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酷儿电影”公众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的感受,在演艺圈似乎有这么个不成文的见解:在评价演技派时很少将喜剧演员的名字划分进去,演技派的名单里大多都是正剧出身的演员,像王志文、陈道明、陈宝国等等熟悉的名字。大家给他们的评价多是“演技炸裂、演啥像啥”。
到了喜剧演员这就变成了“一看见他我就想笑”,如果单纯以令人发笑为评判标准,那很多喜剧演员的表演功力是实实在在被低估了,要我说这里头最大的遗珠当属我们最最熟悉的本山大叔。
本山大叔最为观众熟悉的是春晚上张嘴就是金句的农民形象,“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火夫”、“没病走两步”、“母猪的产后护理”这些句子简直就像刻在DNA里时不时就冒出来,可以说看到本山大叔那一身经典的蓝色中山装加上个小帽的样子,大多数人就已经准备好要笑了。
春晚的小品成就了赵本山,可也令许多人对他产生了刻板印象,“好笑”成了别人对他的最大期待,他的演技反而被大家所忽略。一个冷知识:我们熟悉的本山大叔曾获得第2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并提名过第44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除去小品以外,从一些影视剧里更能完整地体会本山大叔的演技究竟成色几何。
同春晚小品里维持的人设相同,本山大叔在影视作品里几乎也以农民的形象示人。这算本色出演吗?当然算,但许多人忽略了本色出演同样需要功底。本山大叔出演的作品多是现实主义题材,场景较生活化,人物形象和性格都比较普世,导演很难借助剪辑等后期手段对表演进行修正,因此这类影视剧对表演的要求会更高。
一旦摄影机开机,本山大叔似乎就有种全然敞开的本事,任由镜头捕捉脸上的表情或想法的近距离变化。
最先让本山大叔拿到最佳男演员的电影是1999年的《男妇女主任》,是个典型的农村题材电影。片子全面展示了东北农村的真实面貌,并对形式主义进行了讽刺和批判。坦白说此类电影在当下的国产电影里几乎已经全面消失了,那种久违的淳朴气质已经逐渐被商业化的电影进程所取代。
在片中本山大叔饰演的角色叫刘一本,和我们的白云大妈宋丹丹饰演的凤莲是一对夫妻,故事并不复杂:兰河峪村长有意让凤莲接替妇女主任的位置,凤莲不肯,村长只好动员刘一本代替凤莲去乡里开会,刘一本在会上把本村妇女工作吹上了天,导致领导要去村里现场考察,结果局面一发不可收拾。
开片的镜头是凤莲向村民询问刘一本的去处,一顿寻找后在邻居家的菜窖里发现了正在帮忙的刘一本,凤莲的一句吆喝就将刘一本叫了出来,单单这一处镜头就完成了一次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刘一本的热心肠、凤莲的强势一目了然。
导演负责用镜头展示人物,演员则负责用表演丰富人物,本山大叔用细节、微表情将一个农村基层干部的热心、善良、一心办实事的性格分毫不差地展现出来。
当村长来凤莲家说服她上任时,有一个随手从院里的树藤上摘野果吃的动作,此时刘一本见状立即又摘了几个果子,注意此时他将果子顺势向自己的毛衣上蹭了蹭后才拿给村长吃,动作一气呵成,自然流畅。在村长决定刘一本代替凤莲开会后,刘一本便连夜编写第二天会议的发言稿,在写字过程中刘一本有一个把手指捻到嘴里再翻页的动作,这动作是不是像极了许多长辈在翻书的样子。
本山大叔为刘一本注入的这些下意识的小动作看似不起眼,但却在不经意间一次又一次地丰满了人物的形象,这种生活化的塑造也让刘一本和整个故事的调子更适配,让观众觉得这是个真实可感的活生生的人。
刘一本在妇女会议上的发言是全片的高潮,也是片中最能体现本山大叔演技的片段。作为第一次见到乡里领导的普通村民刘一本,当众发言时眼神不敢和领导对视,拿发言稿的手微微颤抖,讲话时连停顿都没有,恨不得一口气念完。而当发现领导对他的内容感兴趣时,底气明显更足了,语气更加从容了,当得到领导的认可后,脸上紧张、不适的表情瞬间切换成骄傲、放松以及圆满完成任务的神态,整个过程不到三分钟,本山大叔用表情、独特的语言节奏、适当的眼神就把角色在不同状态间的切换完成了。
可怕的是整个过程流畅到你可能都意识不到本山大叔在“演”,他就是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本事,以至于欺骗和麻痹观众,让大家相信他就是在演他自己。
直到2007年电影《落叶归根》的出现许多人才意识到原来本山大叔的演技这么牛,也正是此片让他提名了第44届台湾金马奖的最佳男主角。
本山大叔饰演的老赵是个南下深圳打工的农民工,因工友老刘死了,秉持着中国人落叶归根的思想,老赵决定背着老刘的尸体回家安葬,是个典型的公路电影。这一路的回乡之路老赵以一个憨厚朴素的农民工身份误闯进光怪陆离的现实世界,于是戏剧冲突也就此诞生了。
本想将老刘伪装成醉汉坐客车回乡,结果偶遇劫匪事情就此败漏,老赵被众人赶下了车,此时是老赵朴素的愿望和现实世界的第一次碰撞,随后老赵将老刘伪装成病人又搭了一趟顺风车,上一秒还感受到陌生人的善意,下一秒自己身上仅有的几百块钱就被偷了,老赵悲喜交加的经历构成了整部电影。
这一路上人性善与恶的并存让老赵无法预知下一刻的命运,只能凭着自己强大的适应能力应付着一切。作为电影的绝对主角,老赵在面对未知经历时的表演至关重要,多一分做作,少一分又不够自然。
在被好心的货车司机捎了一段路时高性地唱起了歌;顺势混进偶遇的奔丧队伍里成功混了口饭吃;还有在路边小饭店吃饭结账时发现工地老板给的是假钱,导致自己完不成帮好友落叶归根的愿望时的绝望,一个乐观、淳朴、有生存智慧但在现实面前仍然脆弱不堪的农民形象在本山大叔游刃有余的刻画下就此立住了。
老赵一边吹着口哨,一边用废弃轮胎搬运好友尸体的镜头堪称是国产公路电影中最浪漫的镜头之一,老赵用朴素的行动对抗着所有的遭遇,以完成帮好友落叶归根的心愿。
关于本片男主角的人选,导演张扬表示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本山大叔,他认为本山大叔的形象就是农民工的感觉。虽然两人在此之前不认识,但本山大叔认为这部片子好像就是瞄着他写的,于是他答应了下来。
本山大叔还有一部作品不应该被忽略,就是在B站上焕发出无限生机的《马大帅》,网友们乐此不疲地对它进行二次创作,可以说它已经是国剧中的一个孤品了,真实又粗粝,荒诞又好笑。
本山大叔饰演的马大帅是一个进城找女儿回家结婚的农民,进城后为了生计干出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整部剧的马大帅就是在出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循环,进城第一天就阴差阳错地进了监狱,找了个搓澡的活结果一使劲给客人搓进了水池里,扮演哭丧的亲属结果哭错了对象,哭笑不得的事是一桩接着一桩。
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出丑和窘境中,马大帅这个角色完成了和城市的碰撞,也道出了《马大帅》小人物用特有的生存智慧对抗生活难题的朴素精神内核,放眼如今的国产剧几乎找不到如此不体面的主角了。
本山大叔不露痕迹的演技和他从小是“苦”泡大的密不可分,家境贫寒的本山大叔吃着百家饭长大,跟着盲人二叔学艺,表演天赋也就此显现。不得不承认,艺术有时候是需要用苦难浇灌的,对演员来说经历过苦难并不是坏事,它反而意味着丰富的人生阅历,极其强韧的生命力,这些都会反哺到演员对角色的塑造。
九十年代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和上升渠道加上自身的表演才能,使本山大叔从一个农民一步一步走向春晚,可以说是时代造就了本山大叔。在如今的创作环境下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不会有形式多样、题材不受限的小品出现,现实主义题材的影视剧更是微乎其微。
可能会存在冒犯、批判、拿不上台面的“脏东西”已经被政治正确扼杀在了摇篮里,想必本山大叔在10年前宣布退出春晚时已经料想到了,于是这个时代已经不可能再出现第二个本山大叔了,所以某种程度上本山大叔无疑是幸运的,只是作为观众的我们却越来越怀念从前的“大忽悠”和“马大帅”了。
看完这个电影我重新在想 到底什么是“新主流”的好样子?这就是。表现的是在地的、区域性的实际问题、民俗文化,可又不只是。他已经跨越了空间的边界 在90年代中国加入全世界妇女大会之际 提出自己的观察与思考。那是我们象征“与世界接轨”的动作之一 而关照以往话语体系中的弱者 正象征我们走在成为强者的路上。那么新主流 不应该只有正面的传输 所谓好的片子 就是看完感慨:我爱这片土地,我想去/在这里生活下去。(参照深夜食堂 全说的是边缘人的边缘事 其实无比主流)主流是什么呢 就是开放包容 让我们一起前行。哪怕都知道不会一直是阳光普照 但是别怕 黑夜总会过去 困难终将解决。它不是没有问题,更不是找到了万能钥匙,而是在求索答案的路上一直走,没有丧失动力,没有放弃希望。所谓大国姿态 还有比这更合适的吗?
99年就在反思乡村治理体系的问题,20年后的一号文件仍然在提。在片中,他说一个大问题是“不团结” ,那么一个民族共同体,到底何以团结?这么多年过去,答案,或者追寻答案的求索,仿佛已经越来越远。赵本山是世界级的艺术大师,只看春晚小品太被低估,“人民艺术家”当之无愧,他是真的从群众中来,回到群众中去,那个时期的每一个作品全是眷恋,全是希冀,深深爱着这片土地。
编剧有赵的御用何庆魁,镜头不乱用 台词不乱写 一个是集体的有头有脸儿的“妇女主任” ,可面对村里解决的是一个个个体切实琐碎不美好的小问题。当然 局限性就是依然用男性的力量来保护/推动妇女的地位 但是这片子戏剧点设置也在这儿 规避不了 可以逐渐加一些妇女自发自觉的动作。
看完大概会有点沉默 那时候的电影不东施效颦 不无脑取悦 我们曾经有这么好的东西 而且没有很费力。现在不是没进步 是大倒退。
我一气看完一部电影,等到片尾的字幕出现时才发现,这部电影一共演了一小时二十五分钟。 这是一部农村喜剧,整部电影特别自然流畅,没有刻意使用技巧,也没有故意制造欢乐,只是在剧情中合情合理地加入了微小的反转,延长了演绎时间。电影欢乐的气氛,表现了主人公的乐观和村民的质朴。 看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觉是放松,不需要调动头脑思考,也不需要预测剧情发展,只要在电脑前静静地看着就好了。电影全程好像眼前发生的真人真事,极其生活化。我仿佛看了一个生活中的小品,又好像看到了一段20世纪90年代的农村录像。 这部电影就是1999年上映的由赵本山、宋丹丹主演的《男妇女主任》。我在抖音上先看到它的剧情梗概再去看的全片,当我看到剧情梗概的时候就想去看全片了。 这部电影的剧情其实很简单,就是吹牛成真的故事。兰河峪村农民刘一本在媳妇不肯当妇女主任的情况下,代替媳妇去乡里开会。他既紧张又兴奋,给村里吹了一顿牛,编造说村民文化活动搞得很好,周一到周五都有不同的活动。县里领导当真,准备去兰河峪村检查。刘一本为了应对检查,只好组织村民搞文化活动。可是一连几天县里领导都有事没来成,刘一本白忙活了,却“无心插柳柳成荫”,村民文化活动被刘一本搞成了。 简单的剧情,观看时轻轻松松,看完后回味无穷,通过观察人物的形象,结合剧中的画面,联系当时的现实,就会发现功夫在世外。 这部剧有好几个人物角色,除了刘一本还有他媳妇凤莲,孙福和慧芳两口子 、村长和桂茹两口子、范秘书、老妇联、王婶 、小翠、金豆等。但正如片名《男妇女主任》,挑大梁的是赵本山饰演的刘一本,其余角色有的与刘一本唱对台戏,有的只是起到捧场点缀的作用。《男妇女主任》巧妙在于刘一本不单单是刘一本,是人物形象凸出的主人公,更是当时所推崇的农民典范。 首先从人物形象上说。刘一本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没见过大世面却渴望着进步,有点嘎咕的才华却缺少缜密的思维。但他又不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农民,他帮助孙福家收拾菜窖,期盼提升在村里地位,为了参会恶补知识,见到领导急于表白,画下大饼甘愿兑现。他是一个助人为乐、踏实肯干、有表现欲和号召力的农民。 其次从剧情发展上说。村里需要选妇女主任,刘一本代替媳妇承担,开会时夸夸其谈给村里贴金,于是才引出了刘一本及全村为了圆他的谎言所组织村民文化活动一事,才有了最终坏事变好事的结果。刘一本在剧中起到转变剧情发展的作用,前半部是刘一本到乡里开妇女大会,后半部分是为了自圆其说假戏真做,最终刘一本的吹牛促成了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 最后从社会价值上说。《男妇女主任》表面上看是一部农村喜剧电影,实际是一部主旋律电影,制作得非常妙。吸引了群众的目光,调动了观看电影的积极性,又充分地传达了上层的大政方针和指示精神,借用男妇女主任的新奇形象,令人捧腹大笑的出格表现,拉动了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发展的理论化的决策部署,电影不动声色地让人进入政府所倡导的事里。这是由一个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引导农村积极地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让喜剧电影发挥了社会价值。 我看着这部上个世纪末的电影,片段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标语,土生土长的父老乡亲,赶鸭子上架的刘一本,二人转演出中的电影大结局,不禁想起了儿时的那个时代和人们。那是一个热闹的时代,那个时代的人们有一种初见世面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中国的电影始终摆脱不掉政治的烙印,许多看起来波澜壮阔的影视作品最后是那么空洞乏味,相反着眼于生活小景的电影却与时代如此丝丝入扣。我曾经说过,有些人复杂得简单,有些人简单得复杂,电影也一样,不知不觉中传达了社会主旋律,并且让人们看得津津有味的才是高手。张惠中导演的,赵本山等人表演的这部电影做到了! 2022—12—5
有些电影即使隔了很多年再看仍旧新鲜而充满质感,喜剧片的话自然是充满了喜感!多年前看过,今天再次重温依旧神采焕发。。
影片里的本山大叔和宋丹丹还正值青春年华。有很多经典台词段子,演员最高水平就是看不出来像是演的~~自然朴实生动传神,富有浓厚的人情味。
像这样优秀的喜剧作品现在难得一见。豆瓣上的评分虽被严重低估,优秀作品永远不会被时间埋没。
场景选的好,甚至有一种小时候看的少林寺里面,桂林山水的感觉。赵本山在里面骑自行车的镜头音乐用的也很前卫,刻画东北民间的小人物,将之舞台戏剧化,赵本山和范伟很到位。
整个片子有挠体制的感觉,或者说是一种社会展现和提醒,但最让我感慨的是老妇女主任去敲村长家的门,然后惶恐地说刘一本把全村都贴满了大字报,她的惊慌我想是让她想起了那个大字报批斗的时代。这也是导演的意图吧。
赵本山演的农民真是好,片子不仅接地气,而且还有不少讽刺,此片被低估了
“这年头儿人都各顾各的,把人聚一块堆儿多难呐,费力不讨好的事儿,我才不掺和那心呢” “工作如果说做好了,那么说就是你们的配合,没做好,那就是我的水平问题”
1999年学校大礼堂。
赵本山+宋丹丹=不笑不行
亲民
里面还有童年玩伴的身影——老肥。
我喜欢的演员凑齐了,还有什么要求呢
轻讽刺剧,美刺,反映的更多的是好的积极的方面。角色本真,风景优美,场景细腻,人际淳朴,情节紧凑,等等。。。像这样的国产三好电影,评分不过八真是奇哉怪也!!!
这片子比现在的电影好了几百倍,非常贴近农村生活
新时代新农村文化生活 创新的意识和精神
相声小品演员一演电影就。。。没那么好笑了。cctv6,童年记忆。 补遗
我在电影院看的第一部电影 是姨妈带我去的 还给我买了美登高香草味雪糕
设置很好所以是有趣的剧情冲突。尊重女性上,好像还可以。至少最后位子还给女性了。
二哥你写论文 你写它有啥用啊
不管是男妇女主任还是女妇男主任,只要能保住乌纱帽,就是铁饭碗。
最骚了,算是农村幽默的开端?
特别生活化,比如串门上炕拿起桌上(人家刚吃过的)筷子就吃
是不是本山的第一部电影啊??
本山大叔太2了,受球不了
这比后面的乡村爱情各种曲朴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