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讲人类意识配摆钟摆动很不错。樱花列车平交道景致好美。这红雨伞怎么一会儿儿子拿着一会儿妈拿着,是有两把一模一样的吗?日式风格强烈,悬疑气氛营造的不错,甚至有点恐怖。反转好绝!万万没想到服部介竟然是幕后大boss!乐队在鹿鸣馆演出那次好好听!妹妹说想看看爸,但是火灾导致没有遗体😢喜欢李秀夫和儿子讨论生日快乐歌的片段。李天张妮有点好磕! 感觉每个演员都有演的好和不好的地方。。小张孝智那个阴郁的表情挺吓人的。。黑暗意识世界里全黑的张孝智好吓人😣中日英混搭感觉很奇怪,配音好违和。服部背烧伤好严重,那里配乐好不搭。
什么叫只能看着什么都做不了,明明是自己(黑木宏)没勇气害怕一把水果刀!什么叫优质的蚊子不会扑向捕蚊器,这不就是无差别攻击吗!坏人也有可能意识等级高不受影响啊!说好的只有本校毕业生能看,MIT再牛也不能打破规矩看音乐学院的档案吧???
因为苗侨伟等人,耐住了性子看完第一集,进去了,接下来几集铺开剧情的部分确实比较有吸引力,但服部的表现过早叫我猜出他属于反派,还以为后面会有反转,谁知真是反派,有点落于俗套。张妮接到“哥哥”电话时,再加上黑木弘说“找我复仇的兄妹”,我感觉全篇几乎没有什么看点了。一直耐着性子看到结局,唉……两星半,不能再多了。
一星给摄像、美术,尤其是那首不错的歌。
一星给配角们(张孝志和主角李天都让我有点出戏)
整体感觉:抛开科幻问题不谈,故事本身不仅没有亮点,还很牵强。
首先,故事起因的先行者乐队杀人动机很牵强。前几集梅雪燕与和尚、酒吧老板都很维护黑木弘,我还以为这个人真是被诬陷的,谁知道这就是个无能装13的人渣。不敢见义勇为咱可以理解是吧,可你为啥不报警?不寻求其他人帮助?你看着姑娘被拖进小巷子,反应是不是有点冷漠?你不反省自身,反而要杀光所有低级的人,你是什么脑回路?黑木弘高级在哪里?梅雪燕为什么如此推动这个计划?李秀夫这名字听起来像个韩国人,他为什么也说中国话。不好意思,跑题了,他后来在火灾事故之后,质问黑木弘,我们不是要帮助他们走出来吗,怎么是杀了他们,看起来他像是被骗进组织的。谁骗他呢?梅雪燕和其他人应该都有份。这群学生脑子瓦特了,一起去铁道上杀了一个人,他们有点崩溃,但是听新闻说是那个人自杀,和他们唱的歌无关,他们竟然还有点失望。他们的人物完全站不住脚。他们一开始就是为了杀掉“低级的人”,所以李秀夫是被骗的。鹿鸣馆事件后,这个最无辜的人站了出来,被捅了一刀,关了20年。这……这什么呀!其他乐队成员也太麻木了吧。
其次,两个小孩的复仇……认真的吗?花不完的钱,随便就能制造的新身份,突然拥有的强大“意识”,不觉得牵强么?那些人愿意听一个小男孩的,也是很迷惑。二十年了才找到先行者乐队成员,而且是因为其中一个人莫名其妙去警局自首寻求保护,还交代出来其他人的身份……这不是自投罗网么?还说他们自己才是受害者,这个脑回路我也是不大懂了。一直强调谁是“恶魔”,都在推脱责任,二十年了还不忏悔啊!那个和尚倒是忏悔了,可你能不能去自首呀?你天天抽自己有什么用,人家受害者家属想要一个解释,一个真相呐!
另外,李天知道自己才是《十字路口》的原唱,居然没有什么大反应,真是离谱呀。设定是你害死了那些人,就算那不是你的本意,知道真相也会内疚一点吧?还有,意识里跑回去杀了李秀夫有什么用?就算他的节奏给了这首歌曲生命,可是这首歌曲是梅雪燕的想法,李天唱的,黑木弘组织的,只杀李秀夫能怎么样?换个鼓手不能打了?不合理。还不如说是对李秀夫的意识的解脱,干嘛说是改变张孝志的意识世界的唯一办法。难道是我爸爸杀了你爸爸,我就杀了我爸爸,一爸还一爸,你解脱了罢?
还有,“意识”这样一个牛的设定,并没有看起来很爽的感觉。男主对意识运用的很鸡肋,只能在生死危机关头才用,但看起来也不如张孝志的威力(虽然说人人平等)。他如果坚信可以到电梯一楼,肯定能出去,可惜最后还是要杀了自己的爸爸才出去,这说明他的信念感不行。小矮人说男主打开了他们那些人的意识,可先行者乐队的人并没有使用过意识。帮男主封印记忆的手法也没有交代清楚,小矮人怎么会这个技能,是学临床心理学的么?不都是音乐学院的学生么?
最后,这个歌怎么就能杀掉低级的人了?他们如何精准攻击?既然精神世界的事,你们放火干啥?说好君子动口不动手,你们不讲武德啊。还有一直反复出现的那个医院,“井上病院”,而不是井上医院,是编剧暗示他们都在“精神病院”么……如果是这样的话,所谓的意识世界battle这么扯我就能理解。
总而言之,阵容不错,故事不好。
——2022.4.5 TU 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没有
1.20多年前的烂梗(刀背割蒙眼犯人听滴水声),2.毫不相干的薛定谔猫(遇事不决,量子力学),3.名字碰瓷007的天幕危机,4.上映了半个月豆瓣下面一堆评论还是看不见整体分数,这些烂剧标配已经安排好了。再加上一些收钱恰饭的公众号拿着1和2点使劲尬吹,本来2星的底子,还是给个1星算了
如今能让我边看边生气骂骂咧咧看完的剧可太少了,好不容易逮着一部,我可得展开讲讲。
你说它要是个烂剧我就当笑话看看得了,可你说它要是个好剧又属实是羞辱观众了。
看似被高概念和烧脑包装的外观,等你掰开了揉碎了仔细看,又确确实实蠢的一批。
首先你给出的类型是:悬疑加科幻。
这种类型我们可太熟悉了。悬疑是做在故事里,科幻是将这个故事放在一个高概念的硬设定背景之下,这里存在一个规则是:脱离这个设定,故事无法成立,那么这整个作品才算成功。
本剧算不算做到了这点呢,很难讲,在我们分析完整个问题之后,再去衡量。
悬疑部分,它是一个复仇的故事。结合全剧整个转移到日本背景下,几乎是日剧质感的风格来看,这个故事在第一集基本可以让观众猜出整个故事的轮廓了,这个悬念埋的不能说是失败,只能说是根本没有。
一个乐队做了一首引人自杀的歌,如今引起当年受害者/们的复仇。那么眼前这个一瘸一拐戴着眼镜阴气沉沉的记者,肯定就是个复仇者啦。
接下来是科幻部分。我看完前十集的时候其实很疑惑,意念这个概念,到底算科学还是科幻?但当我看到正反派在彼此的意念空间试图杀死对方,以及男主直接一个时空穿越的时候,ok!Resp!这肯定是科幻!没跑了!
所以这里的创作规则可能是: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已经实现的客观存在做背景的是科技题材,但从科学角度延伸出了还没实现的某种概念,就算是科幻了。那么好的,全剧像生怕让观众忘了一样,翻来覆去提及的重点就是:意念。意念的强大可以让你无所不能。
那么到现在,第一个问题就出现了:无论讲悬疑还是讲科幻,nothing new,就是本剧最大的问题之一。
然后我们探讨一下科幻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规则,很简单,就是无论多么高概念的科幻设定,都是为故事服务的。
科幻的存在是为了让故事更加精彩,而不是要给观众植入什么新鲜的认知,那是科普要做的事情,你能不能想好你的定位和目的?
你想用高概念做烧脑,首当其冲我们聊诺兰。诺兰的电影从来不是跟你坐下来聊半小时物理理论,他只会把复杂的物理理论实体化。讲,是无趣的,你要做出来给我们看会发生什么,以及如何发生才对。
将概念直接运用到一个脱离这个概念就无法成立的故事之中,通过故事运用这个概念从而让观众理解这个概念。
而不是你先费劲巴力的嘴遁给观众植入概念,然后说,好了,下面这个故事是发生在这个你刚刚知道的理论背景之下的。本末倒置。
第三个问题是,本剧科幻概念的设定,没有完善的逻辑和规则可言。
这是国产烧脑剧作特别容易忽视的问题,一旦这种问题发生,你的设定无论多精彩,都失去了可信度。没有规则,设定就会飘忽,什么都能做就和什么都没做是一样的。观众不相信你的设定,整个故事就变成了故弄玄虚。
果不其然,到了最后,两人意识对决,男主直接时空穿越,这时候你会让人觉得,随便吧,你爱怎么搞怎么搞吧,反正你是男主你超厉害,你主角光环,你无所不能。
这就是观众对你的设定失去了信服。
那么本剧里,意念到底可以做什么呢。
我们先说切实存在的意念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它或许可以和潜力,精神力,意志力混为一谈。比如新闻里见过的,当一个母亲看到从高楼掉落的孩子的时候她可以跑出常人根本做不到的速度,比如当一个人在生死边缘徘徊的时候医生会说,这时候就要看他的生存意志了。有趣的是后者在本剧中做了更夸张的运用。
男主告诉女主,无论如何都不要失去意识。就是要保持清醒,无论如何你要坚持你还活着。于是女主成为了一个心跳停止四年却依然被认定为还活着的人。
这让我想起一个很老的一句话的恐怖故事:说是一个丈夫找人为他的妻子做催眠,催眠妻子让她认为自己得了癌症,催眠师和丈夫说这样不是长久之计,丈夫无奈地说那能怎么办呢,总不能让她知道她已经死了啊。
所以本剧也一样,它想给观众植入的概念是:意识的潜力无限大,无所不能,而我们人类不过是被固定到既定的认知里,才会如此无力和渺小。
这一落脚,剧作怕观众不理解,才产生了大多数观众都觉得莫名其妙走感情戏的第12集。其实全理论覆盖的12集根本不是在走感情戏,而是在重申本剧构建的世界观。
无论是没有心跳的女主,还是薛定谔的妈妈,它磨磨唧唧就是想灌输给我们,人类之所以意识不够强大,是因为我们对事物的惯性认知,我们认定活人要有心跳,所以没心跳的人就会死去,一旦我们意识到没有心跳未必不是活人的时候,这个人就同样可以活着了,因为我们的意识,超脱认知的意识,是无比强大的,我们所有人都被困在认知里,所以我们才有这个唯物主义的世界。
这集的目的是反过来再重申一遍理论,再去印证前面整个悬疑故事是存在合理性的。
这就离谱了。你这样,是不是对自己讲的整个故事,都没什么信心呢?
所以在这里,“意识”能力的设定,到底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呢?
意识肯定是不能无所不能的。在国外的作品里,意识的能力往往是物理攻击,就像12集中教授的第一反应是让男主把勺子变弯。这是合理的,物理攻击是根植于我们认知中的,那么能不能用作精神攻击呢?
剧中我们似乎能看到所谓的精神控制的,比如将对方拉入自己的意识空间,但这就要引出本剧一个奇怪的地方,为什么它总是在竭力的避免提到催眠这一概念。
某些事件,当我第一反应是:这是催眠!的时候,离奇的是,剧中没有一个人物敢提起催眠。怎么在剧中的世界观里他们不知道催眠是什么吗?我仔细的回想,剧中提到催眠的次数,只有一两次。
可是整个故事的关键环节,那首引人自杀的歌曲,它实际上产生的作用,对人精神力带来攻击和控制的,不就是催眠吗?
你想讲意识,所以觉得提到催眠会很“低级”?
这样看来其实隐含的一个逻辑关系是:意识是精神力,它可以产生物理攻击,比如让什么物体打开掉落破碎,牵引人的肢体控制人的动作。而催眠是必须借助某一实体的物体,比如怀表,歌曲,哪怕一个响指,通过人的五感进入,对人产生精神攻击,比如幻觉,梦境,想象。
精神,产生物理攻击,实体,产生精神攻击,可一旦精神产生精神攻击,就会有一种用魔法打败魔法的可笑感。
所以我始终觉得,正反派和黑木弘这三个所谓的意识强大者,他们互相把彼此争夺到对方的意识空间里,这到底能不能成立?这难道不是催眠该干的事儿吗,本剧里,意识和催眠有没有清晰明确的界限,是很容易混淆视听的问题。
如果你不设立规则,事情就会越来越离谱。
当然更离谱的是,本剧不愿意和催眠有什么关系,却在最后直接联动了时间穿越。
???
在那之前难道不是男主用意念让反派以为自己救了父亲,然后做一个话别和精神上的放弃过去吗?怎么你是彻底给人救出来了?那阿信呢?为什么不让演出停止,救其他两百多人呢?
这剧给这个设定唯一的规则,就是在12集开头,男主不肯把勺子变弯,他和教授的解释是,这个意识需要激发,当生命受到威胁,在死亡边缘的时候,意识才会产生强大的作用。
Emmm。
唯一的规则,还是个狗屁规则,刀子捅进去的时候我就不信你能把意识集中在变弯勺子上。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最牛嗯的部分,剧作硬设定所依托的科学理论。
一头一尾扔出了几个看似高级的理论依据。
最能唬人的,就是这个薛定谔的猫。
但凡仔细百度一下过的人都知道,这个著名的理论,是一个想象中的思想实验,目的是把微观世界的理论用可视的宏观的形式解释一下,以便更好的理解量子叠加理论。
或者再退一步,就算你把它当做真实的实验看待,你是怎么做到用一个物理实验去印证一个心理学,或哲学的理论呢?
然后甚至再用哲学力量反作用于这个物理学实验?
???
我一个文科生但我几乎是无法理解这里面所蕴含的深奥逻辑的。
就算薛定谔的猫和哲学有关,那也是后续延伸出平行宇宙等才能再和哲学挂钩的事情了。
薛定谔的猫,mit世界顶尖的教授们和你一起祈祷一个启动的定时炸弹不会炸死这只猫?不觉得很可笑吗?
这个薛定谔的实验,都不如苗侨伟饰演的日本警察关于巷子里的弟弟的情境。你只有进去,才能知道你弟弟是死是活,不进去,你弟弟永远是在你的认知里又死又活的状态。
还有男主大言不惭的说自己首次做到的蒙眼失血意识死亡的实验。
据说这个实际上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实验,说是苏联/美国/波兰/印度什么地方的实验都有,也算是广为人知的心理学趣谈了,然后你拿出来,在mit的教授们面前像小儿科一样耍大刀?教授们表现的倒很真实,都不当回事的转身走了。跟他关系最好那个教授说,你真以为之前没人去研究过意识的能力吗?
是啊,你真以为之前没人拿意识说事儿做噱头拍影视剧吗?
到了最后,男主还对女主还自爆了。
他说他不敢去找他薛定谔的妈妈,因为当时他做的薛定谔的猫的实验存在巧合性。
好家伙,墨菲定律的概率都比你这巧合的概率大吧?我是没见过哪个伟大的科学理论从巧合中就能下定义的。那你这不是实验成功了啊,你这是证明意识理论根本靠不住啊?
搞了跟白搞一样,搞到最后你都时空穿越了,可你自己还无法相信薛定谔的猫。
就像剧作团队到最后可能也无法信服自己写的故事一样。
同期我还看了一个小短剧,十分钟一集的那种,巧了,也是科幻题材,叫做《池塘怪谈》。一个简单粗暴但路子正确的科幻短剧。硬设定在于一个跳进去就可以穿越的池塘。
起初你以为的穿越是时间穿越,但实际上是进入其他平行宇宙。对这个设定,需要解释吗?不需要。它也没有给出任何解释,只是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让你发现原来几小时之前的这里和我此前所处的环境,存在比如楼层改变,电话号不同的细微差别,从而让你意识到,你所在的不是几小时之前,而是另一个平行时空,你所做的任何选择都会改变和影响这个时空。
关键不在于这些改变,而在于你所做的自认为正确的任何选择,都会导致同样的结果。
通过这个硬设定,剧中讲述的人物关系和情感问题,才是关键。
所以不需要解释任何设定,只需要设定好你到底要讲一个什么故事。
无论时空穿越,平行宇宙,还是本剧里的到底是意识还是催眠,实际上在观众的认知里已经是客观存在的概念,你根本不需要费尽心机的反复解释说明,完全可以拿来就用。
毕竟我们也并不想知道这个设定的合理性,我们只想看看在这个背景下,借助这个设定讲一个更精彩的故事罢了。
当你将一个科幻的设定试图无限逼近于科学的时候,等到你迫于突破这个设定再横跳到科幻领域,那你之前的整个逻辑链条就会全面崩盘。
我并非反感影视作品运用一些广为人知又很高级的理论,他们不是多么神圣的摸不得碰不得的事物,能引出那些有技术含量的概念是好的,但前提是,创作者首先理解,并能讲明白。
当你自己都不明白这些科学理论的时候,你如何选择运用他们?但凡剧作团队能实实在在的咨询一些物理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也不至于搞出这么一场想当然的拯救薛定谔的猫的闹剧吧?
你总不能因为你的观众、受众不是什么科学家什么知识丰富的群体就去断章取义的截取部分科学理论做噱头去糊弄他们吧?
正因为他们不懂,你更应该讲的清楚明白,运用得当,用最浅显的方式直观的让观众理解这些知识,而不是给他们灌输对这些理论错误的认知。
这是错误,且不负责任的行为。
哪怕是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造力得以生存的影视行业,也不能这样做。
总结以上,本剧试图把意识作为一个利用的噱头,通过一些热门理论和实验所习得的皮毛,做一个高概念的背景设定,但是剧作把太多的注意力集中到讲解概念上,讲又讲不清楚,理论又经不起推敲,剧作团队没有深入理解科学背景,恨不得看着字面意思去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导致整个故事的,假大空。
最后,我把它单纯的作为一个影视作品简述下优劣。
镜头非常有质感,摄影指导是来自HKSC(Hong Kong Society of Cinematographers香港专业电影摄影师学会)的成员,部分演员和制作都是香港团队。
演员方面,除了男主,都没啥问题。
也不是说男主演的很差,只是在这个演员阵容里,真的没法和人家们比。
我此前并没有看过张睿的戏,但在这里,和完全融入日本氛围的苗侨伟比?还是和状态演技完全压制他的张孝全比?“最美程灵素”做他的妈妈,“最帅花无缺”做他的爸爸,仓田保昭也来给他做配,你说这个阵容他能和谁比呢?刘学义吗?认真的吗?是那个继罗云熙之后当下古装造型谪仙一样的刘学义吗?还是那个给某公司无数没演技的丑男做配的美强惨刘学义呢?
包括两个年轻女性演员,也是不错的,至少不会出戏。那么多优秀的演员,围着一个一脸正气,一看到他就出戏,可弹幕还总爱疯狂输出尬吹颜值和演技的男主转。
咱也不理解他为什么能够在看到濒死的母亲和受虐待二十多年的父亲时,还能时刻保持理智仿佛啥也撼动不了他的面无表情,也是个人嘞?
其实如果这剧能抛开生硬强调的意识的能力,只用作简单的概念做背景,更多精力放在犯罪悬疑上,也许,是可以成立的作品。
或者至少先把管杀不管埋的坑填明白。
比如火灾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发生意外时小张妮到底是谁抱走的?警察的弟弟到底是死是活?反派做调查引子的女朋友到底存不存在?以及正反派刚相识的时候,男主用反派的照相机拍照的戏,到底是想展现男主的什么能力,后续又是否有作用?
一直都是二倍速看,不排除错过了某些细节,但这些问题我确实没有看到解决。
解决这些问题,总好过最后发现正反派都是精神系法师,大决战开始魔法攻击吧。
当你讨厌一个人的时候真是连他的名字都反感,这剧到最后我也没明白为什么叫天目危机,和007的天幕杀机有什么沾亲带故吗,都不如英文名直接叫潘多拉的盒子,虽然俗气但更实在。
这剧最多值个两星半,可我想着它除男主以外的演员阵容和制作团队,实在不忍心就给个两星啊。
Raven
看完了还是云里雾里,感觉导演编剧想要表达很多东西,但是不知道是没能力掌控还是啥的,成品很玄幻,现代玄幻+心理学+科学的感觉。
本来是想打四五分的,但是有刘学义哈哈哈哈,看在刘学义的视觉杀马特妆容,以及张孝全苗侨伟的倾情演绎下,还是给三星叭。真的,张孝全站那里就是戏,倒数第二集又哭又笑真的感觉到二次元疯批跑出来了。同一部剧同一张脸居然有这么神奇的演绎,我就不吹毛求呲他的台湾口音了。苗侨伟也是气场拉满,吴岱融戏份太少了,居然能get刘学义跟他有相似的感觉。
剧情就是脑洞有多大,就可以多离谱那种。但是剧情逻辑和生活逻辑基本没有的感觉,导演编剧想要它这样想要它那样就行了。不是说不能脑洞大,但是基于现实世界就很离谱的感觉,现实和幻想意识混杂,就真实感薄弱,没有把那个导演想展现的世界表现出来,剧情真的是又离谱但是又勾人看到底还能怎么离谱,我看导演编剧怎么圆上的态度哈哈哈。
所以到底为什么苗侨伟那个角色会讲中文?为什么张家一家的口音除了信客串的都怪怪的?如果是中日后代的小张兄妹小时候国语为什么还不如姓服部的同学的好?黑木咋就死了?就这就这?先行者的leader轻轻松松就被小张哥哥给干掉了?怎么他身上没有焚烧的痕迹?为什么秀夫爸爸加入乐队这么多年都没看出这乐队就是鲨人乐队,还以为是给世界带来正能量美好的?先行者乐队咋就出事就藏起来了?看来乐队里面的人还是意志不坚定,都是黑木的工具人罢了。
这剧一开始的物理学非常烂,我不学物理都知道薛定谔的猫是说人类的观测会影响结果,而不是说人类的意识。后续实验设计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解读,简直可以说毫无科学可言。一个硬币50%的几率正面朝上,说明你在只抛一次硬币的实验中观测到正面或反面的概率是50%,这是非常大的概率事件了!这根本不能说明意识的影响。要证明意识的影响,你得至少重复这个实验不说100次,10次绝对需要的。而抛两次硬币第一次正面朝上第二次正面朝下的概率是25%,就算没有意识的影响这概率也很高啊。完全得不出电视剧中天才科学家的所谓确切结论。更不用说科学界对超能力有不少设计严谨,重复次数较多(样本量)的实验,然而科学家的结论依然是这是统计学的问题,而不是什么超能力。后面假装滴血的实验更可笑,人的情绪能影响人的行为乃至生理反应,其中恐惧是一种最突出而且反应最迅速和最强烈的情绪。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恐惧在早期进化过程中为了生存逐步强化的。人因为恐惧而导致被吓死(比如供血不足)完全可以解释实验结果。和什么意识决定生死这个结论简直差了整个宇宙那么远。简而言之,作为科幻元素的影视作品这个电视剧开头的物理学理论和实验就如同医生的职业剧中让内科医生做外科手术,荒谬可笑。可笑到非常影响观感。国内的编剧碰到职业相关影视剧就特别离谱,请体验一下,或者至少认认真真感兴趣的了解一下再写剧本吧!
开头三分钟把薛定谔和他的猫侮辱死了!!!!!
终于看完了,结局给我整傻了。难看中带点好看,廉价中带点高级。
一个物理学家,跟一堆拿诺贝尔物理奖的专家讲意识控制。用死刑犯滴水这么老套的心理学范畴的东西。我严重怀疑编剧写错专业了。真物理学家的棺材板压不住了。后面也太多所谓的心理学暗示的东西了,龚慈恩一看就是已经精神不正常了,不能好好去看个心理医生吃个药吗?以及三哥在里面演个日本人,警司。张孝全演个台湾腔讲中国话的日本记者。。男主一开始在美国跟他的物理教授们开会时讲的英语配音活像刚上初一第一节课英语老师把班上的学渣叫起来念课文似的。一点不夸张。整个故事不管是场设,人设,故事性让观众看起来可信度都为零。也许那些觉得好看。真是被意识控制住打了五星吧。
我看了刘学义的cut,剧是有及格分了。
大量嵌入心理模型的桥段,薛定谔的猫、滴血死刑、视频里藏暗示图、催眠(这里是意识),但跟故事本身没啥关系,显得生硬且突兀了;特效已经不算科幻了,简直是玄幻了,但又跟故事没啥关系,显得故弄玄虚和装x了。悬疑犯罪剧迷,慢放却二脸懵逼,想起了那句,好看皮囊有趣灵魂啥啥的。
为了刘学义点开了 没想到开篇第一个镜头就有秀夫爹地哈哈哈哈 狂野全包眼线i了 意识犯罪的设定国内剧第一次见 目前觉得还⭐
就看了第一场薛定谔的猫的戏就看不下去了,一帮傻逼表演浮夸做作得不得了,现在的很多国产剧导演都是做婚庆公司出道的吧?
感觉可以去掉所有张睿的戏份,把他的角色改成纯旁白,剪个电影版。
2021年了还有人拿死囚实验和薛定谔的猫来装逼啊😅还有男主的英语水平是来给MIT抹黑的吗,演技和台词也真是 绝绝子🤗
这种片子居然还能上5分?超级难看中有一点小精彩,糟糕的剧情设定中有一点小反转。薛定谔的猫、人的意识力量无穷…这些设定都老套,很明显编剧的编写能力跟不上自己的脑洞,所以哪哪都差一口气。就当作男主有超能力来看这个故弄玄虚无法自圆其说且极度中二病的鬼扯故事吧,最后两三集过于难看了。特效很差,音乐不错,字幕居然还有标点符号呢。苗侨伟这个角色炮灰了,给他配如此纯正的普通话还真不习惯,不如让他自己讲港普(更像发音不是那么标准的日本人)。张孝全演得不错。
设定是值得讲故事的,但是略显故弄玄虚,同时国语配音的部分拉垮了剧的质感。
故弄玄虚、老套狗血,装逼有点装过头了。
张孝全宝藏男主本人;刘学义三界在编人员下凡体验生活;卓sir东渡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信是彩蛋,快去看!!!
看了一集,各种抄袭拼凑,死刑犯滴水,乐队蛊惑导致众多粉丝死亡,影视片段掺杂暗示图片用来控制人心等,都是以前看过的情节,只不过人家用的是催眠心理学,这里叫意识,还有午夜凶铃既视感,兔子面具……天啊,好一锅乱炖
开头薛定谔的猫简直调戏观众智商 两星观望吧
貌似还不错,持续观望中。。刘学义,一个三界在编人员,终于安排上现代剧了。。哈哈哈哈哈
一定是意识,让我觉得日本报纸上的文字是中文。
前面几集推进缓慢,神神叨叨,虽然故事发生地在日本,但对白忽中文忽日文的,看得人心累。三哥依旧是那么帅气。
冲张孝全看的,我忍了!看完前两集我想说,这明显是故弄玄虚,装神弄鬼啊!科幻在哪里了?意识和幻觉也可以拍得很好啊本来。飞机上那个女的,从尖叫那一声就觉得是不是太做作了?果然,后面继续恬噪浮夸,男一也是,永远都是瞪大双眼很费精神头的面部表情对应一切场景和对话。
老刘的造型让我太意外了,原来人家不靠脸吃饭,是靠架子鼓吃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