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70年代拍摄的电影,故事说的是30年代的电影,豆瓣评分8.7,绝对是经典!
但是我认为的经典不仅仅是影片本身,我个人认为最为经典的是片中男士的服装,礼服、套西、风衣、礼帽,甚至是领带,或者布料材质,作为30年代的服饰,随便哪一件放到现在也不过时,甚至更是经典!我随便截了几张图,大伙儿感受一下:
好了,言归正传!
这是一部犯罪题材的悬疑片,虽然是悬疑片,故事情节倒也不是晦涩难懂,也没有使用插叙倒叙啥的技术手法,平铺直叙,一气呵成!
虽不至于全程无尿点,但是也是引人入胜,步步惊心!
本片说的是一场骗局,看来,古今中外,从古至今,骗子一直是一种职业。而本片的骗局,就是我们老古人说的“蜂麻燕雀”里的“蜂”, 所谓蜂,也作风,指的是一群人蜂拥而至,协同行骗。 相当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杀猪盘,当然电影里是打着“正义”的旗号,一群骗子设局骗坏蛋,一步步将坏蛋引入圈套,最终协同作战,成功骗倒了坏蛋!说实话,这个局设的非常的巧妙,不仅所有的参与者都是骗子,连整个赛马的场景都是临时搭建,真实可信,被骗的坏蛋,自从踏入圈套的第一步就预示着难以脱身了!
至于演员,这些70年代的演员,我实在认不得,更别提叫出名字了!就是男主,感觉特别眼熟,后来想起了,非常像“欧文·威尔逊”,后来查了一下,他叫“保罗纽曼”,按道理他比 欧文·威尔逊 更出名!
不过,我还是那句话,悬疑片不剧透!
一部好的悬疑片,还得您亲自欣赏,欢迎您看完了和我交流。
推荐指数⭐️⭐️⭐️🌟
1、
某个傍晚,胡克跟着自己的师傅在街头诈骗,收获到了一笔巨款,对此他们高兴坏了,计划退休的退休,计划挥霍的挥霍。但谁曾想,这笔巨款是一个赌场向芝加哥黑社会头目朗尼根上缴的赌款收入,这下他们妥妥地引火上身。并且就在当晚,头目解决掉了胡克的师傅。
(台词)“你过来,赶快离开这里。胡克,看在上帝份上,赶快离开。要是斯奈德抓住了你,你就完蛋了。”
胡克急急忙忙找到自己师傅的时候,师傅已经倒在了血泊中。随着警笛声的不断逼近,胡克被小伙伴催促,他需要赶快离开。
如果这时候,胡克被伤痛蒙蔽了双眼,痴痴地守在师傅的身边,那么他将会遭遇什么?——他的小命也将难保。
胡克连夜离开小镇,赶到芝加哥,投奔去了自己的师傅曾将自己托付给了业内的大骗子亨利那里,胡克一上来就问亨利该如何好好诈骗朗尼根一番,为师傅报仇。
(台词)胡克见亨利信心不足,心情有些着急:“亨利,我究竟还要不要向你学习骗术呢?”亨利:“干吗那么着急?”胡克:“我很想与朗尼根交交手。”
如果这时候,胡克被复仇之心蒙蔽了双眼,意气风发地、单枪匹马地去找朗尼根复仇,那么就冲这么一个诈骗技术如此青涩的毛小孩,他的结局是什么?——他被轻而易举地干掉,甚至可能还尸骨无存。
胡克的冲动被亨利压了下去,亨利开始召集人马,筹备骗局,引朗尼根上钩,“一步一个脚印”地为胡克师傅报仇。
(台词)亨利把外衣交给了胡克,“你倒顶自在。不过我得告诉你,下一步的行动是十分艰难的。”胡克:“怎样行动?”亨利:“先必须把他的钱弄到手?”胡克站起身来,穿上外衣,“是吗?”亨利提醒道:“他正在发怒。你要当心点。”胡克:“嗯。”
在整一个骗局中,胡克所要扮演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他需要假意去接近朗尼根,甚至是要对对方谄媚和讨好。
所以,在跟杀傅之仇人的一次次交手中,如果胡克被愤怒的情绪所勾引,被蒙蔽双眼,那么这次丢命的不仅是胡克,而且还有这场骗局的所有参与者,这场骗局的初衷和目的都将失去,他们会成为业内一超大笑话,因为他们偷鸡不成还蚀了所有的米,并且再无“平反之日”。
但所幸的是,胡克没有被蒙蔽双眼,仍然以理智为上,以大局为重,所以他迎来了最终的、最解气的胜利。
而今天,什么在蒙蔽我们的双眼呢?最近《last dance》很红,伍佰在其中唱到:所以,暂时将你的眼睛闭了起来。所以,是谁将我们的眼睛闭了起来?是什么叫我们的眼睛看不见我们应该、并且是可以去赢得的最终的胜利,最解气的胜利?
生活是你的,你有权利想怎么过就怎么过,但是,你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呢?你想要,你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2、
(台词)
亨利和大伙围坐在桌子四周议论。
辛格尔顿:“亨利,我不知道该怎样对付那家伙。他是爱尔兰人,不喝酒,不抽烟,不嫖女人。他是国际互助和慈善团的最高成员。只有玩法罗牌时他才外出。有时一次就能玩十五至二十个小时。只有他才能违犯这里的制度。”
亨利:“他玩不玩轮盘赌和掷骰子赌博?”
辛格尔顿:“他从不接触。
基尔曼一位收赌钱的人说,不能取胜的事情他是从不会参与的。”
亨利:“对体育运动呢?”
辛格尔顿:“有时,他喜欢在士兵中出头露面,但不参与战斗,也不向他们打赌。”
亨利:“平常他都干些什么?”
辛格尔顿:“只玩纸牌,而且弄虚作假进行欺骗,在这方面他很内行。”
骗,是针对弱点。
“鱼儿”朗尼根的弱点真不算多,他不抽烟、不喝酒,不玩女人,身边一票的精英保镖,别提多少安全稳妥了,要说弱点,可能就是成长经历不大好,在火车上爱玩个纸牌而已。
所以,能骗上,还是得靠人的劣根性——贪得无厌。
骗能让一众骗子靠近朗尼根,让朗尼根接触到赌马,并且让朗尼根尝到一些小甜头。但是朗尼根的贪才是让他自己掉进坑里,还把自己埋得严严实实的——想要坐等天上掉大馅饼,所以豪掷重金赌马。
想要更有钱,想要更多的权力,想要更好的生活,这样的愿景本没有错,但是,如果你相信天上会掉馅饼,那么你也应该做好掉下来是砖头的心理准备。更好的你,不应该靠投机。
keep your eyes on the stars and your feet on the ground.
推荐影片《骗中骗》1973美版
从头精彩到尾,实在太好看了!任何环节都是一流,音乐尤其赞。保罗纽曼一个眼神就可以杀死我。从皮特神似雷德福这一事实也可判断出美国人其实审美观也是几十年不变的。
4.3/5.0 Flowers中我最喜欢的角色-八重垣艾丽卡(Yaegaki Erika)最喜欢的电影。70年代复古出60年代以前的感觉。虽然到了今天剧情走向猜的大差不差,但看起来也就是津津有味。(黑色电影的定位界限较为宽泛,故我个人认为本片也可以算作新黑色的尝试)黑色电影不仅属于黑帮和侦探,也属于“老千”。黑色电影可以冷淡低沉,也可以喜剧十足…义贼的形象还是有点老套…不过仍然算是好看!(复古味做的太赞了!复古而不显老套)
这片必须要重温才能觉出味道。
197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2013.9.7
好棒,两点疑问,在饭馆里追胡克的人是谁啊?还有罗更派那女杀手杀掉胡克的话,意思是还有那发电报的人给他打电话,可是发电报的那个和胡克是朋友确保这样没有关系吗?
Paul英俊得有板有眼。Robert果然像极了brad pitt。那张明媚的脸那双明亮的眼。连衣服都和十二罗汉中的他一模一样。
台词精妙,剧情流畅,运镜圆润成熟,骗局电影的先驱,保罗.纽曼举手投足间都是优雅,尤其是抽烟的样子,5星
一切都完美的无可挑剔,Paul Newman 和 Robert Redford这对组合不由得让我想起罗汉系列里的乔治克鲁尼和布拉德皮特,不过前一对组合真是更绅士,太帅了。
主题曲很经典 Paul Newman气质很赞 剧情虽然不够刺激 但综合来说 很不错<3
年轻时的Robert Redford 太帅了。比彼特还帅。
七十年代,狂飙突进的新好莱坞时期出现一部如此具有复古气质的电影应该也是一件很反叛的事情,从故事到手法,无不如此;纽曼雷德福希尔三人聚在一起就有一种特别的质感。
分幕式结构、服饰、字体、原声都充满黄金时期的复古味,机智幽默间彰显“君子爱骗,骗之有道”,剧本赞,演员嗲!
高明的骗术家就像大导演,同伙是高超的演员,被骗的人则是甘愿被哄的观众。
《骗中骗》是一部具有强烈黑色喜剧风格的电影。影片以怀旧的处理手法描述了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的诈骗活动,影片中用俏皮和妙语连珠的对白以及连环套式的诈骗故事始终吸引我的目光。两位浑身是戏的超级明星=保罗.纽曼与罗伯特.雷德福配合默契,加上“冷面”的罗伯特.萧的精彩配戏,精彩异常。
Paul newman啊真是帅的让我无语……非常经典的片子……爱死70年代了
即使在今天看来剧情上的最后一翻也还是颇为漂亮,更不要说轻快的节奏(以及音乐)和所有人极佳的表演。行骗者们联合纪律优雅从容仿佛是异国的江湖。这种集智力、执行力、冒险(甚至是死亡的危险)于一体的反道德、反规则游戏,有艺术的美感,又带点革命式的刺激。
环环相扣,算无遗策。腔调,豪赌,美酒,艳遇,暗杀,设局,最关键是一群各有千秋并可以放心把脊背相交付的朋友——几乎就是古龙武侠了。Robert Redford活脱脱今日之Brad Pitt。♫The Entertainer
布拉德皮特爷爷与马修麦康纳爷爷的天作之合爱情。
看得手心冒汗,紧张死了。不到影片最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骗局是什么,你永远不知道骗局是否结束。这部影片就是一个骗子,把我骗得晕头转向。
手法上有古典类型片的样子,结构消解为当年商业喜剧黑帮片的样式,主要是这环环相扣的剧情太吸引人了。两大影帝对标,帅的无可挑剔!70年代,奥斯卡最佳电影,后来这种盗亦有道俨然成为了一种屡被套拍的惯用模式。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