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写影评,因为本身自己也写书。觉得对一部作品最基本的尊重便是合上书,或是观影后,把万千的感慨或是不吐不快的话憋回肚子里去,只在心里去感受它的美好那部分。
可能受疫情的影响,近两年,国际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好看的作品。直到我刷了这部《我死之日》。
很温情的一部片子。温情这个词在生活中并不常用。相比人们更容易理解愤怒、悲伤,兴奋或是开心。那是两个极端。影片中数次出现夕阳西下的场景。我将这种自然景观给人带来的感觉就是温情,不同于感动。
感动是一瞬间,而温情,或许需要更久,或许会持续很久。
我这么说,你大体应该能明白温情的含义了。
1970年出生的 金惠秀 来演绎,绝对符合温情这个基调。倘若唤作国内女星来演绎主角这个角色,我第一个想到的该是1969年出生的许晴。
二者在气质上多有些类似。
故事一开始,以女主破碎的婚姻、毫无指望的工作,这样一地鸡毛的生活开始。女主是名警察,她的老公是个律师。在韩国,这2个职业可都是金领,普通人眼里高大上的职业。令人羡慕的婚姻,却支离破碎,女主正跟她出轨的老公打官司,双方都请了律师,而她老公本身就是个律师。而且这个出轨的大律师还认识了一帮子记者,连自己的女上司都说,那个家伙不好惹。
婚姻上,女主陷入的是绝望。更绝望的是,这一切,她自己竟然不知道,借用律师的话说,若这是她老公设计好的,就只能认命了。
女主的人生只剩下了工作。
女上司找到她,让她接手一件自杀案子后归队,因为女主之前以为一起交事故,看样子好像是撞上了校车一类的尸骨,她好像有伪造自己有伤,总之不是很光彩然后被迫离开了警队。
她想回来,因为她要用工作来填补生活上的痛苦。
女上司也是聪明人,她眼前的并不是工作狂,而是个loser。
说到这我想说下,这部剧应该在三八妇女节放映,没查导演与原著作者,我总隐隐约约觉得,定是女人写出来的,在向顽强不屈的女人致敬。
过程就是各种调查,细节调查,查案。
剧情里有提到过女主也出轨过自己的同事,但是并不避讳,令我觉得这更贴近生活。要是楞把女主往圣女贞德上靠,倒令人觉得有些假,毕竟现实中能圣女只有贞德。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这个婆婆是剧中最喜欢的角色了!婆婆演的很好,长相也非常接地气!
要是刘大脑袋的老婆王云能走一下这个戏路,估计也会火一把!
哑婆婆的侄女叫李纯情,全身瘫痪。这里我有个猜测,这个可能跟女主制造的那场与校车的车祸有关,因为开头女主出了交通事故,后面有看出来三车相撞,其中一辆校车损毁比较严重。
另外还有几个线索。
我就管这个要自杀的女孩叫女二号吧。可能女二号来了岛上之后,因为种种压抑,或是失恋。说起失恋,同行来岛上的小警察很帅气,没有监控的时候两人的关系可能真的如女主推测的一样,不是一般的暧昧。
帅气小警察离职了,我想原著可能会写严重点,就是这个女孩有了身孕......这个只是猜测而已,哑婆婆为什么要送走女二号?
还有一点不足的地方,岛上的居民当路人甲有点可惜了。都给了戏份,她们知情不报,帮着瞒一瞒女孩没死的事情也行。但是这是一部主打温情的电影,不是悬疑,不是恐怖,导演不越界,卷面很工整,给足分!
这个女三号该是个老演员了,小眼睛很犀利。确实是不抛弃不放弃的死党!
最后有一幕让人泪目了。就是女主完全明白了,是哑巴婆婆偷偷送走了要自杀的小妮子。我想这中间的过程只交代了两人在各自的苦难中互相珍惜。剩下的空间教给观众自己去想象了。
我的想象:
可能婆婆数次见女二号要自杀,自己也有个瘫痪的侄女,善良驱使她去关心这个女孩。或许孤独不能拥抱孤独,但善良可以拥抱善良。
婆婆偷偷把女孩送走了,还给她弄了护照。两人的惺惺相惜,着实让人泪目。
韩剧走出主角必癌症的片场,踏进新的让人挥泪的阶段,属实令人刮目相看。国产让人泪目的剧情设定,简直看了直让人咧嘴。这里不吐槽。
女二号很漂亮,后面应该是在夏威夷当服务生,按照韩国人的逻辑,那肯定是夏威夷。那时的女孩胖了些,也圆润了,说明生活很好。
女主有句话:“若是我惊吓到您了!抱歉!”这个是对哑巴婆婆说的。
这是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
女主发现真相之后,并没有戳穿哑巴婆婆,而是眼睛里放着光,期待着婆婆告诉她真相。说明,女主非常善良,她希望女孩子活着。这个就是人性的光辉-善良。即便是这个案子能让她重回警队,而且是带着光辉一扫之前的阴霾的回去,但女主选择了嘘声。她不想去惊动哑巴婆婆的善意。
就好像是在荒野中,你发现了深藏在草丛里的一窝野鸭蛋,蛋上还有余热。鸭妈妈可能去捕食了,你是选择带走?还是悄悄地后撤,用你的善良不去打扰自然中的这一点点温情?
当善良拥抱善良,我们感受到的便是温情,我想电影要说的是这个。有时市井里的善良并不需要歌颂,也不需要全天下的人都来观摩。当你发现了,请别惊动她,悄悄地,静静地,把这份温暖藏在心里,传递出去。我想,这个就是影片想要表达的意思吧?
个人觉得很贴合我所感受到的,担心哪天删除或者不可见因此复制粘贴在这里算作自己留存。
原微博①//share.api.weibo.cn/share/260503609.html?weibo_id=4567847902384548 最重要的是《我死之日》是由女性导演执导,以女性人物为中心的电影,因此备受关注。不只是主演,贤秀的上司或朋友等角色大部分也都是女性。关于此朴止苑导演解释说:“并不是故意要写女性叙事,而是陷入危机的人们寻找互相体谅困难的人,自然而然地就会出现女性了”。 以女性为中心的电影克制平淡地处理了复杂的感情,人物不会过多地表露出自己所处的困难,而是镇定地安慰他人的伤痛,演员们细腻的感情演技也支撑着这样的感情线。只是不知是不是因为将影片的重心放在了感情线上,悬疑部分的结构并不坚实。虽然从事件来看是非常明确的,但是却没有抛出少女的继母或负责保护监督少女的刑警等值得怀疑的很多情况就痛快地结束了。人物和他们所处的状况只能用一两句台词来推测,这样的叙事多少有些不够亲切,使剧情的投入度有所下降。—韩联社 《我死之日》的镜头在上半部分与贤秀保持着距离,不即不离的距离,是关着心门的距离。这个距离,让贤秀通过世真看到自己时才缩近了,这样一直跟随着贤秀的镜头拉近的瞬间,观众也一下子被贤秀吸引住了。也许越是伤痕累累的人,就越是觉得别人的错误是自己的错误而自责的人;越应该无论如何都要活下去,但是没有活下去的力量的人,就越会对贤秀产生共鸣。 朴止苑导演和金憓秀如此创造了作品《我死之日》。这部作品不是一个谜题,而是越是揭开真相,就越发现有悖于自己的想象。陌生而可怕的人,似乎做过坏事的人,其实很善良。残忍的反而是曾经亲近的人,也许这就是真相。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悬疑的紧张感。“越是追查真相,与贤秀产生共鸣,就越无法入睡。只要是有过服用安眠药才能勉强入睡,即使入睡也一定会做噩梦的经历的人,就会对坐在地板上无力站起身的那种无力的恐惧产生深刻的共鸣。在“我死之日”中,那无力的恐惧转变成清凉的风的瞬间来到了,越是感到无力的恐惧,就越能感受到清凉的风、耀眼的晚霞,让人产生感恩的感动,这个结构很妙。 饰演贤秀的金惠秀从镜子里第一眼的眼与颈,到最后的笑容,都让人产生共鸣。主要扮演角色性很强的金惠秀在《我死之日》中抹去了角色,成为了贤秀。即使说《我死之日》是金惠秀的代表作也不为过。饰演世真的卢正义是明朗的,清朗又落寞的微笑着,会成为好的演员。李姃垠饰演了对世真的失踪怀有秘密的顺天府家一角,不能说话的演技,通过身体表达感情的演技,其境界非常高。李姃垠和金惠秀的最后场面,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扮演贤秀朋友敏贞的金善英说:“看到为朋友的事情非常生气的人,多么让人思念。” 这部作品的声音很好,声音藏与放的时机都很巧妙。 《我死之日》不会轻易安慰,也并不能轻易地就站起来,只要会去倾听,去寻找,去借出肩膀,让想死的心变得想活,因此让人在死去的日子里活下去,真好。 附言:有字幕出现的时候,但字幕会比语音迟,那是希望大家不要看字幕,而要去倾听。—Star news 又选了两篇主流媒体的评论,偏文艺的电影在这个大环境下,票房还是随缘吧[二哈][二哈]
②金惠秀专访//share.api.weibo.cn/share/260504167.html?weibo_id=4568207773930439
③金惠秀专访//share.api.weibo.cn/share/260504400.html?weibo_id=4568975016462594
人的一生比想象中的还要长,切不可因为当前的痛苦,而做出冲动、错误的决定。
人们常常忽视自己的感受,却太过于看重别人的看法,因为别人的不认可,不接受,甚至刁难、污蔑而痛苦,有的甚至会认为是自己的错,把造成困扰、痛苦的原因归到自己身上。其实大可不必,要相信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需要拯救的也只有自己,最值得拯救的是自己,其它外界的人、事和事物真的与你的内心无关。
亲情是最原始的纽带,是疗伤时最值得信赖的依靠,可以无虑的寻求帮助,虽然他们有时会呈现为嘶吼、责骂的形态,但可以从她饱含眼泪的眼睛里面看到急切的温情,她们是真正有耐心等待你走出来的人,并感同身受的默默的分担着你的痛,终于有一天,当你走出梦魇,露出微笑,他们也会跟着露出释然的微笑。
人只有'死'过几次,才会真正知道怎么活,才会知道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该放弃,但凡有过濒死经验的人,才会有一双洞穿世俗的眼,能容下眼中的砂,同时也能为底线和信念付出所有。
代入感非常强,当打开护照的那一刻,加上悲怆的大提琴,没有人能不被感动,一个生无可恋的人被善良的人拉回了生活内,并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活下去的希望,像《国际市场》《当男人恋爱时》《幸福》虽然故事情节很平凡,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场景和剧情,但哭戏却非常突出,演员表演也非常到位,能够把观众带入进去,韩国哭戏确实世界第一
电影想表达这样的讯息吧:比痛苦更可怕的,是我一个人在这个痛苦里,没有人和我在一起,没有人看见我。 女孩痛苦抑郁滑向死亡,但依然有一部分的自己在努力求生,她死前尝试联系的那些人,但凡给她一些支持,就是给予获生的力量,不仅是对女孩,所有绝境中的抑郁者,只要有人能和ta一起站在那个痛苦里,都是莫大安慰。 女主也是同样,所以她懂女孩,所以她心疼,所以她对男警愤怒!相对于女孩,剧中专门给女主安排了一位这样的好友(演员-德善的妈!)骂骂咧咧也不一能解决什么问题,但她总在哪里。所以女主不会死(剧里没说,但我想女主一定是想过死的) 当然反转的是好的,渔村嫂子伸手给予的,人与人之间的那一点关切,而不是常见的漠然,足以拯救一个生命。 “有的时候我们觉得比痛苦更难以忍受的是在痛苦里孤身一人。比痛苦更痛苦的的,是孤独。” 最后致敬金惠秀 韩国女演员里我的最爱
这部电影整体看下来,给我的感觉就是前面大部分都是一种很低沉的节奏,甚至在很多故事情节方面看起来并不开心。它是一个案件侦查的过程,作为故事的主线,主人公女警察和女孩是两个本不相同的人物,但却因为一起案件关联在了一起,又因为有着他们认为的相似之处,而有着纠纠缠缠的关系。但在我看来,女警察和女孩完全是不同的两个人。他们对于生活对于生命的感触其实是不同的,但不知道为什么结尾硬要熬成两个人幸福快乐的涅槃重生了,有了新的生活新的方向,坐在夕阳下一起喝着啤酒,就像是一个应加上去的美满结局。 电影里面女警察讲述自己和女孩一样,都有着拼命想要活下去的理由,但是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最大的感触是,他究竟怎么觉得自己在拼命的想要活下去。不管是故事的开始,还一直以来的调查过程,女警察给我的感触就是他在自己错综复杂的生活里面,自己都没有搞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而是对于周围环境的不满以及自己沉浸在痛苦之中的自怨自艾,又怎么能够说是拼命的想要活下去。就算是自己曾经的过往并没有做错,在与丈夫的离婚案件中又是拖拖拉拉。想要回归工作,忘记痛苦,但是他本身的精神状态。又是一种将自己隔绝在其他人之外。 怎么从他的行为里看出他在拼命的想活下去,在我看来女警察带给别人的感觉就是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觉得自己非常的难过,有众多应该被理解的理由。而就我自己而言,我很不喜欢这样的人物,如果你想要努力活下去,就不应该让自己沉浸在痛苦当中,如果自己都不能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将自己的生活放在一个起点,那么你终究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无法自拔,谈什么未来。而且本就不是什么幼时的年幼无知,也不是什么青春年少。都已是成年人,自己的情感不能去控制自己的生活,不能去把控自己,将自己隔绝在谈之外,那么你谈什么去重新开始去努力的想要生活,你所要的生活就是这样子的吗?一个女孩的遭遇就让你幡然醒悟。掌握一个成年人的时间,要靠一个她人的影响来转变的话,这样的设定真的只有在电影中才会出现。 相对来说我觉得女孩儿的故事可能更加的积极一点,当然她也不是说非常的积极向上阳光的光,但是它本身是处于一种被动的角度,原本幸福的生活忽然有一天被打破,本是自己无辜但却受到牵连,从原来美好的生活变成孤立无援,渴望着抓住身边每一个停留的人,但是这些人又匆匆忙忙的成为了过客。一个年轻的女孩被单独困在小岛上,还有着众多监视器的监控,没有了朋友,没有了家人,他的内心孤独是可想而知的。他渴望着还能拥有自己原本的生活,当别人的关心,比如说哑女的关心。他将这些的感情非常珍视并渴望继续下去。我觉得他的内心可能更加阳光一点,对于别人的关心能够从真心的去接受去感受,只是说他身份的尴尬,这是没有办法去改变的。而哑女的帮助也是她重新站在更加阳光地方的一个助推器。 所以看在我看来,真的,女警和少女是完全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情况。硬要说他们是一样的孤单,完全没有必要,一个是主动一个是被动。那么对于最后的结尾,我相信这只是电影一个美好的结局,现实中这样的情况很少。一个人如果是一直沉浸在这种悲伤的自怨自哀,自我怜悯的情绪中许久,你指望他靠别人的影响真的就能改变吗?所以对于结局来讲,我不是说吐槽,只是说电影很喜欢这样拍,拍成一个美满的结局,让大家在悲伤的情绪之后会有一些觉得人间值得。 综上所述吧,对于这部电影说实话,我并不是特别推荐这部电影,看起来会让人一直沉浸在一种暗色调的情绪当中。虽然说故事情节和演技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硬要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相互交织在一起,并且将他们的关系作为一种同类对比。然后硬凹出一个励志的故事倒是没有必要,但这部电影确实我觉得你要说很吐槽么也不至于大概就是一般般的水平。
带着她们的份好好活下去
人生有时候比你想象的还要漫长,努力活下去是多么艰难却又值得去拼一下的事。
女性電影,相互救贖。節奏很慢,慢慢悠悠講述了一個雖然有些普通卻依舊催淚的故事。(一直在扶持新人的金惠秀歐尼值得敬佩!
我死之日,即我生之日。人生比你想象的要长。文学是如此美好啊!
不是想死,而是想努力的活……金惠秀,不老女神。
女性困境一目了然
“42届青龙电影奖最佳新人导演” 片子不错的。前半部分节奏很慢。风格所限主要困境/矛盾交待的也不够鲜明。但结尾的两人重逢互相道谢还是很浪漫
看来下班后不能看这种慢节奏的,前一个小时困死无数次...节奏太慢了,形式大于内容,好像是金惠秀的个人表演秀还有点用力过猛的感觉,剧情走向也很好猜,强行感动。
女警官在层层剥茧为女孩查明真相的同时,也获得了自己内心的解脱和自由。这是一部不错的女性电影。
剪辑牛逼,映像最深刻的是片尾不能发出声音的大妈拉着水产的车走在海边路上,细节就是前半段是红马褂下面蓝色小花衣服,连续的后半段是红马褂下面暗红色衣服,前后对应的是女警官第一次来和最后一次来小岛。剧情意境很感人。可能因为剧情时间受限,中青两个女主遇到的人渣怎么收拾的没有交待,只有两个放过自我的女主看夕阳的结尾,也算唯美吧。女警官是韩国版的吴越,太像了,双胞胎一样
不是那种一般的悬疑或者温情片,或许你可以猜到结局,或者对结局有好几种猜想,都没有关系,当面临真相的时候,还是会有点有点惊讶,有点心酸,有点愧疚。就算全世界的人都不盼着你活下去,只有你还有一点点希望,就给自己一次机会吧。不要因为过去的污浊泥泞,深深自责,那不是你的错,你值得活着更好。因为人生很长,你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希望思考着电影名字《我死之日》时,你会感到,也许我也需要重生了。
一部像普通电视剧的电影。剧情除了金惠秀和几个大妈闲聊吃吃喝喝、还有自残那段算是亮点,其他都白开水一样。眼中常含泪水的金姐姐看着真不大习惯,难怪她形容这个角色是受伤的老虎,焉了吧唧的。李姃垠那个角色外形像是隔壁《未成年》剧组复制粘贴过来一样,香叶在里面也只是个镶边的。能集齐几个名演员拍出这样的作品,导演和编剧应该反思一下。
失意女警和失踪少女。片中男人制造伤害烦恼或无法依靠,女人只能独自承担坚强互助。当然这不算是问题,问题是对两个主要角色困境的描述有点拉跨,不及要害,加上对悬疑的强调,情感互动也不充分,力量拉不上去。结尾的海阔天空,也变得敷衍。
为什么心存柔软,是因为有所挂念。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人生的路比想象的要长
一部难得的全女班电影,“细腻”自然是绕不开的标签名词;探寻真相的开始,却也终究踏上属于她自己的一场疗愈。失踪背后的疑云,细腻拆开的纽带,有点接近于很多日影的叙事走向。“无声胜有声”的李姃垠,打破过往“强悍、气场”等风格的金惠秀以及只觉拥有慧根的卢正义,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把故事扛到了最后,纯觉得表演迷人。
我想这并不是一部悬疑的快节奏电影,但确是一个温情的故事,看到结尾你会被感动、被治愈,当然这是来自女性给予女性的力量,是女警察对你求死的感同身受,是女邻居对于你被困住的前途迷茫,是互相的救赎,互相的勉励,人生很长的,如果不能战斗,缩在自己的壳里,起码该接受一点,外面照进来的阳光。
我想说一句话 这几年金惠秀一直致力于提拔新的电影人,所以她能接下这部由新人导演的电影完全不意外,完全不是什么所谓欠了钱。
节奏是真慢啊,难得一见露额头的老金,肉眼可见的苍老了呜呜,但穿着衬衫的苍白样子依然杀我。
和男朋友看过的第一部电影
6.5/10.深陷麻烦的女警在调查少女自杀案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相同的悲伤。尽管情节上有漏洞,以及好多文本上的韩语都没有翻译造成了观看上的困扰,但大致剧情基本上也能看懂,所以结局并没有让我感到意外。