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看到有人根据零式战斗机就推断这片儿是个战争美化片我大概不会写这篇评论。本片根本可以列为我最不喜欢的吉卜力动画第一名,途中多次想要离场,当然,跟题材无关。我只是无法理解里面参杂的各种德法意大利语和无论德法意大利人在飙几句本国语言以后都流利的说起日语,以及男主不断的跟个意大利的飞机设计师卡普罗尼神交,回来google以后发现难怪老爷子钟情这个意大利佬,除了他设计过ca135轰炸机以外还设计过传说萌翻了大批盟军的涵道式活塞螺旋桨动力试验机,真的好可爱,长得像小时候看的动画片小飞机jimbo。
附图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2045616094/ 我第一时间看了这片是好奇什么样的片子能把导演自己看哭,庵野秀明配音又是个什么景象,事实证明如果不是故意的,庵野秀明真的是个大舌头,发す这个音的时候好像舌头卡住牙齿难听得要死,好好当导演吧,声优就不要再做尝试了。喜欢老爷子的观众或许都知道红猪是最代表他反战思想的作品,波鲁克是他的自我代入,波鲁克的名言是做法西斯不如做猪,因为逃避战争隐居在亚得里亚海,电影诞生前导演在Model Graphix杂志做漫画连载的时候也给男主画上了猪鼻子,所以我原以为会跟红猪差不多,结果是差了不要太多。
细田守在他推特上说像本片一样好的动画,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看过之后我有点能够理解这句话。若没有经历过,有几个动画导演能够详细描绘出八十年前的山手线呢。
我怀疑老爷子想做这么一部片子是因为他也看了百田尚树的小说永远的0。虽然对战争的立场很明确,本片并不足以称做反战片,因为他对飞机的设计师并没有持有态度。一个反战主义想要描叙一个侵略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师,还有设计师的一段恋爱故事,又不想直接给这个人打上标签,当片中男主问到“我们在和谁打仗”的时候我不由觉得有点好笑。看得出来他想说的很多,不管是战争的可怕,还是庞大的历史背景下个人的随波逐流,也许正因为想表达的情绪太多反而全都说不到点上。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童年足够影响他的一生。老爷子的动画为人称道的一直都是那些飞行的场面和带着幻想色彩的飞行器,可能鲜少有人知道原因。话要从这里说起,宫崎骏诞生于1941年的东京,这时候正是日本对华侵略战争最中,他的家庭经营着一所工厂名字叫宫崎航空兴业。说是航空兴业其实并没有大到可以自己独自承建飞机的地步,他们服务的对象是如今已经被分裂成若干汽车公司的中岛飞行器制造厂。这家公司在当时是日本排名第二的民营飞机生产商,宫崎骏家的工厂为中岛飞行器制造厂生产发动机。
熟悉老爷子的人一定记得他的资料里提到过他的幼年在宇都宫成长,直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全家才迁回东京。而中岛飞行器制造厂正是1944年1月开设了宇都宫制作所。我想应该就是在这里宫崎骏与片中的飞机设计师堀越二郎结下了不解之缘。堀越毕业于东京大学的前身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后来在三菱航空机公司工作,设计了九六式舰上战斗机和零式舰上战斗机。虽然零式战斗机由三菱公司设计实际上因为人手不够在太平洋战争中有3分之2的零式产自中岛飞行器制造厂。也因为在宇都宫的生活,老爷子本人虽然年纪尚幼却也遭遇了1945年7月12日的宇都宫空袭,带给了他人生很大的影响和冲击,所以他的反战立场自然很好理解,这也许也是为什么他对设计师的立场暧昧,批判他们不是等于批判自己老爸。电影里出现的男主好友本庄季郎是一式陆上攻击机的设计者。
热爱着作为杀人武器的战机的同时厌恶着战争,这是导演无法回避的矛盾,然而他并没有直面这样的事实,而是兜了一圈给堀越也是给自己做了最好的掩饰,只是因为热爱,想要造出美丽的飞机,模糊了飞机和战机之间的界限。本庄对堀越想给路边等待父母回家的孩子刚买的点心被对方拒绝逃走一事的评价正巧点题,本庄说你这是伪善。明明知道飞机的用途还是积极的参与过程这不正是王导式的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伪善,可见自己立场的有失偏颇其实导演本人再清楚不过。
本片的时间脉络堪称严谨,男女主相识于一场地震,可以追溯为1923年关东大震灾,此次地震引发的大火蔓延了半个东京都,超过十万人遇难,烧掉了东大综合图书馆几十万册图书,在片中也有提到。接下来他们五年没有再见面男主堀越二郎1927年从东京大学工程系航空工程专科毕业到飞机制造厂工作,然后两个人经历了短暂的恋爱,婚约,结婚,分别的过程。
可惜这个故事并不属于堀越二郎,而是原著風立ちぬ的作者堀辰雄的真实故事。这也是我无法理解的一点,为什么要嫁接这样一个符合日本30年代审美的纯爱故事在堀越二郎身上。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在1976年出演过原著改编的同名电影。不过这段虎头蛇尾的恋爱故事有几个画面倒是刻画得深得我心,还暗自感叹原来老爷子也是谈过恋爱的人能画这么sweety的片段。但是抱病的女主在新婚之夜掀开被子跟男主说来吧,来吧,我残念的笑场了。
最后良心建议,如果不想看过以后对老爷子的编剧能力产生怀疑,此片不看也罢,125分钟的片长吸烟镜头赛过吉卜力全部作品相加。
乍一看上去似乎是一个追求梦想的少年和薄命少女的恋爱故事。放在时代的大环境下略有美化的嫌疑,但是西斯空寂,看的时候我虽然泪流满面,然而仔细想想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儿。
宫崎骏人老了,以前很多遮遮掩掩的东西也放开了说了。
「飛行機は美しい夢だ、ただ、 美しい飛行機が作りたい。」
「兄上は薄情者です。」
仔细看本篇就可以知道,主角基本上是一个没人性的家伙。这一点大概正好和庵野的棒读一致,所以并没有什么违和感。
接下来会大致整理一下剧情,不想被剧透的就不要接着看了
追梦少年上京读书,火车上碰上了女主角和女仆。装逼坐在火车车厢连接处看书的时候风吹跑了帽子,被11岁的女主角接住,于是两人相识。没过多久关东大地震袭来,女仆小腿骨折,主角拿计算尺固定了之后,背着女仆到了上野,然后和女主角一起去她家找人来救女仆。
——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候主角对女主角完全没啥感觉,反而因为背了女仆一路(女仆身材颇为有料),颇为念念不忘。实际上后来有人把尺子送回来的时候,主角脑海里浮现出的也是女仆的背影。
后来主角东大毕业,进了三菱开始造飞机,去德国取经之后又回軽井沢疗养。疗养的时候时隔10年,21岁的女主角再次飒爽登场,来了一把橙路里飞帽子的把戏(不过飞的是伞)与主角再会。然后找了个由头把男主角勾引到水边告白,告白前的表情充满了委屈,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女仆结婚生孩子了——看到这里,聪明的看官应该已经恍然大悟了吧。
主角对飞机的评价,从来都是「美しい」。原画展的时候给再次登场的女主角的注解是「美しくなった」,而主角对女主角的评价也只有这么一句——「美しい」。而女主角明显也很清楚这一点,从疗养院里跑到主角那结婚之后,整天在被窝里卧床不起也要为悦己者容。当化妆无法掩饰病容,不再「美しい」的时候,她偷偷的摘掉了主角的眼镜——然后回到山中的疗养院。
正是这一天,主角呕心沥血设计的九試単座戦闘機试飞成功,试飞时主角看着从山里吹来的风发呆,定是了然女主角已经不在人世。
飞机带来的是尸山血海的荒野,而主角自己也抛妻弃子,泯灭人性。不论是实现制造飞机的梦想,还是实现拍摄动画的梦想,都是不疯魔不成活,老宫这次想讲的,多半就是这么一个他自己的故事。
蛋堡说这是一部讲述“老婆咳血还在屋里抽烟的屌丝工科男的故事”的电影。除了怀念画风外,皆无感。
有人说这部向设计了侵略中国的飞行战斗机设计师致敬的电影是可耻可恨的,但作为动荡的年代下的个体,为了追梦他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他设计的飞机最终会坠毁,挚爱也无法挽留,风起带给他梦想,也带走他珍惜的一切。“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终于明白这句引用的诗。
没想到。看湿了好几次。虽然画面、色彩那么明媚,但却是宫崎骏最“阴暗”的一部电影,所以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被诅咒的梦想,年度最佳。
风吹起你的帽子,吹起你的手;风把你的梦想,吹到天上;风把你的爱人,吹进天堂。
宫崎骏没有转向,这是反战作品
拍的是飞机设计师的故事,宫崎骏却也有意无意映射了动画师的人生弧线。同为古典的手工匠人,同要长时间埋头伏案,同需面对存在于自我意识和现实之间的鸿沟。而这些受了诅咒的美梦,也是竭尽所能者的愿景,掘越二郎如此,宫崎骏、高畑勋亦如此。拍到这里,可以收官了。
“她已经把最美的一面,展现给自己心爱之人” 宫崎骏最后一部长片,根据飞行家史实改编的传记故事,严肃了很多,厚重的历史在诗意美妙的声画中娓娓道来,依然有梦,有久违和最初的感动。“起风了,唯有努力生存” “飞机是受到诅咒的美梦”。
政治正确 沉闷无比 虽然对昭和年间的日本描述得事无巨细 但我不觉得有多少日本观众走出电影院还能保持愉快心情 现实中之堀越二郎与高大上的男猪多少有点差距 至少设计出零式这种牺牲驾驶员性命换取超高机动力者绝不会是宅心仁厚 一人成就之梦想亦可能是他人之噩梦 老爷子卖命做到这步我无话可说
看预告片的时候流泪了,看电影的时候流汗了。
看過了,在電影院情緒比較複雜,其實是講了一個單純的故事,少年薄情,未知情意重要,為了大環境和大事業放棄了許多,他的成就也搭上許多人的性命。然而故事講的美,也就不想多說什麼。無論如何這樣的男人我是不愛的。
但见万木低梢首,便知起风了。算是宫崎骏最弱的一部作品。故事太平铺直叙了,既无情怀也不聪明。反战与否不说,一半爱情一半梦想拼在一起也不能叫做完整啊。大师您这样“收山”真的好么?
宫崎骏想借此表示:人生很难,放过我吧
跟所谓原作其实关系真的不大……庵野秀明的配音挺坑的不过想一想还是蛮适合男主这种死宅性格。不是个典型的动画片,倒是在主题的复杂性上达到新的高度了,言而简之是少年单纯的梦想如何被历史裹挟,而且他对此如对将死的爱人一样无能为力。梦境用的真是漂亮。语焉不详之处正是韵味所在。
“设计师的苦逼一生”?和想象中的史诗片很不一样,是看过几部宫崎骏中最平淡的一部,不论是大地震还是二战都是几个镜头掠过并无过多着墨,反倒是给了无数空的天空、云朵、草地、列车的镜头。其实倘若放开战争的背景,电影就像是导演对时代、故乡、故人的怀恋
一个工作狂阿宅能遇爱他的白富美、全力支持他的公司、识才的上司、互相帮助的基友,最后取得亮闪闪的成就铭记于历史,真是诗意人生
内容本身其实并没有前作们有趣,但依旧让人感动的不行。似乎能理解了为什么老爷子自己看完也会哭。做怎样的人,怎样活在世上,怎样对待自己的内心和周围的人事。善良,认真,诚挚,勇敢,努力。充满敬意和真诚的作品。至于二战愤青并不是不可理解,只是想说,用不纯粹的动机去看纯粹的作品,这样好吗?
影片后半段让我有些吃惊,因为完全感觉不到有战争思考,甚至男主角也塑造得像一个大男子主义者...如果宫崎骏只是要一个“记录”的感觉,那他做到了,也难怪票房不达标,作为吉卜力传统受众的小朋友们是绝不会喜欢看这种娱乐感很差的动画的。地震那段很出彩,群戏动画做得非常好,细节也让人感动。大平晋也画了有三个镜头,全在预告里了。
作为传记片,这个故事选了一个非常安全的视角,几乎都是小清新们喜闻乐见的,过滤掉现实部分的争议,只留下糖水般梦幻与励志。我不在乎创造者的政治意识,只是这种故事本身太平庸缺少惊喜了,特别是纯爱的感情部分。和现实题材打太极,想象力没了,倒是可以看到一个民族一丝不苟的情怀。★★★
注意,宫崎骏是日本人,不会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说话,如果硬要拿看抗日神剧的本事收看这等电影。那么上纲上线,就趁早不要看。人家也没选择在中国公映。是否公映还是问题?记住不是什么都围绕自己喜好去发展的,这就是客观世界。不是义和团的主观世界。中国有没有像发明零号战机人和宫崎骏这样的人物呢
正直的说直到片尾曲响起我都没有从这是个什么烂片的震撼中脱离出来,中间三次想干脆走掉,我猜到这片就是个自我满足片没想到全然不顾观众,最多三星多一颗感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