因为汽车旅馆本身是一个虚构的场景,是根据小男孩童年的遭遇化成的,那些带有号码的钥匙象征着母亲与不同客人在汽车旅馆的交易,这正是他内心痛苦的源泉。小男孩拥有这些钥匙不足为怪,他本来就有。
5.缅因口中的秘密是什么?
缅因被抓后,告诉赖瑞他也有一个秘密,他口中的秘密究竟是什么呢?仔细看影片,我们发现缅因逃跑的方向与汽车旅馆相反,但是最后他却又回到了这里,这表明身处此场景的人是无论如何也离开不了这里的,缅因发现了这一点,发现了整个旅馆的不合常识性,他本想告诉赖瑞这一点。同理,影片后面巴黎想要跑路时,艾德让她留在这里,也是因为艾德知道无论怎么跑都是徒劳的,因为这一切本来就是虚幻。
6.这11个人格有什么象征性?
提姆西代表了麦肯内心的所有怨恨;乔治和艾莉丝代表麦肯心中对一个正常家庭的渴望;卡罗琳代表了母亲年老色衰渐渐不受客人的喜欢;吉妮和路易代表了年轻时候麦肯的母亲和父亲不成熟;赖瑞代表了母亲所犯的盗窃罪;罗德和缅因代表母亲现在仍旧在监狱服刑;巴黎代表了母亲“妓女”的身份;艾德代表了提姆西所有的善良与正面思想。
7.艾德为什么喃喃自语念出那首诗?那首诗的意思又是什么?
When I was going upstairs, I met a man who wasn’t there. He wasn’t there again today. I wish…I wish he’d go away.很多人认为这首诗是麦肯的邪恶人格编造的,对此我不能够认同。注意诗中的he,表示的是他,是一个人,而且用了wish,小男孩会用这种词吗?看看他再影片最后说的话,对比这首诗,很难想象邪恶人格会写出这样的诗,这明明是绝望中的小孩的求助。 我认为这首诗是麦肯本人,在人格分裂之前写下的。麦肯上楼去找他妈妈,结果发现了一个陌生的男人(嫖客),这个男人常常找他妈妈,而每次的这个时候他就只能够被抛弃在一边,所以他心里很恨这个男人。但是最近男人似乎不来了(玩腻了),如果没有男人来那么妈妈就可以陪他了,所以麦肯内心希望男人永远不会再来。这个he指的就是那一个个的嫖客。此时的麦肯心地还是善良的。麦肯本身只有两个化身,一个是提姆西(负面)另外一个是艾德(正面),其他的化身都是关于他母亲的。所以艾德拥有这份记忆并不奇怪,他在潜意识中封存了麦肯的童年记忆,在经过一系列事情后关于麦肯的一小部分童年记忆(他自己并不知道)从脑海中复苏,不自觉地将这首诗读了出来。
8.艾德最后为什么会与罗德同归于尽?他在死前对罗德说了些什么?
艾德听了医生对自己说的话,认识到自己和汽车旅馆中的其他人其实都是麦肯的不同人格,同时在这几个人格中还藏着杀人犯。医生交给艾德的任务其实有两个,一是找出其中的凶手,二是减少人格的数量。这时候艾德的部分童年记忆可能已经苏醒了,艾德意识到其他人很可能都是无辜的,只有自己才是真正的凶手,自己潜意识里认为人活着没有任何意义,自己根据童年遭遇构建了汽车旅馆,自己一步步杀死其他人格,因为汽车旅馆本身为虚构,所有无论事情看起来有多么荒谬,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场景本身就是自己构建的,所以想让谁死就让谁死。艾德听医生说四年前一个人格杀了很多人,再联想到自己的短暂性丧失意识,更加确定自己就是那个坏的人格。所以艾德决定赎罪:他原谅了自己的母亲(让巴黎成为唯一的人格),与另外一个人格(罗德)同归于尽。仔细看影片,艾德死前对罗德说了些话,只不过只有口型没有声音。通过口型可以知道,罗德说他并不是凶手,艾德说他知道(I know)。至于艾德杀死罗德的理由,一是为了完成医生的嘱托(减少人格),二是如果他不这么做直接自杀,很可能最后存在的人格是罗德而不是巴黎,他不希望这样(罗德是个罪犯,这一点身为警察(曾经)的艾德应该早就发现了)。所以艾德选择同归于尽。(艾德完全不知道提姆西还活着。)

 5 ) 致命本我

本篇中文译名为<<致命ID>>,起初不太明白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在看到其英文原名为 Identity 之后就更不明白了.
但有一次偶然的机会,读了一本有关西方哲学的书,才恍然大悟!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 三部分组成.
其中本我追求的是纯粹的快乐原则.是原始欲望的自然表现.它具有一个被宠坏的孩子的品质,当想要得到时,就要得到想要得到的.本我是没有理性,逻辑,价值观,道德感和伦理信条的.总而言之,本我是过分的,冲动的,盲目的,非理性的,非社会化的,自私的,并且是纵情享乐的.
而本我的英译就是 ID.
所以,所谓 致命ID 其实就是 致命本我.
同样,自我则依据现实原则,本能的满足被延迟直到适当的时机,以使多数愉悦包含最小限度的痛苦和否定性的结果.
超我,简言之,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

所以,我们可以在电影中分别找到代表自我,超我的角色,当然还有诠释本我的小男孩.


 6 ) 客观的时间轴整理(医生说的是死了10个人格,共11个人格!)

在我看过的推理侦探小说、电影、动漫作品中,这个电影算精神分裂影片中出色的一部。 虽然我喜欢诺兰,但我甚至觉得《致命ID》比《记忆碎片》更有逻辑,更好看一些。毕竟《记忆碎片》主角的病不是精神分裂。哎扯远了。 我反复观影至少3遍,也阅读了大量前人的评论,做出了总结如下。    有剧透哦!    背景: ————    影片开头,是医生与杀人犯Malcolm River(胖子麦肯.芮弗)的对话。River谈到了他母亲是妓女。镜头穿插出现的一些英文的犯罪记录的画面可见他母亲姓名:Callie Rivers,犯下卖淫、持有毒品相关器具、小规模盗窃、违反假释条例、酒驾。他母亲的被捕地点:Pensacola,佛罗里达州。胖子应该是1963年 (也许照他后面的自述,是5月10日)出生,因为1:39处有一份1972年6月11日的佛罗里达州旧报纸登出‘9岁小男孩被妈妈锁在汽车旅馆厕所并虐 待’。然后小芮弗就被州政府看护,然后被送往州立儿童寄养中心(Florida state foster care agency)。 然后出现1998年5月11日旧报纸,说Lakeworth公寓出现凶杀案。然后是凶手麦肯.芮弗被捕的报纸。医生问River他是否记得谋 杀案?River说Columbia市是南卡州的首府,等等。医生又问他是否曾在1998年5月10日杀死6个人?River自己说道5月10日是他的生 日,有点答非所问。精神科医生诊断他的行凶是由于精神分裂(多重人格)导致。但随即有报纸显示精神错乱辩护遭到驳回,即将被处以死刑。    影片正式开始: ———————— 精神科医生新发现了River的日记,作为证物,在River死刑前一天的午夜要和法官等人举行听证会,也就是要求重审,并且要服用药物后的 River亲自出席作证。接下来11个人在与世隔绝的雨夜发生的连环死亡,其实是医生给予River药物治疗后,他体内人格互相搏斗的过程,根据拍摄镜头 的模糊与伸缩处理,观众可以看出人格的切换。医生法官等人可以通过听River体内的不同人格的对话,了解目前事态的进展。因为残杀与众人格不断探讨案情 是交织进行的,所以River应该是一会儿变成人格1说话,一会儿变成人格2说话,一会儿变成人格10说话,外加一个不说话的人格11:小男孩。    医生发现的人格数,也就是汽车旅馆的人物:11人。 ———————————————————————— 关于到底有几个人个,10个还是11个,大家争论不休。这个我觉得是电影故意营造出来的纷争。说10个的人,正是被电影误导了。 A,为什么肯定是11个? 1, 逻辑推理:影片1:23:00处,医生说We witnessed the destruction of 10 identities tonight.我们今晚已见证了10个人格的毁灭。注意!是毁掉了10个人格,还剩1个人格是妓女,所以一共11个人格) 2, 铁证:现实世界中,出现了一本新的证物——日记本,才有了这次临行前的连夜审判!注意影片1:13:13处,日记翻到那一页用红笔写满TIMOTHY YORK的名字!这是不说话的人格11的日记,小男孩的笔记!所以医生一定发现了小男孩人格的存在(或者通过对父母的访谈其实也应该是能够了解到的),但是,小男孩人格太牛了,motel的警察都猜不出来,更别说医生忽略了他是凶手,以至于没有发现其真死假死。 B,为什么医生明明笔录画圈圈时,本上写的是10?   说10个的观众,应该是注意力放在了影片开篇出现的医生对病人的治疗对谈。那里有一个镜头是医生在笔记本上记录:1/10,2/10,3/10……。然而其实大家忘了那是现实时间轴中,很久以前的事实了。那时医生通过对话了解人格,漏掉了不说话的小男孩。 所以11个人格为:假老板、一家三口、司机、女明星、年轻夫妻、妓女、警察与犯人    关于门牌:其实代表的是死亡顺序,和住宿的房间顺序无关 ———————————————————————————— 尸体上的门牌的数字10、9、8……代表现在死掉的人是倒数第几个非主体人格,和他们真正入住的房屋不对应。例如:小男孩父亲死后拿的门牌是7,母亲是6,而很明显大家可以分析出这俩人肯定在一间房,并且在影片中司机再次回旅店时,假老板告诉他,他们住在4号房。    人物与死亡顺序:(共11人) —————————————— 倒数第10个死掉(尸体拿10号门牌):Caroline Suzanne(代表南、北卡罗来纳州),女明星是8号房(按照check in那段的字幕) 倒数第9个死掉(尸体拿9号门牌):Lou Isiana(代表路易斯安那州),Lou和Ginny是新婚小夫妻,住6号房,还说是幸运数字 倒数第8个死掉(尸体拿8号门牌):穿囚服的高个犯人,被锁在10号房间厕所 倒数第7个死掉(尸体拿7号门牌):George York(代表纽约州),小男孩父亲,住在4号房 倒数第6个死掉(尸体拿6号门牌):Alice York(代表纽约州),小男孩母亲,住在4号房 倒数第5个死掉(没门牌):Ginny Virginia(代表弗吉尼亚州),新婚小妞,带着小孩Timothy York上车被炸死。其实妓女本应被炸死于此,因为艾德让两个女士带小孩走,妓女去拿行李,假警察在门口不同意让她们先走,开始和艾德争执,妓女还没过 去,就爆炸了 倒数第4个死掉(没门牌):Larry Washington(代表华盛顿州),假老板,被假警察开两枪击毙 倒数第3个死掉(没门牌):Rhodes(代表罗德岛州),假警察,被司机艾德击毙 倒数第2个死掉(没门牌):Edward Dakota(代表南、北达科塔州),司机,也就是帅哥主角艾德,住3号房,因为发现第一桩命案后命令所有人汇集在一个房间,就是3号房。他和假警察对打 过程中,也中了枪,倒数第2个死在妓女的怀中。由于治疗过程中,医生们唤醒艾德,并与之沟通,告知他们都是人格之一,必须只让一个存活,这段情节可以看出 他似乎是选择牺牲而让充满重新生活希望的妓女作为剩下的唯一人格活下去。他的大无畏精神值得称赞,但是他还是没能认出真凶啊。(如果分裂出一个神探福尔摩 斯,或者柯南就好了) 倒数第1个死掉(死前亲手挖出1号门牌):Paris Nevada(代表内华达州),妓女,住7号房(给过几次镜头),回到佛州老家还是被隐藏凶手砍死。凶手说:“Whores don't get a second chance. 妓女不应该有第二次机会”,言下之意,之前爆炸那次没杀死她。    穿插一下我觉得是导演给的线索: ———————————————— 1, Larry这个老板身份值得观众怀疑(我第一遍看时其实没有留心嘿嘿)    17:20处,司机艾德在前台翻找针线盒的时候,在乱乱的桌面上发现一张相框,悬疑的配乐也在此刻想起,但是他正准备拿起来仔细看的时候警车来了。 18:47处,司机艾德问Larry有没有针线,Larry说,餐厅搞不好有。作为老板怎么会不知道呢?所以这里也是个伏笔。 24:16处,Larry在办公室收拾物品,还把那张相框收到了抽屉。看不太清那照片的人是谁,只能看出额头很大,比Larry略胖。通过后面的对比,应该是真的老板照片。 37:10处,Larry趁女明星被杀后潜入其房间,偷钱包。    2,Officer Rhodes这个警察的身份也值得怀疑(这个很明显,有点经验的人可以看出破绽,有过至少4次提示)    18:10处,他来到旅店,和老板对话,交代身份,此时我的第六感就觉得这个人很不自然,容貌也不正派,所以我对他起了疑心,不像是个警察。 等到19:19他回到车里,囚犯说了句:这下你完蛋了。我还一度以为囚犯也许是警察,不过看到他下车后的全身样子觉得他实在也太像个囚犯了呵呵…… 21:08处,Larry带着他们进10号房,说沙发不牢固,还推荐拷在厕所会比较牢固,囚犯讽刺的说了句‘真是太感谢你了’。可见Officer Rhodes貌似没什么警察的经验。 每次提到用无线电试图与外界联系,他总是回避。 妓女在自动售货机,与警察对话,他一愣,莫名奇妙反问,你怎么知道我是警察,然后看到后面停着的警车。显得很没有警察的敏锐度。 25:14贴身的灰短袖后背有血迹(应该是从真警察身上换过来的)。 发生命案他都明显没有艾德冷静,而且拿手就去触摸现场的物品,被艾德制止。    3, Timmy的几个作案在场证明:(在影片最后也有回放)    首先,他见到了每一位旅客,包括囚犯,他也在窗户旁看到了。 36:30,Timmy独自去了大家都汇集在的3号房间的厕所。之后,Lou与老婆回6号房争吵,Lou死在了客厅,Ginny力气大把凶手锁在了厕所外,翻厕所逃出。 53:36,Timmy站在路中央,老板Larry驾卡车朝他驶来,他一侧身,卡车把跑来的爸爸撞死了。 59:18,Timmy下床,独自去看他妈妈。其余人在外面讨论他们是否有相同点。然后假警察发现他妈妈死了。    现实世界时间轴: ———————— 33分钟 ,法官到了,大半夜被叫来重审很气愤 54分钟,医生辩论,说被告并没有签字认罪,只是他口述了罪状。被告到了,观众看到了他真正的胖子形象 1:10:00处,艾德被叫到现实世界中对话,被告知他们都是创造出的人格,名字是州名,生日是同一天。而且这些人格中,有一个是现实中4年 前犯下杀6人凶案的人格,而他们希望告诉艾德帮助他们查获凶手。医生发现艾德情绪激动,一直让他“stay with us”别回到虚拟的人格世界,但是艾德还是强行的回到了虚拟世界中。艾德与假警察同归于尽,妓女伤心地问快死的艾德‘你刚才去了哪,看到了什么,你告诉 我’。艾德说‘我看到你在橘子园’。同时现实中胖子也说了同样的话给医生和法官听到。 1:23:00处,医生给法官解释: 医生:The question, Your Honor, is whether to convict the body or the mind. 问题是谁下犯罪? His body committed these murders, that is true. 他身体曾犯下了罪,没有错 The person who remains inside did not. 但现存的内在的人格没有罪。 法官助手:Judge Taylor, that may not be true—法官大人这不一定是真的 医生:We witnessed the destruction of 10 identities tonight.我们今晚已见证了10个人格的毁灭。注意!是毁灭了10个! Nine were innocent and one was guilty. 他死掉的10个人格之中9个无辜,1个有罪。 法官助手:They're not real! 这些不是真的! 医生:The violence that existed in him has been executed. 他内心的暴力人格已经死了, Your Honor, Malcolm belongs in a state hospital. 法官大人,应该送麦肯芮弗去州疗养院。    结局: ———— 到这里大家都应该明白了,真凶隐藏得很深,其它人格包括艾德都没发现,活到了最后,杀死了妓女。从1:25:25开始,镜头揭露了之前汽车旅馆里的真凶。 沉默的凶手Timmy最后开口说话了:    When I was going up the stairs    I met a man who wasn't there    He wasn't there again today    I wish I wish he'd go away    关于州名: —————— 我没觉得和美国最初成立的13个州有什么关系。最初成立的那13个州是南卡罗来纳州、佐治亚州、弗吉尼亚州、北卡罗来纳州、肯塔基州、田纳西 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亚拉巴马州、阿肯色州、佛罗里达州、得克萨斯州、俄克拉河马州。显然就算加上所谓冰柜老板、嫖客、真警察也所谓分裂人格, 也远远不够。 那用州名作为人名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犯人芮弗从很小没有正常的童年生活,还经常被妓女母亲关在汽车旅馆,小孩子通过看地图很容易记住美国主要省份的名字,而且精神分裂也发生在儿童时期,所以儿童时代分裂出的人格自然就都用脑海里知道的地名词汇命名了,非常不符合实际规律。 所以“乱葬岗”这个汽车旅馆所在地,可能也是被告芮弗从哪里看到的典故,用在了虚拟世界中。    关于冰柜的真老板: —————————— 肯定不是被告胖子River,重看一遍镜头就知道了,应该是相框里那个人。而且看演员表也知道旅馆老板的尸体Frozen Body是Stuart M. Besser客串扮演的,他也是这部影片的执行制片和监制人。    关于这些分裂人格代表胖子怎么样的心理: ———————————————————— 我不是学心理学的,不在这里细说了,一些前人的分析是很详细的,比如说妓女的原型可能是亲生母亲,我也同意,因为妓女是来自于佛罗里达州。假老板原型可能是亲生父亲,他也是来自佛州,和妓女还是老乡。    那么四年前的现实命案的凶手是谁? —————————————————— 这个,其实不太清楚,医生也不知道,因为他报的是宁可错杀9个不肯放过1个的心理。 可能是Timmy,也可能是假警察,和高个子囚犯,别忘了他俩的人格身份也是凶杀犯。 但是,四年前的凶手是谁都不重要了,现在唯一存在的人格,肯定是影片最后,在现实中杀死医生与司机的凶手。(这位医生啊,哎,真是自作自受啊)    而且发现一个bug:(感谢豆友“七宗罪”) —————————————————————— 女明星拿钱让旅馆老板Larry给她一间最好的房间时,Larry告诉她“Eight's very cozy.”这是从英文字幕网http://www.script-o-rama.com/movie_scripts/i/identity-script-transcript-john-cusack.html找到的,也就是给她8号房间,但是最后女明星死前是从9号房出来的。所以可能Larry说的应该是“It's very cozy.”并给了她9号房。 最后给因为觉得这个影片有bug有漏洞说不通,而不喜欢这个片子人的一个建议: —————————————————————— 本来11个人格就是病人幻想出来的,由于人格整合的药物作用,人格们在脑海中开始厮杀。脑中的杀人游戏不是真实的,不是真实的东西就一定有漏洞。但是这个故事更想说明的是现实生活中,医生旨在医疗研究,帮助精分病人免遭死刑,但最终没有成功,而反被精神分裂病人残存的邪恶人格所杀。这才是故事的真实主体。内涵应该是有对医生设计“杀人游戏”的嘲讽,因为杀人游戏到最后的胜利者肯定是最凶残最高智商的,而不是善良人类往往期待的“正义者”。所以觉得这个片经典的豆友,看重的是电影构思新颖独特,情节跌宕起伏,再加上精神分裂这个真实而又神秘的现象。所以就不要过分纠结“怎么有这么多无法解释”了。

 短评

如果放在现在看的话可能打分会下降2分,可是放在2003年,可以说是超前了

5分钟前
  • X
  • 力荐

精妙绝伦的剧本。大量的细节描写使得影片非常耐人寻味,切换焦点时镜头的微小变动更是非常隐喻。结局倒不出乎我的意料,这种片子到最后肯定会回头给观众一枪。编剧太牛了,前后呼应的巧妙简直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即使是6年前的片子,如今看来也生猛十足。

10分钟前
  • 影子的影子
  • 推荐

结局好狗血。俺还以为信橘子得永生呢。

11分钟前
  • Dyingpluto
  • 推荐

救命啊,金牛座遭遇大屠杀...

15分钟前
  • 树木夕凉
  • 推荐

没办法不打五星啊,虽然不到一半就猜到了结局。

19分钟前
  • 苏比
  • 力荐

他的人格实在是个竞争市场。由此可见,寡头和垄断未尝不好。

21分钟前
  • 还行

其实创意还是有点意思的,就是拍的太俗了

25分钟前
  • 何生生
  • 还行

医生的治疗方案是让不同人格互相残杀以产生幸存者,但残杀所诞生的幸存者就不可能是最优人格

2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又一部向阿婆《无人生还》致敬的电影,但是这种精神病题材很好写,就是怎么玄乎怎么来,根本不需要有逻辑,不需要交代凶手怎么装炸弹怎么把尸体弄没了的。不像阿婆写侦探小说就一定得把场给圆清楚,这样看来编剧的水平就高下立现了。

28分钟前
  • 亚比煞
  • 还行

我是在电视上看这个片子的,之前有主持人介绍,然后主持人来一句,这是一部和人格分裂有关的电影,然后我看的时候心中就一直在默默咒骂这个主持人,真是实力剧透

31分钟前
  • 神探夏老师
  • 力荐

本以为是娱乐片,却是一部精彩的悬疑片,和《记忆碎片》一样,不到结尾不见真相。前段或许有些老套,但进行到中段的解谜阶段就很紧张了,后面的真相揭开后,又将剧情推向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高潮,难得的是在结尾,居然再次给了观众心灵一记刺痛。善与恶,原本就是一体的。 PS:1.以罪犯幻想之情节名义给剧本许多地方逻辑推理不足找到了借口2.Mhotel又有何寓意呢3.对影片营造的黑夜,阴冷,潮湿氛围很中意last.每个人或许都有多重人格,后怕。 H2 2008.7.12 03:38

32分钟前
  • Η²
  • 力荐

最不可能的那个人永远是最可能的

33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推荐

吓得我都要人格分裂了!!!以后打死都不要再看恐怖烧脑片!!!!!

3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恐怖?剧情?科幻?探案?四不像!我也想搞上十个自己,大家一起玩dota

43分钟前
  • viking
  • 推荐

这种患者还是处决了为好啊。

48分钟前
  • 海扬尘
  • 推荐

对阿婆的《无人生还》的一个相当有才的致敬。

53分钟前
  • Philharmania
  • 推荐

哇!我是那个被剧透了也觉得好看的人,我好厉害!

55分钟前
  • 杨迪
  • 力荐

太好看了吧 一个半小时全程高能无尿点连台词都没有一句废话 九个分裂人格哪个才是真正的他?

60分钟前
  • 是诺曼底号啊
  • 力荐

意外悬念很是过瘾。“当我上楼时,碰见一个原本不在那里的人,今天他又不在那里了,我希望,我希望他已经离开了……”

1小时前
  • 影志
  • 推荐

作为悬疑和惊悚片是非常成功的,但作为多重人格可能并不合适。人格能简单这么消灭的么?既然是在想象中,为何不能被再度唤起。

1小时前
  • 暖鱼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