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太治愈了,让我无聊的假期有了一丝有趣,看完之后心情也开朗了起来~
电影中第一个让我触动的点是久美子说自己还没有结婚,骗她们是为了跟她们打成一片,感觉她就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小心翼翼的融入着这个社会,和她前面跟纯子说不喜欢和有自己爱好的人一起做了呼应,最后三个人练起了太极,真的太可爱了,想想自己和朋友也有过这种突然就很奇怪又搞笑的行为😂
第二个温暖我的点是大家晚上生火的时候,管纯子叫小纯纯,大家的感情更近了一步,后来的用叶子当酒杯,喝着小酒讲着故事,真的很美好。
还有关本做梦之后醒来,大家真的很温暖,后面在森林里玩起来了真的要笑死我了,大妈们真的很少女。
这部电影的每一个时刻的故事都那么动人,那么治愈小纯纯真的是一个很美好的人,平静可爱有懂得感恩生活,她确实不是普通人。
你们不想爬上去看看吗?最后看到了瀑布,真的很感动,值得N刷的电影🎬
有一阵子,很喜欢田野,所以就跟家人提议说,我想搬到乡下去,但是马上被驳回——你天天看田野,你也会看腻的,就像你天天呆在城市里,所以你才感觉什么都已经不新奇了一样。
哈哈哈。
这就好比那句话说的,所谓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看看别人呆腻的地方。
《去见瀑布》就是讲了七个阿姨组成了一个旅游团去见瀑布的故事。
从现实主义及悲观基底出发,这篇影评肯定要从旅游过后的她们生活照旧,抨击旅游的无用性为切入点。
然而,我想到,每次从田野回来,我确实比之前快乐了一点。好吧,预告一下,这篇影评是颂赞旅游的。
你旅游是为了什么?风景?特产?美食?艳遇?疗伤?发朋友圈显摆炫耀?
我觉得,旅游一大优点,常常会被人忽略,那就是会让人重拾起与人相处的喜悦。因为不用担负起长远的责任,那么在一小段封闭“合作”的时间里,大家肯定都会收起自己的小性子,能忍让就忍让,你好我好大家好。所以,这是人性光辉最闪耀的时刻了——不得不安安稳稳地在一起,但只是同行一小段的时候。
所以,我也在想,我去田野,我更快乐了,是田野本身让我更快乐的吗?可能不是,我可能是被那些在田野上劳作的农夫,那些在河边洗衣的妇人身上所散发出的醇厚友好的气息感化了。重新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再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光辉,于是重新对生活充满了盼望。
《去见瀑布》的阿姨们,也不是真的为了看瀑布,才来看瀑布的。因为在最后,从迷途回归正路,大家纷纷表示赶紧走人的时候,只有一个阿姨提议说,要不,再多走两步,去看一下我们本来要去看的瀑布吧,众人这才勉强一同前往。而这个阿姨,也不是为了看瀑布来的,这个旅游行程只是她女儿送给她的礼物。
所以这些阿姨们为什么要来看瀑布?有两个阿姨是摄影社团的,她们要拍好看的照片拿去参赛;有两个阿姨很早就相识,她们就是借着这趟旅游行程叙旧聊天的;有一个阿姨,失去了自己的丈夫,而在此之前,她常常跟他一起出来旅行;有一个阿姨,刚刚失恋了。
他们都带着一些目的,或者是身怀着一些缺憾来的这次旅行。而在此旅行之后,我相信他们都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甚至更多。其中最大的,就是我之前提过的与人相处的喜悦。
如果这个旅行团有一个靠谱的导游,那么这次旅行体验没那么惊艳。但是幸运的她们碰上了一个会迷路的导游,这个导游把自己搞迷路了,然后丢下七个阿姨在一个深山老林里自生自灭。
在失去绝对权威的帮助下,虽然有过矛盾和争吵,但是马上她们就收起了自己的锋芒喜好,紧紧抱团。一起捡栗子、采蘑菇,连烧个火,也要七个人围一起挡风,吃饭的时候各自分享着自己年少时候的爱情故事,睡觉的时候,七个人紧紧挨一起把树叶当作被子,望着星空唱着歌…
还有什么比共患难更能振奋人对生活的信心的吗?如果失望是对人的,那么从人而来的关爱和扶持不是一味治愈的良药吗?如果,失去成了人生的遗憾,那么得到了这些美好的情谊和回忆,那人生不是又多了点值得的事了吗?
这就是旅游的好处——在大家浅尝辄止的相处中,感受着与人相处的喜悦。只是这趟瀑布之旅,因为一些环境和人为的因素,把这份喜悦放大到了最大。
嗯,看来,旅行也是蛮有用的。
影片《去见瀑布》(2014日本)
七位四十岁以上的欧巴桑跟团去旅行,白天爬山赏枫叶看瀑布,傍晚泡温泉,本是这样打算的,谁知遇到了一个会迷路的导游,中途丢下他们去前方探路,导游久久不回,几位欧巴桑决定去寻找失踪的导游。
导游最后被找到了,但在那之前,七位欧巴桑经历了迷路、人员分歧、食物短缺,没有任何准备的夜晚野外露宿、拾核桃行动采蘑菇大赛、制作野味料理、睡前痴情大合唱、欧吉桑式集体太极、闲散组吃货组摄影组合成互助关爱组的过程,导游最后被抛下了。
电影的环境设定和《南极料理人》有些相似,都在一个与外界相对隔离的地方,《南极料理人》侧重于人长期处在极端单调环境下心态的变化,《遇见瀑布》侧重于卸下每个人日常生活中背负的枷锁,人与人与大自然如何相处。虽然整体水平不如《南极料理人》,观看几位欧吉桑再次拥有童年般的境遇与快乐仍十分怡人。
剧情和人物设定都没有强烈的冲突,就是日常生活中会发生的一些事情,看完有味如白水的感觉。这种味如白水,是因为讲述的只是日常生活嘛?不是,虽然电影有一种散文和诗意的美感,但这种美感不够强烈,同时缺少了某种可以触动心弦的情愫积攒,和一部佳作还有一点差距。
就在几位欧吉桑找到了原来的路,可以顺利下山的时候,一位欧吉桑说:“我们去看瀑布吧。”这个提议也如此平常,就好像在那个境遇时身边一定会有人这样说一样。但仔细一想,这个提议如此平常又如此生机勃勃,就是因为人们对美好的事物心生向往,才会有众多个“去见瀑布”的念头,生活才变得有滋有味。
PS.
1、地图那么简单,想迷路也很难啊。
2、见到的瀑布好小,看电影的时候明显感受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但几位欧吉桑楞了一下也坦然接受,这就是生活嘛。
一群老太太和倒霉蛋导游的故事[笑cry]。
七个老太太和一个导游,好像是七个小矮人和一个白雪公主的搭配,倒也不是。
题材上其实挺新颖的,国内很少有聚焦中老年的电影,即使像《爱情神话》,也是年轻化的表达,而且她们那种“潇洒”是稀有的,甚至是脱离实际的。这部电影更贴合实际一点吧,除去文化上的差异。我在想,我以后能不能拍一群老大爷呢😂
这部电影的成本肯定不高,从头到尾就是一辆车,一座山,还有最后的小三轮。用低成本拍出优质电影,也不是不可以的。 这趟山路就像是人生路咯,我们开始满怀期待地上路,然后失去导航,会迷路,会发现新的指标,结果又再次迷路,会没有希望,反反复复,转危为安,又转安为危...没有童话里一劳永逸的幸福结尾。就是,面对崎岖的坦然吧。因为,生活总会继续下去的!不如乐观豁达一点呢!
人的差异与共存。电影也呈现了这种转折。七个人来自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喜好,不同的性格...两个喜欢聊痔疮的在一块儿,两个喜欢摄影的在一块儿,感觉纯子其实是相对独立的,还有理发师...开始她们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甚至各自有各自的小团体。后面,他们又可以推心置腹地一起玩笑,谈心分享。 作者向观众呈现人物时,对大家各自的现实情况都作了模糊处理。着重表现的是大家的性格,偏好,面对困境的态度......我们所看到的人就是她们本身,而不是种种社会身份。可见,人与人是否能够共处,那些没那么重要。她们都是充满善意的,所以才可以共处啊。 生命和生命,本来就是在同一平面上的,不是么? 喜欢纯子,有自己坚定的主见,善良温暖,乐观豁达,坦然淡定,很贴心。是有人生智慧的人,好棒的人,将来也要做这样的老太太。
写的好乱。。
(图片与内容无关嘻嘻)
每次看到日本这类型影片,总会为国产影片感到遗憾,不知还得经过多长时间的积淀和等待。冲田修一水准维持不错。
两星半 依然挺生活的,但也依然不喜欢
冲田修一善拍平淡流年里的人生真谛,这部亦不例外;剔除戏剧化因素,此片更靠近《啄木鸟和雨》(怀念2012年SIFF的日片),人物之间不无冷幽默的互动,如涓涓细流,终见肆意奔流的瀑布,“喜欢去哪儿就去哪儿”,真好啊。
冲田修一好棒,而且感觉和安德森很像,有趣又细致的拍摄
第一次看到脱离了主妇形象的一群日本中年妇女,不干家务,没有老公孩子牵扯,完全是为了自己及时行乐。所以不同鬓发齐整、和服加身、也不用穿那个标志性围裙。她们穿起了冲锋衣、登山鞋。终于看到日本妇女跟我国妇女的最大相同处了。
挺可爱美好的。你会发现那些你以为讨厌,跟你合不来的人,只要你去了解,去发现,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美和故事。然后在大自然中,当你们不再是个社会人而是个自然人的时候就可以自在美好地共处了。不论在什么年纪都可以保持纯真,都有权利哭、笑,去喜欢去的地方,感受生命中美好的一切。看笑也看哭了
6.3 意外
笑死我了,这7个大妈没一个好看的,可是,她们真的好可爱啊。“影片的女演员几乎全部选择素人拍摄,剧组向社会招募40岁以上的演员,最终从应征者中选出7人,并将她们的人生经历编入剧本中,可以说是一部先有演员再有剧情的奇特电影。”第七部冲田修一了,这位导演的片子放心看吧。
大妈们一路小跑终于站在了负离子瀑布前的那一幕,蜜汁感动,希望我四十岁以后,也能够不被生活所压垮,仍然怀揣着一颗年轻的心
大妈团作为主角很新鲜,本来当作company movie看的得到了大惊喜;然后导演很擅长把日剧那种微妙的日常kuso感电影化,变得cinematic,这很难诶,蛮可以研究一下
冲田修一年近四旬,勾画了七个中年大妈的两天一夜,因喜爱《横道世之介》而来的难免有些失望。显然这不是为年轻人准备的,正如日渐如一寡淡的中年生活,迟迈者不愿看到身边也布满衰落之气,虽她们可以再无遮拦倾谈往事种种。瀑布声侧耳可闻,那时的她们还能否推开重重遮幕,去见或只是心头一激的水流?
冲田修一,大东亚安德森
看的时候就感觉有可能是素人,没职业演员的油腻感,又大多用了中远景。脑补了一下中国版,全是宁静、许晴、吕丽萍什么的,大概是《花儿与少年》大电影吧……
连同横道,冲田修一真是感动常在的高级植入玩家。最后的去看瀑布,确实提升了整部电影的可回味之处。虽然它那么小,虽然细想之下,迷路有些缺乏现实根基。
11区大妈没有广场舞,就变得要治愈了。
愿我四十岁后依旧像纯纯一样有颗无处安放的少女心。
有意思,小成本电影的拍摄典范,看似无心似有心,大妈个个少女心,想起荻上直子的《眼镜》。小感悟,日本大妈就是笨,出门不带小音箱,烦闷无聊广场舞,怎么说,随时随地解千愁,健身减肥兼丰乳,开到蹦蹦蹦大音量,深山野岭也不掉队,不掉队。
太喜欢这样的温馨小品,不如横道世之介的深刻隽永,却如片中那最后的瀑布,水花虽小,但溅起来拂在脸上连空气都清爽了。七位妈妈桑的日常,即便剧情设计感太重,但还是感到一种难以言状的感动。当你太专注方向,便无法欣赏沿途风景;而当你停下来驻足观望,就能看清所有的道路。
落俗~
也就勉强及格吧。虽说企划真的不错,素人演员们表现也比较好,题材也非常独特,但是剧作问题真的很大啊。“中老年妇女的少女心”确实是拍出来了,然而无论是迷路还是露宿的可信性都很低,各自的性格与技能又是为了展示而十分刻意地去演给观众看。保持了冲田修一一贯的尴尬喜剧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