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跑男》回归。
多年前的王牌综艺已然失去新鲜感,没有多少吸引力。
却有一位成员,不管表现怎样,都能以清奇的角度吸引大家的眼球——
???
眼睛有什么好上热搜的?
前方高能预警——
“Angelababy到底有没有整容”,一直名列娱乐圈十大未解之谜的榜首。
到底整没整,咱们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演技倒是可以打包票,肯定是原装的。
这位姐姐,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瞪眼噘嘴背数字三连,可以说是永葆初心的代言人本人了。
脸,对女演员上位到底有多重要?
将Angelababy的资源,和随便一位演技优秀但长相普通的女演员作对比,答案显而易见。
在这个圈子里,如果说演技的高下,代表“0”的数目,脸,就是“0”前面的那个“1”。
没有“1”,“0”什么都不是。
这个道理,大家心知肚明,向来不忍说破。
除了爱说大实话搞事情的日本人——
《深红累之渊》
漫改电影,作为日本中二精神的代表,总能用一些神奇的设定,表达出普通故事无法阐明的洞见。
双女主——
这站位,这亲密劲儿,深夜版《七月与安生》?
不是。
能让两个女人亲密接触的,除了友情爱情,还可以是欲望和仇恨。
尼采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
这部片,就是一个缠绕着欲望与恶,一句半句说不清楚的故事。
女主一,渊累。
传奇女演员渊透世的女儿,从小走进剧场,在顶级表演的熏陶下耳濡目染,具有成为伟大演员的一切内在品质。
偏偏,天生长相不佳也就算了。
小学时的一次意外,直接给了她一道贯穿脸颊的可怕刀疤。
一个毁了容的女孩,别说当演员了,就连普通人的生活都很难维持。
在学校里饱受欺凌,就连亲人都没给她好脸色。
母亲去世后,连一个关心爱护她的人都没了。
自卑吞噬着渊累的心。在这个世界里,她多余、丑陋、仿佛一袋没有人爱的垃圾。
越是尝尽世态炎凉,渊累就越敏感,越挣扎。
换句话说,苦难进一步磨炼了了她成为演员的天赋。
不疯魔不成活,伟大演员程蝶衣的那句话,放在她身上,完全可以成立。
可是,毁容的脸,断绝了她成为演员的一切可能性。
丑女,不配拥有演员梦。
女主二,丹泽妮娜。
既幸运又不幸——
她是盛世美颜的天选之子,娱乐圈的经纪合约来得不费吹灰之力。
讽刺的是,从小占尽美貌的便宜,她活得嚣张跋扈,轰轰烈烈,优秀演员该有的敏感、共情力、表现力……
该有的,她全都没有。
上了舞台,就是中国观众无比熟悉的瞪眼噘嘴背台词三连,没有灵魂,毫无天赋可言。
就像是,上天给了她一张游乐园的入场券,然后告诉她,所有正式项目都对她关闭。
自负美貌的她,输得很不甘心。
两个被命运开了玩笑的的人,本是两条不可能相交的平行线。
接下来,进入漫改日影特有的魔法道具环节——
一支能换脸的口红,将两个女孩的命运联系到了一起。
口红,是渊累的母亲渊透世,在生前交给女儿的宝物。
涂上口红,和另一个女人接吻,就可以换脸。
接一次吻,换一次脸,效力12小时,过时自动复原。
口红的秘密,除了所有者渊累,渊透世生前的经纪人,同时也是丹泽妮娜的经纪人羽生田也知晓。
在渊透世的纪念会上,见到被亲人嫌弃的渊累后,羽生田决定,利用渊累的口红,复制女演员渊透世的传奇。
又能将红颜的女儿从自卑的深渊里拯救出来,又能拯救手下女演员毫无感情的塑料演技,怎么算都是一笔非常划得来的买卖。
在羽生田的安排下,渊累和丹泽妮娜开始了同居生活。
换上丹泽妮娜美女脸的渊累不负众望,一举拿下眼光超毒辣导演乌合新作《海鸥》的女一号。
从此,每天早上9点亲亲换脸,渊累出发参加舞台剧排练,丹泽妮娜顶着毁容脸当米虫的日子,成了日常。
后面的剧情就很好猜了。
对于演艺圈来说,脸是无上宝贵的入场券。
但进场之后,灵魂才是真正能够征服观众的利器。
从前的渊累,从来没有过展现灵魂的机会。
她自卑入骨,自觉完全多余,全世界没有她的容身之处,从未体会过被接受、被爱的滋味。
当她换上丹泽妮娜的脸,一切都不一样了。
她马上发现了,她属于剧场,剧场更属于她。
有着敏锐艺术触觉的导演,仿佛能够一眼看到她的灵魂。
她的存在本身,得到了世界的承认和回音。
《海鸥》排练期间,暗恋乌合导演的丹泽妮娜,曾经试图自己参加排练。
结果,台词没说上两句,就被导演狠狠责骂。
“像个外行。”
她备受打击,后知后觉:
脸是剧场的入场券,灵魂才是舞台的通行证。
慢慢地,丹泽妮娜和渊累都意识到,命运馈赠的礼物,和一开始标记的价格完全不同。
一开始,占尽优势的是丹泽妮娜。
在经纪人的哄骗下,丹泽妮娜将渊累当成怪物,当做能帮助自己成名的工具和奴隶,才答应了换脸的交易。
渊累一无所有,毫无讨价还价的余地,所做的一切苦工,都顶着“丹泽妮娜”的名字和脸,最后当然也会被”丹泽妮娜“收入囊中。
渊累能接受这样的不平等条约,只是因为,这是她无望生活里的最后一根稻草。
没有人想清这样一个问题——
“丹泽妮娜”究竟是谁?
是提供了脸的丹泽妮娜?
还是提供了灵魂的渊累?
用文字梳理,答案显而易见的。
但纠结在自卑、嫉妒、欲望、爱而不得的感情中的戏中人,醒悟得迟钝又狼狈。
丹泽妮娜的所想没有错,渊累的确是一个怪物。
不是因为丑陋,而是因为,渊累的母亲渊透世,本就是一个为了实现演员梦不择手段的魔鬼。
渊累脸上的刀疤,也来得也一点都不无辜。
在此之前,口红牺牲者已经众多。
丹泽妮娜与渊累签约,以为占尽便宜,其实是引狼入室。
渊累呢?
口红的力量,脸上刀疤的来历,是她黑暗内心最深处的秘密。
她本已决定和母亲划清界限,不再步母亲的后尘。
但是,变成丹泽妮娜后的她,人生第一次得到了承认,得到爱情,得到了鲜花和赞美。
渊累存在于世的价值,第一次被看见。
尝过鲜血味道的野兽,再也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
反转来得猝不及防。
丹泽妮娜,得了一种会陷入毫无预兆的睡眠的病。
就在两人争夺《海鸥》导演的爱情时,丹泽妮娜病发,昏睡了整整五个月。
将近半年的时间内,渊累无微不至地照料病床上的丹泽妮娜。
与此同时,夺走了丹泽妮娜本有的一切。
——一切,包括亲情。
醒来后的丹泽妮娜,面对和渊累母女相称的母亲,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人生第一次,她开始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
一无所有者掠夺了命运宠儿的一切,曾经的天之骄子被贬入地狱。
高傲与自卑,希望和绝望,光明和黑暗,两人的灵魂,开始互换……
“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细思极恐。
这,就是漫改日影的魅力。
《深红累之渊》,糅合了三个充满想象空间的经典故事。
12小时的定时换脸口红,对应着《灰姑娘》中仙女教母12点后失效的魔法。
沉睡的丹泽妮娜,对应着沉睡前后生活天翻地覆的《睡美人》。
片尾最高潮的戏,甚至直接交给了王尔德的剧本《莎乐美》。
希律王的公主莎乐美,爱上了圣人约翰,约翰却连正眼看她都不愿意。
为了得到约翰,莎乐美为觊觎自己的养父,同时也是自己的杀父仇人,献上七重纱舞。
舞毕,希律王答应实现莎乐美的一个愿望。
莎乐美要求得到约翰的头颅,并与死去的头颅亲吻。
她最后被判处死刑。
“毁了你也要得到你,就算毁了自己也在所不惜”。
这个由《圣经》典故改编而来的舞台剧,一直因为这份纯粹而热烈的死亡之爱,被传颂至今。
《深红累之渊》整个故事,其实也就是一个现代娱乐圈版本的《莎乐美》。
莎乐美对约翰,正如渊累对舞台。
夸了这么多,说点不行的。
两位女主演,不太行。
不是演得不好——
换脸前后,相当于一人分饰两角。
不管是95年的土屋太凤,还是97年的芳根京子,两位对于“灵魂”的把握,都没有让条姐失望。
只看肢体语言,就能知道“皮囊”底下的灵魂,属于谁。
饰演渊累的芳根京子,还凭借这部电影夺得了今年日本电影学院奖的最佳新人奖。
问题在于——
两位都,太!美!了!吧!
脸上贴个刀疤就敢装丑女,哪里来的说服力!!
我等颜狗只会被召唤出保护欲好吗!
来,体会一下漫画原作里的渊累——
(高能预警)
话说回来。
换个角度想想……
这可不就是,呼应了整部电影,甚至整个娱乐圈的黑色笑话。
就连毁容丑女,都要让美少女来扮演呢。
“脸有多重要?”
呵呵,答案还需要说出口吗?↓
看完了。 一开始两个女性角色在脸盲症的我眼中,只能凭伤疤区分,但是渐渐地人物性格让我清楚地区分开了两人,随后即使发生了转折,角色的不同也清晰可辨。 我觉得累那个演员本身的容貌是比妮娜好看的,尤其是满脸阴气森森表情的时候,美貌爆棚。
妮娜那个演员在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脸圆圆的有点普通,但是最后舞台剧演莎乐美的时候,鸡皮疙瘩都起来了,那种疯魔癫狂的感觉营造出了超出自身的美貌。 一次次事件是人物变化的助推器,只有妮娜第一次生病醒来那段性格变化有点突兀,其他感觉都很合理。 结尾戛然而止,让我舒了口气,虽然没有交代后续,但舞台上莎乐美最后身影,光明环绕着的黑暗已经昭示了一切,可以预见的不幸正在蔓延。 还挺好看。虽然吓到我,也坚持看完了。
灰姑娘的故事相信所有人都耳熟能详,一个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摇身一变成为了美丽的千金小姐,参加了王子的聚会,最后幸福的和王子生活在一起。
在电影《深红累之渊》中这个道具从水晶鞋变成了一支口红,涂上口红后亲吻他人就可以和对方交换容貌。当然就像童话里一样,这个效果也只能持续一段时间——12个小时。影片就是围绕这个道具和3个主人公之间展开。
小阳先简单的介绍下剧情。
女主渊累(芳根京子 饰) 是著名话剧演员渊透世 (檀丽 饰) 之女,一次意外的发生让其嘴角有一条可怕的伤疤,从此备受欺凌,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个性及其自卑,出门都必须要佩戴口罩。偶然的一次意外她碰到了母亲的前经纪人羽生田(浅野忠信 饰) 。在其说服下,同意使用母亲遗留下来的口红与另一女主丹泽妮娜(土屋太凤 饰) 交换面貌替代其身份去出演话剧,以实现自己一直以来的演员梦想。
另一头,女主妮娜是一个不入流的话剧演员,容貌姣好,其个性十分强势。却因为疾病与演技不好的原因一直没有大火,想要出名的她在见识到渊累出色的演技后答应了自己经纪人羽生田的要求,同意与渊累使用口红交换容貌。她的目的是想假借渊累的演技来使自己出名。
经纪人羽生田其目的并不是为了经济利益,实际上他是渊累的母亲渊透世狂热的崇拜者,他想要渊累利用丹泽妮娜的容貌站在舞台上演出,因为其表演风格与她母亲相似。为了想要再次一睹渊透世般的演出,为此他不惜大力促成两个女主的容貌交换。
随着交换的进行,越来越多的矛盾开始显现。比如对同一个男人话剧导演乌合零太(横山裕 饰)的争夺,乌合零太一直是妮娜的偶像和梦中情人,借助渊累的帮助成功的实现了乌合零太对妮娜个人的好感。而渊累也在扮演妮娜同乌合零太的合作中喜欢上了对方,并献上了同异性的初吻。
这一幕恰好被前来探班的妮娜看到,并第一次引发了妮娜对于身份交换的思考。
在同乌合零太的接吻之后,渊累答应同乌合零太晚上见面的要求。渊累找了个借口同妮娜第一次请求延长交换的时间,结果被妮娜识破后妮娜以自己本来面目去了和乌合零太的聚会,并且在聚会后再一次嘲讽了渊累并且打算终止交换。
剧情如果按现在的发展已经彻底的撕破了脸的两人是无法继续合作交换容貌演出的。正在渊累打算离开家的关键时刻,妮娜发病了。妮娜得了病是公主病,也就是间歇性的成为植物人,发病期间和植物人没有什么区别,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妮娜想要找个替身的原因。
等妮娜醒过来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了5个月。5个月期间渊累已经借助妮娜的容貌成功的出演乌合导演的话剧,开始小有名气。渊累在妮娜醒来后直接了当的揭穿了妮娜开始和乌合上床的谎言,并且借助和妮娜母亲的见面彻底的让妮娜认识到自己的身份已经完全被剥夺了。
由于一系列的变化,胆小怯懦的渊累变得越发的自信开朗,而原本嚣张的妮娜开始变得自卑胆小。她们之间的关系开始由渊累占据主导地位,外在容貌的改变也慢慢影响性格和行为,原本不带口罩出门的妮娜在交换容貌期间开始佩戴起口罩。
而此时正在准备新话剧的渊累正在马不停蹄的排练,另一边感到异样的妮娜开始调查渊累的身世。妮娜在知道真相后再次准备终止和渊累的容貌交换,对妮娜身份的极度渴望让渊累铤而走险用安眠药弄晕了妮娜,打算继续用她的容貌来出演新话剧。
在新话剧演出的当天,假装昏迷的妮娜偷偷地掉包了床边的口红,打算让渊累在演出的时候恢复真实的容貌让她彻底出丑。为了见证这一时刻,妮娜自己也去了演出现场。
渊累会在演出的时候出丑吗?她们之间的较量接着又会怎么进行呢?最终结局如何呢?小阳就不接着剧透了,感兴趣的小伙伴自行观看影片去了解最终的结局。
小阳来谈谈电影本身。
不得不说,两个女主都贡献了惊人的演技。通过一系列的肢体动作和眼神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分辨出谁是妮娜谁是渊累,即使当她们已经互换了容貌。这种表演前后的一致性无疑对两个女主的演技都有很高的要求。随着剧情的推进,中间两人性格的转变两位女主也诠释的很好。
影片偏暗的色调和低沉的配乐很好的彰显了故事偏灰暗的主题,让人更容易被故事吸引。几处色彩和镜头的运用也相当的出色,比如渊累最后的服装的大红。最后话剧渊累的独舞也让人眼前一亮。
导演对两处话剧的选择也颇有深意。
第一部话剧是乌合导演的《海鸥》。 《海鸥》是俄罗斯作家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创作于1896年的同名四幕话剧,故事的背景是沙俄统治时期的俄国,讲述在一座庄园里,青年作家特里波列夫和想要成为演员的女青年妮娜(跟角色同名)的故事。 正好暗合了渊累想成为演员的诉求。
第二部话剧是 《莎乐美》 。 《莎乐美》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 奥斯卡·王尔德 于1893年创作的戏剧。
讲述女主因爱生恨为了得到约翰的吻最终杀死约翰的故事。莎乐美的故事也是渊累夺取妮娜身份的翻版,导演也借经纪人之口说了出来。
影片最有意思的是透过两位女主个性的转变来表达的,渊累从一开始只是单纯的想要表演后面却演变成妄图整个夺取妮娜的人生,而妮娜也从一开始的单纯想要利用渊累的嚣张跋扈到慢慢地认识到身份被夺取后的痛苦,整个过程严密而符合逻辑,最后甚至为了不让渊累得逞做出了自残的举动。
导演借容貌互换这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探讨了当今社会容貌至上的主客观环境,其影响甚至可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三观。通过可以换脸的口红这一道具来展现人性本来的欲望和自私。
其开放性的结局也让人深思,如果给你这个道具,你会使用吗?
最后放一张两位女主变脸的动图。
实际上这个电影我没完整看完,最开始我是看漫画原著 然后看了不到一半发现有真人版就去搜几分钟解读剧情那种,发现了电影最后的舞台剧《莎乐美》。
我第一次看《莎乐美》的时候,第一感觉是很怪,带着日本诡异的恐怖风,加上最后亲头颅的剧情,太怪了。
但看了第二次,就真香了。
女主表演得太好了,不管是演技还是跳舞,带着那种邪魅,时而单纯天真,时而恶毒狠辣,太吸引人了。
必须承诺,不是剧情吸引得我,是女主演技吸引了我。
所以这个电影我给了五星,全给两位女主。
然后我又去看了舞台剧原本的剧情《莎乐美》,一开始我还以为是编剧乱编的,这剧情太诡异了,后来发现是王尔德写的,那个舞蹈本来要脱七层纱(类似脱衣舞),然后改了和风,就没脱衣服。
剧情是讲述公主爱上了先知约翰,几乎每个人都爱公主,唯独约翰不爱公主,还厌恶她,公主发现他太特别了,然后就爱上他,甚至专情于她的侍卫长死在她面前 她都无动于衷,一心想亲吻约翰,但被约翰拒绝了。之后通过给杀夫仇人的继父献吻,砍下了约翰头颅,亲吻约翰,最后被继父赐死(毕竟太变态了)。
她在最后说,吻是苦涩的,为什么呢,是因为爱情是苦涩的还是因为血是苦涩的(大意如此)
太病娇了。
但也太美了。
就像王尔德说的,美而不道德。
(手机编辑图文功能太难用了!抽打一分钟豆瓣)
一不留神写得很长,关于演员和剧情的一些感想,如果哪里不对欢迎指正。
--------------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zmz发布的《累》微博转发次数超过5.9k(截止4.21),目前为本月转发量榜首,而在日本创下9亿票房的《code blue》转发量为4.4k左右。
《累》的票房应该不算理想(如图排名比较靠下,不太看的懂数据所以如果有误解请指正),9月看的时候,感觉排片的馆数很少,当天的上座率也挺低的。
不过数字归数字,电影本身非常值得看。
--------------
先说演员。
*方便起见,全文都把“累”这个名字写为其读音Kasane
这部电影里,土屋太凤终于从以往的傻白甜角色里走出来了,鼓掌。看过她上的一些番组,觉得这个女孩特别奇妙,既有那种不与万物为敌的温和与天然感,又有种不服输的克己,这种反差很有趣。
比如,每天无论工作多晚都要慢跑。比如上综艺节目跑马拉松,她竟然跑了全程吓到了节目组。但是在日本版《Chandelier》中由她出演mv时,那种贴合歌曲的张力又发挥的很到位。
丹泽妮娜这个角色天真残忍,但又脆弱无助。一方面单纯的喜欢着乌合零太,认为对方一定记得一面之缘的自己;一方面单纯地信任大叔真的会像他说的那样,等Kasane建立起名声后就能轻松摆脱她,“等结束后就扔掉那个怪物”。
觉得土屋妹纸在扮演妮娜时,任性的一面有些用力过度,但是盯着屏幕里的Kasane 时捂着嘴哭的样子确实很有说服力,而当她化身Kasane,表演《莎乐美》时身着艳红“目露凶光”的镜头,也是有力得让人毛骨悚然。
另一位主角芳根京子也凭借这部电影拿到了第42届日本电影学院奖的新人赏。
电影是不是w主没有详细查,光看戏份的话芳根的比重要少一些,但是一样十分生动鲜活。
电影里的Kasane在前半部分只是像个饱受欺凌的悲惨女孩,大概很多人跟我一样,在乌合选择了Kasane 而不是妮娜时心里暗暗叫好。然而(没有看过原作的)我们很快被真相吓到:原来Kasane 曾因为夺走别人容貌的争执而失手杀了人,原来连她母亲也是靠这种恐怖的手法获得名声。
(跟电影不同,漫画原作中Kasane 很快就意识到了母亲的容貌不是她本人真实的样子。顺带一提,原作中Kasane 的画法挺吓人的,电影里芳根的装扮算是美化100%了……)
芳根的表现很出彩。透过凌乱前发投射出的斜视的目光,眼睛黑白分明那么好看,却又一直带着怯懦和麻木。
几次情绪爆发(在雨里撞入垃圾堆,被妮娜抢走夜会乌合的机会时)哭叫嘶吼的声音毫不做作,完全没有年轻女孩为了形象而捏着嗓子扮可怜的感觉,更接近受伤的动物发出的吼叫,因此也让人记忆格外深刻。
个人很喜欢的一幕是,扮演被代替的妮娜时,芳根昂首挺胸,在街上毫不在意地走着。这种自信自然的感觉跟她表演Kasane 时的怯懦感差之间的差距真的可以形容为“精神分裂”,非常具有说服力。
--------------
剧情(我怎么才说到剧情……)
女主的名字叫Kasane。这个名字挺有意思的,日文里输入这几个假名,第一个会出现的是重ね这个词,意思是“重叠,重合,反复”。
重叠的两个人生,重合的两张面容,反复追逐虚名——最终一无所获。
看完电影我试着思考Kasane的那句话,“丹泽妮娜已经不是属于我们两的东西了。”
对于妮娜本人来说,成为女演员不过是因为喜欢的人的一句话,让她嫉妒爆发的不是Kasane 天生的演技力,而是她与乌合相吻相拥的一幕。
而对于Kasane 来说,成名是拥有一张漂亮脸蛋的延伸物,她想要成为众人的中心,想有自己的容身之处,她想做那个别人看到会露出笑容而不是嫌恶表情的人,想拥有别的女孩从小到大都拥有的宠爱。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妮娜的容貌上,她想要的,是将丹泽妮娜这个人演绎为传奇,像她妈妈那样被所有人记住景仰。
在屋顶上,Kasane 说,你跟我不一样,你不可能接受顶着一张丑脸的人生(大意)。
但是反过来,Kasane 其实也已经不可能再回头了。
妮娜熟睡的五个月里,Kasane 拍舞台剧,拍广告,上杂志,过得顺风顺水,以至于她不自觉地脱口而出“把脸还给我”。她不可能心甘情愿回到那个用口罩遮着脸的阴暗世界。
从自卑,到被自信滋养而变得逐渐贪婪。电影的后半部分,她甚至不惜用妮娜的母亲作为要挟,达到自己反复借用对方容貌登上舞台的目的。
Kasane 最终还是踏入了名为欲望的深渊,深渊里有众人的掌声,无数闪光灯,她以为自己终于成了中心,以为妮娜这个“角色”已经成了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美色易逝,这一段烈火烹油的繁盛又能维持多久。更何况,缺了谁世界都不会停转,即使妮娜不去夺回她的脸,恐怕之后她也会像《狼狈》里的主角一样,转瞬之间,就被后起之秀取代吧。
故事本身算是简单直白,后半部分的真相大白,与其说是反转更像是补充说明。
因为没看完原作,还不太明白为什么经纪人羽生田对透世有那么狂热的爱以至于要用同样的手法来复制一个舞台传奇,不过,也许就单纯的是爱也说不定。
乌合是两人冲突的主要原因,但是后期却干脆利索地被带过了,这一点也挺有趣的。对于奔着演员去的观众,可能会觉得有些不满足,不过这也方便给两个女性角色之间更多直接碰撞的机会。
查了一下,漫画后期还有Kasane与另外的人换脸的剧情,电影篇幅所限,直接去掉这个部分了。电影把最后一幕与莎乐美的最后一幕融合,聚光灯下的Kasane 是否会因为妮娜之死变回原形已经不重要了,反正她已经用一条命来完成了一次舞台上的蜕变,戛然而止,恰到好处。
-----
电影的画面是我很喜欢的那种色调,情节也偏向紧凑,二刷毫不费力。作为虚构故事,电影也没有设定更多真实的社会背景之类,除了极端突出的主角和个别几个配角(乌合,透世,羽生田)之外,其他人都像是虚假的布景,只存在于该存在的位置,更加削弱了“现实感”增加了戏剧性。选择演员时,可能偏向于那些身上都有艳丽感的人(相对于相貌比较盐系的演员来说),人物风格与故事风格基本不违和。
12次接吻,“问题作”,劣等感与优越感。宣传时噱头十足,可惜也许是题材太黑暗,影片并没有票房大爆。
但是相信这部电影定能在每个演员,尤其是几个年轻演员的作品年表里,作为一抹异色醒目存在。
最后,觉得芳根妹纸这个角度特别好看~
相信和大多数人一样,开始对哲学感兴趣源自人格同一性问题。身体,灵魂,记忆,许许多多的答案被提出,否决,修订。哲学家们反反复复磨炼自己的论证,而问题最终也不会有答案。自后现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哲学问题不再重要了,被消解了。当我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试着反思,哲学中的“人格同一性”问题,到底是怎样的一个问题。
两个人通过一只口红互换长相,却不会共享记忆。谁是妮娜呢?如果妮娜是身体,那么显然是妮娜本人。如果妮娜是承载这个名字的连续的记忆之流,那这个身份应该归属两个人。如果是这个身份的某些特征,比如美丽,那应该属于拥有脸的人。如果是这个身份的名誉,演技等,那应该是归属于累。我还记得在讨论人格同一性问题的时候,有种大脑切分的思想实验的左脑和b的右脑放在c的身体里这个人是某个人,还是一个全新的“合成人”?
对于各种各样的科幻想法来说,哲学问题是重要的。但是在真实的案例中,这些问题可能不那么重要了。因为思考和时间处在不同的维度中。现实不需要任何论证就可以击碎一位哲学家精心构造的论证。然而这部电影结合哲学命题,所展现出的现实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痛苦。这不同于肉体的或者心灵上的痛苦。
这让我想起加缪《西西弗神话》中所说的,为了成为上帝而自杀的人。这种自杀和电影中的痛苦是具有必然性的。妮娜不仅是将脸借给累,更重要的是将名字也借给了累。这注定造成悲剧。累用这张脸和她的名字得到了她的社会关系。而妮娜呢?对妮娜来说,这些或许是她“人格同一性”的关键。人格的同一性仅仅是“丹泽妮娜”这个符号,而累则是这个符号的持有者。
假如累和丹泽妮娜两个人被关在一间密室,最后只有一个人能够逃出来,那么这个人的身份一定是“丹泽妮娜”。再在房间中加入几个人,最后的结局也是如此。因为这个名字所象征着的,是人人都渴望着的东西,是人们想要替换得到的人格。赫拉克利特曾说出那句名言: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而这部电影所展现的,便是两个人踏入了同一条河流的故事。作为真正的,也是最初的丹泽妮娜,必然被剥夺而失去人格的她,这种悲伤是无穷的。
关于这部电影的一个争议,就是背后所隐藏的“外貌协会”的价值观没什么好评价的。毕竟一个科幻电影,这也只是一个设定而已。
最后,这部电影我最喜欢的部分,一定要说的部分,就是再现了经典戏剧的舞台。契诃夫的《海鸥》女主角也叫“妮娜”,应该不是巧合,显然是导演或者作者有意为之。而王尔德的《莎乐美》中的“吻戏”更是整部电影最棒的部分。
土屋的脸还是不够…
无论是海鸥或是莎乐美,这两个舞台角色选得多么好。戏剧和电影,甚至就像心灵和外貌,相异又相生。
7分。设定缺陷挺大,所以如果用了这个口红和男人接吻也会变成男人的样子吧,所以这口红用几次就会用完吧,对方怎么都不会甘心被控制的,有机会肯定就露馅了。其实明显是芳根京子演技比土屋太凤好很多。横山裕和胡歌好像。
tao酱的演技真是太让我震撼了,特别是跳舞那一段。练习了很多吧,想到这些就更加喜欢这个小姑娘了。
如果连这一部都还有人黑tao妹的话可真是呵呵了
片名听起来像《孙红雷之渊》,但其实和孙红雷没有半毛钱关系。观影过程中联想到《千钧一发》,同样是“借”走了他人的身份,成为一个山寨的对方。《千钧一发》的主题是励志,《深红累之渊》则偏向黑暗。导演说,丹泽妮娜没了那种神秘感,失去了最迷人的地方,甚至质疑她是不是丹泽妮娜。渊累换上丹泽妮娜的脸,成为了丹泽妮娜,而丹泽妮娜反而变成了冒牌货。正如《影》,没有影子,也可以有真身。渊累凭借丹泽妮娜的脸体验到了自信和成功的滋味,再也不愿意变回自卑和失败的自己。于是,她走上一条不归之路,无法自拔。当你尝到了邪恶的甜头,就再也无法重回光明。毕竟,美好的虚幻比沉重的现实诱人多了。PS:一支口红,妈妈没用完还可以给女儿用,这也太良心了吧,值得所有化妆品公司学习。
喜欢这种疯魔、邪魅、扭曲的气质,接吻换脸的设定既猎奇又考验功底,所幸两位主演表现都很不错,在两三个身份和人格之间自如转换。只是仍然get不到土屋太凤的颜,扮演「美人」毫无说服力,芳根京子的刀疤脸甚至都比她好看一百倍。
您二位不要演jk了 去演杀死伊芙吧
终于get到土屋妹子的好了!跳舞那段简直可以跪舔一百遍orz...求以后快别再接傻白甜的戏了太限制发挥了=_=
夜场刷完,很满足。虽然从整体上看剧情铺设和叙事节奏还是略有瑕疵的(剪辑的锅?),不过加上两位主角的演技就十分值得推荐了。土屋演得兢兢业业而且华彩异常。不过老实说,剧情设计上也的确更容易凸显她的角色演技。而芳根的角色实际上难度更大,用力太能就容易撕裂节奏,用错力则容易神经兮兮,整体看下来,觉得她的演技深不见底
凭良心说改编得很好我太感动了…我想漫改界需要这种脚本这种完成度要不然就别搞了浪费钱浪费资源谢谢…太鳳ちゃん演得好好啊两个角色穿梭自如而且那段舞真的太美了最后谢幕那里我简直想和观众一起鼓掌了整个人都老母亲了…不要再接白痴少女漫改女主角了好吗咱们明明长这么好看又有演技…
接吻变脸这招厉害。土屋太凤终于火了,欣慰。
芳根京子光荣加入平平无奇古天乐战队。
外表不过是一张皮囊,而人心则是深不可测的深渊。两位女主的演技不相上下,换脸时过渡自然。土屋展现了她目前为止最狂气的表演,普通的、黑化的、舞台剧中的,三幅面孔切换自如,大大刷新之前对她的印象。
演员是一个如何的容器,而表演的边界又在何方。影片的故事接着两个女生换脸而交换人生的故事讲述着我们人生的极限到底在哪里,她以为自己的成功来自于自己的美貌,而她以为自己的成功凭借着自己的才华,但是最终,并没有谁真正获得自己想要的人生,那些爱,那些恨,那些嫉妒,那些背叛都是神明阻碍我们通向完美的障碍,因为,我们不过是人而已。
非常一般。芳根妹子即使脸上画一条大疤也一点都不难看好吗?
看完对土屋彻底改观,最后的舞蹈实在过分出彩,芳根也很不错,值得期待。yoko嘛,一个很好看的花瓶,前排看了他的吻戏还是很带感的,不过演技还是很尴尬啊。(虽然我是因为yoko去看的电影来着...)
能给四星半 导演表现手法和调动情绪的能力都很厉害 尽管漫画剧情已经很精彩了 然后土屋也很厉害 刮目相看 最后老横的kiss 啊……
凤凤的颜连毁容版芳根京子都打不过还强行演美女,两女主颜值有半点差距吗,还一美一丑毫无说服力,(甚至觉得扮丑的那位更漂亮)不过平成代也找不出一个真正美艳型又有主役格的若手女优了。以前觉得芳根演技是真不行,这次改观了,还是有进步的,诚然凤凤也很努力的贡献了她疯魔的舞蹈表演,但还是比不上芳根的几个眼神,喜欢她的眼睛,带着欲望与纯洁
看前很期待,看后很失望。丹泽人设单薄,除了蠢之外根本立不起来;渊累的戏痴铺垫草率,对夺取他人人生的态度转变也太断裂(不过幸好后期主动分手和变戏痴,不然又会沦为一部动机为男,幕后操纵为男的伪大女主电影);偷换口红的反转简直多余,纯属吃饱撑的强加戏。最重要的是:无论演员演技多精湛,也不能还原出精湛到有必要牺牲他人人生程度的演技(漫画里纯靠想象或许还行得通),所以戏中戏(实际表现出来的演技也就约等于一般舞台剧演员的)渊累的自我陶醉尤其令人不屑和反感,恕我无法带入和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