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56.com/u94/v_NTQ2MTM0MTE.html1、探讨如何建造“时间机器”的文章中详细分析了人类如何利用自然规律实现“时间旅行”的伟大梦想。
2、在科学界,时间旅行一度被认为是歪理邪说。过去因为担心有人会把怪人的标签贴在自己身上,我对这个问题常常避而不谈。但现在,我不再那么谨小慎微了。我对时间痴迷已久,如果有一台时间机器,我会去拜访风华正茂的玛丽莲-梦露,或是造访将望远镜转向宇宙的伽利略。或许,我还会走到宇宙的尽头,破解整个宇宙湮灭之谜。
3、为了让这一切从虚幻变成现实,我们应以物理学家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时间——即第四维。这个问题没有听上去那么晦涩难懂。每个好学的孩子都知道,任何物体都以三维形式存在。一切物体都有宽度、高度和长度。此外,还有一种长度——时间的长度。
4、霍金提出三种穿越路径
(1)虫洞:穿越第四维的通道
虫洞就在我们周围,只是小到肉眼无法看见。宇宙万物都会出现小孔或裂缝,这种基本规律同样适用于时间。时间也有细微的裂缝和空隙,比分子、原子还要小的空隙被称作“量子泡沫”,而虫洞就存在于“量子泡沫”中。
有朝一日,人类也许能够捕获某一个虫洞,将它放大到足以使人类甚至宇宙飞船从中穿过。
(2)光速:时空旅行的关键
如果我们想踏上未来之旅,那么速度必须快。如果能够建造出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那么宇宙飞船必然会因为不能违反光速最快的法则,而致使舱内的时间放慢。霍金设想出一艘大型极速宇宙船,其速度是人类历史上速度最快的载人飞船“阿波罗”10号的2000倍。在太空飞行数年后飞船将到达其最高速度——相当于光速的99%。在这一速度下,在船上待一天,就意味着在地球上度过一年。船上的乘客就是变相飞向未来,作出名副其实的时间旅行。
(3)黑洞:天然的“时间机器”
时间就像是一条河流,在不同的地段会有不同的流速,而这正是实现通往未来之旅的关键。比整个银河系还要重的超大黑洞可以更明显地降低时间流逝的速度。霍金说,这种超大黑洞就像是一部天然的时间机器。如果一艘宇宙飞船进入超大黑洞,在超大黑洞内执行5年任务,返回地球时会发现已过去了10年。这种时光旅行方式的问题在于,接近超大黑洞的危险太大。
=========================================================
探索频道高清.
与霍金一起了解宇宙 时间旅行
Into.the.Universe.With.Stephen.Hawking Time Travel
Oriphia个人字幕
时间旅行曾经被认为是科学的异端邪说,我一向都回避这个话题,避免被贴上狂想家的标签,但这段日子我不再犹豫,事实上我更中情于建造巨石柱的人,我被时间记录了,如果我有台时间机器,我可以在玛莉莲·梦露当红的时期拜访她;拜访伽利略,当他把望远镜指向宇宙,可能我还会到宇宙的尽头,揭开我们宇宙的全貌,要验证我们的想法是否可行,我们就要以物理学家的眼光去研究时间,也就是四维时空。
四维时空并不难理解,所有的物理性质,包括我的椅子都是三维的,任何物体都有宽·高·长,但另外有一种量度单位:时间。
一个正常人可以活80岁,一堆石头可以存在更长时间,可能是数千年,而太阳系则是数十亿年,所有东西都在时间上有长度,空间也一样。在时间中旅行意味着要穿梭四维的时空。
拿日常的开车旅行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高速的车带来更多的乐趣,直走意味着穿过其中一维的空间,转左或转右意味着穿过第二维,在弯曲的山路中爬上爬下带来高度的变化,那样就在三维中穿梭了,但我们怎样穿梭时间呢,怎样才能找到第四维呢?
先让我们换一个话题来看一个科幻的假想,关于时间旅行的电影通常有体积巨大、超耗能的机器,机器制造出穿越第四维的通道:一条时间的隧道。物理学家同样思考着时间和隧道,但从完全不一样的角度,我们想知道通往过去或者未来的入口是否在自然法则下存在,如果真的存在的话会是怎样的,
我们将这个入口命名为“虫洞”。事实上虫洞布满在我们身边,只是它们细小得看不到,虫洞非常微型,虫洞存在于时空的每个角落(nooks and crannies)
这可能很难理解,这样说明:没有东西是平坦的或者实心的,如果靠得足够近看任何东西,你会发现小洞和裂痕,这是基本的物理法则,同样适用于时间,在三维世界和第四维同样是正确的。
时间中存在细小的裂痕、皱褶、瑕疵,在非常小的尺度,甚至比分子还小,比原子还小,我们把那一区域叫做量子泡沫(Quantum Foam),这是世界的基本存在,微型的时空隧道和捷径,在这个量子的世界里面不断地形成——消失——再形成,连接两个独立地点和不同的时间。
很不幸这种时空的隧道只有10的-33次方厘米的大小(普朗克长度),不足以令人类可以通行,不过引出了虫洞型的时间机器的概念,有些科学家认为有可能抓住其中一个将之扩大数亿亿亿倍,使其足以通过一个人甚至一艘太空船,给以足够的动力和超前的科技或许可以在宇宙中制造出大虫洞,我不保证可行,只是理论上有可能做出来。一端在地球不远的地方,另一端则在遥远的宇宙的深处。
理论上虫洞可以有更多的用途,如果虫洞的两个开口在相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飞船可以穿越到地球形成之前的世界,一个遥远的过去,,或许恐龙们可以目睹飞船的降落。
如果觉得四维时空的概念很难理解,虫洞的概念更加令人摸不着头脑,但换言之,我想出一种简单的实验验证人类是否可以通过虫洞穿越时间,或者在遥远的未来。
我喜欢简单的实验和香槟,所以我结合两样我喜欢的东西来验证从未来穿越到过去是否可行,我搞了一个派对,欢迎来自未来的时间旅行者,在派对开始前我没有告诉任何人,只是用一张请柬告知确切的时间和地点。请柬我复印了数份,想必其中一份可以流传至数千年后,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有人可以看到这份请柬,用虫洞型的时间机器来参加我的派对,证明时间旅行在未来可以实现,我的穿越客人可能随时都会到,很遗憾,没有人推开门开门进来。
cordially 诚挚地,诚恳地;友善地
invite 邀请,招待;招致
reception 接待;接收;招待会;感受;反应
hosted (作为主人)款待,招待(客人);主持(host的过去式)
RSVP 请回复(Respondez sil vous plait)
required 要求;需要
那么为何这个实验不起效呢,我想其中一个原因是众所周知穿越过去的问题:谬论的问题。
【祖父谬论】:回到过去,在(外)祖父生你父母之前把他杀了,因此你不能出生,更不能回到过去杀你的祖父。
我有一个新的简单版本,我称之为【疯狂科学家谬论】
一个人决定要制造一个谬论,就算代价是自己的生命。想象一下他用某种手段造出了一个虫洞,通过时间隧道返回一分钟前的世界,听起来好像没多大问题,而实际上一分钟的穿越可能捅很大的娄子,通过虫洞科学家可以看见自己一分钟前的影象,但我们的科学家如何用这个虫洞呢——开枪射一分钟前的自己,现在他死了,在他组装起手枪之前就死了,那么,谁开的枪?这是个谬论,听着就觉得不可能,这种情况是宇宙学家们的恶梦,这种时间机器会改变宇宙最基本的法则:【结果早于原因发生,影响原因的发生。】
我相信事物不能够否定自己的存在,如果可以的话,那么就没有人可以阻止宇宙重回混沌,所以我想有东西总是阻止谬论的发生,总是有某一原因使得我们的科学家没有射死自己机会,在这个例子中,虫洞就是问题的所在,我可以肯定地说这种类型的虫洞是不可能形成的,原因就在于反馈。
如果你曾经去过听摇滚,你会认得这震耳欲聋的声音,这是反馈,成因很简单,声音进入麦克风,通过电线的传导,通过扩音机放大,再从音箱放出来,但声音又再一次通过麦克风,一次又一次地经过这样的循环,每一次都变得更大声,如果没有人叫停,反馈将会令这个系统崩溃。我想同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虫洞中,只是辐射取代了声音的位置,当虫洞打开的瞬间,自然界中的辐射会进入其中并形成回路,反馈会变得足够强大使虫洞毁灭,虽然微型虫洞当真存在,也可能某天可以将之放大,也没能持续足够长时间而变成时间机器,那就是没有人来参加派对的真正原因,事实上我相信任何的手段包括虫洞可以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的这种情况可能并不存在,否则就会产生谬论,穿越时间回到过去永远不会发生。(这一段没有看懂)
故事并未完结,时间旅行并不是不可能,我相信时间旅行:通往未来的时间旅行。时间就像河流一样流动,我们就像是被时间流冲向下流一样,但时间在另外的方面也很像河流,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速度,而这也是到未来旅行的关键,这个概念源自100年前的爱因斯坦,他意识到可能有的地方会使时间慢下来,而另一些地方时间会加快,他是正确的,而证据就在我们头顶上:外层空间。
全球定位系统GPS,由绕地球运行的31个人造卫星组成的系统,这些卫星用于卫星导航,但它们同时证明了时间在这里走得比地球表面快,在每个航天器上都有一个非常精密的钟,无独有偶,它们全部每天都走快十亿分之三秒,系统必须纠正这个误差,否则这个误差会导致地面的定位系统产生每天6英里的偏差,你可能想像一下后果。问题并不在于钟,钟走快只说明这里的时间走得比在地面快,产生这种现像的原因在于地球的质量。爱因斯坦意识到物质会影响时间,就像河流流得慢的部分,越重的物体时间流逝得越慢,这一点和未来旅行有着重大的关系。
我明白这是个很难明白的概念,所以来看个简单的例子,吉萨金字塔,它有40000000吨重,就像所有重的物体一样它实际上在减慢时间的流逝,比超地球其它地方它的作用小于十亿分之一秒,但的确在发生影响,接近金字塔的物体时间就会变慢,就像被隔断的河流,在这里时间自身的流动相对于较远的地方来说会变慢。这就打开了通往未来之门。
实际我们用来进行时空穿梭的物体的质量要比金字塔大得多,我只想到有一个物体,在人马座的中心,离我们1600光年之外,就像银河系其它地方一样,有着大量的气体和恒星,一个超级黑洞,拥有4百万个太阳的质量,由于自身的重力压缩成一点,你越是接近黑洞,重力越强,离得足够近,甚至连光都跑不掉,以至于形成一个直径5千万英里的黑球体,这样的黑洞对于时间起着意想不到的效果,作用远远强于宇宙中的任何其它东西,这就是一个自然产生的时间机器。
我想像有一天一艘飞船可以得以接近这个特别的地方,但最起码要避免被吸进去,我想其中的技巧就在于交界处的调整,而刚好不被吸进去,他们必须有精确的航向和速度,否则就出不来了。飞船将会环绕其运行,其轨道是长达3千万英里的圆周,但愿飞船的速度可以保证其停止下坠,如果有人可以从地球上或者其它远离黑洞的地方加以指挥,他们设定其在轨道运行一周要用16分钟,但对于飞船上的勇者来说接近这样质量的物体,时间将会慢下来,其效果将会比接近金字塔或者小行星旁边更大,时间的流动将会减慢一半,16分钟一周的轨道他们感觉只用了8分钟,每转一周,比起远离黑洞的人他们只感受到一半的时间,飞船和它的船员就会穿越时间,试着想一下他们绕着黑洞运行了5年,我们则会渡过十年,当他们回到地球,其它人都会比他们年长5岁,飞船及其船员将会回到未来的地球,他们旅行经过的不单只是空间而且包括时间,超大质量黑洞是一台时间机器,但事实上并不容易操作,比起虫洞,他有着不产生谬论的优势,也不会因为反馈而崩溃,但真的十分危险,短时间内还不可能实现。
幸运的是还有其它的方法可以穿越时间,你需要很快很快的速度运行,比围绕超大质量黑洞运行的速度还要快很多,这是因为宇宙的另外一个古怪的定律【恒定的宇宙极限速度:186000英里每秒,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光速】,没有东西可以超过这速度,你知道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请相信我这是宇宙的一个基本法则,用接近光的速度就可以去到未来。
让我们看一个科学的假想的运输系统例子,试想一下存在一条围绕地球的轨道,一条为超高速列车准备的轨道,我们将会试用这条假想的轨道达到近似光速看看这如何成为出一台时间机器,在上面的旅客将得到一张通往未来的单程票,列车开始进行实验,越开越快,很快它就会绕着地球不断运行,一圈又一圈,接近光速意味着极高速地绕地球运行,每一秒跑七圈,但无论列车的动力如何强劲,绝对不会超过光速,因为物理法则不允许,所以我们只能无限接近极限速度,而非常奇特的事情开始发生,相比于地球其它地方列车上的时间流动得非常缓慢,就像在黑洞的附近,但不仅如此,列车上的所有物体的运动都会变慢,这样就可以限制列车上的物体的速度,试想像一个小孩在列车上向前进方向奔跑,他的奔跑速度将加上列车的速度,她就可以意外地突破速度上限吗?答案是否定的,自然法则将时间减慢以避免可能性的发生,所以她不能够跑得快过极限速度,时间总是会变慢使得极限速度不会被突破,利用这个特性我们可以通往遥远的未来,假设列车在2050年1月1日出发,绕了地球走了100年,而在2150年的新年靠站,而旅客们只是过了一个星期,因为车内的时间流动足够慢,当他们走下列车将会发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他们用一周时间就来到一百年后的世界。显然建造一辆如此速度的列车是不可能的。
我们还是可以造跟这列车相像的东西: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在地下深处有长达16英里的环形管道,上万亿个微小粒子组成的粒子流存在其中,当电源打开,在不到一秒内粒子流从零加速到时速60000英里,增大能量,粒子流变得越来越快,最终粒子流将会每秒绕管道11000圈,差不多达到光速,但就像列车一样,他们不会达到极限速度,只能达到99.99%光速,这样的情况下粒子流也会穿越时间,我们得知这点因为一种寿命超短的物质“π介子”
,正常情况下他们只能存在二百五十亿分之一秒,当他们达到近似光速,他们的寿命延长了30倍,这些粒子真正意义上的穿越时间,就是这么简单,我们想要去往未来,我们只需要跑快点就可以了。
“非常快”,我想唯一可能实现的方法就是到宇宙空间去,人类历史上最快的运输工具是阿波罗10号,它可以达到2500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但要时间旅行我们还要2000倍以上的速度,我们需要一艘更大的船,一台真正的超巨大机器,飞船要足够大容纳足够的燃料,足够加速到近乎光速,要使飞船达到极限速度,飞船需要整整六年时间加速,最初的加速会是缓慢的,因为飞船巨大而且笨重,而后逐渐加速,行驶一大段的距离,一周后它就会飞近太阳系的边缘行星,气态的行星如海王星,两年之后就会加速到光速的一半,而且会远离我们的太阳系,再两年后它就会达到光速的90%,而接近离我们最近的恒星系统人马座α星系,大约离地球30万亿英里,发射四年之后,飞船开始了时间旅行,飞船上的一个小时等于地球上两个小时,和环绕大质量黑洞飞行的实验相近的情形。好戏在后头,再经过二年加速飞行,飞船将达到最高速度,99%的光速,在这个速度下,飞船上的一天等于地球的一整年,飞船真正地飞向未来,变慢的时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人类的寿命里可以进行很长距离的旅行,去到银河尽头只需要80年。
我最想探研的是我们宇宙的真谛,在我们的宇宙时间以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地方流逝,我们被微型的虫洞包围,最终我们将用我们掌握的物理知识,成为真正的四维时空穿梭者。
不知为何的力量,宇宙发生爆炸,极端时间内,大爆炸从一团比原子还微小的极端高温的能量雾,开始膨胀和延伸,时间和空间因此而产生。爆炸产生巨量的辐射光,进而因冷却形成构成原子的次微粒,这些次微粒一部分是由物质构成,另一部分由反物质构成,幸运的是,物质略微多一点点,在物质和反物质相互结合湮灭后,残存的物质因为分布不均匀,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在不同区域相互聚集,形成最早的星系和恒星。
最早的气团由氢气构成,随着氢在万有引力的牵引下,聚集而成为大气球,而此时,内部的温度已经达到1000万度高温,因而产生核聚变,氢聚合成氦,并释放出大量能量,如恒星般耀眼的光,恒星因此而产生。在氢的聚合反应中,生成的氦更重,往球体内部堆积,从而在更高温度下产生了氧,并依次产生碳、铁。因此,恒星就像一个洋葱一样,越重的元素越往里层堆积,铁不能燃烧,当其余燃料烧尽后,铁在自身万有引力的挤压下,越来越紧密,最终在比太阳内温高百倍的温度下,恒星坍塌了,并产生爆炸,也就是超新星爆炸,恒星死亡了。同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铁合成更高的元素,如铝、金,以及今天我们已知的所有元素,并抛向宇宙。
1.太阳系八大行星:气体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岩石行星--水星、地球、金星、火星
2.宇宙大约有140亿年的历史,而且还将继续存在至少2倍的时间(约280亿年)。银河系是一个古老的星系,已有大约130亿年的历时。地球已有50亿年的历时。
3.关于宇宙大爆炸
宇宙在大爆炸之前不存在光,也不存在空间和时间的概念。只是一个炙热致密的能量团。宇宙只是在一瞬间爆炸,伴随着巨大的辐射,从比原子还小到一个苹果的大小只用了不到万亿分之一秒,已经远远超过了光速,宇宙就是这样膨胀起来了,永恒的伸展、变大、变冷。只用了不到100秒就变到了太阳系的大小,直径达到了万亿英里级别。宇宙在膨胀的同时,纯粹的能量开始降温而形成物质。形成了以万亿为单位也数不尽的亚原子的形态。然后这些亚原子里有一半形成了物质,另一半变成了和物质相反的东西--反物质。物质和反物质相遇会泯灭为能量。幸好物质要比反物质多,十亿个亚原子里只有一个能得以幸存。亚原子变为原子接着变为氢气。
光也会发生多普勒现象,当物体向我们靠近时,它的颜色会发蓝,而当它离我们远去时,颜色会发红。我们在地球上观察遥远的星系,发现这些星系颜色都发红,据此推断出宇宙一直在膨胀,星系一直在运动。就好像在吹气球一样,宇宙在所有方向上扩张
4.关于引力
引力的概念起源于牛顿,但相对论并不认为引力是一种力,而是源自于存在的质量对时空的扭曲,也就是物质的质量引起时间和空间发生形变。物质的质量越大,引力也就越大
宇宙大爆炸初期,烟雾均匀的散布在宇宙空间的每一个角落,但宇宙有一条基本定律,那就是不完美。正是因为宇宙空间存在的一丁点不平坦导致了引力把它们拉动到了一起,组成了宇宙的初期结构。
宇宙能形成如今的样子,甚至孕育出生命,应该归功于不规则、不完美、缺少秩序。
5.关于恒星的形成
宇宙初期只有氢气,氢气是最简单的气体,存在巨大的能量。在引力数百万年的压缩作用下,当氢气被压缩到能融合的时候,纯氢气在1000万°的时候开始产生令恒星发光的能源,为宇宙提供光和热,也就是核聚变的过程,氢元素变为更重的物质--氦,在此过程中部分物质转变为能量。这就是太阳释放光和热的原因。在恒星内部,由于氦的质量比氢要重,所以都沉到恒星中心去了,当氦融合就变为了碳--所有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碳比氦还重沉到氦的中心,它们也会融合形成新的物质。层层融合下来,恒星就像个洋葱,越靠近中心的一层质量越重,像氖、氧最后是铁。铁元素融合不再产生新的元素,于是越来越多的铁积聚在恒星核中直到燃料接近耗尽。引力开始发威不断的压缩恒星,当它的内核不断收缩,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高到太阳核心温度一百倍时,恒星再也无法支撑自身结构最终会崩坏爆炸。这就是超新星爆发。恒星死亡爆炸发出的冲击波十分强烈,强烈得将铁变为更加重的元素,金、铂、铅等重元素在爆炸的恒星核中锻制而成。恒星爆炸产生了组成生命体的全部物质
神奇的是,在恒星发光发热的同时,意外的形成了氧、碳、铁等物质。
在大爆炸过了3亿年之后,早期的恒星开始组成了星系,令人费解的各种形状和大小。
6.关于黑洞的形成
黑洞的形成需要一个大约20倍太阳大小的正走向终结的恒星。当恒星燃料耗尽开始收缩,越来越小、越来越热,宇宙已经没有力量可以阻止这种坍塌。恒星核因为自身的重量而不断下陷,引力变得疯狂,15秒就可以把直接数百万英里直径的恒星压缩到12英里大小。核心温度上升到1亿°。外层部分以超新星爆发的形式被抛离,但在最深处,在核心收缩处形成重力井,它把自己压缩成一个点,于是一个黑洞就诞生了。在它周围没有东西能摆脱它的引力就连光也不行。黑洞内部并不是黑色的,它在不停向外辐射,黑洞会发光。宇宙空间有很多个黑洞,这些黑洞有大有小,最小的质量也有4个太阳大小,大点的有上千个太阳的太小。但它们都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下引力作用下绕它旋转 ,这个黑洞是各个星系包括银河系的中心,是它维持着星系的外观。
7.关于生命的起源
最有可能性的解释是我们的诞生是由于巧合。小分子再液态水中随机地互相碰撞,最后一种结合形式使之能自我复制,再经过缓慢的变革,产生了物种多样性。45亿年后,人类诞生了。
8.关于多个宇宙的假设
霍金证实了可能存在多个宇宙,每个宇宙都由大爆炸产生,有着不同的物理定律和不同的环境。比如可能有些宇宙不存在引力,也就无法有生命存在。而另一些氢元素不能融合,也就无法形成恒星。甚至可能有的宇宙压根就不存在任何物质。
宇宙与宇宙之间充斥着什么呢?我觉得目前还没有专属名词去描述,称之为虚无吧,或者混沌。
9.关于宇宙终结的假设
完全了解宇宙的起源就能了解宇宙的终结。宇宙的命运由暗能量决定。宇宙终结假设目前有两种说法:大冷却和大坍塌。
如果暗能量慢慢减弱,引力就会接管,在大约200亿年左右的时间内宇宙会出现转折,所以物质都会被带回到他们来的地方。在奇怪的倒退式大爆炸中,空间本身会收缩,这个过程称为大坍塌。这个结论正确的话,300亿年后,所有的物质都会被一个黑洞吞噬,整个宇宙会收缩成一个点,就好像宇宙大爆炸之前的那个点。
另外一个观点可能性较大,就是暗能量会一直推动宇宙永无止境的膨胀下去,所有的东西都会分散,直到整个宇宙变得又冷又暗。所有物质都会相距的很远,连引力都会因此失效。
10.宇宙为什么会不停的膨胀
暗能量推动,一种神秘的能量形态使得空间分裂,就算引力将物质拉到一起也无法阻止。
共3篇,分别是《外星人》,《时空旅行》,《一切的故事》
我最喜欢《时空旅行》,告诉小伙伴们,很可惜我们不能时空穿越回到过去,因为它违反了宇宙最基本的法则,就如“祖父悖论”样(你重返过去在你父亲出生之前杀死你的祖父,那你便不会存在了,既然你不存在了,但是又是谁杀死你的祖父?),宇宙为了避免混乱,会通过“反馈”阻止悖论的产生。
但我们仍有机会实现时空旅行,时间像河流一样,有的地方流的快,有的地方流的慢。通过延缓自己时间的流逝,变相实现前往未来的时空穿越。
当质量足够大时,其周围的时间就会变得缓慢,质量巨大黑洞就成了天然的时间机器,假如你在黑洞周围飞行5年,对于地球上的人,你经历了10年,就像电影《星际穿越》情节的一样,一个的星球上的1小时等于地球的7年,就是因为这星球靠近黑洞,时间被拖慢了。
另一种办法是达到光速,但自然法则不会允许你超越光速,所以他会通过延缓你的时间让你只能趋近于极限速度。当达到光速的99%时,自身的1小时,相当于地球的一年。只要以这种速度行驶100小时,等你停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是100年后的地球了。总结一句,过去无法迫回,未来可以到达!
对于《外星人》,我一直相信,在浩瀚的宇宙中不止只有人类,我们只是沧海一粟,当我们发现地外生命的时,希望带来的是和平。
对于《一切的故事》,宇宙的故事源于大爆炸,宇宙的不完美,不规则造就了不同的星系,而人类的出现就堪称奇迹了,太多巧合才造就了地球上的我们,为此,我感到幸运。
宇宙的秘密太多,谁又能知道宇宙是否只有这一个呢?
探索宇宙的秘密:未解之谜的云雾被拨开,才越发感觉人类存在是如此渺小,我们究其一生对于庞大的银河,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说不过转瞬即逝,过眼云烟。
爱上科幻和写作吧,正是它们的存在,我们才得以丈量“想象与“现实”的距离,即使这距离非常非常的遥远。
生存和毁灭从来都是相辅相成,这是不是能够称得上是某种“绚烂”的色彩
一切又宇宙而来,一切随其而去
不同空间的时间差异就真实的存在在我们不远处 很震撼
哈哈,我也看这个了
物理之美,科学之美,想象之美
绝美的视觉盛宴。最牛掰的旁白就应该是这样深入浅出,可惜对于我这种理科白痴来说还是太太太深奥了。相对宇宙这样高科技高智商的论点,自我渺小感奋然袭来,毫不留情。原来自己渺小到连一粒沙都不如,最终一切都将消失在浩瀚宇宙中。这样的记录让我叹为观止,让我看到了最美的幻灭和最绚烂的碰撞。
与霍金同游宇宙!!!
真的很经典,必收
现在的我们是多么的渺小,不值一提
浅显易懂,不乏深度。广阔和未知的宇宙所带来的恐惧感比恐怖片给我带来的恐惧感要强好多倍……
就看了外星人
很严谨,对于存在外星人,甚至地外文明,我一直都是深信不疑。霍金的理论依旧竟然那么简单,但也足以成为最有利的证据。★★★★★
太好看!!!!!
都开始研究星际移民了
原来穿越时间回到过去是不可能的……这可真让人伤感。
后面跑题了
比科幻片好看:1.霍金好会讲故事,生动浅明幽默,宇宙学的普及入门由他来做,最合适不过。2.人类果真收到过外星文明发来的无线电波,我只想说:WOW!3.世界上从不存在完美,因此也不存在瑕疵。4.诞生不是必然的,而灭亡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与存在,都是渺小中的渺小,也是奇迹中的奇迹、幸运中的幸运
21世纪最优秀的哲学家肯定都当科学家了:)
如果你能够达到一秒钟绕地球七圈的速度,连续不停跑上一周,那么停下来时就发现你所在的这个时间线已经是百年之后了。
1、门捷列夫太牛逼了。2、霍金研究时间旅行的最大动力是去拜访玛丽莲梦露。3、无论人类造出多牛逼的时光机,也永远不可能回到过去,只能单程去往未来。4、科幻片比任何文艺片都文艺。
能少给点Dr. Hawking的特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