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发时间看的,倒也看完了。第一次这么讨厌正方的女主。不知道这是归功于佟丽娅的演技还是编剧,我感觉都有吧!这个高大霞,咋咋呼呼,又虎又彪,总是标榜自己是老革命,真看不出来,倒像个傻傻乎乎的二愣子不管不顾,太招人烦了!总说别人是特务,我看她才最像特务了!瞧她对“晚霞子”刘威那种豪横,趾高气扬的劲儿,忒招人烦了!看着看着,竟然同情起刘威了!希望高大霞快点倒霉。希望晚霞子一直好运!后面高大霞对晚霞子态度缓和后,才不怎么讨厌她了!结局还不错,晚霞子没有死。太好了!
这部剧,感觉反方比正方演得更精彩,特别是刘威,丁嘉丽还有那个精细,都好有趣。 没怎么看过佟丽娅的剧,反正这部剧她的眼神,做派,成功地令我非常讨厌高大霞,哈哈😄 差点忘了说高露演的嫂子了!这部剧,最喜欢的人物就是晚霞子和嫂子了!嫂子好可爱,好温柔。可惜被编剧写死了😭
虽然剧情有点胡闹,不过随便看看,不较真的话,倒是蛮轻松的剧,因为一直想知道谁是特务,谁是大姨,倒是能吸引我一直看到结局。
接上篇:【影评】《霞光》—这几个问题你同意吗?
10、还是万德福,去外地调查高大霞的过往,一去就是几个月,杳无音讯,也没人过问一下,联系联系人到了没有,接上头没有,为什么还没回来,不应该吗?再说了,万一死路上了呐?不管了?这边还有被冤枉的高大霞,好几个月没消息,你就不替自己同志的清白着急吗?怎么滴?被冤枉的人不是你,是吧?再说,你怀疑高大霞,是不是也该抓紧拿到证据,好把敌特都揪出来呀?你是真的想抓敌特吗?这也太怠工了吧?
11、还想补充一点,在高大霞的资料被动了手脚,李副政委决定对高大霞进入审查的时候,还有一个对高大霞十分不利的情况,就是放火团11人执行任务,所有人都死了,只活下了高大霞,而在这之前,故事就告诉我们,万德福是高大霞在放火团的同志,还说,活下来就他们两个了,有意思的是,李副政委和副家庄就一点也不往万德福身上想,李副政委就一直在问,为什么去了11个人,就你活着回来了。啥意思啊?执行个任务,被内奸出卖,就必须死绝了是吧?就不能有个死里逃生的?而且明知放火团活下来的是两个人,就偏偏不怀疑万德福,这又是为什么呢?编剧呀!你要是能让李副政委怀疑一下这两个人,再让万德福使上点手段,洗脱自己的嫌疑,再给高大霞栽点赃。我都觉着他们具备正常人的逻辑。难怪老姨被捉住之后,能骄傲的说“我在你们眼皮子底下,从事间谍工作四年多,你们一点没有发现,还当我是好人,我已经赢了。” 网友说这叫反特剧,那我们反观一下谍战剧,往往一个我们的卧底人员,不管是《潜伏》、《麻雀》、《风筝》还是《伪装者》等等,军统总是会揪住一点点蛛丝马迹不放弃,即使卧底人员设计洗脱了嫌疑,对方仍然在监听,设置一个个的套让你钻,我们的卧底人员既要完成卧底任务,又要辨别一个个的坑,还要分辨情报的真假,面对各式各样,花样百出的烟雾弹,真可谓九死一生啊!例如: 1、抓住了一个接头的人,你要了解他叛变没有,是想办法营救,还是想办法锄奸? 2、你锄奸后,听说那家伙在医院救活了,信息是真是假?要不要二次锄奸?但敌人加强了防卫,行动方案怎么设计?万一是个坑,该怎么撤离? 3、敌人还会弄一个他们的自己人,来冒充你的接头人或者联络人,你的每一步是不是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4、还有任务是军事布防图、某个稀奇古怪的作战计划、策反某位重要位置的军官等等,这期间不断的被敌人甄别,有可能是一个扣子、一个打火机、一串项链、一本杂志、甚至写字在第二页印出来的痕迹,总之一点点疏忽,就可能让我们的卧底人员万劫不复。我们的高大霞不这样,通常她没抓住任何痕迹,以发生案件,他就第一个冲到老姨夫方若愚那里,抓住人家的衣服,问“你为什么在这里?”,你手里要是啥证据都没有,就好好找证据,不做任何调查,就知道找人抬杠拌嘴,甚至她这一闹,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另一个敌特还趁机毁灭了部分证据,正式在闹哪样啊? 5、高大霞像不像是被宠“坏”了的千金小姐,正义感是有的,头脑是没有的,看上去绿色无公害,其实真不是个好队友,做事只能大呼小叫,咋咋呼呼,外加傻笑。“治不了你,我也得恶心死你”,突然想到这一句,感觉咋表达的这么准呢!木子辉的写作能力又精进了!哈哈 6、对比一下《霞光》和《风筝》,不可否认,柳云龙老师的《风筝》确是一部好剧,但到了后期和“风筝”柳云龙对手的是“影子”罗海琼,难免遭人诟病,除了被诟病配音不好外,作为两个终极PK的大BOSS,不管是表演,还是剧情,完全不在一个咖位上,完全不是势均力敌的对手,两大间谍碾压式的存在,冲突性不够。所以,我说《霞光》,也是如此,而且有过之无不及,敌特分子的智慧简直是碾压式的存在,谍战里咱们的卧底还不小心留下点线索,《霞光》里的敌特执行任务简直接近零瑕疵,别说线索了,线索可能指向的人,我都一块儿给你做掉了,你拿到的都是些“句号”,从头至尾都是被动挨打,基本都是有个什么活动或者场合,敌特可能会去,咱们包围好,万一他们有动作,别让他们跑了。连主动设个套让人家钻一钻都难,压根儿就没试过,为啥?因为没有怀疑的人。就一个高大霞怀疑方若愚,盯得方若愚啥都不干了,你啥都抓不到。要在谍战剧里,肯定就会外松内紧,故意放松怀疑对象,撤了监听,撤了岗哨,让你有所行动,或者散播个消息,迫使你有所动作,要抓住你是卧底的证据。咱们的高大霞、李副政委、副家庄是不会想这些的。各玩各的,我都没看出团结来! 好了!吐槽吐的累了!休息!休息一下! 大家好!我是木子辉!
毛卫宁执导的电视剧我爱看!霞光的风格毛导有改变!严肃带着风趣!但是有一点点想法,高大霞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了特务名单!拼接了半天为什么不立即交给上级李书记将大连特务一网打尽?非要等特务偷走再追?而且只有一部分名单!实在不理解!也说不过去!高大霞既是党派往大连的人员迟迟不联系党组织!稀里糊涂无所事事混日子!为了搞笑而搞笑!
难道我们的谍报员一定要很精明、反侦察能力很强,就是成功?像段迎九、高大霞这种的反而是最接近真实谍报员、情报员的生活、工作态度的,却被受质疑?这说不通的。
我们看惯了燕双鹰、看惯了神剧,以为特工、情报员就该如此。但是,要看到,能像戴笠、李士群这样的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毕竟是少数。所以,这种剧有它可取的地方。而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评论那个时代。
这部原名叫做《高大霞的火红年代》的电视剧,重新命名为《霞光》在中央八套播出。一开始真没觉得怎么样,越看越砸出味儿来了。什么味儿?纯正的海蛎子味!各种大连街非常熟悉的地名,例如寺儿沟、桃源街、西岗,还有电车、海麻线包子,许许多多的大连元素太熟悉了,太亲切了。 尤其是昨天的剧情反复提到一个地点桃源街连胜巷39号。我好事用高德地图上网一查,还真有这么个地方,一模一样的街巷名儿。赶快上网查查这是哪位编剧,这么写实,这么了解大连!哎呦我去,不查不知道,一查原来是他。谁呀?原大连晚报icon的文娱部首席编辑,《王大花的革命生涯》的编剧郝岩。 要不我说这部剧的男主角怎么叫付家庄呢!就在我家附近,这海滨浴场老有名了,从小就在这洗海澡。和电视剧《王大花的革命生涯》中的男主角夏家河有一拼,属于一个系列的,都是大连知名海滨浴场的名儿。 说回昨天的剧情,这高大霞真的是一个女中豪杰,真是大侠,自己一个人就来实地探访连胜巷39号。结果就被戏称为方若驴的特务头子,代号“大姨夫”盯上了,摸黑把她打晕就拖进了一个房子里。并且拿个袋子把她套上头,还弄个破布头把她嘴塞住了。 在这千钧一发之时,这屋子里的主人带着两个人来看房了。这把方若驴吓得赶快出来装着也是来看房的。在这个节骨眼儿被打晕的高大侠醒了,跌跌撞撞的逃出了院子。方若驴发现高大侠跑了,赶快回去和他的上级麻苏苏汇报,瞅瞅这个名起的多么具有大连味儿。丁嘉丽演的这个女特务,平常看着挺搞笑并不狠,没想到这里完全黑化了,立刻来到了刚刚那个房子,敲开房门一刀就把房主给扎死了,灭口了,那凌厉的眼神和狠辣果决的动作,真的令人齿冷,不过咋看都有一种想笑的感觉,要不很多人说这不是谍战剧而是搞笑剧,确实挺好笑。 今天午休好事,特意来这里实地探访来很容易就找到了连胜巷,没找到39号,找到了41号现在是楼房。顺着连胜巷与桃源街交叉口往坡上走,里面豁然开朗,上坡里边是成片的居民楼,如图2与图3所示。而图四是我昨天查地图的截图所示。 我觉着好看特意到网上去回看第一集,方若驴“老姨夫”在火车上不经意的骂了两句,“丧门,倒霉旋!”我一听这两句啊,哎呀妈呀,太生活化了,太写实了,太好笑了,太真切了,无法形容了,立刻就get到我的笑点了,反正我作为大连人,爱看~乐意看~想看。 要不是我这屋电视现在收不到大连台,去年就应该能看到了,真是可惜了了看晚了,去年的时候播出了在大连台。大连电视台二套还专门做了专题的介绍,如图6所示。最近这部剧在头条刷屏了,你看了吗?你觉得这部剧怎么样呢?欢迎来评论区一起说道说道。
逃离学校的逼迫后,我就很少组织五百字以上的文章了,早前学习时,老师硬从一边耳朵塞进脑袋的作文技巧,早就从另一边耳朵出来,又统统还给学校了。但《霞光》最后一集看完,关上手机,我舒展在床上,看着天花板,除了空落落的感觉以外,还生出些许悔意——如果我九年义务教育都用来写作文,那么我今天至少能写出更精彩的剧评,好好夸一夸《霞光》这部电视剧。
看到4.2的评分,我十分替导演鸣不平。说实话,其实我也不必如此,因为能拍出这种剧的人大概深知自己的作品的优点,对于“神剧”之类的,不是意见而是诋毁的评论是不必在意的;我更是为时代而担忧,如果说是有些人暗地里压低评分那我还不觉痛心。可是如果竟是大众不能欣赏这部剧,那我会觉得这实在是大众的悲哀——毕竟这是一部拍给人民群众,也就是普普通通的中国人,看的影视作品啊!可是,我为什么要,又凭什么能,为这些大众而悲哀?他们是否能够,又是否愿意,理解我这悲哀呢?
那么,好吧,我就只说一说我看到的霞光吧。
1. 人物塑造
《霞光》人物形象丰满而立体,扎根生活。在这部剧里,人物不是为情节,中心思想服务的符号,而是现实生活的提炼。高大霞、方若愚、杨欢、袁飞燕、刘曼丽、刘有为等等,都是个性鲜明的形象。我们就用高大霞来举例吧。
爱情方面,作为一个三十岁的单身妇女,干了很久革命但是“个人问题还没有解决”于是高大霞有些“恨嫁” 。对于爱情她有质朴,实际且成熟的认识。当遇到喜欢的傅家庄时,她大方的表示可以和他在一起。这种坦然的表达体现出勇敢和踏实的特质 ;面对老战友万德福的追求,她同样也有“找个人踏踏实实过日子”的考虑。这种非常写实的情感描写在我看来是一个突破。
当过包子铺掌柜,参加过放火团革命,使高大霞成为一个“混得开”的社会人。她面对社会,有着很成熟的接触方式。这体现在她同其他人物的交流上。对于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社会关系和性格特点,高大霞都有着自己的应对方法。看着她和麻苏苏家长里短,看着她初次到文工团发表演讲,在台上落落大方的讲话,看着她对方若愚敲山震虎的威慑,我产生了一种佩服的感觉。我在想,工作中,生活中,如果碰到这样的女孩,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
她有乐观开朗的性格。她很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总是开心地,有干劲地生活。在厨房忙上忙下时她能和大家有说有笑地干活。在文工团当指导员时,给大家讲故事,调动大家的工作情绪。
她果敢且坚定。盯上了方若愚,她就毫不松懈,敢于正面和敌人对峙。试图拆穿特务方若愚的行动中,即便多次被狡猾的方若愚蒙混过关,对于自己的判断仍然十分坚定。
她的性格中有着十足的韧劲,即便被内奸陷害,被组织冤枉,没有组织上的任务,仍然为了革命的信念,坚持盯住方若愚。面对身份证明政治材料被调包的困境仍然表现得很积极。
走出迷惘后,仍然保留住了自己的信念、初心。在经历了生死考验后,她领悟到,她“干革命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
她重义气,容易冲动,有些马虎,这些性格弱点让她数次造成危机,陷身危险。比如出于情义安排刘曼丽和刘有为进组织,结果被国民党利用。或者当方若愚露出马脚,就急冲冲地上去对质,结果没能抓到现形。可也正是这些特点,让这个形象更加接近于生活中的人而不是一个英雄符号,也更能让人共情。
2.人物形成社会关系
本剧不单单描画了饱满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聚集在一起,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社会关系。《霞光》的一大特色,在我看来,就是通过人物之间的交流,将不同人之间的微妙的关系表现得极为生动。从很多地方我们都可以观察到。
比如观察麻苏苏对二姨、老姨夫、大姨、大令、甄精细的不同态度,就能大概知道,大连的地下国民党的组织结构是什么样子的。
比如看文工团团长老邢。对于不同首长到文工团视察,老邢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这就体现出了共产党内部等级关系的不同。又如,当杨欢表演出错时,老邢说“你能演就演不能演就滚蛋!”对袁飞燕却一直很好。观众就不禁会想袁飞燕是文工团的台柱子而杨欢则是个可有可无的“受气包” 。
再入高大霞,刘曼丽,刘有为,高守平等家人之间复杂的亲情友情。高大霞和傅家庄之间有趣微妙的上下级关系和友情、爱情。
仔细品味这些人物间的互动,这些“人情世故”,我们可以很明白地体会到社会关系的样貌。
而通过一些事件的安排,波折的情节就可以在这些人物关系中自然而然地发生。
3.多样的主题成就作品的高价值
在我看来,有了以上两点,足以创作出成熟的表达。但是,一个电视剧真正的价值体现在所表达的思想。就像我们看郭敬明们的小说。描写手法再高超,用词再丰富,书再精美,传达的却是拜金、谋利等等负面的思想。那对我们的心灵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部剧的思想非常的平易近人且积极。在这里,我不想重复地说有关闹革命的思想了。因为同类作品都有提及。我想说的是,这部电视剧,拆分来看,同样是多个充满意义的小故事:
例如,袁飞燕和方若愚的父女情节 ;大令、刘有为、甄精细之间的爱情虐恋;甄精细和麻苏苏之间“报恩”故事;苏联革命者安德烈在中国的爱恨遭遇等等,能把这些小故事成功地融为大故事,或者说,讲好大故事里的小故事,且每一个故事都有,接地气又深刻的主题思想。我觉得这太厉害了。
在这里我想着重说杨欢和刘曼丽的故事。它让我十分动容。
刘曼丽是一个寡妇,很命苦。娘家死了,嫁入高家。公公、丈夫杳无音信,小姑子高大霞去闹革命,于是她拉扯大了小叔子。终于等来了丈夫的死讯。这既是悲痛,又是解脱。后来她邂逅了杨欢,这个文工团帅小伙突然出现在她的生命中,给了她从不曾有过的爱情体验。让这个操劳的,有些世故的,不很见过世面的小妇人的心中点燃了火焰。她仿佛获得了新的生命,她开始看爱情小说,沉浸在主人公的爱情中,对未来充满憧憬。如果故事到此结束,那将多好。但是杨欢竟然是国民党特务。他做的一切不过是逢场作戏。甜梦,碎了。而刘曼丽心中充斥着爱与恨,推动她找到杨欢当面对质。她想骗杨欢饮下毒酒,和他同归于尽,但是却眼睁睁看着这个可恨的偷心贼将锋利的匕首插入自己的胸膛。生命的痕迹从她的眼中消逝了,她最后一句话是“你一直都在骗我,根本就不爱我”。是啊,爱的追寻与幻灭……
我看到这里时,思绪万千。被这个女人的爱与恨感染了。但是表达能力有限,无法言尽我的想法。
谍战题材是市场上司空见惯的,但是这部剧也保有了自己的特色,我在上文已经讨论过了。而且,讲述的又是熟悉的东北生活,东北战争历史。我其实也希望国内的电视剧在题材方面能推陈出新。在拍摄方法能有所创新。不过能看到这样的剧我已经很满意了。
总的来说《霞光》这44集,人物塑造丰满,复杂的人物关系被描写得明晰,情节波折起伏扣人心弦,有感染力。也用充足的时间表达、探讨了深刻的问题。我很喜欢这部剧。为了拉高分数,我给它打10分。在我的心里它应该是8.5分或者8分,至少7.5,不能再少了。我认为,导演和演员们都出色地完成了工作。十分希望能更多地看到这样的电视剧。我觉得4.2的评分说明大多数人没有能发现这部剧优秀的一面,或者明确地说,就是大家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可悲么?我不想为别人感到可悲而同时自己仍然是可悲的人而不自知。可悲只是一种情感罢了,也许人人都是可悲的。那么,就这样吧,通过这部剧,我了解了一些历史;理解了一些人际关系,社会属性;受到了一些高尚品格的感染;看到了一些虚构的又真实的爱与恨。
那么,就这样把。
高大霞配付家庄,王大花配夏家河,大黑石的革命女友哪去了?
霞光这剧好符合我七大姑八大姨的口味啊,跟着看了两集,对这类剧型原本不感冒,现在突然有点上头了,老姨到底谁啊?不会是傅家庄吧哈哈
一看就是郝岩写的,男主角付家庄,这是和王大花的夏家河连宇宙啊,下一部是不是叫金石滩了?还有,佟丽娅也演的和王大花一样的傻大姐,不过佟丽娅美的太现代了,不像那个时代的人。另外这个剧真的是挺一般的,因为是家乡背景加一分吧,还有一分给导演,毕竟拍了能文能武李延年呢。最后也是果然都死得差不多了,不过为什么杀了那么多人的大令还活着?最该死的就是她啊。
佟丽娅的大连话简直是在侮辱当地人的水平……同剧组老演员就很好
哪个年代的积压剧?谍战就不能好好拍,非要全员弱智?女主就这素质还干革命?佟就这演技还干演员?
佟丽娅演戏也是只会瞪着大眼睛,强行喜剧,不伦不类。以前没觉得佟丽娅演技这么烂,可是这两年主演的剧也是一部不如一部,爱的厘米4.6分,完美关系3.9分,明天我们好好过3.9分,这演技是真的辣眼睛。
智商掉线女主角,一点看不出共产党的理智劲儿,横竖山寨夫人
换台到cctv8,刚看了半集,还挺有意思啊,佟丽娅有点虎,挺可爱的,感觉丁嘉丽和刘威都用了有点夸张的方式在演,准备继续看了。
啊?我觉得还行啊,怎么评论这么差?剧情比较无厘头+简单,看着挺轻松的,佟丽娅演得挺好的,虽然有点儿虎但是很符合一个美丽的东北姑娘形象。之前不太喜欢她,看了这个觉得她挺可爱的呢。
谍战片可以搞笑,但不可以乱来。国民党卧底直接当面用刀捅死了已被制服的另一个国民党,竟然只是被责怪了一下。可以说是全员失智了。
革命不需要看颜值!主要是看智商!
共产党员如果这样 新中国就没法成立了
最爱高露,今生不火天理不容
陪妈看系列,笑死了,这电视剧咋这么二,给我笑不活了,没有任何逻辑,就搁那闹腾,佟丽娅咋接这么个角色,太毁形象了
实在是有点降智和过度巧合,这样子也不像身经百战的老地下工作者。而且佟丽娅和人物性格差的远,强行演的大大咧咧和扯着嗓子很不舒服。越往后这叽叽歪歪的感情戏看的越来越难受。毛导,你还是多和刘戈建合作吧。你们多整几个抗美援朝题材的,军事题材的。高大霞这个编剧是真不行…
绝了,一个为了吃红肠一个为了手表赶不上火车……这是搞工作的共产党人?
佟丽娅是跟这种大大咧咧没脑子角色绑定了吗?是怎么做到不同时代背景演的角色还能一模一样的?演技一如既往的一言难尽
佟丽娅不适合这剧,她连东北话都说不好,她演的过于用力了太假!她活活把东北人的大智若愚演成了傻白愣,真是郁闷呀。这剧还得东北人演,马丽、马殊都行,肯定会更精彩,导演选人有问题!剧本挺好的,刘威演的很精彩不愧是老戏骨。
这是我看过的最东北的谍战剧,里面每一个人物都带有浓郁的东北式虎劲,一各个都彪的不行,作为地地道道的东北人,我表示里面的情节确实有可能会发生,东北人很多人真就这么虎
编剧开始应该是想把女主写成一个粗中有细的性格,结果写成了一个傻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