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VN奖(Audlt Video News Awards)是由美国“成人影视新闻”杂志发起举办的奖项,该荣誉授予美国成人影业中创作和营销诸领域的杰出者,被誉为是成人奥斯卡。它自1984年2月首次举办。自1986年起,还包含同志成人影像大奖(GayVN Awards)另外,如好莱坞一样设有名人堂。在洛杉矶的西好莱坞Studs剧院前,还有模仿星光大道一样的成人星光大道( porno walk of fame )。
AVN颁奖典礼每年一月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成人娱乐博览会期间举行,从2008年开始,Showtime电视台专门为它安排为时90分钟的典礼广播时间。最初这个博览会是作为拉斯维加斯举办的消费电子展(宅男经济)的组成部分,后来名气越来越大,上世纪90年代从消费电子展中独立出来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AVN奖有将近100个奖项,其中很多项目与其他类型电影的奖项很像,比如最佳男主女主,最佳影片等,也有项目是只有成人电影才有的。这里有更多现场图片和一些名角介绍: 2019年AVN颁奖典礼 Best in Sex: 2019 AVN Awards (2019)
下图:AVN奖杯
AVN颁奖典礼现场
下图:AVN典礼上的非著名AV女优(此处尺度过大,被删,自己翻墙搜吧)
下图:截止目前为获最佳主演次数最多(6次)的AV男优Manuel Ferrara,法国人,22岁开始涉足AV行业,今年46岁。在维基百科有专属词条。
在颁奖典礼上
西好莱坞Studs剧院前的成人星光大道
Located at Studs Theater, not too far from the actual walk of fame in Hollywood, this series of concrete panels offer a glimpse into the golden era of pornography. Linda Lovelace(《深喉》女主), Marilyn Chambers, Harry Reems(《深喉》男主) and, of course, 'Johnny Wadd' himself, John Holmes.
影片是描写美国底层的生活状态,刚开始观看时,被落魄男主角喋喋不休的话语所厌烦,慢慢理解了这就是他的生存状态和武器,依靠这个本事,开始在生活底层线上奋斗,也可以叫挣扎。我想起一部国产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也是描写一位生活在生活救济线上下的底层男士,怎么来面对麻烦?不断地满身伤痕地生活,以及他内心追求幸福生活的冲动和愿望。 西蒙.雷克斯的表演非常生动而到位,略显夸张的表演腔也可是男主的性格。周边配角的表演也生动刻画了底层人群边缘化状态,影片的地点在德克萨斯小镇,多次出现炼油厂的背景,摄影色调显得复古怀旧的铁锈色,工业化进程放缓后,受到冲击的首先是底层人群。
2017年,戛纳电影节上出现了两部令人瞩目的美国独立电影——《好时光》和《佛罗里达乐园》,两者都以高度风格化的镜头描绘当代美国鲜亮外表下边缘人的生活状态,而这两部影片的导演不约而同地遵循着现实主义的创作轨迹出道,逐步在影坛上大放光彩。萨弗迪兄弟算是一直备受戛纳青睐的宠儿,从《被抢劫的乐趣》到《天知道》,再到《好时光》正式入选戛纳竞赛单元,让影迷领略到兄弟导演的独特魅力。而肖恩·贝克也毫不逊色,在一鸣惊人的《橘色》打响名堂后,凭《佛罗里达乐园》入选“导演双周”,五年后,他秘密拍摄的最新作品《红色火箭》终于空降戛纳竞赛单元,再次给观众带来五味杂陈的冲击力。
肖恩·贝克的作品始终把镜头瞄准美国社会的边缘人物,从亚裔外卖送餐员到卖假包的黑人青年,再到好莱坞的跨性别妓女,以及生活在佛罗里达汽车旅馆里的失业单亲妈妈。他锐利的眼光总能在这些小人物身上找到趣味无穷的故事,这次的主角是一位过气的成人电影男星。虽说这不是贝克第一次拍摄成人影星的题材,但相比起温情脉脉的《待绽蔷薇》,这部《红色火箭》的尺度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首先,古怪的片名其实是用来暗示公狗勃起的性器官的俚语,其次,半红不黑的男主角西蒙·雷克斯有着不亚于剧中角色的从影经历,他出道早期居然也曾拍摄过色情小电影。百无禁忌的幽默段子与香艳无边的裸体和床戏镜头充斥全片,给这部性喜剧灌注了生猛躁动的表现力,在长达120多分钟的篇幅里带来此起彼伏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力,意外地还有不少影射美国政治环境的弦外之音。
故事讲述色情片男优Mikey Saber成天过着吃女人软饭的风流日子,此后他事业完蛋,于是从洛杉矶回到了德州老家,那个小镇住着他关系疏远的妻子和岳母,没有人真心欢迎他回来。好容易跟两个女人改善了关系,这一家人似乎慢慢好起来了,但这时Micky在当地一家甜甜圈店遇上了担任收银员的年轻女Strawberry,他的老毛病又犯了…… 贝克延续了《佛罗里达乐园》的梦幻色彩美学:花花绿绿的衬衫、玫瑰色的天际晚霞、甜甜圈商店,以及最后一幕极致幻想的场景,给这个现实意味浓郁的故事持续地增添了喜出望外的虚幻色彩。这次还有不少新尝试,利用快速变焦的镜头制造幽默感,极其琐碎的剪辑堆砌出这座小镇上荒诞不经的生活,最惊艳的莫过于多次引用“Bye bye bye”这首流行曲,剖析出人物渴望逃离这种生活的心态。
影片的主人公足可与《橘色》里的跨性妓女媲美,他凭借一张巧舌如簧的嘴巴讲得天花乱坠,轻易把身边人骗得团团转,统统成为他的生财工具。从多年不见的妻子和岳母那里骗来栖身之所,从邻居小伙子骗来免费顺风车,还使对方心甘情愿为一桩交通事故背锅,再从当地毒贩女王骗来大麻生意…… 尽管他炫耀的资本无非是获得过几项成人电影奖,但是他深信凭自己过往在加州的这段光辉经历,足以在这个了无生气的小镇上呼风唤雨。他觉得镇上的人都很好骗,比如他赚到一点钱后带着妻子和岳母去甜甜圈店吃东西的一幕尤为如此。他还凭自身的魅力俘获甜甜圈店服务员女孩的欢心,一举将甜品店变成他兜售大麻给附近炼油厂工人的交易场所。
考虑到影片背景设在 2016 年,当时特朗普外热火朝天地竞选美国总统,“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竞选口号在片中时而闪现,这个设在德州工业小镇的背景显然存在着意味深长的用意。主人公凭花言巧语、自恋意识和大男子主义对小镇人民产生了狂热的吸引力,他身上有不少特朗普的影子,譬如特朗普选前对选民许下的承诺,在上台后有多少获得兑现显然有目共睹。主人公的油腔滑调掩盖着自私自利的本性,事实上他只是一个好吃懒做、成日剥削亲朋好友的过气角色。他和家人过着平淡的日子则相安无事,一旦他的野心浮现,企图东山再起之时,失败的命运便随之而来。 与以往作品一样,导演采取不偏不倚的平视角度去刻画人物角色,既不刻意贬低,也不增添光环,完全把评判准则交给了观众。因此,在面对这个自恋、自私而剥削成性的主人公,我们有时感到厌烦和作呕,有时又对他的行为有所共情。他对眼下的生活并不满足,只为逃离,而大胆放肆的行为既有不道德的一面,却又能在现实里找到注脚。无疑是他身处的社会阶层以及困顿的经济环境令他难以上升突破,唯有依靠欺骗和剥削他人才能实现飞黄腾达的梦想。
这就是小人物的复杂性所在。不仅仅是主人公,甚至是对其他角色的古怪性格和行为,导演都在不置可否的刻画里饱含着怜悯之情,而讽刺的矛头并非直接指向角色,而指向了这种看不到希望的生活,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以及政治大环境。主人公身上隐藏着导演对所谓美国梦的反思,具有病态意味的过度自恋思想往往暗示着一味沉浸在昔日的辉煌里,对现实里自身的缺点视而不见,缺乏自我更正的勇气,自然也难以获得进步。 最后,即使主人公逃离了这个小镇回到加州,他真的能再次辉煌吗?导演没有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开放式的结局再次将这种悲情的反讽推向极致。这种手法和《佛罗里达乐园》的结局如出一辙,让观众沉浸在一个无比梦幻的场景里,和影片的反思主题配合得天衣无缝。
独立电影人Sean Baker习惯编剧、导演和剪辑一肩挑,他只需要一个有才华的摄影师。他愿意尝试用各种不同的设备拍片,包括35毫米胶片、iPhone和《红色火箭》使用的16毫米胶片。他的这部最新作品对准的仍然是被美国主流镜头遗忘的角落:收入不高、牙齿不多、家里的窗玻璃不完整的群体,他们生活在不断刺激耳膜的争吵中,无法挣脱毒品的滥用。
这部电影主体部分的拍摄只花了3天时间,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主角Mikey从年龄看离50岁不远,从行为特征看更像接近15岁。他在色情电影行业活跃近20年,已经很难在没有伟哥之类药物的强力干预下继续表演,星光褪色后,他的主要资源只剩下色情网站Pornhub上的百十来个追随者。他被迫怀揣20多美元从洛杉矶回到家乡、濒临墨西哥湾的得克萨斯小镇。
Mikey自恋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他的脑子跟木头一样灵活,意志却跟岩石一样坚定。他不太可能买得起Samsonite之类的品牌行李箱,虽然浑身上下携带的负担异常沉重,步履蹒跚中他从来没有意识到错在自己。哀求分离多年的妻子和岳母收留以后,他的地位由睡在客厅破旧的沙发上逐渐提升至卧室破旧的双人床上,但他的视线并未停止搜寻,即使只有自行车作为艳阳照射下的主要交通工具,炼油厂的设施就在视线的不远处。
他的目标是在甜面圈小店打工的姑娘。她的塑造跟Baker前几部作品中的女主角一样独特,只是显得维度单一。人人叫她“草莓”,她也跟全天然、没有经过转基因处理的最佳品种草莓一样鲜嫩多汁、香甜可口,跟Costco里大而无当的那些没有任何可比之处。只是现实生活中恐怕无法找到这种随时处于待摘果实状态、带来乐趣而不带来任何麻烦的年轻人,除非3D打印出来。
Mikey希望借助草莓的吸引力重振自己的影视事业,全然不顾小姑娘虽然看起来合适,但根本还不合法。整个故事安排在2016年总统大选期间,特朗普和希拉里两位候选人对政见的阐述和选民的欢呼作为背景声,毒品交易、基于谎言的诱惑游戏、生龙活虎但毫无爱意的炙热性活动处于前台。
在电影院观看了电影《红色火箭》。
釜山电影节期间,共看了二十五部电影,第一部:《走向幸福的国家》,第二部:《那些得不到保护的人》,第三部:《蜂箱》,第四部:《旋涡》,第五部:《椒麻堂会》,第六部:《复仇后酬劳入账》,第七部:《河畔须臾》,第八部:《偶然与想像》,第九部:《上帝之手》,第十部:《圣母》,第十一部:《钛》,第十二部:《三层楼上》,第十三部:《春江水暖》,第十四部:《东京复仇者》,第十五部:《犬王》,第十六部:《失踪》,第十七部:《红色火箭》,第十八部:《soho区惊魂夜》,第十九部:《六号车厢》,第二十部:《记忆》,第二十一部:《柳川》,第二十二部:《内特拉姆》,第二十三部:《将军拳斗》,第二十四部:《永安镇故事集》,第二十五部:《倒霉性爱,发狂黄片》。
在这二十五部电影当中,我的五星好评只有一部,那就是肖恩贝克导演的《红色火箭》。这部电影简直就是恶趣味的集大成之作,通篇充满了自嘲以及令人啼笑皆非的黑色幽默。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它以一贯之,不在结尾处强行升华,这种拍摄技法十分高级。
中国导演的恶趣味基本都被打压没了,因此,他们拍出来的电影便显得毫无灵气、异常死板。当然,你完全可以一言以蔽之,说这是体制的问题。无论怎样,久而久之,当一种行为形成了习惯,再想改,就很难了。我记得彭浩翔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讲过他小时候经历的一件趣事——有一次,在机场,他看到一个送儿子出国的妈妈哭得一塌糊涂,便对那个妈妈说,你这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啊——彭浩翔的电影里充满了诸如此类的恶趣味,这也是他的电影具有魅力的原因之一。想想看,假如他的恶趣味在他小时候被打压没了,他的电影将会多么的枯燥乏味?
常年看死板、没有灵气的电影,观众的脑子也渐渐变得不灵光了,他们总是希望正义战胜邪恶,一旦违背了他们的意愿,他们便十分气恼。我十分庆幸我的恶趣味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随风飘逝,它寄生在我的潜意识里,至今依然坚挺。恶趣味的养成就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你们不能理解电影里恶趣味的快感,我也不能理解电影里毫无动机自首的犯人、和谐的大团圆结局以及“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之类空洞无物的口号,那么,就让我们井水不犯河水,永隔一江水吧。
成龙自传的书名叫《还没长大就老了》,这部电影里的主人公也像三岁小孩一样没长大,虽然他的皮囊是一副中年男人的模样,但他却过着极为不着调的生活。得克萨斯州工厂的烟囱冒着烟,无所事事的他整日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东游西荡,他的妻子是他的性伴侣,他的朋友是他背信弃义的棋子,他的相好是他的唯一寄托。故事从他回到德州开始,在他即将离开德州之际结束。他说不上多爱自己的故乡,他回到这里,仅仅是为了避风头,一旦好的机会出现,他必定会离开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他的三观纵然很烂,亲情、友情、爱情在他眼里也一文不值,但我觉得他比那些衣冠楚楚的斯文败类强多了,至少,他还有勇气在深夜裸奔。
贰零贰壹/壹零/壹壹
《红色火箭》,每一人心中的梦想,正常或是不正常。
曾经一句“I have a dream”把漂亮国的梦想化成了一代人穷尽一生的追求,如今这样的梦想却变成了为了一己私欲的幌子,追求的到底是造福一方的愿望还是中饱私囊的欲望呢。
麦基作为一个五夺avn(请自行百度什么是avn)的演员却落魄回到德州,德州是著名的种族歧视十分严重的地区,而麦基不得已要为黑人老板卖力工作以换取东山再起,可见其落魄的程度。前妻和前妻母亲的嘲讽、穷困潦倒的生活环境,这一切直到他遇到小草莓,是他在黑暗中挣扎前行时能看到的最后一束光,可悲的是小草莓也是麦基东山再起的一个棋子而已。
影片在色彩上十分亮眼,明媚的阳光、耀眼的霓虹,小草莓的每一套衣裳。正是这样鲜亮的色彩,也把一个又一个生活在底层普通人的梦想讽刺的淋漓尽致。
其实我们不应该去嘲笑每一个为生计而努力奔波的人,但为了追求不切实际的梦想而脱离初心是无法肯定的。
是不是好片子我不知道,但是一部好看的片子。各方面也都挺扎实的。
很“好看”,文本好看,调度也好看,焦距和景别通过剪辑与摄影机的游移自由流动,几次突如其来的Zoom in/out也极具荒诞感,就像是把Porn的逻辑植入进了现实生活那般讽刺;后半段节奏出了点问题,略显冗长,直到突然出现的惊悚片时刻与极度戏谑的“星条旗下裸奔”稍微救回来一点点。然后,抛开那些并没有太大意思的政治表达,其实可以把本片结合上最近爆出来的新闻一起看,一言以蔽之,“不要靠近不守男德的男人,会变得不幸。”
狂妄自大 × 卑不足道的Loser渣男,产自德州(共和党-红),妄想远征加州(民主党-蓝)。盛衰的明星梦破碎,屈指可数的所谓成就实则被动、不值一提,最后连大本营也扫地出门,却还幻恋着草莓甜甜圈的Yummy可口(连任)。Bye Bye Bye~~~滑稽可笑的快速伸缩变焦镜头很恶搞。
3.5 肖恩贝克特别政治的一部角色研究电影,男主一开始略带表演痕迹以为要崩了,没想到竟然和人物越来越贴合,这么一个油嘴滑舌控制欲强又自恋的昔日AV男优,放在16年的美国德州,影射不言而喻了。
像是看了一部Porn界的Trump发迹失败史
4.5 这是肖恩·贝克吗?这是契诃夫短篇啊!这才是真正的小人物形象,既可笑又可怜,调度里带着辛辣的讽刺口吻,比起《佛罗里达乐园》难道不是提升?
肖恩·贝克在电影语调上的拿捏真的很到位,很久没看到过这么有喜感的摇镜和变焦了,对街区生态的描摹也很准确,演员奉献出自然生动的表演,但是咱就是说,花俩小时讲这么点破事儿的意义何在呢。《佛罗里达乐园》主动去刺破生活最残酷的真相,到《红色火箭》这儿却又给失意的中年男人疯狂打掩护,他还是没有做好准备去承担人生之重,更乐意把自己放逐到享乐的逻辑里沾沾自喜。
@ TIFF Secret Movie Club 7/10 荒诞讽刺的直球黑色喜剧,虽内容粗俗但笑果拔群。退役白男P站明星从LA回到德州,一把年纪没个准型儿,还去骗人家未成年小姑娘,配上2016年大选的背景音,这意指得已经不能再明显一些了。在Q&A里,导演/编剧说起为了这部电影采访了很多P站白男演员,发现他们都有同样一个特质:表面上非常有趣,甚至颇具娱乐性,但内心就是man child也没什么深度,并且本质就是低端拉皮条的。这一点男主简直是演绎得活灵活现,把虚荣、肤浅、低端展现得淋漓尽致。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导演提到这次拍摄采用了德州素人演员,或许这也是影片把德州呈现得如此原汁原味的原因之一。P.S. 导演的狗好可爱。
半年来看了太多porn star纪录片(???)对于unnecessary bde体会太深。白垃圾题材拍得再好也总被undervalued。太温柔了,总给一个梦幻结局。仔仔细细看了红毯,选角功力一流。
7.4/10 #PFF30 轻佻滑稽,即便是对准了Texas City和San Leon的中下层美国居民,但是显然并不刻意去进行社会侧写,即便广播/电视/广告牌时不时出现2016美国大选的讯息,也只是匆匆一撇,将叙事的时间点拉回真实的外在时间线,并无更多讽刺或深意。最动人的反而是莫过于不断在背景/远景中出现的冒着火焰的炼油厂/化工厂的高烟囱,与铁丝网背后的庞大工业机器。剩下的一切宛如被高度加速的深夜档的Sitcom(情景喜剧),不过是被涂抹上一层贝克标志性的色调与颗粒。显然从男主身上难以看出爱的痕迹,家内的性是为了居所的利益交换,家外的性(除了欢愉外)也是换取未来的希望(带领草莓重回行业)。即便我已经离开德州快两年半了,听到那些"y'all"还是颇为亲切,并开始怀念Galveston的海滩,那一抹橙紫色的斜阳。
2021戛纳主竞赛入围。7分。AV男星回乡记,还是比不上《弗罗里达乐园》,真找了个AV男星来演,居然演技还可以;剧作上面倒是玩了一两个叙事诡计(包括反高潮的写法),还有意思的。当然这部片子最大亮点可能就是德州工业小镇的环境(《弗罗里达乐园》也是那个汽车旅馆太有特色了)及其“人格化”。不过,作为“被加州白左洗过脑的红脖子”,男主及与家乡的冲突其实写得还不够立体(也没匹配上导演明里暗里黑川普嘛)。体现“导演意志”的几处zoom镜头有意思。
《橘色》里位于好莱坞的甜甜圈店老板娘到德州开了家分店 #Cannes2021
生活在遍地男性垃圾(包括我)的世界钛久了,真的不想看、也毫无兴趣,这样一个不断堆砌垃圾,而没有生成更多一种“人物性”的电影....
#VIFF2021 略失望,原本以为《佛罗里达乐园》之后总算走上正轨,这部又倒退回把《橘色》抻长重拍了一遍。男主suitcase pimp的角色塑造确实不错,但还是流于猎奇式的惊鸿一瞥,整个故事没头没尾,政治隐喻也是很浅一层且换汤不换药的鞭尸川普,至于烂尾是多年来的基操了。如果肖恩贝克不把这几个老毛病好好改改,很可能以后都只能局限在主流边缘。
3.5 不如佛罗里达深刻但比橘色好,又是关乎边缘人的题材但这次真是幽默多了,笑点全程在线。男主角的鸟还真是大器晚成,就算他花样作死也是赏心悦目。但我还是忍不住要对他说一句,You jerk, let her go, she should be a singer!!! 小姑娘唱歌惊艳了。
6/10。贝克中庸的谈话场景冲淡了喜剧内容。色彩光鲜的甜甜圈店和铺满天际线的炼油厂是一个障眼法,反衬出外表光鲜的美国工人阶级浑浑噩噩的另一面:宽敞却沉寂的高速公路,年久失修的房屋外观和兜售大麻的生活来源,如此贫瘠的工业景观配合川普的电视辩论,不难联系到不断升级的美国阶层矛盾。米奇是一个靠压榨色情女星明吃饭的过气男人,他现状凄惨、肆意吹牛,就为不需要艰苦努力地获得一点利益,她乞求前妻把他收留在破败的住所,又在结尾被底层群众看破他虚假的发财梦后赶出家园,其有毒的嘴炮和损人利己形象颇有川普的特点,特别是一次交通肇事后他因为老同学独揽罪行而欢欣雀跃,败光了观众对这个失败者仅剩的怜惜。结尾“草莓”性感的身材和漂亮的脸蛋再次降临在米奇眼前,为他提供了虚幻的救赎瞬间,也许代表了美国梦全面溃败时最后的情感安慰。
Sean Baker总是知道如何平视人物。
所以红色火箭是指的男主的丁丁么
《红色火箭》是特朗普时代开启的美国梦破灭的寓言,加州的“成功”的巨星落魄地回到德州的家乡,伴随着bye bye bye,他迟早会面对注定的结局,那就是这里早已不属于他了,无处不在的炼油厂的烟囱和火焰照耀着这片天空,这是红色的火焰,是火箭,也是共和党的象征,德州的众多人物本身出演,他们有极强的认同感和抱团精神,主人公这个油嘴滑舌沉迷于往日旧梦的人不得不接受现实的荒诞,但他仍然有梦想,再一次让一个少女跟着自己去洛杉矶实现美梦,着恍如之前人生的镜像,在电影的那些喜剧情节中插入了电视新闻都暗指了这个世界的幼稚与荒谬,主人公的象征也逐渐明晰了,这是导演眼中的美国,一个强大的、恢复了性能力、掌控命运与生活、逃脱了责任和罪恶的白人男性,他就是美国,混杂着自由与保守、现代与平庸,但却永远无法去融合它们
前作《佛罗里达乐园》中的人文关怀完全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看笑话似的无尽嘲讽,却也忘记了人渣男主可不正是加州大染缸的呕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